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消费产业链

找到约3,25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深圳:打造中国精品茶消费大市场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认为:新国茶运动中的深圳茶产业,以“精品茶产业”为根基,打造“五个深圳”——深圳仓、深圳范、深圳造、深圳模式、深圳连接,做中国茶产业创新赋能之都:深圳仓——以精品仓储交易为核心的深圳仓;深圳范——精品茶消费的深圳范;深圳造——茶产业科技升级的深圳造;深圳模式——中国茶品牌集群孵化的深圳模式;深圳连接——“连接大产业链、赋能新时代”的深圳连接。

一个产业根基,五个深圳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这就是新时期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新结构主义”深圳茶产业发展观!

中国茶的发展已经进入“经营城市”阶段

中国茶大产业链的分工协作→聚焦大产业链的某个核心→节点城市形成产业比较优势→打造城市茶业总部经济(大基建)→形成品牌集群孵化基地(新动能)。亦即,总部大基础建设,推动品牌集群孵化新动能……

“经营城市”有两大核心主题——产城融合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产业兴则城市兴,这是现代都市热衷于打造支柱性产业的原因。城市发展,已经到了产业与城市高度融合的阶段,聚焦于大产业链的某个核心环节,利用比较优势谋建总部基地,再形成关联产业配套,以园区的形式打造产业城,是产城融合的方便法门。

城市因产业而兴,因品质生活服务而美好。

提升都市品质生活,是用消费升级形式推动产业升级。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向内需向服务向供给侧改革要效益的阶段,曾经的房地产商,纷纷由城市建设商转型为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即由卖房子,转型为提供都市品质生活解决方案。

中国茶的发展已经进入“经营城市”阶段,茶产业怎样融入区域核心城市,怎样才能分享中国城市化的下半场——大都市与城市圈红利,走产城融合之路?

其可在大都市打造中国茶的总部基地,用新型产业聚集的形式,连接国茶大产业链,赋能新时代。房地产商,在转型为城市品质生活服务商的同时,中国茶也进入了生活茶大时代,其作为复合体验的文明商品,不但带来了物质文明,还带来了精神文明,能满足都市人群关于美好品质生活的若干需求。

可以预计,过“茶生活方式”,将成为都市白领与新中产的品质生活的一种标配。精致主义,精品消费,国民茶,体验感,修心健康社交教育消费投资一体化,将成为发韧于大都市的新国茶运动之核心诉求。

旺盛的精品茶需求将催生庞大的市场,茶可以喝,可以品,可以社交分享,可以投资理财,可以抵押货款,可以健康养生,可以习茶提高素养,以茶为教,亲子茶道,其乐融融,集团公司的下午茶,体现柔性人文关怀……打造总部基地,为都市人群提供精品茶生活标配,大有可为!

深圳引领精品茶消费新风尚

茶叶消费分为基础消费与精品消费。

茶产业的消费升级是,中高端消费由三公礼品茶消费、接盘侠式的投资收藏消费、附庸风雅的土豪消费,向追求品质、品味与品位的理性精品茶消费转型升级;大众基础消费,也由价廉物次,向质优价平的国民精品茶升级。

也就是,茶叶消费的精品化,一是新中产的理性主义品质消费,愿意为质优价高、彰显品位的精品茶买单;二是大众市场的国民消费,高性价比的国民精品茶是万亿市场,可以孵化世界级消费大品牌。精英主义与国民消费,推动着中国茶的精品化:原料是精选好料,制造是精工制造,喝的是茶中精品,送的是精致茶礼,藏的是精品好茶,消费场景精心布置……

在许多地方还以满足温饱型的基础消费为主的时候,深圳作为一线城市,表现出强劲的精品茶需求,全国的茶企茶商都认为在深圳茶叶卖得起价,都想把茶叶卖给深圳“有钱人”。由此可见,多年前,深圳就成为精品茶消费大市场,引领着国茶由温饱型基础消费向品质型精品消费升级。

故,将精品茶定为深圳的一张城市名片,将精品茶产业视为深圳茶产业的根基,用精品仓、精品消费范、精工制造赋能、精品茶品牌孵化、精品茶大产业链连接作为战略支点,必能以“大湾区茶业总部”的名义,为中国茶产业变革进行创新赋能,推动国茶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

