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存茶

找到约7,712条结果 (用时 0.032 秒)

老茶都是好茶吗?

好的新茶有可能变坏,而垃圾茶永远都是垃圾。不是所有茶都有存成老茶的意义,自然老茶也未必是好茶。所有茶都讲究一个“价值”,能把价值最大化,是一种美德。新茶变老茶通常有三种情形:(本文以白茶为例)

1、自然陈化

这种最常见,黑茶、白茶都有越陈越好的说法,只是这需要在一定年限范围内,存二十年未必比新茶更好。在这样的陈化标准下,其实要求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日常居家的存储环境通常都不是太完善,如果想自己在家存茶,最起码的是要开辟一个适合存茶的区域,比如书房、茶室等,必须避开在居家环境中很难避免的杂味。

我最早开始存茶第一批少量茶就是这么存放的,坦白说并不尽人意,好在茶的等级较高,所以都自己喝掉了。后来有了自己的茶室仓库,也就开始根据老师们的建议自然存放白茶,这种存放下我得出几个心得:

①不同城市地区的陈化结果不一样。

②即便是在潮湿环境中存放的茶也未必比市场上存的那般转化快,个中原因一目了然。

③防潮(白茶)其实比吸味更难解决。

2、误打误撞

有很多朋友在家里存茶,都不是刻意为之,很可能是买来后不小心忘记了,过了若干年再拿出来品尝,发现变了风格,也许更好,也许就不尽人意。其实误打误撞存了老茶是一种偶然事件,可以说能存出好茶的概率是极低的,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①居家存储的量都不会大,一般来说,在存储茶的立体空间里,越靠中心的位置存出好茶的概率越越高,自己在家里存茶,至多也就是几斤,很难达到那种完美的空间环境,如果要自己存茶,建议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完成,像我以前一样自己摸索的结果往往都是造成浪费,很多茶友会里的茶友找我代存茶叶,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②大厂很少卖当年的新茶,主要原因是新茶的成本过于透明,卖不上价,而且如上面第一条中所讲,即便是同样等级品质的原料,在存储一段时间后,也会发生品质不一的情况,这主要与存放在立体空间中位置的不同有关。大厂会将不同存储位置的茶拿出来标榜以各种特征来销售,自然价格也是有所区分。所以说即使是大厂,存茶也会有一定概率是误打误撞,更不用提自己居家存茶了。

③不同品质的茶,最佳赏味期是不同的,虽然我们通常来说存的越久越有价值,但未必存放许久的茶喝起来也是最佳状态。不同的等级、山场、包括存放环境下,每个茶的巅峰不同。我理解的这个最佳赏味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稳定期,比如存的老茶夏季喝起来会偏甜,而到了冬季则表现出更好的醇厚滋味,但在动态稳定期之内的茶,大概有12~18个月的时间其品质是相对均衡的,也许我们偶然发现自己遗漏的茶时,茶刚好处在这个期限内,那么就会很惊艳,否则甚至会有一点让人失望。所以我存茶通常都是大箱装包不会经常拆开,每隔一段时间尝一尝,也就逐渐得出了规律性的经验。

3、刻意保存

我们在家里,没有人会用刻意的手段去刺激茶的陈化,这种情况基本都是发生在大厂大批量存茶时,其实他们用的大多是“物理手段”,但是这种物理手段会造成一些生物性的问题,比如不良微生物的繁殖,甚至会出现对人体有害的情况。他们的做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在制茶期间,让发酵重一点,成茶则会看起来颜色深一些;第二种是在存茶期间,尤其在压饼前,反复洒水来刺激氧化的发生,也会让成茶的颜色看起来偏重。不过通常是两种手段共用,“有经验”的师傅真的是“厉害”,让你真假难辨,“老茶”不用花太长的时间。

综上,我认为,并不能说老茶都是好茶,而且即便是存储的老茶,也未必越老越好,而是要在一个相对动态稳定期内饮用,才是最佳选择,“刻意保存的老茶”则不建议过多饮用。

散户存茶,茶行业消费者主权的兴起

茶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货币化与货币化升级。

最近,我提出了茶界货币化的问题:稀缺资源货币化→盗版资源货币化→大名山资源货币化→原料仓技术品牌经济货币化→成品仓投资理财货币化。货币化,在不断升级,得新型货币化者得天下!

