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唐代饮茶形式

找到约43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茶艺师基础知识: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唐代)

饮茶的普及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也是封建文化的顶峰。它形成了一个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空前发展的局面。特别是所谓盛唐时期,社会上呈现出一种相对太平繁荣的景象,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青春奋发的情绪,创造力蓬勃旺盛。在承袭汉魏六朝的传统,同时融合了各少数民族及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音乐、歌舞、绘画、工艺、诗歌等都以新颖的风格发展起来,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这样的社会条件,为饮茶的进一步普及和茶文化的继续发展准备好了基础。唐代饮茶普及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茶肆遍云下。《封氏闻见录》卷六《饮茶》中说:“自邹、齐、沧、埭、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民间还有茶亭、茶棚、茶房、茶轩和茶社等设施,供自己和众人饮茶。


(2)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唐代上至王公显贵、王公朝士,下至僧侣道士、文人雅士、黎民百姓,几乎所有人都饮茶。唐穆宗时人李珏说:“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天闾之间,嗜好尤切”(《全唐文》第八册)。至中唐茶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成为“比屋之饮”(陆羽《茶经·六之饮》)。



(3)茶被视为“赐名臣,留上客”(顾况《茶赋》)的珍品。随着饮茶日趋普遍,人们以茶待客蔚然成风,并出现了一种新的宴请形式“茶宴”。唐人把茶看做比钱更重要的上乘礼物馈赠亲友,寓深情与厚谊于茗中,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


(4)僧人普遍饮茶并转相仿效。唐代寺庙众多,又是佛教禅宗迅速普及的时期,信徒遍布全国各地,饮茶风气盛行。“……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封氏闻见录》)。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世俗社会的人们对僧人加以仿效,加快了饮茶的普及,并且很快成为流行于整个社会的习俗。



(5)文化人特别好饮、喜饮。文人嗜茶者众多,如大诗人白居易,他一生嗜茶并作诗存世,如每天吃早茶(“起尝一瓯茗”《官舍》)、午茶(午睡“起来两瓯茶”《食后》)、晚茶(“晚送一瓯茶”《管闲事》),自称“竞日何所为,或饮一瓯茶,或吟两句诗”(《首夏问病》);有些文人僧侣将啜茗与游玩茶山合而为一,如杜牧等人笙歌画舫踏茶山,他因病断酒,“犹得作茶仙”(杜牧《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呈宾客》);刘禹锡也说:“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

文人从好饮、喜饮,进而深入观察、研究,总结种茶和制茶经验。品茗技艺的作品相继问世,代表性论著有陆羽的《茶经》、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的《采茶录》等。



茶文化的形成

饮茶风气的盛行,加上佛教、道教的兴盛对饮茶风气的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为茶文化的继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社会基础。随着饮茶风尚的扩展,儒、道、佛三教思想的渗入,茶文化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而茶文化之所以能在唐代正式形成,主要有以下3个特殊原因。


(1)出现了茶业专著《茶经》。在陆羽为代表的一批文人的大力倡导下,唐代有许多诗人以不同方式歌咏茶业,劝导人们饮茶。其中用力最勤、影响最大的是出生在贫苦家庭的陆羽。他用尽毕生精力,最终写成《茶经》一书。《茶经》是我国第一部全面介绍唐代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的综合性茶业专著,全书详细论述了茶的历史和现状。从茶的源流、产地、制作、品饮等方面,总结了包括茶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功能在内的一整套知识。又创造了包括茶艺、茶道在内的一系列的文化思想,基本上勾画出了茶文化的轮廓,是茶文化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2)朝廷直接提倡,贡茶兴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室就已,开始饮茶,到了唐代,皇室对茶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唐中期以后的皇帝大多好茶,更是广向民间搜求名茶,要求入贡的茶也越来越多。贡茶,从文化角度来看,其本身就是一种礼的形式。这种礼就是政治之礼,由献茶称臣的君臣关系中,自然体现着尊敬、虔诚等思想内容,同时还逐渐衍化出谦让、和平、互礼等意蕴。如皇帝以茶赐臣,体现了天子的“恩泽”,臣僚献茶。显示的是“忠心”。