自去年开始,深圳茶博园提出在深圳打造大湾区茶产业总部经济的战略构想。

打造总部经济的核心在于,将深圳的茶叶零售市场,升级为批零市场。大家都知道,深圳茶市以零售为主,缺批发功能,广州芳村与东莞的茶商充当了一批二批,直接配货给深圳的茶叶店主。这就是为什么深圳茶叶销售量大,但缺乏区域大集散功能的原因——零售在深圳,集散在广州芳村与东莞。没有形成能辐射珠三角乃至全国的茶叶大集散功能,造成深圳有精品茶零售大市场,但缺总部经济功能。

故深圳要打造茶业总部,零售市场必须升级为批零市场,补上一批二批本地化这一环。可从仓储物流配送的角度来看深圳批零市场的建设。目前深圳以零售为主的茶叶市场,其仓储物流路径为:原产地供货商→广州东莞基础仓(一批二批)→深圳零售茶店→消费者。升级后的深圳批零市场仓储物流路径为:原产地供货商→广州东莞基础仓(仓储供货商)→深圳精品仓(一批二批)→深圳与全国茶店→消费者。邀请有实力的一批二批商家,参与深圳精品仓的仓储物流配送建设,让深圳精品茶不但配送深圳全市,甚至配送全国与全球……

深圳茶业总部经济的打造,要抓精品仓。用精品仓汇聚一批二批商家。用一批二批商家辐射全市,乃至全国与全球。

打造茶业总部经济,盘活深圳精品茶大市场

深圳茶博园以为,依托城市仓与同城配送及标准化服务的需要,深圳存在大型专业能幅射全城甚至全国之茶城的需求。深圳是精品茶消费的大本营,深圳的城市仓就是精品仓,同城配送,就是精品茶配送,大型的专业交易市场,就是精品茶交易市场。精品茶,将成为深圳引领国茶消费升级的一张城市名片……

深圳精品茶的同城配送与全国配送,可以原产地品牌精品茶直供为货源,邀请版纳、临沧、普洱与昆明的品牌茶企,以及做普洱茶、滇红、云南白茶、柑普茶的广东人建的品牌茶企入驻,打造深圳茶业总部经济,这样就能组建原产地品牌精品茶供应链。

同时,盘活以广州与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天量存货,以基础仓为大基建,优选精品中老期茶为新动能,打造深圳精品仓储交易基地,邀请东莞与广州等地的实力派藏家与交易平台入驻,共襄中老期精品茶配送深圳乃至全国之盛业!

深圳的精品仓储交易,跟东莞与广州芳村不是零和博奕,而是专业分工下的生态链共享经济。东莞与广州搞的是大基建,即行业基础仓储及基础交易,形成基础仓及其交易系统。深圳是在基础仓储交易这个大基建上,进行二次开发,盘活天量库存,形成精品仓储交易新动能,能帮助东莞藏家芳村商家更好地出货,以更高效更标准的方式将茶叶配送到商家与藏家手里,并挖掘更多更有品质的消费潜力,从而盘活存量,做大做精销量,帮助藏家商家升级,打造精品藏家品牌、精品挂牌茶店、精品交易平台……

用标准化推动精品茶进入2.0时代

深圳茶博园依托“深圳是中国精品茶消费高地”之优势,高效整合精品茶全产业链(从茶园到茶杯),打造“精品茶商业综合体”,提出精品茶标准体系建设,构建深圳精品仓,扶持精品茶品牌、精品茶店,搭建精品茶仓储交易中心。

精品茶大市场的激活,需要大思路:用定义明确精品茶市场,用标准规范精品茶市场,用产业链整合精品茶市场。

目前,中国精品茶的消费正由非标的专业市场,向标准化的大众消费市场扩散,亦即由1.0向2.0升级。深圳茶博园,推出“品牌4S茶店服务标准体系”,用标准化推动精品茶进入2.0时代,用精品茶标准做大精品茶产业链,用强大的产业链撬动精品茶大市场。

深圳茶博园定位为精品茶产业之升级引擎,将倾力打造:精品茶仓、精品茶交易中心、精品茶城、精品茶博物馆、精品茶体验馆、精品茶品鉴收藏中心、精品茶物流配送、精品茶供应链、4S品牌精品茶店高标准服务系统……

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深圳茶博园邀请茶界同仁一起加入精品茶标准体系建设,以精品茶协会、精品茶诚信联盟、精品茶产业联盟等组织化形式共襄标准的制定与贯彻落实。

