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叶分几大茶系

找到约281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中国茶叶分类!全在这里

茶叶种类有多种划分方法,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出口茶的类别、茶叶加工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等进行不同的茶叶种类的划分,具体介绍如下:

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颜色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即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绿茶品种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都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1.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

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

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川碧螺峰的品质最佳。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光润;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叶底幼嫩柔匀明亮。金奖惠明:产于浙江云和县。曾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而得名,外形条索细紧匀整,苗秀有峰毫,色泽绿润;内质香高而持久,有花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

2. 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国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诸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如黄山毛峰:产于安徽软县黄山。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整,有锋毫,形似“雀舌”,色泽金黄油润,俗称象牙色,香气清鲜高长,汤色杏黄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3.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于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4.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千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古代人类采集野生茶树芽叶晒于收藏,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绿茶加工的开始,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但真正意义上的绿茶加工,是从公元8世纪发明蒸青制法开始,到12世纪又发明炒青制法,绿茶加工技术已比较成熟,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完善。

绿茶为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于各产茶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绿茶占国际贸易量的70%以上。行销区遍及北非、西非各国及法、美、阿富汗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绿茶销量占内销总量的1/3以上。同时,绿茶又是生产花茶的主要原料。

各类名绿茶有:西湖龙井;惠明茶;洞庭碧螺春;顾渚紫茶;午子仙毫;黄山毛峰;信阳毛尖;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南安石亭绿;仰天雪绿;蒙顶茶;涌溪火青;仙人掌茶;天山绿茶;永川秀芽;休宁松萝;恩施玉露;都匀毛尖;鸠坑毛尖;桂平西山茶;老竹大方;泉岗辉白;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秦巴雾毫;开化龙须;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高桥银峰;云峰与蟠毫;汉水银梭;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九华毛峰;五盖山米茶;井岗翠绿;韶峰;古劳茶;舒城兰花;州碧云;小布岩茶;华顶云雾;南山白毛芽;天柱剑毫;黄竹白毫;麻姑茶;车云山毛尖;桂林毛尖。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黄茶品种

黄茶 属于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这种黄色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芽叶细嫩,显毫,香味鲜醇。由于品种的不同,在茶片选择、加工工艺上有相当大的区别.比如,湖南省岳阳洞庭湖君山的“君山银针”茶,采用的全是肥壮的芽头,制茶工艺精细,分杀青、摊放、初烘、复摊、初包、复烘、再摊放、复包、干燥、分级等十道工序。加工后的“君山银针”茶外表披毛,色泽金黄光亮。

黄茶具有“黄叶黄汤”的特色,属于轻发酵茶。这种黄色主要是制茶过程中进行渥堆闷黄的结果。黄茶可分为黄大茶、黄小茶和黄芽茶三类。

黄大茶: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

黄小茶:著名的品种有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北的远安鹿苑、浙江的平阳黄汤等。

黄芽茶:著名的品种有湖南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名山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山黄芽、浙江德清的莫干黄芽等。

各类黄茶名: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鹿苑毛尖;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温州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黑茶品种

黑茶 属于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由于原料粗老,黑茶加工制造过程中一般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为叶色多呈暗谒色,故称黑茶。此茶主要供一些少数民族饮用,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群众喜好饮黑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加工工艺上,黑茶也有自己独特的工艺。黑茶产区广阔,品种花色很多,有湖南黑茶加工的黑砖、花砖、茯砖,湖北老青茶加工的青砖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  

各类黑茶名:湘尖、湖南黑茶;老青茶;四川边茶;六堡散茶;普洱茶、黑砖茶、获砖茶、康砖子等。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红茶品种

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调、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都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红茶开始创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1.小种红茶:开创了中国红茶的纪元。起源16世纪。最早为武夷山一带发明的小种红茶。1610年荷兰商人第一次运销欧洲的红茶就是福建省崇安县星村生产的小种红茶(今称之为“正山小种”)。至18世纪中叶,又从小种红茶演变为工夫红茶。从19世纪80年代起,我国红茶特别是工夫红茶,在国际市场上曾占统治地位。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政和、但洋、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在小种红茶中,唯正山小种百年不衰,主要是因其产自武夷高山地区,崇安县星村和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之北段,海拔1000~1500米,冬暖夏凉,年均气温18C,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燎绕,茶园土质肥沃,茶树生长繁茂,叶质肥厚,持嫩性好,成茶品质特别优异。  

2.工夫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品种,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当前我国十九个省产茶(包括试种地区新疆、西藏),其中有十二个省先后生产工夫红茶。我国工夫红茶品类多、产地广。按地区命名的有滇红工夫、祁门工夫、浮梁工夫、宁红工夫、湘江工夫、闽红工夫(含但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越红工夫、台湾工夫、江苏工夫及粤红工夫等。按品种又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大叶工夫茶是以乔木或半乔木茶树鲜叶制成;小叶工夫茶是以灌木型小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工夫茶。  

3.红碎茶:我国红碎茶生产较晚,始于本世纪的50年代后期。近年来产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高。红碎茶的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类。传统红碎茶:以传统揉捻机自然产生的红碎茶滋味浓,但产量较低。非传统制法的红碎茶:分为转子红碎茶(国外称洛托凡(Ro tO va ne〕红碎茶);C.T.C红茶和L.T.P(劳瑞制茶机)红碎茶。如以C.T.C揉切机生产红碎茶,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揉切方法。萎雕叶通过两个不锈钢滚轴间隙的时间不到一秒钟就达到了破坏细胞的目的,同时使叶子全部轧碎衣颗粒状。发酵均匀而迅速,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烘干,才能达到汤味浓强鲜的品质特征。以不同机械设备制成的红碎茶,尽管在其品质上差异悬殊,但其总的品质特征,共分为四个花色。叶茶:传统红碎茶的一种花色,条索紧结匀齐,色泽乌润,内质香气芬芳,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叶底红亮多嫩茎;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色泽乌润或泛棕,内质香气馥郁,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叶底红匀;片茶:外形全部为木耳形的屑片或皱折角片,色泽乌褐,内质香气尚纯,汤色尚红,滋味尚浓略涩,叶底红匀;未茶:外形全部为砂粒状未,色泽乌黑或灰褐,内质汤色深暗,香低味粗涩,叶底暗红。红碎茶产区主要是云南、广东、海南、广红茶为我国第二大茶类,出口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5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销量最多的是埃及、苏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巴基斯但、英国及爱尔兰、加拿大、智从德国、荷兰及东欧各国。各类红茶名:祁门功夫;湖红功夫;滇红功夫;功夫红茶;宁红功夫;宜红功夫;越红功夫;川红功夫;政和功夫;闽红功夫;坦洋功夫;白琳功夫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白茶品种

