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杭州茶类

找到约1,387条结果 (用时 0.032 秒)

毛泽东与茶

毛泽东与茶

——毛泽东在杭州采茶轶事

毛泽东一生追求真理,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非常熟悉我国茶的历史,知道茶最早产于中国,是中国人民用智慧培植出来的,故认为“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做的贡献”。他在一次谈话里,曾引经据典地讲到“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这些可是药学祖师爷李时珍说的”。基于对茶叶历史、文化和茶的营养、保健功能的深刻认识,所以毛泽东一生中除吸烟之外,最大的嗜好就是喝茶。他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无论在国内生活还是出国访问,每天都离不开茶,他不仅自已喝茶,还宣讲饮茶的好处,大力倡导饮茶,可谓一生都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曾率领党中央机关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领导西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1947年8月他策划了对西北战局具有决定意义的沙家店战役。战役打响后,毛泽东废寝忘食地指挥战争,在持续三天二夜的激战中,他一直不出屋、不上床、不合眼。为了提神,他烟一支接一支地抽,茶一杯接一杯地喝。据说,他先后抽掉六包香烟,喝掉几十杯茶。这一仗全歼号称国民党王牌“铁军”第36师,俘敌6000余人。茶为赢得沙家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3月4日,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莫斯科的早餐通常是牛奶、煮鸡蛋、面包、鱼子酱、黄油。其它食品毛泽东都能接受,就是不喜欢喝牛奶,仍按他的老习惯,来一杯热茶。

据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醒来并不急于起床,而是先用毛巾擦擦手脸就开始饮茶,这样一边喝茶一边翻阅报纸。一般要过个把小时才起床。就连开国大典这天也不例外。

我国是世界上茶类丰富、名茶众多的国家,但毛泽东最深为喜爱的便是西湖龙井茶。他视杭州为第二故乡,他曾说过:“杭州这个地方环境好,不嘈杂。适合工作,适合休息”,故一生经常到杭州来。据统计,从1953-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曾40多次到杭州工作、休养,每次大都住在位于龙井茶区的刘庄。因他认为“西湖得天下山水之独厚,刘庄占西湖风光之灵秀也”。刘庄三面濒湖,一面依山,景色分外宜人。毛泽东曾在这里主持起草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治国大纲——宪法,曾在这里撰写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和《送瘟神》等许多光辉的哲学著作和诗篇,工作和写作经常通宵达旦。

在刘庄时,毛泽东于紧张、繁忙的工作间隙,也常抽身出来散步、游泳、爬山,他的足迹几乎遍及龙井茶区。毛泽东生前曾5次登临北高峰。1954年的一天,他从钱江果园上山,翻五云山,过龙井狮峰,茶区风光使他留连忘返,到天竺时己是暮色苍茫。最后,警卫人员便向当地农民买了一根竹竿给毛泽东做手杖,他们才摸黑下山。

1955年5月的一天,毛泽东在刘庄把浙江省警卫处处长伍一叫到身边对他说:“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你看这么多空地,荒着多浪费,应该多种些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不但能观赏,还可以有经济收入,这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后来,警卫处的干警就把刘庄一进大门的80亩荒地开垦出来,种上茶树和果树。几年后的春暖花开时节,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刘庄,一进大门看到原来杂草丛生、砂砾遍地的荒地已是茶果满园,一片郁郁葱葱,十分高兴。

1963年4月28日下午,毛泽东在刘庄散步,看到警卫战士正忙着采茶,他也便走进茶园,兴致勃勃地采起茶叶来,还爽朗地笑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是种茶叶得茶叶喽!”第二天,警卫处就把包含毛泽东自已亲手采摘的鲜茶叶在内的茶叶都加工成龙井茶,送来给他品尝。他抓了一些茶叶放在手上仔细观赏,又闻闻香气,然后送进嘴里咀嚼起来,并满怀深情地说:“龙井茶泡虎跑水,天下一绝!”他还特别指出:“浙江资源很丰富,出龙井茶、高山茶,都是有名的茶叶,你们要管好。”

