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人的茶

找到约4,646条结果 (用时 0.227 秒)

中国人的茶产品

耀悦法师在首届“生活禅与茶生活”讲坛作总结发言:我理解的茶生活

这两天大家以茶相聚,以茶省察自心,以茶结缘大众,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时光。听了诸位茶人的分享,很有触动。

各位茶人于茶之一道浸润很深,于一碗茶汤中品出了诸般滋味,除了甘甜浓淡,涩滑厚爽之外,那令我们念念不忘的,必是茶之外的味道。有些人在茶里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所,有些人在一杯茶里体味到了心灵的成长,在座的每一位茶人都是用这一杯茶与这个世界对话,用这一杯茶与周围的人交流。我们的确应该感恩茶,茶给予我们的太多太多,

在中国,茶这一片树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我们常说禅茶一味,茶道是从中国禅文化中衍生出来的。日本禅僧山上宗二在茶书《山上宗二记》中说:“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皈依。”禅茶僧泽庵宗彭在《茶禅同一味》中说:“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即不知茶味。”

可以说,茶是趋入禅门的一个契入点,生活中入道的门径八万四千条,中国人偏爱茶,茶与我们最亲切,也最契合中国人的精神审美,我们从日常饮茶中窥到了那条通禅的幽幽小径。

曲径如何通幽呢?

一、禅茶一味是什么味?

虚云老和尚曾经开示:所有修行的要点都要导归当下,导归自心,离开了当下谈不上修行。这是一切修行的要点,茶道亦是。

茶与出家人的缘份亦是源远流长。在赵州禅师“吃茶去”的公案之前,唐代禅门吃茶之风极其普遍,唐代的百丈禅师在其制定的“丛林清规”中,更是把禅门饮茶规范化,这套关于吃茶的详尽仪规在禅堂中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希望大家有机会去体味一下。

丛林饮茶重在实用,所用茶具极其朴素,泡茶用的是大铜壶,茶杯是杯壁极厚粗磁碗,至于奉茶的仪规也极简单,前面一人发杯子,后面一人倒茶。行茶者通常右手执壶,缓缓而行,倒茶时丁字步站立,小心缓慢地将茶水倒入茶杯,不可溢出,亦不洒落,接受者伸长手臂以杯相接。几百人的禅堂,安静的可以听到针落地的声音。在大冶洪炉的选佛场中,每个人饮到的茶是什么味道,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净慧老和尚在禅修中提倡:专注、清明、绵密。关于这一点,老和尚有一段具体的讲述:

修行任何法门都要保持专注、清明、绵密的状态。专注就是让整个生命的力量都倾注在一个目标上;清明就是要让内心明明朗朗,没有杂念;绵密就是要使专注与清明保持连续、稳定的状态,绵绵密密、相续不断。修行能如此,自然会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日本千利休曾说过: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我想,大家在煮茶、沏茶,行茶的过程中念念专注,念念导归当下,即是由茶入道吧。

二、赵州茶,平常味

一句“吃茶去”,深入人心。关于赵州吃茶去的公案,大家都很熟悉了,自赵州从谂禅师之后,禅茶成为深入人心的概念。

公案就是过河用的桥,禅师以此为媒介启迪学人,让人们以此为手段,止息妄心,令万念归一。时到今日“赵州茶”依然接迎学人无数。我们作为茶人,也不妨时时问自己一句,什么是赵州茶?

记得师父明憨大和尚曾经开示说:赵州茶是什么味呢?赵州茶就是平常心的味。平常心就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茶人千利休认为“所谓茶道,无非烧水点茶而已”。

煮茶、沏茶,行茶时念念专注,如同在禅座上打坐,下了座如何保持呢?也大约也如同在座的各位茶人,不煮茶,沏茶时,如何保持茶生活呢?

我窃以为,茶乃平常事,以平常心来行茶道即是茶生活吧。虽是平常事,一颗平常心却不易得,什么是平常心呢?

