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建设生态茶园

找到约8,342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建设生态茶园、兼顾保护与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青山添绿 茶园飘香

茶叶是武夷山的一张名片。去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茶山建设和管理成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当地科学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林下经济,让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盏武夷岩茶入口,花香四溢,甘甜醇厚。武夷山以茶闻名,当地人种茶、制茶,茶叶成了武夷山的一张名片。

茶是大自然的馈赠。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过去,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茶农生产经营一度存在矛盾。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科研人员助力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如今,这里的生态更好,茶叶品质更高。生态茶园还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茶产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共识。

探索生态保护与茶产业增产增效相统一

廖红至今记得,自己2001年第一次来到武夷山时那宛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和空气中醉人的茶香。

廖红是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当她再次来到武夷山时,却发现当时的武夷山与她记忆中的出入很大。“生态没有以前好了,茶的品质也有所下降。”廖红说。

原来,随着茶产业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产量的提高。“传统种植模式下,增加茶叶产量,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和使用化肥。因此,过度开垦茶山、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茶叶品质的下降。”廖红介绍。

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时间更为凸显。”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部部长廖传平介绍,近5万亩茶山被划入国家公园保护范围,“茶叶是当地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可国家公园建设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一边是生态要保护,一边是茶农要发展。怎么办?

对初期的矛盾,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队员廖瑞均感受深切。作为执法人员,头几年,廖瑞均几乎泡在了茶山上。当时,当地将茶山建设和管理列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打击开垦茶山、拔除违规茶苗……“起初,一半以上的执法案件都与毁林种茶有关。”廖瑞均说,自己明明是国家公园执法人员,怎么更像茶园管理员?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一些茶农茶企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如何在种植环节提高茶叶品质。这一背景下,当地政府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思考,有没有办法通过探索科学种植技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让茶产业增产又增效?

改良种植技术,在国家公园推广生态茶园模式

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要增产又增效,廖红想:自己就是研究这个的,能不能发挥自身专长,创新出一种生态茶园模式?

带着这样的愿望,廖红开始在福建多个茶叶主产区调研。2015年11月,廖红作为高层次人才,从华南农业大学被引进到福建农林大学,新的一个研究方向正是“改良茶业种植技术”。

那几年,廖红几乎跑遍了武夷山的山坑鸟涧、沟沟渠渠。2015年,正是在茶山上,她遇到了制茶师何世安。两人在生态种茶的理念上一拍即合。第二年,廖红就在何世安的邀请下开展了一系列试验,探索建设优质安全高效的生态茶园。在试验中,廖红通过大豆根瘤固氮,并以大豆作为绿肥就地掩埋等方法改良土壤。秋末冬初播撒油菜种子,来年春天,茶山上便是另一种金黄和翠绿,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

“冬种油菜,夏种大豆,配上专门研发的茶树有机肥,当年茶叶产量和品质就有了明显提高。”廖红介绍,不仅茶山看起来更健康,做出来的茶鲜爽度更高、茶味更甜,也更耐泡。

生态茶园出了名。201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廖红将生态茶园模式带到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进行大面积推广,受到茶农的欢迎。燕子窠生态茶园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增产提质双赢。

初冬时节,漫步燕子窠生态茶园,满目苍翠,茶香幽幽。清澈透亮的沟渠内,鱼儿游来游去;一垄垄茶树间,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一个个微型的生态链在这里构建起来。

配合廖红的生态茶园模式,2018年3月起,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发挥自身优势,每年投入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在国家公园的茶园内套种乡土珍贵苗木,推广茶—林、茶—草模式,对茶园进行生态改造。廖传平介绍,近一年来,国家公园内又有300亩茶园种上了樱花。如今,生态茶园建设已在国家公园内全面铺开。

茶旅融合,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茶香混合着花香,景观树立在两旁,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茶园,廖传平总有种在公园漫步的感觉。在茶园里拍下一张张美景,到茶舍品一盏工夫茶,感受山间的舒适惬意,正成为不少茶客的新选择。

