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比咖啡好

找到约803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茶中日月长

酒是热闹的,喝得喧嚣恣意才痛快;咖啡是小资浪漫的,缺不得的是情调;而茶,是安静的,品的是从容与境界。

一个人喝茶,与沉默无关,与心情有染。独坐在有淡淡阳光斜入的房间里,面前是一盏清雅绿茶,淡绿色的汤汁像春天的颜色,诱惑我轻呷品茗。

性格使然,我永远无法拒绝对安静的向往。我想,一个人喜欢安静不是与生俱来的,必然有着后天的栽培和锤炼,当我从识字起就爱上读书的时候,当我从文字里读到人生与乐趣的时候,当我将心思浸泡成一杯茶茗的时候,安安静静地感受着时光从身边悄悄经过的气息,所有的欢乐、痛苦、甜蜜、忧伤,所有惊心动魄的过往,都成了深深浅浅的回忆。

关于茶的记忆,最初是父亲那个大搪瓷缸。那时候爱茶的人对茶的追求很简单,捏一点茉莉花茶进去,满满地泡一缸,一点点变得淡而无味,能陪父亲度过一整天。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拿着报纸,一边喝茶一边吐茶叶梗,居然也是津津有味的样子,偶尔我渴极了喝一口,品出的是苦涩。家里待客的最佳之物,必是茶叶无疑,一包袋泡茶绝对是上等的好茶了,茶水一杯杯地倒入客人的白瓷杯里,即是热情的待客之礼了。

如今生活已是大不同,品茶的同时,开始讲究茶叶、茶具和茶道了,追求的是至善至美。偶尔脑海中闪现那样的片刻,怀念过去简单明净的喝茶姿态,喜欢那种随意和不羁,不用顾忌什么,就像老友相聚,真诚、热烈,心里是满满的知足。日子美满了,茶也不仅是茶了,还是健康,是文化,也是一份承载。与父亲同席而坐,摆弄茶道,几杯清茶下肚,气氛已然不同,不知不觉中就打开了话匣子。对父亲而言,茶是最好的沟通工具,比酒理性,比咖啡安静,是恰恰好的媒介。有无数个静怡的夜晚,一杯淡雅的茶香,陪着我和父亲,在由浓到淡的茶水里,听父亲细品人生。透明的茶盏,茶叶起起伏伏,慢慢地变尘嚣为悠然,氤氲的气息中五味杂陈的人生化为不着痕迹的云淡风轻。

越来越繁华的都市,却见身边充满浮躁之气,精神世界无比空虚。倘若能与一杯茶心手相牵,我会剪辑一个个场景,叫做简单,快乐,澄怀,禅悟。

因为我知道我对茶的痴爱,与闲适的心情有关,像父亲那样与轻松满足的生活有关,而不是去刻意标榜自己是多么的小资和优雅。生活在凡俗的世界里,来来去去走走停停,难以远离喧嚣,但不可以没有一颗远离喧嚣的心,让日子简单一点,要求少一点,感情单纯些,闭上眼,心田一片温润,一切自然也就恬淡至极。

【摘自2016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青衫(辽宁本溪)】

老舍先生的茶人茶事

(《吃茶去》杂志)说起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茶缘,首先会让想起的就是他创作的话剧《茶馆》。茶馆里自然少不了茶,离不开茶,老舍先生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六七十个主、次人物高度浓缩在茶馆之中,展现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的生活场景,概括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多种势力的尖锐对立和冲突,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命运。

老舍先生不但有《茶馆》这样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的确有着饮茶的嗜好。老舍先生生前在出国或外出体验生活时,总是随身携带茶叶。有一次,老舍到莫斯科开会,接待人员知道他爱喝茶,特意给他预备了一个热水瓶。可是老舍先生刚沏好一杯茶,还没喝几口,一转身服务员就给倒掉了,惹得老舍先生很不高兴地说:“他不知道中国人喝茶是一天喝到晚的!”喝茶竟然要从早喝到晚,也许只有中国人才如此。西方人也爱喝茶,可他们是按时间论次数的,如早茶、午茶、晚茶等。原来莫斯科宾馆里的服务员看到半杯剩茶放在那里,以为是老舍先生喝剩的,所以才把它倒掉。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先生曾这样回忆老舍先生对他们的叮嘱:“出国时带上暖水瓶,早上出去参观、访问之前,先将茶叶放好,泡在暖水瓶中留着回来喝。”

