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西湖龙井做普洱乾隆

找到约2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宝,为何西湖龙井是扁平状的?

市面上茶的形状有很多,

比如西湖龙井茶的扁平状;

安吉白茶的条索形;

白茶卷曲装还有黑茶的饼状等等。

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茶,采用的就是扁平状。

不知道小伙伴知道它们为什么要是扁平状的吗?

这是与哪些方面存在互相联系呢!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与龙井茶的故事大家都是知道的,当时乾隆皇帝来到西湖龙井村,游山玩水间尽赏茶园风光,还见到采茶女茶园采茶乾隆便亲自体验采茶全过程。但忽听太后身体异样,顺手将刚采的龙井茶鲜叶放置口袋中,后来拿出的时候,茶叶是扁平状的,且香气四溢于是下令将西湖龙井茶封为御茶进贡皇室享用。

茶农拿到圣旨后,在炒制茶叶时紧贴锅壁,边炒边压,加工成外形扁平光滑的样子。于是这种炒制方法一直流传至今,成为龙井茶的独门手艺。(这是传闻)

龙井属绿茶,经过炒制杀青,共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十大手法,通过手法的不断变换,完好的保留茶叶的香气,最终形成这种扁平光滑、均匀翠绿的形状和香气馥郁、口感甘醇的品质。据说有人把龙井用乌龙茶的“揉捻”方法做过,结果出来的茶与现在的扁平状龙井口感差距很大。可见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加工工艺,这跟“大红袍”要“培火”,普洱要“窝堆发酵”一样的道理。

【龙井为何如此出名?】

龙井清香,化于唇齿之间

龙井茶为何如此出名呢?它是如何“坐上”十大名茶之首?

龙井茶出名离不开乾隆皇帝,但在之前朱元璋时期,龙井已经是“爆款”,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叶茶上供”,叶茶(龙井草茶),说明龙井在当时作为”贡茶“,在清代是龙井茶有被称为”本山茶“,本山是指杭州西湖畔的狮峰山。狮峰山上,有一口水井,在山壁上有一只青石龙头,泉水顺着龙口流出,这便是”龙井“二字的由来。

在清朝,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亲植18颗茶树,程淯在《龙井访茶记》中说:“高皇帝南巡,啜其茗而甘之,上蒙天问,则王氏方园里18株,荷褒封焉。”拥有了乾隆亲植的“18棵御茶树”,龙井茶就直接坐上了茗茶之冠的宝座了。此后,官宦士绅之家,争相品饮龙井,使龙井茶身价大增。

这也是大家觉得龙井因乾隆而”贵“的原因,乾隆为“龙井茶”代言。

【龙井茶的扁平外形是何时开始的呢?】

龙井清香,化于唇齿之间

有明代文章记载“炒茶,锅令极净,茶要少、火要猛,以手拌炒,令软净取出,摊于匾中,略用手揉之。揉去焦梗,冷定复炒,极燥而止。”照这样看,龙井用手揉出来的形状应该不是扁平状了,应该是小编曾做过的九曲红梅(红茶)一样的卷曲形状。所以按照这样在明代龙井茶的形状还不是扁平的形状,清高宗时入贡的明龙井,“颁赐时,人得少许,细仅如芒。”细仅如芒,这样应该和安吉白茶一样,像是条索针状的吧。

到明末时出现了龙井扁平状的记载,孙贻的《采茶歌》中云:“龙井新茶品价高,杯杯瓣瓣立周邅。不逢请客休轻试,辛苦担泉下虎跑。”(知识点,要考了!)

