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益熟茶比下关销法沱好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这篇文章让你避开熟茶路上90%的坑

  凭借醇和的口感和保健功效,熟茶已经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今天,无论是在线下普洱茶专营店、超市还是线上都能轻松找到熟茶。但想从纷繁多样的普洱熟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熟茶,仍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困难重重。

  熟茶好喝,熟茶并不可怕,要想进入熟茶世界并不困难,只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1

  从经典产品开始入门

  我们的建议是先从大品牌的经典产品开始了解熟茶的风味,例如大益7572、7262、下关销法沱等,这些经典产品都品质稳定、干净无污染,是进行熟茶初尝试的安心之选。  

  好的熟茶干茶需洁净,油润,无异物;汤色无论深浅,透亮不浑浊;香气纯正没有霉味、尘味或酸味。总体来说,“干净”,是一款好熟茶的基本标准。干净的茶喝下去口腔、嗓子感到舒适,不会有“卡脖子”的现象。

  在“干净”的基准线上,再根据个人的喜好去尝试各式各样的熟茶。可以以7572为出发点,了解熟茶的基本特征,7572在醇厚度还是甜度上都比较柔和,各个维度得分较平衡。接着再逐渐扩大范围,尝试不同风格熟茶,去寻找自己喜欢的甜味、浓度和滑度。

  2

  通过尝试喜欢的风格去发现更多

  熟茶总体风格陈香馥郁,滋味醇正,但因为各产区原料、发酵工艺的不同,每款熟茶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不同的风格之间并没有优劣之分,这种多样性也为熟茶留下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探索熟茶风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进行尝试。  

  从等级入手,等级较高的宫廷级熟茶原料细嫩,干茶显金毫,滋味清甜,香气高扬,但水浸出物含量低,耐泡度低;而等级稍低的原料发酵出的熟茶虽然干茶呈褐色,但通常滋味更加醇厚、糯滑、汤色红浓,耐泡度也高。

  从产区风格看,勐海熟茶厚重、粘稠、纯正、有糯香,“勐海味”也成为许多人心目中标准的熟茶味。下关熟茶略带烟味,是一部分人的心头好。近几年出现的易武熟茶,则呈现出和前两者完全不同的清新跃动的口感。 随着熟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酵技术的日趋完善,山头大树古树熟茶也逐渐出现在市面上,甚至有不少使用易武茶区、班章茶区春茶为原料的熟茶,这在从前难以想象的。山头熟茶的出现,为熟茶风味的探索增添了不少乐趣。

  从发酵程度上看,发酵程度低的茶汤色较淡,滋味清爽有活性,回甘生津明显;发酵程度适中,整体风味醇和稳定,茶汤顺滑甜润;发酵程度较重,则会呈现出深褐的汤色,滋味趋于平淡,有木质香。  

  熟茶购买渠道

  线上:线上渠道更适用于已经了解自己喜好或已有熟悉品牌的人进行购买。目前几乎所有的品牌茶企都开设了线上渠道方便消费者购买。上述列举的经典熟茶,除了线下专营店,也都可以在淘宝、京东等渠道搜索到产品。在线上购茶后,商家往往还会赠送一些其他茶样,这也是接触不同熟茶的好机会。

  线下:对于想要初步了解熟茶的人,线下或许是一个更为直接的渠道。线下熟茶购买渠道主要有普洱茶专卖店、茶叶品牌专卖店,部分超市也有售卖。相对于线上,线下渠道可以进行试饮,也有经验丰富的茶艺师进行答疑解惑。当然,也可以在线上先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再到线下店进行体验。如果无法弄清自己的喜好,试着聊聊自己喜欢清爽还是醇厚的感觉,诸如这样的角度来表述,茶艺师会根据你的喜好进行推荐。

  最重要的是,不要将喝熟茶当作是一件有困难的事,多多尝试,一定会遇到你喜欢的那款熟茶。  

  熟茶购买常见误区

  a、认为熟茶等级越高级越好

  熟茶的等级借鉴了绿茶的等级方法从嫩到老进行分级,分别为:一级,三级,五级,七级,九级。后来才出现了所谓的宫廷就是特级往上的级别了,级别代表其内含物质的变化。

  宫廷料就是最细嫩的,是整批料中最少的,但不能说宫廷料就是最好的。因为熟茶好与不好的维度很多。熟茶的等级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同等级的熟茶有它各自的特色,并不是等级越低或者越高的熟茶越好。  

