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世界茶树

找到约9,180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从阿萨姆到云南,世界茶树起源争论的误区

茶树原产于中国之说法,19世纪之前没有争议。有争议始自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土(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发现有野生茶树后,在国际学术界开展了一场茶树原产地之争。

印度起源说的论据是:只有印度有野生茶树,而没有人提出中国有野生茶树;印度阿萨姆种茶树长得“野”,树高叶大,而中国种茶树材矮叶小。其结论是:印度种是茶树原种,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

针对印度起源说的挑战,中国的植物学、茶叶专家在中国境内,尤其是云南,找到了数量颇多的野生型大茶树、栽培型大茶树,乃至过渡型大茶树,有力地证明了茶树起源于中国。但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图为“普洱茶之父”张宏达教授

世界茶树起源的三个层面

世界茶树的起源问题,其实是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野生茶树的起源;二是人类初步驯化茶树的起源;三是人类充分驯化茶树的起源。初步驯化与充分驯化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其表现在:初步驯化并没有深度改变野生茶树的生物学特征,还是以野生的原始性状为主。也就是说人类虽然利用与驯化茶树,但茶树还是野生茶。充分驯化,是指深度改变了野生茶树的生物学性状,让其由野生茶树变成为栽培型茶树。举个近似的例子,充分驯化好比野狗变成了家狗,野猪变成了家猪。初步驯化好比,野狗养起来,只能算家养的野狗,而不能算家狗。要让野狗变成真正的家狗,人类需要至少驯化上千年。

许多人将这三个层面混为一谈,从而片面得出中国是世界茶树唯一起源中心,这是不对的。真实的说法应该是,中国是野生茶树起源中心之一,是初步驯化茶树的起源中心之一,是充分驯化茶树(栽培型)的唯一起源中心,是世界茶文化的起源与传播中心。

白马非马举三个茶种,即茶(小叶种)、普洱茶(阿萨姆大叶种)、滇缅茶(伊洛瓦底野生茶)来说明一下。

茶树分为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的是指广泛种植的“茶”与“普洱茶”。广义的是山茶属茶组植物,有四十多种(不同科学家分的种数不一样),除了栽培型的茶与普洱茶之外,还有许多茶树的近亲——野生茶。滇缅茶就是众多野生茶中的一种。

通常的栽培型茶树为“茶”与“普洱茶(原称阿萨姆茶)”,茶就是小叶种,普洱茶就是大叶种。滇缅茶,是野生茶,属于栽培型茶的亲缘植物,也就是茶、普洱茶的近亲。茶(小叶种茶)原产中国没争议。有争议的是普洱茶。

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邦发现了野生型大叶种大茶树,认为其是栽培型茶树的祖先,将之命名为阿萨姆茶,进而认为印度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中国著名植物学家张宏达经过深入研究,正本清源,订正阿萨姆茶原产地为中国,并将其中文名改为普洱茶,因而有人将他称为“普洱茶之父”。这里的普洱茶,不是通常人们接触到的商品意义上的一种云南地方名茶——普洱茶,而是植物分类学、茶树品种意义上的普洱茶。

后来,中国茶叶专家在云南澜沧的邦崴发现介于野生与栽培之间的过渡型茶树,让茶树驯化链条进一步完整,从而更加座实了栽培型茶树起源中国。

我们通常栽种的茶树,以“茶”和“普洱茶”为主。“茶”是指栽培型小叶种,“普洱茶”是指栽培型大叶种。而大叶种与小叶种的分化很早,远在人类驯化出栽培型茶树之前。也就是说,大叶种与小叶种存在不同地区独立驯化的可能。

据资料显示,2018年年3月,安徽农业大学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一篇茶基因组测序的文章,其中一个结论是:小叶茶和大叶茶分化的时间是38-154万年。

图为山茶属茶组植物的多样化中心(根据闵天禄1992绘制)