清雍正年间龙井茶已普遍为扁形,但那时龙井茶重色、香、味,对外形不甚讲究。即使狮峰龙井,也是芽叶岔开,被称为狮耳形、蝴蝶形。直到民国,商家相互竞争,才开始讲究外形的光直。文献关于龙井茶扁形的记载,首先见于徐珂写的《可言》:“各省所产之绿茶,罕有作深碧色者,惟吾杭之龙井,色深碧。茶之叶他处皆蜷曲而圆,惟杭之龙井扁且直。”

在现有史料中,明确记述炒制龙井茶成扁平外形的仅有晚清程淯的《龙井访茶记》,他在“焙制”一节中说:“炒者坐灶旁。以手入锅,徐徐拌之。每拌以手按叶,上至锅口,转掌承之,令松叶从五指间,纷纷下锅,复按而承以上。如是碾转,无瞬息仃。”以上炒制手法中的“每拌以手按叶”“复按而承以上”,这种不断地按,就是为了使龙井茶的外形变为扁平,这时已是晚清。

所以大家对龙井茶扁平状出现及普遍化了解了吧。

来源:贡牌狮峰龙井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天赐乌龙

如果说,闽南语是安溪人的幸福与荣耀,那么,铁观音则是安溪人的灵魂与境界。安溪显山露水,天地人和,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去观赏,给人的感受都不相同。为了与她相识,我无数次憧憬。老天眷顾安溪,把千姿百态的、韵味无穷的茶文化赐与这方水土。

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喝乌龙茶,我也记不清了,只记得1998年以前,我喝茶有个特点,就是什么茶都喝,红茶、绿茶、黑茶、花茶,还有普洱、乌龙、西湖龙井,那时候觉得什么茶香就是什么茶好,曾经钟情于茉莉花茶的香气,醉心于西湖龙井的甘甜,因为从小生长在茶乡的缘故,因此也稀稀糊涂地接触到了不少好茶,武夷大红袍、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古丈毛尖,当时认知的标准就是包装盒子越高档、越精致,茶叶肯定就越好。识茶、知茶、品茶,以茶待客、以茶养性,茶道、茶艺,本身就是一件快意之事。虽然喝了不少好茶,但是让我说出得名堂来,那可是云里雾里,说不出来。那年,中国作家协会长乐文学创作生活基地在冰心文学馆揭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纪念冰心百年诞辰,会后,朋友陪我走读闽南,我有幸再次触摸安溪这座乌龙茶之乡的人文历史脉搏,得以在侨乡安溪小住几日。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去了安溪县西坪镇,攀爬茶山、茶园,第一次逛了安溪的茶叶市场,第一次300块钱买了一斤铁观音,第一次知道颜色浅的茶比颜色深的茶档次高,芽头小的茶叶价格贵,有白毫的茶叶一定是顶级好茶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安溪的茶,有很多种,最出名的是乌龙茶铁观音。安溪的铁观音,茶色金黄,香味醇厚,是茶中的精品。相传在乾隆元年,安溪人王仕让带了自己制成的茶叶送给侍郎方望溪,侍郎一闻香气逼人是茶中极品不敢独占,就作为贡品献给乾隆。乾隆饮后大悦,把这种乌润结实,沉重似铁的茶赐名为“铁观音”。安溪曾经是福建省最大的贫困县,安溪这个地方,能成长出铁观音这种名茶,固然有着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因素,但是依我看来,更为难得的,能使安溪成为全国第一产茶大县,能把一个九十年代还是贫困县的安溪一夜之间变成全国百强县的,还是它的人文底蕴。安溪人卖茶的茶庄不论大小,都有一个泡茶的茶几,一套点着火淋着杯的茶具。无论买不买茶都可去喝一口功夫茶,聊一会天。如果你有心买茶呢,那就去挑,在大包大包的散装茶叶中挑,闻一闻,嚼一嚼,选中了,就现泡给你喝,品品味道,说说价钱,你认为值不值,中意不中意,不中意再挑再泡一壶,直到你满意为止。因为当场泡给你喝的茶,当场包装给你,不会有假,不会调包,放心。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茶文化始终是华夏儿女认同亲近的民族的精神特质,始终是中华民族自强前行的力量源泉。回家恶补铁观音的种种常识,第一要紧处,便是把那个嫩嫩的“红芽”整明白。铁观音,茶人又称红心观音、红样观音;既是茶叶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安溪茶叶早在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风靡欧美。与安溪同纬度的都是中国的名茶区,如出产普洱茶的云南普洱,出产绿茶的广东英德,产高山茶的台湾阿里山地区,这也许就是安溪对外宣传乌龙茶时,可以津津乐道的资本。

