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园承包

找到约1,003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茶老板的美梦:2022年承包名山茶园,2023年涨价就是大赚

做茶,岂有不承包茶园的道理。

以前,承包茶园是能赚的。后来,承包的人多了,就只有少数人能赚了。

如今,山头茶已经玩过两轮。茶园,仍可以承包,但盲目地干,只会砸在自己手里。


-01-好兄弟一起包茶园

茶商张老板的一个朋友找到老张,想一起承包磨烈的一片茶园。

张老板被忽悠得有三分心动,但是,承包茶园这种事,如果一个人干,风险又太大。

别人拉张老板一起干,张老板心动之余、不甘寂寞,想拉老杨一起干。


于是,张老板使出忽悠技能:现在,磨烈的行情,有点类似2015年的冰岛,已经有点火了。还可以搞有机认证。包茶园,一年就能回本,两年就能大赚。

听到这种话,老杨掐指一算,自己做茶根本没有发财的命。

不可否认,磨烈茶的确很有特点,山野气韵、兰花香,茶汤表现,除了有些许涩感,几乎完美。

但混迹茶圈,老杨只求云淡风轻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顺便卖点茶叶,也不过分奢求销量,只求别跑到别的行业败家,别给老爸惹祸就阿弥陀佛了。

总之,无论怎么游说,承包茶园这种事,就是不干。

随后,张老板又打起感情牌:

兄弟,当年是我把你带入茶圈的,咱们有钱一起赚,考虑考虑。

说道这里,老杨终于忍不住跟这哥们说了实话:包茶园,如果鲜叶就能卖掉一半,一定能干。但磨烈达不到这水平,包进来,估计会砸在手里。

退一万步说:承包新茶园,别找被资本蹂过两遍的山头。可以找一个便宜又风味独特的山头,开发点适合大众喝的茶。


看着张老板铁青的脸色,似乎大赚的机会从眼前溜走,有点不甘心,又特别强调:

有机认证的名山古树茶呀。

老杨只能摇摇头:2021年,云南茶园面积740万亩,有机茶园105.7万亩,占比14.3%。有机茶园,已经不新鲜了。

有机茶能火起来,要从98年说起。

那年,一个学法律的人被任命为勐海茶厂的厂长,本想让她用所学法律知识让入不敷出的勐海茶厂合法破产。

然而,厂长却不想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老茶厂就此消失。为了拓宽销量,请了德国专家来做有机认证,但专家看着茶场周围、台地茶园里的农药瓶,根本达不到有机标准。

当时,听说布朗山有个寨子,茶园都荒了几十年了,路还很难走。到了茶园一看,茶园与原始森林混为一体。就用这个地方的料子做了一批茶,这批茶叶上印了有机认证。

有机认证标识像一棵白菜,后来,这批茶,江湖人称大白菜,这个寨子,据说就是老班章。

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有机认证,今天到了茶老板这里,依然是茶叶的卖点。总感觉有点落伍了。

看着张老板有点纠结,老杨继续忽悠他:

实在要包茶园,磨烈火起来后,用比今年更高的价格从别人手里包过来,少赚点,不挣最后一个铜板,你还是有得赚。

现在投进去,十有八九会砸在自己手里。况且,勐库已经有一个冰岛,市场不允许出现另一个超级名山。

终于,在老杨的一阵忽悠下,张老板也不包了。


-02-山头,依然是市场的根基

未来几年,茶产业的发展,仍然靠山头。

很多茶老板,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料,说:去山头化。但现阶段的普洱茶,去山头化根本不现实。

也就是说:从茶农手里承包茶园,仍然是茶老板们做茶的主要方式。然而,承包茶园,也应该少踩坑。

名山茶园,慎重承包

前些年,承包名山茶园,一定能赚。但如今,名山茶园已经被承包过三轮了。

比如,冰岛老寨,2007年,是韩国人在炒,但韩国人不会做人,当时拿大蒜换冰岛老寨村民的茶叶,村民的鲜叶,中午以后就不收。

自作孽,不可活,后来,欺负茶农的棒子,在冰岛老寨混不下去,跑到云县一带炒茶去了。

2011年,外省的实力派玩家承包冰岛老寨茶园。在2011-2014年,冰岛老寨80%的茶园被外省实力派玩家承包。而这些茶叶,并没有投入市场。

直接导致山头茶最火的那几年,整个市场在抢冰岛老寨20%的茶叶,老寨的价格直线飞涨。

2015年,普洱茶收藏市场遇冷,又是一个寒冬。2016年,在茶山行的大背景下,主要是勐库本土茶人在做冰岛老寨。

依托茶山行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通过售卖原料和定制的方式,完成原始积累。随后,慢慢发展为冰岛茶的品牌。