  b、熟茶不高级,都是便宜茶

  认为熟茶低级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自产业化人工发酵普洱茶诞生至今的40多年间,前30多年都主要在生产大众化消耗产品。彼时除了对原料的分级,厂家对茶品的口感和品味没有太多精分。而随着熟茶市场的扩大和发酵技术的进步,最近几年开始出现很多品质细分、有特点的熟茶。而山头熟茶的出现,昂贵古树茶原料的加入,更是在不断扩大熟茶的可能性。观念的产生和流行,有一定的滞后性,一些对熟茶的判断观点或许还在依据20年前的现实。作为一种全发酵饮品,熟茶一定会越来越成为注重健康人士的选择。

  要比价格,熟茶也完全没在怕的,比如下面这款。  

  c、熟茶没有生津回甘

  回甘生津需要的条件和物质在很多熟茶里都有。用高品质原料发酵的熟茶通常都有生津回甘。

  d、熟茶不能存放

  人工发酵的普洱茶,出厂后也需要一个后熟的过程。从我们喝茶的经验出发,一款熟茶在存放几年之后,品质会有提升的。很多人都赞同,饮品都是有其品饮峰值,并不是绝对的越长越好,这一点在红酒、威士忌、普洱茶(生/熟)中都通用。绿茶的储存是要保鲜,而普洱茶的存放是要转化提升,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常喝熟茶的人都会发现,熟茶在适宜存放一段时间后,汤色会变得如宝石般红亮。从熟茶的品质要求出发,一款熟茶汤色红浓、滋味醇厚、陈香明显就已经达到了最佳品饮体验。  

  面对市场对熟茶的诸多质疑,面对各种各样的立场,任何多的解释似乎也成为片面之词。我们唯一的工具,反而是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如果有两套理论都可以解释一件事情,那么,用那个最简单的理论。很多时候,对于商家而言,认真做好茶就是最简单、实用的选择,没有必要再去花多的精力制假贩假,抑或是故意做人工添加。无谓的猜疑和阴谋只会让人越来越远离熟茶的本质。

  熟茶很好喝,熟茶并不可怕。愿你能遇见喜欢的熟茶。

  来源:茶业复兴

熟茶玩什么?

玩味普洱,生茶品山头,熟茶玩什么呢?对于喝生茶的茶友而言,只需认准山头,心里便有了底。近年来的熟茶,也往往注明山头,这说明人们对一款熟茶的原料是越来越看重。而熟茶的滋味,也因山头的细分而更可把玩。

再者,离地发酵、竹筐发酵、单株发酵、罐装固态发酵、古树发酵、春茶发酵等概念的涌现,说明生产者对于发酵工艺的提升更加注重。熟茶领域力求创新,另辟蹊径者不乏其人,比如巅茶的天脉发酵技术、润元昌春茶发酵,市场接受度如何,消费者如何反应,还需进一步印证。不过,关于熟茶的工艺问题,向来就存有传统与创新之争。

老班章下水“风波”何来?

2018年,新锐普洱茶团队“山国演绎”在某直播平台放出一吨老班章熟茶发酵的视频, 一时众声质疑,在勐海茶圈和网络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波,风波何来?一为老班章本就 多是非,颇惹物议。从9.9元、99元到9999元都是老班章,可以说,茶行业发展到今天,老班章已经成为茶友们信任危机最薄弱的一环。二为熟茶, 一部分新派茶人认为,传统的熟茶发酵多选用粗老底料,或因时代局限、工艺弊端, 致后期陈化乏力,因此有所谓“熟茶靠碰”,市上好熟茶难寻。所以,敏感的老班章+熟茶,难免被质疑是最先吃螃蟹,喜欢被夹之举。

争议点大致如下:古树茶发酵一定比小树、台地茶好吗?春料发酵一定比雨水茶好吗?小堆一定比大堆好吗?老班章古树料发酵 一定比其他地方的料好吗?

