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明清文人锡壶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玩紫砂壶必看的书单:从入门到行家,你就差了这12本书

很多人喜欢紫砂壶,但是不知道怎么入门,入门呢又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书,下面介绍十二本经典的书籍,从泥料,到工艺,再到收藏。

你需要的知识都在里面。

《 阳羡茗壶 》

著 / (明)周高起、

(清)吴骞

这本书是由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与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两本书合录而成。

《阳羡茗壶系》书成于明末崇祯年间,该书记述了宜兴紫砂壶替代银、锡、瓷壶的情况。书中着重介绍了供春、时大彬等31位紫砂民间艺人的造壶技艺及其作品。还记述了紫砂壶的泥料产地及制壶地点。

《阳羡名陶录》是《阳羡茗壶系》后又一本宝贵的紫砂典籍,它与《阳美合壶系》相比,增补了艺人沈子澈、陈子畦、陈鸣远,徐次京、惠孟臣、葭轩、郑寺侯。

下卷设《从谈》《文翰》两个样目。《从谈》收录了文人对紫砂壶泡茶的特殊功能,工艺价值的有关记载。《文翰》收录了明清文人赞美紫砂壶的诗词铭赋等,按记、铭、赞、赋、诗等类归类介绍。

《 紫砂入门十讲 》

著 / 徐秀棠 山谷

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收藏紫砂壶应当从哪方面开始,紫砂壶应该怎么养,鉴别紫砂壶的要领是什么,如何去分辨紫砂壶的胎土与做工,收藏紫砂壶要具有什么样心态观念,都有哪些紫砂名人名作等等。

本书共分十讲内容,分别从紫砂壶的选购与使用、紫砂壶的收藏意识和定位、紫砂的门类和工艺特征、紫砂装饰、紫砂老店号、明清紫砂名人名作、紫砂印记款识、紫砂近当代紫砂名人名作、紫砂壶的鉴别与收藏这十面来阐释了紫砂的入门知识,图文并茂,文字活泼,值得一读。

《 宜兴紫砂

传统工艺 》

著 / 徐秀棠

此书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宜兴紫砂传统工艺特色、技巧等,很多资料来源于他对中国紫砂的亲身实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于继承传统,宏扬紫砂艺术意义重大。

《 茗壶图录 》

著 / (日)奥玄宝

《茗壶图录》分上、下两卷。上卷为文字,由源流、式样、形状、流錾、泥色、品汇、大小、理趣、款识、真赝、无款、别种、用意等14章节,系统论述茗壶的历史与制艺、品赏等;

下卷为图式,包括壶形与款识等。故此书图文并茂,特色鲜明,是研究明清茗壶特别是其在日本流传历史的颇有价值的专著。

《 宜兴紫砂珍赏》

著 / 顾景舟 徐秀棠

此书以紫砂工艺发展轨迹,精选各个时期名匠代表作。尤为重视有明确纪年墓葬出土的紫砂器,也适当选择了几件日期民间生活日用紫砂器。

顾老在该书“紫砂陶史概论”中,据考古资料及相关史料对宜兴自南宋以来制陶史况、紫砂陶的创始发展、工艺演进和鉴赏,及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位大家的成就等作了全面的介绍。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该书图录说明以列作品作者姓名(真名)或作品铭款(仿品或不能确定者)作真与仿的区别,实属首次。这是顾老对鉴定真伪高度自信和敢于负责的体现,并以理论和实物相结合方式对重点作品都写了鉴赏评论,以指导读者鉴别、欣赏,这二者应为紫砂史上浓重一笔。

《 故宫经典—

宜兴紫砂图典 》

著 / 王建华

《宜兴紫砂图典》是《故宫经典》系列图书之一。

“宫廷紫砂”特指皇帝御用的高档紫砂器,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由内廷造办处出样在宜兴定制的紫砂器。二是由宜兴地方官根据皇帝的喜好向宫廷进献的紫砂器。

故宫收藏的宜兴紫砂共有400余件,本书从中遴选出200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重点突出雍正、乾隆两朝的御用的宫廷紫砂,对乾隆以后的名家款器物的也尽可能地全面地加以阐述,并加入了新入藏的现代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准确客观地反映故宫紫砂收藏的全貌。