我们知道,旧时的“老北京”爱喝茶,晨起喝茶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只有把茶喝“通”了,这一天才过得舒坦,才有精神头,老舍先生作为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自然如此。他酷爱花茶,自备有上品花茶。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他的散文《寻常茶话》中这样写道:“我不大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虽说老舍先生喜饮花茶,但却不是情有独钟,一味偏爱,而他喜好的是那些茶中上品,不论绿茶、红茶或其它茶类都爱品尝,兼容并蓄。我国各地名茶,诸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重庆砣茶等等,无不品尝,且茶瘾很大,称得上茶中瘾君子。

老舍先生还有个习惯,爱喝浓茶,并且是边饮茶边写作,有人认为这是他的家缘。其依据是他在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写到他家里穷,在他“满月”那天,请不起满月酒,只好以“清茶恭候”宾客。“用小沙壶沏的茶叶末儿,老放在炉口旁边保暖,茶叶很浓,有时候也有点香味。”也有人认为老舍先生之所以爱喝浓茶,是因为茶中含有较高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能更好地激发创作灵感。

现在许多人在努力戒烟,但您听说过戒茶的吗?老舍先生就曾有过“戒茶”的经历。那是在抗战期间老舍蛰居重庆时,曾在一篇杂文里提出要戒茶,但又强调这决非本意。“不管我愿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老舍悲愤地提出要“戒茶”,以示抗议。嗟呼,茶叶太贵,比吃饭更难。像老舍先生这样嗜茶颂茶的文人茶客,他是爱其物、恨其价,爱与恨兼融于茶事之中。

国人好客善交,常以设宴款待,把酒言欢,而老舍先生却常常以茶代酒,品茗纵论古今事。在他移居云南时,朋友们前来聚会,请客吃饭没钱,便烤几罐土茶,围着炭盆品茗叙旧,来个“寒夜客来茶当酒”,显示出真正的文人雅士风度!老舍与冰心友谊深厚,常登门拜访,每逢去冰心家作客,一进门便大声问:“客人来了,茶泡好了没有?”冰心总是不负老舍茶兴,以她家乡福建盛产的茉莉香片款待老舍。浓浓的馥郁花香,老舍闻香品味,啧啧称好,还曾专门写过一首七律赠给冰心和吴文藻夫妇:“中年喜到故人家,挥汗频频索好茶。且共儿童争饼饵,暂忘兵火贵桑麻。酒多即醉临窗卧,诗短偏邀逐句夸。欲去还留伤小别,阶前指点月钩斜。”

茶与文人自古就有着密不可分的难解之缘,茶似乎又专为文人所生,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有启迪文思的特殊功效。老舍先生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可以这样说,创作与饮茶伴随着老舍先生度过了一生,老舍先生喝了一辈子茶,写了一辈子文章。

(摘自2014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颖 子)

谷雨全民饮茶日,茶与咖啡的大众化

4月20日,谷雨雨量充沛,茶树经冬季的休养生息,春梢芽叶肥硕。谷雨作为“全民饮茶日”,茶业复兴与吉普号联席全国三十多个城市,共同举办全民饮茶的活动。昆明主场的主题是:普洱茶可以像咖啡一样大众化吗?其他城市的茶会可查看本期微刊其他内容。


昆明谷雨茶会在文艺青年集中地的塞林格咖啡馆举办,一起来一场茶与咖啡的battle,茶界最爱玩最会写的周重林老师,吉普号联合创始人小黑、石头,众嘉宾分享干货满满,更有塞林格咖啡馆请来的台湾咖啡师阿鲁密为大家表演现场冲泡,四十多年未改初衷的姚山老师带来轻暖悠扬的夏威夷吉他。

 

茶与咖啡,究竟能够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主持人:非常感谢大家来参加本次茶会,本次谷雨茶会由茶业复兴和吉普号联合举办,感谢塞林格咖啡馆为我们提供场地支持。

 

二十四节气茶会举办的初衷是节日生活化,饮茶日常化,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谷雨。谷雨分三候,第一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第二候,鸣鸠拂其羽。鸣鸠就是斑鸠,大家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儿都开始轻抚自己的羽毛;第三候戴任降于桑。戴任也是一种鸟,它会降落在桑树上。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再往后一个节气就是立夏,但是相信在昆明的各位已经感受到夏天的气息了,因此我们特意邀请了姚山老师为我们演奏夏威夷吉他,一起迎接夏天的到来。



