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

找到约1,662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一棵过渡型古茶树的世界价值

邦崴古茶树巨大价值的关键点在于“过渡型”。所谓“过渡型”是茶树介于野生型和栽培型之间的一种类型,是茶树人工驯化历程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邦崴古茶树是古代先民们(古濮人)驯化、利用茶树的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它为研究茶树的起源、演化、人工的驯化与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链。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价值是世界性的。

第一,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

为中国是茶树原产地完善了物证链。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这原本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却在1824年被打破。世界茶树的原产地被认为在印度阿萨姆地区,这个谬论的制造者最大的证据便是印度阿萨姆发现了野生大茶树,而中国没有野生大茶树。

1824年,驻印度的英国少校勃鲁士(R.Bruce)在印度阿萨姆省沙地耶(Sadiya)发现了野生大茶树。随后又在1838年印发了由他本人撰写的小册子,列举他在印度阿萨姆发现野生茶树多处,其中沙地耶发现的一棵野生茶树高达43英尺,胸围3英尺。勃鲁士由此断定,印度才是茶树原产地。

1877年,英国人贝尔登(S.Baidond)紧步勃鲁士后尘,发表了《阿萨姆之茶叶》,将这一观点论据化。随后的一些重量级专家,如英国学者勒莱克(J.H.Blake.1903)、勃朗(E.A.Blown.1912)、易培逊(A.Ibbetson)、林德莱(Lindley)和日本的加藤繁等将这一观点推向极致。

他们不仅认为印度是茶树的原产地,而且认为中国江浙及福建的小叶种与中叶种茶都是通过印度种逐渐驯化而变成现在的矮小茶种。这一理论竟然得到了国际上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同。

图 I 谭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在西双版纳南糯山发现了栽培型古茶树,在勐海巴达发现了野生型古茶树。但是,问题来了,中国和印度都发现了野生古茶树,“印度茶源说”并未被彻底反驳,反而引来了“二源论”的讨论,即茶树原产地存在两个区域:一个是印度的阿萨姆,另一个是中国的云南。

外国专家们认为只凭野生茶树的出现就认定其为发源地,缺乏科学依据。他们提出,众多的可食用的植物演变有一个共同规律:绝大部分历史延续下来的可食用植物(包括植物的花、果、核、皮)都经历三个过程,从野生型向过渡型演变,再由过渡型向人工栽培型转变。

因为野生型茶树与人工栽培型茶树内部没有形成必然的进化联系,其茶树细胞染色体也是有差异的。单纯以野生茶树作为茶树原产地的标志,存在证据上的不足。能够证明某个地区为茶树原产地的证据必须是一条完整的物证链,即野生古茶树、过渡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茶树。而且这三个物证缺一不可。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正是弥补了这条完整物证链上的关键一环。而至今为止,并未在印度,甚至是云南以外的其他地区发现过渡型古茶树。如今,“印度茶源说”的论调早已不攻自破,在世界茶叶界无所遁形。中国是世界茶叶原产地,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不再被质疑。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花叶果 I 段兆顺

第二,

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

确立了“世界茶源”云南普洱的国际地位。

达尔文说过,“某种植物变异最多的地方,就是这种植物起源的中心地带。”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证明了世界茶树原产地在中国,在云南,茶树由野生型到栽培型的驯化过程是在云南完成的,尤其是在云南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沿岸。

这一结果的宣布轰动了世界,它不仅终结了一百多年来关于茶树原产地的争,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展示了云南,尤其是云南的普洱地区大面积存在的品种多样,生态各异的古茶树群落。

距今约1.8亿年前的晚三叠纪(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云南已露出山海面,成为陆地,这里生长着很多裸子植物。到了距今6500万~180万年的第三纪(被子植物的时代),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一带,古木兰(被子植物之源)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演化为茶树,他们侥幸躲过了距今200万年的第四纪冰川(地球史上最大的一次冰川)的袭击,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形成了今天的云南大叶种茶树。

邦崴古茶树 I 段兆顺

其实追溯茶叶的进化史,应从古木兰开始。幸运的是,在普洱的土地上,还留存着史前的宽叶木兰化石和中华木兰化石,再加上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它们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茶树起源进化史,可谓是五世同堂。