毛泽东不但珍视西湖龙井茶,还把它们作为馈赠外宾的珍贵礼品。他认为,“礼品不在多,要能代表一个国家的特征,这样的礼品肯定受欢迎。”五十年代初期他访问苏联时所带的礼品中就有西湖的龙井茶。从而把西湖龙井茶第一次提高到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特征的外事礼品的地位。

为了缅怀毛泽东对西湖龙井茶的深切关怀,1997年杭州西湖龙井茶叶公司在龙井茶区修建了“嘉木清芬”的纪念碑亭,原浙江省委书记江华挥毫提词碑文。亭畔还植了当年毛泽东亲手采摘过的茶树,供国内外游客瞻仰、观赏。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沙平(云南南涧)】

小红书用户超3亿,小罐茶、八马等品牌在这里种草什么产品?

  如何将自身品牌茶叶产品作为生活方式载体,打造年轻人喜欢看的购物内容,茶叶经营者要多到小红书看看。

  作为生活方式社区,小红书成为诸多消费品牌种草内容重点布局渠道。

  目前,小红书的用户总量超过3亿,70%以上是90后、00后这类年轻人。

  从内容呈现形式来看,小红书可以分享图文、视频和直播。但相较于图文,小红书目前对视频、直播内容有更多流量扶持。

  当然,内容带来流量之后,平台就要设计商业变现闭环,实物产品电商就是一种较好手段。

  除了给传统电子商务平台导流,小红书目前正在打造平台自有店铺体系。但小红书茶类内容和相关商品丰富度还是有限,如果测试出好的运营策略,可以在茶叶品牌影响力和销售转化上有较大帮助。

  有哪些茶叶品牌在小红书积极进行品牌营销?

  笔者带大家来看看在小红书开店的茶叶品牌—他山集茶、艺福堂、八马茶业、小罐茶。

  他山集茶品牌店,有27件商品在售,由成都他山集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运营。

  其中,种草数最多的产品21天套餐茶(共计21袋,含蜜香红乌龙、锡兰红茶、茉莉绿茶、玫瑰滇红、东方美人、深山普洱、云上观音),有407人在小红书种草,每份售价64元,为店铺实际售价最高的单品。

  艺福堂品牌店,有78件商品在售,由杭州艺福堂茶业有限公司运营。

  店铺销量最多产品为金桔百香果柠檬茶(冻干水果片),买一盒,发两盒,一盒规格为100g,单价为29元。用更高频、实惠的水果茶产品给店铺引流,是艺福堂一直坚持的品牌营销策略。

  八马茶业品牌店,有151件商品在售,由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运营。

  店铺销量最多产品为49元系列茶叶产品(大红袍、金骏眉、凤凰单丛、陈皮普洱),一份规格为50—80g。值得注意的是,该系列产品目前都可以立减10元,39元就可以单份包邮到家,还可以99元任选3件。为了从小红书获取增量用户,八马茶业诚意十足呀~

  小罐茶旗舰店,有42件商品在售,由北京三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店铺产品上新不久,产品之间销量差异并不明显。其中,最便宜茶叶单品为彩罐系列,5罐,20g,79元;最贵茶叶单品为定制礼盒,20罐,80g,1500元。可能是考虑到小红书平台用户画像和茶类产品价格区间,店铺并未大量铺设金罐系列产品,而是彩罐和IP定制系列产品。

  总的来看,在售商品数:八马茶业151>艺福堂78>小罐茶42>他山集茶27。除了小罐茶是授权经销商到小红书开店,其它3家品牌都以自己名义开设店铺和运营。从种草内容数量来看,他山集茶和小罐茶较多。

  你会到小红书买卖茶叶吗?

和100个茶老板合作,终于明白中国为啥花2亿多进口印度茶叶了

开玩笑?不可能!

相信很多人看了标题的第一反应都是这样的。

中国是茶叶的第一故乡,有4000多年的饮用史。

汉代就有《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唐朝我们出了个“茶圣”陆羽,他还著有《茶经》流传于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

宋朝我们发明了“点茶法”,闻名全世界的日本茶道,也借鉴了“点茶法”。

目前为止中国六大茶类中所有的茶(目前也没有办法统计清楚)的茶名,据不完全统计不止上千种,而市面上常见的茶也有一两百种之多。

虽然世界四大红茶(中国祁门红茶,斯里兰卡锡兰高地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里印度占了俩,但按照品种和产量来说,中国都不至于沦落到要向印度买茶叶吧?

