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陆羽不是茶人

找到约1,165条结果 (用时 0.037 秒)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说起“茶人”,恐怕很多人眼前浮现的,就是衣着飘飘的“茶仙子”了。无论何时,美女效应总是那么吸睛,这也着实让“茶人”变得高大上了。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着茶服的美女

  那么,问题来了。衣着飘飘,真的就能代表“茶人”吗?仔细想想,好像不能。因为衣服不能代表人,更不能代表内涵和“茶人”,就像拿手串不能代表文化人一样。

  一、“茶人”就是采茶之人

  “茶人”一词最早见于陆羽《茶经》二之具,文曰:“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jǔ]。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明嘉靖景陵版《茶经》二之具

  从《茶经》中这段文字的记载可以看出:籯,也叫篮或笼,用竹子编织而成,容量有5升,1斗、2斗或3斗(唐代1斗等于10升),是“茶人”背着采茶的工具。《茶经》是中国最早最权威的茶学专著,所以《茶经》对于“茶人”的定义,当是最原始、最权威的定义,那就是:采茶之人就是“茶人”。

  陆羽对于“茶人”这一定义,也得到了后世的肯定。比如,唐末诗人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十首》中就专门有一首是写“茶人”的,其中就有:“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之句,描写“茶人”腰间佩着小茶篓,采茶结束相笑而归的场景。

  二、采茶之人不一定是“茶人”

  从陆羽和皮日休关于“茶人”的描述来看,“茶人”似乎就是指采茶之人。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茶山里的采茶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采茶之人很可能已经不是“茶人”了。我为什么这样说?你想想,生活在今天,分工协作高度细化,采茶、制茶、卖茶、品茶的环节早已截然分开。今天的采茶人很可能根本不会制茶,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采茶。除了靠采茶赚点工钱,恐怕对茶叶的加工、销售及品鉴都不甚了解。采茶对她们而言,可能就跟摘苹果一样,只是农闲的兼职之一罢了。

  今天采信阳毛尖,明天采西湖龙井,采摘标准完全不同。你能说一个靠采茶赚钱,但对茶叶其他环节都不懂的人,是一个“茶人”吗?如果她们后天又去摘苹果了呢?似乎只用“采茶”一项指标去定义“茶人”,难免有些单薄了。

  所以,如果你认为“茶人”仅指采茶之人,那你就错了。

  三、采茶之人也要懂制茶

  如果我们只看《茶经》二之具中“茶人负以采茶也”的表面意思,而不了解陆羽的生平,就很可能会认为,“茶人”仅指采茶之人。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制茶师傅炒茶中

  那么,采茶之人,有没有可能也是制茶之人?

  陆羽的原话意思是:籯是“茶人”背着采茶的工具,但并没说,只有“采茶人”才是茶人。所以,我们要结合陆羽的生平去理解“茶人”的深层含义。

  陆羽所说的“茶人”,除了字面意义的采茶之人以外,也指精通茶事之人。什么样的人精通茶事呢?陆羽本身就是很好的标杆。

  《茶经》二之具的下一章叫三之造,也就是写如何制茶,可三之造的开篇却是写采茶,原文如下:“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采茶的时间、采摘标准,及制作流程。这说明采茶是茶叶制作的第一环节,也说明采茶是为制茶服务的,所以采茶和制茶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采茶没有按照标准去采摘,那么,即使手艺再高超的制茶师傅,也不能做出好茶来。因为,生产不同级别茶,都有对应的采摘标准。比如:制作龙井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如果采成纯芽,那就很难制作出龙井的风味。

  古代也有分工,但不像我们现代如此细致,所以采茶之人往往也是制茶之人。不难想象,一个既采茶又制茶的人,对于茶的理解,肯定要比只懂采茶的人要深刻。

  四、制茶之人更要懂品茶

  一名优秀的制茶人,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品茶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制茶人要了解自己制作的茶叶好不好喝,就必须大量的品茶,而且不仅仅要品自己制作的茶,更要品别的师傅制作的茶。通过大量的品鉴和实践,最终才能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好茶。高明的品茶人,能够通过茶汤判断茶叶在制作中有哪些利弊。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茶界泰斗张天福品茶中

