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柑普茶哪个茶区好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如何品评柑普茶?品鉴柑普茶的10大特征

  新会陈皮:千年名品,价比黄金,甘、香、醇、甜!云南熟普:天赐甘霖,人间瑰宝,香、甜、醇、厚、滑!两者的结合,可谓天降之缘;起初是偶然,后来是必然。她们各自独立时,已经是难寻的美味;而当互相交融在一起,又能碰撞出新的人间至味,诞生一味绝妙的佳茗。她们之间有太多的相似之处,结合便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绝配,有互补,更多的是互相升华,于是成就了茶界的一个奇迹。

  新会柑普茶两大核心价值:一是具备独特而绝妙的品味;二是实为茶中健康养生的佼佼者。

  柑普茶在广东由来已久,但在全国广为人知的年头并不算长。因此,即便时至今日已经晋身为一式常规茶类,依然有很多茶友不能全面、准确的对它进行品评。根据经验,世纪茗家评茶师总结出柑普茶以下10大品鉴特征,希望能帮助更多的茶友更充分的认识柑普茶,更好的体验柑普茶特有的韵味。

  柑普茶是新会陈皮(柑皮)与云南熟普的纯天然结合,没有任何添加,因此柑普茶的品饮特点首先来源于新会陈皮及普洱熟茶的各自特点,其次是两者叠加、互为升华后形成新的特点,大体有以下10点:

  一、厚度

  在众多茶类中,新会陈皮与熟普都是水溶性内含物质相对丰富的茶品,是它们区别于其它茶的一大特性;这就为它们的茶汤带来十分突出、与众不同的厚重感。当它们相结合,冲泡出来的茶汤厚度感则更强烈。

  茶汤的厚度,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当茶汤滑进口腔,舌尖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共同作用下,感受口腔被绵甜滑润包围的感觉,就会充分感受到它的饱满丰富,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绵稠感!

  厚度和茶汤浓度并不相同,厚主要取决于茶的质地,取决于茶叶水浸出物的丰富性;当茶汤在一定的强度,水浸出物成份较多时,在口感上就会比较浓厚绵稠。有些茶,水浸出物成分相对单一,即使冲泡出的茶汤颜色很深,可仍然感受不到那种饱满和绵稠。浓指的是茶汤的收敛性,即对口腔的刺激度。也就是说,浓不等于厚。

  品柑普茶,感受茶汤的饱满丰富、浓厚绵稠,那种舒适的厚度感,是一大享受。

  二、滑度

  滑度指的是茶汤很顺畅地从口腔滑落喉咙,是一种类似吃果冻或喝鸡汤的滑润感觉。这个“滑润感”,与“没有苦涩味所以很容易咽下去”的感觉不同。滑度和茶汤的厚度有一定关系,茶汤越醇厚,相应的滑度也会较为明显。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给品饮者的感触极强,而品质不好的茶汤就会有“锁喉”之感!

  陈皮茶汤和好的熟普茶汤,本身均给人很“滑润”的感觉,两者的结合,那种“滑”感则更加突出。因此,品质好的柑普茶,少不了要细细品味茶汤那种细腻、圆润、醇滑的美妙感觉。

  三、润度

  好的茶汤入喉感到甘凉,立即有解除干涸之感。很多经验丰富的茶客,往往十分重视喉韵的特色。好的熟普,都会带来很好的滋润感;而新会陈皮一大特点就是温润,除渴效果十分明显,甚至有降燥的作用,可为普洱进行降燥。两者的结合,滋润感更加突出。

  润度对于柑普茶来说是必备的,正宗优质的新会柑皮与优质的熟普结合而成的柑普茶,品饮过后给人的感觉应是温润如玉、如沐春风的!品三四杯之后,喉咙清爽滋润,嘴巴不干不燥,咽下去之后整个肚子是温暖舒适的,这就是柑普茶的润度的体现!

