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明清茶叶价格

找到约222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布朗族篇:“茶叶王国”布朗山

布朗族篇:“茶叶王国”布朗山

在世界文明史、风俗史、社会史、心灵史和商业史上,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曾塑造和改变了一个古老国家的形象。特别是茶叶,那是天地造化的一种伟大植物,它所酝酿出来的特殊香气、香味和色泽,成了人类在视觉、嗅觉、味觉乃至触觉上与大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最亲密也是最神秘关系的直接载体。

其中,普洱茶是这种载体中的“王者”。几年前的美国《时代》周刊,曾出现一种让惊讶的新观点——正在热销世界的中国商品普洱茶,已成为当代象征中国的又一个重要文化符号,正如法国有香槟、墨西哥有特奎拉、意大利有帕尔马一样,中国也有普洱茶。

布朗山茶叶

这种茶因为出产于云南普洱,而被称作“普洱茶”。这种茶的外形,有的像砖,有的像饼,有的像沱,有的像球,色泽乌润或褐红,当地老百姓也称猪肝色。最神奇的是这种茶可以储存数十年数百甚至上千年,在时间中“熔炼”成文物一般的料食,而它的芳香也具有了“魔性”,人们在享受这种这种“魔性”饮品的同时,开始关注云南之南的那座古老的茶山——布朗山。

布朗山上住着布朗族,布朗族是一个喜爱种茶的民族。有一位神奇的老人,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儿孙们:我如果留下牛马给你们,怕牛马遭遇灾难而死亡;我如果留下金银财宝给你们,怕金银财宝不够你们享用;我只有留下茶树给你们,你们子子孙孙就可以用之不尽,取之不完。这位老人就是布朗族的始祖叭岩冷。他在布朗山里撒播茶种,茶种纷纷入土生根发芽,茂盛繁衍,直到今天仍然岁岁发芽,年年飘香。布朗山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茶叶王国”。

由此可说,茶出云南不仅是顺理成章的事实,而且这种从温暖湿润环境中生长出来的亚热带山地常绿乔木,已成了布朗山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的茶叶,经过特定的加工方法和长时间的自然发酵之后,饮用起来就能在茶叶的苦涩之中,回甘生津,生发出蜜香、兰香、枣香、荷香、梅子香等各种香气和香味。同时还可从视觉上,可感受到这种茶汤的美妙之处,桔黄晶莹,透亮迷人。

这种奇妙的茶,从清代雍正年间开始,正式入册上贡清廷御用,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进贡时间最早、最长、数量最多的皇家“奢侈品”,也成为那个时代王公贵族争相追捧的“宠物”,甚至成为“国礼”。清乾隆五十七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出一个使团,前来北京祝贺乾隆皇帝80大寿。在使团返回时,乾隆皇帝回赠乔治三世的礼品中,就有普洱茶88团。

布朗山茶庄

普洱茶的香气和浪漫的色彩,也吸引了古今中外众多作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把这种来自云南边城的魔力之茶,写进了他们的文学名著。我们现在翻开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可看到主人公贾宝玉与小姐们一同品尝“女儿茶”的故事。那种“女儿茶”其实正是云南向朝廷进贡的普洱茶。世界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中,也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19世纪俄罗斯的王公贵族们,如何使用中国精美的茶器饮用普洱茶的情景。

时至今日,普洱茶所具有的“甘”、“滑”、“醇”、“厚”、“顺”、“柔”、“甜”、“活”、“洁”、“亮”、“稠”等品质,似乎已是一个虚无高妙的艺术境界,不管是在我国各地,特别是香港、澳门和广州地区,还是在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都有越拉越多的人因为领略了普洱茶的独特意境,而开始形成一定程度的“普洱茶崇拜”。这正是:

云锦南天开绿疆,年年桑衎好春光。

女儿茶入红楼梦,茶树仍居布朗乡。

乾坤浩渺,唯有地球能够滋生万物。大地苍茫,只有小小的三片热带雨林。也许苍天有偏爱,在其中的一片热带雨林里养育了布朗族,当然也给他们造成了千百年的封闭隔绝。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在土地所有制类型方面,这里的布朗族还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家族公有制,甚至保留着村社公有制或私人占有制。如今,布朗山里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还记忆犹新地讲述着这段历史:过去村寨里还保留着由同一个祖先的若干后裔家庭组成的“戛滚”农村公社,每个家族又包括五六户甚至二三十户的小家庭。家族内的土地、森林、牧地均属于全体“戛滚”公社成员公有。他们的土地由家族长主持按户分配,而且是每年春耕前分配一次。田地里的收获,全部归各户所有。“戛滚”公社有明确规定:土地私人不能买卖,家庭或个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布朗山建立了人民政权,实行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政策,开始有步骤地进行土地改革。1958年底,所有布朗族居住区通过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对土地、山林的所有权,取消了封建特权,免除了布朗族群众的劳役、贡赋、高利贷者的债利和租佃剥削。从此,布朗族人民当家做主人,开展互助合作,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一步跃入社会主义社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社会形态的伟大跨越。

当时,有的社会学家曾经预言,社会形态可以跨越,但是商品经济阶段是不可能跨越的。也就是说,要从较低的生产力水平阶段实现与现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同步是不可能的,要想摆脱贫穷落后,要想与现代社会同步富裕可能是天方夜谭。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布朗山寻找远古时代叭岩冷播下的茶树时,在世世代代依靠茶叶生存的村寨里,隐隐约约地发现,社会学家的预言里蕴藏着布朗族追求脱贫致富的曲折与艰辛,甚至是漫长的曲折与艰辛。

那时的布朗山,封闭在雾幔轻袅的森林里。方圆一千多平方公里的沃土上,山势虽然平缓,道路却坑洼不平。与缅甸接壤的70多公里国境线上,古树连绵起伏,界碑威武,固若金汤。村寨坐落在当阳而平缓的坡地上,几乎都是四面透风的干拦式茅草房,还有一些破旧的竹楼房。村民的生活虽然十分艰苦,但是已经能够吃饱肚子,偶尔喝几口小酒啦。全乡22384名布朗族人口,人均纯收入多年在393元与414元之间徘徊。按当时国家规定的贫困人口标准530元计算,仍然在贫困线以下徘徊。这种徘徊是一种新旧力量的较量,是一种新旧生产方式的转换,其实也是分娩前的阵痛。长期处于贫困的布朗族,“大包干”之前,人均两三亩田地,全部种粮食,广种薄收,人均产粮两三百公斤,人均收入一百多元,长期处于极度贫困之中。“大包干”之后,他们兴修水利,运用农业科技种田,粮食亩产增长到三四百公斤,比过去翻了一番;有了粮食又开始腾出土地来种植经济作物,将过去的轮歇地、二荒地、陡坡地退耕种茶。这种徘徊与过去比较,其实是前进中的徘徊,经济收入已经翻了二三倍。当时,我看到无数的村民正在开垦茶园,冒着烈日,汗流浃背地挥舞着锄头,将缓坡地挖成平整的台地。每层台地的宽度大约1米左右,长度却无法估量,坡地的弯曲度有多长曲线就有多长,山坡的腰围有多大长度就有多大。这种曲线犹如布朗族跨越商品经济阶段的徘徊曲线,如诗如画。