巴蜀农耕文化的加持与栽培型茶树的诞生

但是问题来了,栽培型茶树起源中国,不等于栽培型驯化之前,只有中国才有野生型茶树,也不是只有中国人才驯化与利用茶树。滇缅茶,作为一种野生茶,国际上因最早发现于缅甸伊洛瓦底江,而叫伊洛瓦底茶,张宏达考察后,发现云南与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是主产区,故更名“滇缅茶”。事实上,野生茶资源不光云南有,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横断山区及其周边,涉及了中国西南诸省、缅老泰越,以及印度的东北部,都发现了野生茶树,它们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带。

第一个问题,是说野生茶不仅起源于中国,而是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横断山区及周边。第二个问题要说的是,不只是中国人驯化与利用野生茶树。缅老泰越印的先民,其实也在驯化与利用野生茶树,只是他们停留在原始的初级阶段,不像中国进入了中高级阶段,驯化出了栽培型茶树——茶与普洱茶。

中国人在茶树进化史中,为什么能在两三千年前率先抵达驯化的中高级阶段,最关键的因素是巴蜀先进农耕文化的加持。两三千年前,古蜀人与巴人,让原始的野生茶树驯化与利用事业迈向了全新境界,让其由野生型逐渐变为栽培型,并让巴蜀大地成为世界茶文化起源的中心地带。由巴蜀而江南,而福建两广,再到云南,再到印度、斯里兰卡,最后到全世界,这就是世界茶树种植与加工文明,三千年来的传播路线图。

阿萨姆也是中华血脉,茶树存在不同地区独立驯化的可能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印度东北诸邦,尤其是阿萨姆邦,不仅仅受印度文化影响,其人种是蒙古人种,其地是印度、西藏、缅甸、云南文化的交汇之地。很长一段时间,阿萨姆邦是独立王国,是中国德宏、缅甸密支那的傣族北上,建立的傣族国家。后来是缅甸势力范围,再后来属于英属印度。

阿萨姆的中国血统很浓。故,我们没有必要全盘否定阿萨姆驯化茶叶的历史。阿萨姆,是傣族建的国,傣族在两三千年前住在金沙江流域,跟古蜀国非常亲近。后来南迁,在先秦两汉建有哀牢国。再南迁,居住在现在的地方。公元十世纪左右,南诏衰落,傣泰掸老民族开始势力扩张。13世纪,傣族在德宏的一支,北上占领孟养(今缅甸克钦邦),进而进入现印度东北地区,建立傣族阿洪王国。阿萨姆源自阿洪。说白了,阿萨姆也是中华血脉。

最后援引科学研究成果说明一下,茶树驯化起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李德铢和高连明等人的团队利用23对核基因组微卫星(SSR)标记对采自中国和印度的392份茶树种质资源(包括古茶树、茶树老品种和现代栽培品种等)开展了栽培驯化起源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可以分为3个遗传分组(茶树类型),即小叶茶(主要分布于中国除云南以外的各省区)、中国大叶茶(主要栽培于云南省及周边国家)和印度大叶茶(主要分布于印度阿萨姆地区),这三个品种很可能是在中国云南,东南部和印度阿萨姆三个不同地区独立驯化起源的,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很有可以是小叶茶的栽培驯化中心,而云南西部或南部与印度阿萨姆地区分别是中国大叶茶和印度大叶茶可能的栽培驯化中心(Meegahakumbura et al.,2016)。也就说在人们知道茶饮以后,上述三个地方独立培育了自己的茶叶品系。

延伸阅读之一:山茶属的茶祖植物与栽培型大叶茶、栽培型小叶茶、野生茶

本节文字摘选自周浙昆写的《漫话茶叶——何为茶?(上)》《漫话茶——茶的起源(下)》两篇文章。周浙昆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地理与生态学研究室主任。

作为茶叶的植物全部来自山茶属茶组(Camellia section Thea)。根据昆明植物研究所山茶科研究的专家闵天禄教授的研究,全球的茶组植物共有12种和6变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东到日本南部,西达藏东南,印度阿萨姆及缅甸,越南北部,生于海拔130-2000的山坡或沟谷灌丛(闵天禄,1992. 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云南植物研究,14:115-132)。而中山大学张宏达先生认为茶组植物有32种,3变种(张宏达,1984. 茶叶植物资源订正。中山大学学报,1984)。