白茶,顾名思义,这种茶是白色的,一般地区不多见。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的。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用这种茶片生产出白茶。茶色为什么是白色?这是由于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这就是它呈白色的缘故。

白茶最主要的特点是毫色银白,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且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中医药理证明,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海外侨胞往往将银针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白茶的主要品种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等。尤其是白毫银针,全是披满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状挺直如针,在众多的茶叶中,它是外形最优美者之一,令人喜爱。汤色浅黄,鲜醇爽口,饮后令人回味无穷。

各类白茶名:银针白毫;白牡丹;贡眉;白牡丹;寿眉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青茶品种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产生,还有些传奇的色彩,据《福建之茶》、《福建茶叶民间传说》载清朝雍正年间,在福建省安溪县西坪乡南岩村里有一个茶农,也是打猎能手,姓苏名龙,因他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叫他“乌龙”一年春天,乌龙腰挂茶篓,上山采茶,采到中午,一头山獐突然从身边溜过,乌龙举枪射击但负伤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乌龙也随后紧追不舍,终于捕获了猎物,当把山獐背到家时已是掌灯时分,乌龙和全家人忙于宰杀、品尝野味,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并经心琢磨与反复试验,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于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遂之成了乌龙茶的著名茶乡了。

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其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之为“美容茶”、“健美茶”。

形成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首先是选择优良品种茶树鲜叶作原料,严格掌握采摘标准;其次是极其精细的制作工艺。乌龙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为“跳动做青”、“摇动做青”、“做手做青”三个亚类。商业上习惯根据其产区不同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等亚类。乌龙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近年来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产。

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各类乌龙茶名:武夷岩茶;武夷肉桂;闽北水仙;铁观音;白毛猴;八角亭龙须茶;黄金桂;永春佛手;安溪色种;凤凰水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大红袍;铁罗汉;白冠鸡;水金龟

茶叶各个分类的代表茶

也就是说在所有茶类的发酵程度以小到大来说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而发酵程度的多少就直接影响到茶汤的颜色或者是可以说直接影响了茶叶里的茶碱和叶绿素的多少,所以不同的茶叶也就体现出不同的特性和功用,这也是学习中国茶的基本知识。

一、根据我国出口茶的类别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几大类。

二、根据我国茶叶加工分为初、精制两个阶段的实际情况,将茶叶分为毛茶和成品茶两大部分,其中毛茶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黑茶五大类,将黄茶归入绿茶一类;成品茶包括精制加工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再加工而成的花茶、紧压茶和速溶茶等类。

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三、还从产地划分将茶叶称作川茶、浙茶、闽茶等等,这种分类方法一般仅是俗称。

四、还可以其生长环境来分:平地茶,高山茶,丘陵茶。

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

丘陵茶:介于上两者之间,或是依环境倾向于某种。

综合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中国茶叶则可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大部分。

来源:网络    北京茶世界

刘仲华:让茶叶科学熠熠生辉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刘仲华:让茶叶科学熠熠生辉

——《中华茶人》对话刘仲华教授

文 | 李倩 郑博文

刘仲华在研究黑茶功能饮料

刘仲华,1965年3月生于湖南衡阳,现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茶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教育部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茶叶分中心主任、湖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先后获得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等荣誉。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一千古名联悬挂于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内,用它来形容中国茶行业中来自湖南的中坚力量也恰如其分。从1956年开办茶学系至今,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已为中国茶行业在教育教学、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输送了大批人才,湖南农业大学也以此成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几大摇篮之一。

刘仲华教授极具学者气质,为人谦和幽默,与他交谈让人如沐春风。毕业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的刘仲华师从中国黑茶泰斗施兆鹏教授,几十年来一直从事茶叶的科研教育工作,在茶叶深加工与功能成分利用、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饮茶与健康等方面取得颇为丰硕的成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40余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0多件,发表学术论文380多篇,SCI收录40多篇,主编、参编学术专著和教材15部。他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方式使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中国茶叶深加工产业及黑茶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健康元素驱动茶叶市场与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2008年和2016年,刘仲华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先后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此,刘仲华表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奖项的背后都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而茶叶科学工作者取得的科研成果必须推动中国茶业走向规模化、高效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大众化,这也是未来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方向,科技将令‘茶’焕发新生。”

刘仲华2017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国家科技奖励大会

中华茶人:您带领科研团队研究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请您谈谈这项研究成果对黑茶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刘仲华:这个项目是两代茶学科研工作者近三十年努力的成果。上世纪80年代末期,正值中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科研条件比改革开放前有了很大的提升,我的导师施兆鹏教授从1988年开始带领我们研究黑茶,那时候主要进行黑茶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黑茶加工中主要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色香味品质形成的机理等内容。我们当时旨在从科学原理的角度完整、系统地研究和梳理黑茶加工理论,那也是国内科研团队首次对一个茶类的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系统的动态研究。1991年我们将研究成果以“黑茶制造化学”专辑的形式发表在中国茶叶科学最高学术期刊《茶叶科学》上,这一研究可以称得上是黑茶加工理论技术的经典之作。

90年代初,国际茶叶市场格局发生突变——中国红茶的传统市场(前苏联)一蹶不振,绿茶内销市场又跟不上,这一变化导致中国茶叶尤其是中低档茶大量滞销,解决中低档茶叶的出路问题成为当务之急。当时,以欧美、日本为主体的发达国家对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物的需求开始逐渐展现,所以从1992年开始,我的老师施兆鹏教授指导团队开始调整研究方向,将研究重点从传统茶领域转向了茶叶深加工领域。我们研究茶叶中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咖啡碱等功能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及速溶茶的提制新技术,致力于利用深加工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来科学解决我国茶叶滞销及行业效益问题。从1992年到2005年,我们用了十几年时间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创新,对茶叶深加工——这个当时刚刚起步、几乎空白的领域,从理论、技术到产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其从实验室成果走向产业化,从中国市场走到国际市场,从跟踪日本、欧洲、美国到主导国际市场,这项研究成果在2008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仲华教授在哈萨克斯坦推介安化黑茶