发行货币,需要锚。所以,我提出了“茶产业升级换锚论”,由资源锚到技术锚,再到新中产投资理财锚,这就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锚”论。

构建全产业链服务金融,要深入理解三个锚:资源锚、技术锚、投资理财锚。即,全产业链服务金融:原料端资源锚+生产端技术锚+消费端投资理财锚。

在《精品仓:普洱茶新中产投资消费一体化的利器》一文中,我写道:

将精品普洱茶,做成新中产稳健型投资理财产品的标配,就是普洱茶下半场的最大商机!

精品中期茶,具有投资消费二重性。精品茶用较高收益的稳健型投资理财深度绑定海量新中产,而且是长期绑定(客户藏茶七八年,十多年,甚至二三十年,产品与品牌粘性超强,这无疑能帮助茶企茶商穿透经济大周期,收获巨大的投资时间复利)。这些新中产也要消费,其投资的精品中期茶,可以在其朋友圈中进行分享消费,也可委托中期茶交易平台进行销售,从而让新中产的散户藏茶,能通过专业交易平台变现。可收藏,可消费,可变现,这样一来,精品茶的新中产投资消费一体化,就形成了生态化的闭环商业模式,即投资驱动消费市场,成熟的二级交易市场,盘活新中产散户存茶之优质资产。

这篇文章,其实想说的是:散户存茶,茶行业消费者主权的兴起。

这里的散户,特指下游的小茶商与存茶的消费者。在前移动互联时代,小茶商与消费者上山的不多。因为交通不便利,信息不对称,上山过于辛苦,成本高,为进一小点货,直奔源头采购非常不经济,故散户以找品牌商、渠道商与茶叶批发市场进货为主。2013年之后,中国进入高铁时代,高速公路在县县通,智能手机也在普及,物流快递业与移动互联网将全国高速高效串联。由于连接方式的改变与便利性,下游的小商家与消费者,可以很方便地越过品牌商、渠道商与批发市场,直接对接源头的茶农、料头、小作坊与工厂。

这就是,2013年普洱茶界兴起的茶山游之时代背景。我将之称之为“散户上山的春天”。名优小产区的散户上山,获利最大的,无疑是茶农。散户上山,推动着茶农直销的兴起。在极端重视原料真假的名优小产区,产业绿茶化,茶农的原产地主权得到彰显。由此可见,散户是茶农、专业供应商、品牌商、专业渠道商之外,能决定市场交易方式与话语权转变的第五种力量。中国经济已进入了内需与服务业驱动的新阶段,厂商必须重视消费者主权崛起这一新趋势,在某种程度上品牌与平台,得散户者得天下……

散户上山,茶农直销兴起。其获利更多的,是茶农,而不是散户,这是名优小产区茶农主权的春天。但散户存茶,却意味着茶行业消费者主权的真正兴起!

我们知道,仓储是普洱茶的后期再加工。普洱茶有三次加工——初制、精制、仓储醇化。以小商家和消费者为主体的散户存茶,无疑参与了年份茶的生产过程。普洱茶的投资收藏,为什么不完全是炒作与虚拟经济,就是其有生产过程,将新茶通过时间与专业仓储加工成年份茶,其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带有金融属性的实体经济。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普洱茶,获利丰厚,相对安全,能穿越经济大周期,抵抗市场风险的原因——其时间复利,是建立在时间的生产性与价值提升上。

明白了收藏普洱茶,是将半成品加工为成品,其有实际的价值凝固在年份茶中,而不仅是击鼓传花的套利割市场韭菜的游戏,就可以理解,散户参与存茶,其身份不仅仅是消费者,还是生产者与投资者。年份茶存了一定年限,想变现,也就是卖茶,其就变成了掌握货源的销售商。对品牌与平台而言,卖茶的散户就是供应商,散户的家庭仓,或者存在第三方专业公共仓库的茶,就是年份茶货源地。对散户的朋友圈而言,其出货,就是朋友圈粉丝分享经济与微商。

概言之,散户存茶,集消费者、投资者、生产者、销售商、供应商、朋友圈专业IP、微商于一体,深度参与了普洱茶全产业链的价值塑造过程,其跟茶农与厂商不是简单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的关系,而是联系空前紧密,错综复杂的产业价值链深度联结的关系。从这种深度捆绑的关系上来理解,才会明白,我为什么说,品牌与平台,得散户者得天下!