在茶组中利用最广泛的就是茶(Camellia sinensis),茶又有两个变种,一个是茶原变种(C.sinensis var. sinenisis)也称小叶茶,另一变种是普洱茶(C.sinensisvar. assamica)也称为大叶茶。

小叶茶与普洱茶都经过长期广泛的栽培和选育形成了种类繁多的栽培品种,但是其基本特征还是可以辨析的。小叶茶植株相对矮小,小枝和叶片无毛或几无毛,叶较小,相对较薄,长圆状,椭圆形先端钝;花较小,花梗细瘦;叶片小,外面无毛;子房密被绒毛;花柱无毛,先端浅裂;果较小,扁球形,果皮薄。大叶茶植株相对高大一些,为小乔木或乔木,小枝和叶背沿中脉和叶柄通常被柔毛且宿存,叶相对宽大,较厚,先端渐尖。通俗说小叶茶叶子较小,较薄,而且无毛,叶片的顶端是秃的;大叶茶叶子较大较厚而且被毛,叶片的顶端有尾尖。

张宏达先生在分类中,把小叶茶和大叶茶(普洱茶)分布作为两个独立物种来处理。

在茶组植物中除了茶这个种以外,还有些种类被当地群众用作茶叶,据说有些种类的香味远胜于栽培茶。

目前已知茶组植物被使用的类群有:普洱茶(大叶茶)(C.sinensis var. assamica),大理茶(感通茶)(C. taliensis), 广西茶(C.kwangsiensis), 大苞茶(C.grandibractenta),厚轴茶(C.crassicolumna),秃房茶(C. gymnogyna)和毛叶茶(C. ptilophylla)等几种(闵天禄,1992)。有一些种类如毛叶茶据说不含咖啡因而含可可碱,这应该是一种特殊的,亟待开发利用茶叶种质资源。

小叶茶栽培范围比较广泛,大叶茶使用范围主要在云南,而大理茶的使用范围在主要在滇西一带,而且种类使用的范围也更为狭窄,基本上就是一些区域性运用。

延伸阅读之二:阿萨姆邦曾经是傣族建立的独立王国

本节文字摘选自《印度阿萨姆邦傣族文化交流之旅》,作者为蔡晓晃。

阿萨姆邦最早居住着原始澳大利亚人、达罗毗荼人。公元前10世纪,蒙古人(貌似为蒙古人种)穿越东部的山口来到这片土地,逐渐在当地定居繁衍。4世纪左右,蒙古人(貌似为蒙古人种)建立东辉国(东方光芒之地),在中世纪时期名为迦摩缕波王国,公元7世纪左右迦摩缕波王国达到最鼎盛的时期,统治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至孟加拉湾的广大土地。之后,王国便进入混乱不堪的岁月。

根据阿萨姆傣文献《阿洪莫兰吉》(记载傣阿萨姆历史最早的史书)记载,公元1218年,召弄思嘎法[sə ka fa]率领九千人从勐卯(德宏瑞丽)出发,经过嘎弄勐晚(陇川)、勐腊(盈江)、勐低(梁河)、宏章、丙闷、南鸠(伊洛瓦底江)、邦洒、尚贵、勐各……迪巴姆、南景、南迪瑙(江)、勐哈绷等地方。十三年之后,才定居在阿萨姆邦。

思嘎法率领九千人从盈江进入密支那(现属于缅甸),跨过伊洛瓦底江一直往西,进入阿萨姆邦东边靠近缅甸的崃白盖[lɔi Pat kăi](史迪威公路的起点)。他们在崃白盖[lɔi Pat kăi]一带居住了一段时间,现在那附近还有傣族居住着。过去傣阿洪自称为“罕傣”[xam tăi]。“罕傣”[xam tăi]是“傣语”之意,“傣语”怎么成了族称?这一问题还待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阿洪[ʔa hom]是当地摩兰人对傣阿萨姆的称呼。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与众不同”的人;一个是“永不败”的人。这与傣阿萨姆英勇善战的精神是相符的。