新开垦的台地茶,能够抑制水土流失,使山更青,水更秀。这与坡地茶相比,毕竟增添了几分诗意。远古时代的种茶技术,流传了千百年,每亩地只能采四五十斤茶叶。运用新科技种茶,三年亩产100斤,五年亩产200斤。省里来的干部将布朗山的陡坡地改造为台地,称之为“坡改梯”。小小的“坡改梯”像春雷一样,震醒了沉睡千古的布朗山,使他们第一次感悟到了新观念、新技术、以及新的生产方式的巨大威力。于是,他们走出与世隔绝的布朗山,发现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已经很少喝大路茶,先富裕来了一部分人已经开始玩功夫茶。在国内外的茶叶大市场中,他们明白了茶叶市场需求档次与利润的关系,用传统技术加工的大路茶,每斤销售价只有三五块钱,而用先进技术加工的高档茶,每斤的出产价就是150元,有的高达300多元。一斤茶叶100倍的价格差距,成了布朗山茶叶的巨大潜力,成了布朗族人民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脱贫致富最快的捷径。一场念好茶叶经的变革,在布朗山悄悄突起,他们在扬长避短中找差距,引进云南省农科院茶科所的茶叶栽培技术,借鉴大渡万亩茶园的规模经营方式,挖掘传统技术中的有用价值。

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关于云南茶的“神仙会”,十多位七八十岁的民间老茶工坐在一起,你一句他一语地回忆女儿茶的制作工序。会前,当地领导煞费苦心,从布朗山的各个村寨里遴选茶叶工艺传承人,嘱咐他们事先收集明清时代制作贡品女儿茶的工艺。三个月之后,集中起来凑情况。原来茶叶吸收外界气味的能力极强,贡品茶追求天然味道,不允许有丝毫轻尘异味。布朗山茶属于大叶种茶,叶大芽肥,柔软美观,更容易吸收外界的气味。为了保持贡品茶金童玉女般的贞洁,古代专门挑选十二三岁的童女训练采茶、制茶工艺。采茶之前,童女不能染指丝毫化妆品,而且先沐浴更衣。每年待到春茶一芽半开时,童女们开始采茶:如果茶芽不到半开,冲泡出来的茶汤香甜味不足;如果茶芽开过一半以上,茶汤味就会有少许苦涩。采茶的时机,决定着茶叶以后的一切命运。采摘每一个茶芽的把,也就是茶芽之下的茎,长度必须是一个米粒:如果茶芽把长于一个米粒,冲泡的茶叶汤色不透明,味道不醇香。第二道工序是烘烤,仍然严防外界气味沾染。先将栎炭火烧到无烟无焰时,架上红铜板慢慢烤热,把鲜茶芽放在铜板上搓揉成条,晾干之后即可包装。装茶的箩筐、筛子、簸箕都是专用的,不许装用其他物品。整个工序都是由童女完成,所以称之为女儿茶。

看上去只是两三道简单的工序,却有神奇的效果。就在当天的会上,一位老人带来了按上述工序加工的二两女儿茶,用瓦罐烧开山泉水,一个玻璃杯里放十多个茶芽,开水往杯子里冲泡二三分钟之后,茶芽旋即像变魔术一样,齐刷刷地往垂直起来,茶芽尖一致朝上挺立,茶芽把一致往下悬垂,犹如受过严格训练的仪仗队,没有一个茶芽站错队列。茶杯里清澈透明,只有鲜活的茶芽含珠吐翠,只有袭人的清香飘逸。大家尚未品尝就已经如痴如醉。我欣喜难抑,迅速记录下那个千载难逢的情景:

喜闻童女采茶工,一芽半开总相同。

慢火铜板烤翡翠,素手搓揉美芳容。

沸泉喷珠激情动,银毫垂直琉璃盅。

香茗虽载红楼梦,布朗山茶是祖宗。

这不仅是《红楼梦》里女儿茶的祖宗,而且是布朗山不成文的茶叶质量标准。真正最美好的东西,都是朴实无华的。真正最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劳苦大众创造的。从此,布朗山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攻方向,从大路茶转向类似女儿茶一样的精品茶,从神秘而复杂的配方生产方式转向简单明了的质量提升方式。这种方式即便在最早的工业化国家也同样存在,数百年来瑞士表靠手工生产,而且一只名牌瑞士表需要加工若干年的时间,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电子时代,瑞士表仍然靠手工质量经久不衰。布朗山茶同样如此,其奥秘就在于,一切商品的命运都取决于质量,而不在于那些花花哨哨的包装形式上。特别是一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商品或产业的前景,都取决于农产品原料的质量。无论是地道药材,还是名牌食品都以原材料的质量为生命。除了原材料质量之外,无论在任何环节添加任何香料或添加剂来提高效益,都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布朗山台地茶、野生茶、人工栽培古树茶的第一道质量关口,就是坚持一芽半开。他们始终牢牢地扭住茶叶质量这个牛鼻子,几十年来把精力花在基地建设上,把力量投入在茶叶自身的质量上。


布朗山茶坊之一

老班章村是布朗山的茶树王之乡,有4700多亩乔木古树茶,依靠茶叶质量率先在布朗山突破贫困线,117户农民人均纯收已经超万元。2020年采摘春茶时节,也正是茶叶价格空前跌落的时期,我在古茶树园看到,一斤鲜茶叶达到二三百元的成交价格,不过远道而来的茶商极为挑剔。茶农用梯子爬到一二十米高的古茶树上,一芽一芽地将春茶采摘下来,然后轻轻地放在干净的簸箕里。茶商睁大眼睛一芽一芽的检查验收,如果不是一芽半开的茶芽就分文不付!市场规律就是以质论价,不难理解。茶叶已经胜比黄金昂贵,商人岂能让步。此时此景,我欣慰的是一芽半开不仅在布朗山家喻户晓,而且已经成为外来茶商衡量茶叶质量的标准。更欣慰的是,我在勐海茶厂看到,游客们购买的自制大益牌纪念茶饼,也是一芽半开的茶芽。勐海茶厂创建于1940年,是中国最早的机械化茶厂,也是世界知名的茶厂,每年生产的1万多吨茶叶,也全部是一芽半开的茶芽。他们以一芽半开作为茶叶质量的基础,从而带动布朗山的千家万户走向富裕。