深圳茶博园先行先试,用精品茶的企业标准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企业标准有:

精品茶园标准,达标挂牌深圳茶博园精品茶园基地

精品茶生产标准,达标挂牌深圳茶博园精品茶生产基地

精品茶仓储标准,达标挂牌深圳茶博园精品茶仓储基地

精品茶交易标准,深圳茶博园搭建品牌茶精选交易平台并制定交易标准

精品茶店星级管理标准,评定入驻深圳茶博园的星级精品茶店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高效重构产业链:普洱茶市场下行期的超级红利

市场下行期的最大的商机,往往是低成本高效组织供应链,以及消费升级。

我梳理普洱产业发展逻辑,都是从一个很长的发展周期来整体把握其底层演变规律,做多方长期动态博弈分析,通过各种从业者及观念的兴衰更替,以找出未来的趋势与商机所在。

2019,在危机中蕴藏着巨大的战略机遇期,因为市场下行期往往意味着行业的深度重构,并会随着产业链的高效重组释放巨大的财富机会。上一个周期的下行期,无疑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的,2008年起行业的一些先行者通过低成本高效整合产业链,主动迎接消费升级,从而攫取了巨大的市场红利。没有2008到2011年的市场深度重构,也就没有2011年起整个普洱茶产业再次火热。

由此可见,市场的冰点往往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2019,打算重构产业链,迎接下一个周期的厂商们准备好了吗?

市场下行释放的四大红利:电商重构产业链、消费升级、消费品牌快速扩张、抄底建库存

2008年,可谓行业下行的底部,那一年我针对大家对未来信心严重不足,都在低价抛库存,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品质也泥沙俱下,写了《只有精品才能救普洱》一文。后来市场的发展印证了我的判断,古树纯料就是兴起于2008年市场之冰点,标志着普洱茶产业通过消费升级开启了新的发展周期。

同时,2008年,我关注门户网站与电商,认为其会给行业带来一些全新的东西。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消费互联网重构产业链。当时普洱茶积压严重,淘宝店主可以零库存低成本高速发展,这就是2008年开启的第二个红利——消费电商黄金发展期。

第三个红利是消费品牌的快速扩张期。这也符合低成本高效整合产业链的逻辑。2013年之后,普洱茶陷入了文化与金融普洱的结构性锁定,消费属性被严重压制,故做消费品牌难。但2008年的行业下行期,因为价格重置与消费升级的影响,普洱茶一方面价格变得亲民,另一方面为迎合消费升级,品质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普洱茶是性价比极高的大众消费品,在2008至2012主打大众消费品牌路线的企业,比如龙园号、大益都获得高速扩张。我一个朋友认为,大益茶在2008到2012年大众消费属性强,许多消费者都是买了去喝。正是大益拥有众多的真实的消费者,才成就了2013之后的茶界类金融第一品牌。第四个红利是抄底建库存的红利。2015年以后,普洱茶进入拼库存竞争力阶段,2008年就开始布局库存的企业肯定要笑疯了。

复盘2008年的市场下行期,我认为当年的四大红利,即电商重构产业链、消费升级、消费品牌快速扩张、抄底建库存,放在今天也适用,当然不能照搬,要做迎合时代之调整。比如,电商重构产业链,要将消费电商换成供应链电商。消费升级,不是以过去的古纯,而是熟茶为主。做消费品牌,可能主战场不在传统专业市场,而在大健康产业。而建库存,要形成交易平台与库存良性互动的闭环。

不管怎样,想在2019年布局未来的市场,你要扪心自问一下,我的商业顶层设计,是不是按低成本高效整合产业链的路数来,是不是迎合了消费升级趋势!

低成本高效整合资源的方法论:用破坏式创新重构系统

谈一下如何在市场下行期低成本高效整合资源。

市场下行,往往意味原有的主流商业模式陷入了高成本低效运转的陷阱,即进入了复杂系统崩溃期,系统已经过了边际收益递增期,受边际收益递减制约,从而由扩张进入衰退期。在行业旧秩序的衰退期,要想低成本高效整合资源,就必须对旧体系进行解构,并用简单逻辑重构新的主流商业模式。

能低成本高效扩张的创新模式,肯定会带来极大的边际收益递增效应,会吸引行业内的厂商纷纷效仿,以及跨界社会资本的关注,做的人多了,竞争加剧。这时,简单逻辑不再有效,领先者为保持竞争优势,后进者为赶超,都会拼命追加投资,将简单的创新体系,越做越复杂,投资也由轻资产变为重资产。

投资追加到一定程度,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就又会进入边际投资效益的临界点,过了临界点,边际效益由递增转为递减,重新面临复杂系统的崩溃,又需要再一次进行破坏式创新,通过解构旧体系来重构未来的主流商业体系……这种建构、解构、重构之反复过程,就构成了产业与市场的周期律!

