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科技赋能茶产业发展 创新擦亮绿色品牌

一杯茶的沉淀,起落之间口齿生香,留住了人间岁月静好;更亦是一座城,承继茶文化千载,奔赴新征程的基业。

黄山,素有茶叶之乡美称。从种茶到制茶、从茶具到茶艺,热气腾腾的茶汤,凝结了黄山茶人千百年的心血,吸引了古往今来无数游客前来品鉴。驱车进入黄山市境内,公路网四通八达,一路向前,两旁梯田式的茶园连绵起伏,层层叠叠的碧绿是辛劳的茶人为城市编织的绿衣。在谢裕大东路的尽头,一座关于茶文化的博物馆跃然眼前。方方正正的现代化场馆外墙上锲刻着“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字样,而这座茶文化博物馆的落成,见证着黄山市茶业创新发展的变迁。


扎根沃土创新擦亮绿色品牌

十三五期间,黄山市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已达到243万亩,茶叶出口额占全国10%、安徽省80%以上,全市共9家茶企入选中国茶叶企业百强,3个区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其中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黄山市茶旅融合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将茶叶种植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在黄山市政府指导和帮扶下,建造了占地2000亩的谢裕大茶博园,将绿茶制作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展露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带给游客“采、炒、揉、烘、泡、品与道的深度体验”。

好山好水出好茶。黄山市作为全国重点名茶产区和安徽省主要产茶区,以绿色生态理念为引领,推动茶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使黄山茶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谢裕大经过百年发展成为黄山毛峰著名品牌,在茶的种植、加工各环节均取得突破。


11月3日,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重点参与“绿茶自动化加工与数字化品控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科技成果荣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技术于2007年开始研发,经多次改良,突破了绿茶加工温度精准控制、连续化揉捻及做形等技术瓶颈,创建了绿茶自动化加工技术体系,于2018年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应用于公司三条生产线上,”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戴志刚介绍道,“自该技术使用以来,谢裕大的产能从最初单机生产时的每年30吨,发展到了如今每年2000吨,近三年累计新增产值43亿元,新增效益10.3亿元。”

谈及谢裕大茶业的创新绿色发展,戴志刚意气风发。谢裕大一直以来致力于黄山毛峰的创新绿色发展。从最初手工作坊,到大型锅炉炒制,再到如今将清洁能源运用到茶的生产加工环节中,谢裕大历经两次技术变革,实现了绿茶生产的智能化和数据化。戴志刚告诉记者,“新产线进一步提升了黄山毛峰名优茶的产品质量,预计2022年年底,公司7条生产线可全部实现绿色自动化。”

科技赋能,谢裕大作为行业龙头,走出一条绿意盎然的茶业特色发展之路。谢裕大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带动黄山茶业赶上绿色发展“快速通道”,为黄山市十四五新征程增添悠悠茶香。

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黄山茶业历史悠久,既是全市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百姓的“钱袋子”。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黄山市徽州区重要的茶企业,发挥茶产业头部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与黄山毛峰核心产区的13个村级党组织建立党建联盟,为2500余户茶农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茶园21000亩”,持续做大做强茶叶全产业链,从种茶规模、茶叶加工到市场拓展同步发力,带动茶农增收致富。

基于生态茶园,谢裕大依托党建联盟书写“产业发展文章”。在谢裕大茶博园内,一场场关于农业技术指导和新型职业农户的培训如火如荼地开展。据悉,每年免费向农户提供技能、科技、电商、可持续发展等各类培训,年均培训1700余人次。


“谢裕大茶博园已成为谢裕大茶业党建品牌,当前年接待客流量60万次。”戴志刚说,为充分发挥谢裕大茶博园人流量大、传播影响广的优势,茶博园开设了《以黄山毛峰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谢氏“慎裕”家风与红色传承》《“十二先生”茶文化与个人修养》等“微党课”,面向社会各阶层、各类团体和个人进行宣讲,并打造了涵盖“谢裕大茶文化博物馆、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科普长廊、徽州区茶树新品种比较试验园、茶树良种及古茶树保护园、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谢一平技能大师工作室(非遗研习基地)、茶廉大道、静和茶室和谢裕大文化讲堂等”在内的“谢裕大党性教育基地”,常年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为人民群众提供休憩采风、科普体验、文化交流等大众服务,以及为行业人士提供学术科研和科技示范等专业活动的综合性园区。

茶是黄山茶人的情感纽带,黄山市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巩固提升,整合茶业头部企业资源,推动产业发展与农户致富同频共振,让产业富民更有力量,让乡村振兴更有质量。

冲泡、沉浮、品味,黄山茶业仍以淋漓尽致的蓬勃之气,在下一段征程张扬它的历史底蕴。

来源:中安在线(记者 张黄超 谢芸吴 昊潘祯祥胡旭王成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