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明清茶碗

找到约8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简析汉代煮茶、唐代煎茶、宋代点茶及明清泡茶

简析

汉代煮茶、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

中国古代的饮茶历史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即汉魏六朝、隋唐时期、五代宋时和元明清时期。

各个时期的饮茶方式、方法自有特点,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其各自的独特风味。

1 汉魏六朝 —— 煮茶法

汉魏两晋南北朝所饮何茶?如何饮茶?古籍虽有零星记录,但是却语焉不详。《僮约》称“烹茶尽具”。《桐君录》记:“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晋郭璞《尔雅》注说:“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唐朝皮日休在《茶中杂咏》序中说道:“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然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茗粥即是用茶树生叶煮成羹汤。

汉魏六朝的饮茶法,诚如皮日休所言,“浑而烹之”,煮成浓厚的羹汤而饮。那时还没有专门的煮茶、饮茶器具,往往是在鼎、釜中煮茶,用食碗饮茶。东晋杜育作《荈赋》,其中写道:“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泽陶简,出自东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涉及择水、选器、酌茶。茶煮好之时,茶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似春日的百花。既“酌之以匏”,以匏瓢舀茶汤,当在鼎、釜中煮茶。用匏瓢舀到“出自东隅”(今浙江一带)的瓯或碗中饮用。总之,汉魏六朝时期的饮茶是煮茶法,以茶入鼎、釜而煮,盛到碗内饮用。

小结

汉魏六朝无制茶法及专门器具,直接采生叶于鼎、釜内煮饮,即煮茶法。

煮茶法是将生叶直接入水烹煮,茶投冷、热水皆可,但需较长时间的煮熬。

2 隋唐时期 —— 煎茶法

隋唐时期结束了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帝国。中国饮茶至中唐开始普及,形成“比星之饮”,“始自中地,流于塞外”。

隋朝短暂,茶事记载很少。唐朝茶以团饼为主,也有少量粗茶、散茶和米茶。隋唐时期的饮茶除沿续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外,又有泡(淹)茶法和煎茶法。

一、泡(淹)茶法《茶经·七之事》引:“《广雅》云‘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这。欲煮茗饮,先炙令赤色,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这段引文涉及制茶法、饮茶法,其意思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采叶制成饼茶,叶老的,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想饮茶时,先烤茶饼至赤色,再捣末设入瓷器中,用葱、姜、桔子作佐料,加入沸水浇泡。

二、煎茶法在汉语中,煎、煮义近,往往通用。这里的“煎茶法”特指陆羽所创的一种煮茶法,为了区别于汉魏南北朝的煮茶法故名“煎茶法”。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写“煎茶”的有许多。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僧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有“白瓷瓯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沸” 。

小结

唐以后以干茶煮饮。

煎茶法是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唐代煎茶时不再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调味品,只加入少许精盐,以调和汤味,晚唐以后煎茶时也不再加盐,成为完全的清饮法。

3 五代宋时 —— 点茶法

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又兴起了点茶法。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不再直接将茶放入釜中熟煮,而是先将饼茶碾碎,置碗中待用。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即冲点碗中的茶,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搅动,茶沫上浮,形成粥面。

小结

点茶法: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沸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用茶笼击拂。

点茶法盛行于宋元时期,并北传辽、金。元明因袭,约亡于明朝后期。

4 元明清时期 —— 泡茶法

元朝的茶以散茶、末茶为主,明朝叶茶(散茶)独盛。明朝有绿茶、黑茶、花茶、乌龙茶和红茶,清朝的茶品种繁多,门类齐全。元明清时期饮茶除继承五代宋时期的煮茶、点茶法外,泡茶法终于成熟。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五代宋又兴点茶法,点茶法本质上属泡茶法,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而泡茶则不用此。五代宋盛行点茶法,故泡茶法无闻。清朝,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功夫茶”泡法。功夫茶具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均小巧玲珑。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总之,明清的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的清饮,不加佐料,包括撮泡(杯、盏泡)、壶泡、功夫茶(小壶泡)三种形式。

小结

泡茶法蕴酿于隋唐时期,正式形成在十六世纪末叶的明朝后期,鼎盛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前中期,流行至今。