吉人天相,茶中极品,天赐乌龙。都说茶有着其他饮料所没有的三大功能,即防癌、防心血管病和延缓衰老,所以,饮茶越来越为更多的人所喜爱和重视。从字面上看,因为产在安溪而得名铁观音,是地域和风物之间的关系。仔细探究,什么地方长什么东西,还真是有内在联系。茶是养生的,道家视养生为终极使命,铁观音的产地安溪距海边的厦门、漳州市大概100多公里,临近沿海雨量充沛,湿度大,海拔600米以上的山上多有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铁观音香味醇厚、甘醇浓郁的优良品质。我喝到过的铁观音,有自己买的,有朋友送给我的。味道鲜美的茶都有个特点,那就是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铁观音恰恰是一应俱全,清香雅韵,馥郁芳华。我想,铁观音之所以名贵就是因为产茶量少,物以稀为贵。盛世盛举带动的安溪茶文化繁荣,正方兴未艾。可是安溪对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它的茶产业。做强茶叶产业,安溪人对茶无疑是上心的。安溪县是名闻遐迩的 中国茶都,农业部授予的中国乌龙茶之乡,在茶叶圈内,这可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专业认可。近年来,安溪的茶山,虽然我去得少了,但一点儿也不陌生。它和我的家乡湘西的茶山,真的没有什么两样。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中。人若能经常与草木为伍,朝夕相处,那该多好哇!很早以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人生如茶”,一直以来,我都无法理解,直到今天,我才品出了“茶如人生”的滋味。茶尖上的眷念,无论如何,您真要是爱喝铁观音,还是要到侨乡安溪去啊!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周俞林(湖南吉首)】

茶是生活中的爱恋

精读笔记第九十七期

《爱茶














作者:

方鹏程

出版日期:

2017年3月



内容梗概


作者结庐而居,远离喧嚣,自己动手种茶、采茶、制茶,追溯了陆游、李白、苏轼等爱茶人的生活方式,阐明了饮茶养生的保健之道,勾勒出回归自然、回归自我的生活情趣和价值取向。






内容亮点


茶缘


湾潭种茶记

好茶探秘

品茶

爱茶诗人

茶的心灵禅味

台湾好茶






精读笔记








茶缘


茶有茶缘,人有情缘。相聚品茗,自是有缘。古来婚姻谈成,纳采以茶为聘,女家以茶待客。新娘端茶奉茶,男方答之以礼。有茶不难,难在好茶难寻。好茶还须好水、好器、好人、好时光来相配。千山独行,看山看水,以天地为侣,路过茶馆,来一客好茶,茶味甘美,留在心头。

好茶之人,可称茶人。三两好友品茶,主人亲手煮茶,殷殷奉茶,也是茶人,谦称事茶人。种茶之人,也是茶人,采茶、制茶之人,也是茶人。文君当炉,相如招呼,不也是文人雅士,优雅茶人?