  以武夷岩茶为例,一款好的武夷岩茶,影响品质最关键的工艺就是焙火。关于武夷岩茶的焙火: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发出:"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在武夷山当地,更是流传着“十焙成金”的说法。

  然而,整个武夷山地区,能深刻掌握焙火精髓的人却并不多,因为岩茶的焙火工艺,是需要长时间沉淀才能掌握的,在茶青几百元一斤的,急于变现的年代,很少有人愿意用真金白银去练手。

  但是,岩茶的市场需求又在急剧上升,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武夷山的部分茶商想出了一个貌似很聪明的方法,那就是淡化焙火对岩茶的影响,生产所谓的轻焙火岩茶。这种茶刚开始喝起来很香,但缺少了岩茶的“岩骨花香”,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显现出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返青”。

  所谓“返青”,就是指岩茶在存放的过程中,返回到一种类似于“半成品”的状态,让茶的品质和茶汤滋味大打折扣。这种“返青”的岩茶,其实就是焙火工艺不过关而导致的,业内把这种茶叫“杀猪茶”,就是指刚开始很好喝,又是花香,又是蜜香的,可等你高价买回家后,很快就会变的很难喝,而不知情的消费者,还以为是自己没存好才导致“返青”。

  对于会“返青”的岩茶,是瞒不过制茶师傅的,而真正的岩茶大师,是不会制作所谓的“返青”茶的。这既是对传统的守护,也是对岩茶、对自己和对消费者的尊重。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岩茶大师王顺明焙火中

  所以,一个不会品茶的制茶人,不是好的制茶人,自然也不会是“茶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好像会“品茶”才是“茶人”的核心。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又错了。

  五、夸夸其谈的“老茶客”

  在茶圈泡久了,你一定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似乎跟茶有关的话题他都懂,可当你深入去请教他问题时,又发现他好像并没有那么懂,这就是大多数所谓“老茶客”的实际情况。

  之所以称他们为“老茶客”,是因为他们喝茶的时间很长。请注意,喝茶时间长不代表懂茶。他们只是通过自己长期喝茶,总结出来一点经验罢了。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老茶客

  而这种经验往往是极为狭窄的,其一,因为他们喝的茶类不够多,往往只和喝某几种茶(中国有6大茶类上千种茶),并且对喝其他茶的人嗤之以鼻,自视甚高;其二,因为他们也只是喝茶,对于茶的生长环境、采摘标准、制作工艺、发展历史等,都不太了解。在完全不懂茶的人面前装一装,摆摆谱还可以,一旦遇到行家,就露馅了。

  你能说这种所谓的“老茶客”是茶人吗?似乎不能,因为他们最多只能算“半桶水”。

  到这里,你恐怕已经快被我弄晕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说什么样的人才算“茶人”?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五、发自内心的爱茶之人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有这样一段话:“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其中的“精行俭德”,就是陆羽对“茶人”的真正要求。

  衣着飘飘就算“茶人”?唐代没有茶仙子,陆羽如何定义“茶人”

  茶圣陆羽像

  那么,何谓“精行俭德”之人?就是积极践行俭德品质的人,茶圣陆羽就是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发自内心的爱茶,而不仅仅把茶当做炫耀或牟利的工具,才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杯茶,尊重每一杯茶背后的付出,通过与茶的长期接触和不断的学习,进而散发出像茶一样的品格和魅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算作“茶人”。

  故而,单纯的采茶、制茶、卖茶、喝茶,而不了解关于茶的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不尊重茶背后的辛苦付出,仅仅把茶当成工具的人,都不能算作“茶人”,他们只能叫采茶人、制茶人、卖茶人或喝茶人。

  如今,很多人都正走在成为“茶人”的路上,就让我们给他们一个统一而又可爱的名字,那就是“爱茶人”!