(3)文人、学士讴歌茶事,开拓了茶文化的内涵。唐代采取严格的科举制度,文入学士都有科举入官的可能。每当会试,不仅举子被困考场中,连值班的翰林官也劳乏不堪。于是朝廷特命以茶汤送试场,这种茶汤被称为“麒麟草”。举子们来自四面八方,久而久之,饮茶之风在文人中进一步发扬。唐代科举把诗列为主要内容,写诗的人需要益智提神,茶自然成为文人最好的饮品和吟诵的对象。文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引茶入诗或作文,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代表性的如卢仝因创作《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诗,而获得茶中“亚圣”的地位。

茶学院 ‖ 饮茶方式演变史——唐代

饮茶方法的演变

唐代煎茶

      茶兴于中唐,唐中期以后,饮茶活动达到空前规模。

      自唐开元年间起,唐人上起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不同程度地饮茶。专门采造宫廷用茶的贡焙也是在这一时期设立的。皇室的嗜茶导致王公贵族们争相仿效。当时活跃于文坛的诗人、画家、书法家、音乐家中都有嗜茶者,如白居易、颜真卿、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人。这些文人雅士们不仅品茶评水,甚至参与培植名茶,还吟茶诗,做茶画,著茶书。他们以荼会友,辟茶室,办茶宴,成为唐代茶饮的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了3000多年饮茶的历史。六朝时,不但有固定的茶叶生产基地和茶叶集散地,还有范围广阔的茶叶消费区域。尽管那时茶叶生产仍以采制野生茶为主,技术比较落后,规模也不大,但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不少采茶、制茶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人们在长期的饮茶过程中已经对茶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渐喜爱上这种饮料。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茶的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种植面积扩大,品种增加,品质明显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唐中期饮茶风气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周昉·《调琴啜茗图》

      唐代饮茶风气的形成还与唐代社会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唐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极为鼎盛的时期,当时国家空前统一,交通发达。国家的统一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了南方与北方、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使南北方之间经常性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同时,唐代发达的交通使南茶北运成为可能,造就了饮茶风俗得以不断传播的有利条件。

      茶叶是一种社会消费品,茶叶的消费状况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直接的关系。而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富足,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为饮茶提供了物质保障。

      唐王朝中外交往频繁,社会风气开放。这种开放的风气使唐朝不仅能继承六朝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敢于突破这些传统,同时不断采撷国内外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所以说唐王朝的文化独具开创性,使饮茶风俗在唐朝发展到新的阶段。佛教以及道教在中国的发展,正是唐朝兼容并蓄各种文化的表现。

      佛教自天竺传来后,历经汉、魏、南北朝而流传甚广。又经隋文帝大力提倡,到唐朝时发展到顶峰,使中国化的佛教禅宗兴起。僧尼在学佛时,尤其是在“坐禅”时,很少吃饭和睡眠,故常依赖于茶叶。禅宗的兴盛使饮茶习惯在上至皇族世家,下至士大夫文人百姓中风行。

      唐朝王室自称是道教教主老子李耳的后裔,并有意识地扶持道教,使道教在一个时期内得以大兴。道士、女冠在修炼时,须清心寡欲,聚精会神。为了达到提神、解乏、保健的目的,他们常常在道观中饮茶。这也对饮茶风气产生了一定影响。

      除了以上原因,唐代之所以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浓厚的饮茶风气,还与陆羽等人的大力提倡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陆羽之前,虽然饮茶已从南方传入北方,社会上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还没有一本专门介绍茶叶的书,人们对茶叶的历史和现状缺乏应有的了解,许多人不知道茶叶的性能和饮用方法,至于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制作工艺,知道的人就更少。鉴于此,陆羽写成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第一次较全面地总结了唐代以前有关茶叶诸方面的经验,大力提倡饮茶,推动了茶叶生产和茶学的发展。

     《茶经》中对种茶、采茶、茶具选择、煮茶火候、用水以及如何品饮都有详细的论述。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这与唐之前茶主要作为药用或者是粗放型的解渴的饮用形式相比,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唐朝茶的发展是从以茶为药开始,以茶为羹再到茶之为品饮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的里程碑就是《茶经》。