在姚老师轻缓愉悦的音乐中,我们不禁联想到夏威夷的海滩,阳光、沙滩、和煦的海风,优哉游哉。



吉普号的茶艺师为我们奉上了开场茶——18年广州茶博会金奖产品藏巅。这款茶既有易武茶的香甜厚滑,又有稀有高级的梅子香,由于其材料选用自七个自然保护区的望天古树,所以茶中还有一丝野韵。


随后咖啡师为我们介绍来自高黎贡山的水洗咖啡,这款S288的基地在保山市高黎贡山,其所产咖啡世界闻名。S288的特色风味在于它的巧克力味、果香味,焦糖感,且有浓郁的体现。

大家在品饮的同时也展开了讨论分享:

普洱茶是否可以像咖啡一样大众化?

吉普号在大众化上做了一些什么有趣的尝试?



石头:我尝试从公司内部运营的角度来解释普洱茶的大众化。吉普号从电商开始,公司员工平均年龄26岁,是一个学习型公司,我们对有茶行业有从业经验的人是持谨慎态度的,因为他们会形成既定观念,比如普洱茶就应该是饼茶,普洱茶就是要醇等等。但没有从业经验的新鲜血液会为公司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比如现在做茶会沙龙,其实就是年轻人很喜欢做的,很有趣的事情。



大众化这个点,普洱茶极小体量的瓶颈在于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知不够。普洱茶就一定要收藏吗?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想喝买就行了。吉普号在接近大众,所以我们推出了茶山黑话,其中涉及到百科知识,是在传递最真实地道的云南普洱茶的信息。


在产品方面,吉普号会采用生茶熟茶的数字化表达,尝试去山头化。同时还开发了NPS表格,这是一个生茶评测体系,是我们针对生茶口感制定的,让普通消费者能很快理解这个东西。

 


小黑:没想到今天会来这么多人,我很意外也很开心,说明大家还是比较关注这个问题的。关于大众化这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们去到非茶叶店,去民宿或者餐饮店,看到一个茶饼,你有没有欲望试一试?你不会。


普洱茶给人的感觉是文化属性,感觉就是一个像古董一样把玩的东西,是一个小众范畴。那么吉普号的普洱茶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在做年轻人会喜欢的普洱茶,一直努力的方向是让普洱茶真正进入大众当中。



普洱茶最早传播发展是在广东,从民国时期开始,两广珠三角地区就有商行文化。那个时候信息不通达,所以跟熟人、亲人、宗族做生意是最有保障的,只要东西好,在商行内,圈子内就能完成传播。过去是圈子化的,普洱茶过去十多年的发展圈层化导致它不大众,导致现在年轻人看见一个饼都是蒙的。


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把东西做得小一点,可爱一点,年轻人就会喜欢?其实不是的,如果这样想那就误解了年轻人。年轻人不是要花花绿绿的,不是要花巧的东西。他们只是不喜欢搞得高深莫测,神神秘秘,什么看瓶子点个香什么的。年轻人看见有底蕴的,比如塞林格咖啡馆,有老书有文化格调,我相信他们不会不喜欢。



所以我们自己做公司,以前的圈层商行进不去,就得拓展新市场,新市场在哪里?在年轻人里。我们的解决方案跟过去普洱茶行业的老品牌是不一样的。卖一饼茶需要跟人唠一下午,卖茶的人也很痛苦,这叫交易成本极高,所以商人只能制造信息不对等,把茶叶的价格提高。优衣库的衣服就交易成本极低的,谁也不会去优衣库听唠一下午。交易成本低导致大众需求增加,导致行业效率提升,不用信息差,不制造新概念。普洱茶的大众化要削减交易成本,拉平信息差,降低认知门槛和学习门槛。

 

喝茶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点击以下视频观看


周重林:视频拍得很用心,让人很有收获。昨天有人邀请我去斯里兰卡做游学,斯里兰卡有茶叶、咖啡、少数民族,云南就其实也是一样。过去很少有人把茶和咖啡这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很多人都不知道云南有咖啡。