第一世:宽叶木兰化石,发现于普洱市景谷县,时代为第三纪渐新世,距今3540万年;

第二世:中华木兰化石,时代为第三纪中新世,距今2500万年,发现于云南的7个县,其中普洱市占了3个,分别为澜沧县(勐滨)、景谷县(煤厂)、景东县(田心);

第三世:镇沅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树,树龄约2700年;第四世: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树龄1000年以上;第五世: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

这“五世茶祖”同时存在于普洱境内,普洱市被称为“世界茶源”,绝对是实至名归。2013年5月,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授予云南省普洱市“世界茶源”的称号,标志着云南作为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事实得到了全球公认,普洱市正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

来源:普洱杂志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云南小叶种茶之谜对话录(云南栽培型古树茶的分类与断代)

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但不是茶叶种植文明的发祥地,云南先民利用茶树的方式很原始,世界茶叶种植文明是诞生在巴蜀大地。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在史前云南的野生型茶树中的阿萨姆卡种,本来是只适应在比较湿热的地区生长,通过基因变异有个别茶树能适应温凉的气候,于是这些变异的茶树就能迁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逐渐演变成了中小叶种。而四川的先民们对这些中小叶种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出了先进的中小叶良种,逐渐形成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云南遍布小叶种茶是茶叶文明不断南传的结果。二无量山多小叶种茶,是因为历史上其充当了茶叶种植文明南传的主要通道,二无量山在银生茶时代向普洱茶时代演进的数百年过渡时期,扮演了传播的关键角色。二无量山遍布小叶种茶,就是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四川的活见证。

巴蜀大地的小叶茶良种传入云南,大大提升了云南茶叶种植水平,激发了当地原住民培育大叶茶良种的热情,经过上千年的不断选育,终于在普洱茶时代培育出了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三大国家级良种。大叶良种的兴起,让小叶良种逐渐边缘化,让现代人误以为普洱茶都是云南大叶种茶加工而成的,这显然与历史不符,也漠视了大量的小叶种茶加工成普洱茶的事实。

云南也存在大叶种变异型的小叶茶,主流的观点将小叶种归为大叶种变异型。如果是大叶种变异的话,茶树的叶子会变小,叶形始终是圆形与椭圆形,而小叶种的叶子是奇特的细长柳叶形,由此可见小叶种茶不属于大叶种变异。

——文章提要

在“银生茶”向南传播,演化为“普洱茶”的数百年历史进程中,无量山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量山源自南涧,最高峰在景东,来到景东与镇沅交界处,分为沿澜沧江边南下景谷民乐、永平的大无量山,另一条就是穿越镇沅、景谷、宁洱直到江城、勐腊的二无量山。通过山形走势我们可以看到,从北逶迤南下的二无量山长达数百公里,北边的一头连着景东永秀,南边的一头连着古六大茶山,这中间就盛满了从银生茶到普洱茶数百年的传播史。

这次随行到困鹿山、黄草坝考察的普洱市资深茶人李琨先生,多年前就对“二无量”这条被忽视的山脉进行深入考察,其认为从北到南该山脉的东西两麓分布有一系列的著名茶山,从景东无量山主脉的金鼎古茶山开始,往下就进入了二无量山的北部,在镇沅分布有老乌山、老海棠、茶山箐,在景谷分布有苦竹山、凤山、南板、黄草坝;而到了二无量的南部,在宁洱有困鹿山、板山,在勐腊有著名的六大茶山。而且其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相对于澜沧江东岸的哀牢山、大无量山,澜沧江西岸的临沧大雪山、邦马大雪山,二无量山系的小叶形茶特别多。关于这种叶子如细长柳叶的小叶茶,云南茶界的主流说法是,其是云南大叶种的变异,还有一种观点是,倚邦的小叶种来自四川。

李琨通过多年的实地观察认为,小叶形茶分为两种,一种是叶片椭圆形的小叶茶,其是云南大叶种的自然变异;而柳叶形小叶茶,叶片细长,其经过人工选育,已进化为小叶种。这些小叶种茶树来自哪里?李琨认为,可能跟南迁民族有关,这些不断南迁的种茶民族,数百年间将小叶种茶沿着二无量山的山脉走势不断南下,从景东带到镇沅,然后是景谷、宁洱,最后是种在六大茶山的倚邦。

