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湄潭文章

找到约18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集群化发展!湄潭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达725家

  近年来,伴随着茶产业机械化、自动化、清洁化加工生产步伐的加快,湄潭茶得到了质的飞跃。从茶青入市到成品茶出库,通过一系列质量管控体系,严把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关,助力湄潭茶产业提效增速、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烘干提香,包装……在湄潭经开区贵州黔茶联盟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工人们忙前忙后,经过一道道工序,一片片绿油油的茶叶从茶青变成品。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声彦介绍,联盟公司组建后,立足缔约各方共同利益,整合资源,积极推进集聚资源、集群加工、集中精制、集约经营、集团发展“五大战略”,探索创新机制,努力壮大发展。

  “通过标准化、清洁化的示范生产线,把相关加工工艺的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形成完整的加工体系,然后再和成员企业进行分享。通过打造集中加工基地,把相关加工能手集中在一起,采取争比竞位的方式,激励大家不断地在加工技术上进行创新和提升。”刘声彦说。这些年,湄潭茶企在红茶生产加工、品牌打造上下足功夫,“遵义红”也成为贵州茶产业发展重点打造的四大公共品牌之一。贵州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绿茶、红茶生产加工的企业,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自己种、自己做、干净茶、放心茶”的核心经营理念,在红茶产生加工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琦福苑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先海介绍:“我们公司的茶叶生产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茶青在加工过程中坚决不落地,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切实保障我们生产环境的干净、清洁。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记录,生产出来的茶叶做到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是真正的干净茶、放心茶。”

  “在生产加工的安全方面,我们对茶青交易市场有规范的管理,县里成立了联席委员会,有工作专班抽调执法部门人员成立工作组,实行县、镇、村、组的四级防控。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侧重于对企业清洁化、产品质量、品牌包装、品牌使用等方面进行监管,同时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群众和各行各业举报生产加工环节中不规范行为,并给予奖励。总之,通过政府、企业、干部、群众齐抓共管,来实现我县茶叶加工效能的提升,实现质量安全保障。”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艺说。

  近年来,湄潭茶叶加工企业快速增长壮大,实现了企业集群化。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24家、市级23家。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主要集聚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余家;以湄江街道核桃坝为核心,集聚省市级龙头企业及加工大户140余家;以兴隆镇红坪工业园区为核心,集聚70余家;以永兴镇工业园区为核心,集聚100余家;以复兴镇随阳山村为核心,集聚80余家;以马山创业园区为核心,集聚30余家;以洗马创业园区为核心,集聚20余家。企业集群形成,有利于茶叶加工电、路、水等基本要素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融媒体记者 仇正腾 李晨晨)

  文来源:湄潭融媒体中心 微美湄潭,文章贵在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湄潭茶亮相2017北京“两展一节”

 

 

6月17日下午,“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遵义茶文化节”(2017北京“两展一节”)湄潭县专场推介会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举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副主席程军,遵义市政协副主席田刚,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副县长聂珍玉,以及全国知名茶叶采购商负责人、金融界代表、文艺界代表、茶爱好者,首都群众代表,湄潭籍在京各界人士参加推介会。推介会围绕湄潭茶发展、茶旅一体化、浓郁的茶文化,“遵义红”“湄潭翠芽”等品牌茶进行宣传推介。

2017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评选推介活动中,贵州遵义湄潭栗香茶业公司的贵州栗香茶、兰馨茶业公司的兰馨牌湄潭翠芽、盛兴茶业公司的遵义红醉相思获特别金奖,阳春白雪茶业公司的阳春白雪牌湄潭翠芽获香金奖。
 

湄潭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显著

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在“全国重点产茶县”排位第二。2016年,全县有茶园60万亩,涉及8.8万农户35.1万余人。投产茶园48万亩,茶叶总产量5.3万吨、产值35.9亿元、综合收入88.5亿元。在2016年第十二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黄山茶会上,湄潭茶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

 

