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西湖龙井龙坞

找到约21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樊生华:49年的坚守与传承 只为那锅最正宗的西湖龙井香

樊生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12月,入选2020“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在秉承传统,深刻领悟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创新出以太极理念为核心的心法、身法、手法三者融合的西湖龙井炒制技艺。

第一次见到樊生华是在2020年的杭州全民饮茶日上,他作为杭州西湖龙井产区的茶人代表现场演示了西湖龙井的炒制。他经常出现在类似这样的茶文化活动场合,每一次出现都会引得现场的高度关注。作为一名从事西湖龙井炒制近50年的老师傅,他在传统西湖龙井十大炒制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改进提升,使得炒出来的龙井更好地保留了翠绿的色泽,外形上也更为标准。2009年,樊生华成为了“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01炒茶如打太极创新手法提升龙井品质

樊生华生长在西湖龙井龙坞产区,他这代人自然是以茶为生。13岁炒第一锅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却从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一代西湖龙井炒制大师。

“我真的没啥特别的。”樊生华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我就是做茶比较认真,用了点心而已。”

“认真”的人有很多,只是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而樊生华赋予的一直都是做茶的最高标准。也正是这份高标准的自我设定,激发了他对西湖龙井茶炒制方法的改进。

“传统手法中,我们在锅里用单手直接抓取茶叶,然后加上甩和抖的手法。”樊生华说,“抓”茶叶的手法容易造成散热不够,导致龙井茶的形态不够扁平光滑,更不要说呈现橄榄状,颜色也不理想。于是在多年的实践中,樊生华把另外一项中国的传统文化加了进来。

这就是太极。

他把手轻轻地搭在锅中的茶叶上,以太极柔韧的手势扣住茶叶,沿着锅壁轻轻往上抹,然后顺势把茶叶落入掌心中,再慢慢抖落。

“这手势看上去柔软,实则需要内力,重要的是通过摊在掌心的过程,使得茶叶能在空中得到更多的散热。”樊生华在2009年提出了这一创新手法后,立即得到众多茶人的认可,随后很快被传开,成为了现在炒制西湖龙井的主流方式。

02非手工不龙井盼青年一代传承发扬

沉浸在西湖龙井事业大半生,樊生华练就了超敏锐的感官,他的经验就是判断西湖龙井质量好坏的一把尺,“机器还是手工,我一尝便知。”

作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认为老祖宗流传千年下来的味道是茶人血脉里的根,是西湖龙井的魂,每一片叶子都传递着茶人手心的余温。

“市场的反应就是最好的反馈。”樊生华说,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机制茶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但手工茶的价格却一路飙升,这对茶人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认可和安慰。

2020年春,他在西溪湿地与习近平总书记相遇,那句“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让所有像樊生华那样坚守传统手工艺的茶人们为之一振。事隔一年,他在西湖龙井茶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上又呼吁本地茶企放下浮躁,冷静下来想一想,“身在西湖龙井原产地,到底应该做本地茶还是外路茶,做机制茶还是手工茶。应该坚守的就一定要坚守,拿出寸步不让的决心来。”

“喝的人太少,宣传得太少,懂的人太少,观念还没跟上。”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看到手工茶的价值并且加入进来,让西湖龙井手工采摘和制作传统工艺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实践,这样才能为传承提供更广阔的土壤。

03炒茶并不神秘只要践行“吃苦、认真”

樊生华自幼在风景如画的桐坞村茶园长大,村内桐坞溪穿村而过,路桥溪绕村而过,三面环山,自然环境优美,是西湖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

有了“西湖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区”的这个头衔,许多人都误以为这里产的茶天然就应该是优质。樊生华解释道,种植、采摘、摊放、炒制,做茶是一环扣一环的工艺,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茶叶最后的口感,只有优秀的炒茶师傅才能把“恰到好处”的境界发挥到极致,成就西湖龙井的精品。

手艺要传承,就要培养年轻人,樊生华知道这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过去在机制茶的冲击下,桐坞村的年轻人都不屑学这门手艺,如今手工茶回归了它应有的价值,自然也重新赢回了年轻人的心。

“炒茶没有你们想得这么难。”他又一次强调了“认真”二字,“什么先天手型,什么悟性不悟性的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吃苦的人在我这里成效很快。”