《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 》

著 / 潘春芳

本书是由南京艺术学院潘春芳教授,集五十年来积累的有关宜兴紫砂研究学术成果和收集的宜兴紫砂专业资料编辑而成的一本以造型测绘图为主的史料性书籍。

全书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浑朴精雅的紫砂器》文稿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论述了宜兴紫砂的特殊泥料、独特的制作工艺以及宜兴紫砂的起源和发展;第二部分为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内著名收藏家等的紫砂收藏珍品的造型测绘图。

《宜兴紫砂器造型图集》不仅是从事宜兴紫砂研究及从业人员的详实资料,也是从事古玩收藏人士的参照材料,而且是一本实用的专业资料书籍。

《中国紫砂茗壶珍赏 》

著 / 韩其楼

本书图文并茂。全书近30万字,收录了古今中外紫砂茗壶珍品586件,并全面地介绍了历代紫砂名家的艺术传略,紫砂茗壶珍品的鉴赏知识,以及当代紫砂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人以艺彰,物以文传,作者为了整理完善紫砂壶艺的脉络,将历代名家名壶串构成完整的茗壶大系,书中设有“欣赏篇”、“知识篇”两大专题,前者又分明、清、近、现代四章,各章又分列各代名家名壶,都是最优秀的经典之作。并作翔实可信的解析和论证。

《 宜兴古代紫砂器

全形拓 》

著 / 陈圣泓

这是陈圣泓教授继《千载一时:时大彬汉方壶拓本题咏册考》之后又一部有关古代紫砂器研究的力作。其中包括《砂器墨拓》《虚斋名陶图录》(上、下)和《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三种宜兴古代紫砂器全形拓文献,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古砂器全形拓的历史,弥补了紫砂文化史上的一段缺失,对于紫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抢救”意义。

《 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 》

著 / 黄健亮、黄怡嘉

随着出土、出水、欧陆文博资料的进入,近十年来,宜兴紫砂的研究工作有了相当程度的进展,许多谜团渐渐拨云见日,因此书中对于以往著录的资料进行了厘清,并对断代作了校准工作。

《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特别增加了茶壶的工艺、款识特写,也尽可能以接近茶壶的原寸刊印,这些改变,相信有助于读者更深刻地体认朱泥壶之美。《荆溪朱泥:明清宜兴朱泥壶研究》收录文博藏品与私人珍藏凡二百五十项。为历来最深入浅出的宜兴紫砂朱泥壶必备工具书。

《 朱泥宝记 》

著 / 三和宝记

朱泥专书之一, 1993 年台湾唐人工艺出版, 224 页全彩精装,收录价值不菲的明清高档朱泥精品近两百件,对眼界阅历大有益处,是一本入行者出窥堂奥,内行者拍案赞赏的佳著。

《 明清紫砂珍赏 》

著 / 李长平

《明清紫砂珍赏》和一般现在经常看到的紫砂图录不尽相同,它所著录的不只限于紫砂壶,不只是把重点放在明清,更不只有囿于名匠与名人的作品,而是着力于补遗:一、补充从晚清至上个世界三十年代或更晚一些的作品;二、补充茶具之外的多种文化生活作品;三、补充用了“笔画细而多的山水革命花卉”为装饰紫砂陶提供了例证。

仅靠平时收集的碎片知识填补在紫砂方面的空白,肯定是不够的,增长知识最快的方法一定是看书。

这十二本书可以帮助你从入门到行家,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买来品读。

来源: 紫砂壶鉴赏与收藏秘籍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买不买没关系,至少得看看书!


在购买紫砂壶之前,

多读专业书是基础,

读书,尤其读经典紫砂壶参考书,

是入门的重要途径。

......