2005年,属于黑茶大家族一员的普洱茶开始兴起,这一现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第一,它预示着黑茶家族未来将有很好的市场发展机会;第二,黑茶,包括普洱茶在内,从产业发展和现代消费的角度还有很多内容需要进行研究探索。于是,我们率领团队从黑茶的健康属性研究入手。湖南黑茶是一个大家庭,茯砖茶、黑砖茶、花砖茶当时在我国边销茶版块中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2006年以前,黑茶的总产量并不是很大,全国约2万吨(湖南省的产量约1万吨)。那么,如何让西北边区以外的人们开始饮用黑茶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让消费者饮用黑茶的科学依据。黑茶当时的饮用人群主要是在我国西北如新疆、内蒙古、青海、西藏、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人们几乎每天都会食用羊肉、羊奶、牛肉、牛奶,但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的饮食结构竟出乎意料地没有太多的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通过调研数据发现,他们之中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的群体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反而长寿群体却很多。如果按照现在的食品营养理论来看,他们是典型的营养过剩与营养失衡人群,我们就思考这是否与他们长期大量饮用黑茶有关。为此,我们团队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医学研究团队合作,采用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临床,从化学物质组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了“金花”黑茶可有效调节糖脂代谢,具有降脂减肥、调降血糖、调理节肠胃、降低血液里面尿酸含量等作用。因此,在我看来这项研究成果的首要作用就是给了消费者一个饮用黑茶的科学依据。

刘仲华在日本静冈参加国际茶叶学术研讨会 

我们关于黑茶与健康研究成果的发表在一定范围内对驱动黑茶消费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真正将黑茶的健康价值研究成果释放出来,是源于另外两个机会。第一次是2006年在湖南农业大学举办的“中日茯茶与健康学术研讨会”,当时日方来了30多人,包括科学家、企业家、文化人士以及黑茶爱好者,中方代表主要由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团队、湖南茶业集团以及几个黑茶企业代表组成。这次学术研讨会给双方提供了交流、分享黑茶与人类健康研究成果的平台,双方还就黑茶将成为健康饮茶突破口这一预判达成了共识。交流结束后,日方代表立即赴新疆考察,对新疆当地的饮茶方式、饮茶习俗以及饮茶群体的健康状况等诸多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当了解到当地的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以及黑茶的饮用情况后,他们十分震惊!在新疆牧民每天吃羊肉牛肉、喝羊奶牛奶的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背景下,坚持饮黑茶赋予了他们健康的提质。这次考察更加坚定了日本同行对黑茶的信心,同时推动了中国茯砖茶对日本出口量的快速提升。第二次是2007年在长沙举办的国际茶业大会,当时中国作为主办方,湖南农业大学是大会主要协办单位之一,组委会提出要我做一个报告,我欣然接受并作了题为《湖南黑茶——人类健康的新希望》(Hunan Dark Tea——New Hope of Human Health)的报告,我将黑茶对人体健康作用的研究成果通过这个国际会议平台传播给全世界,由此掀起了一股黑茶消费热潮,撬动了黑茶产业发展。

刘仲华与日本著名茶叶专家原征彦博士在探讨茶黄素的研究进展

当黑茶消费趋势形成了,但回头来看黑茶产业发展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可以简单总结为:产品原料粗老、包装简陋、传统作业、品饮不便、安全隐患等几方面问题。我们深知在这种问题重重的背景下不可能将产业做大,必须通过现代黑茶加工技术创新研究,在吸取黑茶传统加工技艺精髓的前提下,从传统茶叶生产体系向现代茶叶生产体系转移。我们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黑茶的品质稳定性问题、安全性问题以及品质高档化和多元化问题。黑茶的发展要实施“四化”,即方便化、高档化、功能化、时尚化。研究突破了传统黑茶“只有粗老原料才能发花、只有压制成砖才能发花、散茶不能发花、砖面不能发花”等技术瓶颈。举个例子:诱导调控发花,就是能实现任何时候产品中的微生物生长(发花)都茂盛饱满,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再比如砖面发花技术,就是让茯砖茶砖的表面长满金花——金花原本是只生长在茶砖里面,现在我们攻克了这一技术壁垒,茶的表面也可以发满金花了。黑茶还需要实施高档化,粗枝大叶不可能高档化,所以我们让天尖、贡尖、生尖这些散茶也可以发花。功能化主要是从健康的角度开发黑茶功能产品,通过现代技术提取黑茶的活性成分,使传统茶的健康价值得以突显开发成功能性产品。时尚化就是解决“黑茶是中老年人专用茶”的误区,通过赋予黑茶时尚的、便捷的内涵,改变黑茶以往老套的形象,吸引年轻一族、时尚一种、职业精英饮用黑茶。至于黑茶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有害微生物风险以及氟含量较高的问题,对此,我们针对茯砖茶研究发明了“高效综合安全降氟”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系列科研成果突破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瓶颈,提升了黑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保障了质量安全,实现了黑茶产品的多元化。刚才提到,传统的手工作业很难做成大产业,所以要做大黑茶产业,首先要逐步推行机械化作业。这里面也要完成“四化”,即加工过程清洁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

从宏观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推进黑茶产业发展可以归结为四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研究黑茶加工的基础理论,第二层面是突破黑茶产业升级的技术瓶颈,第三层面是利用技术创新实现产品的多元化,第四层面是推进手工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升级为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现代黑茶产业。从理论、技术、装备、产品到标准的层层推进,有效驱动了黑茶从小茶叶变成了大产业、由边销变成了内销、外销同步推进,由西北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饮用茶变成了国内大部分区域、各年龄段都开始饮用的大众茶。所以,黑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循序进行推进的过程。

刘仲华在研究黑茶中的优势微生物

从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是科技创新推进黑茶产业快速发展的积累期。期间,不仅在科技领域有了诸多的积累,例如在国内外发表了80多篇学术论文、授权了30多件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或设计、制修订了6项国家标准和13项湖南省地方标准等等,而且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以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为例,2006年的产业规模在5000万以内,涉茶税收30余万元,2017年实现了152亿的黑茶综合产值,涉茶税收2.8亿元,预计今年茶叶税收将突破3.5亿元。安化因为黑茶由国家级贫困县华丽转身为中国茶叶税收第一县,并由此带动35万涉茶农民增收脱贫与发家致富。在安化的核心产区,茶产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形成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增长。我们湖南省主要有四大茶类,绿茶、黑茶、红茶、黄茶,而黑茶如今已发展成湖南茶叶的标签。很早以前,湖南的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石门银峰、高桥银针等茶在全国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但现如今走进机场、高铁的礼品店,外地游客都会选择黑茶作为伴手礼。更欣喜的是,现在黑茶消费正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的扩展,越来越多习惯喝绿茶、红茶、乌龙茶的区域都逐步开始喝黑茶。所以,从科学、产业、消费者的角度看,黑茶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序的产业链,这一切的源头都要追溯到1988年黑茶研究项目的开启和2007年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的再次发力。所以,任何奖项的背后都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故事,我们两代茶学科技工作者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将它修成正果。

中华茶人:在黑茶的大家族中,安化黑茶、雅安藏茶、六堡茶、普洱茶、泾阳茯茶、湖北青砖茶,它们在渥堆发酵的工艺上具体有怎样的区别?