我们中国人喝咖啡,很多人没见过咖啡豆,就像外国人喝茶很多人没见过茶叶。在便捷饮料中,袋泡茶跟咖啡是标准化的,只要冲水喝就行了。但是只要是做半成品,就要借助工具。咖啡和茶是很有比较点的,咖啡豆,需要咖啡机,需要磨,需要咖啡师冲,才能变成咖啡水。



茶艺师泡茶的手法、投茶量、心情,会让茶的味道不一样。半成品向成品转型的过程中,就要考量种种因素,这就诞生了艺术。茶艺师,咖啡师,要有对茶和咖啡的控制力,才能造就茶和咖啡的艺术品。我们搞茶艺比赛,手冲咖啡比赛,就是在创造艺术品。艺术品会更讲究,更缓慢,但这不是件坏事。普洱茶跟咖啡大众化的难点不在于茶和咖啡的供应量,在于人力资源成本。没有那么多优秀的茶艺师、咖啡师。



其实我们现在回到了管子,也就是管仲时期的作风。过去有钱人家,煮鸡蛋要请大师把鸡蛋画好再煮,烧柴都要请雕刻大师把木头雕刻好再烧,这就是一种艺术。艺术到处都看得到,只是呈现不一样。咖啡师茶艺师冲咖啡泡茶的过程,包括现在做奶茶也是一样,奶盖,装瓶,都在讲究一些美感上的东西。


复兴沙龙第一期的话题就是茶,咖啡,红酒。我出过关于茶的很多书,咖啡和酒的书也有,得出一个个人的看法,什么叫深层味觉?喉咙能感觉到的味道就是深层味觉。抽烟的人就知道,烟瘾来,首先是喉咙发生反应。我一直在找更深层次的味觉记忆。普洱茶跟很多茶种是不一的样,比如龙井,冲泡了以后滋味第一时间就释放掉了,有些咖啡也是一样,冲泡的时候味道很香,但是散的很快,不过喉。普洱茶有喉韵。



普洱茶的推广需要场所。就像今天一样,有塞林格咖啡馆缔造的文化氛围,不仅仅是味觉感受,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且具备社交属性。过去英国男人在咖啡馆聊天不回家,妇女抵制。后来出现了茶,妇女找到了它。过去的英式贵族女人,束腰束胸,七八个人伺候着穿很紧的衣服。在出现茶之后,为了方便泡茶,发明了茶会服,宽松的,棉麻的,解放了妇女的身体。过去咖啡变成了男人的气质,茶变成了女人的气质。有了大量的咖啡馆后,茶和咖啡就能完成一个很好的嫁接。今天,在塞林格咖啡馆,我们也是在做嫁接,今天谷雨茶会全国联席,我们就是希望通过让很多人参加活动,来把这些文化的东西带出去。


 在品饮完藏之后,在姚山老师悠扬的夏威夷吉他声中,从台湾到保山来的手冲咖啡师阿鲁密为我们带来了来自高黎贡山的咖啡。


 

阿鲁密:这款咖啡是我们高黎贡山独有的,品种是S288,从种植初加工到精加工都是数字化的,我们现在有2300亩。冲咖啡重点在水流上。滤纸折纸的工艺影响到咖啡的水流和气流,要做到上面水冲多少,下面水就要下多少,这样冲出来咖啡才会润。舒缓愉悦的夏威夷吉他配上S288咖啡的浓香,刺激着精神深处的愉悦。这款咖啡干香有坚果的味道。咖啡的柔润跟今天的音乐一样柔软。



这款咖啡,喝完跟茶一样会生津,香气跟滋味都很有层次感,一层跟一层维度不一样,一杯咖啡可以喝出不同的风味,杯子里的咖啡每降5度口感都不一样,酸味、甘甜,喝到最后,坚果的味道会爆发出来,回韵有浓浓的巧克力风味。一杯咖啡要喝出不同的风味,要凸显哪一种风味,要花香果香还是焦糖香,就靠手冲咖啡师来诠释,不同的冲法,味道也不一样。