布朗山的老班章村于2008年与陈升茶叶有限公司联营,从鲜茶叶采摘到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农户上靠基地,基地上靠公司,公司联系着全国300多家销售企业,年收入2.8亿元。当地的少数民族朋友段金华告诉我:在布朗山里类似的企业还有雨林古茶坊,七彩云南等26家。全乡在工商局注册的茶叶初制所有257家。他们的经营模式为公司加基地加农户。我亲眼看见,布朗山的这些茶叶大公司管理着茶叶初制所,257个茶叶初制所又联系着全乡63个村民小组的182个茶叶合作社。这些茶叶合作社都是近十年内发展起来的,有种植茶叶的,有加工、销售的,还有综合经营的,而且都有法定代表人。这些法定代表人都是布朗山的精英,有党团员、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致富能手、科技人员。他们一个人带富一个村,一群人带富一个民族,带领大家在茶叶生产中提质升级,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打拼。他们在普及一芽半开的质量标准之后,又以班章、勐昂、曼诺、帕点、新竜、班等、曼木、吉良、阿棱等知名品牌为纽带,实行产业化分工协作的经营模式。我尽力将老班章经营模式的比较对象,推及到最先的进波音飞机公司,突然发现规模经营决不等同于大而全。一架波音飞机是由若干个世界各地的企业生产的不同配件组合的。每个细小配件都必须以质量为基础。他们在整个茶叶生产的产业链中既有自己的品牌,又甘当大营销公司的配角。不过老班章品牌链的初端产品质量的标准仍然是一芽半开。布朗山的茶叶产业即有波音飞机产业化分工协作模式,又有瑞士表的手工模式,还有一芽半开的传统模式,三者合一即是布朗山茶叶王国模式。新型的生产方式带来了新的活力,茶叶的质量与效益突飞猛进。全乡6万多亩苦茶,每公斤价格保持在200元左右;15万亩生态茶,平均每公斤价格450元左右;19529亩古树茶,年均价格保持在每公斤4000元左右。这是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模式,公司拥有管理、科研与市场营销等人才要素,基地拥有种植技术等要素,农民拥有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老班章茶叶品牌是纽带,纽带的一头连接着国内外大市场,一头连接着千家万户,中间集聚着多样性的精英,各种生产力要素一齐释放在一个茶叶品牌上,一齐释放在一个民族的发展上,就犹如江河归大海,不断地汇集着沿途的溪流,逐步形成波澜壮阔的激流,奔向苍茫的大海。

如果布朗山茶叶王国的模式能够推广的话,那么目前云南的610多万亩茶叶,会给山区农民带来多少财富,其效益一定是无法估量的。

布朗山如诗如画的茶园曲线,不是闭合的等高线,而是在不同的海拔上跨越的曲线。我走访结良村的布朗族岩章纳家时,他介绍说:全村58户人家267人,家家户户靠种植茶叶过日子。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893元。比国家规定的贫困线3747元翻了一番多。

这里曾经是布朗山最贫困的村子,他家也是全村里有名的贫困户,如今小日子却过得红红火火,汽车、摩托车、电视机等应有俱全,甚至卫生间的布置也同城里人的一样,现代生活方式正悄悄地扎根于布朗山。

“茶叶王国”里的布朗族尝到了依靠茶叶脱贫致富的甜头,在国家推进扶贫攻坚战役中的主攻目标,仍然是发展茶叶,仍然是走茶叶脱贫的道路,全乡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了26万多亩,人均拥有茶园面积9亩半;茶叶总收入达20多亿元。他们靠落实党和国家政策,靠注入改革开放动力,靠引进科技第一生产力,靠茶叶质量突破了多年来在温饱线上的徘徊,2019年全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跃居9232元,比国家规定的贫困线3743元翻了一番多。他们从必然王国走进了自由王国,创造了人类跨越发展的新途径。

这一切不仅仅是几个经济指标,也不仅仅是一组向社会公布的统计数字,而是一个从原始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在跨越社会形态之后,又跨越了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的奇迹。

谁也无法想象,同样的山,同样的水,同样茶叶树,千百年来为何温饱难济?近几十年与千百年相比,毕竟是短暂的一瞬间。谁能想到,在这短暂的一瞬间里,布朗山的茶叶从三四元一公斤,增长到三四千元一公斤;布朗族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从100多元,增加到近万元;与外界隔绝封闭的布朗山,实现了与现代社会同步。同步就是直过民族的伟大跨越!人类社会的这种跨越,诗情难尽,丹青妙笔也难书。可以说,布朗山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名,更代表了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一种回归心灵和大自然的飘香的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孔祥庚,云南省建水县人,笔名云根,研究员。早年从军务农任教,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云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玉溪军分区党委书记,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云根诗词》三卷以及人物传记《理想的父亲》《朱德与云南》,非虚构文学著作《彩云绮梦·云南26个民族的伟大跨越》《五个石头的故事》等。

来源:云南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回望中国茶叶100年

中国茶叶历代有“兴于唐、盛于宋”之说,明清时继续发展,进入民国后迅速衰落,直到20世纪50年代又开始恢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中国茶叶才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历史表明,近百年来是中国茶叶是从快速衰败走向新辉煌的转折期。掐指算来,在这百年间中国茶叶差不多经历了两个时期:前者是民国时期,后者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而它的发展还在继续演续之中。为此,我们不妨遵循历史的轨迹,回眸百年来的中国茶叶走过的历程,以史为镜,以励前行。

一、自进入民国以来,由于内忧外患,虽经一些有识之士苦苦挣扎,但仍无回天之力,茶叶发展走向极度衰退。

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中国茶叶本应开始向近代转化,但由于当时中国社会还趋于封建社会的延续时期,又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加上内忧外患,茶叶不但沒有发展,反而走向衰落。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有识之士,在苦难中苦难挣扎,企图挽回败局。

(一)近代开始,由于受西方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忧国忧民,为拯救中国茶业发展做了不少有益的新举措