近5年来,他明显感受到年轻人在回流,“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观点想法就会改变,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理念也在改变。”这几年,更多人重视对孩子技艺的培养,无形中推动了这门手艺的发展和继承。

每年,大概有1000名左右的年轻人能有机会得到樊生华的传授,“除了上门来学的,我还去区里的职高、旅游职业学校上课,另外还有一些援助的扶贫项目,帮助当地茶农快速提升炒茶水平。”

04开通多个平台愿西湖龙井走得更远

2022年4月初,樊生华在微信和抖音两个平台上开通了自己的视频号,请朋友帮忙记录下茶人辛苦又忙碌的春茶季景象。“也不是跟风赶潮流,我就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西湖龙井。”把西湖龙井做大做强,推动西湖龙井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樊生华的目标和愿望,只是他把这份雄心落实在了平凡的日常和点滴中。

炒茶前要做哪些准备,雨天采下的茶青要如何处理,炒锅多少度可以开始炒茶,炒茶过程中出现问题茶人会如何去纠正……镜头前,樊生华没有表演行云流水般的炒茶过程,而是一边炒,一边做细节讲解。

有人知道西湖龙井茶好且贵,但是不知道门道在哪里,有的人因为不知道如何辨别卖得很少,还有些人甚至还没怎么喝过,樊生华通过几场直播,把这些问题说得明明白白,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我想通过这些平台,把浓缩在西湖龙井里的炒制技术含量展示出来,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的价值。大家都说手工的西湖龙井贵,我要让大家看看究竟贵在哪里,到底是贵,还是价值的回归。”

(本文成稿于2022年)

文/宋凌雁 摄影/曹乐杰

来源: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文化载茶史,风华一馆藏丨一座为西湖龙井而建的博物馆,在龙坞茶镇落成!



用一生只做一件事,

护一域古建,如梁思成,

拯救了日本人“精神的故乡”——京都和奈良;

守一枚绿叶,如他和他的家族,

守护茶都杭州的一脉绮香——西湖龙井;

他们是冯骥才口中的“文化的疼痛者”


守一味茶香 正一身清气

西湖龙井的守护者


龙坞茶山风光一隅


北纬28°-32°,盛产名茶的黄金纬度带;


在这一区域内,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等名茶云集;


当然,还有位居中国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


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唐代,在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北宋时期,西湖群山出产的“宝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都已成为贡茶。


明代,《钱塘县志》载“茶出龙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与他山异”。


清朝,乾隆六下江南,四上龙井,亲题《龙井八景》,御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戚国伟大师正在评茶


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西湖龙井差点毁于一旦。那时,西湖龙井茶市场乱象丛生,以雀舌、旗枪之名频繁乱战,以次充好,假冒伪劣横行,茶农利益受损,茶人痛心不已。


出身西湖龙井村茶人世家的戚国伟为了保护西湖龙井茶这一资源型产业,遏制假冒产品的泛滥,多次向政府建言建立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制度以及规范市场秩序。


龙井茶西湖产区风光一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2001年4月杭州市人大通过了《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同年10月,国家质监总局发布第28号公告,正式对西湖龙井茶实施原产地保护。与此同时,龙井茶标准等一系列市场制度体系也逐步建立,西湖龙井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西湖龙井群体资源保护区


2002年1月16日,国家质监总局批复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使用原产地域产品标识,戚国伟的“贡”牌,成为西湖龙井茶中首个受到保护的民族品牌。


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


如今,贡牌西湖龙井成为国家领导人的日常用茶,是中央政府赠送外国元首的重要礼品;在所有龙井茶品牌中,“贡”牌是唯一的“中国名牌”,也是唯一的国宴用茶。在2016年G20峰会上,“贡”牌西湖龙井作为官方专用茶,让西湖龙井扬茗于世界……


守住西湖龙井茶,就是守护茶文化


“西湖龙井是祖先留下的宝贝,历史悠久,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我们要将这味茶香一直传扬下去。”对戚国伟来说,守住西湖龙井,就是守护传承上千年茶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守护中华茶文化的根。


