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典型案例③贵州湄潭县:发挥资源优势领航茶叶出海

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3年,我们迎来“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

为纪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落实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深圳市华巨臣实业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编写《“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

本期推出《“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中的贵州湄潭案例,以飨读者。

贵州湄潭县:发挥资源优势领航茶叶出海

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

案例价值

茶香弥漫的贵州湄潭县城。 卢现艺 摄

贵州湄潭万亩茶海。卢现艺 摄

湄潭县位于贵州高原北部,生态环境优美,平均海拔972米,气候温和湿润,适合茶叶生长。湄潭立足挖掘茶文化资源,依托优美的茶区环境、宜人的生态气候、名优的茶叶品质,全力打造“全景域·四季游”。建成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翠芽27度”2个国家4A级景区、一个贵州十大魅力景区“中国茶海”,还有中国茶工业遗址博物馆群、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园、茶博会展中心等茶文化标志性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观光体验。

茶产业是湄潭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十年来,湄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一届接着一届干,久久为功,硕果累累。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2022年,湄潭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产量6.9万吨、出口金额5688.95万美元。

案例做法

01

政府重视,出台多个方案规范茶业市场

湄潭为进一步做好茶叶出口贸易工作,实现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湄潭县产业发展实际,出台《湄潭县2022年开放型经济工作实施方案》《湄潭县推进茶叶出口贸易工作实施方案》;湄潭县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三不准八禁止”》,保障湄潭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贵州首个“国家级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优势,制定茶叶质量安全管控实施方案、茶叶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办法等政策,制定《茶叶加工技术规程》《茶叶加工十要十不准》加强对企业生产的常态化监管。

湄潭县湄江街道金花村美丽茶园。 瞿欣含 摄

02

高位推动,产业指导

湄潭县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级领导任组长,领衔推进,统筹研究谋划茶产业发展重大部署。建立县镇村“三级”管理体系,成立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规划指导全县茶产业发展,各镇(街道)推选一名“茶镇长”专抓茶产业。各村(居)根据实际,将茶园按一定面积划分网格,配备“茶管员”,对分管的网格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技术指导。健全茶叶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从严开展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茶青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茶叶产品质量指标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实现“茶园到舌尖”全过程可追溯。推广使用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及联防联治技术,配套使用茶叶专用肥、有机肥,推动高标准茶园建设。成立茶产业环境保护法庭,妥善处理涉茶产业纠纷,在茶园定制、质量监控、茶旅融合、品牌培育等产业发展上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03

组织当地企业“出海”闯市场

依托“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优势,成立开放型经济专班,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挂帮服务,组织茶叶出口贸易业务培训,协助企业办理各类外贸资质,组织企业到俄罗斯、斯里兰卡、摩洛哥、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产销对接,为茶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搭桥铺路。

案例成效

01

茶业发展成效卓著

2013年获“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茶叶籽产业发展示范县”,2014年获“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全国茶文化之乡”,2015年获“贵州茶产业第一县”“中国茶叶产业示范县”,2016年获“中国十大最美茶乡”,2017年获“中国茶产业扶贫示范县”,2018年获“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2019年获“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2020年荣获“‘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榜首,2021年荣获“三茶统筹先行县域”称号,2020年至2023年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2022年,湄潭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产量6.9万吨、出口金额5688.95万美元。

我是一个幸福的茶农。瞿欣含 摄

02

茶业发展基础坚实

茶苗苗木繁育基地稳步发展,荣获“国家茶树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目前,湄潭县已建成生态茶园6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达99%以上,“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茶园管理模式示范效应明显,茶园集中度高,主要分布在全县15个镇(街),涉及8.2万农户30.35万余人。

03

茶企规模实力增强

全县茶叶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67家,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350家,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7家、市级38家。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产品涉及绿茶、红茶、黑茶及茶叶籽油、茶多酚、茶树花、茶花面膜等15类综合开发产品。

04

茶叶品牌效应凸显

公用品牌“湄潭翠芽”和“遵义红”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湄潭翠芽”获得国家级金奖90次,“遵义红”获得国家级金奖35次。在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湄潭翠芽、遵义红均获得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湄潭翠芽”是“中国驰名商标”,2017年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湄潭翠芽”跻身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20强,“遵义红”成为党的二十大、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全国两会用茶。

05

茶企规模实力增强

湄潭在全国2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旗舰店、批发部1000余个,企业在天猫、阿里巴巴等全国知名线上平台开设网店400余个,湄潭茶叶出口到中国香港、迪拜、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巴基斯坦、摩洛哥、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2022年茶叶直接出口5688.95万美元。

贵州省湄潭县坚持生态为先,特色为要,城乡统筹,着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图为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

瞿欣含 摄

06

茶旅融合活力增强

景观化配套茶旅基础,建成茶区硬化道路2800余公里、自行车道109公里、木栈道95公里、健身步道125.5公里、旅游酒店(民宿)432家。开发茶文化、茶饮品、茶食品、茶保健品、茶工艺品等旅游商品,打造“中国茶海”“翠芽27度”景区等一批自然景观和天下第一壶、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中国现代茶工业遗迹博物馆等一批人文景观,荣获2019年度“中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称号,“多彩贵州·醉美遵义·茶海湄潭”等旅游品牌效益日益提升。

案例启示

绿色,是湄潭茶叶的生态原色,也是发展的底色,更是幸福的成色。2020年后连续四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湄潭县茶产业发展硕果连连,这得益于政府扬资源优势、举全县之力“围绕茶、做足茶、突破茶”,如今“干净黔茶·全球共享”的响亮口号已被广大市场认可,成为湄潭县茶产业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