进入民国后,由于受西方影响,尽管当时环境条件极度恶劣,但一些有之士在科学救国思想的推动下,做了不少有益于促进茶业发展的新举措。

1、效仿国外,建立茶叶试验(实验)场,设置茶叶科研机构

1911年,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914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湖北羊楼洞茶业示范场改名茶业试验场,建有试验茶园和实验茶厂。1915年,民国政府农商部又在安徽省祁门县创建祁门模范种茶场,这是我国最早建立茶叶专业试验示范茶场。接着,又相继在湖南岳阳、云南昆明、湖南安化、江西修水、安徽祁门、福建的崇安和福安、广东的鹤山、湖北蒲圻浙江嵊县、云南思茅(今普洱)等地相继建立茶业改良(试验)场,开展茶叶试验研究,示范推广。

1940年1月,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正式成立,拥有刘淦芝、李联标等一批著名茶叶专家参加试验研究工作。

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旧址(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1941年4月,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在浙江衢县成立了东南茶叶改良总场,吴觉农出任场长。同年10月,东南茶叶改良场改名为茶叶研究所。1943年,茶叶研究所迁址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改名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

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湄潭实验茶场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都是中国现代最早建立、又有大的影响的全国性茶叶科学专业研究机构。只是由于当时政局动荡,国力不支,又缺少相关专门人才,致使不少科研机构不时被兼并改组,直至停歇,但它给我国的茶业发展,带来了希望。

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刊物(来源:布衣书局)

2、派遣有志知识青年,出国留学深造,学习外国茶业先进技术

清末民初,茶业界一些有识之士在“国富民强”的主导思想的指引下,为复兴中国茶业,培养人才,各重点产茶省派人出国去日本学习。1914年,云南派朱文精去日本静冈学习种茶、制茶。1919年,浙江选派吴觉农和葛敬应赴日本学习茶技。1920—1927年间,安徽先后选派汪轶群、陈鉴鹏、胡浩川、陈序鹏、方翰周得去日本学习茶技。

吴觉农(1897-1989)

20世纪20—40年代,还派出留学生去欧美等国留学,学习与茶相关的一些学科,如1922年,蒋芸生去日本学习园艺。1933年,王泽农去比利时学习农业化学;1944年,李联标去美国学习生物等。这些派去留学生,他们学成回国后都从事茶业工作,成为茶业科研战线的精英,为后来中国茶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3、兴办茶叶教育,力主文化兴帮,从培训教育逐渐走向学制教育

国民时期,茶业教学也随之逐渐提高,从最初出现的培训教育提高到茶叶中等或职业技术教育。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的茶业教育再上一层楼,出现了高等教育用来培养高级茶业专门人才。最先设置茶叶学科的是广州中山大学。1930年,广州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茶蔗部设茶作、蔗作两专科,学制2年,后改设4年本科,为茶叶高等教育开了先河。1940年,从上海迁往重庆的复旦大学代理校长吴南轩、教务长孙寒冰和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处处长吴觉农倡议,在重庆复旦大学农艺系设立4年制茶叶组和2年制茶叶专科,这是我国茶业史上第一个高等院校设立的茶叶专业系、科。1940年,杭州英士大学农学院设茶丝棉专修科,学制1年。其间,我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有茶叶专业的本科和专科教育。

4、去国内外调研考察,引进先进技术与机器设备,加速改变茶业落后状况

民国时期,曾多次派员去国内外考察调研生产。如1916年,我国赴美参加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的监督陈兰薰通过在美实地考察,提出了《关于调查美国用茶之报告》。1935年,民国政府实业部派吴觉农等赴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英国、法国、苏联、日本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实地考察茶叶产销市场。回国后,吴觉农写有《印度、锡兰之茶业》、《荷印之茶业》、《日本和台湾之茶业》等多篇茶业考察报告,并对照中国茶业现状,陈述各地茶业生产现状,指出差距,提出改进举措。1932年在长沙高桥设立高桥分场,并从上海购买制茶机器,推行机器制茶。1940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派茶叶专家派出多名茶叶专家,分赴安徽、湖南、湖北等省调查茶叶产销及生产成本,为制订茶叶价格提供依据,进而调动茶农生产积极性。

(二)民国时期,面对内忧外患,国难当头,虽几经挣扎,但仍回天之力,终将茶业跌入低谷

民国时期,先是军阀混战,接着是抗日战争爆发,不断受到外国势力的侵略,以及国内连年内战,虽经挣扎,但茶业生产依然没有起色,反而快速跌入低谷。

1、茶叶生产走向衰退

民国时期的茶业,除对外贸易数字有据可查外,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仅仅是估计而已。1920年,农商部根据调查估计茶叶生产量为790万担,以每亩45斤计,有茶园1756万亩。而至1943年,估计茶叶产量、茶园面积依旧,也就是说,20多年过去,茶叶生产依然在原地踏步。尽管在这期间国民政府也采取过一些措施,如1932年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将稻、麦、棉、丝、茶列为中心改良事业,还组建成立茶业改良委员会负责茶业的复兴。1937年实业部为提高茶叶品质,又成立了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设在上海北京路星业大楼。但由于内忧外患,战争不断,依然无济于事。至1949年,全国茶园面积约15.30万公顷,产茶4.10万吨 ,跌入历史冰点。

民国时期的上海茶楼(来源:龙井茶图考)

2、茶叶对外贸易跌入低谷

清代末期,随着印度、锡兰、日本茶业兴起,茶叶对外贸易竞争剧烈,1920年中国茶叶出量仅为1.85万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又给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带来极大困难。据统计,1931年-1940年中国茶叶对外出口一直徘徊在2.5-4.5万吨之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海上航线中断,除少数茶叶经陆上通道出口周边国家外,多数茶叶出口处于停顿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茶叶出口从1941年的不到1万吨,降到1942年的1449吨。至1944年中国茶叶出口仅为543吨,1945年只有480吨,几乎没有茶叶出口贸易可言。

抗日战胜利后,由于战争的破坏,茶园荒芜,生产凋零。之后,解放战争开始,茶叶生产一时无法恢复。当时虽有部分茶叶积压,但品质低次,数量有限,又属陈茶之列,不受外商欢迎,以致到1949年时中国茶叶出口还不到1万吨,使中国茶叶对外贸易趋于衰颓期。

民国时期的龙井茶园(来源:龙井茶图考)

20世纪20年代的采茶女(来源:龙井茶图考)

二、进入当代社会,茶叶生产开始复苏,特别自改革开放以来,茶叶发展获得新的辉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成立,当时全国茶叶生产处于千疮百孔的废墟状态。复兴茶产业、发展茶科技、振兴茶文化,重振产茶大国逐渐走向产茶强国之计,就成为每个茶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担当。当代茶产业、茶文化发展正应顺了这一发展历程。