《阳羡茗壶系》(明)周高起

《阳羡茗壶系》是紫砂研究史上的第一本专著,在中国陶瓷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周高起对紫砂壶的喜爱远非一般文人雅士的赏玩可比,他既追溯其源流,也探究其工艺,还从理论上研究紫砂壶的使用保养。作为一介书生,他无力购买时大彬之真品壶,便搜求残破者作为研究之用。




《阳羡茗壶系》全文虽仅三千五百余字,却充满真知灼见,是研究早期紫砂壶的必读之书。全书内容包括三部分:陶工、陶土、杂论。

《阳羡茗壶系》有多种刊本,目前所见最早的是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檀几丛书》本,晚些的有清光绪十四年(188年)金祥武刻的《粟香室丛书》本等,再晚的刻本几乎都翻刻自金本。





《紫砂茗套录》(清)吴骞

吴骞(1733-1813年),字槎客,号揆礼、葵里、患谷、兔床山人。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吴骞擅综画,工诗赋,亦能治印,喜金石文玩,犹以富藏古籍善本著称。他在周高起《阳羡茗壶系》的基础上,充实内容,撰成《紫砂茗陶录》。



《紫砂茗陶录》成书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分上下两卷。上卷分为原始、选材、本艺、家溯四部分。下卷分为谈丛、文翰两部分。上卷内容多辑录自《阳羡茗壶系》,重新编排而已,仅在家溯部分略有增补。下卷是此书精华所在,谈丛部分收录散见于明清时人书中论及紫砂壶,及茶艺、茶具的片断文字,文翰部分收录明清文人赞咏紫砂器之诗。

不过,文人之记述井非全真,亦有道听途说者。如李斗《扬州画舫录》说金沙寺僧所制之紫砂壶具,“以指螺纹为标识”,供春之壶,“以无指螺纹为标识”,还说时大彬“枝指”(六指),“以柄上拇痕为标识”等等,俱是坊间谬传。






《茗壶图录》(日本)奥玄宝

奥玄宝(1836-1897年),原名奥三郎兵卫,名玄宝,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实业家、收藏家。

该书分两部分,前部为总论,分14个章目,分别为原流、形状、流扳、泥色、品汇、大小、理题、款识、真赝、无款、衔捍捏、别种、用意,从一个收爱好者的角度,记述紫砂的起源、造型、款识、真赝、理趣等各个方面;后部著录3把茶壶,其中除两把白釉瓷壶、一把锡壶外,其余均为紫砂壶。这些壶中,17把是作者的藏品,另外15把是其友人的藏品。

此书特色之一是作者对紫砂壶的命名,他仿效《茶具图赞》,结合每件茶壶的形状、姿态,以拟人化手法绐每件壶一个极具感情色彩的名字,并说明命名的理由和出典,使茶壶具有了鲜活的个性和深远的文化内涵。

此书另一特色,是作者将这些茶壶以工笔白描的方式绘成图谱,连印章、款识也精心地描摹下来,除标明壶名、泥色和收藏者外,还精确地标注出每一把壶的通高、腹径、壶深、重量和容积,井描述壶之盖、钮、流、腹、底等细节处的形状。这种科学的记录方法是古代中国陶瓷研究者所不具备的,这些详细的资料为后人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阳羡砂壶图考》(民国)江孔殷

此书为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出版,内页为江孔殷题签与印款,发行者为香港百壶山馆。

江孔殷(1864-1951),广东南海张槎人。字韶选,又字少泉,小字江霞,号百二兰斋主人,别号霞公、江太史,谑称江虾。祖上为广东茶商,巨富,有“江百万”之称。一说幼年时家道已中落。行二,长兄似夭亡。





《宜兴紫砂珍赏》顾景舟主编 

这是第一由宜兴紫砂大师亲自编著的大型彩色画册,分历史和现代两部分,收录最精美的宜兴紫砂制511件(套),其中历史部分(1949年前)167件,包括58位从明、清到民国的艺人,现代部分344件(套),囊括了当代最优秀的91位工艺师。图版之前,有主编顾景舟、李昌鸿和徐秀棠撰写的三篇精论文,涉及紫砂陶史、生产工艺和宜兴悠久的茶陶历史。

顾景舟先生以其猜湛的技术为依托,辅以渊博的见闻学识,对古代遗存的紫砂做了细心的甄别,凡断定为真品者,均标明工匠姓名,对有疑问的作品,则只实录铭款。作为民国时期的仿制参与者,顾景舟这种谨慎的态度,给后人鉴别真伪提供了依据。