那时期傣阿洪[ʔa hom]王朝权力空前高涨,兵将打战非常勇敢,被当时统治新德里的莫卧儿王朝视为是对他们的挑战。因此,先后17次派兵征讨傣阿洪政权,然而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671年,莫卧儿大军在最后一次出征中和傣阿洪军队在萨莱伽特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最终傣族军队在拉其特·巴尔普坎将军的率领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拉其特·巴尔普坎将军也因此获得了不朽的盛名,他在战斗中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很多轶事,例如,讲述他的亲叔父因玩忽职守而被他斩首示众的献身精神的历史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民间传颂着。这些传说故事如今已经成为傣阿萨姆历史和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18世纪中期,被傣阿洪统治的信奉毗湿奴教派的莫阿马里亚人掀起反对傣阿洪统治的斗争,“勐叻笋罕”傣族王国——阿洪[ʔa hom]王国,开始走向衰落。此时,缅甸趁阿洪王国衰落之机攻打阿萨姆邦。阿萨姆邦王子请英国人帮助,打败了缅军。随之,阿萨姆邦便沦为英国殖民地。从此,这个由勐卯弄傣族迁入印度建立的王国结束了傣族长达600多年的统治。阿洪人也从此由统治民族沦为被统治民族。1947年,印度宣告独立,阿萨姆邦成了印度的一个邦。阿洪人又随之成了印度属民。因此,印度学者罗梅希不拉哥哈因认为:事实上,阿萨姆邦中世纪早期的历史是属于阿洪人的,阿洪王国的出现,使印度东北部整个历史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另一位印度学者JN普坎则称:印度东北部地区的历史就是阿洪人的历史。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临沧市政协建议重点保护开发白莺山古茶园世界茶树基因库

经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和知名茶业专家多次实地考察论证,认定临沧市云县白莺山古茶园是全球茶树种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唯一区域、是全球最珍贵的茶树种质资源天然基因库、同时也是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演化的绝佳天然实验室。为此,临沧市政协提出建议希望省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更高的层面做好白莺山古茶园的保护、宣传、开发工作。

云县白莺山古茶园总面积5.6万亩(字德用 摄)

(与其他古茶园相比,白莺山古茶园的特殊价值在于古茶树品种的多样性、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过渡型品种的稀缺性 字德用 摄)

云县白莺山古茶园里的古茶树(字德用 摄)

临沧市政协多次组织专家到云县白莺山古茶园调研,发现与其他古茶园相比,白莺山古茶园的特殊价值在于古茶树品种的多样性、茶叶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过渡型品种的稀缺性,这里的古茶树种类、数量、种质资源科考价值都位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白莺山古茶园总面积5.6万亩,有野生型、过渡型和栽培型古茶树品种12个,古树茶种类远多于福建武夷山、普洱景迈山和临沧的冰岛、昔归、忙肺等古茶园。同时,这里有100年以上古茶树200多万株、400年以上古茶树16万株,最古老的树龄达2800多年,其中核心区800多亩10万多株栽培型古茶树集中连片,树冠高大、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古茶树数量远多于国内、省内至今已发现的任何一个古茶园。“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兼具野生、过渡、栽培三个古茶类别,可以说白莺山古茶园种质资源科考价值是世界上其他产茶地区无法比拟的”,多次到白莺山古茶园调研的临沧市政协秘书长字德用说。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认为长期以来,由于对白莺山古茶园“世界茶树基因库”、“世界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和重视,目前白莺山古茶园保护和开发工作还停留在初级层次,近20年来累计投入资金不到1000万,人茶混居、过度采摘、盲目炒作、原生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很突出,长此以往,势必对世界级资源及其价值造成更大破坏。

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说,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市政协提出要高端定位白莺山古茶园世界价值,邀请权威专家参与,开展全面精准的科考普查工作,申报认定保护标志和文化遗产,高标准制定保护和开发规划,