1、产茶区域不断扩展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在恢复生产,同时新发展部分茶园。60年代开始,根据茶叶生产发展需要,实施南茶北移进山东,东茶西扩至甘肃、西藏,使中国种茶区域进一步扩大,茶叶产量有大的提高。

如今,中国的茶区分布极为广阔,南自北纬18°附近的海南五指山,北至北纬38°附近的山东青岛,所占纬度达20°;西从东经94°附近的西藏林芝,东迄东经122°的台湾宜兰,横跨经度约28°。南北东西中,纵横万千里,种茶遍及浙江、湖南、四川、福建、安徽、云南、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北、江苏、江西、河南、海南、西藏、山东、陕西、甘肃等1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台湾、香港2个特别行政区的近1100余个县、市。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产茶历史、茶树类型、品种分布、茶类结构,结合全国气温和雨量分布,以及土壤地带的差异等条件,经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比较,将全国茶叶产地划分为华南、西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区,一直沿用至今。

此外,在上海、河北也有局部区域有茶树种植。种茶区域地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其内有山清水秀的东南丘陵,有群山环抱的四川盆地,有云雾缭绕的云贵高原,有春色满园的台湾宝岛,有恒夏多雨的西双版纳等地。

2、茶叶生产步入快速发展新轨道

自1950年至今,历经70个年头,茶叶生产取得辉煌业绩。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茶叶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促使全国茶叶生产发展更加喜人。茶叶产量连续增加,茶叶出口不断加大,各项茶叶生产指标年年提升,使中国在全球茶叶生产国中的地位日见显耀。

(1)茶叶生产:截至2020年止,中国茶业与1949年相比,无论是茶园面积,还是茶叶产量都有显著增长。详见如表。

在全球60多个茶叶生产的国家中,我国茶树种植面积、茶叶生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2)茶叶出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当时为了打破列强封锁,随即成立中国茶业公司,沟通产销情况,有计划地推动茶叶出口。从1949年的历史低点0.99万吨,经70年努力,至2020年我国茶叶出口量已达34.9万吨,增长了34.3倍。现今,中国茶叶已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3)茶叶消费:当代,中国茶叶消费量就总体而言是持续提升的。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饮茶有利健康,以及倡导“茶为国饮”的激励下,全国茶叶消费水平提高更快。详见如表。

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茶叶最大的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国。全国人均年消费量已达1500克以上。

3、茶叶科技日趋进步

20世纪50年代开始,全国主要产茶省(区)相继建立了省级茶叶研究机构。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浙江杭州成立,标志着中国茶叶研究进入到了有计划、有组织发展阶段。1978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又在成立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研究所(今杭州茶叶研究院),隶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辖。至此,中国茶叶研究机构才渐趋完善,开始进入正常研究状态。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如今,中国的茶叶科研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商贸等部门所属的研究、试验单位和大专院校相关研究所室组建而成的。当代茶业科研机构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

(1)科研机构不断建立:从1949—1958年,当时茶业生产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恢复和发展茶业生产,这自然也是茶业科研机构的首要任务。为此,重点做了三件事:一是培训人才,推广适用技术,垦复荒芜茶园,提高栽茶和制茶技术水平,尽快改变茶业生产落后面貌;二是围绕茶叶增产提质,以及改造低产茶园、改进制茶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三是为适应当时茶业生产发展态势,尽快恢复和新建茶业科研机构。

(2)科研机构历程曲折:从1959—1976年,先是1959年开始的连续3年自然灾害。1963年开始,茶业生产步入正常发展,但从1966年开始进入10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文革末期,才开始逐步恢复。

(3)科研机构逐渐完善:1977年8月,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茶业科研机构很快恢复正常秩序,科研工作积极开展。以后,随着改革开放,使茶业科研机构不但在原有基础上升级,而且根据茶业发展需要,又新建了若干茶业科研机构,使科研机构布局更加合理、更趋完善。

(4)科研体系基本建立:进入21世纪以来,至2020年,已有全国性茶业科研机构有2个;省级的有14个所(场),主要分布在重点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或特别行政区内的有代表性城市。

并形成了一支包括院士在内,高中低职称相配,老中青相结合的茶叶科研专门队伍。他(她)们之中,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就达400余人,並从事硕士、博士培养,还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茶叶科研体系已基本形成,促使了茶叶科技在众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茶树全基密码破译、茶树起源演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陈宗懋院士

刘仲华院士

4、茶学教育不断完善

当代茶学教育体系主要由普通高等教育、职业中等教育和普及教育三个方面组成。特别是茶学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虽然走过曲折的历程,但总体依然是积极、健康向前发展的。如今,较为完整的茶业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且正在改革创新,步入了持续发展之路。

(1)恢复调整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为尽快恢复茶叶生产,急需更多的茶业专门人才。为此,需要尽快增加茶业高等教育布点。1950年,武汉大学农学院创办了二年制茶叶专修科。1952年,重庆私立敦义农工学院创办茶业专修科。1952年,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并入安徽大学农学院。设在重庆的西南贸易专科学校茶叶专修科并入西南农学院园艺系。1952年,设在杭州的浙江农学院新设茶叶专修科。1956年,浙江农学院、安徽农学院、湖南农学院三个农学院的茶叶系(专业)又升格为培养本科生。

(2)沉寂动乱时期:1958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跃进”运动,正常秩序被打乱。1959年开始,又出现连续3年自然灾害,再加上中苏关系恶化,茶业生产和出口受阻。1966年开始,10年文化大革命停课闹革命。在这种情况下,茶业高教育虽然有些发展,但总体趋于守护状态。

(3)全面建设时期: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把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茶业高等教育开始拨乱反正,恢复正常秩序,高等茶业教育出现许多可喜景象,不但布点增加、学制升格,而且在基础加强、体系完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4)稳健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以来,高等茶业专业教学在取得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在转型升级、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做文章,并在增设专业布点、扩展新型专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3年,浙江树人大学率先设立了应用茶文化专业,进行大专学历教育。与此同时,重庆的西南农业大学在高职教育中,也开设了茶文化专业。2006年2月,浙江农林大学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茶文化学院,同年开始招生,进行本科学历的茶文化教育。近年来,浙江、山东、江苏、四川、陕西、河南等省茶业高等院校中还新增设茶业、茶叶深加工与品质管理、茶文化与贸易、茶叶企业经营与管理等专业。从而,使得茶学专业学科的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扩展与深化。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树人大学