换言之,这碗“赵州茶”要以怎样的“平常心”来喝呢?净慧老和尚苦口婆心。他告诉我们:

“要用感恩的心态来喝这杯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是在其中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相互成就、共融共济、同体不二的人文精神,化解戾气,发扬正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醍醐甘露,人间的正气和气就会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用分享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想到人间还有诸多苦痛,想到社会还有种种缺陷;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对方,少一点私欲,多一分公心;少一点冷漠,多一分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让法的智慧、佛的慈悲、茶的香洁、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

净慧长老以“生活禅”的角度,对“平常心”又做出了一番深入浅出,当代人易于理解的诠释。

我们要学习用“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心态来喝这杯茶,心心念念,日久功深。

我们要学习将“生活禅”的理念,一点一滴落实到自己的茶的生活里。祝愿大家都能过上自己向往的茶生活。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我的茶自白

我不经常喝茶,却又离不开茶。与形形色色的茶客比较,属“非典型性茶客”。

我喝茶,做派明显不雅,大声吸吮,大口吞咽,有点“饮”(yin)的意味。不过,倒也无无病呻吟;无附庸风雅;无矫情造作;无“暗渡陈仓”;无官场时髦;无富家虚荣。

我平时多喝白开水。但是,间隔十天半个月,或者由于尴尬的行政往来累了;或者是漫步山水名胜的旅途时乏了;或者是打球游泳等运动后渴了;或者是一段时间未闻茶香想喝茶了,这时候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沏上一壶上得档次的茶水,认真地喝上一气。如果赶在夏天,室内一定不要开空调,如果赶在冬天,室内一定要暖气融融。不邀茶友,不需人服务,自斟自饮,自我陶醉。这时候,嘴里起劲地喝着,身上的毛孔全部涨开,仿佛是吱吱地向外溢着汗珠。嘴里弥满着茶香,浑身放射着清爽。粗人喝细茶,有点像饿鬼遭遇佳肴,酒鬼遭遇美酒,喝茶竟然也能喝出大快朵颐。因此,我之喝茶,专注,认真,有感情,有追求。

这时候我就想,茶作为一种草木植物,也就如同《本草纲目》中的任何一种药草一样,因其特性而与人类或动物身上的某种需要相匹配,相适应。人们应该是有了病才吃药,没有病对药是敬而远之的。头疼脑热了,熬点医治感冒的药草喝了,跌打损伤了,熬点活血壮骨的药草喝了。喝茶如喝药,也不可以一天到晚地杯不离手,茶不离口。古语云: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反之,整天被茶叶泡着,再好的茶也会被糟蹋的。譬如吃药,一方面,因为患病的人相信它能治病,一方面因为它真能治病,所以,有病吃药,吃药祛病。没听说过有谁无病呻吟,拿着吃药当时尚,捧着药罐摆谱。噢,对了。历朝历代,也不乏有官僚和富人有事没事喝点人参汤银耳羹什么的。但是,他们其中也多是希望益寿延年的,摆谱弄时尚的极少。喝茶亦然。想了再喝,一喝三日留香,犹如孔子听《韶乐》。要不然,就因为有条件消费,将喝茶喝好茶作为家常便饭。那样,外人认为你一是奢侈,二是显摆,三是“暴发户”。本来是想要显示文化的反倒没了文化。

