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叶有几重

找到约1,669条结果 (用时 0.055 秒)

又一茶企上市失败!中国茶叶第一股,终究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7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

市场规模3000亿元,关注度却不高!

上市,一直是中国茶企的执念。然而,茶企上市之路,却是屡败屡战。

遗憾的是:未来几年,A股茶企上市第一股,终究还是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01-中国茶叶的落寞

公司上市,本来就难。

农业公司想上市,更是艰难。

农业中,最传统的茶业想要上市,更是难上加难。

国内门槛较低的创业板,要求:

持续三年盈利;最近两年连续净利润累计超过一千万;净资产不低于两千万;发行股本不低于三千万。

满足这个条件的企业并不少。但审核是要命的一步,几百万审计费用花出去,也未必能上去。

2018年创业板22家企业IPO仅有6家审核通过,过会率27%。

在地下室蹦跶的创业板都这么难,站在高楼上的大A股自然不用说。

资本,青睐周期短、见效快的行业

农业,投入时间长,见效慢,相比科技类,盈利空间还不高,一直不受资本青睐。

在上市公司中,农业公司占比一直不高:

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合计3034家,涉农类121家(不含茶),占比3.9%。其中涉农制造业69家,农业52家。

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中,农业公司13家。占比2.6%。也就是说,在资本市场中,农业也几乎是垫底的(漂亮国大平原上烧石油的机械化农业,竞争倒是挺强)。

农业,在上市的路上,本来就孤军奋战,好不容易挤上去,也是势单力薄。

至于茶类,更是农业中最惨的存在:

目前,仍没有一家茶企冲上大A股。新三板倒是有一批,2018上半年,新三板22家茶企,9家负增长,营收过亿的只有1家。

其它茶企,营收都在百万、千万级别。(跟新三板上其它公司相比,差距很大)

这两年,部分大茶企纷纷冲刺大A股。然而,茶企上市之路,道阻且长。

-02-中国茶叶,标准之痛

只有生产力才是真实的。

生产力的背后,是标准化,规模化。

英国工业革命成功后。1851年,英国派罗伯特福琼把茶叶偷出中国,在印度等殖民地使用机械化制茶。机械化的成功,带动印度茶叶的标准化。

印度茶叶,虽然喝起来真不敢恭维(是真的难喝),但就一个产业来说,印度茶叶的标准化程度,比中国茶叶高。世界最大的茶企,正是印度的塔塔饮料。

而中国茶叶所代表的生产力,仍然停留在小农经济时代。一家一户,手工生产。

中国茶叶,没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标准

中国茶叶有标准,但这些标准,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

从茶叶采摘到冲泡品鉴,茶叶,都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标准。

比如普洱茶,采摘的时候,虽然有一芽两叶的标准。但这样的标准,就好比,一件T恤,要有四个洞。这不是废话吗?  

相比一芽两叶的标准,资本希望的标准是:迅速检测出来,这个茶值多少钱?能否工业化带来产值?这才是行之有效的标准。然而,茶叶无法解决。

茶老板一堆茶叶摆在面前,一堆台地茶,也敢拍着胸脯说:我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冰岛古树茶。一口下去,保准你打通任督二脉。不信你喝,还有冰糖甜、兰花香呢。其实,不知是哪里加工出来的香精茶。

一堆茶叶摆在资本家面前,茶老板吹嘘:我这个是老班章古树,1.5万元/公斤,100公斤,值150万。

到底是哪个山头的茶?做茶几十年的老司机能够喝出来,普通人根本分不出来,只能听茶老板自说自话。

不仅原料和库存没有标准,就连喝茶的时候,也彰显个性。有的人喜欢普洱茶的蜜香、有的人喝醇厚的汤感,有的人喜欢回甘。

还有的人,一句茶无贵贱,适口为珍,把想实现标准化的人弄得晕头转向。

制茶工艺无法实现标准化。这意味着,虽然今天的中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无论什么样的机器,都可以造出来(光刻机除外)。

但茶叶不可能规模化生产,没有工业化先进生产力的加持,资本回报率很低。

加上我国茶叶的消费背景是:一方美食影响一方茶饮,地域差异、饮茶口感,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茶叶市场要真正打开,难度相当大。

最传统的农业、没有标准、慢消品、购买周期长,这无关对错,但鉴于此,聪明的资本,根本看不上传统茶行业。

资本是需要回报的。但茶叶,只靠卖茶,能带给资本的回报,少之又少。

资本,知道茶难卖,也知道茶行业有200余万吨茶叶库存卖不掉。

这样的大背景下:没有资本支持,短期内,茶企上市,权当看戏吧!