如此,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直到2020年止,全国至少已有50余所高等大专院校,设立了茶及茶文化学科(或专业)。

5、茶文化事业得到复兴

尽管中国茶文化现象在六朝时已有呈现,中唐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但“茶文化”这一名词的出现和被接受只有40年时间。

(1)茶文化学科基本建立:“茶文化”一词,是20世纪80年代,在海峡两岸几乎同时出现,并逐渐走进人民大众的视野。“茶文化”概念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只化了10 年左右时间,这反映了茶文化发展的迫切性与必然性。进入21世纪初,茶文化学科基本确立,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中。

(2)茶文化成为一种产业: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围绕着茶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的转换,以致在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了一批新兴的茶文化产业,并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如茶文化产品的湧现、茶文化庄园的建设、茶文化旅游线的开辟等就是例证。

(3)茶艺馆在全国范围内迅猛勃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代茶艺馆,不论是形式和内容,还是作用和地位与老式茶馆相比,都有新的发展和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和四川成都两地,分别有不同形式,规模不一,且各有特色的茶艺馆5000家左右;重庆、杭州、西安、长沙、南京、济南等城市的茶馆都有千家以上;广州羊城和台湾台北的茶艺馆更是遍及全城。粗略估计,目前,全国有茶馆有10万家左右,年经营额500亿左右。

(4)茶艺成为一种职业: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21世纪初已由国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实施。《茶艺行业规范》和《茶艺馆在职人员培训法规》也已出台。与此同时,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教材也已编写和出版。经国家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以培养茶艺职业专门人才为内容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已在全国各省、市、区建立。

(5)茶文化场馆纷纷建成:茶文化场馆是展示茶文化、宣传茶文化、探茶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地还建立了一批以茶为中心的主题博物馆,特别是1991年,随着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浙江杭州建成开放,标志着中国茶文化建已进入到一个新境地。如今,全国以茶为专题博物馆至少已有70多家。

中国茶叶博物馆

(6)茶文化学术氛围浓厚:从1990年开始,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己连续在国内外举办了十六届,每届都有来自数以十计的国家和地区,以及数以千百计的代表与会。现今全国的大部份省级,地市级、县级的茶文化研讨会,每年数以百计。全国各地有茶文化期刊数十种,每年发表茶文化论文上千篇,出版茶文化书籍上百部,为丰富茶文化、精细茶文化、提升茶文化奠定了基础,充实了内涵。

与此同时,许多省、市在还成立了以研究中华茶文化为已任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对茶文化进行专门研究。另外,各地茶文化研究会以及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还分赴世界等几十个国家开展茶文化学术交流。

(7)茶文化组织不断建立:随着茶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茶文化社团组织(包括茶文化民间社团、学术团体等)不断涌现。它有利于茶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加快茶文化事业的建设。如1980年,台湾成立了“陆羽茶艺中心”;1982年,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杭州“茶人之家”成立;1990年,“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1993年,经民政部批准,同意成立“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这是弘扬宣传与研究交流中国茶文化的全国性民间团体。

如今,包括1964年成立的中国茶叶学会在内,全国性的茶及茶文化社团组织至少有6个,它们分别是中国茶叶学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土畜产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等。在它们的影响下,全国大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的别行政区,都相继成立了茶文化社团组织。

6、名优茶有创新和提升

据1999年统计,全国有历史传统名优茶、当代创新名优茶1017种。经过20余年发展,预计全国有名优茶2000种左右。目前全国名优茶产量已达到茶叶总产量的40%以上,名优茶总产值要占到茶叶总产值的70%左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全国名优茶将成为中国茶产业的“半壁江山”,日益受到生产者的关注,消费者的关心。

7、茶产业链获得延伸

茶叶不仅可以饮,而且可以吃、可以用,还可以玩,这为拉长茶的产业链提供了前提条件。所以,如何使一二三产连同,就成了拉动茶经济的助推器。自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在下列两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1)茶文化景观成为旅游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茶文化事业进入繁荣时期,茶文化旅游也就成了人民追求的新靓点,成为人们生态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使茶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为一种新的产业。福建的武夷山、广东的雁南飞、重庆的茶山竹海、福建安溪的茶叶大观园、浙江长兴的大唐贡茶院和杭州的梅家坞茶文化生态休闲村、贵州湄潭的美丽茶乡、云南临沧的茶文化风情园等,它们都是在利用当地茶文化资源,再与旅游相结合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新举措,成为一种拉动当地经济新亮点。

(2)茶叶深加工备受关注:千百年来,对茶的利用一直滞留在传统意义上,没有突破茶作为一种饮料的范畴。近30年来,我国茶叶的用途已经从其冲泡饮用的单一方式扩展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茶叶的功能成分已经被分离,并已转化成高科技产品。目前,单就已恢复和创新的茶菜肴品种就超过200种以上。茶罐装饮料已步入成熟期,其间差不多前后只化了20年时间。据2000-2018年的18年间,每年增速几乎都在两位数以上,品类几乎囊括所有茶类。此外,还有各种保健茶、多味茶、新型茶饮料亦有相继开发,进入市场。

此外,茶的利用还渗透到旅游、医药、化妆、轻工、服装、饲料等多种行业。茶的化妆品、茶的洗涤剂、茶的润肤剂、茶的除臭剂、茶的着色剂、茶的服装,等等,使茶的利用更加广泛。

8、“茶为国饮”已深入人心

饮茶有利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提升,为增进世界和平与友谊做出贡献,这是茶文化的永恒主题。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提出:“就茶而言,是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从此使茶为国饮的呼声叠潮不断。20世纪80年代,一些有识之士明确提出要提倡“茶为国饮”。2004年3月,时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向全国政协提交议案:要“把茶列为中国的‘国饮’”。如今,茶早已成为中国的举国之饮,并在全国范围内已逐渐渗入人心,倡导茶为国饮完全是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用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因为提倡茶为国饮,不但能更好地展示茶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能为造福人类提供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愈来愈多的因为饮茶有利健康而爱上了茶。如今,在全国范围内,“全民饮茶日”业已确定。

2019年11月27日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价值,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

三、明天的茶产业、茶文化、茶经济将会更加阳光,并在更高、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民品质生活的提升

回顾历史,尽管茶已走过了数千年的历程,但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创新,才能永葆青春。而茶及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决定了茶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人民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当下,以茶叶博览、饮茶休闲、茶学研讨、茶艺教育、茶乡旅游、茶书出版为代表的茶事活动,持续高涨,茶事业持续高涨,成为造福人类的共同财富,在更高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品质生活。如今,茶正在向着“六茶共舞,三产交融,跨界拓展,全价利用”道路上获得更大创新发展。

