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四大茶叶

找到约2,554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老徐谈茶:滇红位列中国四大红茶,它与其它三种红茶有何区别?

时间过得真快,中秋一过,天气也逐渐变冷了,茶友们询问红茶的又开始多了,确实也到了比较适合喝红茶和普洱熟茶的季节。我们就用两期《老徐谈茶》分别和茶友们聊聊云南特有的红茶滇红和普洱熟茶,这一期先来说说滇红。


说起滇红就离不开一位制茶大师——冯绍裘先生,这位是真正的大师,云南滇红就是由他创立而成的,是云南滇红之父。他把祁门红茶的制茶工艺带到云南,并根据云南凤庆当地茶叶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从而制成了云南的滇红,1939年一经面世便震惊了国际市场,并获得好评无数,新中国成立之后更被国家定为外交礼茶,并在1986年作为国礼赠送给到访的外国元首。由此可见云南滇红的品质确实非常好,它不输于任何一种茶。



云南滇红是中国四大红茶之一,其它三种红茶分别为:祁门红茶、金骏眉、正山小种,这三种红茶分别产自于安徽和福建,今天就重点来聊一聊云南滇红口感、茶味及茶韵与这三种红茶的不同点。


云南滇红所用的原材料就是云南大叶种茶,尤以临沧凤庆、云县所产的大叶种茶为好,众所周知云南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非常丰富,因此以它为原料制作的云南滇红茶味非常醇厚,并且耐泡性也非常好,这是其它红茶不可比拟的。

举例说明,咱们用同一种盖碗、相同的水温、相同克数的不同红茶同时开汤冲泡,云南红茶在茶味的饱满度或者是耐泡性上都有碾压性的优势。其它红茶在投茶5克的情况下,用沸水来冲泡,基本上4-5泡就会出水味,茶味就变得淡寡无味了,而滇红在这个时候才是它的巅峰状态。


从茶香来看,云南滇红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茶本身的香味,它的火味不重,反倒是临沧茶特有的花蜜香更为明显,通过人工工艺加工出来的那种香极少,它彰显出来的是来自大自然的独特韵味,要达到这种效果,原料的品质就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点无需再多言。


再看茶韵,滇红的层次感非常丰富,从微苦到回甘之间变化非常快,并且这种甘味在口腔中扩散的面积很大,好一点的滇红确实可以达到满口回甘、生津。茶汤的质感也非常饱满,并没有丝毫茶水分离的感觉,润滑度也很不错,这也是其它红茶较难企及的,当然并不是其它红茶就不如滇红,它们各有特点。

需要强调一下:冲泡红茶的时候一定要用沸水,尤其是茶友们在试茶的时候,如果用低温水(80℃左右)冲泡,大概率是这茶的品质有问题。

今天只是说了滇红的特点,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面交流。

来源:老徐谈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中国四大名茶产区分布

中国从宏观上划分成四个一级茶区(一级为全国性)。分别为江南茶区、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北茶区。“名山出名茶”,而每一种名茶又往往都伴有几处怡人的风景、一段不凡的历史,一个美丽的传说。名茶、名人、名山相得益彰,人因茶而淡泊名利,茶因人而更加卓著。

一、江南茶区。年产茶量非常高,大概占全国总产量的2/3。在出产的茶品类中,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等大类,其中又有各种特种名茶,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庐山云雾等,也许正是因为江南的灵山秀水养育了太多的才子佳人,所以江南名茶也因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而更加风流婉致,甚至可以说,江南才是中国茶文化之源。江南茶区是目前中国绿茶生产最集中的茶区。

1、浙江:主产于浙江杭州西湖的西湖龙井,主产于湖州市顾渚山的顾渚紫笋等。

2、江苏:主产于吴县洞庭山区的碧螺春、连云港市花果山的云雾茶、南京雨花台的雨花茶及无锡市的无锡毫茶等。

3、江西:主要有江西庐山的云雾茶、婺源县的婺源茗眉等。

4、湖南:君山岛的君山银针、安化县的安化松针及湖红工夫等。

5、安徽:黄山的黄山毛峰、祁门县的祁门红茶等。

二、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茶区气候条件独特,也是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华南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也使得茶资源种类极为丰富,主要以出产乌龙茶、红茶、花茶和白茶为主,其中,乌龙茶和红茶的品饮方法更是独具一格,开创了中国功夫茶的品饮艺术先河。华南茶区名茶辈出,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及产于台湾省的冻顶乌龙茶等,与江南名茶的贵族气息完全不同,华南名茶带有更多的平民色彩,与百姓更加贴近,很好地阐述了中国茶文化的民生景象,也深度影响了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广东:潮州的凤凰单丛、英德市的英德红茶、仁化县的仁化银毫茶等。

2、福建:安溪的铁观音、武夷山的大红袍、福鼎的白毫银针、永春县的永春佛手等。

3、广西:凌云县的凌云白毫、苍梧县六堡山区的六堡茶、桂林的毛尖等。

4、台湾:几乎全省都产茶,主要有花莲的天鹤茶和台东鹿野的太峰高山茶、台北出产的文山包种,以及新竹的白毫乌龙等。

三、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影响意义不但在中国是巨大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里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是中国茶叶走向世界的第一站。