但是,茶终究是茶,药毕竟是药;个人所想终究是个人所想,社会盛行毕竟还要盛行。当初,茶兴许也就是茶农们用来止渴解乏的,没准当初茶农们只是认为偏涩偏苦的野草能够聊解劳苦和烦恼。后来的专业茶客喝出了茶香,野草进入殿堂,进而演化成专门的行业乃至行为艺术。倒是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工商业,也折射出中国人的充满智慧与爱动脑筋。要不然,为什么外国人喝咖啡就喝不出“咖啡经”与“咖啡文化”呢?不过,外国虽没有“咖啡经”、“咖啡文化”,但是喝咖啡依然流行,甚至波及中国。而在中国,没有《茶经》和“茶文化”,喝茶是时尚不起来的。固然,《茶经》与茶道对于种茶业、制茶业、售茶业的兴起和繁荣,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它也让一种原来的野草成为后来的国粹,还给予了不分贵贱的国人们的生活平添了一道内容。但是,它也带来了伪装,带来了灰暗,带来了庸俗,带来铜臭和黑幕。如果再用现今环保意识加以分析,它还带来了农药。“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本来无辜的嫩草,本来无辜的茶文化,遭人暗算了。如今的喝茶人,真正寄情于茶的能有多少?专心喝茶的能有多少?入了喝茶协会,取得了茶博士冠冕而名符其实的又有多少?记得我写过的文章里有这样的话:“我们不得不惊诧有的同胞异化事物的特异功能,他们尤其习惯于把雅事变俗,把美事变丑,把有秩序的事搞乱,把好事做成不好的事。更令人称绝的是,更有些个别同胞能够将一些并不十分光彩和并不十分光明的事情加以改头换面,让其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甚至于博得几分喝彩声。”这也兴许就是市场经济社会的特征,就是文化现象多元化社会的特征:沉渣与精华齐舞,黄钟共瓦釜一声。

跑题了。仍然回到喝茶的主题上来。总而言之,如今的茶已是国粹。既然是国家的东西,那么国人谁都有权受用,谁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受用,只需不违法和不悖于公德。尤其喝茶,大家都以为是件休闲散心的事情,你偏要扯出一连串的是非来。这如果只是让闲散的事情沉重起来倒还罢了,如果引出影射什么的结果,岂非要惹祸上身。就此打住。

【摘自2008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郝春玉(河北邢台】

茶道与茶艺

  温一壶热热的茶,在雨夜、在夏日的黄昏里,邀二、三好友,促膝品茗,自是中国人熟悉的待客或生活的一环。

  喝茶,是中国人在旧日农业社会中一种暇余的消遣习惯,因农业生活单纯、休闲时间多,喝茶不只能杀时间,更能藉此一家人团聚共叙联络感情,并且在闲谈中,或彼此切磋学术、或消除一日辛劳,真可谓一举数得。

  时代巨轮并未湮没茶香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品茶是一门相当高雅的艺术,喜爱喝茶的人,能从品茗中体会出“茶”所蕴含的风范与风格,并且视茶茗为心灵的享受。由于茶艺讲究和平、宁静,所以对忙碌紧张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股纾解的力量。因之,虽然当今工商业发达、科技文明,但中国流传已久的饮茶习惯并未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随西风东渐,外来的咖啡和可乐曾风光一时,但真金不怕火炼,历经长久的考验,“茶”终于又收复那片薪传已久的失土。而今,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特辟品茗室招待客人,讲究气氛的家庭也常以茶代酒,可见茶的魅力非但未见稍减,更让人有种“倒吃甘蔗”及“好酒沉瓮底”的感觉。

  “茶”道出中国人的个性及胸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良药苦口”都是中国古老的至理名言,因之在跨跃入茶艺的门坎中,也可窥出中国人“吃若”及“耐劳”的民族习性。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品茗的意境,不只是陶醉在馥郁甘醇之中,更使人有如置身高空仙阁、顿觉尘念俱消,而在浸润茶艺的气氛间,并培养中国人谦冲的胸怀;中国历来的民族性也就在年代的累积中,由茶中孕育着一份恬然,与世无争,及洞悉透察人世的超脱物外的人生观。

  日本于茶艺中另辟蹊径

  擅于由模仿中汲取菁华、再变化改善的日本一向予人“短小精悍”的印象。无可讳言这个民族,是具有令人敬佩的精益求精精神及对事物认真严谨的态度。中国的茶在进入日本国度后,不仅被吸收,更且焕发出另-番新面貌,而以更精美的包装,赋予茶的新造境,而变成了日本人的茶道。