李银峰说,我们要充分挖掘、阐释、宣传云县白莺山古茶园“三个世界第一”的价值,赋予其世界级资源的保护开发定位,把白莺山古茶园作为中国茶叶种质资源安全的保护基地,作为临沧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世界窗口,作为云茶临茶国际化的重要名片,打响“世界茶树基因库”、“世界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的品牌。

同时,要委托国内高端科研机构,邀请权威专家参与,对白莺山古茶园占地面积、资源分布、种类数量、树龄结构、基因组成、历史遗迹等进行一次全面深度的科考普查,并对科考权威数据进行高端发布。在此基础上,应用数字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白莺山古茶园种质资源数字库,科学划定古茶园保护范围,实施“一树一码”数字化挂牌保护。

同时还要加快白莺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及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工作,向国家有关部门和世界相关组织申报授予“世界茶树基因库”、“世界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称号,以白莺山古茶园及茶文化系统为核心申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同时向国家有部门和行业组织申报茶叶科考基地、专家研究基地和院士工作站等,把白莺山古茶园打造成为世界级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示范园。

此外,还要以白莺山古茶园为核心区,辐射周边漫湾电站、澜沧江百里长湖、忙怀型新石器遗址、昔宜康养休闲小镇,高标准规划建设以“世界茶树基因库、自然演化博物馆”为主题的4A级旅游景区,在此基础上重点规划建设好“世界茶树基因库博物馆”和“百万古茶树云上游览馆”两个馆,把白莺山古茶园建设成为世界茶树荟萃之地、全球茶界科考基地、世界茶人向往之地。

(记者李映青)

来源:中国日报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 云南茶叶年综合产值逾千亿元

5月21日,春茶采摘已经结束,小满节气拉开夏忙的序幕。2022年“国际茶日”也如期而至。

作为世界茶树核心发源地之一,云南如今茶叶年综合产值逾千亿元。在这片小小的树叶上,有着我国乡村振兴的清晰脉络,也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南方有嘉木,云岭出好茶。漫步在一片片古茶林、有机茶园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故事俯拾即是,一幅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边疆振兴新画卷徐徐展开。


草木含金,小叶子长成大产业

在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的茶山上,一垄垄翠绿的茶树蜿蜒起伏,高大的遮阴树散布山间,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地里劳作。

这是茶农董祖祥的有机茶叶基地。他的茶叶通过了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有机认证,其中出口欧洲的茶叶每公斤最高卖到2000多欧元。

游客在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一家茶旅融合主题公园游玩(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茶字拆开,就是“人行草木间”,草木即自然。这里藏着董祖祥成功的秘诀,“有机茶的生产不打农药,施有机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这是茶的本质所在。”他说。

包括董祖祥的2000多亩有机茶园在内,2021年云南有机茶园认证面积105.7万亩、获证产品1406个,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和获证产品数自2015年以来稳居全国前列。

不只是有机茶园,云南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茶园就是最好的发展资源。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全省有15个州(市)88个县(市、区)产茶,古树名山与现代茶园并存,茶农450多万人、涉茶人口近千万人。2021年,云南省茶叶种植面积740万亩、产量49万吨,均居全国前列。

云南普洱市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的有机茶叶基地(5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从茶叶到茶业仅有一字之别,背后却是云南茶产业全链条发展的深刻转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不断加大引导扶持力度,茶叶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各地还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企业党建和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党员干部冲在产业发展第一线。

据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介绍,2021年云南茶叶综合产值增至1071.1亿元;茶农来自茶产业的人均收入达4708元,较2020年增加658元,茶叶成为群众的“致富叶”。

为提升品牌效应,云南已连续4年开展“绿色食品牌”评选活动。

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屡获殊荣的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挂钩的勐宋乡曼吕村量身打造了古树红茶,实现户均年增收2.4万余元。

腾冲市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为3万多户茶农增收7000多万元,多名党员都进入企业管理层,在助农增收中一显身手。“虽然有疫情影响,但我们照常从茶农手里收茶,探索直播、电商等方式来开拓市场。”公司总经理陈亚忠说。

文化提香,洋溢自信之味

5月18日,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古镇的国家方志馆南方丝绸之路分馆茶马古道馆开始试运行,成为云南茶马古道研究的又一地标。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这一片神奇的树叶,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更是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