这当然只是一种假说,但也与我们设想的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四川一致,也就是更先进的小叶种茶从巴蜀大地传播到云南,先是在银生茶时代一路向南传播,然后在普洱茶时代再向北传播,由西双版纳地区反哺到澜沧江中游两岸地区。

这次茶马史诗编辑部考察的困鹿山与黄草坝,茶叶种植历史久远,在困鹿山留下的数百年大单株很多,而在黄草坝则是规模化连片种植茶园的典范。就现存茶树树围推测,困鹿山小叶种茶树种植年限可能会早于倚邦小叶种,小叶种存在经镇沅、景谷、宁洱传到倚邦的可能。

从困鹿山、黄草坝考察归来,2015123日上午在普洱市的巴塞罗酒店白马非马与李琨就小叶种茶之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交流。

白马非马:大家都知道无量山,但对于二无量是陌生的,请介绍一下二无量山。

李琨:无量山从南涧到景东,在勐统河谷分为大无量、二无量两支。大无量沿澜沧江边从景谷县永平、民乐下来,海拔低,宜开发热区农业、规模化农业,植茶不多。二无量位于川河(把边江)与威远江之间,一路南下,直到勐腊,出名的茶山有凤山南板、正兴黄草坝、镇沅田坝茶山箐与老海棠、凤阳困鹿山、勐先板山、易武茶山,以及一些不太出名待开发的古茶区。二无量南段的主脉,东边是宁洱,东北边是镇沅,西边是景谷(凤山、正兴)。老乌山、苦竹山介于大无量与二无量之间。大无量与二无量的分界,东边以景东芹菜塘形成的勐统河为源头,西边以景东永秀为源头的景谷河为源头。二无量许多地区,茶叶种植海拔高,1900左右,多中小叶种。整个二无量的茶树都很杂,红梗茶多,大叶、中叶、小叶种都有,分细叶子茶(柳叶)、大叶子、紫茶、红梗茶、勐库茶等品种。当地许多原生茶种品质好,比如中小叶红梗茶加工出来品质比勐库种好。红梗茶芳香物质更多,喝起来更润口;勐库茶易成活,易生长,产量高,外形好看,劲头足,但不够香润。倚邦小叶种多,当地人称为细叶子茶,种植年代跟黄草坝接近。小叶种以困鹿山最为古老,倚邦面积最广,黄草坝连片种植,镇沅零星分布,景东漫湾也有发现,整个二无量都有小叶种。

白马非马:请谈谈考察小叶种茶的经历。

李琨:小叶种跟南迁民族有关。2003年、2004年我做太和甜茶,发现有些茶树树形半开展,多数往上张,叶形细长,老叶长1.52㎝,这类茶做出来,香型、口感很特殊。主流的观点将之归为大叶种变异型。我走了一些茶山后,认真对比发现,如果是大叶种变异的话,叶子会变小,叶形始终是圆形与椭圆形,不是这种奇特的细长柳叶形。当时交通条件不是很好,都是走路,或骑摩托去,考察范围不是很大。就镇沅而言,在二无量发现的细叶子茶更多,在哀牢山系基本没发现。

我后来开茶楼,就有机会走更多地方。2005年左右,我发现景谷凤山、南板、黄草坝一带有大规模连片种植的小叶种茶,它的性状更为典型。它的种植方式不开沟,不开台,顺山坡按传统的满天星方式种植。许多茶树高大,甚至可达七八米高。在黄草坝外寨这边,土层浅,没有松土深翻,茶树长得不漂亮,但也有一定树龄,反而在以寨小叶种不多,多为大叶种。整个南板、黄草坝片区,可以看出是茶种混杂片区,以小叶种为主。,