冲咖啡要慢,咖啡和茶都是慢生活。手冲咖啡就要做到人壶一体,做到这一点冲出的咖啡才会润。咖啡还有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是化得开的苦,真正的咖啡会越喝越甜,这和喝茶是一个道理,也寓示着我们的人生,先苦后甜,甜会化苦,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来参加沙龙的朋友们对今天的主题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茶友:适合大众的茶饮方式,可以用咖啡的方式来推广。说普洱茶和咖啡,不如说中国茶与咖啡,因为咖啡是一个大类,普洱茶是一个小类,中国茶还有绿茶红茶等等,但今天既然是讨论普洱茶与咖啡,我就先从普洱茶来入手。速溶咖啡在中国占比跟国外是相反的。我们的咖啡呈现方式是速溶饮料,普洱茶是半成品,不论熟茶还是生茶,都要拿回去仓储转化。咖啡可以更直接地到消费者手里,但茶还需要转化成成品。袋泡茶的性质跟速溶咖啡是一样的,但在国外的占比更高,在中国比较小众。


从价格体系来讲,咖啡豆成本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传输、运营成本。茶的成本会更高。在中国咖啡馆盈利的不多,只有少数是赚钱的,星巴克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拿店时房租低,如果房租是一样的,也不一定能盈利。普洱茶要盈利,就得先把价格降下来。不能讲山头茶,古树茶,不利于大众化。西方茶的品饮方式证明了它是一定可以大众化的。咖啡除了美式咖啡,更多的是做基底,调饮,而我们的茶更多是清饮,如果想将普洱茶大众化,是不是要在产品上做一些创新?做一些新的品类,而不是仅仅泡出来给消费者。



普洱茶文化和咖啡文化正好是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咖啡豆售卖要闻干香和湿香,普洱茶更多的是以文化传导,所以普洱茶更不易被年轻群体接受。年轻人群体就是未来的大众,如果这一波年轻人不接受普洱茶,再往后几代就更接不上来了。问普洱茶是否能像咖啡一样大众化,不如问普洱茶是否能被年轻人群体接受。

 


茶友:不管是咖啡还是茶,只要喝得舒服,怎么泡,都可以。我认为,如果你没有很多器具,你就是随便冲也能喝上茶和咖啡。我是茶和咖啡一起经营的,因为我发现来找我的人,问他们喝咖啡么,有的人不喝。但引进了茶以后就好办了,不喝咖啡就喝茶,不喝茶就喝咖啡,总有一款适合你。这样能够避免尴尬,给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胡小姐:普洱茶和咖啡的大众化我认为更多的是要形成一种习惯。就像我们早上起来要擦防晒一样,每天都在用,就会有消耗。茶和咖啡,大家在喝的时候可能会有固定的时间、场景和想要分享的人,只要形成习惯,就能够实现大众化。

 

茶友:茶和咖啡的融合,可以参考挂耳茶,最快捷的方式才是适合我们生活的方式。哪个山头怎么样,我觉得没必要做太大的区分,只要选好自己的喜欢的品类和工艺,找到对自己来说最便捷的方式,我觉得就是最好的。

 


主持人:谷雨有很多习俗,比如踏青、采茶、赏牡丹、走谷雨、吃香椿、做谷雨帖等等。说到谷雨帖,谷雨前后天气慢慢变热,雨水也会随之而来,各种病虫害进入高发期,农人们为了防止病虫害,会走入田间,粘贴谷雨帖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去印制、刻绘和粘贴它。今天我们的谷雨茶会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大家可以一起来做自己风格的谷雨帖



在大家制作谷雨帖的过程中,姚山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最后一曲夏威夷吉他,大家在舒缓愉悦的气氛中,做出了各有巧思的谷雨帖。



24节气茶会,我们茶业复兴希望实现传统生活化,饮茶日常化,谷雨作为全民饮茶日,喝茶,更能够恰当地链接传统和生活。这一天,得益于吉普号和塞林格咖啡馆,还有广大参会朋友们的支持,我们相互学习,碰撞思想,提升格局,获得情趣,受益匪浅。


点击以下标题即可阅读前几期二十四节气茶会:

第一场立春:原来最甜蜜的时光就是有亲人在身边


第二场:雨水:原始森林的茶广受追捧,仅是因为神秘?


第三场:一群年轻茶人把茶死磕到底,就是老江湖也动容丨惊蛰茶会   


第四场:春分茶会,簪花品冰岛茶王,听知名媒体人话普洱 


第五场: 清明 品老中青三代普洱茶,话港台茶事秘闻

找到约78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