小朋友在云南省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玩耍(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如今,茶马古道已成为云南的“金字招牌”,相关部门、行业协会联手,挖掘茶马古道的文化价值,开展古茶林资源保护,推动茶文化研究向深处迈进。

“一山一味”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普洱市澜沧县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有“活的中国茶史书”之称。景迈茶的兰花香别具一格,茶林、云海、古村让人流连忘返,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在宁洱县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青山、农舍、小屋犹如山水画,游客可以骑马、徒步古道,体验特色制茶。

“茶马古道的‘复活’之路也是乡村振兴之路,去年那柯里村委会那柯里村民小组的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那柯里村党总支副书记张红亚说。

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出不同的茶文化。在2011年“大益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2021年“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五批名录,让这个别具特色的民族茶饮加速走入公众视野。

茶农在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国家种质大叶茶树资源圃采茶(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文化研究、茶旅融合方兴未艾。在临沧市云县,有180多万株古茶树的白莺山古茶园,2021年挂牌成立茶树演化自然博物馆;在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樱花谷,每年12月一株株冬樱花在茶山间绽放,景色秀美犹如仙境。

近年来,一系列茶文化著作、书刊、影视作品等陆续推出,位于昆明的西南林业大学还专门成立世界茶叶图书馆、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积极对接产业发展。

云南省普洱市的“90后”茶艺师张自颖展示当地传统茶叶冲泡技术(5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这些与茶有关的20多类课程在云南弘益大学堂汇聚一堂,10余年来已吸引2万余名海内外学员。“我们要通过茶的教育,向全球传递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弘益大学堂校长李乐骏说。

科技赋能,为高质量发展再添鲜绿

巍峨的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之间,怒江奔流而下。彩云深处,福贡县老姆登村已从穷寨子变身知名旅游打卡地。

在山腰间,一株株茶树长势正好。今年56岁的怒族村民和大林是老姆登高山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目前,这个合作社已发展茶园2000余亩、带动农户200多户,茶叶年产量有10多吨,成为怒江特色生态农业的一面旗帜。

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翁基古村落(5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目前合作社主要种大叶种和紫娟两种茶。”和大林说。

和大林的紫娟茶树源自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这是一个被授予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特异茶树品种,花青素成分达3.55%,目前已被推广引种30余万亩。

“名字颇有诗意的紫娟茶树,是我们育成的3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国家审定和云南省审定的茶树新品种之一,有力推动了茶树良种化进程。”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刘本英说。

工人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雨林古茶坊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上制作普洱茶(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普洱茶是时间的朋友,微生物生态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是大自然的“馈赠”。近年来,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黑茶(普洱茶)岗位科学家团队针对普洱茶加工与品质形成关键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尤其在普洱茶微生物发酵方面成果丰富,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赋能,茶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多向往,云南相关部门、茶企守正创新,“微生物制茶法”等新技术应运而生。针对当前普洱茶便携型、便饮型产品开发待加强的现状,茶企通过科研攻关,开发出茶珍、茶晶、袋装茶等便携易饮的产品,新型茶饮店和冰滴普洱等新饮茶方式也让茶叶加速走入年轻人的生活。

云南勐海大益茶庭的茶艺师陈夷在制作冰滴普洱茶(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江文耀摄

精深加工,正拓展茶叶的消费边界。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石山农场成功用大叶种台地茶生产抹茶,开发出抹茶雪糕、饼干、蛋糕等产品,探索传统茶产业的破冰之路。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茶与电商“一网情深”。据天猫数据统计,云南普洱茶线上销售保持连续三年正增长,2021年成交42.64亿元,同比增幅4.1%。

“国际茶日”已至,与茶有关的活动丰富多彩,一杯杯香茗沁人心脾。未来,云南将“咬定茶叶不放松”,继续从文化、产业、科技上发力,为高质量跨越发展再添鲜绿。

文字记者:吉哲鹏、杨静

视频 记者:何春好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为:一片叶  一千亿

找到约9,00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7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