从一生只做一件事 到一生做好一件事

西湖龙井的弘扬者


一生只做一件事,是一种执着和坚韧,已属极为难得。一生只做好一件事,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家国情感和理想胸怀。


“西湖龙井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传下去。”这是周总理对戚国伟的殷殷嘱托。


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的戚英杰,却不甘于只做一个文化的守护者,每天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在传承西湖龙井深厚文化的同时,还能将它更广泛的弘扬出去,走出杭州,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如茶叶本身一般,芳香满天下。


从戚国伟(左)手中接过使命的戚英杰(右)更希望让西湖龙井走向世界


“西湖龙井不能将源头丢了。”为此,戚英杰走遍西湖龙井大大小小的产区,面对老茶农日益减少,炒茶人才断层,茶叶品质参差不齐等情况,他改变茶叶收购以毛茶为主的传统,坚持收购青叶,组织老茶人集中炒制,并改良炒制工艺以确保茶叶更优品质。


2015年,贡牌西湖龙井和小罐茶达成合作,让茶叶冲饮更简单、便捷,以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与习惯......


邂逅龙坞茶镇·九街,戚英杰觉得这就是博物馆的理想归处


戚英杰认为,茶为国饮,讲好茶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故事,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在他心中,始终藏着建一座西湖龙井茶博物馆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他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许多茶产地留下他为博物馆觅址的身影。他还数度拜访知名民间收藏家赵大川,对其收藏的茶物、文迹爱不释手,也多次恳请赵老师“出山”。


2018年,戚英杰与龙坞茶镇·九街邂逅,他的这一梦想终于得以落地成真。


留一抹芬芳 扬一世美茗

西湖龙井的朝圣地


龙坞茶山鸟瞰风光


有着“千年茶韵 万担茶乡”的龙坞,为西湖龙井最大的原产地保护区,青山碧水之间,生长着最惹茶人喜爱的茶叶,和洋溢着清新秀雅民国风韵的龙坞茶镇。


这里不只是中国国际茶博会的永久会址,也是中华茶奥会的永久落户地;不只荟萃了四方的茶客和著名茶企,随着未来国家5A景区的日益完善,这里更将成为广为人们赞赏的世界茶文化朝圣地。


龙坞茶镇·九街风光一隅


由戚英杰和赵大川共同担任馆长的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即择址在龙坞茶镇·九街,更于第五届中华茶奥会期间,刚刚向世人揭开它秀丽的面纱。


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


这处青砖白墙、别具民国风的建筑,分为三层,约1400平方。目前藏有1300余件文献文物资料,从8000年跨湖桥文化至5000年的良渚文化,从茶祖神农到G20峰会习近平总书记与美国奥巴马总统在西湖边喝龙井茶,它的藏物,以杭州出土、传世的800余件文物和文献为主,显现着西湖龙井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实景


细细鉴赏它珍藏的数件镇馆之宝:北宋年间的茶碾、杭州出土的铜折叠火铲、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布政使司牙贴,还有见证了杭州一带一路茶叶史的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等,总是不由得将我们带往那些充满幽香的历史时光。


北宋年间的茶碾,上面清楚地标记了北宋天圣三年也就是1025年七月六日沈记款,有年款的茶碾弥足珍贵。

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布政使司牙贴,是目前杭州各行业唯一留存的文物。

杭州方正大茶庄红木茶箱,为美国回流,内有龙井狮峰茶、白贡菊各一瓶,中英文双语产品说明,这件文物见证了当时杭州一带一路的茶叶史。


巴金曾说,作者的名字是要留在作品里的。对于戚国伟、戚英杰来说,他们的名字早已藏在那一味沁人心脾的茶香里。某一天,当你亲身来到龙坞茶镇·九街,走进它,细嗅它,你会深刻地品出这一味茶香里的回味悠甘。

(来源:杭州龙坞茶镇)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入驻龙坞茶镇!茶产业潜能再激发!

