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湄潭茶叶合作社

找到约29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湄潭:茶叶生产四季无休,漂洋过海助农增收

2021年岁末,湄潭的茶叶加工企业仍在开足马力抓生产。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湄潭除了春茶、夏秋茶加工外,整个冬季,茶叶加工仍在火热进行中。

在湄潭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里,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

我们正在生产颗粒红茶,这是我们的新产品。不同于名优茶生产的季节性要求,颗粒红茶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

2018年,湄潭七味茗香茶叶专业合作社基于湄潭良好的茶叶生产基础和出口茶发展机遇,创办贵州湄潭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紧盯市场需求,开发生产颗粒红茶。生产原料采用春茶采摘后茂盛的嫩枝叶,到了秋冬季,便利用茶园管护修剪下来的枝叶开展加工生产。

湄江街道核桃坝村茶农 余坤强

芽茶一年每亩采摘300斤左右,价格就是26至27元一斤,一年的收入有8000多元。现在加上冬季管理,修剪茶枝丫,都还可以赚1000多元,总的收入全年达到了10000元左右。

湄潭的茶叶品质上乘,自古就是茶叶生产的优质区域。近年来,湄潭县大力培育发展茶叶加工企业,不断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延伸茶产业链,同时着眼于打通国际市场,通过“市场主体、上下联动、多方配合”的协同推进机制,助力企业做好出口业务,提高茶叶企业出口茶叶的积极性。

我们主要生产的是出口茶,主要销往巴基斯坦、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我们的新产品销往这些国家,客户也很认可。我们的出口茶产量在2000吨左右,今年产值大约1亿元左右。

绿色是湄潭发展的底色,“干净茶”“健康茶”“生态茶”是湄潭茶叶的标签。湄潭不仅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全县紧紧围绕产业链条环节和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筑牢质量安全基础底线,打造了遵义红、湄潭翠芽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批“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并蝉联“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6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托起了数十万湄潭人民产业致富的梦想。

我们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围绕“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市场,按照公司对茶叶品类品种的需要,春夏秋采茶青,秋冬管护收嫩枝叶,让农民一年找两份钱。二是突出品质,严守茶叶质量安全关,建好高质量茶园。

湄潭始终把茶叶“质量”和“安全”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做大做优茶园基地,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制定精制加工标准,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茶农,茶叶产业新兴发展。从年头到年尾直到一年的最后一天,茶叶加工不停,加长了产业链条、加出了产业效益、加宽了群众收入。

近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始终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思路谋划茶产业,以科技为核心,产业化经营为主导,茶产业实现了从规模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成为引领农民脱贫增收的富民产业。小小茶叶,兴了产业,富了农民。下一步,湄潭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将茶产业作为全县重要的生态产业和经济产业,持续扶大做强茶叶企业,促进加工技能升级,不断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湄潭茶叶走进澳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公司与澳门本地企业发展协会签订了500万元的订单,这是我们今年从湄潭发去澳门的第一车货,价值30余万元。”近日,一辆满载湄潭茶叶的专车发往澳门,贵州锦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文庆在发车仪式上说,湄潭茶之所以能在粤港澳大湾区走俏,收获良好口碑和消费者认可,关键就在于具有绿色、天然、无污染的品质保障。

谭文庆介绍,这次湄潭茶叶能够远销澳门并不是偶然。在此之前,贵州锦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多次来到湄潭,对湄潭茶叶的生产基地和生产过程进行了详细实地考察。高原春雪有机茶公司拥有欧标茶园基地3000多亩,从茶叶的基地管控到生产加工,始终坚持做无添加、无农残的好茶,生产的茶叶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也是贵州锦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高原春雪有机茶业公司达成合作关系的重要原因。第一批货发出以后,将抓紧时间赶制包装另一批茶叶,争取在年底之前再运往澳门。

近年来,湄潭县始终把茶叶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从各环节加强监管,力求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茶叶质量可追溯体系。全力推广创新型“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管理模式,由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牵头对散户茶园进行“三统一”(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茶园肥料、统一茶青收购)管理,提升茶叶品质、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益,实现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湄潭将严把茶叶质量关,利用东西部协作机遇,让湄潭干净茶、生态茶、放心茶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拓展欧美、东南亚及葡语国家市场。”湄潭县开放型经济工作专班有关负责人说。

来源:微美湄潭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湄潭:“软硬兼施”,护航湄潭茶叶质量关

起飞、悬停、飞行、喷洒……10月26日,在湄潭县兴隆镇庙塘坝村一茶园基地,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的两台植保无人机在机手操作下,正对茶园进行冬季茶园管护。植保无人机嗡嗡作响,盘旋飞舞,几分钟的时间,数十亩茶园就完成了一次高效飞防作业。

好茶是种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时下,正是一年中茶园管护的关键时期。进入秋冬季,茶树上部停止生长,但其根系活动仍然很强,来年茶叶的品质、产量就依靠于前一年茶叶根系中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因此这个时期要通过深翻、除草、开沟施肥等措施,为茶园进行冬季“全身护理”补充养分,进行茶园管护,为来年春茶丰收打下基础。

“今年的秋防是从8月末开始,现在每天有20台植保无人机在作业,主要是用于病虫害防控等,作业面积每天能达5000亩左右。”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经理石军介绍。

据了解,湄潭县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自2019年引入大型植保无人机。随着管护要求的提高,植保无人机也从最初的T10型更新到T40最新型。由于无人机自动化程度高、高效简便,受地形环境影响不大,因此作业效率比传统模式高很多。并且使用无人机有助于增加雾流对茶树的穿透性,减少雾粒的飘散,下旋气流产生的上升气流可碰撞到茶树叶片的正反面,达到茶树全覆盖。

“采用传统模式施肥,一天大概能完成15—20亩。使用植保无人机后,在地形好的地方,每天可达300—400亩;地形稍差的茶园,一天也能达到150—200亩。”石军说。

冬季管得好,来年丰收旺。湄潭县落花屯茶叶合作社一方面与时俱进,利用无人机“硬科技”为茶园赋能,另一方面也严格执行绿色防控“软技术”,为茶园提质增效。

“开沟要讲究深度和宽度,一般深度在20公分到30公分之间,宽度在25到35公分之间,这样茶树的根长出来才能往下长,越长越深,不但能充分吸收土壤养分,还能抗旱。”茶园里,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彭忠正耐心地给茶农讲解挖施肥沟的标准。

坚守源头,才有优质的茶叶品质。据了解,落花屯茶叶专业合作社2009年成立之初,就将茶叶质量安全放在首位。茶园的病虫害、生长和安全用药一直是困扰茶叶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合作社自掏腰包,购买有机化肥和生物杀虫剂,将有机化肥以成本价卖给茶农,将生物杀虫剂免费提供给茶农,确保基地茶叶的品质。

“目前全县致力打造欧标茶园,统一管理,统一施用绿色无公害生物药剂,确保茶叶品质,我们的茶园也不例外。”石军介绍,在标准化生态茶园基地区域内,所有茶园必须严格按照绿色无害的标准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除草,严格遵守统一管护、统一施用生物农药、统一喷施器械、统一防治时间原则,实施绿色防控。

谈及未来,石军胸有成竹:“明年,我们预计还将新增30台无人机,新增操作手和地勤各30个,无人机操作团队将达到100人左右。我们将继续依托科学技术革新和农业机械更新,让茶叶更安全、茶农更安心。”

来源:微美湄潭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9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