2022年,又是市场的分水岭,茶行业直播的大背景下。茶农一口勐库本地普通话,说一句这片茶园就是我家的,身F证一放,比茶商说一千道一万都有用。

直播大背景下,茶农完全掌握了名山话语权。这时候,普通茶商去承包冰岛老寨的茶园,已经不是明智的选择了。

不可否认,冰岛老寨的变现能力,放眼整个云南山头,仍然是第一。但是,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江湖规矩已经变了。这时候,冲进老寨承包茶园?慎重。

不仅是冰岛老寨,以茶区来看,一个茶区只有一个领头羊。

勐海老班章、勐库冰岛,邦东昔归。这些茶区,以名山为核心,周围山头的茶价一环带一环地上涨。本质上,仍然是依靠名山的影响力。资本已经炒过这些茶区,不可能再回来了。

总之,承包二线名山的茶园,更不是明智的选择。如果实在要承包茶园,还不如承包名山中的王者冰岛老班章,虽然成本高,但变现能力强。


看准没有被资本炒过的地方

云南茶山,山头众多。

很多地方,诸如普洱、临沧永德等地,茶叶品质很有特色,没有被资本炒过,茶叶价格还很低。

这些地方的茶园,承包下来,做一些品质优异的茶叶,茶客还是很喜欢的。

然而,需要看清楚山头茶发展的趋势。冰岛、老班章、昔归三大名山,是集整个行业力量打造出来的,其经典不可复制。

普通的山头,能把几百块的茶叶做到上千元一公斤,已经算得上成功了。

如今做山头茶,不要贪,不要急于求成,炒作应适可而止。

写在最后:

山头原料越来越贵,

人人都知道,这种重投入的茶叶模式,会把自己套在库存上。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茶企有自己的现实,茶企还得硬着头皮做山头。

对于中小茶企来说:山头,依然是大多数中小茶企的选择。

小茶企,做茶的第一要义是活下去,踏踏实实做好品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才是王道。什么承包山头,涨价后就是大赚的美梦,尽量少做。

对于大厂来说:普洱茶历史上,大厂诞生了很多经典茶品。但经典无法复制,纵然用当初的原料复刻出来,也无法重塑经典。

因为,经典的茶品,源于当初的创新。这种创新在几十年后被市场接受,当年的创新茶品,就成了经典。

未来几十年的经典茶品,很有可能就出现在如今不起眼的小茶企中。

做茶,未来可期。而通往未来的路,痛并快乐着。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山村:率先在坝羊全镇推进茶园“返租倒包”新模式

“把茶苗管护起来后,才能更好地推行‘返租倒包’,杂草丛生的茶地农户不愿意接手承包。”12月6日,在安顺紫云自治县坝羊镇新山村茶园里,村委副支书何兴德正组织数十名村民割杂草。

今冬以来,新山村率先在坝羊全镇推进茶园“返租倒包”新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户户有产业,促进持续稳定增收。


“茶园实行‘返租倒包’能有效激发群众管护茶园的积极性,让茶苗长势更好,采摘季提高茶青下树率,促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安顺紫云坝羊镇新山村党支部书记吴锋说,新山村共879户,茶叶种植面积3280亩,全村茶园完成“返租倒包”后,平均每户有3.7亩茶地,进入丰产期的茶园亩产值4000元以上,每户每年在茶产业上的收入实现1.5万元的目标;并且茶园都在山坡上,农户利用坡脚的良田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吃饭问题自给自足,经济上有稳定收入,真正实现户户都致富。

“村里实行茶园‘返租倒包’后,我是村里第一个与村合作社签订‘返租倒包’合同的人,我承包的10亩茶地已进入可采期,今冬把茶苗管护好了,明年春茶采摘季相信会有好收成。”村民吴小华说。

“新山村推行茶园‘返租倒包’一个月以来,已有20多户农户与村合作社签订‘返租倒包’承包合同,并划分了茶地。”何兴德说,茶园“返租倒包”是把茶地承包给农户管理,包括除草、施肥、修剪、采摘等,到茶叶采摘季,村合作社以保底价收购农户采摘的茶青,然后统一加工成品茶销售。

“茶园‘返租倒包’让我们继续获得土地流转费的同时,把茶苗管护好了,只管采摘茶青卖钱,获得更多利润。”村民陈秀刚说,他通过“返租倒包”方式在村合作社承包了10亩茶地来管护。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兴旺。

安顺紫云坝羊镇党委书记班兴坤告诉记者:“推行‘返租倒包’新模式,就是引导村级合作社、茶叶企业把建好的茶园承包给农户管理,农户承包管理茶地的面积按照农户的劳动力情况来决定,茶园‘返租倒包’既切实尊重了农户的意愿,又激发了群众的干事积极性,最终实行户户有茶产业。”