  参考资料:

  陆羽《茶经》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人》

  梁章钜在《归田锁记》

  来源:茗仁茶见

最好是茶癖

癖是病字头,凡癖都是病的,但茶癖不是病,无须魏帝三丸药,且尽卢公七碗茶,茶是治病的,何曾生发病恙?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四邻悄无声,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半夜三更秉烛照花,三更半夜汲水煎茶,陆游有什么病?陆游没病,其所谓病起,乃是癖起焉。癖者,不是病样状态,而是情感状态,爱茶的人都是有的。茶祖宗陆鸿渐整个一个茶癖,其后来者自然不免,“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明代许次纾有事没事爱喝茶,“斋居无事,颇有鸿渐之癖。”

有鸿渐之癖的当然不只是一个许次纾,何谓是癖?何谓是痴?情感多吧。 上半身在明朝下半身在清朝的“两截人”杜睿,情感多得惊人。杜公生爱茶,死爱茶,爱“生茶”,爱“死茶”,“吾之于茶也,性命之交也。”自谓“家中有绝粮,无绝茶。”缸中无米,壶中有茶。茶喝完了,感情还没完,杜公还要葬茶,每有剩茶,当持月样小锄,于“烂石”处挖小坑,以土掩埋,命为“茶丘”, 整个是茶中林黛玉。卢延璧不是“盐璧”,是“茶癖”,爱茶爱到敬茶如神,对茶具都是一片虔诚,“尝蓄元僧讵可庭茶具十事,具衣冠拜之。”明代高濂,也是茶中痴汉,谷雨清明时节,新茶上市,抛妻别子,“每春高卧山中,沉酣香茗一月。”不为红颜,而为绿茶,当了“一个不回家的男人”,一去一个月,情痴得甚是感人心。最痴的是置生死于度外而专注于茶的人。邓友梅先生说他老家有个本家大辈,每天茶不离手。日本鬼子进村内扫荡,大家卷起细软逃难,惟独他不带行李,手中唯一一把茶壶,走到半路碰到鬼子,叭的一声,正打中他的茶壶,乡亲都为其性命担忧,他却提着茶壶说:“可惜了这一壶好叶子。”爱茶之情甚于爱命之情,真是痴情。

情应该是痴的,不痴的不是情。祝英台若是看到梁山伯哥哥魂归了山野,就调转爱情而去,投了天下首富邓通或者比尔`盖茨的怀抱,那还是情吗?张岱是深得人生三昧的:“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今天喊你兄弟,明天视为路人的,实在不堪交。人当有癖,也当有疵,对人不执着的,你不必与他交往,而全无缺点全是优点的人也千万不可与其交往,没有缺点的不是圣人就是魔鬼,与圣人交没味道,与魔鬼交吓死人。陆羽以及陆羽的传人大都是既有癖又有疵的,是大可结为知心的。陆羽爱茶不用说了,他是有癖的,他也有疵,陆羽脸上有疤痕,名字就叫做“季疵”,所以他的朋友遍天下。以癖以疵而论茶人,晋代王蒙可以当之,他自个好茶成癖,这是癖,但己所欲,要强行与人,这是疵吧。王兄待客“茶当酒”,客来,要死灌他,把他灌的肚子滚圆,茗不醉誓不休,时人以往王府做客,谓为水厄,看来王兄不会待客,是个有“缺点”的人,然则,这样的水灾是灾却不是难。人家热情啊,这年头哪里有真的热情?人心的绿草湿地渐渐稀少,而人心的沙漠越发炙人,杯杯凉肝的茶水下到人心原本柔软的腹部,生出茂密深长的情感来,不是好事吗?王兄家里常闹“水灾”,但不是有很多人天天往他那里跑么?晚生也晚,若上溯千年,也愿往王府做客,与其在人心的沙漠中旱死,不如在情感的“水厄”中当水鬼。人家请我去喝茶,我是来者不拒的,茶友大半是真心朋友,虽死何憾?