2006年,我来到宁洱困鹿山。听说这里古茶树比较老,我就想去看看藤条茶的传播路线,结果发现当地分布有柳叶形小叶种古茶。这种古茶长得特别高大,有的达10米有余。有的树体年久,受到伤害,但生命状态依然旺盛。这又让我对大叶种、小叶种的传统界定方法有点怀疑起来。传统观点认为,云南大叶种属乔木型,树形高大,主干突出,芽叶肥壮,丰产期长,生命力旺盛,千年之树也会有。而这种柳叶形小叶茶,传统认为属灌木型茶树,分枝低矮,芽叶细小,生命力不是很旺盛,百年之树难找。但是眼前的困鹿山细叶子茶,明显树龄超过百年,甚至高达数百年,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我就想,这类茶树在无量山一带广泛分布,肯定有它的原因,那么往南边是否还有传播?2010年,我到普洱市茶源广场开店以后,又沿无量山脉往南走了江城、勐腊一带的茶区。在易武茶区的倚邦茶山又发现了大面积的小叶茶。这种茶已经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细叶子茶。其特点是叶子细长,它的口感、香型与在镇沅、景谷、宁洱发现的基本属一种类型。在太和甜茶总结提升为晒红,并大力推广晒红技术的过程中,我又走了更多的山,在无量山主脉景东漫湾发现大树型小叶子茶。

这十多年来,我走了澜沧江两岸的无量山、哀牢山、临沧大雪山、邦马大雪山,发现这种细叶子茶沿无量山集中分布。

白马非马:你的结论是细叶子茶不是大叶种的变异,而是典型的小叶种茶?在历史上,小叶种沿着二无量山由北向南传播,导致细叶子茶在无量山集中分布?

李琨:细叶子茶属于小叶种茶。我的推断是,这种细叶子茶能长成百年古树,从而颠覆了“小叶种为灌木型茶树”的传统观点。它的形成,应该是随中原农耕民族南迁带来的。有些地方的人,不叫它细叶子茶,而称之为“南宋茶”。但这个“南宋茶”是否跟历史上的南宋王朝有关,有待考证。有种说法是,一些老百姓将这种叶间距短,芽头细,茶毫少,老叶细长,很难生长发芽的茶,称为“难耸茶”,意为茶叶难以发芽生长,耸为向上耸立出来之意。“南宋茶”可能是“难耸茶”的讹传。

这类茶叶做出来的好的晒青毛茶,相比勐库大叶种更为润口、爽滑,香气更为内敛悠长(水含香),即便是当初加工不好的茶,储存隔年之后香型比较明显,会体现这种细叶子茶的品种香。这种细叶子茶花果香更显,干毛茶颜色更黑,有的是黄带黑,有的时候是乌黑,茶毫很少。细叶子茶带有一点红梗,红得不太明显,属于红梗茶的一种。红梗茶属于各个茶种的变异茶,大叶、中叶与小叶都会变异出红梗茶。

白马非马:在清代以前,云南作为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主要有两条。据万历《云南通志》记载,其一为上路,或称北路,自永昌(保山)直达麓川(瑞丽)边境而抵于海边(孟加拉湾)。其二为下路,或称南路,由景东南下至车里(西双版纳)和八百(泰国清迈)。万历《云南通志》具体地记载了下路交通路线情况:“由者乐甸(今镇沅恩乐)行一日至镇源府,……行三日至普耳(普洱)……又行二日至一大川原,……又四日至车里宣慰司(驻今景洪)……。”

由此可见,以景东核心区的银生茶文化就沿着“下路”这条主要的交通干道南传,从景东传到镇沅、景谷,然后是宁洱,最后到勐腊的古六大茶山,演变成为普洱茶。其传播路线是沿着二无量山一路南下,带来了许多源自巴蜀大地的小叶种茶,这就是如今二无量多中小叶种茶的原因。

李琨:你提出来的“云南茶叶种植文明传播路线:由北向南传播,再向北反哺”,我非常赞同。为什么说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

白马非马:二无量山遍布小叶种茶,就是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四川的活见证。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但不是茶叶种植文明的发祥地,云南先民利用茶树的方式很原始,世界茶叶种植文明是诞生在巴蜀大地。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云南的澜沧江流域。在史前云南的野生型茶树中的阿萨姆卡种,本来是只适应在比较湿热的地区生长,通过基因变异有个别茶树能适应温凉的气候,于是这些变异的茶树就能迁徙到巴蜀大地大量繁殖,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逐渐演变成了中小叶种。而四川的先民们对这些中小叶种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培育出了先进的中小叶良种,逐渐形成先进的茶叶种植文明。云南茶叶种植文明源自巴蜀大地,云南遍布小叶种茶是茶叶文明不断南传的结果。二无量山多小叶种茶,是因为历史上其充当了茶叶种植文明南传的主要通道,二无量山在银生茶时代向普洱茶时代演进的数百年过渡时期,扮演了传播的关键角色。