  四、甜度

  甘甜是新会陈皮和熟普共同具备的一个重要特征,两者结合在一起甜度更加明显。甜度算是品鉴柑普茶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方面,好的柑普茶氨基酸丰富,在茶汤还未入口之时就能闻到甜香味,而当茶汤入口之后与舌面接触时就能很快感受到甜度,并且会在口腔里蔓延开来,绵长持久。如果是大红柑制成的柑普茶,甜度则相对更加明显!

  新会大红柑柑皮的多糖成份含量十分丰富,辛涩味大为减弱甚至几乎没有,柑皮的甜度明显高于其它外地陈皮,这也是新会陈皮区别于其它陈皮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生理期柑皮的甜度对比是:青柑皮﹤微红柑皮﹤二红柑皮﹤大红柑皮﹤冬至柑皮。柑普茶可以采用不同生理期的柑皮进行制作,因此不同的柑普茶甜度是有差异的,品饮时可以区分。

  采用冬至期间采摘的柑果制作的柑普茶(每年最后一批大红柑,成熟度最高),甜度特别明显,无论是闻茶汤还是品饮茶汤,甚至只是闻干茶,都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浓浓的甜香味,十分特别。

  五、香气

  新会陈皮与熟普均以“陈”为贵;这个“陈”就是“越陈越香,越陈价值越高”,其中的“香”指是陈香味。

  陈香是普洱熟茶自身发生转化后呈现的一种独特茶香。不同等级的熟茶经过一定年份,会分别出现樟香、参香、药香、枣香、木香等香气,等级较高如宫廷料还会出现荷香。陈香不是某种特定、单一的香气,而是熟普经过存储其杂氧化合物增加,酯类酚类减少,转化而出的多种令人愉悦的香气的综合统称。

  “陈久者良”的新会陈皮经过存储转化后同样产生陈香味。同时,新会陈皮的一大特征是,除了陈香味,还具备着一种特有的芳香气味,这种特殊香气,可称得上是“香气奇特”,是别的陈皮所不具备的,是跟其含有一种学名叫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的特殊化学物质有关(其它非新会陈皮,即便外皮和内囊跟新会陈皮类似,其香味还是相差很大,主要是缺少这种关键物质)。柑皮经过不断转化后香气变化的规律:刺激芳香味→清新芳香味→淡淡陈香味+清新芳香味→浓郁陈香味+淡淡的芳香味。

  根据以上分析,柑普茶是新会柑皮与普洱熟茶的结合,其香气应当主要是:新会陈皮特有的芳香气味+新会陈皮的陈香味+熟普的陈香味三者的融合体。

  当然了,不同的柑皮,如不同生理期、不同产区、不同苗种(圈枝或嫁接)、不同树龄、不同种植方式等,其芳香气味也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甚至因生产工艺不同,最终形成的成品的香气也有差别。这些细微差别可在品鉴不同柑普茶时感受出来。

  六、醇度

  醇度是指茶汤品饮时没有不舒适的杂异味,喝起来十分舒服。

  柑普茶的醇度,首先主要受所选用的熟普原料的纯度所影响。纯度是熟茶发酵工艺精湛与否的重要指标,发酵的环境是否卫生、方法是否正确、发酵程度是否合适、储存环境是否理想都可以从茶汤的纯度来考量!纯度好的茶汤喝起来是非常干净舒服的。如果喝起来有异味,说明在制作的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或者是后期存放的时候被污染了!同时,陈化年份也影响熟普的纯度,年份较长,纯度也相应更高;因此,对柑普茶的醇度而言,茶底的选料十分重要。

  其次是柑皮原料的纯度,品质好的柑皮,纯净度也更高。

  然后是两者结合形成柑普茶的生产过程和后续存储过程的影响:生产过程工艺严谨、作业环境优良、注重清洁生产,后期的存储得当不受污染,纯净度自然更高。

  品鉴柑普茶,茶汤的纯度(醇度),即喝起来是否自然、纯净、怡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七、纯正度(柑皮味)