好原料是支撑普洱茶陈化的根基。撇开老班章不说,市场不认同用名山古树料去发酵熟茶, 是基于对技术上的存疑,此前很多的熟茶发酵, 并没有解决生茶发酵成熟茶以后,还难得地能保留山头口感特征的问题;古树原料内含丰富,茶多糖含量高,虽然口感更加醇厚甘甜,但发酵难度加大,损耗也更大。所以用好料发酵熟茶,简直有点像把好钢用在刀背上。随着熟茶市场的理性化,消费者对熟茶的品饮要求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往往生产者眼中的好熟茶和消费者所持观点不一,许多茶友对于普洱茶的认知都是由一款干净的熟茶开始,这样的熟茶堆味不明显,容易上口,这也是现代熟茶派和传统熟茶派的分歧点之一,传统熟茶推崇的“勐海味”,源出于勐海茶厂传统、经典的拼配料、大堆子、地面发酵,这样的熟茶有着独特的堆味,茶汤较厚,但初入门的茶友不大能接受,所以新生代茶企才萌发离地发酵、小堆发酵等技术改良。

“熟茶热”得益于企业开始重视熟茶市场,用优质原料生产熟茶,在工艺上不断改进,提升熟茶品饮的适口性,并加大宣传力度,熟茶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消费市场有对高品质熟茶的需求,就会有人想尽办法去解决工艺问题以填补市场空白。“山国演绎”用一吨老班章古树料发酵的壮举,也是多年的经验积累。

当然了,试水名山古熟的茶企也不止一家, 2019年澜沧古茶公司新推出的冰岛熟茶,借助了 公司本身丰厚的底蕴, 一上市就颇受追捧。冰岛古熟的惊鸿一瞥,源于澜沧古茶公司多年在熟茶领域的厚积薄发,澜沧古茶的发酵厂房最早启用于1979年,经过长达三十多年的使用与培养,这里已形成独特的发酵环境和微生物群落,而使用山泉水发酵,也使得澜沧古茶公司的熟茶产品更具风韵,这块“熟地”已诞出九代0085经典熟茶产品,而乌金更作为公司重器,2016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登堂发布,被国内知名大学 EMBA课程列入教学案例,称其代表了现代普洱茶熟茶的发展方向,成为现今熟茶领域的重磅力作。在众多优质熟茶之中, 世昌兴的“冰岛壹号”拥有不少的拥趸,这一批冰岛熟茶的原料已经过近十年的存放,属于老料新压,它的品质基于原料的优质。越来越多的茶人意识到, 熟茶品质的升级颇多受益于近年来山头茶的兴起。优质山头的茶叶不仅因其百山百味的山韵,适合制成生茶,用于制成熟茶,在3-5年的陈化期间,往往有着令人惊喜的表现,单就好喝这一层面 来看,已经超越了早前许多下关、勐海出品的经典熟茶产品。彩农茶出品的王者力量,在熟茶产品中也是一款十分有分量的优质产品。但考量一个茶品的优劣,往往需要时间的沉淀。由于山头料发酵熟茶是近年兴起的风潮, 一是价格高昂,受众狭窄;二是名山古树熟茶的 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很多资深茶客倾向于大厂和拼配料产品,目前仍抱观望态度。到底它们的陈化空间有多大,陈化的后续表现能否超越曾经的“勐海味” 还未敢断言。

对于商家来说,用上等原料发酵熟茶不仅增加了成本,也有不小的风险。 从原料、市场、成本、品饮习惯等方面看,高端原料和高端熟茶能否具有价值对等关系,小筐发酵、春茶发酵等 PK传统型拼配发酵技术,是否更胜一筹; 山头熟茶是一次产业上的进步,抑或是又一个噱头,尚需时间检验。当然最难的还是人们如何在成品问世后,破除先入之见,客观接受和消费。要刷新多数人固有的观念和思想,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款好茶,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普洱茶后期越陈越香普遍定律,同时能满足新茶的适口性,老班章也好,冰岛也好,既然都是熟茶,也符合这个规律,具备好原料、工艺过硬,发酵成功,后期的表现就值得期待。名山古树熟茶之所以值得尝试,源于市场有需求,不失为普洱熟茶领域的探索性拓展。随着熟茶市场的升级,熟茶产品的多面性也逐步被商家发挥到极致,且不说在销法沱时代涌现的一系列玫瑰、茉莉、茴香、金桔等花式混搭的云南沱茶袋泡茶,小青柑、大红柑风行茶界的绝配,至今不衰。人们在品饮上把熟茶提升到玩味的程度,也让人惊讶于熟茶的千人千面,变化无穷的魅力。

发酵到培育

固本培元才能创新求变直到1973年,官方才正式定义

了“熟茶”这一产品品类,同时对熟茶的工艺进行了必要的规范,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保密技术在各大茶厂推广运用。在近30年的生产过程中,熟茶的制作方法作为一种明确的制茶工艺被不断地重复、固化、确保了产品的持续稳定。

