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树酸性土壤

找到约58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如何判断适合种茶的土壤?小白都能学会!

前几天,茶友“凡人凡语”问了一个问题:“都说茶树喜欢酸性土壤,不喜欢碱性的,但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呢?怎么判断是酸性还是碱性?”

真是个好同学!茶友都是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

先来说一个基础知识点

衡量土壤酸碱度的化学符号是pH,pH=7为中性土,pH<7是酸性土壤,pH>7是碱性土壤。


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最为适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这与茶树根部汁液中含有较多的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有关。这些有机酸所组成的汁液,对酸性的缓冲力比较大,而对碱性的缓冲较小。


这就是说,茶树碰到酸性的生长环境,它的细胞汁液不会因酸的侵入而受到破坏,这就是茶树喜欢酸性土壤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酸性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情况看,它有两个突出的性质:一是含有铝离子,酸性越强,铝离子也越多,而中性及一般的碱性土壤中,难以呈铝离子状态。


铝对一般植物来说,不但不是必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多了反而有毒害作用。酸性强的土壤,许多别的作物往往很不适应,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铝离子过多。


但对茶树来说情况就不同,化学分析表明,健壮的茶树含铝可以高达1%左右,这说明茶树要求土壤能提供足够的铝,而酸性土壤正好能满足茶树这一特定的要求。

二是酸性土壤含钙较少。钙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之一,茶树也不例外。但茶树对钙的要求数量不多,土壤活性钙的含量不超过0.5%,过多就会有副作用,而一般酸性土壤含钙量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酸性土壤特别适于种茶。


鉴于上述这些原因,茶树不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一旦土壤的pH值不适,茶树就生育不良,对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而偏碱的土壤,则茶树难以生存。


如何判断酸性土壤?

在生产上,该如何了解当地土壤是否适宜种茶呢?小懂教大家两个方法:


一是用科学手段测定,一般来说可用指示剂、酸度计等方法对土壤进行详细测定。


二是,利用酸性指示植物的方法判断,凡是地貌上有杜鹃花、铁芒箕、马尾松、油茶、杉木、杨梅、毛竹等植物生长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壤,适宜于茶树生长。所以说,有时目测就能看出哪些土壤适合种茶树哦!

武夷山桐木关(村)茶树与毛竹共生


江苏洞庭山的茶树与杨梅等果树共生


杜鹃花


参考资料:

《茶树栽培技术》,姚美芹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如何判断适合种茶的土壤?

前几天,茶友“凡人凡语”问了一个问题:“都说茶树喜欢酸性土壤,不喜欢碱性的,但我想知道原因是什么呢?怎么判断是酸性还是碱性?”


真是个好同学!茶友都是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的。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


先来说一个基础知识点

衡量土壤酸碱度的化学符号是pH,pH=7为中性土,pH<7是酸性土壤,pH>7是碱性土壤。


茶树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特别敏感,是耐酸作物,以pH值4.5~6.5最为适宜。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这与茶树根部汁液中含有较多的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及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有关。这些有机酸所组成的汁液,对酸性的缓冲力比较大,而对碱性的缓冲较小。


这就是说,茶树碰到酸性的生长环境,它的细胞汁液不会因酸的侵入而受到破坏,这就是茶树喜欢酸性土壤的重要原因。


其次,从酸性土壤中所含的微量元素的情况看,它有两个突出的性质:一是含有铝离子,酸性越强,铝离子也越多,而中性及一般的碱性土壤中,难以呈铝离子状态。


铝对一般植物来说,不但不是必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多了反而有毒害作用。酸性强的土壤,许多别的作物往往很不适应,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铝离子过多。


但对茶树来说情况就不同,化学分析表明,健壮的茶树含铝可以高达1%左右,这说明茶树要求土壤能提供足够的铝,而酸性土壤正好能满足茶树这一特定的要求。

二是酸性土壤含钙较少。钙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之一,茶树也不例外。但茶树对钙的要求数量不多,土壤活性钙的含量不超过0.5%,过多就会有副作用,而一般酸性土壤含钙量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所以酸性土壤特别适于种茶。


鉴于上述这些原因,茶树不宜在中性土壤中生长,一旦土壤的pH值不适,茶树就生育不良,对产量和品质均有影响,而偏碱的土壤,则茶树难以生存。


如何判断酸性土壤?

在生产上,该如何了解当地土壤是否适宜种茶呢?小懂教大家两个方法:


一是用科学手段测定,一般来说可用指示剂、酸度计等方法对土壤进行详细测定。


二是,利用酸性指示植物的方法判断,凡是地貌上有杜鹃花、铁芒箕、马尾松、油茶、杉木、杨梅、毛竹等植物生长的土壤都是酸性土壤,适宜于茶树生长。所以说,有时目测就能看出哪些土壤适合种茶树哦!