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

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多措并举打造贵州干净茶。结合贵州茶“一节一会”生态茶园建设,通过政府采购粘虫板、杀虫灯,在铜鼓井、接官坪、七彩部落、核桃坝、中国茶海、高台茶山等茶旅区域以及高速公路、湄潭至马山公路沿线实施茶园绿色防控全覆盖,在马山村、观音阁村等地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全县实施绿色防控4万多亩。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编制和印发《湄潭茶叶加工十要十不准》1万余份,加强宣传落实,提高茶叶清洁化生产,从茶青收购、加工等环节严把茶叶质量安全。启动了2016-2017年旧茶园改造提升示范基地建设,18家企业建立“企业+农户+基地”的管理模式,按照统一除草修剪、统一专用肥料、统一联防联治、统一茶青收购、统一抽样检验“五统一”要求进行茶园标准化管理2万余亩,从源头保障了茶叶质量安全,打造贵州干净茶的湄潭样本。

 

普及提升茶文化

结合象山樱花节,组织10家茶叶企业参加象山樱花节品茗,接待游客3000余人次。协助完成采茶、茶艺表演和手工炒茶表演活动;利用五一、国庆节等湄潭旅游的高峰期,组织15家企业在茶乡广场、高速路口、旅游景区等地开展品茗活动,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以贵州茶“一节一会”为契机,组织开展茶文化知识、茶叶品鉴、茶叶冲泡和茶道茶艺、茶与养生健康知识培训,培训全县干部职工4期3000余人次,印发茶文化宣传资料1万余份。

 

宣传与推介让品牌叫得更响

为了更好宣传和推介湄潭茶叶进军全国各地,先进参加了信阳茶博会、2016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2016“丝稠之路·黔茶飘香”重庆站推介活动等全国各地知名茶事活动,让“湄潭翠芽”“遵义红”茶叶品牌叫得更响。全年累计在中央、贵州、遵义等电视台,《人民日报》《贵州日报》、《遵义日报》、《西部开发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茶叶网、贵州茶叶新闻网、贵州农业信息网、贵州茶香等各级媒体及报刊杂志投放大量茶产业信息上100余条。积极开展参观考察接待宣传,全年接待国内外80多个参观代表团1000余人次。

作为贵州第一茶产业大县,湄潭县委、县政府将继续把发展茶叶产业作为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发挥后发优势的重要举措,坚定茶产业“6456”(60万亩生态茶园、4万吨茶叶产量、5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亩均收入6000元以上)发展目标不动摇。坚持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努力探索与实践茶产业“接二连三”,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城乡统筹、后发赶超的全面小康之路。

 

湄潭茶旅一体化蓬勃发展

湄潭处处是景。近年来,湄潭立足生态为先,特色为要,依托60余万亩生态茶园和63.9%的森林覆盖率,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的茶旅、农旅一体化等的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在湄潭,看得见的是茶园,看不见的还是茶园。湄潭是典型的山地农业县,良好的生态禀赋、北纬27°区位、大面积的酸性土壤和基本成型的茶产业链条让全县上下形成了“特色在茶、优势在茶、希望在茶、出路在茶、成败在茶”的共识。湄潭依托“一代接着一代干”发展起来的茶产业,做足茶的文章,推动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目前,全县茶园面积从2年前的30万亩增加到60余万亩,投产茶园从16.5万亩增加到52万亩,产量从1.5万吨增加到4.1万吨,综合收入从14亿元增加到50亿元,茶业综合效益跃居全国茶业百强县第二位。

茶叶产业是湄潭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产业支撑。湄潭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产、二产的同时,大力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深入挖掘茶文化内涵,走出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打造的“一山(象山茶植物博览园)、一海(中国茶海)、一城(中国茶城)、一壶(天下第一壶)、一馆(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一村(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核桃坝)”等茶文化旅游景点逐步形成,“六线九园”彩湄工程和100余公里的茶园木栈道,正在将散落的珍珠串成斑斓的项链,形成全景域的茶旅格局,基本实现了茶区变景区的目标。特别是在茶园景区推出“采茶、制茶、品茗”主题产品,吸引大批游客参与体验,还带动了茶的销售,可谓一举两得,真正实现产业发展的接二连三。