为什么,如今的普洱茶市场有天量库存,而很难崩盘?是因为散户存茶的化整为零作用。

就地域而言,茶叶最大的库存在东莞。但就存茶群体而言,茶叶最大的库存是散户存茶。普洱茶投资收藏市场的相对安全性,一是其有年份茶仓储加工的实体根基支撑,二是库存不是高度中心化的,而是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

东莞号称藏茶之都,但其最大的专业茶仓才存4000吨,而且茶仓主人的茶只占一部分,许多仓储空间对外出租,藏的是别人的茶。这就可以看出,东莞是以散户存茶为主。东莞有许多专业大茶仓,但这些茶仓往往也藏别人的茶,相当于自有存茶与第三方公共仓相结合。东莞是全民藏茶,全民喝茶,号称整个城市有二十万张茶台,也就是每家一张茶桌,全民普茶。东莞的存茶,是多中心专业大仓库+上百家规模专业仓库+海量散户存茶之三级结构。其最大量的存茶是在散户手里。

这种三级结构是良性的,一是化整为零,海量散户能抗市场风险,没有集中抛售的市场雪崩压力。二是投资与消费一体化,全民喝茶,大量茶叶消耗掉。三是莞藏服务,南茶北调,利用全国经销网络分解东莞天量库存。

大数据存储,是分布式存储,普洱茶的存储也是分布式存储。全球每一台电脑,都承担了大数据的存储功能,这样就能极大节省存储空间,共享了海量电脑的冗余空间与时间,提升了存储效率。去中心化的全球分布式散户存茶,也是共享了海量小商与消费者的各种有效资源,并激活了其潜在的巨大市场能量,极大提升了产业效率,创造了普洱茶二级交易市场全新生态。

小乱避城,大乱避乡。此次新冠疫情会遏制全球化进程,使人们重视本土化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与散户经济大有可为。我估计,小农经济看云南,云南小农经济看山头茶。城里的新中产消费者可参与散户存茶。

本土化,其实就是产地化。中国新型农业的核心推动力,是原产地公用品牌。这就是,我为什么极力推“大名山”茶区开发模式的原因。大名山,是对原产地小农经济的系统集成。

这次中央一号文件,推家庭农场,释放了一个很关键的信号,蕴藏着新型小农经济的巨大商机。

从内心深处,我并不喜欢工业化大生产的东西,比较喜欢小散优的东西。此次疫情表明,高度集中化会带来高风险,大工业、大都市、城市带并不是人类文明的唯一出路。现代文明排斥小农经济、小作坊经济、小商小贩,是因为其缺乏规模效率,连接成本太大,整合的制度成本太高,故小本经营被视为“小散乱”。于是中心化的产业布局大行其道,品牌与资本享有商业主权,而农民、小厂、散户与消费者弱势。

近年来的信息技术革命,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数据的,从移动互联,到5G互联、物联网与人工智能,让小散经济拥有了巨大的产业效率,通过组织、制度重构,其不再是小散乱,而升级为小散优。茶山的稀缺资源货币化,让茶农拥有了资源转化为资产的定价权,从而茶农第一次与品牌、资本平起平坐,拥有了茶山优质物业主权。而下游的小商家与消费者,通过持有优质库存茶叶,以散户存茶的形式,参与年份茶的资产定价,也拥有了消费端的主权……

真正的资产与消费平权时代到了,由少数人得利,到大多数人从中国投资消费一体化的进程中获利。这一历史进程,你抓住了吗?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纯料vs拼配,存茶应该如何选择?


纯料茶和拼配茶的对比一直都是市场上的热门话题。

 在茶叶同等优秀的情况下,纯料茶和拼配茶哪个更具有未来越陈越香的潜力,这是茶友们会纠结的问题。
让我们一起聊聊纯料vs拼配,看看存茶应该如何选择?