  重视茶道的日本人,将茶室视为崇高的地方,日本武士进入茶室,必须先卸下刀剑,一般茶室的门不是非常低矮,就是挂上门帘,武士进门必先低头,象征喝茶前,须先清心、静心,也可看出品茶端在于一心。唯有心定、心静,方能悟出高奥的茶道。

  茶虽然发源于中国,可是目今我们品茶的风气与学问,却远逊于日本。因为日本擅于钻研事物,所以只要他们执着于某一事,就会百分之百的投入精力;此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制的糖果见出端倪,一颗小小的糖果,日本人也会以最精细的糖衣包装。对于茶,日本很早就把它称之为“茶道”,喝茶成了修身养心性与学习礼仪之道。因此其国人饮茶风气甚为普遍,几乎家家户户无不饮茶。

  中国人的茶“艺”

  中国人称研究品茶的学问,及其方法或技术,谓之“茶艺”。

  由中国的文史,再到茶艺的连系中,我们可知“艺”的涵义甚广,凡文或武都可并容于中。中国对一切事物通常怀有相融相通的精神,这种兼容并蓄的宽阔胸襟,运用在茶品上,就成为博义的茶艺。

  既然茶的一切仪节统称为“艺”。就给了茶艺极度的自由,可不受任何太僵化的格局或形式所束缚,每个人可拥有他独特的品味、泡法;您品您的茶,我喝我的味道,个人可执守、浸润在自我-方的天地中,邀游在自己的心灵境界中。若幸能逢上知己,也可以敞开心屝,乐在其中,甘苦自尝。所以中国人的茶艺,没有-定的喝茶规则、标准,也没有一套奉为圭臬的经典可遵循。这种道地道地的中国风喝茶,正十足地表现了中国人的习性及民族风格。所谓的随缘、顺其自然,更表露无遗的表现在茶“艺”上。

  日本人的茶“道”

  日本人的茶道虽传自我国,然其“修身养性、正礼法、规习俗”的茶道思想,却比我们早订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曾败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如今辉煌的经济成就,除了让国际人士刮目相看外,更教人折服于他们的韧性与耐力。也不得不为他们的那股坚毅精神,及严谨的民族性所震撼。一般人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好奇,也一直摸不透是何种力量、权威,可让人摒除对生死的疑虑,而能在一念剎那之间,以利刃证明心中的那份坚持、执着。

  而日本人的这种武士道的个性,便完完全全地融入“茶”中。日本所谓“茶道”,就是把关乎茶的所有技术、泡法及仪节,订出一套完整划一的准则,一道道的手续,不容-丝的轻忽随便,喝茶到这种严谨的地步,已不是-种轻松的休闲方式,因此日本人的喝茶心情,与中国的喝茶心境自是大异其趣。

  “艺”、“道”揉合的新风貌

  无论是中国的茶艺、或日本的茶道,同样都对茶投入了相当的兴趣及精力,并以各自的特色、风格发挥出专属于自己的品味及格调。

  中国的茶艺,摄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自然豪爽、能容乃大。正如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在看透无数历境后的超脱,自由放任,不受拘束,但也由于太奔逸而不易捉摸,自然显出漫大无当、难以循从之虞。

  而日本的茶道,除了十足地表现出日本人的拘谨,放不开的保守、认真外,当然也显示出,他们对事物严谨执守的民族习性。正如他们之所以有今日“经济王国”之冕,也就是得之于他们那种不服输的认真,而此点不正是我们该好自省思,学习之处?

  透过茶的“艺”与“道”,去推究中、日的性格、习性;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老的哲理“中庸”。若我们能从茶的反省中,走出了一条茶艺与茶道调和统整的路,既能保留发扬原有的优点,又能摒除己身的缺点,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吕传彬(重庆)】

找到约4,532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54 秒)
找到约11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