刘仲华:黑茶家族的概念是我在2009年提出来的,在黑茶家族内部,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原料采摘嫩度的标准和要求不同。在传统加工中,普洱茶、六堡茶的原料嫩度相对较高,四川雅安藏茶、湖北和湖南的青砖茶原料成熟度相对较高,湖南黑茶中“三尖”(天尖、贡尖、生尖)原料相对较嫩,而“三砖”(茯砖、黑砖、花砖)和千两茶的原料相对成熟;第二,产品的核心工序即渥堆发酵的工艺技术参数不同。因为渥堆压制环境所给予的温度、湿度和透气性三个指标在黑茶家族中各有区别,所以微生物菌群演变规律和优势微生物也各不相同,比如湖南黑茶、泾阳茯砖茶是以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为优势微生物群的,而普洱是以黑曲霉、酵母菌为优势微生物群。由于品质形成的优势微生物菌群存在差别,所以品质形成的微生物酶促动力不同。第三,产品形态不同,这一点很好理解,暂不赘述。所以,这些茶都属于黑茶家族,都经过了渥堆/发酵或压制过程,具有类似的品饮属性和健康属性,但它们的色、香、味、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它们的品质成分和功能成分组成也会有一定的差异。因此,黑茶家族由于加工工艺不同、产品形态不同、特征品质风格不同,最终合力形成了不同的消费区域和消费群体。

刘仲华与云台山大叶种

中华茶人:请您简要介绍黑茶的出口现状。

刘仲华:黑茶家族目前的出口量不大,在中国茶叶的出口占为1%左右。六堡茶和普洱茶在东南亚华侨中有较普遍的传统消费习惯,普洱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及日本、美国、韩国的消费量逐渐增长,青砖茶主要出口蒙古和俄罗斯,茯砖茶、黑砖茶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及日本、韩国有少量销售。目前,黑茶家族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德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黑茶出口遇到的主要瓶颈有:一是有害微生物问题。黑茶的微生物发酵是其品质形成的核心,但作为食品微生物,国际上有严格的食品质量监测标准,对有益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及有害微生物污染均管控得很严。二是农药残留问题。黑茶的原料相对成熟粗老,夏秋茶的茶园中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多。我要强调的是,农药并非不能打,只要是使用国际国内允许的农药种类、残留量控制在国际标准限量范围内的就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原料成熟度比较高的黑茶,难以保证每一位茶农都有严苛的生产管理方案、都能确保不打农药,所以,这是黑茶出口必须面对的国际绿色壁垒和质量安全隐患。黑茶,尤其是湖南黑茶、四川藏茶、湖北青砖茶原料相对粗枝大叶,从茶园管理到加工环境、加工过程质量完全把控都是今后需要加强的。三是黑茶的口感风味问题。国际上以饮用红茶为主流,黑茶的口感风味可能很多外国消费者不容易接受,这就一方面需要慢慢培养国际消费群体饮茶习惯和消费方式,逐渐改善这一局面。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在生产环节不断优化调节黑茶的风味和产品形态,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黑茶出口目前主要需解决质量安全问题和口感风味的适应性问题。

中华茶人:您认为应当如何推进茶叶的标准化建设,有何具体推进的举措?

刘仲华:中国茶叶的标准化道路已经走了很长时间。早在1985年,我的导师施兆鹏教授就开始承担商业部的研究任务,参与边销黑茶的国家标准的制订工作,其中涉及茯砖、黑砖、花砖、青砖、康砖等,中国第一批发布的茶叶国家标准就是边销的紧压茶系列。现在,中国茶叶国家标准覆盖了六大茶类及茶叶深加工制品。所以,中国并非茶叶标准缺失,客观地说,中国过去制订了很多茶叶质量标准或品质标准,也制订了不少的检测方法标准,还有一些操作技术规程或规范。关于标准我希望大家能明确三点:第一,标准化和标准是两个概念,标准化包含了茶从生产、加工、贸易、贮藏、流通到品饮的全过程,所有环节都有标准的约束,而不单单是一个产品标准。只有实施标准化,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第二,我国茶叶标准制订工作,过去发布实施比较多的是生产技术标准或品质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消费者而言属于复杂难懂。所以很多消费者和贸易流通环节的人,要么说中国茶叶没有标准,要么说标准太复杂;今后,我们还要加强流通与消费环节的标准制订,让消费者可以清晰明了。第三,我们要注意如何将茶叶的“标准化”工作做好,也就是说,让茶叶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都有标准可循。

刘仲华向美国和俄罗斯茶叶协会主席介绍中国青砖茶

中国的黑茶家族也必须进一步加强实施标准化。黑茶近年来快速兴起,出现了故事满天飞,过分追求产品差异化而远离标准化基础的现象。但我认为,一定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追求产品差异化,如果没有标准化作前提,整个黑茶家族将成为一盘散沙,令消费者无所适从。现在黑茶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五花八门,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更令消费者眼花缭乱,中国之所以没有形成大品牌的核心问题不是缺乏标准,而是缺乏“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黑茶家族的成员很多,所以黑茶产业链的全过程都要实施标准化,这是黑茶发展的必然方向。在标准化的背景下,我们提倡企业形成自己的差异,也就是标准化基础上的差异化,但如果没有标准化作为前提的差异化就只会沦为一种无序化的混乱。

今天,我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标准的体系是完整的。未来,我们要让茶叶的品质标准、生产标准简单化,让流通领域和消费者可以清晰的理解。这样,标准的实施和贯彻才会更好地推进产业发展。所以,中国不缺国家标准,也不缺茶叶标准,缺的是真正能够引领产销两端、有实用价值的标准。今天,最具约束力的标准是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因为这是国家强制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标准,如果茶叶质量安全有问题,就会被一票否决。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格外关注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外源污染物等问题。茶叶品质标准相对而言基本上属于推荐性标准,缺乏对企业的绝对约束力。总之,我认为中国茶产业要树立标准意识,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刘仲华担任中国科协年会16分会场主席

中华茶人:自1992年您开始进行茶叶深加工的研究已有二十余载,其间成果丰硕。请您谈谈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目前的情况与未来发展,以及终端产品的研发推广情况。