到困鹿山、黄草坝考察的前一天下午,我与天下普洱茶国公司董事长包忠华先生共同探讨了云南茶叶种植文明的传播路径,一致认为:云南虽然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最早栽培与利用茶树的地方,但是云南土著先民的茶树培育与种植水平长期停留在原始阶段,茶叶种植文明真正的兴起应该是在巴蜀大地,因为其在远古与中古拥有远比云南先进的农耕文化。秦开五尺道,汉武帝征服西南夷,云南这个化外之邦第一次与中原文明的联系变得紧密。而“孔明兴茶”的传说,不过反映了诸葛亮七擒孟获,深入大规模治理南中,巴蜀大地的茶种与种植模式开始传入云南的史实。中国茶源自神农氏的新石器采集农业阶段,到了汉代走出了蒙昧,在巴蜀大地开出了农耕文化璀璨的花,又经魏晋南北朝的僧侣阶层与士大夫的推崇,终于在唐代上升为“国饮”,以陆羽《茶经》的诞生为标志,茶成为了中国引车卖浆者流的日常饮品,也是文人与贵族的精神饮品。

在中原茶文化不断进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云南茶也在原住民的驯化下不断茁壮成长,加上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的不断渗透,洱海与滇池地区成了云南文化的发展高地,其邻近这两个地区的蒙舍蛮在南涧、景东一带也发出了云南茶的第一缕声音。就在陆羽《茶经》问世的唐代,在樊绰的《蛮书》里第一次出现了云南人种茶,利用茶叶的正式记载,其指的银生城界诸山,据后人考证就在景东、南涧一带,至今这一无量山主脉地区多生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就是明证。在南诏国时期,应该是继“孔明兴茶”之后云南茶叶的第二个蓬勃发展期。南诏是个奴隶制国家,经常发动对外战争抢夺人口为奴。天宝年间,乃至其后的一百多年,南诏与唐朝的战争频仍,大量战败被俘的中原士兵以及四川被掳的居民被迫为奴,其中有许多人是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民、手艺高超的工匠。这数十万人及其繁衍的后代,就在南诏与大理国生生不息,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手工业、农耕文化,当然也带来先进的茶种、种茶模式与制茶技艺,推动了云南茶叶的进步。

李琨:请详细介绍一下云南茶叶由银生茶到普洱茶的演变过程。

白马非马:我们的观点是,云南茶叶发展史上有三个时期,一是“孔明兴茶”的神话传说时期,其在于南诏国兴起之前,由于其缺乏足够的史料来佐证,对之我们只能发出“濮人种茶”的感叹,只能留下了除了猜想还是猜想的遗憾。云南茶叶第一次走入信史是南诏、大理国的“茶出银生”时期。继之兴起的是“普洱茶”时期。

我们认为,云南茶叶种植文明的传播路径,是从四川向南传播的,其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数百年间,巴蜀大地先进的农耕文化与云南原始的茶叶种植文化相融合,终于在唐宋时期于南涧、景东、景谷、镇沅一带催生了璀璨的“银生茶”。接着是银生茶在元代与明代前期一路向南,经宁洱困鹿山、板山一路向南传播,再加上中央政府在西南边疆推行土司政策及其后的大规模改土归流,并大规模推广军屯、民屯与商屯,以及将内地数百万汉族人口迁入云南,使得汉人先进的农耕文化深入车里宣慰司,于是诞生了兴起在明清两朝并于当代复兴的普洱茶。