所以,市场下行期,想低成本高效整合产业链的,一定要找到破坏式创新这一原点,用简单逻辑瓦解庞大的旧体系,再重构市场新蓝海。所以,对想低成本高效整合资源的人而言,重构无疑是最核心的关键,总之,未来是重构出来的!

普洱茶产业进化路线表

镜鉴:上一个市场下行期的高速扩张秘笈

我们来复盘一下,2008年的市场下行期,行业的破坏式创新者是找到了哪几大重构法宝,从而迎来低成本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首先我们来看电商,2008到2012,淘宝系茶叶品牌靠的是零库存(低库存)与账期、大厂货平价甚至亏损引流、网络预售融资三大法宝,从而实现了低成本高速扩张。零库存(低库存)与账期是对供应链的重构,大厂货引流是对传播方式与成本的重构,预售是对消费者团购与融资方式的重构。在这三大简单粗暴的法宝下,花小钱结果办了大事。2012年以后,电商竞争加剧,淘品牌不可能再享受低成本扩张红利。我们可以看到,茶叶电商为补供应链与流量的短板,越做越重,越来越像传统茶企。

再来看线下品牌,其2008到2015低成本高速扩张的秘笈。首先是消费升级带动的土豪喝茶藏茶效应,普洱茶甚至变成贪官敛财的白手套。这自上而下的普洱茶消费投资风暴,无疑让普洱茶市场具有低成本高速扩张的可能。土豪放大效益,是对传播方式的重构,而且也带来了普洱茶的产品与渠道革命——产品与渠道金融化。产品金融化大家都知道了。我谈一下普洱茶发展的最大核武器——渠道融资。这是个好东西,品牌商不但能快速发展代理商、加盟连锁店,而且自己还可以低库存,把货压在渠道与终端,并设置资金池将渠道里的钱融进来。这样的生意真是太好了,自己不压货,不承担市场风险,而且自己花钱很少,都是圈社会的钱,让做电商的好羡慕,纷纷转型为线下品牌,来分超级大红利。

2015年之后,线下品牌的低库存、渠道融资、土豪消费三大法宝失灵,这意味着行业主流商业模式要变革了……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茶产业融资效率2.0:从稀缺资源货币化到到全产业链服务金融

茶产业效率传导路线图:融资效率→生产效率→交易效率。茶企茶商茶农将融过来的资,用于解决生产与交易效率,而生产与交易的诸环节构成了全产业链,也就是融资可提升全产业链大基建效率。

稀缺资源货币化,解决茶企茶商茶农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在将资源转化为物质资本方面,提升了生产与交易效率,初步实现了茶产业的工业化。

后进国家与落后产业,拥有自然资源丰富与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但资本与技术的积累不够。中国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来破资本与技术匮乏的局。外资、引进来的生产线与洋技术顾问,与中国的自然资源与天量劳动力相结合,催生了占据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世界工厂模式。卖资源的初级产品与血汗工厂,解决了中国初步工业化问题。

2003年以后,中国进入了土地货币化与大基建时代,新农村建设与“我们造城”,让中国城乡建设空前提速,大基建、新农村与城市化,让中国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内需市场。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由外贸拉动,进入了内需消费升级推动产业升级新时期。

对照中国的发展路线图,茶行业的融资大跃进实始于2003年,跟中国的土地货币化进程相一致。中国的土地货币化解决了新农村、城市化、基础设施与重化工业的建设资金问题。茶行业的稀缺资源货币化,也解决了茶园、规范初制所、现代化工厂与仓储物流的大基建问题,并开启了“政商消费”“土豪消费”新型中高端内需市场。2008年到2018年,普洱茶的名山纯料模式,就是茶行业稀缺资源货币化的典范。名山成为价值高地与全产业链投资吸金窟,十年的名山古纯神话,为普洱茶行业留下了一条基础雄厚的全产业链,就物质资本积累而言,其完成了大基建1.0版本。