其实,痴心于茶者,不是鬼,而是仙。痴心于其他事物,有做鬼之忧。痴心于牌,人谓牌鬼;痴心于酒,人谓酒鬼;痴心于烟,人谓烟鬼;惟有痴心于茶,多饮茶,则可成神仙。五代毛文裼说蒙山茶,服之可成仙。“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疾;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喝茶要多喝啊,多喝成癖可以成天上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语茶仙茶圣不是语怪力乱神。比如唐有一僧,癖好饮茶,“性本好茶,到处惟茶是求,或出,日进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碗。”这么一癖好就年长120岁。这么长命,真是神仙了。而其实,所谓神仙,无非快乐,无非忘却。有痴心,即可忘忧。冯梦龙是得道的人,他在痴字处最是见心明道:“痴不可乎?得斯趣者,人天大受其用也。碗大一片神州,众生塞满,原属假合,若复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如何以痴破之,明朝人给我们开了一个“无比逍遥汤”的“处方”:“留三分正经,以度生,七分痴呆以防忙死。”

现在忙死的人真的很多,也不是不痴,而是痴错了。那痴于酒的,多醉死;那痴于烟的,多病死;那钻到钱眼里出不来的,多忙死。可见,说痴,也要知道痴什么,不可乱痴一气。

茶仙酒仙都是仙,也是大不同的。陆游很懂其中奥妙,“难从陆羽毁茶论,宁和陶潜止酒诗。”酒癖茶癖好是一癖,却是“两歧”。“茶仙酒仙的意义状态是大相迥异的,酒仙是沉湎是放纵,茶仙是陶醉是超然。”林治先生真会解意。

(摘自《吃茶去》杂志;作者:刘诚龙)

《膳夫经手录·茶》释义

唐代巢县县令杨晔撰写的《膳夫经手录》,成书于大中十年(856年),原书四卷,今仅存一卷。《宋史·艺文志》所登四卷,与王尧臣崇文总目四卷手录本基本相同。两个版本可能都是收集转录而成的。其中只有“茶”的内容很详细,分产地、销区、品质优劣等内容,与《茶经》、《茶录》等有同样的考证和研究价值。

现存《膳夫经手录》全文近1500字,分豆类、蔬菜、禽、羊、鱼、肉类及水果、茶等,无目次,无标点。其中茶的文字最多,是全书重点。

所载全文源于《续修四库全书》,文中有个别缺字,以“”代表,为了保证全文的真实性,先录原文,加注标点符号,再作释译。《膳夫经手录·茶》原文如下:

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採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茗丝盐铁,管榷存焉。今江夏已东,淮海之南,皆有之。今略举其尤处,别为二品总焉。

新安茶,今蜀茶也,与蒙顶不远,但多而不精,地亦不下。故析而言之,猶可以首冠诸茶。春时,所在吃之皆好。及将至他处,水土不同,或滋味殊于出处。惟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皆自固其芳香,滋味不变,由此尤可重之。自谷雨已后,岁取数百万斤,散落东下,其为功德也如此。

饶州浮梁茶,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於济人,百倍於蜀茶,然味不长於蜀茶。

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以上三处出处者,并方斤厚片,自陈、蔡已北,幽、并已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於浮梁矣。

衡州衡山,团饼而巨串,岁取十万。自潇湘达於五岭,皆仰给焉。其先春好者,在湘东皆味好,及至湖北,滋味悉变。然虽远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功亦不细。

潭州茶,阳团茶(粗、恶),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江陵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己上四处,悉皆味短而韵卑。惟江陵、襄阳皆数十里食之,其他不足记也。

建州大团,状类紫笋,又若今日大膠片。每一轴十片余,将取之,必以刀刮,然后能破,味极苦,唯广陵、山阳两地,人好尚之,不知其所以然也,或曰疗头痛,未详(以上以多为贵)。