更残酷的是:农业股,30年来都是阴晴不定。纵然有一家茶企真的上了大A股,但鉴于以往茶企晴两天阴三天的表现。

茶企能在大A股上蹦跶多久,又有谁知道!

会不会今天上去,后天就摔下来了呢?

-03-中国茶叶,不止上市

一家茶企能够上市,做大做强,这是企业的实力,有助于市场的打开,这是茶行业之幸。

但是,纵然没有能够上市的茶企,也不必妄自菲薄。

中国茶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据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数据:茶叶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全省茶产业涉及茶农600多万人。

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17年,全国19个省、900个县产茶,涉茶人口8000万。

数千万人靠茶为生,如果出现几个茶叶巨头,上市成功,通过融资带动茶行业走向规范化,那是行业之幸(从这一点来说,希望茶行业的央企能上市)。

相反的,没有茶叶巨头上市,对茶行业,也没有影响。

中国茶产业,本质是藏富于民。只要8000万涉茶人口,能在茶行业里,吃饱饭,过好自己安稳的日子,比任何茶企上市都管用。

普通人的需求,无非安居乐业四个字。让贫困的茶农,每年多几千块钱的收入。让住了十几年的破房子,变成新房。才是实在的。

如果因为看惯了立顿的辉煌,非要把中国茶叶拔高到世界第一茶企的高度,回过头来教育几千万涉茶人口:

你看人家立顿多牛,你看你们一家上市茶企都没有。这是圣母哭丧,自作多情。

让几千万涉茶普通人过好日子,比上什么市都重要。

中国茶,不仅仅是饮料

茶,终究是用来喝的,最重要的,还是服务国内消费者。

茶叶,有两种,一种是中国茶,另一种是别的茶。

立顿、大吉岭等茶叶,只有茶的味道,国内消费者,根本不屑一顾。

然而,中国茶叶,却是色香味俱全。

中国茶叶,六大茶类,各有奇香。绿茶、清香淡雅、清爽纯净,红茶似花似果似蜜,乌龙茶的香、花果香中夹带烘烤味,至于普洱,一饮之后,其他茶叶,皆是过客。

除了香气不同,中国茶叶的滋味,绿茶鲜爽,青茶熟香温润,陈年普洱则陈香醇厚。

作为一种饮料,能有这么复杂的风味变化。能与之媲美的,只有法国、意大利等旧世界的顶级葡萄酒。

然而,法意红酒,却不具备中国茶的精神属性。

中国茶,口渴时候,一杯下肚,照样解渴。若有心情,小壶静静冲泡,一人一茶,喝的是活在当下的闲适。三五好友,喝茶论道,喝的又是一种感情。

中国茶,喝的是茶,品的是人生。一盏茶,融合了中国人“人生草木间”的哲学智慧。拿起放下,苦尽甘来,所能表达的,也不过茶之一二。

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品茶却是一种精神境界。国人对茶的感情,又岂是一句人生如茶,所能表达的。

国人对茶的感情,又岂是立顿之流所能了解的。

写在最后:

中国茶叶,不可能放弃手工,转行机械化。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资本看不起传统茶叶的事实。

所以,对茶企上市,坦然一些,有则好,没有也无关紧要。

人生在世,尽人力,听天命而已。

对茶企而言,比上市更重要的:是在没有标准的茶叶市场里,守住自己的制茶底线,不辜负茶客的信任。这样的茶企,无论上市与否,茶客都不会抛弃它。

如果真有茶企能在资本中杀出一条血路,成功上市。那么,企业赚钱很重要,但承担大茶企的社会责任,同样重要。

带着行业走向标准化,让茶客买茶不被坑,早就是数亿茶友心中的殷殷期盼。

目前,中国传统茶行业,很难出现奇迹。既要保住千万人的饭碗,又要出现大茶企。天下没这么美的事,只能两利相权取其重,造福于民。

但长远来看,中国茶叶完全有可能创造世界一流的大茶企。

不是机械化,也不是茶文化,而是茶叶深加工(卖科技品比卖原料赚多了)。

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正在抢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领导权。

新一轮科技革命一定会带来更强悍的生产力,尤其未来10年,生命科学大有可为。

茶叶,一片特殊的树叶。目前已发现化合物就有500多种。未来,喝不完的茶叶原料,很有可能大量用于茶叶深加工。

新的茶叶增量市场,完全有可能出现。

我们普通人能做的,无非就是:

喝好自己的茶,且待未来!