茶痴有两种,一种是什么茶都喝,只要是茶,张口就喝。另一种是非常注意喝茶的美学,不是好茶不喝,不是好器不用,不是好水不泡茶,不是好友不一起喝茶,甚至不是好地方也不喝。还有人专情于一种茶,别的茶都不喝。

《红楼梦》中妙玉对烹茶的水、点茶的杯子,以及选用的茶叶,都很讲究。茶叶、水、火和茶具,都是品茶美学的重点,但最重要的是人。懂得品茶的人在一起,自然觉得茶香有味。不喜欢喝茶的人,即使给他最好的茶水,也是一种水厄灾难吧。

在下方道人,因为年轻时有志于道,偶得贵人传授《鬼谷子》,读通《鬼谷子》全书之后,爱学鬼谷子采茶喝茶修身,最后自己种茶、采茶、做茶。喝起自己做的茶后,觉得飘飘欲仙,因此自称方道人。 


湾潭种茶记


湾潭位于新店碧潭的旁边,三面有新店溪环绕,群山环抱,东有乌来群峰,南有狮子山,西有湾潭山,北有和美山,堪称山明水秀,人烟稀少,世外桃源。

一九九〇年,我旅菲归来,再度外放已成空,遂想寻找一处农园,作为日后劳动筋骨、优雅度日的地方,湾潭是最好选择。



开山辟地,筚路蓝缕,搭盖小木屋一间以避烈日风雨,整地种菜,东篱种菊,挖塘种荷,挥汗如雨。竹园有绿竹,屋前有草地,四周竹篱有野菊。风吹竹林动,竹声风声相和鸣。新店溪水匆匆,水涛潺潺。晚来海会寺钟声划破湾潭的宁静,虫鸟声悠扬起落。驻足园中,倾听百涛,好似仙乐飘飘。山岚夜雾朦胧,比拟太虚幻境。我从海基会退休后,内人跟着陶艺吕老师学陶。吕老师从云南西双版纳访问茶农归来,带来许多普洱好茶,我也分了几片。烧窑的夜晚,铁壶煮普洱,味道香浓甘甜,何似在人间。

我(方道人)购买了100棵茶苗,立刻种在屋前草皮的边缘,每隔半尺种一棵,排列成一行,一点也不壮观。湾潭没有自来水,只有从地下抽出的井水,我们要到一百米外的土地公庙去取水来浇灌,一个星期才浇一次,居然长得很好。



茶仙陆羽说:“其地,上着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着生黄土。”听涛园邻近新店溪,早年是河川冲击的台地,底下是一堆大大小小的石头,上面是一层冲积土,排水良好,应该就是栎壤吧。采茶季节可分春、夏、秋、冬。春三月,茶树开始长芽,要连采好几天,才能把春茶采完。夏天温度高,茶长得特别快,因此夏天的茶味道比较淡薄。秋天天气转凉,茶叶不会变红,还是绿得那么可爱,让人舍不得摘。冬天,在茶树茶树冬眠之前,还会冒出一些最后的小茶叶,那就是冬茶了,很珍贵。

种茶、采茶,还要会制茶。茶叶要经过萎凋、炒茶、揉茶、烘茶等阶段,每一阶段都要细心处理,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好茶。方道人做茶,非常俭朴实用,不需要很多道具,完全遵照古人的做法,纯用双手炒茶、揉茶、发酵,再用烘碗机慢火细烤,自己种、自己采、自己制造,喝起来顺口,回味无穷。每一次做茶,品味都不一样。这是由于气候、当日温度、萎凋多久、发酵度如何、烘茶程度,样样都影响茶叶质量。所以每一次做出新茶,品尝起来,都有不同乐趣。


好茶探秘


西湖产茶,在唐朝陆羽写《茶经》时,就已经提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四次到龙井来品茶,将18棵茶树命名为“御茶”,西湖龙井被列为贡茶。经此震荡,西湖龙井不出名也难。西湖龙井的特色是:“色绿光润,形似碗钉,藏锋不露,匀直扁平,香高隽永,味爽鲜醇,汤澄碧绿,芽叶柔嫩。”西湖龙井,按照产地分为五品:狮:产于狮峰,堪称“极品”;龙:产于龙井村;云:产于云栖;虎:产于虎跑山;梅:产于梅坞。按照采摘的时间也分为八品:莲蕊、雀舌、极品、明前、雨前、头春、二春、长大。