      唐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在饮茶方式上,唐代有煎茶、庵茶、煮茶等方式。

      唐中叶盛行煎茶。陆羽在《茶经》中力倡煎饮法,对煎茶方法做了详细的叙述。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煎茶法用的茶是饼茶。饼茶须经炙、碾、罗三道工序,将饼茶加工成细末状颗粒的茶末,再进行煎茶。先将茶饼复烘干燥,谓之“炙茶”。炙烤茶饼,注意不要在通风的地方或用余火烤,因为风吹,使火焰骤急,飘忽不定,致使冷热不能均匀。要靠近火烤,同时不断地翻动,等到茶叶被烤出像蛤蟆背一样的疙瘩时,然后离火五寸继续烤。如果卷曲的茶饼又伸展开来,则按开始烤茶的方法再烤。待到茶饼变软或透发出香气时趁热放在纸袋子里,以免茶叶的香气散失。等到茶叶冷了,再取出打碎,碾成粉末状。好的茶末像细米粒,不好的像菱角。碾成的茶末还要经过箩的细筛,筛下的茶即成待烹的茶末,存放在茶盒里备用。

      另外,烤茶的燃料用炭最好,其次是用火力猛的木柴,如桑、槐、桐、栎等类的木柴。像烤过肉、染有膻味和油腻的木炭,或是含有油脂的木柴,如柏、桂、桧之类和朽坏了的木器,都不可用来烤茶。

      烧水用的燃料也是如此。木炭要用炭挝打碎,再投入风炉烧水。煎茶包括烧水与煮茶。先将水放到两侧有方形耳的大口锅中烧开。水的选择,以山水最好,其次是江河的水,井水再次之。

      煮茶分为三个阶段,即“三沸”。当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声时,是第一沸。这时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盐调味,尝尝水味,不要因为味淡而多加盐。当锅边缘连珠般的水泡向上冒时,是第二沸。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形成水涡,使水沸度均匀,用量茶小勺量取茶末,投入水涡中心,再加搅动。过一会儿,水面波浪翻腾着,溅出许多沫子时,也就是第三沸了。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去,使开水停沸,生成茶沫。此时,要把茶沫上形似黑云母的一层水膜去掉,因为它的味道不正。而且“三沸”之后,不宜接着煮,因为水已煮老,不能再饮用。煮茶的水不能多加,否则味道就淡薄了。

 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是茶汤上面的沫饽。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而轻的叫花。花就像枣花在圆形水池上面浮动,像曲折的潭水和凸出的小洲间新生长的青萍,又像晴朗天空中鱼鳞状的浮云。沫就像浮在水边的绿钱,又像散在杯盘里的菊花瓣。饽是指煮茶的渣滓,水沸腾,就有很多白色泡沫重叠积聚于水面,一片纯白状如积雪。

       然后开始酌茶,即用瓢向茶盏分茶,其基本要领是使各碗沫饽均匀。从锅中舀出的第碗茶汤叫隽永,隽味永长的意思,也指最好的东西。舀出放在熟盂里面,以备止沸和育华的时候用。如煮一升水,可分作五碗,每碗的沫饽要均匀。要想喝到鲜香、味浓的茶,除隽永外,一锅煮出的头三碗最好,较次一等的最多煮到第五碗。若有数个客人,则五人可分酌碗,七人可分酌五碗,六人则按五人计,不要计较碗数上是否差了一个人的,只要用隽永补给喝不足的人。若多到十人,就应煮两炉。

      饮茶要趁热,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嫩柔的茶沫一起喝下去。茶汤热时,重浊的物质凝结下沉,精华则浮在上面。如果冷了,精华就随热气散发掉,没有喝完的茶,精华也会散发掉。

       唐代茶的饮法除煎茶法外,还有庵茶、煮茶等。将茶叶先碾碎,再煎熬、烤干、春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瓦器之中,灌上沸水浸泡后饮用的,称为庵茶。“庵”(音yan淹)字原意为半卧半起的疾病,在此用来称庵茶,是夹生茶的意思。在唐代庵茶法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宫廷中也用此法饮茶。唐佚名的《宫乐图》就描绘了宫廷中用庵茶法冲饮的画面。

      唐代另一种饮茶法是唐以前就盛行的煮茶法,即把葱、姜、枣、橘皮、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充分煮沸,或者使汤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者煮去茶沫。这种方法在唐代已经过时,陆羽就认为这种方法所煮出的茶“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就如同应倒在沟里的废水一样不堪饮用,而世人一向的习惯就是这样的。现代民间喜爱的打油茶、擂茶等,则为原始煮茶遗风。