泡茶法是以茶置茶壶或茶盏中,以沸水冲泡的简便方法,泡茶法到明清时期流行。

来源:易武同庆号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茶百戏

到常州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一个考察点,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吕宫府,观摩评弹、吟诵、书画、香道、茶道等传统文人的闲居雅兴。吕宫府地处常州市区中心,原来是常州明清古建筑群的一部分,十多年前常州大拆文物古建,践踏历史文化,进行都市改造,发展现代化商圈,吕宫府逃过了城市基建的浩劫,成了大规模拆除劫余的幸存。

以前有朋友告诉我,苏东坡晚年从海南贬谪放归,回到常州定居,逝世之处就在此地的“藤花旧馆”,似乎难逃现代化的厄运,惨遭拆迁大队的荼毒,拆了之后又新建了现代古迹。因为我到得晚,无缘考察新修的藤花旧馆,也不知道保留了多少东坡的遗韵。不过,东坡一生波折甚多,经常遭贬,曾被朝廷“恩准常州居住”,在常州(宋代包括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度过一阵子闲置的岁月。他有一首《菩萨蛮》词,写于元丰七年(1084),说的就是归老常州的宜兴(阳羡):“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从物外游。有书仍懒着,水调歌归去。筋力不辞诗,要须风雨时。”两年之后,他重返政坛,早春再游常州,就兴致勃勃写了脍炙人口的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虽然没看到新修的东坡故居,想到我的足迹能够覆盖东坡曾经亲炙过的这片土地,晚宴又吃到了令他口馋的河豚,也就心满意足了。

到达吕宫府的时候,闻香品茶已经到了尾声,大多数人都已意态阑珊。老王与老季听说我到了,倒是兴奋得很,忙说研究茶的来了,给他玩玩宋朝的点茶。南京非遗文化研究所的朋友,有钻研宋代点茶的,把茶粉研磨得极细,用茶筅在黑漆茶碗里,模仿宋代点茶风尚,打出了厚厚的淡青色沫饽。老季是常州的著名书画家,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签当画笔,蘸上浓绿的茶浆,居然有模有样地点画出一丛竹篁。他一边画一边抱怨,说茶沫会黏滞笔画,所以不能连笔,要用点画法方式来画。我们都说,画得不错,再画幅梅花吧。他又点画了山石梅花,居然还有枯枝寒梅的韵味,引来了一片赞誉。

五代北宋的《清异录》,托名陶榖所撰,书中有“生成盏”一则,说到有个福全和尚,能够在茶汤的沫饽上写诗。并排四只茶碗,他可以在每碗写一句诗,成一首绝句。福全在茶汤中写诗的本领远近知名,引来了大批观众,都要看他显示茶汤写诗的绝技。福全后来自嘲说:“生成盏里水丹青,巧画工夫学不成。却笑当时陆鸿渐,煎茶赢得好名声。”《清异录》还说,“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我看老季在茶汤沫饽上画画,艺术效果虽然远逊宣纸上的挥洒,却有新奇可观之处,本领也不输于福全和尚。不知道古人在茶汤上写诗作画,是否也用竹签蘸点之法,还是用传统的毛笔,饱蘸墨汁,在茶汤沫饽上展现书画技巧。不管古人是用什么书写工具,我们过去总以为在茶汤上写诗画画,是匪夷所思的技艺,当作神迹来谈论的,居然让老季给掌握了,再现宋代点茶中“茶百戏”的奥祕,倒是让我大受启发。

老友老季画完了山石梅花,问我要不要试试,写几个字,在茶汤上留个墨宝?大家都起哄,说既然来常州,总得留个字,算是给茶神陆羽上支香吧。于是,我也拿起竹签,蘸了浓浓的茶浆,在新打出来的沫饽上写了“姹紫嫣红”四个字。真如老季说的,沫饽的黏滞性极强,笔画不能连贯,只好断断续续,连点带写,勉强成书。南京的朋友又调制了赭红的茶浆,说可以用来画印章,于是,依从他们的主意,画了一方印章。画完看看,还真是有模有样的“茶百戏”,虽然入不了苏东坡的法眼,大概可以跟福全和尚别别苗头。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王祖远(重庆万州)】

挖呀挖呀挖!挖到了古人最in“潮玩”茶器!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茶器,因茶而生,因茶而美。

唐煎茶,宋点茶,明清泡茶,

古往今来,饮法不同,器用不一。

历历千百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饮茶风尚,而茶器便是饮茶时尚的载体。

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就让我们来扒一扒历代最IN的茶器,感受茶器的千年神韵吧!