西南茶区属于高原茶区,地形复杂,土壤类型多,气候变化较大,主要出产红茶、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名茶主要有云南普洱茶、云南沱茶、滇红工夫茶、四川红茶、四川蒙顶茶等。早在千年前,这里就大量出产紧压茶,并且随着马队的铃声在茶马古道上流通,甚至销往周边及更远的国家和地区。古老的西南茶区地形各异,气象万千,有着丰富的茶叶种类,出产的名茶也很多,其中更有些名茶贵如珍宝。

1、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普洱茶,澜沧江沿岸的滇红工夫茶,以及盛产的紧压茶、翠华茶、大白茶、苍山雪绿等。

2、贵州:遵义毛峰、都匀毛尖、雷山银球茶等。

3、四川:蒙顶山的蒙顶甘露、蒙顶黄芽,峨眉山的竹叶青、峨眉毛峰,还盛产碧潭飘雪、茉莉清茶、三花茶、嘉竹茶等。

四、江北茶区。地形复杂,气温较其他产茶区偏低,是中国四大茶区中位置最北的产茶区。相较于南部茶区,这里天气寒冷,气候变化明显,能成功地种植茶树,产出品质优秀的茶叶,本身就是成功的创举。也是茶文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江北名茶的种类相对要少一些,出产最多的品种是绿茶,包括传统的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及名茶新锐明山茶等,但也正由于赋了独特的小气候环境,所以这些名茶也具备其他名茶所不具备的优点,从而使中国名茶更添风彩,也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河南:信阳出产的信阳毛尖等。

2、安徽:六安等地的六安瓜片、舒城兰花茶、天柱剑毫、金寨翠眉等。

3、陕西:西乡的午子仙毫、南部县的汉水银棱、镇巴县的秦巴雾毫等。

4、山东:崂山出产的崂山茶等。

中国四大名茶,谁才是茶中之王?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经过千百年的的努力,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6大茶叶种类,包含几百种产品。自20世纪初以来,国内国际社会组织了多次中国10大名茶评比,前后有几十种名茶入选。

尽管每一次的评价标准和出发点都不太一样,但是有一些历史名茶却屡次上榜,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名茶。接下来,我们就根据不同时期的10大名茶评比,选出其中比较受欢迎的四大名茶,看看你喜欢哪一种?

黄山毛峰

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选十大中国名茶开始,截止到2002年《香港文汇报》评选,近100年间,在国内外比较知名的评比活动中,黄山毛峰均被选为中国10大名茶之一,这足以说明,黄山毛峰的价值。

黄山毛峰是徽茶的代表,原产地为古徽州地区,创制于1875年前后。但实际上,黄山地区早在唐宋时代就已经是重要的产茶区,到了明清时代兴散茶后,更是成为舞台中央最闪亮的那颗星。

明清时代的徽商,之所以出名,就是靠着茶叶起家。再加上当地多山地丘陵地貌,海拔较高,雨水充沛,温度适宜,出产的都是高山云雾茶,滋味鲜爽,香气清扬,深受消费者喜爱。

西湖龙井

要说西湖龙井的名气,可能比黄山毛峰更大。在目前中国绿茶界,它似乎是无可撼动的王者,而且它也被历次全国10大名茶评比选中,拥有绿茶皇后的美誉。

西湖龙井主要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周围,分为一级产区和二级产区。其中一级产区主要包括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等五大核心产区。

这里面所产的西湖龙井是品质最高价格最贵的,但是外围还有很多二级产区,品质同样不错,但价格要便宜不少。

西湖龙井之所以能够成为绿茶皇后,除了本身具有的独特品质之外,还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有了很大的关系。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西湖边钦点了18棵御茶树。当然,除此之外关于西湖龙井的传说还有很多,让它的名气大大高于其他绿茶。

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是中国乌龙茶中的代表作,可以说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都非常高。2000年到2012年之间,铁观音走向全国市场,成为当时最火热的一种茶。

虽然当时很多人在炒作普洱,但不管是滋味口感还是冲泡方式,普洱都不容易让人接受。而闽南乌龙铁观音则完全没有这种顾虑,很快走向全国占领北方市场。

因为铁观音的滋味香气都非常特别,不管是喝绿茶,还是喝红茶的茶友,在没有接触铁观音之前,都根本无法想象其独特的香气滋味。而在喝过铁观音之后,有都会被它的知味香气所折服。

可以说,铁观音是除了绿茶之外最让人容易接受的一种茶。在中国历次十大名茶评比中,它同样当仁不让的上榜,占据其中重要一席。

碧螺春

相较于前三大名茶,碧螺春的知名度可能略低一些,但并不妨碍它在中国10大名茶中的地位。因为碧螺春生长在太湖的东洞庭山和西洞庭山上,环境特别优越,但是总体产量有限,无法跟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和铁观音相媲美。不过碧螺春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成为贡品,茶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卷曲成螺,所以叫做碧螺春,一斤茶需要6~7万颗芽头,因此显得特别珍贵。

碧螺春最大的特点就是香气扑鼻,当地人称此茶为吓煞人香!据说当年康熙皇帝都曾经对此赞赏有加,并亲自为碧螺春命名。总而言之,上面这4种中国名茶,都是历史悠久的茶叶,可能很多人都喝过了。那么你觉得这几种茶哪一种最好?喝哪一种才是茶中之王?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或者认为其他茶比这上面4种更好,也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补充我们一起交流。

来源:茶情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50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