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人喝茶的历史

找到约839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普洱茶投资分析:新的考古发现对中国茶意味着什么?

中国人对茶有着一种极为特殊的情节,早在孩提时代父母就会讲述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的故事,其出处《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到底有多悠久,不光要有文献的记载,还应有实物加以印证。

近日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最新的考古发现再次刷新了中国茶叶考古史——考古学家们在山东济宁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随葬的原始瓷碗中发现了茶叶煮(泡)后的残渣,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茶叶遗存,将世界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提前了至少300年。

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的茶叶样品

照片来源:山东大学邹城邾国故城遗址考古队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研究不过是证明了中国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喝茶,也是对神话传说的印证,除此之外好像在没什么了。

其实不然,这影响到中国茶叶的现在以及中国茶的将来,1840年英国人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之后没多久就偷走了中国茶中,并在今天印度的阿萨姆一带种植。为了抹黑中国茶叶,英国的一些植物学家们宣称印度才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人不过是把茶树移植到本国种植罢了。除此之外,他们还不遗余力的抹黑中国的茶叶有多劣质,从那时起中国的茶叶从国际贸易市场被印度茶叶所取代。偷了中国人的茶树不说,还抹黑中国茶叶,虽然这已成为历史,可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国茶在国际贸易中那令人揪心的份额。

当一个又一个考古发现摆在世人的面前,就是对当年抹黑中国茶的人最直接的反击。至于当年英国人说茶叶起源于印度,那么2000多年前的印度是什么样子的呢?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南迁的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经过无数次战争后,他们的势力从印度河流域进入恒河流域,并大肆奴役当地的土著人,至此,印度河流域的土著文明遭到破坏以及改变。

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2000多年前,南亚次大陆上还是一群土著呢。请问连文明都还没有过渡到农耕文明阶段,靠什么去种植茶叶呢?我要是当年的英国植物学家,此刻必然觉得脸好疼。

作  者丨天火

摄  影丨馆禾

喝茶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一种情调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这种神秘的东方液体传入西方,一开始茶被传为中国的神药,但直接饮用却苦得难以下咽,需要加入奶和糖才可以尽情饮用。

 

为什么中国人爱喝茶?我想,这大概是中国人的一种情调吧。

 

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血管里流淌的都是茶水,这种饮品已经深深渗入我们的生活中,烙印在我们的生命里。茶味的苦,时常提醒着我们要吃苦,先苦后甜才是真味。

 

“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

 

什么是阈值?就是能感受到这种味道的最小值,阈值低就是说只要一点点苦味就很容易感受到。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常见食物如苦瓜、百合等,饮料如苦丁、菊花等,这些苦味的东西,人们的本能是排斥的。

 

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

 

这个苦味的饮品,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纯粹是假话,懵懂的小孩,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他绝对是拒绝的。

 

青少年为什么喜欢可口可乐而不喜欢茶,也是这个道理。

 

 

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人们本能是拒绝的,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

 

中医药里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等,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形成习惯。

 

中国人长期受道家影响,茶是作为道教的服食饵药逐步被更多人群接受:

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徽宗以后,茶才实现清饮。

 

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另外现代制茶技术,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让人更易于接受。

综合来看,茶确实是苦的,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人们愿意接受他;

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制茶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苦味;

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

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苦已经不是问题。

从早期的煮茶到后期的泡茶,中国人喝茶的方式变化太大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唐、宋两朝的雅士,多喜爱“团茶”,就是一种重约40克且表面雕有龙凤纹样的小茶饼。

  唐人饮团茶时,习惯先将茶饼掰开揉碎,然后,放在火苗上炙烤,当茶叶被烤碎成粉末后,再投入锅中放入香料一同熬煮。陆羽认为,这种饮茶的方式会破坏茶叶的本味,所以,便加以改良,创造了“煎茶”之法。