  是指柑皮香气和味道的纯正程度,也就是传统新会柑皮的特有香气滋味的纯正度。是不是正宗新会柑皮,是新会柑皮的哪个产区、苗种如何、树龄如何、种植方式如何等,都会影响柑皮滋味的纯正度。

  在柑皮味纯正度比较方面,往往是:核心区﹥非核心区;圈枝柑﹥嫁接柑;相对高树龄的柑﹥相对低树龄的柑;有机种植为主的柑﹥施放化肥为主的柑。当然这只是大方面的对比,还有许多细节的因素,比如使用的是哪种有机肥也有影响,种植经验不同也有影响,果园的水土品质如何也有影响。

  品饮柑普茶时,感受到更纯正的新会柑特有的柑皮味,是更优秀的体验。


  八、汤色

  柑皮本身的汤色是浅黄明亮;柑普茶的正常汤色更多的是由所选用的普洱料的品质决定。好的柑普茶汤应当是红浓透亮。另外,所选用的普洱熟茶年份越久,汤色往往越红艳通透。

  九、融合度

  指的是柑皮与普洱茶之间互相吸收,互相交融的程度,好的程度就是柑中有茶,茶中有柑,两者融合成一体,不分彼此。这方面取决制作工艺和两者结合时间的长短。品饮柑普茶时,更优秀的体验应当是柑普高度融合,融成一体。而不是柑是柑,茶是茶,柑皮茶叶分离。

  十、协调感

  指的是柑与茶之间形成的一种协调感。协调感和融合度有较大的关联,一般融合度越高,味道就越协调。但这里说的协调感有另外一层重要的内涵,那就是:不同的皮与不同的普洱,在一定的相互融合基础上,协调出或者说综合出不同的滋味,形成不同的、丰富的风味特色。也就是说,不同的柑普茶款式,其协调感是不一样的,各有特色。不同的协调感,这正是柑普茶特有的韵味和魅力。协调感觉如何,也正是评价一款柑普茶特殊且权重极高的指标。

  以上,就是柑普茶的10个品鉴要点,或者说是柑普茶的10个品饮特点。

开茶叶店免不了要找货源,市面上货源非常多,那该如何找货源呢?

  

#如何找货源??其实并不难!!

开茶叶店免不了要找货源,市面上货源非常多,那该如何找货源呢?其实并不难,关键是需要花点时间,今天柑柑就跟大家聊一聊。

如何找货源??

一、熟人介绍

可以跟身边的熟人打探下哪个品牌好,向他们了解相关的情况,然后再找到这个品牌深入了解谈合作。

 

二、网上搜索

上网搜索,在引擎上搜索茶叶供货商或上茶叶类的门户网站,多搜一些品牌供参选,然后再逐一联系沟通了解。

 

三、线下展会

通过线下茶博会之类的展会,现场去看去了解,找到满意的品牌,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沟通。

 

四、线下批发行

去线下的茶叶批发行,现场了解沟通。

 

其实找货源并不难,但是要找到靠谱有实力的源头供应商,的确定需要点时间,在此提醒下,找货源时也要考虑目前市场发展趋势,把找到的货源供应商进行深入分析,看看他们经营年限,在一些大型平台类似某猫平台,看看他们是否在上面有旗舰店,是否提供产品知识培训,服务支持,是否有运营指导,是否可以实地考察...等,如这些方面都有,那就可以深入沟通加盟合作之事。

 

品牌推荐:

柑柑好品牌,主营:“新会陈皮,小青柑,柑普茶。柑柑好是江门市新会区合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之一,品牌以陈皮为中心,以陈皮茶为辅助, 自成立以来,柑柑好陈皮茶以其独特的风味、优异的品质,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和关注。 