作为一家典型的传统型熟茶企业,五正熟茶产品如T262、 印本纪,市场接受度颇高。然而,曾任五正熟茶总经理的李亚全婉言道出,随普洱茶逐渐热门而出现的许多新工艺并不能说是一种进步。支撑这一论点的依据在于,目前市上大量存储达十年的茶并没有获得理想的陈化效果,甚至出现越放越喝越寡淡的怪象,老不如新,许多中期茶价格还低于刚上市的新茶。在五正的理念里, 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堪比2003年前勐海茶厂的7572、中茶的7581 这样传统工艺制作的熟茶产品传世。

五正拒绝一切导致茶青产生前发酵的非普洱茶工艺用于普洱茶生产。比如萎凋、低温长炒、渥黄、渥红甚至摇青等,新工艺虽解决了普洱茶新茶适口性的问题,但扼灭了普洱茶存放的基础。 而所谓通过创新工艺,使产品呈现出花香、蜜香等香气,并使香气显扬,实际上是工艺做香,抹杀了普洱茶自身的地域香、品种香和陈化的时间香。五正熟茶董事长周云川先生,同时也是制茶领域的专家,他从百年号级老茶、印级老茶入手,经过20年渥堆发酵技术研究, 掌握了复刻老生茶品质特点的熟茶制作工艺。2016年,以20世纪五十年代甲级蓝印为标的物的五正熟茶印本纪(甲级)一经问世,受到普洱茶发烧友的追捧,成为行业标杆产品,业内称为“印本纪现象”。因此他们认为熟茶要做好, 还得先继承和回归传统,再来谈发展和突破会更现实。

但把做熟茶的态度表达得如此纯粹,作为单一产品的企业毕竟只是少数, 多数茶企只是把熟茶生产作为产品线必要的补充,无论是资金、人力、科技上的投入都属于谨慎型的商业行为。由于熟茶发酵不仅要求过硬的技术,长期的经验也十分重要的,新手的摸索往往伴随不断的试错,这其中,原料的损耗、资金的积压都需要考量,因此,如果不具备相当的把握,多数企业不会轻易涉足熟茶这一领域,不少中小企业的熟茶发酵多是找有经验的大厂代办。目前市场上的熟茶口碑品牌下关、大益、澜沧古茶等屈指可数,其发酵规模10吨至五六十吨以上, 都是大堆子发酵,从长期的产品体验和市场反馈来看,传统的熟茶发酵出品稳定、 味道醇厚、气韵长足,已经成为市场检验后的定论。这样的生产模式也就决定了市场上传统型熟茶多是大厂,但据此便断言小堆发酵或是别的厂牌所产制的熟茶品质不佳,确乎站不住脚。

但出于熟茶生产的风险评估,资金较为单薄的中小企业宁愿把好原料投入到生茶类,使得市场上可供消耗的熟茶越发难找。且由于许多人,特别是女性茶友不宜过多的饮用生茶,因此,市场总体上还是熟茶消耗多。这也是近些年熟茶热兴起的原因之一,更是许多茶企持续开发熟茶产品的动力。虽然中国本土的茶叶年产量巨大,但市场之中的熟茶缺口仍然未能被填补。

与多数企业致力于工艺所不同的是, 由储存方式着手改良熟茶品质也开始崭露新的苗头。柏联普洱立足景迈打造了原产地茶窖,并与微生物专家陈杰以此作为 长期课题研究,通过微生物技术、菌群培养,为生茶的后发酵模拟出的陈化模式,理论上最终将取得和熟茶同样口感和滋味的生茶,当然,这样的人工培育手段毕竟缺失发酵这一环节,产品不可能等同于熟茶,但从中可窥见未来熟茶发展的一个走向。也许有一天,人们通过培育,便达到年份熟茶的陈化效果也未可知。很多人至今仍然对于“勐海味”的熟茶存有源自传统的迷信,往往不远万里地把原料转运到勐海进行发酵,同样在这个因循传统的地方,不少人以离地、竹筐、小堆模式进行发酵。可说熟茶工艺的业态目前仍是传统与创新并存,熟茶发展的路径有着多重方向,并与未来的生物技术密切相关,但是,说到底,人们对于熟茶技艺的创新改良,基本是保留了传统熟茶发酵的原理,在发酵环境、数量、程度等方面进行人工干预。无论其技术终将从哪一个层面突破,都需要探寻一种平衡:上市即喝的适口性和陈化价值的最大化 这才可能成就一款包容了过去、当下、未来,呈现出时间魅力的传世经典茶品。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0年6月刊