“全面决胜小康西湖步伐坚定”十三五以来,西湖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全面小康、全域美丽、全民幸福的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交出了一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西湖答卷”。

西湖特色小镇建设便是这份答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推动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带动全民小康,一批特色小镇正在西湖大地上崛起。截至目前,西湖区共培育6个特色小镇,其中龙坞茶镇、云栖小镇、艺创小镇已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西湖区成为全省正式命名省级特色小镇最多的区之一。

特色小镇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正汇聚着巨大的潜能,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文创产业蓬勃生长,创业者梦想汇聚,传承人汗水挥洒……站在新时代的起点,我们用镜头聚焦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回溯产业生态蝶变轨迹,在万千中精彩光影中撷取了其中的四个故事,在此一一述说。今天让我们走进龙坞茶镇,聆听茶镇茶人的故事。

作为西湖区最具代表的地区之一,龙坞是杭州茶香浓郁之处,以万担茶乡享誉四方。自2015年被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以来,龙坞茶镇依托龙井茶优势,焕发新的活力。2019年小镇考核优秀,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

就在不久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浙江大茗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正式迁入省级特色小镇龙坞茶镇,将在这里,向社会各界和广大消费者展示茶科技的发展和茶健康的未来,为中国茶产业的提升和进步提供更扎实的产业力量和更广泛的消费基础。

提升茶产业的竞争力,正是龙坞茶镇作为浙江省首个茶主题特色小镇的题中之义。龙坞茶镇坚持生态立镇,加快西湖龙井品牌保护,未来,这里将成为最中国、最文化、最生态、具有国际特色的中国第一茶镇。

以茶为媒推进经济升级

龙坞茶镇是茶产业、茶科技、茶旅游、茶文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省级特色小镇。持续发挥西湖龙井品牌优势,植入新科技、新理念,赋予“茶叶”新内涵。

在经济转型升级上,龙坞茶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子,积极融入之江未来城、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推动茶镇经济发展升级。

数说茶镇经济

截至2020年10月底,茶镇已提前完成6宗330亩做地出让工作,成交总价达43亿元。

年初固投目标3.65亿元,多个项目实现当年出让当年开工。完成固定投资5.6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服务茶镇内企业1134家次,疫情期间减免费用943万元。

其中重点服务企业—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8日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4000亿港币。

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个。其中2个(蓝绿茶业项目、鼎煌文化项目)已列入市级亿元项目,2个列入市级个性化产业链项目;组织申报5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28.33亿元。

生态立镇能级迈向“新台阶”

龙坞茶镇茶山连绵,景色秀丽。名闻天下的西湖龙井,就生长在这青山绿水之间。拥有14000亩生态茶园,近7成西湖龙井茶产于此,9成以上农户从事茶产业,素有“万担茶乡”之美誉。

因此,龙坞茶镇坚持生态立镇,着力提升茶镇发展品质,打造最美茶乡。

其茶园为我省唯一入选全国农技中心“茶叶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与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由陈宗懋院士团队作为技术支持。严格按照有机茶园管理标准做好茶园管理,依靠创新驱动茶产业发展。

推出了西湖龙井溯源二维码,与阿里巴巴合作首创无人机茶青运输,缩短茶青配送时间,保障茶青鲜活。

首创茶叶销售和竞拍交易相结合的模式,“龙池古井”参与天猫品茶节、微拍堂等直播活动。

文旅融合兼顾软硬实力

在硬实力方面,龙坞茶镇坚持经营强镇,打造景美人富新茶镇。加快推进龙新路西延伸段、葛衙庄安置房二期、龙坞幼儿园迁建工程等项目,加快配套完善。

通过履行全区旅游全域化发展实施方案,推进“数字龙坞”建设。实现WiFi全覆盖,上线“龙坞茶镇旅游自助平台”小程序,实现“一部手机游龙坞”。

在提升茶镇文化软实力方面,推出各种文化活动,加快推进国际茶博会永久会址项目,打造网红产业园,吸引了大量一线直播平台入驻。

采用“云端直播”新方式,举办了“2020西湖区‘云赏龙坞’暨西湖龙井春茶节”系列活动。此外,还举办了单车嘉年华、西山登山节、龙坞生活节等融合传播活动,为茶镇发展增加活力。

新科技、新理念让龙坞茶镇焕发新生

茶镇正用一片片绿叶讲述“金叶子”故事

而特色小镇作为经济发展的内核

正在迸发着新动能

记者|叶子

部分摄影|张闻涛

来源|区委宣传部、之江经管集团

来源:美丽西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8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