随着车里宣慰司六大茶山茶事的勃兴,一路向南传播的云南茶叶种植文化开始向北反哺。其先声就是明代成化年间,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到西双版纳取茶籽种于冰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勐库大叶种之来源。杜文秀、李文学起义被镇压之后,云南茶叶的北上运输通道被重新打通,继瑞贡京城、边销藏区之外,云南茶叶的南洋市场也被开辟,四川、重庆人也爱上了沱茶,清末民国云南茶产业迎来了继雍正、乾隆、嘉庆与道光之后的第二个兴盛期,其显著的标志就是江南六大茶山——勐海茶的强势崛起,以及澜沧江中游两岸的双江、凤庆、临翔、景谷、景东、镇沅茶事的勃兴。澜沧江两岸的新茶区的兴起,享受的是盛极一时的普洱茶文化向北反哺之恩泽。大量新辟的,采取满天星方式种植的商品化茶园,其茶籽大多来自双江的勐库与邦协,而勐库种又源自西双版纳。

白马非马:通过系统深入地梳理云南茶叶种植文明的传播史和传播路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云南茶叶品种资源。就你多年的考察,云南栽培型古树茶该怎么分类?

李琨:从驯化与培育程度来看,大叶种分为野生驯化型、过渡型的大叶种、人工栽培型的原始大叶种等。从叶片大小来分,有大叶形、中叶形与小叶形。一个品种形成后,其性状会趋于成熟稳定,虽然在不同的地方种植,外观上会有差异,但在稳定的遗传物质作用下保证了其独特的外观特性,因此不管用何种方法加工制作,其特有的物质会形成近似的“品种香”。

野生驯化型:在哀牢山、无量山都有分布,老百姓称之为“大山茶”。老百姓会讲其是由野生茶驯化过来的。其叶片大,茶气强,苦显,化得开,但化得慢,入口苦,不是那么叮嘴,干茶色泽乌黑,无毫。

过渡型的大叶种:它的干毛茶跟栽培型大叶种基本一样,香气稍显特殊,吸水后香气很容易飘荡出来,显得香气张扬。

人工栽培型的原始大叶种,就是我们称的古树茶。其性状不统一,各个片区有自己的性状:有的是颜色深蓝,老叶肥厚,蜡质层致密、油亮、反光,叶形平直;有的是果绿色的,叶片相对较薄,叶面凹凸不平,叶形半曲,气孔粗大;有的在新芽时长出浓密的茶毫;有的在春天时新芽易带紫色,叶子长老后变深绿色;有的长老后带暗红色、紫色;有的只是在茶梗部分带点紫色。各地的叶片大小不尽相同,但叶形都为椭圆形。在西双版纳、临沧发现的大叶茶,外形近似,品性稳定。普洱茶区的小景谷、老乌山的茶叶,叶形大,一致性好,性状稳定,各地都有成熟的种植管护与采摘模式,虽然它们都有差别,但看得出来,都是经过人工多代选育的。

中叶形茶感觉更为复杂,地方差异多,性状更为多样,但叶片多为椭圆形。

小叶形茶总体分两类:一为叶片椭圆的小叶形茶;另一类为叶片细长,近似柳叶的小叶形茶。两者的共同特点为叶间距短,很难发芽。但它们的干茶形状有明显差别,香型、滋味不同。前者为云南大叶种变异的小叶形茶树,后者是经人工选育后性状稳定的品种型小叶形茶树。即前者自然变异,后者人工选育造成的。

无量山、哀牢山乃至整个云南茶区都有这种大叶种变异的小叶茶,很多茶园都是大叶、中叶、小叶共生,但品种型小叶茶多分布在无量山,其种植相对集中连片,不会在整个云南产茶区分布。

白马非马:讲得很好,非常详细,我看能不能再优化一下,将之总结为:

云南栽培型古树茶的分类与断代:

分为大叶种、小叶种两大类。

一、大叶种:

第一代为野生驯化型茶树:云南土著民族将野生茶树简单地从山林里移栽过来,性状接近野生型。‘

第二代为过渡型:野生型茶种经长期自然进化,加上不多的人工干预,兼有野生型与栽培型的性状。

第三代为栽培型大叶茶原生种:经过人为选育而得到的品性稳定的大叶茶。各地不尽相同,都为大叶,虽然叶片色泽不同,形状会有差别,叶面蜡质厚度不一样,叶背面气孔分布密度不同,嫩芽的茶毫致密性不一样,但它们都是肥芽大叶,树形高大,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主干突出,顶端生长优势明显,人工干预后的采摘蓬面宽大,丰产,盛产。