夺得千峰翠色来

唐·越窑青瓷茶碗

唐·越窑青瓷荷叶带托茶盏

宁波博物馆藏

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码头遗址出土,由茶盏和盏托组成,胎质细密,釉色青翠,莹润欲滴。茶盏为敞口五曲荷花形,盏托四边微微卷起,宛若一片风荷托着一朵盛开的荷花,在清波涟漪的水面上随风摆荡。

中国人刚开始饮茶之时,并没有专用的饮茶器具。饭碗、汤碗、酒盏、酒杯等食具、酒具,都可用来饮茶。就连茶也没有统一的名称,“槚”“蔎”“茗”“荈”等,都指茶。陆羽是这一“混沌”局面的终结者,也是中国茶道美学的奠基人。

陆羽独爱越瓷。越瓷,主产于越州(今浙江宁波、绍兴一带)境内。他认为,越瓷胜过邢瓷有三大原因:“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茶经·四之器》)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南宋摹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以瓷色是否有利于茶色作为衡量标准:“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

宁波上林湖越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唐末五代出现的秘色越瓷,更是刷新了越窑瓷器烧制技术与审美艺术的高度。“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陆龟蒙《秘色越器》)“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唐•徐夤《贡馀秘色茶盏》)。诗人笔下,秘色瓷满是江南山水的明丽与温婉。

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碗(苏州博物馆藏)

因地缘相近、文化渊源甚深,一批批遣唐使、遣唐僧、留学生相继来华,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茶器也随着中国茶及佛教的东传,深刻影响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茶文化的形成。

高丽翡色青瓷五瓣花形盏托(约12世纪)

但,也不能抹杀邢瓷在唐代茶器中的地位。“邢客与越人,皆能造兹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唐•皮日休《茶中杂咏•茶瓯》)。越瓷与邢瓷,“南青北白”,平分秋色。

唐·邢窑白釉执壶(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藏)

R. MUSEUM

兔毫连盏烹云液

宋·建窑黑釉茶盏

宋·建窑黑釉兔毫纹盏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胎呈铁黑色,里施黑釉,外施釉不到底,腹下部釉垂流较厚,釉中呈现出丝丝白纹, 俗称“兔毫斑”,因釉中结晶而呈现黄色或白色毫纹而为世人所珍爱。

建盏,又称“黑建”“乌泥建”,不论功能设计,还是审美情趣,都是宋代点茶、斗茶的主流茶器。

“茶色白,宜黑盏”。唐茶尚绿,故陆羽首推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茶碗。宋茶贵白,似雪、似杨花的白。以黑反衬,是表现白色最直接、也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方式。

其釉色有绀黑、兔毫、油滴、曜变、杂色等,最受推崇的当属“绀黑”(赵佶称为“青黑”)。

宋徽宗赵佶点茶首推青黑带兔毫纹的茶盏:“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宋茶贵白,建窑黑釉盏能完美反衬茶色之白

宋·刘松年《斗茶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除建窑外,江西吉州窑的木叶天目盏在日本也颇负盛名,河北定窑和磁州窑亦有烧制黑釉茶盏。

南宋·吉州窑黑釉木叶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黑釉盏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与日本传统美学中的“幽玄”“侘寂”之美隐隐相合,并与日本茶道,产生了美的共鸣,让我们至今还能从日本茶道中看到宋代美学精神的遗存。

宋·建窑曜变盏(日本静嘉堂文库藏)

汤瓶、建盏、茶筅是宋代点茶必备“三件套”。汤瓶,用于注汤,为高肩长流的瓷瓶。茶筅,由煎茶时用的竹筴演变而来,用于在茶盏中环搅击打(击拂)茶汤。

汤瓶又以宋代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瓷为上,其胎体轻薄,釉色莹润,白中闪青,青中闪白,透光见影,因而又称“影青瓷”。

因此地烧制的青白釉瓷器美轮美奂,宋真宗赵恒把年号“景德”赐予了这里,景德镇之名由此蜚声中外。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瓜棱式执壶(首都博物馆藏)

R. MUSEUM

花从釉里透分明

明清·青花瓷茶器

清·雍正青花山水人物纹提梁壶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直口,球腹,长弯流,矮圈足稍外撇,管状弧形高提梁。主体纹饰以青花描绘东坡赤壁夜游故事,朦胧月色之下,头戴方巾的苏东坡由两侍童陪伴,乘一叶扁舟,夜游赤壁,山水连天,画境清幽。青花用料色泽淡雅,层次分明,清新悦目,格调高雅。另一侧还有赤壁赋的诗文,壶底有“雍正年制”青花四字款。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一曲《青花瓷》,唱出了青花瓷的温婉与浪漫,也让人情不自禁地去凝视它那蕴藏在色白花青里的素雅宁静。