  所谓“煎茶”,就是将茶饼以炙、碾、罗三道程序进行初步处理,随后,再将被加工成小颗粒的碎末放到火上加水煮透。宋人在喝团茶时,再次改良了“煎茶”的技法,并引申出“分茶”与“斗茶”等茶文化。随着茶文化的变迁,流行的茶器亦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宋代最流行的,就是适用于点茶的黑釉建盏。在当时,还没有老北京喝茶时用的“盖碗”。不过,在宋朝时期,就已出现了用于托茶盏的茶托,工匠将其制作出来与茶杯配套使用,此物大受茶客欢迎。在南宋时期,又有茶客在茶盏上加了一层盖,这才让宋朝的茶具有了今日“盖碗”的雏形。

  虽说,盖碗出现于宋代,但盖碗成为明清两朝风靡全国的茶具,还要归功于朱元璋。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草根皇帝,出身贫寒的他在喝茶时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朱元璋觉得,源于唐宋的团茶是一种奢侈品,每一块茶饼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所以,命令属下改良茶艺,“罢造龙团,惟令采芽茶以进”。

  自此之后,点茶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泡茶法取而代之。皇帝不再饮用工艺复杂的点茶,民间茶客自然上行下效,开始琢磨泡茶。泡茶的技法相对简单,只需将茶叶放在碗中,然后用沸水进行冲泡即可,自是玩不出什么花样。

  所以,明清茶人将对煎茶、点茶上的讲究放在茶器上,开始在茶具上一较高下,突显风雅。明朝时期,经营茶叶的匠人创造了“炒青”法,这种技术革新让明代茶叶的喝法与制作工艺发生了剧变。散茶成为茶叶市场上的新宠。茶客在品茶时,除了要咂摸茶水中的滋味之外,还热衷于观察经热水冲泡的茶叶本身是否完整,颜色是否明亮。

  明代诞生的“文士茶”则更加考究,那些满腹经纶无从施展的落魄文人们,或隐居在深山老林之中,或寄身于素雅的幽室内,或端坐于涓涓细流之畔,在清新雅致的环境中烧上一壶沸水,冲一杯浓淡相宜的茶水。在文人雅士看来,越是小巧精致的茶具,越能够彰显雅致的情趣。

  清朝的茶文化首先兴盛于宫廷,清帝大多是爱茶之人。由于康熙帝尤爱简单朴素的盖碗,是以盖碗在宫廷迅速流行开来。王公大臣见状纷纷效仿,使得盖碗饮茶的风气得以上行下效。为了满足上流社会的需要,清代的官窑烧制了大量盖碗,民窑则紧随其后,批量制造了适合大众使用的盖碗。

  清中期以后,盖碗的形制终于定型。在茶碗上是一枚恰到好处的圆盖,下方又放置一枚与盖形状相同但口径更大的茶碟。盖、碗、碟三者合一,成为时人最喜欢的茶具。文人雅士将其命名为“三才碗”,正应了“天、地、人”三才的寓意。茶盖指代的是包罗万象“天”,茶碟则代表承载万物的“地”,中间的茶碗则谓之“人”。

  坐在桌前,悠然地端起一杯清茶,一瞬间似乎宇宙万物都在小小的盖碗之中,茶客在天地人交融的自然之道中怡然自得。鲁迅先生曾在《喝茶》这篇文章中如是说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显然,鲁迅先生是爱茶之人,亦深知盖碗于茶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盖碗这种茶具冲水方便、出汤速度快,且可以使用盖过滤茶渣,可以说是最方便的茶具了。茶客对饮茶的要求,无非“察色、嗅香、品味、观形”四点,使用盖碗作为茶具,这四项要求都能得到满足。相比于将茶叶焖熟的茶杯、易使香气挥发的茶壶,盖碗无疑是最能保证茶水品质的茶具。

  并且,在使用盖碗饮茶时,古人还总结了几点使用法宝: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喝茶时,仅需将盖半开半闭,既能在饮茶的同时隔离茶渣。若觉得茶叶的浓淡不均,亦可用盖在茶水表面轻描淡写地一刮,让茶水在茶碗内上下翻腾,与茶叶充分混合,可谓绝妙啊。

  参考资料:

  【《中国茶文化》、《团茶》】

  注:内容转自山川文社,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0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