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下普洱第一仓

找到约194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一片叶子尊天下 韵香八方临沧茶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一座因茶而闻名的边境城市,是世界茶树重要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滇红茶诞生地、蒸酶茶发源地,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市、最大的普洱茶、红茶生产地,是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滇红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是世界著名的红茶之都和天下茶仓。

全市有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有茶组植物4个系8个种,栽培品种上千种,有世界上最粗壮、最古老,树龄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树锦绣茶尊;有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强的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有完整记录茶树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型驯化全过程的云县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有云南大叶种茶发祥地双江冰岛古茶园,有蜚声海内外的普洱茶顶级古树名山——冰岛古茶山、昔归古茶山,有世界顶级古树红茶、古树白茶名山——凤庆锦绣古茶山、云县白莺山。

近年来,临沧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凝心聚力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跨越发展。2022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209.3万亩,茶叶总产量16.6万吨,其中精制茶产量9.45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294.62亿元。茶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均居云南省第一。

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沧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集中力量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公用品牌,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升级,持续提升临沧茶叶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茶叶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做一杯品牌茶

以“红”为成色扩大“临茶品牌”影响力

临沧是世界著名“滇红”茶的诞生地,是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红茶产量居云南省第一。2012年,临沧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红茶之都”称号。

临沧是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和主要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晒青毛茶产量占全国普洱茶原料50%左右,普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5%左右,被誉为“天下普洱第一仓”。

“希望在政府、行业、企业联动的同时,进一步使临沧的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年5月,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为临沧茶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临沧是茶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排头兵。对于品牌建设,临沧始终矢志不渝,通过加大区域公共品牌整合与塑造力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用好名山茶的品牌优势,用名山茶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临沧茶的市场份额,提升“临茶品牌”的美誉度、扩大“临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凤、勐库、龙润、澜沧江、三宁),中华老字号1件(凤牌滇红茶),云南省著名商标38件、云南名牌农产品19个,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9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一杯干净茶

以“绿”为底色构筑发展“新引擎”

临沧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市,全国每3杯普洱茶中就有1杯来自临沧,每5杯红茶中就有1杯来自临沧。

临沧茶叶品质卓越,具有品质优势。临沧境内普遍种植的勐库大叶茶其内含物质丰富,主要成分含量茶多酚34.7%,咖啡碱4.9%,氨基酸2.4%,水浸出物49.8%,远远高于其他品种,是“茶之精华素”。

“好山好水好生态才能造就好茶”双江县勐库镇兰魄茶庄制茶工匠赵诚说,茶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珍宝,滋养着一代代村民,要爱护好我们的家园,守护好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实现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守护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以双江冰岛老寨为例,为维持和延长茶树的生命,每一株古茶树都实行保护性开采。按照《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和《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人民政府已颁布认定古茶园321个12.28万亩,古茶树11408株。

临沧是茶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先行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机认证茶园43.72万亩,绿色认证茶园30.77万亩,雨林认证茶园4.5万亩;全市共完成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3437户;全市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茶叶企业392户。

做一杯标准茶

以数字转型全方位构建市场体系

今年以来,临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窗口期,推进产地交易市场与销区市场融合,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新零售、新媒体、新平台与新智造、新种植、新品牌、新IP融合,加快茶叶市场营销体系数字化转型,着力发展内贸电商和跨境电商,推进多边贸易。由临沧市人民政府推动搭建的售茶电商平台“中国特产·临沧茶馆”于今年5月16日正式在京东上线试运营,打造“京东·临沧茶馆”,邀请广大网友上京东“喝茶”。

强化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建设云县滇西茶城、凤庆县国际红茶交易体验中心、镇康县胞波国际茶城,用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完善交易、仓储、鉴定评价、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努力把建成全国最大的原料茶交易市场和最大的红茶交易市场。依托临沧高新区和临翔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临沧茶叶仓贮交易中心和临沧茶叶数字产业中心建设。

按照每2000亩茶园配备1户以上精制茶企业的比例,持续壮大精制茶生产经营企业群体规模,着力提升精制茶叶生产加工营销能力,不断提高茶叶精制率。2023年精制率达70%以上。

做一杯文旅茶

以茶为媒让“想你的风”吹到临沧

“纵使穿越千年,茶香仍不移志。”今年5月,2023国际茶日暨2023国际茶日暨“共饮一杯中国茶临沧样本茶定昔归”活动结合5.20的“浪漫”、5.21的“茶”,发起了专属于中国人“以茶为定”的浪漫邀请……

也在5月,双江冰岛茶走进法国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文化的邂逅和碰撞中让中国茶文化再次光芒四射……