作者|三胡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友测评|2017年芒嘎拉古茶云南七子饼(熟茶)—— 试用评测

一、茶品信息

品牌:芒嘎拉古茶

品名:云南七子饼(熟茶)

年份:2017年

规格:357克/饼,7饼/筒,42饼/件

包装及干茶测评】:这款茶包装中规中矩,打开包装能闻到较浓郁的糯香和一股腥甜味儿,这种腥甜不浓重不过分也不令人生厌,可能是这款茶的特色吧,无仓味儿,无堆味儿,也无其他不良气味儿;干茶条索粗壮有少量金芽,茶饼规整压制紧实,撬开可见内外用料一致,见下图: 

  

   

    

   

   


    

   

   

二、测评人简介

性别:男

年龄:30

普洱茶龄:11个月

品饮过的熟普】:大益7572(1702),大益V93(2017),信茂堂坤砖熟茶(2016),下关黄标销法沱(2018),吉普号元熟503(2018),杨普号依止(2015),润元昌景迈丰韵(2018),七彩云南新七彩印象(2018),及部分私家熟茶。

 

三、试饮测评

【日期】:2019年3月11日(上午9:00-11:30)

【坐标】:大连

【天气】:阴,0 ~ 10 C°

【水质】:饮用水

【水温】:90-95 C°

【茶具】:180ml陶壶(每次出汤量120-130ml),130ml水晶品茗杯,350目茶漏,见下图:

   

1、 茶饼撬开后干醒两天,取茶8g,闻干茶糯香带甜,无不良气味儿,见下图:

  

    

2、洗茶一遍(5秒出汤),湿醒5分钟,湿茶有糯香并带有一丝腥甜味儿,无堆味儿。

  

前段:1-4泡(5-10秒出汤)。

  

第1泡茶汤明亮呈琥珀色,闻汤有微弱糯香和腥甜味儿,汤有一定粘稠度,入口顺滑,无苦感,随后口腔迅速回甘并带有生津感,杯底有少量茶沉。 

   

第2泡浓度增加,入口顺滑有粘稠感,有苦感但不强烈,回甘生津都比较明显,杯底有少量茶沉。

  

第3泡浓度不减,入口顺滑有粘稠感,苦感增强集中于喉部和上颌,回甘和生津有一定留存度,杯底茶沉比之前有所增加。

   

第4泡浓度与前一泡相当,苦感减弱,生津徐徐伴着回甘,杯底有少量茶沉,闻茶底仍有淡淡的糯甜香,见下图:

  

  

3、中段:

5-8泡(10-20秒出汤)。

  

第5泡茶汤浓度略降,无苦味儿,茶汤入口有微弱糯香,口腔中有生津回甘且能持续一小会儿。

  

第6泡入口有微弱糯香,有生津和回甘且能持续一小会儿。

  

第7泡茶汤仍有一定厚度,入口甜润有微弱糯香,有生津回甘但不强烈且持续时间不那么长了。

  

第8泡茶汤浓度降低,口感略薄,香气弱,有少许的生津回甘,此时闻茶底香气已经淡了很多,见下图:

  

  

4、后段:

9-10泡(30秒-1分钟出汤),11-12泡(闷泡3分钟)。


第9泡,茶汤入口甜润,仍有少许生津与回甘,只是停留时间短暂,香气微弱,杯底可见少许茶沉。


第10、11泡入口润滑,口感寡淡了不少,仍有少许甜意。


第12泡入口润滑,略有水味儿,回甘已不明显,见下图:

  

  

5、茶底见下图: 

  

  

四、总结

2017年芒嘎拉古茶云南七子饼精选布朗山古树纯料春茶发酵而成,茶汤明亮润滑粘稠度好,糯香中略带腥甜,回甘生津明显且持久,耐泡度很不错,在中段后期依然能够保持比较好的浓度和口感,尾段的甜润口感也很讨喜,整体用料应该还是很不错的。

  

喝普洱茶近一年时间,刚开始对于熟普喝不出太多滋味儿来,现在基本上能喝出回甘来了,感觉自己的品茶能力有了一点提升,对于熟普的认知和喜爱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再接再厉吧。


作为新人,喝过的茶不多,对于各种口感的感受和描述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我的测评能够帮助大家,也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