      唐朝是我国饮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到唐代中期饮茶已蔚然成风。陆羽写出了《茶经》创制二十四器,还将饮茶分为赏茶、鉴水、列具、烹煮、品饮等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使人感受到在饮茶过程中置身于美的境界之中。这就把茶饮的方法程序化,并辅以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优美的意境和韵律,将饮茶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所以说,唐代饮茶开启了品饮艺术的先河,使饮茶成为精神生活的享受。

旧书重读/唐代:茶文化的定型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余悦

中国国际茶文化创始会长王家扬先生关于《大美中国茶》"图说"系列的序言推送后,引起了读者对这套丛书的极大兴趣。现征得丛书主编余悦研究员同意,特转发《图说中国茶》一书。该书出版于2014年,却写作完成在10多年前。今天推送的是该书第一章第二节:"唐代:茶文化的定型"。这节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唐代茶文化的盛况与特点,阐述了为什么把这个时期称为"茶文化的定型"时代。

唐代:茶文化定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前行的轨迹,茶文化也有其嬗变的历程,诸如酝酿期、萌芽期等。而茶文化的定型,则在中国文化呈现万气象的唐代。

唐开元年间,由唐玄宗作序而颁行的《开元文字音义》正式确定了“茶”字。唐代茶叶及茶文化的兴起,和整个唐代经济、文化昌盛是紧密相关的,当然也离不开茶事的普及、茶艺的提高、茶学的繁荣等这几个前提条件。

茶事兴盛的客观条件,是茶叶种植业的扩大发展。唐代茶树的人工栽培种植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茶叶的加工技术也有较大发展。从陆羽《茶经》和唐代其他文献记载来看,当时,全国种植茶树的地方为八大茶区,遍及43个州郡,即今天的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14个省区,几乎相当于我国近代产茶地区。茶叶种植面积的扩大,产量也随之大幅提高,据陈椽《茶业通史》估算,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全国产茶200万担,人均达3.64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制茶工艺有了突破,发明了蒸青绿茶,而且规定了严格的制茶工序,如“采、蒸、捣、拍、焙、穿、封”等。唐时,随着制茶工艺的提高,出现了许多色香味俱佳的名茶,诸如剑南蒙顶山茶、东川的神泉小团、峡州的碧涧明月等,甚至出现了贡品湖州紫笋茶和常州阳羡茶。

茶叶产量的巨增,茶叶制作的突破,也和当时饮茶习俗的普遍化有关,茶不再单纯作为药品、祭品的形式出现,也不再是贵族士大夫所特有的享受品,此时饮茶已蔚然成风,出现了“比屋之饮”的局面。封演《封氏闻见证》写得更详细:“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雾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由此可见,唐代饮茶已经普及全国南北各地,成为具有文化意味的嗜好。

随着饮茶风尚的日益传播,饮茶的方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开始注意茶叶的质量,讲究水的选择,同时对烹煮方法和烹煮环境也越来越讲究。

比如:唐人已开始追求茶的形、色、香、味,按陆羽《茶经》中对八大茶区的评定,天下茶分上、中、下三等;而且根据土质、气候、生长条件的优劣,明确指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还具体到“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水的讲究主要在清、洁、轻、甘、冽这几个方面,《茶经》中就界定“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和陆羽生活时代稍后的张又新著有《煎茶水记》,列有天下二十名水的次第。虽然后来有人对这二十次序有所质疑,认为与陆羽《茶经》观点不符,但无论如何,《煎茶水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加深了对茶艺中水的作用的认识。

唐以前,茶具与食具是混用的,即使有饮用的器具也不甚讲究,形制并不统一,是陆羽创造性地提出了“香茶配佳器”的要义。他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明、制作和规范茶具为“二十四器”,包括煮茶、饮茶、炙茶、贮茶等用具及其附件,还详细介绍了每件器具的作用,以及用材、尺寸、式样等。《茶经》中所记述的专门茶具,是中国茶具发展史上最早、最完整的记录,也是对全国茶具的一次统一,还是对茶具的一次划时代的提高和发展。

唐代茶文化从形成到定型,还有两个值得注意的特征:

一是唐诗中出现了一批脍灸人口的茶诗。唐代饮茶之风的兴盛,也进入了文人雅士的生活,反映到文学上,就是茶诗的大量出现。像陆羽、皎然、皇甫皇、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钱起、卢纶等著名茶人,都写下了咏茶诗篇。就是当时许多彪炳诗坛的大家,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温庭筠、皮日休等,也留下不少茶诗佳构。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其中有“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诗中通过饮茶七碗茶不同的感受,把茶提神醒脑,激发文思,净化灵魂,与天地宇宙交融、凝聚万象的功能描绘得淋漓尽致。

大诗人白居易也把茶引为知己,作过五十多首咏茶诗。他的人生追求在茶诗中也得以体现:“雾通行止长相伴”,无论雾通行止,皆以琴茶相伴;“尽日一餐茶两碗,更无所要到明朝”,这才是闲居生活的境界。茶为诗助兴,诗为茶扬名,成为唐代茶文化的一大奇观。

二是出现了文化属性不同的饮茶圈,大致分为文人、僧侣、大众以及宫廷这四个圈子。文人茶文化圈的主体,是活跃在文坛的诗人和文学家,包括画家、书法家、音乐家等,茶能形成一种文化,能成为众人喜爱的饮品,饮茶习俗的流行,这些文人士大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僧侣茶文化圈的主体是生活在寺庙中的僧人。

唐代饮茶风气的盛行,与寺院的倡导与践行是分不开的。僧人吃斋念佛、青灯苦修,饮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体悟佛性的“方便法厅”。大众茶文化圈的主体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等。流汗出力,粗茶淡饭,融进了他们的生命。正是大众率真、率性的表露,使茶文化有了坚实的基石和活力的朴素。

宫廷茶文化圈的构成是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以及围绕在他们周边的达官贵人。在他们追求茶的高贵、器的价高、水的名珍、品的华彩的作用下,茶文化既走向精致、精彩、精当,又以其过度的表现成为穷奢极欲的祸害,以至进贡茶的朝廷命官袁高也发出了“茫茫沧海间,丹愤何由申”的慨叹。

谈及唐代茶文化,作为定型期的标志之一,就是出现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陆羽,以及他所著的中国茶学的开山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本茶书的《茶经》。因为只有这时,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架构并借助文字的载体向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久远的时间传播。

陆羽(公元733—804年),唐代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字鸿渐,自称桑苎翁,又号竟陵子。时隔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有关他的身世早已湮没难辨,留给我们的只有极少数的史料。但是,对陆羽为茶学所作的巨大贡献,人们一直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国历史上的茶人,无论文人、释道,达官显贵、甚至帝王,无不知陆羽之名,民间也尊称他为“茶神”、“茶圣”、“茶仙”。

而《茶经》自问世以来,在唐代即为人注目,《封氏闻见记》中有“楚人陆鸿渐为<茶论>……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的记录;北宋诗人梅尧臣诗中也有“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的句子;宋代陈师道在《茶经》序中说:“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国外学者也有这方面的评述,英国人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说:“中国学者陆羽著述第一部完全关于茶叶的书籍,于是在当时中国农家以及世界有关者,俱受其惠……故无人能否认陆羽的崇高地位。”

时至今日,《茶经》仍然是一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茶人最爱的茶书。除中文本外,《茶经》还有英文、日文、韩文等多种译本,受到世界的欢迎。

《茶经》成书的时间,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比较普遍的意见是:为避“安史之乱”,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时年24岁的陆羽背景离乡,流落江南,最后定居浙江湖洲。他研究茶事,积十年心得,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撰写《茶经》初稿,后补充修订,于唐化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刻印问世。分3卷10节,约7000余字。

第一卷:一之源,讲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和品质;二之具,谈采茶、制茶的用具;三之造,谈茶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卷中:四之器,介绍煮茶、饮茶的器具;卷下:五之煮,讲煮茶的方法、各地水质的品第;六之饮,介绍饮茶风俗和饮茶方法;七之事,汇录唐前历代文献有关茶的故事和药效;八之出,介绍全国名茶产地和茶叶品质高低;九之略,论述在特殊环境下可以省略一些制茶工具和饮茶器具;十之图,提出把《茶经》所述的内容抄在素绢上张挂起来,以便日常学习记用。

《茶经》虽然文字不多,内容却广泛而精当,对生产和饮茶风气都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一千多年来,茶叶生产和茶文化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陆羽《茶经》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成为历代和当今必读的经典。

找到约42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