此外,随着首届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以及“茶香悠悠·情牵两岸”第4届云台茶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以茶为媒进一步交流融合发展……

古有徐霞客笔下,临沧是一个泛着茶香、温暖人心的地方。今有著名作家雷平阳带着新书《茶宫殿》实现云南文化名人和名茶的再次加持……

临沧通过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深度挖掘茶文化旅游资源,差异化建设高品质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国内外茶人茶友、文人墨客等纷至沓来,全程助力临沧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茶区变大景区,探索走出了“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的发展新路,临沧茶文旅融合发展方兴未艾……

做一杯致富茶

以党建引领让茶区走向新天地

全市77个乡(镇、街道)、835个行政村(社区)、8552个自然组种植茶叶,有茶农335975户1336364人。茶农户均茶叶种植面积6.2亩,人均茶叶面积1.6亩。2022年,茶农人均茶叶收入5747.75元,户均收入22854.16元。

“一片小小的茶叶,串起绿色发展产业链,成为致富千万家的‘金叶子’。”双江县勐库镇党委书记董梅说,近年来,冰岛村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冰岛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形成了产业提质、群众增收、集体受益、企业增效的多方共赢局面。

临沧市立足茶资源优势,以推进党建引领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为抓手,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切入点,做大靠茶吃茶文章,助推临沧从“茶叶大市”到“茶叶强市”转变,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以茶兴村强村的发展之路。持续放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等优势,擦亮冰岛茶、昔归茶、忙肺茶名山名茶“金字招牌”,制定“党建引领冰岛昔归忙肺茶叶产业示范片”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小切口,在冰岛村、邦东村、忙肺村等3个核心村抓示范,在相邻的5个重点村抓突破,辐射带动周边连片的25个村,把3个茶叶品牌区域“串”在一起、连成“一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全市茶叶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

“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全面提升茶叶产业联农带农惠农水平。预计2023年毛茶产量17.2万吨,精制茶产量12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350亿元,其中农业产值87亿元,工业产值148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15亿元。2025年,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209万亩,产量达到19万吨,精制茶产量达15.2万吨以上,精制率达80%以上,综合产值达到500亿元,茶业税费收入达到3亿元。

临沧全力推进茶叶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努力把临沧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产业中心、世界闻名“天下茶尊·红茶之都”。

在即将举办的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节上,五湖四海嘉宾将在临沧2024年春茶订购会暨精品名茶咖啡展活动上共品香茗。如果说过去的临沧茶是依靠人背马驮伴着悠悠的驼铃声走到了天涯海角,那么今天的临沧茶,将借助“微影之光”和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漂洋过海来看您。(魏江跃 樊志美)

来源:云南网-临沧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片叶子尊天下 韵香八方临沧茶(一)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一座因茶而闻名的边境城市,是世界茶树重要地理起源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是普洱茶原产地、滇红茶诞生地、蒸酶茶发源地,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市、最大的普洱茶和红茶生产地,是普洱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滇红茶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中国最具茶文化魅力城市,是世界著名的红茶之都和天下茶仓。

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沧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以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集中力量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公用品牌,构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和茶生态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推进全产业链升级,持续提升临沧茶叶产业知名度、美誉度,全面提升茶叶产业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

做一杯品牌茶

以“红”为成色扩大“临茶品牌”影响力

临沧是世界著名“滇红”茶的诞生地,是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红茶产量居云南省第一。2012年,临沧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红茶之都”称号。

临沧是最大的普洱茶原料基地和主要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晒青毛茶产量占全国普洱茶原料50%左右,普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25%左右,被誉为“天下普洱第一仓”。“希望在政府、行业、企业联动的同时,进一步使临沧的区域公共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今年5月,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刘仲华为临沧茶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临沧是茶产业品牌化发展的排头兵。对于品牌建设,临沧始终矢志不渝,通过加大区域公共品牌整合与塑造力度,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用好名山茶的品牌优势,用名山茶品牌、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扩大临沧茶的市场份额,提升“临茶品牌”的美誉度、扩大“临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凤、勐库、龙润、澜沧江、三宁),中华老字号1件(凤牌滇红茶),云南省著名商标38件、云南名牌农产品19个,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2015年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21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2014年,滇红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年11月29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一杯干净茶

以“绿”为底色构筑发展“新引擎”

临沧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市,全国每3杯普洱茶中就有1杯来自临沧,每5杯红茶中就有1杯来自临沧。

  