星村镇大坪洲的一处生态茶园示范点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是茶农方舟家的山场。茶园里,方舟与记者分享生态茶园建设的感受:“好生态带来好品质,好品质带来好价格。”

随之而来的,还有观念的改变。方舟注意到,近一年来,不少茶农自发在山场里种上了乡土落叶树,“茶叶的好价格,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高了。”

如今,村民见到执法人员,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去家里喝茶。“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强了,相关执法工作也已经变为管理站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大家有了更多时间参与社区管理。”廖瑞均说。

生态茶园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茶园内套种的樱花树,不仅改善了生态状况,也让茶园景观更丰富,更让茶旅融合成为可能。”方舟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茶园变公园,如今这一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春有樱花,秋有银杏。方舟介绍,茶园内的树木开花时,游客们就会慕名而来,有散步的、拍婚纱照的、体验制茶的……茶园内还有一座小型科教馆,馆内陈列着乌龙茶制作所需的工具。炒青、摇青、揉捻……几十分钟前,一群小朋友刚刚体验完制茶离开。

生态种茶、以茶促产、茶旅融合,随着生态茶园模式的不断完善,探索保护与发展平衡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开启更多可能……

来源:武夷山茶产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建设生态茶园、兼顾保护与发展,武夷山国家公园——青山添绿 茶园飘香

茶叶是武夷山的一张名片。去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茶山建设和管理成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当地科学建设生态茶园、发展林下经济,让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一盏武夷岩茶入口,花香四溢,甘甜醇厚。武夷山以茶闻名,当地人种茶、制茶,茶叶成了武夷山的一张名片。

茶是大自然的馈赠。保存着地球同纬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

过去,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茶农生产经营一度存在矛盾。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科研人员助力下,武夷山国家公园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如今,这里的生态更好,茶叶品质更高。生态茶园还带动了新兴产业发展——茶产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共识。

探索生态保护与茶产业增产增效相统一

廖红至今记得,自己2001年第一次来到武夷山时那宛如仙境的自然风光和空气中醉人的茶香。

廖红是福建农林大学根系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当她再次来到武夷山时,却发现当时的武夷山与她记忆中的出入很大。“生态没有以前好了,茶的品质也有所下降。”廖红说。

原来,随着茶产业发展,人们开始追求产量的提高。“传统种植模式下,增加茶叶产量,主要靠扩大种植面积和使用化肥。因此,过度开垦茶山、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茶叶品质的下降。”廖红介绍。

2016年,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一时间更为凸显。”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部部长廖传平介绍,近5万亩茶山被划入国家公园保护范围,“茶叶是当地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可国家公园建设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一边是生态要保护,一边是茶农要发展。怎么办?

对初期的矛盾,武夷山国家公园星村执法大队队员廖瑞均感受深切。作为执法人员,头几年,廖瑞均几乎泡在了茶山上。当时,当地将茶山建设和管理列为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打击开垦茶山、拔除违规茶苗……“起初,一半以上的执法案件都与毁林种茶有关。”廖瑞均说,自己明明是国家公园执法人员,怎么更像茶园管理员?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一些茶农茶企开始有意识地探索,如何在种植环节提高茶叶品质。这一背景下,当地政府和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开始思考,有没有办法通过探索科学种植技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让茶产业增产又增效?

改良种植技术,在国家公园推广生态茶园模式

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要增产又增效,廖红想:自己就是研究这个的,能不能发挥自身专长,创新出一种生态茶园模式?