刘仲华: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都在进行茶叶深加工研究。当时,日本的深加工研究与产业化都是做得最好的,德国、意大利、美国也有茶叶提取物做得非常出色的几家企业。一路走来,我国茶叶深加工从九十年代初的跟踪国际、仰望星空,发展到2000年前后与发达国家技术并跑,2010年以后,我国在茶叶深加工研究与产业化领域已经处于领跑世界的地位,这是一段令人无比自豪的成长史。如今,茶叶深加工产业分为两个板块,其一是茶的活性成分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即茶叶提取物产业,目前这一板块中国已经主导了整个国际市场;其二是利用茶叶提取物进一步开发终端产品,即大健康产品,如天然药物、保健食品、功能食品、功能饮料、化妆品、动物饲料等,目前在这个板块上做得最好的还是日本和美国,尤其是日本在终端产品研究领域依然是全球最领先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茶叶深加工研究与产业的发展历程,就是我们通过20多年的努力完成了两个转型:第一,茶叶提取物从跟踪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到引领国际市场的跨越;第二,从茶叶提取物向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开发转型——这是未来中国茶叶深加工研究的重点,也是产业推进的重点方向。

今天,中国茶叶深加工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和产业效益:我国用大约20万吨的茶叶原料,生产了2.5万吨左右的茶叶提取物,打造了1200亿左右的茶叶深加工产业。终端产品包括茶饮料、茶食品、茶化妆品、天然药物、茶日化用品、动物饲料与兽药等。这就意味着,价值15~20亿元、20万吨左右的茶叶原料,从提取、分离、纯化变成茶叶提取物,到开发成终端产品,形成了几十倍的增值。茶叶深加工是把传统茶业通过现代技术延伸到大健康产业,即把相对廉价滞销的茶叶资源通过现代技术转化成为高附加值的大健康产品——这是中国茶业向规模化、高效化、高技术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刘仲华与陈宗懋院士在中国科协年会茶叶深加工论坛上

今天,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产茶国,但中国不是茶叶第一强国。问题主要在于两个层面:一是中国缺乏世界级的茶叶大品牌,二是深加工终端产品在国内还未形成大规模。深加工是以高技术为依托,以大健康产业为基本背景,形成的“无形之茶”(产品虽然不呈现茶之原叶外形,但内涵却都是茶之精华)。我国茶叶深加工生产的提取物销售到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被他们加工成大健康领域的终端产品返销到了中国,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大多数利益收入囊中。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终端产品研发与生产环节下大功夫、开足马力,形成我们的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

我们研究团队最初进入到茶叶深加工研究与产业领域是基于一家法国化妆品公司的茶多酚产品需求,对方希望利用茶多酚研发一款具有抗皱、祛斑、美白等功效的面膜、日霜、晚霜等产品。当时,我们意识到这将是一个机会空间无限的产业发展机会。我们研究构建了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咖啡碱、茶多糖等茶叶功能成及速溶茶的绿色高效综合提制技术体系,为廉价滞销的中低档茶和夏秋茶资源找到了高附加值的利用途径。1996年到2006年这十年间,我们研究团队与日本三井、德国Medigene公司合作,破译了茶多酚密码,助推了世界上第一款采用高纯度茶多酚(Polyphenon E)研制的天然药物(Veregene)问世。这项研究的成功也首次敲开了日本在农业领域向中国购买技术的大门。目前,我们还在与美国辉瑞公司合作,采用儿茶素单单体EGCg研发一款治疗前列腺癌的新药。2008年,我主持的“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终端产品开发方面,我国在茶饮料上快速实现了规模化。我国茶饮料最高峰时曾超过1000亿的规模,现在还保持在900亿左右。从1997年到现在,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茶饮料规模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茶叶深加工终端产品发展空间最大的领域分别是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化妆品等。茶叶深加工将会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下一步我们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提取的活性成分转化为终端产品,因为面对消费者的终端产品才是深加工的终极目标。

(编者注:2008年,刘仲华教授主持的“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与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文刊载于《中华茶人》第83期 。)

中国只有一个秦岭,只有一个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在中国茶文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更为中国茶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六个方面:陕西是中国最早的茶产地之一;陕西是最早主导贡茶制度化的地方;陕西出土的文物,弥补了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不足;陕西饮茶习俗丰富了中国茶俗的内容;陕西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留下了许多宝贵文献;陕西是中国“茶马古道”和“茶叶之路”的重要枢纽之一。陕西不仅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起始之地,也是当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腾飞之地。

“始翠山”是本书的倡导。茶始于翠山,高山云雾,是山孕育了茶,也是山孕育了人类。始翠山也是山的名字,它是秦岭,它是巴山,它是茶树生长的任何地方。始翠山是父亲山,汉水是母亲河。山比河更有力量,比起依赖天时,比起农坊制作,茶业发展还要更依赖产业发展,包括科技和规模企业。始翠山是嵯峨山,也是黄帝陵的桥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每个企业都在筑一座山。杯口茶汤,生态为基;大鹏高飞,始于翠山。

“诗词”是本书的入口。通过名家推荐和挖掘史料,同时根据不同的主题侧重,推出了42篇文章,有诗有话,有评有议,集中从一个点揭示了陕茶之美,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把历史落到现实,呈现一个别开生面的陕茶世界。

“发现陕茶之美”是这本书的宗旨。从人,从产品,从地域,从文化等各个角度去发现陕茶之美。

“精简如诗,宏观远照。“这八个字是对这本书最准确的评价。这是一本博物学的著作,和你平时见到的茶书有大不同。如果被蒙蔽于”诗词“和”陕茶“两个字,那我们就会错失一段茶缘了!

中国的陕茶,陕西和陕茶,陕茶和中国茶,这三个命题才是对陕茶的完整表达,这也是本书的创新之处。

把陕茶融入秦岭渭河,融入人文始祖,融入当代陕西的发展,融入陕西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融入职场商务和民众生活,夯实陕茶文化自信,挖掘陕茶有趣又有用的事儿,为您所读,为您所用,全方位多维度解读陕茶,诠释陕茶文化,提炼陕茶精神。

本书中收录的诗词,每一首每一句,都是在陕西这块土地上流淌的茶文化传奇,这些人,这些事,这些风情,这些感受,不光记录着历史,也给区域茶产业发展提供着反思和启示。道不远人,茶道归根结底也是人的精神,古往今来的这些陕西茶人给了今天的我们鼓舞和鞭策。

“发现陕茶之美”的完整表达

我的专业是读陕茶的,关于发现陕茶之美,我们细化为三个命题:

一、中国的陕茶

这个命题主要研究茶叶发展史,把陕茶放到中国文明史的进化过程中,去研究它的地位,寻求文化自信。李三原先生的“秦茶始祖论”是我们持有的基本观点。神农炎帝,不是炎黄二帝的炎帝,在为部落找食物时发现了茶,这是人类用茶的开始。春秋时期周原文化是对远古时代的延续,以茶为贡品、祭品已经流行。汉景帝阳陵在存放各种粮食的墓坑中发现独立存放的茶叶,距今2150年,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茶叶,这个研究成果是对秦茶始祖论的强力支撑。最起码,直接锁死了学界对“吴理真为中国茶祖”的争论。李三原先生《茶为真国饮,知者为最高》一文,高度概括了陕茶发展史,高屋建瓴的构造了“中国的陕茶”这个命题。其中关于陕茶发展的概括性论断,如“陕茶源于神农、载于商周、盛于隋唐、繁荣于明清,秦巴所出贡茶三千年不辍,泾阳所产官茶六百年辉煌。密藏法门寺之唐宫奉佛茶具皆为稀世珍品,宋之孔雀化茶亦为千年遗珍。华夏茶史五阶段独秦地全,五千年药茶,四千年巫茶、三千年王茶,一千年民茶,六百年官茶。”已成为陕茶推广的金句。

二、陕西和陕茶

这个命题研究区域文化,把陕茶填进秦岭渭河之间,一方水土养一方茶,茶是山水的精灵,是人文的写照。落实陕茶文化自信,和区域文化的对接必不可少。以往我们这一方面做的有欠缺,研究茶仅关照了茶的生产种植,考古历史。尽管“茶为陕西五个支柱农业之一”,但茶怎么和当代陕西的发展使命深入结合,更高级的关系,还是说不清,说不透。所以,陕茶文化呈现的状态往往是边缘的,非主流的。研究茶的就专注于茶,研究区域文化的就专注于区域文化,油是油,水是水。为什么形成这种状况?因为前人也是这么研究的。研究茶的归农业科学,研究地域的归社会科学。据新闻报道,浙江省松阳县和我省汉中市的茶茶产业比较,我们茶园种植面积远远高过对方,但茶业产值却逊色不少。为什么呢?这个现象显示的就是这个命题。对区域经济和文化而言,茶需要做横向链接,“功夫在茶外”,融合起来,才会发挥更大的效果

三、陕西茶和中国茶

这个命题横向研究陕茶和外地茶的比较,优劣强弱,为我们争取市场提供行动策略。在研究陕茶文化的过程中,“唯陕独尊”也是我们批判的思想。研究陕茶和中国茶的关系,把陕茶纳入中国茶的体系,主要是学习现代的茶生活方式。用林治老师的话就是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林治老师的文章《茶的新三纲五常》就是讲这个命题的。

我认为这三个命题才是陕茶文化的完整表达。基于此,才有了《发现陕茶之美》的内容框架。

《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这本书在陕茶文化自信的转化上做了有益的实践,古为今用,把历史落到了现实之中。我想这会给其他的文化附属产业一些启迪——肖云儒

此书的境界高,格局大,眼光远。所选的诗文都紧扣主题,辞彩飞扬,不仅彰显了陕茶之美,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诠释了茶文化的发展,不偏不倚,恰当地体现了“陕茶和中国茶”这个命题。

——林治

作者站在现代人喝茶的立场,古为今用,相互映照,对这些诗词逐一进行了详尽的赏析和点评。从这些诗词中,我们能收获系统的陕茶发展脉络,获得活生生的陕茶故事,获得对陕茶的文化自信,获得饮茶做茶的乐趣,无论对于陕茶从业者还是普通人群,都有很好的启示和乐趣。

——郜随印

作者引诗百余首,一诗一题,一题一议,内容切实广泛,别开生面,或有所褒贬,或有所建言,无论是研究者、管理者、经营者,开卷必有益。这也是我极力推崇这部书的主要原因。

——丁文

《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从众多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领域人物的诗词中,追索陕茶的发展历程,关键节点,重大事件,及丰富多彩的茶品牌、茶器、茶文化,检索出陕茶的前世今生。但值得欣慰的还是要数斌锋先生本人在其前言里,对陕茶的认识和设想了。尤其在做大做强陕茶品牌和销售上,他像似一个茶叶大家指点迷津,开出良方。由此可以断定他关注陕茶已经由来已久了,也能看出他对当下陕茶发展的几分忧虑与急切。

——王国龙

有这么一本书,它叙述了陕西自神农炎帝至今五千年的茶史,历数了古今近百位体悟陕茶的诗人,盘点了周原、终南山、法门寺、蓝田四吕、汉阳陵、山南茶、紫阳茶、陕青茶、商于古道、陕甘茶马古道等宝藏,古为今用,茶器人融合,从诗中去找寻陕茶之魂,它的名字叫《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

这是一本特别的#诗词# 书。诗词是一扇门户,穿过这道门,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构架了一个地方的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为今用,能给今人以资源,能给今人以力量,能给今人以自信,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

微信开机画面为什么要从大洋彼岸更换到中国位置呢,难道不都是一样打开世界吗,这本书#始翠山发现陕茶之美# 也一样,说的是中国茶,茶始于翠山,人类也是,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

中国茶叶区划概览

茶区乃是自然、经济条件基本一致,茶树品种、栽培、茶叶加工特点以及今后茶叶生产发展任务相似,按一定的行政隶属关系较完整地组合而成的区域。

一、茶区的划分意义和演变

划分农业区域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调整生产布局,因地制宜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茶区的划分,是农业区划中种植业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划分茶区,是顺利、合理发展茶叶生产,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宏观科学研究。

几千年来的中国茶叶生产,在其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茶区的依据、方法、提法等等不尽相同。

唐代茶区分布图(局部)

唐明陆羽在《茶经》中,将中国当时43个州郡划分为8个茶叶产区。陆羽划分中国茶区是依他个人对茶叶生产区的调查考察、资料的收集、样茶的鉴评,以及实践经验等,结合当时的自然地理条件进行综合归纳的结果。唐时的茶区遍及现时的中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浙江、福建、陕西等十三省(区)。在相当长时间内,对陆羽划分的茶区几乎没有异议,直到我国的茶叶生产经过几次起伏后,产区扩大,茶类增多,技术进步,不同的见解方见端倪。

在近代,吴觉农等根据茶区的自然条件、茶农的经济情况、茶区的分布面积大小及茶叶产品的不同种类,在1935年提出,将全国划分为外销茶、内销茶二大类,13个产茶区,即外销红茶5个茶区(祁门红茶区、宁州红茶区、湖南红茶区、温州红茶区、宜昌红茶区)、外销绿茶2个茶区(屯溪绿茶区、平水绿茶区)、外销乌龙茶1个茶区(福建乌龙茶区)和内销茶5个茶区(六安绿茶区、龙井茶区、四川茶区、云南普洱茶区和其它茶区)。这一划分是根据各种条件综合提出的,所以对近代茶叶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椽1948年在《茶树栽培学》中提出,将中国茶区划分为浙皖赣茶区、闽台广茶区、两湖茶区、云川康茶区。这是根据茶区的行政区域、山川、地势、气候、土壤、交通及历史习惯等因素而提出的。