来源:今日头条--巡茶纪,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喝茶的六重境界

       喝茶有几重境界?有喝茶、品茶、茶艺、茶道四重境界说;有只为解渴、为了“投资”、追求美味、提供精神力量四重境界说;有解渴、生喜爱、知茶、和静怡真、皆空五重境界说;有茶人、茶客、茶贤、茶宗、茶仙、茶圣六重境界说。各种观点不一、自成体系。笔者也有愚见,也有一说。笔者之说为六重境界,在喝茶、品茶、茶艺、茶道四重境界说上拓展完善,参考《易经》原理而来,为喝茶、喜茶、品茶、艺茶、道茶、缘茶。现就结合《易经》进行诠释,以供参考,不妥之处,敬请海涵、批评指正。 

一、《易经》人生的六个阶段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含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易经有64卦,每卦有六爻。其中,《易经·乾卦》将人生分为六个阶段。
      初九:潜龙勿用。释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或者自己能力还不足的时候,要不断学习,积蓄自己的力。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释为:经历了潜藏积蓄,人生有了追求目标,这时要抓住一定的时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释为:在这个时刻,你要提高自己的警惕,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能力好,做出了一点成绩而得意和自满,应该时刻检讨,反省自己的言行。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释为:抓住机会在努力,在拼搏中,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推向最高处。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释为:事业到达巅峰,可以大展宏图。
      上九:亢龙有悔。释为:人要知道进退,这样才能够保身保富贵,让自己的事业更加稳定。
这六个阶段可以诠释为:韬光养晦、崭露头角、居安思危、相时而动、理想实现、功成身退。 

二、喝茶的六重境界
       结合《易经·乾卦》人生六个阶段,从不懂喝茶、到懂茶、识茶、通过喝茶悟道,可以将喝茶境界确定为六重,即喝茶、喜茶、品茶、艺茶、道茶、缘茶。
       第一重: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是最基础的,不求美味,只要能解渴就行。泡茶时,随手拿一个杯,直接把茶叶泡水里,怎么方便怎么来,很难深层次地去体验喝茶给人带来的愉悦。这一重境界不懂茶,要不断学习,提高茶学方面的认知,让自己懂茶、培养自己对茶的兴趣。这与《易经·乾卦》第一爻,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或者自己能力还不足的时候,要不断学习,积蓄自己的力相契合。
       第二重:喜茶。通过喝茶,对茶有了一定的了解,已经培养出了自己对茶的喜爱,也有自己钟爱的茶品,比如酷爱喝蒙顶甘露、西湖龙井等。这与《易经·乾卦》第二爻人生有了追求目标相契合。
       第三重:品茶。能力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具备审评师的能力,能通过审评、品鉴和研习,知道同类茶的优劣。这一重,喝茶也很讲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这与《易经·乾卦》第三爻千万不要因为自己能力好,做出了一点成绩而得意和自满相契合。

       第四重:艺茶。喝茶时讲究精神上的愉悦,注重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简单理解就是喝功夫茶,放空心灵,享受茶之美,通过喝茶,以茶会友,拓展人脉,促进事业发展。这与《易经·乾卦》第四爻将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推向最高处相契合。
       第五重:道茶。茶道融儒释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实现精神上的得道超脱。儒家喝的是千秋功业一壶茶,共谋民族复兴大业;释家喝的是禅茶一味,以茶修心,达到空灵无我;道家喝的是天人合一,溪边林下,无为逍遥。这与《易经·乾卦》第五爻“事业到达巅峰,可以大展宏图”相契合。
       第六重:缘茶。有道或得道之人的喝茶。这种人,对于茶道的理解已与人道、天道合为一体;这种人不会执着于茶,喝茶不说茶,不纠结茶品、喝茶方法和形式。真要说喝茶,就讲一个字“缘”,能喝上当下这款茶,能遇见都是一个缘分。这重境界不管身处何地,身心放松,抛却杂念,享受当下,洒脱自在,活出真我。这与《易经·乾卦》第六爻“功成身退”相契合。  