蒙顶(自此以降,言少而精者)。始,蜀茶得名蒙顶也,于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是以蒙顶前后之人,竞栽茶以规厚利。不数十年间,遂斯安草市,岁出千万斤。虽非蒙顶,亦希颜之徒。今真蒙顶有鹰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又尝见书品,论展陆笔工,以为无等,可居第一。蒙顶之列茶间,展陆之论,又不足论也。

湖(州)顾渚,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峡州茱萸簝,得名近自长庆,稍稍重之,亦顾渚之流也。自是碧涧茶、明月茶、峡中香山茶,皆出其下。夷陵又近有小江源茶,虽所出至少,又胜于茱萸簝矣。

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可重也。

岳州浥湖所出亦少,其好者,可企於茱萸簝。此种茶性有异,唯宜江水煎得,井水即赤色而无味。

蕲州、蕲水团黄、团薄饼,每斤(捆)至百余斤,率不甚麄弱。其有露消者,片尤小,而味甚美。

寿州霍山小团,其绝好者,上于汉美。所阙者,馨花颖脱。

睦州鸠坑茶,味薄,研膏绝胜霍山者。

福州正黄茶,不知在彼,味峭上下,及至岭北,与香山、明月为上下也。

崇州宜兴茶,多而不精,与鄂州团黄为列。

宣州鹤山茶,亦天柱之亚也。

东川昌明茶,与新安含膏,争其上下。

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顾渚茶品之亚列,祁门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略同,差小耳。

注释:

茶,在古代没有听说有饮食(茶)的事情。到晋、宋(南朝)[1]以后,吴人[2]采其叶煮食,称为茗粥。到唐代的开元(713-741)、天宝(742-756)之间,才稍稍有了饮茶之事。至德(756-758)、大历(766-779)的时候渐渐多了,建中(780-783)以后,就繁盛起来了。茶、丝、盐、铁,都实行管榷[3]即专卖制度。今江夏(今湖北武昌)以东,淮海(今秦淮河)以南,都产茶。现在简单列举重点如下,并不是茶的全部。

新安茶[4],现在的蜀茶,离蒙顶不远,但多而不精,产地生态好,从总体分析来说,还是可以说高于其他的茶。春茶季节,在产地吃时很好,但运到其他地方,因水和环境不同,其滋味与产地有区别。唯有蜀茶能销往各地,南边走到百越(今华东诸地),北边到达五湖(指地域宽阔),皆能保持固有的芳香,滋味不变,所以特别珍贵。自谷雨以后,每年有数百万斤,分别运往东边各地,这是为大家做的好事。

饶州浮梁茶(今江西饶州浮梁县),今关西(潼关以西)至山东(太行山以东),闾阎(乡里)村落皆吃之。可以多日不吃粮食,但不能一日不喝茶。当地人对这种茶的依赖性高于蜀茶,但是茶的滋味比不上蜀茶。

蕲州茶(指湖北蕲州蕲春蕲水所产团黄、饼茶)、鄂州茶(指湖北蒲圻、崇阳所产团黄)、至德茶(指安徽池州至德县所产饼茶),以上三处出产的茶,是方形的厚片饼茶。销售到陈(河南东至安徽一带)、蔡(河南上蔡地区)以北,幽(京津等地)、并(山西太原)以南。人人都喜欢,引为时尚。其济生(对身体的作用)、收藏、纳税,都成倍超过浮梁茶。

衡州衡山(指湖南衡阳、衡山等地)茶,团饼成巨串,年产十万斤。自潇湘(潇水、湘水地区)到五岭(泛指湘、赣、粤、桂等省区边境)都希望得到这些茶。其中有先春好茶,在湘东味道很好,到湖北就变味了,该茶虽然远销交趾(今越南),当地人都经常吃,但茶叶做工不是很精细。