临沧茶叶品质卓越,具有品质优势。临沧境内普遍种植的勐库大叶茶其内含物质丰富,主要成分茶多酚含量34.7%,咖啡碱4.9%,氨基酸2.4%,水浸出物49.8%,远远高于其他品种,是“茶之精华素”。

“好山好水好生态才能造就好茶。”双江县勐库镇兰魄茶庄制茶工匠赵诚说,茶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珍宝,滋养着一代代村民,要爱护好我们的家园,守护好茶品质与生态环境,实现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守护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以双江冰岛老寨为例,为维持和延长茶树的生命,每一株古茶树都实行保护性开采。按照《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和《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临沧市人民政府已颁布认定古茶园321个12.28万亩,古茶树11408株。

临沧是茶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先行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目前,全市有机认证茶园43.72万亩,绿色认证茶园30.77万亩,雨林认证茶园4.5万亩;全市共完成茶叶初制所规范提升3437户;全市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茶叶企业392户。

做一杯标准茶

以数字转型全方位构建市场体系

今年以来,临沧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窗口期,推进产地交易市场与销区市场融合,线下市场与线上市场融合,新零售、新媒体、新平台与新智造、新种植、新品牌、新IP融合,加快茶叶市场营销体系数字化转型,着力发展内贸电商和跨境电商,推进多边贸易。由临沧市人民政府推动搭建的售茶电商平台“中国特产·临沧茶馆”于今年5月16日正式在京东上线试运营,打造“京东·临沧茶馆”,邀请广大网友上京东“喝茶”。

强化产地茶叶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建设云县滇西茶城、凤庆县国际红茶交易体验中心、镇康县胞波国际茶城,用好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种资源,完善交易、仓储、鉴定评价、物流、供应链金融等功能,努力把建成全国最大的原料茶交易市场和最大的红茶交易市场。依托临沧高新区和临翔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临沧茶叶仓贮交易中心和临沧茶叶数字产业中心建设。

按照每2000亩茶园配备1户以上精制茶企业的比例,持续壮大精制茶生产经营企业群体规模,着力提升精制茶叶生产加工营销能力,不断提高茶叶精制率。2023年精制率达70%以上。

临沧市有野生茶树群落80多万亩,有茶组植物4个系8个种,栽培品种上千种,有世界上最粗壮、最古老,树龄3200多年的栽培古茶树锦绣茶尊;有海拔最高、种群密度最大、抗性最强的双江县勐库大雪山野生茶树群落;有完整记录茶树从野生、半野生到栽培型驯化全过程的云县白莺山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有云南大叶种茶发祥地双江冰岛古茶园,有蜚声海内外的普洱茶顶级古树名山——冰岛古茶山、昔归古茶山,有世界顶级古树红茶、古树白茶名山——凤庆锦绣古茶山、云县白莺山。

记者:魏江跃

通讯员:樊志美

来源:今日临沧,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我的人文普洱》第一辑 南方有嘉木

南方有嘉木,在我的心中,这嘉木就是普洱茶。


     云南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它就是茶圣陆羽所说的“南方有嘉木”的地方。众所周知,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而云南不仅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在我的故乡,至今还保存着茶树原初生长弥足珍贵的物证:勐海巴达大黑心原始森林中的“世界茶树之王”,勐海贺开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凤庆鲁史千年古杀树群落,都是保留在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如果朋友们到云南走走,就会发现那些历尽沧桑的古老茶树,在经历了漫长的月洗礼之后,仍然生机勃勃地站立在彩云之南的土地上。

     南方有嘉木,这嘉木就是茶。一直以来,茶叶在云南农业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04年,云南的茶园面积达到了287万亩,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近10万吨,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福建、浙江;茶叶总产值约40亿元。作为植物王国,云南的茶园主要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和半山区,那里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温度适宜,并且远离污染源,茶叶的污染小。拥有发展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茶所必备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 那里生长的大叶种茶芽叶肥壮、叶质柔软、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都高于其他茶种,是生产优质茶品最理想的原料。

     南方有嘉木,在我的心中,这嘉木就是普洱茶。云南茶叶1000多年的人工种植历史,就是普洱茶发展的历史。

     由于地处边疆,唐宋以前,当中原的茶叶进入团饼制作的时候,云南的普洱茶一直处于“散收无采造法”的蒙昧时期。到了明代,中央政府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云南和中原之间文化的往来迅速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紧压茶的制作工艺逐渐传入了云南的普洱茶区。当时,普洱作为交通要道的地位日渐显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云南茶叶最重要的集散地,普洱茶也因此得名。明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说: “士庶所用, 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段文字为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一是普洱茶在明代已成为云南人生活的必需品;二是普洱茶的加工发展到了“蒸而成团”的阶段。