三、结束语
      笔者愚见之六重境界说,前三重是物质层面的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后三重是精神层面的茶,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喝茶的境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解也会发生转变。
      中国茶,源流长,发神农,起汉唐,茶道源于中国。今天,每一款茶都来之不易,需要我们用心去品味和感悟。喝茶的境界,也是人生境界,茶道融儒释道,以茶为媒、以茶修身、以茶悟道,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增进友谊、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升华,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感悟。
      笔者的六重境界之拙见,只是一家之言,仅供读者参考。
作者:代先隆


中国顶级茶企上市又遭重挫!

  国内大茶企,2015年12月就挂牌新三板的八马茶业,上市又遇波折。2019年7月,为了上市,八马茶业接受中金公司辅导,一年下来,没有太大进展。

  9月3日,中金公司终止对八马茶业的上市辅导,八马茶业又重新寻找新的辅导合作机构,中信证券。

  不止八马,想上市的大茶企,几乎都是一首凉凉拉给自己。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茶企百余万家,竟没有一家拿得出手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01-

  表象与根源

  提起中国茶企,不得不说反面教材立顿。

  有人说立顿的成功得益于世界喜欢红茶,而中国以绿茶为主;有人说因为立顿有从茶园到茶杯的口号,没有中间商,自己赚了差价;有人说中国茶文化门槛太高,不利于推广茶叶;有人说机械化加工,规模化生产,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这些都有道理。

  其实,中国茶叶没有大品牌的根源,正是中国茶叶有品类没有品牌的根源。

  中国茶叶,根据不同的气候、饮食习俗,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千百块。茶叶讲山头,像极了春秋时候的诸侯争霸。表面看起来庞大,单挑出一个诸侯,实力并不强。

  中国茶叶年产量世界第一,坐拥最大的消费市场,单挑出一类茶,挑出一家茶企,也不强。

  茶叶也讲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茶作为饮料,受制于饮食习惯。饮食与饮茶,表面上略有关系,实际上,饮食对饮茶的影响,深入骨髓。

  而饮食习惯,基本是不可能改变的。

  -02-

  茶,一方水土,一方饮食

  繁华的江浙,高寒的藏区,会玩的潮汕,中华大地,一方饮茶习惯,都与饮食息息相关,无一例外。(吃货慎看)

  一、江南、绿茶

  江南物产丰富,东南第一佳味淮扬菜,始于春秋,盛于明清,如今几千年了。

  严选料,精细作,讲究火工炖焖,注重刀工本味,以汤为重,浓醇兼备。简言之,清淡平和。

  淮扬菜讲究赶季,应季食材还有抢鲜的习惯,明前的刀鱼骨刺软,盛暑要吃笔杆青,螃蟹九月团脐十月尖。吃海鲜水产,非活杀现烹不食,死掉的无人问津。

  淮扬刀工要求严苛。众所周知的文思豆腐,将一块豆腐切丝如发,把豆腐干横劈成24片以上的薄片,再细切成丝,烧熟后要在羹汤中丝丝散开、绵而不断。

  这样的饮食习惯,如果茶余饭后,非要喝一杯重口味的浓普洱,画面感太强,没准还会因为茶醉反胃。

  江浙一带,饮食习惯决定了饮茶习惯,以小清新绿茶为主。

  饮食风俗也作用于茶叶风俗,应季食材要靠抢,明前绿茶也靠抢。西湖龙井,早三天是个宝,晚三天变成草,雨前雨后,价格差别相当大,等到入夏,也就不采龙井了。

  换了云南普洱茶,虽然也讲究头春,但远没有绿茶那么严苛,备受追捧的古树茶,偏偏是最后发芽的。

  淮扬菜娇嫩,当地人喝的绿茶也娇嫩,泡茶自然也不能像泡粗老的普洱茶一样。如果非要用紫砂壶去摧残绿茶小清新,虎跑泉配上正宗的西湖龙井,保证能泡出9块9包邮的水平。

  二、边冷地区,普洱茶,砖茶

  江南往北的北方地区,再北到内蒙、再往西到新疆、南回藏区,再绕回云南,都是普洱茶、砖茶的铁粉区。跟小清新绿茶不同,普洱茶完全相反。

  普洱茶,现在炒到几万块一公斤,几千万一件。但很久以前,普洱茶还是被迫低调的,中原人不喜欢普洱茶,普洱茶只能跟黑茶一样,压成茶饼,长途跋涉,卖到高寒藏区,新疆,蒙古等地。