青花瓷,最初出现于唐朝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窑。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瓷,亦有各时代的审美特质。

青花之青,并非单调之青,而是有浓淡、粗细、深浅的变化,或如宝石,或如天空,或如大海,或如湖泊……色调变化无穷,具幽静深邃之美。青花瓷茶器泡茶、品茶,青白交织、青白相映之间,从视觉到内心,无不安宁静好。

清·仿成化款青花花蝶盖碗(河北博物馆藏)

“你,来自茶国的小妹,做的梦又奇又美;天上有座大城崔巍,中国是天城的城郊……你笑看我们的天顶,有小矮人高高兴兴,对着你瓷白色眼睛,把纯洁的蓝花轻描。”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深情地吟哦道。

西方油画作品中欧洲人在津津有味地

欣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

青白之外,亦有缤纷。釉里红、斗彩、五彩、粉彩、泼彩、喷彩、珐琅彩、色釉,绚丽多彩。

清·乾隆款黄地开光粉彩山水人物图四方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清·嘉庆粉彩御制诗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可与北方定窑白瓷相媲美、有“南白定”之誉的福建德化窑白瓷茶器,在明清也大放异彩,其质地洁白、细腻如玉,被欧洲人称为“中国白”,还因此纷纷掀起了一股仿制热潮。

明·德化窑象牙白三螭龙壶(德化陶瓷博物馆藏)

R. MUSEUM

紫泥新品泛春华

明清·宜兴窑紫砂壶

清·雍正宜兴窑紫砂圆壶

故宫博物院藏

壶敞口,直颈,鼓腹,下部略收,圈足,盖微鼓,圆珠钮。口、足、盖上的三条弦纹线条流畅,壶流弯曲有致。砂质坚实,深紫色砂泥中掺杂细密的黄砂点,看似很粗,抚之极细。此壶形制古朴,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代表了雍正时期宫廷紫砂壶文雅脱俗的风格。

1391年秋,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御旨,彻底终结了唐宋盛行的团饼茶之贡茶地位,取而代之的是芽茶。与之相应的饮茶方式便是我们都很熟悉的泡茶。宜兴窑紫砂壶的兴起,正迎合了饮茶风尚的转变。

紫砂壶创制于江苏宜兴丁蜀镇,因陶泥之色而得名。紫砂壶是泡茶佳器。双重气孔结构,透气性好,泡茶不失真香原味,夏天过夜不馊。天寒时,注热水不爆裂。造型式样有光货、花货和筋囊货三类。

明·陈洪绶《闲话宫事图》(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自明中叶起,紫砂壶成为文人雅士圈中最in的茶器之一。“若今时姑苏之锡注,时大彬之砂壶……莫不为之珍重。”(屠隆《茶说》)

清·紫砂题诗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明朝的供春(又名龚春)是首个青史留名的制壶师,“树瘿壶”便是其代表作。除供春外,明清时期的时大彬、惠孟臣、陈鸣远、陈鸿寿、邵大亨、黄玉麟等皆是历史上著名的制壶匠人。

现代·仿明供春树瘿壶

惠孟臣制作的茶壶,在潮州工夫茶中称作“孟臣罐”,是“四宝”之一(其余为红泥炉、玉书煨和若琛瓯)。

自明朝起,文人携手艺人,参与紫砂壶设计,诞生了“文人壶”,又以陈鸿寿(号曼生)最具代表性。他参与设计的18种经典款式,被世人称为“曼生十八式”。

清·曼生十八式之半瓢壶(上海博物馆藏)

R. MUSEUM

辽·张世卿墓壁画

茶器“玩”潮

FASHION OF TEA SETS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不同时代,饮茶方式各有千秋。

隋唐的越窑青瓷茶碗,两宋的建窑黑釉茶盏,自元起迄明清的青花瓷、紫砂壶,皆是当时茶圈的“爆款”,引领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潮,甚至传到海外,影响了输入地的审美趣尚。

从古至今,茶器,与茶叶一道,一直都是时尚的弄潮儿。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相关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