     就在团茶技术传入云南之际,中原的茶叶制作却正在由团茶向散茶转变。地处祖国边疆的云南,因为地理的原因,却没能赶上这一制作工艺的流行时尚。可正是这“慢半拍”,让普洱茶将团茶的制作工艺继承了下来,并且将这种紧压技术,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从散茶的外形上,我们已经很难看见茶叶制作所走过的历史,然而普洱茶却不同,在世界茶苑中,它也许是造型最为丰富的茶品,饼型、砖型、碗型、心型,就像是活的雕塑一样, 弥漫着的,是它继承下来的唐宋遗风。

     



     当然,普洱茶对紧压技术的坚持,最初是为了运输的方便。由于普洱茶的原料多选用云南澜仓江沿岸的大叶种茶,其强大的助消化功能,使得清朝的宫廷和西北以肉食为主的少数民族兄弟对其格外的依赖和偏重。而普洱茶的产地.却位于远离中原数干公里以外的云南。在只能依靠马帮运输的年代,云南茫茫的高山与湍急的河流,给普洱茶的运输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相对散茶来说.紧压的普洱茶运输起来更为方使,也更节省运输的空间。

     继而人们又发现,后期的发酵,有利于普洱茶品质的提高。早年, 要将普洱茶用马帮运往外地,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运输时间,而那些运抵外地的普洱茶,其口味意外地要比云南产地刚压制出来的普洱茶要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普洱茶隐藏于天地间的后发酵秘密,就这样被人们发现了。



     如同从云南昆明到浙江杭州,马帮的行走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而乘飞机却只要不到三个小时一样。科技的进步,使短时间加速发酵普洱茶成为了可能,这就是“快速后发酵”生产技术的产生。今天我们所说的普洱茶,是指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产生的特殊口感的散茶和紧压:通常我们将长期存放、自然发酵的普洱紧茶称为自然陈化的青普洱。而把“快速后发酵”生产出来的普洱散茶和紧压茶称之为熟普洱。

     南方有嘉木,这嘉木在其发展演变的历史中,有过辉煌,也有过沉寂。明未清初,云南的普洱茶生产盛极时,不仅畅销全国,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而我国的藏区,更是把普洱茶当成是来自天国的福音。藏族有古谚:“加察热! 加霞热!加梭热!”翻译成汉语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当时的普洱茶,被作为贡品, 皇家以及京城的贵族,都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习惯。清王朝甚至将普洱茶作为国礼,馈赠给英法等国的使者。而且为了保证普洱茶的供给,清政府还在普洱府的宁洱镇,专门设置茶厂和管理茶叶机构,如今易武的车顺号茶庄,还保存有道光皇帝亲赐的“瑞贡天朝”的匾额。

     乾隆年间,进土檀萃在其著作《滇海虞衡志》中称:“普茶名重天下, 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我们可以从这短短的文字中,洞悉当年普洱茶的繁荣,而《红楼梦》和《战争与和平》等世界名著对普洱茶的记载,也可看作是普洱茶名重天下的佐证。

     一百年以前, 因为种种原因,普洱茶的生产一度沉寂,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保存于香港的大量晋洱老茶销往台湾和海外各地,人们在消费过程中,逐渐发现了普洱茶具有的多种医药效用,普洱茶声名再次鹊起,成为广大茶人竞相选择的保健饮品。

     南方有嘉木,这嘉木有着独特的个性,就是能记录生命历程,伴随时光成长。对大多数的茶叶来说,新就意味着优秀的品质,故有“茶要新,水要活”之说。但以新作为评判茶叶品质的标准,却不适宜于普洱茶。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制作完成以后,需要一个“后发酵”的过程。如果是在纯自然的状态下这个过程相当缓慢。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新制的普洱茶才能消除其苦涩味,酿制出大地膜有的陈香。因此每饼优质普再茶, 都可称得上是时间之手创造的艺术,就像美酒,越陈越香。

     一饼普洱茶, 就是一段浓缩的历史。 如果你打开的是一饼是你出生纪念日生产的老茶, 你在品饮它的时候,会不会感觉是在聆听光明的故事?如果你打开的是饼你结婚纪念日生产的老茶, 你是否还能从袅袅的茶香里,品味出爱情的芬芳?如果你打开的是讲纪录你人生重大时刻的老茶,那你就能站在时光的彼岸,遥看昔日重来!

     普洱茶,这积淀了厚厚时光的普洱茶,这就是生命中“能喝的古董”

找到约18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