早在北宋神宗年间,著名诗人苏东坡外放到杭州当三年通判,经常到西湖附近品茶,有一次一天之内喝了七碗茶,写下了一首诗,流传千古,让所有爱茶人都为之向往。



云南产茶,以普洱茶最有名。普洱茶特色是:发酵后茶汤浓郁甘甜,香气十足。消油腻、解渴、耐泡。清宣宗道光年间,阮福来到云南,翻阅《云南通志》,没有得到详细的答案。不过,普洱茶产在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专、曼撒六个茶山,其中倚邦和蛮专两地所产质量最好。普洱茶在清朝雍正年间成为贡茶,民间尚未风行。后来随着乾隆皇帝喜爱普洱茶,还写诗陈赞,普洱茶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福建武夷山的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岩茶因生长在武夷山的岩石中而得名,最著名的是“大红袍”,最古老的是“晚甘侯”。武夷岩茶品目众多,其中以大红袍、肉桂、水仙、乌龙、铁观音最有名,均属乌龙茶系列,浓香持久,味浓甘醇,饮后口齿留香,深受茶人欢迎。武夷岩茶以采摘春茶为主,约占全年产量的90%,夏茶占10%,一般不采秋茶。

乌龙茶讲究晒青、晾青、摇青、作青、杀青、揉捻、初焙、文火烘干等过程,达到发酵适度、香气高、味道醇厚的要求。


品茶


品茶是优雅的生活艺术,可以独酌,可以对饮,也可以举杯邀月成三人。茶圣陆羽在《茶经》第五章《茶之煮》提到煮茶的方法,需要炙茶、碾茶、煮水、煮茶末、分茶等几个步骤。

饮茶之风气,到了唐代,很是兴盛。长安京都、洛阳东都,以及江南、四川等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饮茶。唐代饮茶,有粗茶、散茶、末茶、茶饼。

粗茶是将茶叶蒸熟捣烂后做成茶砖,要煮茶的时候,可敲下一块,碾碎后加入锅中熬煮。

散茶是将茶叶蒸熟烘干收藏,形状散乱,不经加工。

末茶乃是将茶叶蒸熟烤干,磨成茶末收藏。要喝的时候,可将茶末放进烧水壶中冲泡或熬煮。

茶饼,是将茶叶蒸熟捣烂,再放进模子做成大小茶饼,烘干后收藏或运输。



茶有九难: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蔡襄《茶录》上卷轮茶,谈到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茶、熁盏、点茶。辨别色香味,是选茶的标准。藏茶是茶叶的收藏法。炙茶、碾茶、罗茶是煮茶的准备程序,候汤是用瓶罐煮水的功夫,原则上是三沸。熁盏是用火温杯。点茶就是宋代的泡茶法。

煮水器可用金属提梁壶,水初沸,茶叶握在手中,等注水入小茶壶后,再将手中的茶叶放进壶里,三呼吸之后,将茶汤倒在大碗里,然后再倒入茶壶,动荡摇晃,让茶香气溢出,三呼吸间,即可倒茶待客。



当代两岸流行工夫茶,这乃是唐宋以来中国茶道的演化结果。唐代陆羽《茶经》所提到的茶道,是在讲求品味、美学、待客的气氛下进行的。现代两岸茶道也是如此。

现代人不随便取用江、河、湖、瀑、泉之水,煮水可用干净水,水烧开后,茶壶、茶盅先放在茶海或茶盘上,倒一些热水温壶、温盅、温杯,然后用茶则倒出适量的茶,让宾客赏茶,再将茶叶倒进壶中,用热水冲泡。通常一壶茶,可冲泡3巡,滋味浓的好茶,可以冲泡67巡,但会越冲越淡。主人适时更换不同的茶叶,也是一种品茶之道。