如何做大做强茶旅一体化,湄潭县全力做强茶旅游。一头连着文化,深入挖掘茶文化知识,寻找文化载体;一头连接茶园,做大生态、养生休闲旅游,是湄潭茶旅一体化的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也是湄潭得天独厚的资源。在做大做强做优茶产业的同时,湄潭县加快茶文化的开发和挖掘。湄潭茶文化生态茶博馆是关于茶文化主题的展览馆,共展陈了茶的起源、古代茶事、历史名茶、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茶叶农垦、茶叶科研、茶叶供销与外贸、当代茶叶、茶礼茶俗等内容。全面、系统展示贵州茶文化从起源发展至现在的全过程。不仅见证了上个世纪我国茶业的辉煌历史,更是奠定贵州在上世纪中国现当代茶业的地位。

一业兴,百业旺。依托茶叶,湄潭40万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湄潭,茶产业发展加快了产业转型,为产业发展、精准扶贫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茶叶专业村、优质米专业村、乡村旅游专业村、烤烟专业村、青田鱼专业村,许许多多的专业村打造出湄潭特有的物产品牌,鼓起了农民的腰包。2016年湄潭农民人均可支配达到11054元,小康实现程度达95%,是全省城乡差别最小的县之一。一曲源自湄潭田家沟的花灯戏民谣《十谢共产党》,唱出了老百姓的心声。“走,到湄潭当农民去”,正是湄潭农民富裕、幸福、安康的真实写照。

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勰表示,湄潭要依托茶产业,做好茶旅一体化文章。力争创建2个5A级景区,5个4A级景区,实现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县向文化旅游经济强县的跨越,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我县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湄潭建成全国知名的极富特色的全景域开放式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休闲旅游胜地。

 

贵州湄潭举行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创建“中国茶业重点县域”再启航活动

在第15届贵州茶产业博览会召开之际,湄潭县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暨创建“中国茶业重点县域”再启航活动15日在中国茶城举行。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表示,湄潭茶历史悠久、风味独到、特色鲜明。从自然条件看,茶选择了湄潭;从产业发展看,湄潭选择了茶;从规划路径看,湄潭坚持做干净茶;从产业前景看,湄潭茶正开启一个新时代。湄潭坚持“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久久为功,狠抓茶叶基地规模、品质、安全、加工、市场、旅游,茶产业发展竞争力凸显,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成为全国“三茶统筹”的优秀典范,在全国茶业重点县域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资料图。图为茶博会现场传统炒茶吸引参观者。瞿宏伦摄

“湄潭山清水秀,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宜居宜业。”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表示,茶产业是湄潭的支柱产业,是促进湄潭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全面小康、实施乡村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贵州茶产业第一县,湄潭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把茶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不断挖掘茶文化,拓展茶产业,带动茶叶加工集群发展,持续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湄潭茶产业发展新篇章。

湄潭县委副书记、县长游海燕说,湄潭将继续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茶业首位产业不动摇,匠心做好“四有好茶”,做优茶品质、做强茶品牌、做大茶企业,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全力补链延链强链,全力推动茶叶出口,全力创建“全国新茶饮聚集区”,把面积做成产量,把产量做成产值,把产值做成效益,把“小叶子”做成富民大产业,致力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建设贵州最美乡村,倾力打造中国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县。

活动现场,为助力湄潭茶产业发展的茶农、茶商、茶企、茶协会等进行了颁奖,设有茶产业示范镇(村)、茶业社会责任标杆企业、茶业出口先行企业、茶业新业态开创企业名单、茶业线上销售示范企业名单、茶业龙头领军企业名单,助力湄潭茶业发展十佳茶叶协会名单、贡献奖-茶园卫士名单、贡献奖-科技先锋名单、贡献奖—茗星茶商、贡献奖—魅力茶艺师、贡献奖—制茶大师等奖项。(完)

来源:中新网贵州(记者 石小杰),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8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