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优质茶园

找到约9,378条结果 (用时 0.02 秒)

贵州“两会”传来茶产业发展好声音——将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红红火火迎新春!在佳节即将到来之际,2019年贵州“两会”隆重启幕。两会上,贵州高层总结发展经验,高屋建瓴谋划布局下一步的发展。期间也传来了贵州茶产业发展的好声音——将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1月27日,在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省长谌贻琴作政府工作报告,在阐述深入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中指出,2019年将着力培育10个百万亩农业生态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茶园改造力度,着力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



建设全国优质茶园基地贵州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地域优势和政府最严厉的质量监管机制的双重保障。


贵州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是全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优质茶区,茶的生态环境和天然品质得天独厚。低纬度热量丰富;“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作物长得慢,营养成分、水浸出物含量丰富。贵州高原四季天无三日晴,寡日照、多云雾,茶叶喜欢散射光、漫射光。2017年1月,“贵州绿茶”顺利通过农业部认定,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全国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



同时,贵州省用最严厉的手段,强力管控茶叶质量安全。早在2008年,贵州省规划种植茶园的400多万亩土地用GPS定位,检测土壤的pH值、重金属元素确保未来种植的茶园重金属元素不会超标。在农残控制方面,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对质量安全实行零容忍和黑名单制,在全国率先禁止使用水溶性农药。严格茶园投入品的监管,在全省万亩以上的乡镇建立茶园生产资料专营店,每年不定期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大检查。大力推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提倡“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生态建园模式,保持茶园生物多样性和茶园食物链的良性循环。



2018年8月,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省的意见》,明确力争到2020年全省优质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茶叶产量达到50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重点发展“贵州绿茶”“遵义红”“贵州抹茶”“贵州黑茶”等四个茶叶公共品牌。通过品牌引领、科技兴茶、塑造公共茶文化、升级茶叶精制加工等方式,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茶原料基地。将在500亩以上的连片茶园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大力推进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力争到2020年全省欧标茶园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通过绿色和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选择了一条贵州原料、贵州制造、贵州创造、贵州品牌的发展道路,正从茶业大省向茶业强省迈进。截至2018年底,全省茶园总面积752万亩,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以遵义、铜仁和黔南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正在成为中国绿茶的金三角;茶叶加工企业(合作社)达到5000家,全年茶叶总产量36.2万吨,总产值394亿元。



成功创建了湄潭、凤冈、雷山、思南、正安、余庆、松桃、普安、瓮安等9个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优质茶园基地吸引了联合利华、英国太古等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进驻贵州;培育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三绿一红”等知名黔茶品牌,贵州茶日益成为贵州呈给世界、世界认识贵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源:贵州茶香)


湄潭县:60万亩优质茶园托起乡村振兴“富美新”

1月6日,位于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加工厂里,最后一批利用冬季茶园管护修剪下来的嫩枝叶制作的颗粒红茶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打扫卫生。

轰鸣多日的生产线安静下来,公司总经理喻能红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我们从去年到现在,颗粒红茶出口了563吨,产值1800万美元。马上开始迎接新一年的春茶采摘。”

“今年计划增加一条生产线,产量将增加2至3倍,我们将以核桃坝为核心,辐射延伸到整个县,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茶叶利用率,让茶农的茶叶都能卖得出,务工的人们都有去处。”谈及新年计划,喻能红信心满满。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走!到湄潭当农民去”,一望无际的茶海间,一块块标牌格外醒目。这不仅是湄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反映出了湄潭新农村的魅力。

位于金花村的“七彩部落”景区,全力建设生态优质高效茶园,在茶园套种水果等树种,在观光道旁栽种景观植物,打造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四季茶园景观。同时,还建设了一批高端民宿,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在这里,茶叶种植和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效应。金花村探索建立了“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模式,实现了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型升级。

“没有发展乡村旅游前,全家人务农或外出务工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现在光是开餐馆,一年就能收入30万元,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在景区经营餐饮店的徐学良高兴地说。

放眼湄潭全县,诸如核桃坝村、金花村这般因茶而富、因茶而美的地方比比皆是。

近年来,湄潭县坚持“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突破在茶”理念,持续抓好茶叶首位产业,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五大工程,奋力跑出了茶产业发展加速度。

如今,湄潭县发展优质茶园60万亩,培育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23家、市级29家,规模以上工业茶企10家,打造了“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2021年,全县茶叶产量7.98万吨、产值67.43亿元,同比增长4%、11%。茶业综合收入167.09亿元。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之一,湄潭县还荣获“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称号,荣登全国“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2021年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湄潭,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乡村建成“美丽宜居家园、观光休闲公园、投资兴业乐园”,60万亩优质茶园托起乡村振兴“富、美、新”,成就“贵州最美乡村”响亮品牌。

(来源:人民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湄潭县:60万亩优质茶园托起乡村振兴“富美新”

1月6日,位于湄潭县湄江街道核桃坝村的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加工厂里,最后一批利用冬季茶园管护修剪下来的嫩枝叶制作的颗粒红茶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打扫卫生。

轰鸣多日的生产线安静下来,公司总经理喻能红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我们从去年到现在,颗粒红茶出口了563吨,产值1800万美元。马上开始迎接新一年的春茶采摘。”

“今年计划增加一条生产线,产量将增加2至3倍,我们将以核桃坝为核心,辐射延伸到整个县,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茶叶利用率,让茶农的茶叶都能卖得出,务工的人们都有去处。”谈及新年计划,喻能红信心满满。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走!到湄潭当农民去”,一望无际的茶海间,一块块标牌格外醒目。这不仅是湄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反映出了湄潭新农村的魅力。

位于金花村的“七彩部落”景区,全力建设生态优质高效茶园,在茶园套种水果等树种,在观光道旁栽种景观植物,打造层次分明、色彩斑斓的四季茶园景观。同时,还建设了一批高端民宿,让游客有更好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在这里,茶叶种植和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着走出去引进来的效应。金花村探索建立了“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模式,实现了从建设新农村向经营新农村转型升级。

“没有发展乡村旅游前,全家人务农或外出务工的收入只能解决温饱,现在光是开餐馆,一年就能收入30万元,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在景区经营餐饮店的徐学良高兴地说。

放眼湄潭全县,诸如核桃坝村、金花村这般因茶而富、因茶而美的地方比比皆是。

近年来,湄潭县坚持“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成败在茶、突破在茶”理念,持续抓好茶叶首位产业,大力实施“质量安全、基地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茶旅一体”五大工程,奋力跑出了茶产业发展加速度。

如今,湄潭县发展优质茶园60万亩,培育国家级茶业龙头企业5家、省级23家、市级29家,规模以上工业茶企10家,打造了“湄潭翠芽”“遵义红”等品牌。2021年,全县茶叶产量7.98万吨、产值67.43亿元,同比增长4%、11%。茶业综合收入167.09亿元。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之一,湄潭县还荣获“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称号,荣登全国“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2021年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湄潭,道路硬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村寨亮化,乡村建成“美丽宜居家园、观光休闲公园、投资兴业乐园”,60万亩优质茶园托起乡村振兴“富、美、新”,成就“贵州最美乡村”响亮品牌。

来源:人民网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9,23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