庄晚芳1956年在《茶作学》一书中,根据我国茶区隶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致包括5个气候类型,提出将全国产茶区划分为4大茶区:华中北茶区,处于北纬31~32°之间,包括皖北、豫、陕南产茶区,全年平均温度较低,最低温度有时可达-12℃,降水量也少,是我国最北茶区;华中南茶区,包括苏、皖南、浙、赣、鄂、湘等省产茶区,这些地区四季分明,年平均16~18℃,但局部地区国低温侵入,冬季温度较低,个别地区最低温可达-5~-10℃,而夏季的温度较高,丘陵、平地产茶区温度常在30℃以上,降水量较多,但四季不匀;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茶区,在四川盆地内酷暑而无严寒,盆地外则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年平均温度17~18℃,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云贵高原属亚热带气候,冬天低温一般在4℃以上,在云南南部则为热带性气候,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华南茶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南部,届亚热带及热带气候,茶树生长期均比其它茶区长,在山麓或平原年平均气温为19~22°C,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王泽农1958年在《我国茶区的土壤》一文中认为,依土壤和气候条件而论,应将中国划分为三大茶区,即华中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产茶区;华南茶区,包括东南沿海和两江流域;华西茶区,包括云贵高原、川西山地、秦岭山地和四川盆地。

中国茶叶编辑委员会1960年在《中国茶叶》中,根据茶树分布、生长情况,土壤和气候特点,并结合各原产茶区的茶叶生产状况等因素,将我国茶叶产地划分为北部茶区、中部茶区、南部茶区和西南部茶区。

浙江农业大学1964年编著的《茶树育种学》,依据全国农业区划的初步意见,结合茶叶生产特点,从茶树育种角度出发,认为可将中国茶区分为华中北茶区(包括皖北、豫、陕南),华中南茶区(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的丘陵地区,有渐、苏、赣、湘、鄂和皖南),华南茶区(包括岭南以南的台、闽、粤、桂及浙南、赣南和湘南等地),以及西南茶区(主要指川、滇、黔)。

此外,有人认为,按行政区域划分茶区,体现不出茶叶最适产制地区的合理布局;按山脉河流划分茶区,虽有按自然条件布局的意义,但山川延伸,自然条件差异很大,仍难以体现出茶类的合理布局;按现状划分茶区,因同一地区往往出现多种茶类共存现象,对于提高茶叶品质和产制效果,并无多大促进作用,因此,在对十二个产茶省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按纬度分为5个地带,按经度划分为20个产制区:南部第一地带(北纬18~20°,热带),广东南部、海南岛(现海南省)属此,宜制红碎茶。南部第二地带(北纬20.1°~北回归线),广东、台湾南部、云南南部和广西南部等属此,宜制红碎茶、普洱茶、乌龙茶。中部第一地带(北回归线~北纬30°),西藏南部、云南部分、四川中南部、贵州、广西、湖南、广东北部、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北部属此,宜制全发酵茶:红碎茶、工夫红茶(重点为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的南部);不发酵茶:绿茶(重点为浙江、江西);再加工茶类:花茶(重点为福建、四川、台湾、浙江、江西);青黑压制茶(重点为湖南、四川);亚发酵茶:青茶(重点为云南、西藏、广东、广西);乌龙茶(重点为福建、广东);黑茶(重点为湖南)。中部第二地带(北纬30.1~35°),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北部属此。适制不发酵茶类:绿茶;再加工茶类:花茶(重点为江苏、浙江、安徽、四川、湖北);青砖(重点为湖北、四川);亚发酵茶类:青茶(重点为四川、甘肃、陕西)。北部地带(北纬35.1~38°),山东省属此,适制茶类:绿茶。

同时,基本上按东经每5°划为一个产制区,5个地带共有20个产制区,即南部第一地带有1个产制区,宜制红碎茶;南部第二地带有6个产制区,宜制红碎茶。中部第一地带有7个产制区,宜制绿茶、青茶、红碎茶、工夫红茶、乌龙茶、花茶;中部第二地带有5个产制区,宜制红碎茶、工夫红茶、青茶、绿茶、花茶。北部地带只有1个产制区,宜制绿茶。利用经纬度划分全国茶区,并以茶类为线,从茶类划分角度看,茶类区域明显,但作为全国一般茶区划分,未免过细、也显繁琐。

针对中国茶区划分现状,周海龄1980年提出按生产的茶类或销售的方向划分茶区是不合理的,根据在省境内的位置划分,也没有必要。为便于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制订生产计划和农业技术措施,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划分茶区应以自然条件为依托,再参考茶树生态类型、茶类生产历史和社会经济等,特别要重视气候和地形因素,有人提出中国可划分为九大茶区,即秦南淮阳茶区、江南丘陵茶区、浙闽山地茶区、岭南茶区、黔鄂山地茶区、川西南茶区、滇西南茶区、台湾茶区、苏鲁沿海丘陵茶区。这种划分茶区的观点,对不少学者有较大影响。

庄晚芳1980年在《关于我国茶叶生产区划的初步意见》一文中,对茶区划分原则提出新的见解,认为:第一,茶区划分要避免省间矛盾,以适宜种茶的邻近山脉的山区为主要划分依据,依气候、品种特点,规定生产的主要茶类、兼顾的传统茶类。在茶类适当集中的条件下,兼顾分散情况;第二,在全国产茶范围内可划分不相连续的大茶区,下再酌分若干个小茶区;第三,根据四化建设的要求,以建设茶叶基地为依据,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质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生产更多更好的商品,争取创汇为目的;第四,以配合行政、科研等为原则,特茶区划分为眉茶区(下设4个小区)、珠茶区、花茶原料区(下设3个小区)、乌龙茶区(下设3个小区)、红碎茶区(下设6个小区)和其他茶区(下设3个小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81年在《茶树栽培技术》一书中,按照各产茶区的自然区划,分为淮北茶区、江北茶区、江南茶区、岭南茶区和西南茶区。