大基建2.0是技术、人力资本与制度建设驱动。这就是,当前茶行业的旧基建与新动能背景,从稀缺资源货币化到技术与制度创新升级,也就是当茶行业物质资本不再匮乏之时,要由传统的资源融资效率化,进入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新阶段。人力资本、组织、商业模式与文化可提升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这些要素就构成了茶行业的新动能,可在物质资本(现代茶园、工厂、仓储物流、商业硬件设施)旧基建上打造新型大基建,发展新动能……

经济世界有两大不平等,一是劳资不平等。二是资本原始积累不平等。原始积累不平等,不光是当下的,更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率差距造成的。

富人与先进国家完成了原始积累,领先穷人与后进国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穷人与后进国家怎样缩短差距,进行赶超?全球自由流动的信贷市场,就是帮助穷人与落后国家实现赶超战略的。信货市场寻求的是投资机会,穷人与落后国家有自然资源与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缺的是资本与技术积累,信贷市场就可以解决积累不够的问题,小额信贷与外资就是用来解决穷人与后进国家缺资金问题,将资金与自然资源、劳动力相结合,并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积极开拓新消费市场,从而在二三十年内,走完发达国家百年发展历程。

这就是外部信贷市场激活后进国家与穷人的先天要素禀赋资源,形成发展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起飞,初步完成工业化,再产业升级到技术密集型与人力资本密集型2.0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

在其中可以看出,自由流动的信贷市场——融资环境至关重要。

茶产业有三大效率——融资效率、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我将融资效率放在首位,融资推动茶产业的初步工业化——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在这一阶段,稀缺资源货币化解决了茶产业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大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能马上变现的绿茶化资源上,所以此阶段原产地的原料为大,资源型厂商与茶农主导发展,品牌弱势,寻求高租金回报的地主经济盛行。这一阶段的全产业链大基建,是建立在以优质资源跑马圈地为核心的物质资本大投入上,优质茶园、标准化初制所、精制厂与仓储物流,体验化的庄园经济,城市里的茶城、茶店、茶馆,都是用来变现资源型产业的物质资本投入。

此即茶行业的融资1.0时代,投的是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业,搞的是物质资本大基建,而技术、组织、人力资本、服务化的商业模式与企业品牌缺位。

我说这么多,是为了推出今天的主题,茶产业融资效率2.0:从稀缺资源货币化到到全产业链服务金融。全产业链服务金融,我从年前开始思考,春节快过完,才有点眉目……

融资效率决定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或者说融资是生产与交易效率的催化剂。当前的茶产业升级,是资源与物质资本向技术资本与品牌经济升级。

在产业1.0阶段,做企业很简单,占山为王,搞简单的地主寻租经济,砸钱买资源,资源通过资本扩大再生产与交易,变成更多的钱,钱再买更多的资源,以此反复循环,稀缺资源货币化与扩大再生产与交易规模,将原始积累不断做大。这属于简单粗暴直接有效的数量型扩张,人力资本、技术、组织、商业模式与文化等更高级更专业的东西貌似用处不大,大家忙抢资源抢市场,不怎么投这些跟品牌经济有关的东西。

在资源大于品牌的阶段,茶界消费品牌缺位,是很正常的事。资源型发展阶段,解决了茶界物质资本稀缺的问题,留下了初步工业化的大基建。

自2003年起,茶界玩了十多年的资源红利,到了2018年,资源边际回报率严重下降,也就是物质资本成为了缺乏产业效率的旧基建,茶行业需要寻找产业升级的新基建与新动能,构建新时代的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模式。而建立在专业主义与品牌经济基础上的全产业服务金融,有助于茶产业脱离地主经济,打造品牌经济。

我们知道,地主经济,是因循守旧的食利经济,靠租金,而不是靠企业家创新精神来谋求利润与规模发展。只有茶企茶商由食利割韭菜者,转型为企业家创新驱动者,茶产业才能真正进入品牌经济阶段。企业家的创新组合,需要融资来推动,从而对全产业链进行重构。这就是全产业链服务金融出现的时代背景。

食利炒作割韭菜的金融,转型为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这就是全产业链服务金融的要义!服务金融助推技术、组织、文化、信息、商业模式与人力资本建设,打造品牌经济的全产链新基建,营建技术资本密集型发展新动能。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3,15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