爱茶诗人

诗仙李白,一生以诗酒闻名,却留下一首茶诗《赠族侄僧中孚玉泉仙人掌茶》让湖北当阳玉泉寺仙人掌茶从此闻名天下。

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玉泉仙人掌茶,经李白诗文推介,声名大噪,历代都有文章提到。清代李调元《井蛙杂记》也记载,仙人掌茶品高,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之后,芽叶舒展,有似朵朵莲花在水中,汤色嫩绿明亮清透。

诗圣杜甫,应何将军之邀,再度去做客,写了《重过何氏五首》,其中三首提到喝茶之事,意境高雅,让人再三回味。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唐代中期大诗人白居易,一生写下了2800多首诗,其中写酒的有900多首,写到茶的有50多首,茶酒不离手,写下好诗一首又一首。

白居易常常喝醉了就睡,偶然发现清幽之地,就在绿荫下摆张绳床,旁边放一些茶器,不经思考就烧起火炉,用白瓷瓶盛水,把水煮开来点茶。瓷瓶中加入茶末,茶香扬起,泡沫似花,浮在滚滚鱼眼上。

白居易喝茶时,想起老友杨慕巢,不免写了一首《睡后茶兴忆杨同州》

昨晚饮太多,嵬峨连宵醉。今朝餐又饱,烂漫移时睡。

睡足摩挲眼,眼前无一事。信脚绕池行,偶然得幽致。

婆娑绿阴树,斑驳青苔地。此处置绳床,傍边洗茶器。

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盛来有佳色,咽罢馀芳气。不见杨慕巢,谁人知此味。



宋代诗词文章惊世的苏东坡,一生虽不得意,却能在困境中寻得喝茶种茶的乐趣,写了许许多多和茶有关的好诗词,留给后世一个“逆中求顺”的好榜样。苏轼爱茶,知道茶的好处。他在《仇池笔记》中有一则《论茶》,提到茶能“除烦去腻,不可缺茶”。苏轼曾经将茶比作佳人,至今传为佳话。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的心灵禅味


皎然说:“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何须苦心破烦恼?”

僧侣追寻的是了悟,看透世间的一切,有如镜花水月,都是虚幻无常的。能够看透的,只是自己了悟,心灵坦荡,却还要进一步度化世人,一起得道,进入无忧无虑的境界,这就是皎然说的“何须苦心破烦恼?”



饮茶之风的兴盛,可能是僧院提倡的结果。迎客请吃茶,是一种僧院的待客礼仪,当然不分新来旧识,只要见了面,就请他吃茶去,有话慢慢说。喝茶是唐宋以来僧院的习惯,饭后三碗茶,提神解油腻。

僧院提倡喝茶坐禅,是为了提神醒脑,有助于悟道。僧院种茶,除了实现“农禅合一”之外,也能招来信众,对谈论道,更有助于安抚信众的心灵。心安而后能定,定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心定体悟而后能修身,修身而后能齐家,齐家而后能治国,治国而后能定天下。


台湾好茶


台湾茶叶从清世祖顺治十八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算起,历经30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10种好茶,畅销海内外。这10种台湾好茶是:南投鹿谷冻顶乌龙茶、台北文山包种茶、台北木栅铁观音、台北三峡龙井茶、新竹北埔和台北坪林东方美人茶、南投松柏长青茶、阿里山珠露茶、台湾高山茶、桃园龙潭龙泉茶、南投日月潭红茶。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台湾茶因产地、制作方法而有不同的特色。台湾高山茶是1970年代以后新兴的好茶,凡是种在1000米以上山区的茶,都称为高山茶。


本文为《爱茶摘选整理后的精读笔记,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和认同的观点,如果对本书感兴趣,可阅读全书,了解更多茶知识。




作者简介



方鹏程台湾商务印书馆原总编辑,台湾地区著名文化人、出版人、事茶人,2016年度“十大茶书奖”获奖作家。 大中华地区“茶文化复兴”的重要推动者之一,现任大学新闻学系副教授。


找到约2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