《中国紫砂》徐秀棠著  

《中国紫砂》是中国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紫砂陶发展历史及艺术成就的专书,作者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此书既是紫砂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紫砂历史和理论的概括。然而,此书并不是所谓紫砂简史似的平淡记述,而是有所侧重,在具体的问题上做深人的研究,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使此书既有杀统完整的脉络,在局部又有相对独立的专题研究。比如“紫砂壶的装饰艺术”和“紫砂雕塑及其他品种”等章节,都是如此。





《中国紫砂茗壶珍赏》韩其楼 夏俊伟著 

韩其楼,1930年生于江苏宜兴,长期在家乡从事新闻工作,研究紫砂陶成绩显著。夏俊伟,1946年生于宜兴,1968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一直在宜兴从事紫砂教学研究和设计工作。

此书分“欣赏篇”和“知识篇”两部分。“欣赏篇”按年代顺序,收录明代至近代名家装砂壶三百余把,现代艺人作品三百余把,用清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介绍作者及作品,包括其造型、泥色、款识、尺寸、藏地等信息,既可欣赏精美的紫砂壶,也具有学术参考价值。“知识”包括“紫砂矿土材质与练制”、“紫砂壶成型技法”、“紫砂壶鉴赏常用术语”、“印章与款识”四部分,是紫砂知识的汇集,给爱好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此书因内容庞杂,有考订不精严之处,是白玉之瑕。





《紫砂春秋》史俊棠 盛畔松主编 

全书共35万字,分为溯源话艺、紫艺论丛、艺苑掇英、文人题咏四大部分,收录有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汪寅仙、潘舂芳、罗桂祥、谢瑞华、姚迁、张守智、杨永善、艾煊、陆文夫等紫砂名人、学者、教授、作家的研究论文、史实举证、紫砂人物、技艺演进、文人参与紫砂等文章,另外书中还附有《阳羡茗壶系》和《阳羡名陶录》原文,对于紫砂器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1978-2009年 中国紫砂著作及拍卖图录8册



Artworks for Appreciation


觀 |《明致》周宇杰 王翔装饰【静山堂】

链    接

摶 |《大彬钱钮》徐栋【静山堂】

芒种茶席:竹林品茶,领略传统文化之美

芒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时节,夏天的氛围也越来越浓,热辣的艳阳下,在竹林之中尚能感受一方清凉。这次的芒种茶席便选择在竹林之中布置,远离城市的喧嚣接近自然。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非常讲究生活环境,食可无饱,居要求雅。竹有清韵,是君子之象,多伴文人居室左右。在纷繁的尘俗里,独立其身,以茶饮、以清居、以艺文,给生命以广阔的天地。

设计·茶席整体风格

背景:梅、兰、竹、菊为中国传统文化题材里的四君子,芒种时节正值翠竹青葱,因此选择竹林为背景拍摄。茶道师服饰采用明清文人的家居服,竹林、书法等传统原素,勾勒出雅致、自然的品茶环境。

色调:竹林有静谧、清雅之感,因此在色调的选择上以深色系为主,搭配透明花器。

质感:在茶具的选择上多选用瓷质茶具,体现出清幽雅致之感。

搭配·茶席细节

席布:鹅黄洒金纸席书写千字文为底再搭配湖绿色席布。

主泡器:选用松石蓝描银盖碗,为元宝器型并带有竹子图案契合竹林的主题。同时,盖碗器型很适合泡普洱茶,茶叶在盖碗里有足够空间舒展,能充分将茶的滋味冲泡出来。

壶承:选择老梅竹八边古席文盘,文盘以素净文雅为美,方寸之间见文心。文盘四边为手工竹编,内部为斑竹加日式榻榻米老藤席。

品茗杯:手工拉坯草木灰釉铃铛杯,高形杯利于汇聚香气。

杯垫:元宝型锡制古杯托,四个杯垫的花纹分别为梅、兰、竹、菊的花纹,体现文人的气息。

茶荷:选用老梅竹茶荷,雕刻有竹子图案的锡制茶匙。

花器、花材:玻璃净杯花器,采用高山杜鹃和兰草为花材,前后高低错落呈现出空间感。同时涵盖点、线、面三个原素,简洁的花材,足够的空间让整个作品主次分明,衬托茶席的氛围。

以上便是大益茶道院茶道师带来的芒种茶席搭配,茶友们快快行动起来在这个好时节布置一个精致的国风茶席吧!

来源:大益茶道院,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