公司位于“中国陈皮之乡”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是一家集农业、茶业的综合性的供应商。公司有1000多亩专属柑树种植基地,地理位置也比较有优势,北有圭峰山,南有古兜山,西望熊子塔,是两江汇聚的灵气之地,出产的陈皮正宗、质量上乘,于2006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8年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09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为让更多人广泛和深入地了解陈皮茶,合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汝权先生多次携员工深入陈皮之乡及茶山寨子进行实地考察,对原料进行精心挑选。秉承对陈皮的多年研究,钟汝权先生致力于将陈皮茶推向更为广阔的平台,被更多人所认识和喜爱,让更多人了解到陈皮≠桔子皮。现面向全国招商,希望认同我们,并有志往茶行业深入发展的店铺加盟我们品牌,让我们一起合作共赢!!


风口·专题|垂直细分, 普洱茶的消耗之路

一、异军突起,普洱茶市场逐步细分

进入21世纪以来,短短十几年间,中国普洱茶市场便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大戏。

先是一番“热炒”。

2002年至2005年间,20克普洱茶165万元、一提

七子饼普洱茶160万元等消息让人应接不暇。层出不穷的“天价普洱”,迅速炒出了普洱茶的高热度。

2006年至2007年间,以“能喝的古董”为卖点,普洱茶由“饮品”转型为“收藏品”,茶价一路“非理性”攀升,普洱茶提前进入了它还不应该到达的极限——“风靡全球”。“一克普洱一克金”,普洱茶财富故事,水银泻地般在坊间流传。

然而,接下来的事件发展却令人大跌眼镜。

崩盘、缩水、泡沫、跳水……2007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诸如此类的字眼见诸报端,舆论普遍发难,“泡沫”被挤碎,昔日风光无限的普洱茶陷入了繁华后的“大萧条”时期。

但是,普洱茶并未就此萎靡不振。

2010年,山头茶、纯料茶开始萌芽,一些茶企品牌开始布局名山,提供纯料普洱茶。之后,普洱古树茶突出重围,价格一路飙升。到了2014年,古树茶的价格依然在涨,且涨幅更大。相较于2013年,2014年古树茶的价格普遍上涨50%以上,个别高端古树茶涨幅高达100%,据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采摘春茶时,2013年3000元至5000元每公斤的毛茶,2014年上涨到5000元至1万元。

也正是在这一年,大环境和普洱茶市场急转直下,以生茶、古树茶为主导的普洱茶市场似乎举步维艰。除了古树茶逐渐陷入“越贵越采,越采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外,其造假、以次充好等乱象也越发猖狂,市面上出现了众多形色各异的老班章、冰岛、易武等各大名山名寨古树茶产品,且数量高达数千吨,假货率超过90%,整个行业都面临信任危机,这无疑也让处于回调期的普洱茶雪上加霜。

然而,这次危机似乎很快得以缓解。

2015年至2017年间,异军突起的柑普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一根救命稻草,有人将柑普茶视为继古树茶之后的新门类。普洱茶产能过剩是业界共识,柑普茶的出现,不但丰富了普洱茶产品的种类,延长了产业链,更消化了普洱茶产能,缓解日益突出的产销不平衡矛盾,还大幅提高了茶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普洱茶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发展。因而,不少人寄希望于柑普茶。

但是,柑普茶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似乎并未能让人们如愿。

2016年、2017年两年的高热度,为柑普茶带来的不仅是名和利,还有因标准不完善而日益徒增的行业乱象。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2018年,柑普茶的热度开始下降。据新会当地一柑茶茶企负责人介绍,目前新会柑茶茶厂的开工率基本不到50%,某些工厂即使开工了,干一段时间、歇一段时间也是常态。目前不少柑茶茶企、经销商都陷入了困境,纷纷谋求转型。

从2000年到2018年,纵观普洱茶这十几年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它从品饮到收藏再到品饮,从全品类热到古树茶热再到柑普茶热,其市场逐步被细分。然而,细分的市场下,品饮消耗始终是主流。

事实上,品饮时代,普洱茶的消耗之路走得似乎并不容易,机遇与危机并存。但整体来看,每次危机总有新生的力量突围,进而缓解甚至化解危机,带火新的品类。

那么,在如今普洱茶天价频出、假茶盛行,柑茶热度不如往日的困境下,具有何种特点的茶叶品类或新生品类将成为破局者?普洱茶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又在哪儿?