”2019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新闻发布会5月6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透露:中国茶叶种植面积已达290多万公顷,占全球面积的61%左右。茶产量达到261万吨,居世界第一,占全球产量的45%。

看品种和产量,中国完全没有向印度进口茶叶的必要。

然而,结果可能出乎不少人的意料,2019年,中国共进口茶叶近4.4万吨。其中向印度买了超过1.3万吨茶叶(同比增长28%),花了外汇3124万美元(近2.2亿元人民币)。

要知道,印度红茶是在中国偷来的。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东印度公司委托一个叫罗伯特·福均的英国人,窃取中国茶叶机密。

他的计划很成功,不仅把茶树成功引种到印度,还把茶叶从种植到成品的技术都掌握并成功运用到茶叶贸易中。

作为茶叶大国,还大规模进口印度茶叶,某种程度上,啪啪打脸啊。

中国的红茶是不够好?还是产量少?需要向印度进口?

带着这个问题,我去找了很多个合作过的茶老板喝茶聊天。

总结过后发现,一切问题来源于两个字“认知”。

中国人视茶为“道”,老外视茶为“术”

什么是“道”?

中国茶圈认为,茶叶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是有“灵性”的。

同样的茶叶,不同的师傅操刀,做出来的口感不一样。甚至同样的师傅,器具,冲泡方法,只因泡茶的人心情,最终也会影响到茶的口感。

这样的认知决定了中国传统的产茶模式以家庭作坊为主,更注重手工作业,并且流传至今还是以纯手工制茶为上品。

拥有纯手工制茶,某种程度上是财富,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什么是“术”?

顾名思义,“术”就是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

老外也爱喝茶,他们定制出一套严谨的生产模式,还有一堆严格的数据来定义茶叶。

农残,重金属的上限是多少,这含量那含量为几何。他们把这个叫做“有机”。

这样一套标准,把中国绝大多数茶叶都拒之门外。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机械化代表着“暴殄天物”,物以稀为贵,上好的茶叶极少人工干预,产量极少,怎么可能让机械给糟蹋了呢?

在老外的标准里,中国这种属于落后的“刀耕火种”式产茶,注定要改革,不然没办法实品牌化。


不同的认知之下,必会走出不同趋势。

2017年,《人民日报》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指出中国茶叶产业大而不强,缺乏知名品牌。发表了一篇名为《破除“千万家茶企不及一家立顿”窘境》。

目前为止中国近7万家茶企,依然干不过一家叫“立顿”的国外品牌。

还有一家号称茶叶中的“爱马仕”—TWGTEA,据说这个品牌仅仅用了8年时间里就风靡了全世界29个国家。而且诞生这个品牌的国家是新加坡,并不产茶。

这个品牌绝大多数门面都开在高档商圈酒店里,特别高大上,相比之下中国的茶叶店确实显得寒碜了。


中国的茶叶店,大多数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这样的差异,主要是审美不同造成。相对想入门喝茶的小白,TWG这种品牌形象可能会更容易被记住。

即使这样,中国100%的茶企茶商依然瞧不上,说就是很差的料做的茶,根本下不去嘴。

在国外品牌强势宣传之下,国内消费者说到茶,第一反应就是“立顿”这样的品牌。相反国内品牌,消费者很迷糊,根本说不出来。只能说出品种,比如:西湖龙井,祁门红茶。

国内茶圈,更倾向于打造“小而美”的模式,形成了封闭的输出模式,小则小,美只属于极少数茶商。

大环境让绝大多数茶商不敢改革,小富即安的观念让他们继续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小部分茶企尝试迈出这一步,结果差强人意。

中国地域之广阔,六大茶类下至少一两百个品种,国人对茶口味要求繁多,众口难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相比老外,几乎都饮用红茶,打造起品牌来,难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中国茶叶问题,只是中国商业的一个缩影,直接反应的是整个中国的商业问题。

打造强大的民族茶企,道阻且长,我们拭目以待。

找到约1,36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