在坝羊镇红院村茶园里,也有不少村民在除草、施肥、修剪茶苗,安顺紫云坝羊镇红院村党支部书记罗松告诉记者:“红院村在推行茶园‘返租倒包’新模式,趁着冬季农闲时节抓紧把茶园管护好,只有把茶园管护好了才能更好地推进茶园‘返租倒包’工作。”

“红院村合作社种植茶叶2100亩,其中两家茶叶企业共种植1400多亩,村合作社统筹种植500多亩,虽然村民在村合作社和茶企业的茶园里干活拿到了相应的劳动报酬,但在管护、采茶效率上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尤其在春茶采摘季,出行劳动力严重欠缺问题,导致茶青下树率低,春茶产量大打折扣。”罗松说,目前,该村共有42户农户与村合作社达成“返租倒包”意向。

“茶园实行‘返租倒包’是有着探索的过程,要想把全镇的3.6万亩茶园全部承包给农户管理,还得有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只有让先接受‘返租倒包’的农户获得利益了,其他农户才会跟着来承包茶地管护。”坝羊镇镇长杨开胜说:“返租倒包”新模式是结合农户的劳动力实际,按照每户5至10亩茶标准实施茶园“返租倒包”,通过召开群众会、院坝会进行思想动员和宣传引导,先由全镇发展有茶叶产业的7个村级合作社开始实施,然后引导全镇的15家茶叶企业逐步实施“返租倒包”,争取在1至2年时间,把全镇的茶叶园全部承包给农户管理。

“目前,坝羊全镇共8个村中有茶叶产业的7个村都在推进茶园‘返租倒包’新模式,争取在今冬明春把各村合作社统筹种植的茶园‘返租倒包’给农户,并引导茶叶企业把茶园‘返租倒包’给农户管理。”杨开胜算了一笔账:茶园全部“返租倒包”给农户管理后,全镇3万多人口实现人均1亩茶,管护好的茶园,确保茶青下树率的情况下,春茶采摘季,每亩茶采摘的茶青卖4000元不成问题,每亩除去700元的肥料等成本有3300元,每户5亩茶的收入就是1.65万元,承包10亩茶的农户年收入3.3万元,加上每户家庭的其他收入,以及基本农田种植的粮食自给自足,3至5年后,坝羊镇的农户实现生活富足。

班兴坤表示,下一步将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在茶园推行好“返租倒包”新模式,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人人能就业,户户有产业,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来源:掌上安顺)

【来源:安顺文明网】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都匀市四落实破解茶园管护难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近年来茶园管护一直是制约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将茶叶这一脱贫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都匀市高度重视,不断摸索,建管并重,“四落实”探索出一剂茶园管护“良方”。

  落实管护报酬

  一是企业将茶园返包给农户进行茶园管护,并签订茶园管理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合同签订管理期限为3年以上。公司每年每亩支付茶园管护费200元,要求农户每年对茶园进行管护3次,管护月份分别为4月、7月、10月,管护内容包括除草、施肥。除草采用人工割除,禁止施用违禁药品,茶园施肥的肥料由企业提供,4月底的管护还包括茶园修剪。每年管护费用分三次(5、8、11月)兑现,农户管护的茶园经公司验收合格后,分别按每亩65元、65元和70元的务工费兑现给承包管护的农户。

  二是企业把茶园承包给外地村民进行管护,为每户承包农户提供一间务工住房,每月补助每个承包农户300元伙食补助费。

  落实管护设备

  企业为每个承包农户免费提供1台割草机和2台采茶机,管护和采茶用油由农户自购,凭发票到公司报账。管护机子维修费用由管护人员自行解决。

  落实收益分配

  承包农户管护的茶园夏秋茶茶青(一芽二叶)由农户自行用采茶机采收后,按照每斤1元的价格销售给公司,春茶茶青由公司按采摘标准和市场行情定价收购。  

  落实合理用工

  承包农户作为企业茶叶加工的主力军,每斤春茶干茶的手工加工费为70元,夏秋茶采用机械加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承包农户可以加入茶叶加工队伍,每务工1小时,公司支付务工费12元。

  此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企业将茶园返包给农户管理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茶叶加工生产和产品销售上,提高产量,保证质量,打开销量,拓宽市场;

  二是承包农户大多家庭成员能在一起务工,相对外出务工,能保证家庭成员每天相聚,务工时间有保障,农户比较容易接受。

  下一步,都匀市农业农村局将把茶园管理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更好地促进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都匀市农业农村工作)


找到约99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