二、品饮消耗,好喝且安全健康的更有机会

品饮时代,茶作为一种饮品,当然是要被喝、被消耗的。

清铧茶业董事长林清修表示,白茶与普洱茶相似,越陈越香,因而很多人都认为二者比起品饮可能收藏会更好。但事实上,于他而言,做茶22年,他始终认为“茶是要喝的,不是要藏的”。食品的东西是要被消耗的,藏一两泡好茶是拿来分享的。今天,如果说大家只为了藏而不去喝的话,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他认为全国的消费者还是要以“喝为主、藏为辅”。

天天喝,天天品,现如今消费者对普洱茶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能喝是必然,好喝更重要。

老马帮品牌创始人余海林表示,2005年之前,消费者对普洱茶不大了解,你买我也买,你喝我也喝,没有考虑过不同品类的茶是不是更好喝。而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懂茶,甚至比商家还懂,他们慢慢把各类茶的口感分辩出来了,品得出何为大树、何为小树、何为古树等,对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再也不像十几年前那样,商家说哪个好,消费者就买哪个,现在是消费者说了算,消费者会识别,茶叶的好坏一喝就能喝出来了,所以现在做茶是靠品质,说实话做实事。

除了能喝且好喝外,茶叶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安全、健康。

纵观2018上半年,涉及安全问题的事件可是出了不少,像茶行业的“芳村特大假茶案”、医药行业的“长生生物疫苗案”、交通出行行业的“滴滴顺风车案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全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是恐慌,也给相关的企业带来了极大伤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件事儿足以颠覆他们多年来的努力,所以,做企业、出产品,安全健康,仍是亘古不变的追求。

中茶经销商黄文荣表示,现如今,在全社会都在围绕大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下,不止普洱茶,几乎是全茶类,他们在导购和推广方面都在逐渐侧重茶叶的保健功能,更加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

因而,基于上述因素,我们不难发现,能喝、好喝且安全健康的茶可能更有机会成为下一个行业爆点。

三、消费升级,熟茶、中期茶可能会是下一个风口

品饮时代,消费升级,市场细分,如果说要具体到品类的话,不少人认为普洱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在于熟茶、中期茶。首先,它们符合上文提到的好喝、健康、质量安全有保证等因素;其次,专注这些垂直领域的茶企开始觉醒,抓住了市场机遇,准备大干一场。

1.多方发力,熟茶不断突围

双陈普洱市场部产品策划经理周超表示,熟茶很大程度上将会是行业未来三到五年的一个热点。

首先,它性价比较高,价格便宜且品性温和。茶叶品类的品性决定其市场的潜力,毕竟熟茶这种较软的品性与绿茶及其它茶类有一个明显的区分。

其次,熟茶的品质相较于以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以前很多消费者都认为熟茶原料差、工艺不透明、质量难以保证,而现在则不同了,熟茶不再像以前那样做得那么糟,其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一些专门做熟茶的企业,例如郎河(一球)、五正、润元昌、厨心、云元谷等,始终深耕这一领域,做出了不少不错的熟茶单品,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

再次,专注熟茶领域的茶企不断发力,提升了消费者对熟茶的认知。例如五正,他们在市场开发、产品销售、品牌宣传的过程中,更关注产品的质量,“专业、专注,只做熟茶”、“五正熟茶,欢迎PK”、“五正熟茶不怕比”、“五正熟茶,香甘重滑”等一系列的宣传,所传达理念虽然简单,却能起到教育消费市场、教育消费者的作用,让其对于熟茶品质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此外,很多品牌都开始进军熟茶领域,包括双陈在内,今年也有规划在主力产品这块增加熟茶产品,熟茶这个细分的领域,未来或将是普洱茶行业一个可直接拓宽的消费领域。