潭州茶,阳团茶(今长沙、湘潭、益阳、株洲等地),茶粗质劣。渠江薄片茶(湖南新化县),有油、含苦梗。江陵南木茶(今湖北江陵县),品质偏下。施州方茶(今湖北恩施县),味苦、饼硬。以上四个地方的茶,都是味短,韵味不高。只有江陵、襄阳附近数十里范围才食用,其余可以不记载了。

建州大团茶(福建建州今建瓯),形状类似紫笋,又近似当时的大胶片,每一轴有十余片。要取食时,先用刀刮(削),然后才能弄碎。茶味极苦,只有广陵(今江苏扬州)、山阳(今淮安)两地比较喜欢。不知什么原因,有的说该茶能治头痛,详情不知。

蒙顶茶[5]当时的产量减少,但做得精致。最初,蜀茶出名也是因为蒙顶茶。元和年(806-820)以前,一束锦帛﹙捆起来的五匹帛﹚还交换不到一斤早春蒙顶茶(价格很高)。所以蒙顶附近的人都争先恐后地种茶,来获得丰厚的利益。没有数十年的时间,使当地农村市场上,每年出现千万斤(形容数量多)的销售。还有虽然不是真正的蒙顶茶,也还有人冒充蒙顶茶去销售。真正的蒙顶茶有鹰嘴、芽白茶(不研膏茶露芽饼茶),供堂[7],就是提供给当地官府,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其难得的情况就是这样。又经常见到书上评议、讨论陆羽的观点,认为不可比拟,没有可以与蒙顶茶同时并列第一的。蒙顶茶和其他茶排列起来比较,再看陆羽的观点,是不足以论的。

湖(州)顾渚、湖南紫笋茶,除了蒙顶茶之外,没有比它们更好的了。

峡州(今宜昌)茱萸簝茶,出名的时间较近,在长庆年间,即唐穆宗执政时(821-824),稍稍受到重视,属于顾渚茶一类。从此碧涧茶(湖北宜昌产)、明月茶(湖北宜昌明月峡产),峡中香山茶(四川夔州云安郡奉节产),名气都在茱萸簝之下。

夷陵(今湖北宜昌西北)最近还有小江源茶,虽然产量很少,名气又胜于茱萸簝茶。

舒州天柱茶(今安徽岳西县潜山),外形虽不峻拔好看,味道也甘香芳美,得到很大的信任。

岳州浥湖茶(今湖南岳阳)所产也少,其中好的可以与茱萸簝相比。这种茶比较特别,只适宜江水煎煮。用井水煎煮茶汤泛红,而且没有味。

蕲州、蕲水团黄、团薄饼(产于湖北蕲州蕲春,今稀水。《唐国史补》常鲁公使西蕃...赞普曰我此亦有...此蕲门者,即此茶)。每捆(原文“斤”有误)至百余斤,茶叶粗薄,只有畅销品,片特别小,而味很美。

寿山霍山小团(安徽寿州、霍山产,此茶同舒州、顾渚、蕲门、昌明、浥湖远运西蕃),其中最好的茶,上贡给朝廷。所缺者如奇异馨香脱颖。

睦州鸠坑茶(浙江睦州淳安县产),味薄,只有研膏类胜似霍山茶。

福州正黄茶,滋味厚薄有优劣之分,销至岭北即今蒙古、俄罗斯西北利亚及我国内蒙、黑龙江一带,与香山(四川奉节)、明月(湖北宜昌)茶相似。

崇州宜兴茶(宜兴属江苏常州府,此处称“崇州”有误),多而不精,与鄂州团黄(湖北鄂州蒲圻、崇阳产)并列。宜兴是地名,汉代称阳羡县,隋改称义兴,唐代同。宋代太平兴国初,因避太宗赵匡义之讳,改称宜兴。《膳夫经手录》是唐书,不应该出现宜兴地名,明显此条目为后人改加,有嫌贬低该茶之疑,而后又称与鄂州团黄(《茶述》列为第一流贡茶)并列,不好解释。