武夷山桐木关(村)茶树与毛竹共生


江苏洞庭山的茶树与杨梅等果树共生


杜鹃花


参考资料:

《茶树栽培技术》,姚美芹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茶园管理:茶园土壤酸化修复措施

近年来,伴随着茶园种植年限和种植面积的增加,茶园土壤酸化问题已成为土壤环境质量领域的研究热点。适宜茶树生长的土壤pH范围为4.0~6.5,过低的pH环境会抑制茶树的生长代谢,影响土壤肥力,降低茶叶产量及品质,严重威胁茶园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本期将继上期内容,总结我国茶园土壤酸化的治理修复措施,并展望茶园土壤酸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1化学改良

一般来说,当土壤pH值小于4时,建议考虑利用化学措施改良土壤。传统的农业措施通常是撒施石灰等碱性材料来改良农用地土壤的酸性性质,但石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较为复杂,施用不当会对茶园产量以及土壤质量等带来负面影响。当前,多使用白云石粉来提高土壤pH值。白云石粉主要由碳酸钙和碳酸镁构成,施入土壤后,碳酸根离子与酸性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使酸性物质得到消耗,土壤pH提高。除此之外,大量钙镁离子能够提高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使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大幅度降低。白云石粉的施加量大于1500 kg/hm²时,茶园土壤酸化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将西班牙河碳酸盐岩添加至茶树的大田及盆栽试验均能使土壤pH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白云石粉相较石灰更易操作、效果更好。

2生物改良

生物炭是生物质在厌氧高温条件下燃烧裂解所得的炭化产物。研究表明,生物炭作为特殊的土壤调理剂,表面存在许多含氧官能团,多呈现碱性,可以改良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增加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交换性酸的含量,提高土壤保持水肥的能力。除此之外,生物炭中还存在丰富的矿质元素,可以促进土壤的养分循环以及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等。施用30 t/hm²的生物黑炭能够较大程度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环境。向茶园中施加不同种类生物炭的研究发现,茶园pH提高程度与生物炭的种类相关,与生物炭的施用量呈正相关。

绿肥作为一种用绿色植物制成的肥料,绿色无毒,改良土壤性状的效果较好,被许多国家提倡推广使用。绿肥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收割翻耕进土壤,经生物代谢作用后腐熟,能改善土壤性质。酸性茶园土壤合理套种绿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酸化程度,转变土壤物理结构,还可以达到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效果。

生物改良相比其他措施来说,方法较为健康环保,效果更为温和,也是改良酸性土壤性质的有效措施之一。3有机改良

有机肥由有机物质加工而来,将其中毒害物质消除,使多种有益物质留存。酸化土壤改良可以使用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肥料,矫正土壤偏酸化环境,在提供多方面营养物质的同时能够保持长期缓慢释放肥力。

但有机肥所含的营养难以被植物直接利用,经微生物繁殖生长代谢后,能够缓慢释放植物可吸收有机质,从而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等。将有机无机复合型酸化改良剂施于茶园酸性土壤中,能够有效提高土壤pH值并增加土壤肥力,补充各种盐基离子从而增强土壤缓冲能力。通过在茶园配施不同比例的生物基质肥料发现,配施养猪场发酵床垫料后,茶园土壤的pH酸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土壤盐基离子总量增加,改良的效果随施用有机肥的比例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种类有机肥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普通加工方式(如农户堆肥等)产出的有机肥料需要确认其重金属元素是否超标,若未超标,可根据土壤性状适当添加施用。

4

新型改良

一些新型的修复材料开始在土壤修复改良方面崭露头角。微生物在土壤养分循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质。将微生物菌剂施入茶园土壤,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各肥力指标得到显著提升。淀粉芽孢杆菌能够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且菌落总数为1.6 ×108 cfu/mL时,效果最好。微生物菌剂(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为主)的连续施用,能够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度,其代谢产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有效阻控茶园土壤酸化。但微生物在茶园土壤根际改良酸性土壤的研究机理还不够明晰,之后的研究可以往此方向深入探讨。

高分子聚合物也是一种有效的新型土壤性质改良剂。大分子聚合物可以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数量,提高孔隙度,改善土壤结构。在酸性土壤中施用聚丙烯酰胺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土壤的pH值,较好地调控土壤性质。将腐殖酸与其他材料共聚,施于赤红壤后土壤性状得到改善,pH值也稍有提升。但此类材料未在酸化茶园土壤内进行试验,研究改良其他酸性土壤也仅进行了室内盆栽试验,未进行大田试验。目前,高分子聚合物对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的研究较少,还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将新型改良剂与其他传统措施并用改善茶园土壤酸化或许会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5

合理施肥

化肥的滥施滥用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化肥能迅速改变茶园土壤的养分含量。例如,施肥不平衡会导致土壤养分不平衡,容易加剧土壤反应条件。特别是长期单方面施用酸性肥料、生理性酸性肥料或氮肥都会导致土壤酸化。因此,茶园不应强调氮肥的单独施用,而应注意氮、磷、钾等多种元素的配施。为了平衡土壤养分,防止土壤酸化,根据肥料的吸收特性和土壤特性,宜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或混合复配后施用多种肥料。茶农需要充分认识土壤健康安全在茶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利用各种场所宣传茶叶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和责任感,并以保护良好生态茶园环境、科学合理施肥、实现土壤养分平衡为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

6

展望

未来应该加强从根源导致土壤酸化的管控,持续将关注度放在修复酸性茶园土壤方法的研究上,尤其是从机理改良方面,应寻找一种适应范围广,有效性操作性较强的改善土壤酸化的方法。各地区应从茶园土壤酸化原因出发,因地制宜合理控制施肥,利用有机肥、生物改良、化学改良以及新型改良剂等,多维度综合治理茶园土壤酸化问题。除此之外,预测及修复酸性茶园土壤还可以与数学模型、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模拟计算未来茶园土壤酸化程度,并给以茶农相应的应对措施等。

本文节选自《中国茶叶》2023年第1期,P12-17,《茶园土壤酸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徐火忠,吴林土,李贵松,洪海清,王允祥,潘瑛洁。

来源:中国茶叶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7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