带着这样的愿望,廖红开始在福建多个茶叶主产区调研。2015年11月,廖红作为高层次人才,从华南农业大学被引进到福建农林大学,新的一个研究方向正是“改良茶业种植技术”。

那几年,廖红几乎跑遍了武夷山的山坑鸟涧、沟沟渠渠。2015年,正是在茶山上,她遇到了制茶师何世安。两人在生态种茶的理念上一拍即合。第二年,廖红就在何世安的邀请下开展了一系列试验,探索建设优质安全高效的生态茶园。在试验中,廖红通过大豆根瘤固氮,并以大豆作为绿肥就地掩埋等方法改良土壤。秋末冬初播撒油菜种子,来年春天,茶山上便是另一种金黄和翠绿,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

“冬种油菜,夏种大豆,配上专门研发的茶树有机肥,当年茶叶产量和品质就有了明显提高。”廖红介绍,不仅茶山看起来更健康,做出来的茶鲜爽度更高、茶味更甜,也更耐泡。

生态茶园出了名。2018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廖红将生态茶园模式带到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燕子窠进行大面积推广,受到茶农的欢迎。燕子窠生态茶园实现了生态保护和增产提质双赢。

初冬时节,漫步燕子窠生态茶园,满目苍翠,茶香幽幽。清澈透亮的沟渠内,鱼儿游来游去;一垄垄茶树间,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一个个微型的生态链在这里构建起来。

配合廖红的生态茶园模式,2018年3月起,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发挥自身优势,每年投入几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不等,在国家公园的茶园内套种乡土珍贵苗木,推广茶—林、茶—草模式,对茶园进行生态改造。廖传平介绍,近一年来,国家公园内又有300亩茶园种上了樱花。如今,生态茶园建设已在国家公园内全面铺开。

茶旅融合,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茶香混合着花香,景观树立在两旁,走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内的生态茶园,廖传平总有种在公园漫步的感觉。在茶园里拍下一张张美景,到茶舍品一盏工夫茶,感受山间的舒适惬意,正成为不少茶客的新选择。

星村镇大坪洲的一处生态茶园示范点位于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是茶农方舟家的山场。茶园里,方舟与记者分享生态茶园建设的感受:“好生态带来好品质,好品质带来好价格。”

随之而来的,还有观念的改变。方舟注意到,近一年来,不少茶农自发在山场里种上了乡土落叶树,“茶叶的好价格,也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保护生态的积极性更高了。”

如今,村民见到执法人员,会热情地招呼他们去家里喝茶。“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强了,相关执法工作也已经变为管理站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大家有了更多时间参与社区管理。”廖瑞均说。

生态茶园建设,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茶园内套种的樱花树,不仅改善了生态状况,也让茶园景观更丰富,更让茶旅融合成为可能。”方舟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茶园变公园,如今这一愿望正在慢慢实现。

春有樱花,秋有银杏。方舟介绍,茶园内的树木开花时,游客们就会慕名而来,有散步的、拍婚纱照的、体验制茶的……茶园内还有一座小型科教馆,馆内陈列着乌龙茶制作所需的工具。炒青、摇青、揉捻……几十分钟前,一群小朋友刚刚体验完制茶离开。

生态种茶、以茶促产、茶旅融合,随着生态茶园模式的不断完善,探索保护与发展平衡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开启更多可能……

来源: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松溪建设生态茶园打响茶品牌让茶产业“更上一层楼”

  松溪县是福建省重点产茶县,红茶、绿茶、白茶品类齐全,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6万亩,茶叶产量1万多吨。 

  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但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逐渐凸显,品牌不彰、效益不高,产业一直未能“更上一层楼”。对此,松溪县从茶文化、茶产业和茶科技三篇文章入手,以科技、文化、品牌为产业发展赋能。