宣州鹤山茶(又称鸭山茶,安徽宣州宣城丫山产),位置次于天柱茶。

东川昌明茶(四川绵州昌明县,今江油县北兽目山产。白居易《春尽日》诗“渴尝一碗绿昌明”指此),品质可与新安含膏[8] 茶比上下。

歙州(今安徽歙县,新安江流域)、婺州(今浙江武义江、金华江流域诸县)、祁门(安徽)、婺源(江西)等地方产的茶,制作精细,不含杂质树叶,自梁(四川)、宋(江都南京)、幽(京兆长安)等地,人们都崇尚、喜欢。税赋收入、商人所赍[9] ,数千里道路上都可以看见。前边说的先春含膏茶,位置排在顾渚茶品的后边。祁门产的茶,和四川茶的渊源基本相同,差别不大。

体 会:

唐代是我国茶叶生产和茶文化发展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茶叶品名多,《茶经》也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列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饮茶、品茶遍及全国,佛茶、禅茶、贡茶、礼茶也达到空前高度。茶书、诗歌、艺文不断涌现,琳琅满目。在学术上最有价值的文献首推《茶经》,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膳夫经手录》成于晚唐,有关茶叶的记载,从时间、空间而论,可以概括全唐面貌,内容丰富,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历史资料。

《膳夫经手录》对各地茶叶名品评价,总体上比较客观,特别对蒙顶茶少而精,情有独钟,评价甚高,超过了当时的官贡顾渚茶。综合其他文献,应该也不过份。反而陆羽《茶经》对四川茶的评价有些偏颇。

陆羽没有到过四川,他写《茶经》时蒙顶茶仅以“雅州芦山郡”之名上贡,尚未成名。“蒙顶茶号第一”时,陆羽已经逝世。《膳夫经手录》成于公元856年,在《茶经》(758年)成书约一百年以后,后世与前代的情况变化很大,作者应当是在《茶经》的基础上写成的。但文章开始说:“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此说不可苟同。

全书评价茶名时,特别强调本地与异地环境变化、人群差别,滋味不同,如衡州衡山茶……等,再有茱萸簝茶只能用江水,不能用井水,可见决定茶叶品质、口感,还有其他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膳夫经手录》从唐至今已经一千二百多年,有些茶品继承下来了,有些没有了,外形品质变化更大,历史上的评价有当时条件,不能作为现代茶叶品质标准。

茶叶古代史料考证困难很多,虽然有些茶的基本知识,而古汉语水平有限,误读、误解难免,仅供参考,恭候赐教。

注释:

1.晋宋:晋代-南北朝宋,即公元265-420年间。

2.吴人:俗称江苏曰吴,吴人即江苏之人。

3.管搉:搉与榷通假,管搉即专利。

4.新安茶:唐时雅州芦山有新安乡,邻近蒙顶。古代蒙山范围很大,邛崃天台山、芦山罗纯山包括雅安上、中、下里,雅安飞仙官帽山(又名漏阁山)、七盘山和名山蒙山都在其中。新安茶:属于大蒙山境内产品。

5.蒙顶:为了有别于其他蒙山,蒙顶仅指蒙山主峰周围,即今蒙顶山。“降”即以下,蒙顶茶少而精,与大蒙山新安茶有别。

6.希颜之徒:颜回字子渊,孔子弟子,天资聪睿,仁慈,德高望重,后世尊称“复圣”。“希颜之徒”指希望学习颜回之人,此处指学习仿造蒙顶制茶之人。

7.供堂:官府治事之地曰堂,“供堂”指上级官员。

8.新安含膏:唐代饼茶制造有研膏(压膏),即捣后榨去部分茶汁和不研膏(含膏)不榨去茶汁之分。新安含膏仿造蒙顶不压膏露芽茶制法,故名。

9.赍:音zi,通资钱财。

(发表在2012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李家光)

找到约1,119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