1、茶文化的社会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生活必需品;“琴棋书画诗曲茶”,茶又是一种精神“食粮”。在中国即使是平民百姓,其生活的底线依然是“粗茶淡饭”,生活离不开茶;而富庶之家在酒醉饭饱之余,仍然离不开茶。一片茶含在嘴里能解渴,埋在心田能使人心灵升华,这就是茶的魅力所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凡有亲朋进门,都把茶作为迎客的见面礼,道理就在于此。茶还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茶经》曰: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茶不仅是一种饮料,还能修炼德行。综观世界,尽管各国人民宗教信仰不一,但世上任何一种宗教都是推崇和倡导饮茶的。

在这里,倘若人们把茶看作是一片叶子,那么它是一种有形的物质,只是一种能解渴、提神、生津的饮料;如果把茶看作是一种文化,那么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是一种能修心养性,给人以心灵上的愉悦。如今,茶已成为人民品质生活的展示,茶及茶文化热的持续升温就是最好例证。可以预言:21世纪茶必将成为世界最大饮品,终将成为全球绿色食品之王。

2、茶的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涌现

以茶文化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大力宣传茶叶对人类健康的功效,实现了茶产业与茶文化的互动与一体化发展。近年来,许多国家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新引擎,推动产业升级。以茶文化为题材的旅游业、影视业、出版业、艺术品经营业、动漫业等同样也可以形成新的茶文化产业。如凉茶在过去并不为人喜爱,现在将凉茶加工成了新型茶饮料,并且以青春、活力、动感的崭新形象,吸引广大的年轻人饮茶;大多数茶叶是越新越好,而现在许多饮茶国家提出普洱茶、六堡茶、茯砖茶等黑茶陈的香气更纯正、滋味更醇厚,使之成为目前发展较快的茶类。特别是21世纪以来,在饮茶有利健康的推动下,与之相关的戏曲、电影、歌舞、书籍等文化产品不断推出,进一步促进了茶消费的提升和升级。

如今,在中国还出现了许多售卖与体验相结合的茶文化主体企业。又如以茶馆、茶博物馆、茶会展等为主要对象的设计装修企业,以茶学为代表的出版企业,以茶具制作、广告宣传等为代表的制作企业等,让人民更加形象直观地了解茶文化,这些都是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代表。

此外,各地涌现茶歌、茶舞、茶艺等的演出活动,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3、茶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茶文化产品是指以茶为题材,并由此衍生出来的茶产品,目前最常见的有茶的装饰品,诸如茶的书画、茶的雕塑、茶的工艺品等,它们常见于一些茶叶生产单位、茶叶博物馆、茶艺馆、旅游景点,以及公共文化场所等地。

其次是茶包装文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审美观的提高,对茶包装设计的要求愈来愈高,不但要求茶包装无污染,耐保鲜;而且要求设计新颖,并富含文化。昔日一张清洁纸、一个食品袋的包装方式,早已一去不复返了,茶叶包装已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总之,随着茶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茶文化产品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出现,逐渐成为一种朝阳产业。

4、茶的生活品质获得提升

如今,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成了文明的一种象征,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享受。这不仅因为茶的内在价值切合了新世纪人类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求,而且更是代表着倡导新的生活,展示着未来的新价值观,把茶及由此衍生出来的茶文化,确立成为一种绿色、健康生活方式。所以,发掘茶文化的内在思想境界和文化价值,弘扬茶德,崇扬民族文化,以茶会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各国茶文化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许多地方开展的茶文化生态休闲游,它们在为提升茶园经济价值的同时,重要的是为改善与提高人民的思想境界和生活品质,为茶行业发展开创了新的文化旅游模式。

5、茶庄园建设成为新亮点

近年来,茶庄园建设在全国不少茶区兴起,它不但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模式、新卖点、新活力;而且还为人民体闲旅游、助推社会良好风貌、提升人类美好生活提供了好去处。同时,这也是茶的转型升级,文旅结合,延伸产业链提供了一种新模式,对提升茶业经济以及以茶为载体,集茶叶生产、加工、经营、休闲、养生、观光、求知、文化等为一体,一二三产业相融,生态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交通便捷的景观式的茶产业园。在这方面山东日照市的浮来青茶业有限公司、浙江龙泉市的金福茶业有限公司、宁波鄞州区的福泉山茶场、安徽黄山市的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勐海县的陈升茶业有限公司等在这方面已做了许多工作,但要走的路还很长。

宁波福泉山茶场

今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建设茶庄园对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建设美丽家园将会起到很好作用,必将成为茶业发展的新亮点,日益受到人民的关注。

总之,如今的茶及茶文化发展,充分显示茶的未来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必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茶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说明]:回眸中国茶叶100年,其间既有苦难与挣扎,又有欢歌与欣慰。只是要在10天时间内写出这篇综述,自知其实难副,不但疏漏难免,而且偏差有之。本人最终应允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只是受当今茶叶发展鼓舞,设想开个头,能让更多的后来人去纠偏,直至补充完善,这才是我撰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所在。

作者:姚国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名优茶协会(ISTA)专家委员会委员。

曾赴马里共和国担任农村发展部茶叶技术顾问;赴巴基斯坦考察和组建国家茶叶实验中心;多次赴美国、日本、韩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马里以及香港、澳门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茶及茶文化学术交流和考察。

2003年,参与组建全国第一个应用茶文化专业(浙江树人大学内)任负责人;2005年,筹建全国第一所茶文化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内)任副院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出版茶及茶文化著作90余部。获得国家级、省级、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取得科技成果6项,中共浙江省委老干部局授予“银尚达人”称号,余姚市人大常委会授予“乡贤楷模”称号,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来源:茗边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史视野下 中俄茶叶之路的变迁

17至20世纪的中俄茶叶之路是继“丝绸之路”之后联通欧亚大陆的又一贸易通道,但以往讨论多限于对中俄茶叶贸易和路线的线性描述,而忽视了它们发生在一个更为宏大的时空范围内,即全球史的时空范围:东西方在此相遇、碰撞、融合,茶叶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具体结果便体现为茶路的变迁。笔者尝试将中俄茶叶之路的演变历程,放置于全球时空的变化之中,考察其变迁的全球因素及多重影响。