2.风险降低,中期茶群体日渐扩大

周超表示,现在各个老的茶厂,像福海、黎明茶厂等,他们2006年之前的产品,现在都转换到了一定的阶段,都在开始往外出售。如果说普洱茶是一个大类,那么这个领域里面熟茶、中期茶应该是细分的风口,同时也是行业趋势,于茶企而言,谁要能抓住这两点,未来其在消费端、市场端就更有机会脱颖而出。

熟茶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像五正、润元昌,以润元昌的润活技术为例,应该说他们都是抓住了一些趋势的。

中期茶方面,总体来讲双陈是有优势的,其在这个行业中主要推进的产品就是中期茶。之所以选择中期茶,首先是因为它已有一定的存储年份,能体现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普洱茶品质的提升;其次是这一阶段的茶有着超高的性价比。从消费者体验来说,同样要花几百块钱,为什么我要买不怎么适宜品饮的新茶,而放弃有一定年份、能直接饮用且价格不是很高的普洱茶?

“现在我们全国各地的门店,主推的就是2006到2012年间的普洱生熟产品。这类产品价格相对便宜,大概集中在400到1000元之间;此外,这批茶当年所用的原料也比现在的要好,这得益于当年产茶区良好的生态,以及当年原料的低价。所以,从产品上来讲,双陈早期的2006至2012年间的这批产品,应该说不管是从原料、品质、工艺还是性价比来说,都有很大发展空间,而且这一领域也是客户直接消费的领域。毕竟大家喝普洱茶,还是想喝有年份的,这是普遍的消费趋向。当然,不排除还有这么一类群体或者说小圈子,喜欢新茶。但从大众的普洱茶消费来讲,大家从新茶过渡的时候,更喜欢喝一些有一定年份、品质、仓储干净的普洱茶,且可以看到的是这类消费群体在不断扩大。”周超说。

事实上,就性价比而言,不只是双陈,包括现在大家所关注到的黎明、福海等,他们在这一阶段的茶品其实价格也都不高,大都在几百元,且这些经历岁月洗礼的产品,转化出的品质也都很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除了性价比外,中期茶还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投资风险低。

众所周知,普洱茶具有金融属性,因而很多人将其作为投资对象。不少普洱茶经销商表示,就未来的转化而言,购买中期茶要比买新茶划算得多,中期茶投资风险偏低。

现在很多消费者,包括一些藏家及以前玩老茶的群体已经看到这一优势,并开始布局中期茶市场。因为一线茶厂产品价格偏高,例如大益的一些产品,不少人把方向放到二线,去寻找一些品质比较可靠的二线茶厂的中期茶,像郎河、双陈等,其产品价格不高,又有比较好的发展空间,可藏可饮,送人也体面。

未来消费者怎么走?玩山头,玩纯料?周超表示:“从整个行业的消费来说,未来肯定是要走到这个阶段的,既可以直接饮用又有年份的普洱茶。事实上,就中期茶而言,它有一个很广泛的群体,为了继续深挖这一领域,我们双陈近期举行了‘遇鉴·干仓’等一些列活动,旨在塑造‘双陈干仓’这一概念,将干仓跟双陈的关联性做得更强。因为仓储是普洱茶的二次工艺,再次升华,不同的仓储出来的品质是不同的。在中期茶这块儿,我们双陈的优势除拥有丰富的产品,可控的产品品质、工艺外,最突出的还是我们的仓储体系,我们的产品都是经过自己干仓出来的,其品质更高。因而从产品、工艺、价格、仓储等方面来讲,我们还是有优势,当然不止我们,其它布局中期茶市场的茶企或品牌也是有不少优势的,所以说,在多方势力的共同推动下,未来中期茶有一个很好的趋势和空间,有更大的机会脱颖而出。”

文/ 喃喃语(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