  云南人牵着马儿,一代接一代的长途跋涉,往边疆送茶叶。年复一年,在默默无闻的翻山越岭中,走出了茶马古道,发现了越陈越香。

  藏区多寒冷,把茶狂煮几个小时,做成了主食。绿茶不耐煮,红茶煮了味道不是太好,最合适的,当然是普洱砖头或者黑茶。煮好了茶,加入酥油,就成了酥油茶。如果去西藏或香格里拉旅游,一定要干几碗。带面包或者泡面,会吃不下。

  而且,酥油茶,离开了本地,就不好喝了。回到昆明春城,再喝酥油茶,会觉得油腻得喝不下去。

  喜欢撸羊肉串的新疆大叔,辣椒面撒上,再加点小菜,野韭菜蘸羊排,吃起来香喷喷的。这种时候,绿茶小清新就派不上用场了,需要来杯砖茶消食解腻。

  有趣的是,云南普洱茶产地临沧,这地方的饮食,傣味酸辣,一个盆里,一半是大块大块的肉,一半是小米辣为首的佐料。初到茶山,根本吃不惯,春茶时候,勐库镇上的米线店倒是十分红火。

  以前,临沧很多人喝绿茶,后来普洱茶火了,本地人成了卖茶的,就都喝普洱生茶了。

  普洱茶在广东,边疆和北方地区盛行,得益于当地饮食习惯。江浙一带,富豪云集,普洱茶就是卖不动,不是普洱茶不好,主要在于江浙一带的饮食习惯,让他们多喝绿茶。普洱虽好,但不至于每天一泡工夫茶,让人汗流浃背,还茶醉反胃!

  三、川湘特色

  云南北边的四川,红油火锅里涮串的画面,不仅好看,吃着更爽。吃完之后,麻辣和油腻也不用担心,茶馆里,茉莉花茶的芳香轻松化解。一个大铜壶,一泡一整天,喝完再续。

  四川东南的湖南人,喜欢干辣熏肉,黑茶杀青后,直接像熏腊肉一样熏茶叶(黑茶和普洱耐熏)。老司机评茶,喜欢从火攻上指出不足,但这对湖南人不管用,熏茶有一股烟火味,照样会被喝得精光。

  出了湖南,一直往东走,就是红茶天堂福建了。福建有武夷岩茶,有大名鼎鼎的正山小种,祁门红茶。

  英国下午茶,就来源于福建。公元1701年到1759年,英国从中国的进口额高达2600万英镑,而英国出口中国仅900万英镑。英国驶向中国的商船,装着少部分商品,和高达90%-98%的金银,向中国买茶叶。

  18世纪末,英国人已经越来越凑不够钱到广州买茶叶。日积月累,贸易顺差,导致了鸦片战争。

  英国人最后还是觉得花钱很不划算,派出罗伯特福琼,到武夷山,把中国茶叶偷了出去,从此以后,中国茶叶就逐渐衰落了。

  然而,福建本地不仅产红茶岩茶,还产上好的茉莉花茶,只是花茶的香气镇不住海鲜的腥味,本地人不喝,只能卖到北方或者出口。

  四、传奇的潮汕

  福建往南走,到了中国茶叶的传奇之地,广东潮汕。

  潮汕海鲜很出名,冻蟹沾香蒜油下肚,血蛤只需开水烫几秒,虽然外地人不敢下口,但绝对是潮汕人的最爱。除了海鲜,咸卤风味玩得登峰造极,再上一碗口味厚重的虾蟹海鲜粥,顶级吃货,光看着就很想吃了。

  吃完海鲜,口中的腥味和咸味,只有一杯浓香铁观音或生普才镇得住。潮汕地区的茶,泡得相当浓,喝轻口味茶叶的,很有可能茶醉。

  “茶是潮汕人的命”,这话一点都不假。高铁上、堵车时,只要有空,拿出茶具就开始泡工夫茶。跑马拉松的路上,喝杯茶再跑。就算去别人家里吵架,也要先坐下来喝茶。喝完再吵,要是喝茶喝嗨了,没准握手言和。