第四代为大叶良种:比如勐海大叶茶、勐库大叶茶、凤庆大叶茶。其选育代数多,性状稳定,各地取向不同,风格不尽相同。

二、小叶种(品种型小叶茶):

叶片细长,以困鹿山品种最为久远,树形最为高大;倚邦茶区面积最大,小叶性状最为突出;景谷南板、黄草坝茶区连片种植,大中小叶茶共生;镇沅茶区偶有分布;无量山主脉的景东漫湾茶山也有品种型小叶茶发现。它是普洱晒青毛茶中比较另类的品种。其他茶山可能也有,因时间关系尚未考察。

除品种型小叶茶之外,云南还大量生长有叶片椭圆的小叶形茶,其是大叶种的变异。中叶形茶更为复杂,地方差异多,性状更为多样,但叶片多为椭圆形,也属于大叶种的变异。

李琨:总结得很好。

白马非马:巴蜀大地的小叶茶良种传入云南,大大提升了云南茶叶种植水平,激发了当地原住民培育大叶茶良种的热情,经过上千年的不断选育,终于在普洱茶时代培育出了勐库大叶种、勐海大叶种、凤庆大叶种三大国家级良种。大叶良种的兴起,让小叶良种逐渐边缘化,让现代人误以为普洱茶都是云南大叶种茶加工而成的,这显然与历史不符,也漠视了大量的小叶种茶加工成普洱茶的事实。

李琨:我们要为云南小叶种正名,小叶种茶是理解云南茶叶种植传播史的一把钥匙。我们提出的只是一种猜想与假说,抛砖引玉,期待更多的人参与小叶种与云南茶叶种植传播路径的讨论。

/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第四届“美美与共”云茶会在杭州余杭举行

5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第四届“径山茶”美美与共云茶会成功举办。本届云茶会凝集全球茶人智慧,通过讲述各国茶叶故事,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彰显茶“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包容性特点,向全世界展示茶的美好生活方式,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我国向世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助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位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刘仲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副书记,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江用文,良渚管委会副主任、余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区茶办主任叶维军,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林健东,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关新,余杭区茶办副主任吴春仙,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陆霞,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主任、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旭烽,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王岳飞等领导嘉宾以及业内外爱茶知名人士和中新社、中国食品报、浙江教育科技影视频道、潮新闻、杭州电视台、钱江晚报、科技金融时报、杭州日报、每日商报、茗边、茶博览、说茶等媒体代表共计120余人出席参加本次活动。

在云茶会现场,有20多个国家的茶叶组织,国内30多家茶叶社团、兄弟单位以及知名茶人以视频的形式对即将到来的第四个国际茶日表示祝贺。

现场演示了大气磅礴的唐代煮茶的饮茶方式,呈现了宋代点茶的文化盛宴——径山茶宴。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径山茶宴是该名录重要组成部分。径山茶宴,是径山寺接待贵客上宾时的一种饮茶仪式,也是中国茶俗文化的杰出代表,它起源于唐朝中期,迄今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茶宴的存续和传承,包含贴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等十多道仪式程序。

叶维军副主任在致辞中指出,径山茶文化底蕴丰厚,已有1280年的历史。其优越的生产环境及严格的培育管理系统成就出径山茶真色、真味、真香的独特品质。余杭区历届党委政府对推动径山茶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高规格的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了国有径山茶公司,安排发展专项资金,定制出台径山茶发展计划,奋力打造余杭文化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实现共富的“金叶子”。

姜仁华理事长在致辞中表示,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深受全球消费者的欢迎。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喝茶,其中不乏青年茶人,他们对不同领域文化的坚守,见证了传承与创新的融合,实现全球共饮新篇章。他希望通过“美美与共”云茶会、国际茶日暨第十五届全民饮茶活动来传播茶文化,丰富民众的物质生活,推广茶为国饮,吸引更多的人关注茶、了解茶、爱上茶,激发饮茶的热情,以促进茶叶消费和茶产业的发展,倡导美好生活,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搭建沟通的桥梁,进而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