1
拼配与纯料的界定


首先应该将拼配与纯料的概念界定清楚。



市场上对两个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涉及山头、茶园、树形、季节、品种等等,因为现象层面过于繁琐,为了便于讨论,我把概念做一点点抽象。



在茶叶进化论的语境里,拼配是指混合品种的普洱茶,纯料是指单一品种的普洱茶。 


(PS:市场上说的单一山头,或者单一茶园的茶,更接近我们说的单一品种的茶。不同山头拼配的茶则更接近于我们说的混合品种的茶。但只是相对而言,因为这样表述是粗糙的,重点是要理解背后的逻辑,比如山头的本质是品种等等概念。)




2
拼配与纯料的品质区别



拼配和纯料的本质区别,就是品种有多少的区别。


 单一品种还是混合品种决定了茶叶初期的滋味,以及仓储之后的变化。


 单一品种(纯料茶)的特点: 


因为它整体的内质统一,在初期更容易形成强包裹度。同时品种特征明显,滋味的识别度更高。 


混合品种(拼配茶)的特点:



初期的包裹度比起单一品种稍显劣势。品种差异过大的拼配,比如班章拼冰岛,开始茶汤就容易散。


 但由于茶叶品种多,后期产生的游离氨基酸种类也更丰富,所以度过漫长的转化期后,喉韵会更好。



3
存茶选择纯料还是拼配?关键在于你想喝到什么
 


了解两类茶的品质区别后,再谈拼配茶或者纯料茶的选择,就涉及到了个人审美侧重的问题,还有你愿意等待的仓储时间,这都是需要综合考量的。 

| 选择存纯料的关键词:包裹度、生茶

 

如果喜好更偏向鲜爽,要在初期就开始品饮,我的建议是选择纯料,因为纯料在初期的表现会更好。

 

在标准工艺下,单一品种的茶(纯料茶),包裹度更具优势。

 

这里要简单补充一个拼配知识点。


如果是相似品种,比如勐海大叶种之间的拼配,举个例子,班章羽毛茶拼老曼峨苦茶,这类型的拼配融合度相对较好;


但如果是跨品系之间的拼配,融合度会很差,比如勐海大叶种与勐库大叶种拼配,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融合。

 

因为生茶需要等到儿茶素基本消退,新产生的滋味物质才开始占据主体,这时茶叶才开始进入老茶味道的正题,不同品种的融合也才真正开始。


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

 

假如存一个茶,前二十年都不能喝,这种等待是否值得呢?各位可自行衡量。


我个人建议,如果要存生茶,如果同时又愿意喝新茶,想要边存边喝,甚至可能一不小心就喝完,那还是建议存纯料。



| 选择存拼配的关键词:喉韵、熟茶

 

如果喜好更偏向喉韵,那一段仓储时间后,同品质而言,拼配茶的喉韵肯定比纯料茶要明显。

 

刚刚说到生茶转化慢,那是因为茶叶转化是依靠微生物,而微生物生长会受到儿茶素的阻碍。但熟茶通过发酵之后,儿茶素大幅降低,所以熟茶转化更快。

 

拼配的熟茶哪怕初期包裹度受损,但一两年后就能融合,同时转化出更丰富的氨基酸,喉韵会比纯料茶更加明显。


同时因为转化快,也更能感受到普洱茶在转化过程中体现出的复杂、多变的滋味与香气。


这就是拼配茶的魅力,相互激发,1+1>2。


所以,如果你对喉韵有高要求,在对品控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可以多多存拼配熟茶。


这里为什么强调品控?


只有活性足够的熟茶,才能通过一两年的变化迅速融合在一起。如果活性不足,转换速度也会慢。能表现出更好的喉韵,这肯定是在能有效转化的前提下。


| 纯料的熟茶有什么转化优势?


品种风格。


这里容易有个误会,是不是熟茶只能存拼配才有更好的喉韵?


不是。如果你的原料足够好,我们所说的喉韵好坏只是很好和特别好的区别。


这时就需要加上审美偏好来考量了。


举个例子。你就是想喝易武熟茶存久之后独特的品种味,拼配和不拼配,喉韵也就是90分和100分的区别。但是加入个人风格偏好的考量后,你心中的天平可以在其他风格上加很多分。


要存什么茶,可以在理论上结合自己的需求,做出有效的组合。



综上,在同等品质下,纯料和拼配我们需要考量的是:
1.存茶周期。存茶周期涉及的是包裹度问题。
2.个人偏好。个人偏好考量的是风格与喉韵的取舍。


文 | 茶叶进化论李扬   编辑|高雯



|茶叶进化论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向客服申请并获得授权

找到约7,458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