  这两天,大领导去潮州考察,工夫茶又火了,工夫茶正是潮汕人的。

  工夫茶的泡法,极为繁琐,21道工序,龙马入宫、春风拂面,玉液回壶……初次见到的时候,让人大开眼界,所有人都会感慨,茶在潮汕人手中,居然还可以这么玩。

  张华云先生曾作《潮州工夫茶歌》一首: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出自潮汕的工夫茶,影响了整个中国茶界,被尊称为“中国茶道”。

  中国茶叶,受气候和饮食习惯的制约,只有大品类,每个品类都有领头的大品牌,但要出现一个超级大品牌一统中国茶界,其难度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需奋六世有余。这样的情况,在中国茶界,不可能出现,也不必出现。

  中国茶叶,绿茶占了7成,试想,如果潮汕人捧着绿茶镇压海鲜的腥味,零下40度的呼伦贝尔曹原开始喝绿茶(冰块),藏民用绿茶来熬酥油茶,画面太美、不敢看。

  一方水土,决定了茶类的盛行。中国茶叶,有可能出现几个上市的茶企,但不必期待一个立顿式的中华茶企来一统茶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可能,也不必;不可能,也不必;不可能,也不必。

  -03-

  一杯茶,敬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真的太难了。19世纪,茶叶被偷盗出国,忍了。20世纪40年代,印度因为阿萨姆邦发现了13米高的大茶树,就在英国等西方国家的鼓吹下,说印度才是茶叶的起源地,也忍了。毕竟有3200年的锦秀茶祖镇楼,13米高的茶树,充其量就是一根毛线。

  现在,中国茶叶终于扬眉吐气,年产量世界第一,年消费量世界第一,还有世界上最全的茶种,国人却用“7万家茶企不敌一个立顿”来讽刺中国茶叶。这回,是心痛。

  中国茶叶有品类没有大品牌,受饮食气候影响,这基本是无法改变的。我等凡夫俗子,喝一口茶,谈天说地,图个愉悦,简单随性舒服,足矣!

  一杯茶,值得喜欢

  中国人到了一定年纪,总会爱上喝茶的。

  白开水太寡淡,在生活面前索然无味。饮料太甜,喝多了,害怕三高找上门。偶尔来一杯刺激的酒,也要加几粒枸杞,做梦都怕身体先垮掉。

  唯独茶,既保健,又休闲娱乐,养生论道两不误。疲倦时来一杯,咖啡碱提神。无味时来一杯,多酚物质的香味怡人。

  有茶的生活,刚刚好。

  一杯茶,喝的是心情

  立顿,充其量一杯饮料。而喝中国茶叶,不仅是喝一杯饮料,更是喝一种心情。

  茶,口渴时候,一杯下肚,解渴。茶,静心。若有空闲,煮一壶水,泡一壶茶,静静发呆,任时间从指间溜走。一泡茶的功夫,烦躁的心情,生活的烦恼不悦,通通随风而逝。

  爱茶的人,不可一日无茶。把一杯好茶泡出好味道,迷恋的,是茶里浓郁的芳香、柔顺的汤感。稍有空闲泡壶茶,沉醉的,是喝茶时候愉悦的心情。

  一杯茶,简单随性舒服

  茶,怎么喝怎么泡,怎么说茶论道,该不该有规矩,历来就有争论。

  有人喝茶,喜欢牛饮,一个茶缸半把茶,一饮就是半日;有人喝茶,讲究精致,喝茶先净手,泡茶念着凤凰三点头,喝完之后,手捧茶杯,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凝杯悟道。

  一杯茶,两种饮用方式,水火不容,牛饮的人说悟道的装,悟道的又说牛饮的人不懂茶。立场不同,方式不同,一杯茶,理解自然也不同,不必强求。子非鱼,怎知鱼之乐。

  喝茶,终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牛饮,可以精致,可以悟道!喝茶,图个简单随性舒服,足矣!喝茶,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

  原标题:中国顶级茶企上市又遭重挫!中国茶企被“立顿”吊打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来源:网茶会习茶社

  温馨提示:文章贵在分享,我们崇尚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

找到约1,613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