林健东副会长在致辞中提到,要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茶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为指导,积极促进三茶统筹理念真正落地生根,实现世界共品共享,推进茶文化、茶产业发展。习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们茶行业工作者要紧紧抓住机遇,全面做好茶文化的研究、保护和推广,切实增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茶叶这片叶子更多地助力广大茶农的增收,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要散发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中国科协科普部庞晓东副部长发来视频讲话,庞部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茶叶学会是茶叶领域科普的重要力量,征集中国茶叶故事,联合社会各级力量,以非遗为特色,以云茶会为纽带,展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学会有效整合社会科技资源,带领广大茶叶科技工作者,合力打造茶叶科学文化品牌,突出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面向公众传播茶叶科学知识,提升茶科普宣传的影响力、传播力,增强文化自信,取得良好的成效和社会效益。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王积军总农艺师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取得积极进展,并倡议坚持以茶会友,持续践行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文化传播理念。

中国茶叶学会与印尼茶与金鸡纳研究所线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周国富宣布云茶会开幕云茶会还特设“院士说茶”专栏,邀请了大家的“老朋友”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还特别荣幸地邀请到爱茶喜茶的朱位秋院士。各位院士大咖齐聚一堂,带来别具一格的“云上论茶”。“院士说茶”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主持。

三位院士紧紧围绕大众关心的“茶与健康”话题娓娓道来。朱位秋院士说自己在二十多年前就曾在日本喝到抹茶,今天才知道原来这是从中国的径山走出去的。作为一位茶叶爱好者,他同时抛出“喝茶比喝白开水好吗?”“该怎样选择每日饮茶的浓度”等四个大众关心的问题。

陈宗懋院士通过他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上的研究回应了朱院士的疑惑,他表示茶叶的质量安全关键是茶汤里的物质,并讲述了自己的两个经历。他提到我国出口的茶叶40%超标,超标的S421(八氯二丙醚)导致出口的货物多次被退货,造成不少损失。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陈院士发现一家茶生产工厂内的茶叶检测出八氯二丙醚,在经过询问工厂工人以及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陈院士发现八氯二丙醚出自蚊香,并把这个结果报给了农业部。后来农业部下文,蚊香不准再添加八氯二丙醚,文件执行的三个月后,茶叶里再也没有检测出八氯二丙醚了。此外,在经过科学的研究之后,陈院士领先主持的科技项目组认为茶叶中蒽醌污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主要来源于燃料和包装材料,为避免农残留,茶叶加工的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加工过程应该选择电或生物制燃料,茶叶包装要使用健康材料,不采用含蒽醌的包装材料。所以饮茶是安全健康的,我们不必担心茶叶中含有农药残留的问题。

刘仲华院士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回应了朱院士的疑问,引导大家对茶与健康的正确认识。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是世界上茶文化的发源地。从茶的市场观来讲,在继续保持绿茶出口绝对优势的前提下,中国要不断地扩大红茶品类的数量,注重六大茶类出口数量、品质、价格和效益。刘院士相信随着科技、文化的联动,政府对产业的重视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企业品牌一定会快速崛起,双品牌联动在区域公共平台下培育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集群,会快速打造形成一批在国际和国内市场都有影响力的百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龙头企业。刘院士还表示,文化科技是中国茶发展的核心动力,科技为产业发展赋能,文化为产业赋魂,科技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加强产教研融合,努力向茶叶大国强国迈进。

云茶会邀请到3位非遗传承人易燕花、周方林、俞旦华在线上展示六堡茶、径山茶、宁红茶传统制茶技艺,揭示了从一片树叶到一杯好茶的来之不易,向世人展示茶叶背后那份执着坚持的匠人精神。

“我昔尝为径山客,至今诗笔余山色”,这是苏轼赞美径山的诗句。余杭径山多山多雨的温湿环境造就了径山茶优异品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陈亮研究员从品种的角度分析了径山茶优异品质的关键因素。中国茶叶学会感官审评与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栩老师评鉴了径山茶“色泽绿翠、嫩香持久、汤色嫩绿”的品质特征。

云茶会期间,主会场与辽宁沈阳、海南三亚、内蒙古乌兰察布、北京、杭州及德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90多个国内外分会场进行联线,分别展示了不同地域的饮茶方式与地方特色。体现了茶“美美与共”的美好祝愿。

中国茶,行天下;中国茶,世界品。

来源:茗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14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