从茶路变迁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时空契合点来分析,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一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492年到1840年,通过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茶路,中国向外输出丝绸和茶叶等大宗商品,东方文明与科技借贸易通道自东向西扩散,助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第二阶段从1840年到1900年,逐渐形成以汉口为中心的中俄茶路,欧洲国家通过全球殖民扩张取得支配性的经济优势,东方“朝贡贸易体系”被西方“世界贸易体系”取而代之,国际茶叶贸易的繁荣实际上加重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机;第三阶段从1900年到1945年,以西伯利亚铁路为主线的中俄茶路,其特征为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西方列强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不断加强,此时的华茶在国际市场上被边缘化。

第一阶段,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茶路

地理大发现以后,以地中海体系、印度洋体系为中心的传统贸易格局被打破,欧洲人建立了大西洋体系,开辟了东西方海上航线,逐渐将世界连成一体。这种贸易空间范围的变化,对世界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7世纪,茶叶开始取代丝绸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流入的白银对中国明清两代经济和人口的迅速扩张起了助推作用,加强了本应受到冲击的朝贡贸易体系的承受能力;在欧洲,亚洲的茶叶与非洲的咖啡、美洲的巧克力一起成为中产阶级的“兴奋剂”,酝酿着工业时代来临前的变革。

16世纪后半叶,俄国向亚洲的殖民扩张可视为15—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延续,所造成的地理和国际格局变化,包括俄国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征服,以及与中国的接壤。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正式许可两国贸易往来。同年,俄罗斯西界对欧洲经济开放,东西方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加强。来到西伯利亚收购皮毛的俄商,发现中国的砖茶在这里可作货币使用,于是在边境大量采购砖茶;进京的商队也将为数不多的散茶带到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等地。随着俄国经济的发展,对中贸易需求不断扩大,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形成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边境互市。至18世纪末,“武夷茶”取代“南京布”成为恰克图市场上的主要商品,茶叶从武夷茶区运至恰克图市场交易,再穿越俄属西伯利亚,最终抵达圣彼得堡,甚至远赴欧洲。19世纪中期,茶叶占中俄贸易的比重一度高达94.9%,俄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华茶第二大进口国。面对白银外流的压力,俄政府曾在1800年颁布法令,规定恰克图市场上俄商只能进行易货贸易,从而实现了俄国由原料(毛皮)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呢绒、棉布)出口的产业结构升级。

与穿越地中海的丝绸之路,以及绕过好望角的海上商路相比,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万里茶道”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延伸,而非东西方远距离贸易的组成部分。正如1792年《恰克图市约》所言,“恰克图互市于中国初无利益,大皇帝普爱众生,不容尔国小民困窘,……是以允行”。这种带有恩惠性质的贸易是中国“以茶治边”政治逻辑的延续,更多具有外交特质而非经济属性。直到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打开了中国通商的大门,中国被卷入全球市场经济,俄国才得以摆脱贸易附属地位,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逐步掌握中俄茶贸的主导权,茶叶之路也随之变迁。

第二阶段,以汉口为中心的中俄茶路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扩散,西方开始成为世界经济的领跑者,并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世界霸权,将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变成自己的殖民地或附属国。当茶叶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欧洲的工业制成品也开始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英国商人在武力侵略过程中推进经商,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俄国商人则渔翁得利,利用条约体系,排挤华商,攫取贸易利权。

鸦片战争后,受到英国纺织品竞争的俄国商品在恰克图市场严重积压,太平天国运动又导致市场上的茶叶价格高企。1855年,俄政府终于放弃“以货易货”政策,致力于通过不平等条约取得贸易优势。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与《中俄陆路通商章程》签订,俄商得以长驱直入中国内地采购茶叶,在汉口、九江、福州就近制作砖茶回输俄国,并于新疆、内蒙古一带沿途洒卖,形成产业性垄断。19世纪70年代以后,绝大部分的输俄茶叶由汉口出发,经水路运至天津,再走陆路抵达恰克图。由于享有极优惠的税率,该线的茶叶出口额稳居输俄华茶总额的一半以上,1878年更是占到输俄华茶的81.9%。

俄国因航运能力不足,直到1870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才真正形成一条往返于上海—敖德萨的运茶航线,但“因陆路所历风霜,故其茶味反佳,非如海船经过南洋暑热,制茶味亦减”,以汉口为中心的水陆联运是中俄茶贸的主要路线,“商队茶”也受到欧洲高端茶叶市场的欢迎。然而,茶叶作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在出口额不断增加的同时,却未促成国内的技术突破和工业革新。究其原因,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强化了中国经济的欠发达与依附症状,形成“没有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果则是中国朝贡贸易体系土崩瓦解,以及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伴随着全球贸易体系的变迁,中俄茶路也面临着新的变局。

第三阶段,以西伯利亚铁路为主线的中俄茶路

19世纪后期,西方国家通过向殖民地大量输出资本和技术,控制殖民地经济,在便利全球贸易的同时,也吞食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福利。19世纪70年代,英商退出汉口茶市,转而发展印度、锡兰等地的殖民地茶业,在国际市场上排挤华茶。至1902年,华茶出口萎缩到占世界茶叶市场总量的6.5%。与中欧贸易联系疏远相对应的,是中俄贸易联系的加强。1880—1914年间,中国输往俄国的茶叶增加了近两倍,占中国全部出口茶叶的一半以上,中国茶业对俄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9年横贯美洲大陆的铁路贯通,以及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铺设完成,打开了大陆经济开发的新大门,东西方贸易向北美太平洋一带分流。俄国位于欧亚之间,得益于欧洲经济技术的外溢,在亚洲享有一定的区域性优势。为了完成在远东地区的扩张,同时垄断欧亚贸易,俄国决意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并力图建立中俄同盟。时逢甲午战败,清政府迫于压力,与俄签订《中俄密约》,同意俄国在中国境内建造中东铁路。1905年,西伯利亚大铁路全线贯通,华茶从临近中国产茶区的各港口海运到大连或符拉迪沃斯托克,再经西伯利亚铁路运输到俄国和欧洲。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0%的输俄华茶都是经铁路运输。中俄茶叶贸易量虽再度增长,但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外缘依附属性进一步加深。这种情况一直持续,直至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中苏茶路断绝。

与“丝绸之路”开通与发展的历程不同,中俄茶叶之路自诞生起就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并受其影响,以全球史的眼光重新探究中俄茶路的变迁历程,可看出其大体遵循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轨迹,同时也反映了国际格局、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双边、多边组织的建立,国际合作理念的实施等,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为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提供了良机,茶叶亦成为亚洲区域经济的新纽带之一。

(作者:李灵玢,系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灵玢)

来源:光明日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1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