随着茶叶生产、科研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的有关部门提出了对农业区域进行宏观研究。1979年6月至1982年12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中央农业部关于1979年全国农业科技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关于全国种植业区划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主持并组织了全国茶叶区域研究协作组,开展了中国茶叶区域的研究工作。中国各产茶省(区)的有关生产、财贸、教学和科研等17个单位参加了该项研究工作。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起各个部门和有许多专家参与的茶叶区域研究。中国茶叶区域研究协作组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研究茶树的生态适应性、茶类适制性,划分适宜生产区域,并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和发展趋势,以及各地社会经济条件,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生产布局和建立商品基地的依据。在对中国各茶区作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大量数据,分别提出全国一级和省一级的茶区划分意见,此研究结果经过中国茶学界8位著名专家的鉴定,认为中国茶区划分是在较周密的调查和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合而提出的。协作组根据中国茶区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将其划分为四大茶区(详见下节),它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调整中国茶叶生产结构和布局,以及建立商品基地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提供给领导机关和有关生产部门作制订生产计划和规划的参考。

二、中国现代茶区的分布

中国茶区平面分布在北纬18~37°,东经94~122°的广阔范围内,有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江西、陕西、河南、台湾、山东、西藏、甘肃、海南等19个省区的上千个县(市)。地跨6个气候带,即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日温带,各地在土壤、水热、植被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垂直分布上,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高地上,而最低仅距海平面几十米或百米,同样构成了土壤、水热、地物等差异。地域的差异,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生产影响极大。

在不同地区,生长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的茶树,从而决定着茶叶的品质及其适制性和适应性,形成了一定的茶类结构。

茶叶生产的发展,除受上述诸因子的制约外,还受栽培历史、劳力、社会经济、技术力量、交通运或、饮茶习俗、生活水平等影响。茶区属于经济概念,它的划分是要在国家总的发展生产方针指导下,综合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注意行政区域的基本完整来考虑的。我国茶区辽阔,茶类繁多,茶树品种丰富,加之地形复杂,因此,茶区划分采取3个级别,即一级茶区,系全国性划分,用以宏观指导;二级茶区 系由各产茶省(区)划分,进行省(区)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系由各地县划分,具体指挥茶叶生产。

中国现代茶区示意图

目前,国家一级分为4个茶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

江北茶区 南起长江,北至秦岭、淮河,西起大巴山,东至山东半岛,包括甘南、陕南、鄂北、豫南、皖北、苏北、鲁东南等地,是我国最北的茶区。

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茶区多为黄棕土,这类土壤常出现粘盘层;部分茶区为棕壤;不少茶区酸碱度略偏高。与其它茶区相比,气温低,积温少,茶树新梢生长期短,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5°C以下,≥10°C的积温在4500~5200°C,无霜期200~250天,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温在-10°C,个别地区可达-15°C,因此,茶树冻害严重。

江北茶区的不少地方,因昼夜温度差异大,茶树自然品质形成好,适制绿茶,香高味浓。降水量偏少,一般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个别地方更少。四季降水不均,夏季多而冬季少。全区干燥指数在0.75~1.00,空气相对湿度约75%。植被系绿阔叶树,夹杂针叶树种。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

江北茶区中不少地区种茶的不利条件是冬季既旱又冻,致使茶树遭受旱寒两害,生长发育受阻,因此,江北茶区在发展茶叶生产时要特别慎重。

江南茶区 在长江以南,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以北,包括粤北、桂北、闽中北、湘、浙、赣、鄂南、皖南和苏南等地。

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低山地区,也有海拔在1000米的高山,如浙江的天目山、福建的武夷山、江西的庐山、安徽的黄山等,几乎都是“高山出好茶”的名茶产区。江南茶区基本上为红壤,部分为黄壤。土壤酸碱度一般在5.0~5.5。有自然植被覆盖下的茶园土壤,以及一些高山茶园土壤,土层深厚,腐殖质层在20~30厘米,缺乏植被覆盖的土壤层,特别是低丘红壤,“晴天一把刀,雨天一团糟”,土壤发育差,结构也差,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很低。整个茶区基本上届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则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C以上,≥10°C积温为4800~6000°C,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不低于-8°C,无霜期230~280天。但晚霜和北方寒流会对该茶区的北部带来危害。降水量比较充足,一般在1000~1400毫米,全年降水量以春季为多。部分茶区夏日高温,会发生伏旱或秋旱。

江南茶区产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历史名茶甚多,如西湖龙井、君山银针、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等,享誉国内外。中国目前已审定或认定的良种,如福鼎大白茶、鸠坑种、祁门种以及龙井43、福云6号、湘波绿等等,均出自该茶区。该茶区种植的茶树大多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以及少部分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该茶区是发展绿茶、乌龙茶、花茶、名特茶的适宜区域。

西南茶区 在米仑山、大巴山以南,红水河、南盘江、盈江以北,神农架、巫山、方斗山、武陵山以西,大渡河以东的地区,包括黔、川、滇中北和藏东南。

西南茶区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盆地、高原,土壤类型亦多。在滇中北多为赤红壤、山地红壤和棕壤,江川、黔及藏东南则以黄壤为主,酸碱度一般在5.5~6.5,土壤质地粘重,有机质一般含量较低。

西南茶区各地气候变化大,但总的来说,水热条件较好。四川盆地年平均温度为17°C以上,而川西雅安则为16°C;云贵高原年平均气温为14~15°C。整个茶区冬季较温暖,除个别特殊地区,如四川流不息源冬季极端最低温度曾到-8°C以外,一般仅为-3°C。≥10°C积温为 5500°C以上,无霜期在220天以上。年降水较丰富,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有的地区如四川峨嵋,年降水量则达1700毫米。茶区年平均干燥指数小于1.00,部分地区小于0.75。该茶区雾日多,但冬季仍显干旱,降水量不到全年的10%。

西南茶区茶树资源较多,由于气候条件较好,适宜茶树生长,所以栽培茶树的种类也多,有灌木型和小乔木型茶树,部分地区还有乔木型茶树。该区适制红碎茶、绿茶、普洱茶、边销茶和名茶、花茶等。

华南茶区 位于大樟溪、雁石溪、梅江、连江、浔江、红水河、南盘江、无量山、保山、盈江以南,包括闽中南、台、粤中南、海南、桂南、滇南。

华南茶区水热资源丰富,在有森林覆盖下的茶园,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全区大多为赤红壤,部分为黄壤。不少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土壤暴露和雨水侵溶,使土壤理化性状不断趋于恶化。整个茶区高温多湿,年平均温度在20°C以上,≥10°C积温达6500°C以上,无霜期300~365天,年极端最低温度不小于-3°C,大部分地区四季常青。全年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海南的琼中高达2600毫米。但冬季降水量偏低,形成旱季。干燥指数大部分小于1.00,只有海南等少数地区才大于1.00。

华南茶区茶树资源极其丰富,荟集了中国的许多大叶种(乔木型或小乔木型)茶树,适宜加工红茶、普洱茶、六堡茶、大叶青、乌龙茶等。(本文作者白堃元)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9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