  生态茶成为“金招牌”
  松溪因绿而名,是闽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全县茶园中,有机认证面积6500亩,实施绿色食品认证面积将达3.5万亩。茶平乡是松溪县最大的产茶区,去年茶叶总产量3780吨,占全县三分之一,产值4.6亿元。
  “建设生态茶园,减肥降药成为茶产业提档升级的必由之路。”茶平乡党委副书记焦学振说,此前单纯追求产量,树草难存,破坏了茶山生态圈。早在2008年,当地就意识到建设生态茶园的重要性。
  从选定万亩连片茶叶种植核心区开始,当地实施了一场“绿色革命”。焦学振介绍,按照“山顶戴帽,山腰结带,山脚穿鞋”的要求建设生态茶园,推广“园地植树、梯壁留草”的生态种植模式,种植紫薇、樱花、三角梅等乔木防护林600余株,在梯壁套种百喜草、除虫菊等绿肥8000多平方米,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同时,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团队指导采用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应用太阳能风动力捕虫灯、可追溯视频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让有机肥替代化肥,确保茶叶品质。

  “我们还从乡里抽调党员,成立减肥降药宣传队、巡逻队,一月三巡茶山,示范带动农户改变原有的生产习惯。”焦学振说。
  如今,万亩茶山已经打造成为县里的生态茶山样本。随着生态茶名声在外,茶农也尝到了甜头,去年,平均每亩茶山增收约600元。“家里盖了新房,还买了新车,全凭茶叶收入致富。”茶平村茶农赵碧英说,靠着20多亩茶山,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在外打工的儿子也返乡帮忙种茶。
  前端绿色种植模式推广开来,后端清洁生产也加快步伐。依托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茶业)促进项目”,经过3年改革,当地8家茶企完成了厂房清洁化改造、萎凋房建设,投用不落地生产线,让清洁生产变成了现实。
  这种改变,做茶41年的湛峰茶业公司负责人陈国爱深有体会,从增产导向变成提质导向,生态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年,松溪绿茶和红茶相继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推动松溪茶叶对欧出口。绿色生态,已经成了松溪茶产业最亮丽的金字招牌。”陈国爱说。
  得益于这张绿色名片,松溪县外销茶叶每年保持在2000吨左右,产品销往非洲、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内销茶叶7000吨,从事茶叶流通工作的人员5000多人,一片叶子带富了一方人。

  让文化为茶叶赋能
  “如果是九龙大白新品种,今年茶青收购价每公斤达360元,价格和其他品种相比,多了好几倍。”茶农赵碧英心心念念想要改种的,正是品质更好、效益更高的本地优良茶树品种九龙大白。
  九龙大白是松溪特有白茶品种。20世纪60年代,其母树被县茶叶技术人员发现,因其栽培在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故名“九龙茶”。1998年,被审定为省级优良茶树品种,2009年,九龙大白茶列入省级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目录。
  选育优新品种,是松溪打响茶叶品牌的首张牌。县里专门设立1000万元茶产业专项基金,扩种九龙大白茶3000亩,让龙头企业创建品牌,改变有口碑无名牌的状况。“这几年来,九龙大白在参加省名优茶评比、中茶杯等茶叶赛事中,多次荣获省名茶等荣誉,在业界闯出了名堂。”茗博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发说。
  在茶平乡,扩种了1000多亩九龙大白。“我们原来以生产红茶、绿茶为主,大部分产品生产给供货链,缺乏品牌意识。这几年开始做自有品牌,正是以九龙大白作为突破口。”陈国爱说,他负责的是茶制作工艺,守住品牌的“里子”。而他的儿子——“90后”陈兴亮则是以文化为品牌铸魂,创新品牌的“面子”。“我引用《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来命名九龙大白银针,市场反响很好。未来,对于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才是品宣王道。”陈兴亮说。
  文化赋能,正是松溪品牌战略打出的第二张牌。“松溪曾是松萝茶的主要产地,在中国绿茶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以欧冶子为代表的湛卢文化、茶文化丰富,借此优势,既能提升松溪茶品牌的内涵和辨识度,也为茶文旅融合提供了条件。”焦学振说。
  文来源:福建日报;图来源:茶友网,图与文无相关性,仅供欣赏;信息贵在分享,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28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