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介绍茶叶的书

找到约1,203条结果 (用时 0.014 秒)

读,最懂武夷茶的书;听,最宜武夷茶的曲

春风十里,莫如读书喝茶听音乐。


读书与喝茶,都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壶里的水,是沸的,品茶读书的人,心是静的。


一人、一壶、一杯、一书,忘却过去一年的烦恼和杂念,不去想那些过往的愁绪。


再配上好听的轻音乐,陶醉其中,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一一


推荐理由:

姚月明(1932~2006)把他一生中的50多年时光交给了岩茶,并成为武夷岩茶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关键人物。他的科研成果对武夷岩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武夷山人将他视为“泰斗”。本书汇集了姚月明在武夷岩茶研究方面的数十篇论文,是学习武夷岩茶的宝贵参考资料。

内容简介:

姚月明科研论文汇集成册,内容涵盖武夷岩茶栽培、制作、品种、品饮、经营等多方面内容,论文条理清晰,内容全面,采用了多方数据支撑,学术性强,为武夷岩茶研究提供了详实的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  武夷茶的发展:武夷茶人的智慧

第二章  武夷岩茶裁培

第三章  武夷岩茶初制

第四章  多姿多彩的武夷岩茶

第五章  武夷岩茶的品饮

第六章  武夷岩茶的经营及其他




推荐理由:

本书堪称武夷岩茶的第一部专著,著于民国期间,集专业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由此可窥见在战乱频仍的民国期间武夷山茶叶研究的蓬勃发展。也正因为这段艰苦岁月里的坚持,武夷岩茶才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无论是作品本身的学术价值,还是其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本书都值得一读。

内容简介:

1943年,林馥泉任福建示范茶厂制茶所主任,在武夷山主持研究武夷茶的栽培、制作、营销、文化等方面的工作期间,写下《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堪称武夷岩茶的第一部专著。书中详细记述了武夷岩茶从栽培到生产制作、品鉴到销售等诸多环节的概况,真实再现了一片树叶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书中内容集学术性与人文性为一体,记述了民国时期武夷山的风土人情,展现了“人在草木间“的温情一幕。

目录:

第一章  概说

第二章   茶史茶名及产量

第三章  生产经营

第四章  岩茶之栽培

第五章  岩茶之采制

第六章  制茶成本

第七章  岩茶品评

第八章  岩茶销售概况

第九章  结论

附    篇


推荐理由:

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品类繁多,本书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先介绍茶叶的规范描述,再对45个福建省选育品种分别进行了详细描述,便于记忆和辨别,是认知茶树品种权威参考书。

内容简介:

《福建省茶树品种图志》介绍了45个福建省选育并通过国家、省级审(认、鉴) 定的茶树品种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品质特性、抗逆性(耐寒性、耐旱性、对当地常见病虫害的抗性)以及其他特征特性,每品种还配以新梢、植株和生产茶园、成熟叶片、花朵等图片,对茶树品种鉴别、品种选择应用等具有实际意义,是一部学术性和实用性强的茶树品种工具书。

目录:

第一章  茶树品种描述与鉴定规范

第二章  国家认(鉴)定绿茶品种

第三章  国家审(认、鉴)定乌龙茶品种

第四章  福建省审定绿茶品种

第五章  福建省审(认)定乌龙茶品种

第六章  调查汇总表


推荐理由:

本书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显示出科技与人文的巧妙契合。世界自然与人文双遗产的武夷山,以大红袍领军的武夷茶,《武夷茶经》恰好左右逢源地折射出了这两个方面的神奇风采。

内容简介:

作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之一,《武夷茶经》的编撰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编撰者依托天时地利之便,如数家珍地全面、系统、科学地介绍了武夷茶、武夷岩茶的历史源流、品种名丛、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品饮文化、茶艺茶俗、茶具茶器、产区产量、流通传播、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诗词文赋、论著资料、图表等等,林林总总,视野宽阔,资料详尽。

目录:

卷一:源流

卷二:茶种

卷三:栽培

卷四:制作

卷五:品饮

卷六:茶艺

卷七:茶具

卷八:产出

卷九:流通

卷十:红茶

卷十一:故事

卷十二:诗词

卷十三:文赋

卷十四:故事

卷十五:资料


推荐理由:

名丛是武夷岩茶品种宝库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武夷岩茶品种的丰富性,而名丛的命名又极富人文性,沾染着武夷山的风土人情,了解武夷山的名丛,可以说是了解武夷岩茶品种体系和武夷山民俗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内容简介:

为了厘清名丛在岩茶区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混淆状况,作者深入茶区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反复对比确认,力求做到正本清源,从收集并繁殖的1178份名丛单丛的无性系后代群体中,经性状或品质鉴定,筛选了70份主要名丛。该书资料翔实,图文并茂,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价值,也为人们认识武夷名丛,研究和利用名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是广大爱好武夷茶、关心武夷茶的人们的有益读物。

目录:

描述注解

不见天(JM001)

白鸡冠(JM002)

白牡丹(JM003)

雀舌(JM005)

瓜子金(JM006)

半天腰(JM007)

玉笪(JM008)

石中玉(JM011)

岭上梅(JM012)

……


推荐理由:

陈郁榕是福建茶叶界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尤其在乌龙茶品质分析方面卓有成效。上世纪80年代至今,她一直是福建乌龙茶产区各项技术大赛的仲裁委员和斗茶赛的主评茶师。由她精心编纂的《细品福建乌龙茶》,集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是茶行业工作者、爱茶人士可读、必读的好书。

内容简介:

全面阐述福建乌龙茶优越的地域环境,乌龙茶各品种特征、制作、评茶技艺、拼配技术、销售、品质鉴赏、品饮与选购等内容。

目录:

一、古老建茶 辉煌历史

(一)古老的闽北茶区

(二)古老的闽南茶区

二、自然造化 品种王国

(一)产地自然环境优越

(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

(三)茶树品种资源丰富

三、制作工艺 独一无二

(一)初制加工

(二)精制加工

……



推荐理由:

作为武夷岩茶密码的“岩韵”特征,人们总是讳莫如深,《岩韵》一书则敢于突破这一藩篱,从“岩韵”乃天人合一的产物入手,用新颖的理念诠释了“岩韵”,内容全面且富有哲思,兼可读性与学术性于一身。

内容简介:

全书以“何以岩韵”、“岩何以韵”、“岩韵何以”的逻辑行进:

何以岩韵——什么是岩韵(产生原理、认知图式、衡量方式);岩何以韵——岩韵怎么形成(历史、山场、品种、耕作、制作、感知方式);岩韵何以——岩韵的效用(身心灵的作用)。

本书每一个章节都囊括了大量的信息,师古察今,系统地对武夷岩茶的岩韵密码进行了诠释,深入浅出。从书的开篇用“八识心王”阐释岩韵感知原理,到末章茶禅波罗蜜,全书融入了编者对佛学和武夷岩茶多年研究的心得体会,视角新颖独特,富有启发性。

目录:

绪论:岩韵的原理

岩韵的符码——历史

岩韵的本源——山场

岩韵的载体——品种

岩韵的培植——耕作

岩韵的诱发——制作

岩韵的感知——品鉴

岩韵的体用——功效

岩韵的般若——茶道

后记:我的武夷茶缘


推荐理由:

与武夷岩茶相伴一生,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叶启桐,对武夷岩茶的认识、想法,都在这本书中。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武夷茶的历史与变迁,武夷岩茶独特的采制技艺、品饮艺术,武夷岩茶与健康的关系,武夷岩茶相关的传说以及历代文人歌咏武夷茶的诗文。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武夷岩茶的起源和变迁

第二章 岩骨花香话岩韵

第三章 武夷岩茶的分类

第四章 武夷岩茶茶质的鉴评

第五章 品出岩骨花香——品饮的艺术

第六章 武夷岩茶的包装贮存及选购

第七章 武夷岩茶与健康

第八章 大山深处的明珠——正山小种红茶

第九章 岩茶文化大观园


推荐理由:

本书将引领读者去追溯武夷茶的历史渊源、探究武夷茶的优异品质、领悟武夷茶品饮的艺术,还将为读者提供有关武夷茶的旧事、奇谈、趣闻。

内容简介:

例举、考证了武夷茶在各朝代的主要表现,追溯了武夷茶的历史渊源;从自然环境、制作工艺、品种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了岩茶品质优异的原因;挖掘了历代的品茶艺术,展示武夷岩茶丰厚的茶文化内涵;开展了有益的商榷、探索,对存异观点进行讨论;勾沉了远去的岩茶旧事,收集了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杂记了多彩的当代茶事,主要是作者经历的茶事活动及感触

目录:

序:

一、历史渊源的追溯

二、优异品质的探究

三、品饮艺术的展示

四、疑异观点的讨论

五、岩茶旧事的钩沉

六、风雅茶韵的杂记


推荐理由:

岩茶手艺,即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它于2006年被国家作为茶叶制作技艺中唯一的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岩茶手艺,源远流长,技艺高超,工序繁复,用时冗长,但不少技艺现在已很少有人会操作,有的厂房、作坊及制作工具也已无从目睹。本书全面、系统而加绘图介绍。

内容简介:

从采摘与制作、倒青、做青到走水焙、拣茶、加工,从相关的厂房与工具到制茶燃料及相关主要用具,本书都有文图介绍。

目录:

留住岩茶手艺(代序)

第一部分 采摘与制作

一、采摘

1、开面采的判别 2、采摘的手法 3、采摘的顺序 4、双手采摘矮丛 5、单手采摘高枝 6、开秤 7、收集茶青 8、挑青回厂

二、倒青

……

(来源:武夷茶文化研究院)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不要再自欺欺人和误人子弟了!

本文作者:陆鹏LuPeng,Ph.D.东京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研究科应用生命化学专业博士后

最近,我在豆瓣读书上看到了一本评分高达8.0分的书,是由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和徐平老师编写的《茶文化与茶健康》。该书于2014年1月首次出版,经过修订后又在2017年9月出版了第二版。从大家的留言可以看出该书在饮茶爱好者中的评价非常不错[1]。

茶叶为“万病之药”?查证过吗?

我本人也十分喜欢王岳飞教授有关茶学概论的大学网络公开课[2]。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关于茶叶相关的生化知识。王岳飞教授也是我本人十分尊敬的一位教授,他在园艺学领域的研究颇有价值。但是,当我看完《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之后,我觉得其中有一些地方与我自身的想法不太一样。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谈一下我自己的浅见。

《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的第五、六、七章的标题分别为“茶食品与保健品”、“茶为‘万病之药’”、“茶保健九大功效”。主要内容为介绍茶叶的保健效果。行文方式对读者来说十分亲切,使人有非常良好的阅读体验。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通篇阅读之后,所有的关键论证部分都没有标注明确的信源,这大大降低了文中论点的可信程度。读者如果想要查证其观点的正确性也变得十分困难。其中有一些论述也有待商榷。下面我们就第六章“茶为‘万病之药’”为例(《茶文化与茶健康》第二版,第54页),做一个详细的剖析,也希望大家在听完我的浅见后能自己思索一下。

万病之药查证信源

王岳飞教授在第六章开篇说:“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大家知道如果一个药是‘万病之药’,如果我说我这个药能够治百病,那一定是狗皮膏药、假药,对不对?你这个药什么都能治那肯定谁都不信,但‘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绝对正确。怎么去理解这句话?先来了解一下‘茶为万病之药’这句话的历史回顾,然后再了解“茶为万病之药”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我的观点是:任何药物对某种疾病是否有效,最直接简单的科学证据就是去看权威期刊发表的临床医学论文。就算没有临床研究,至少也得引用经过科学界同行审评后发表的学术论文来进行论证。某项药物的有效性,只能通过科学实验来证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们对它的情感都是过于主观和片面的。如果你同意我的观点,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茶为‘万病之药’”的论证。

【原文1】:

茶叶在我国最早作为药物使用,以前把茶叶叫茶药。最早的药理功效的记载是在《神农本草》里面茶的起源部分。这里面说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汉代就把它当成长生不老的仙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有关于茶的评论“茶治脓血甚效”。名医华佗也讲了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就是说茶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记载了很多茶的功效。所以在唐朝以前的人就认识到茶的功效不少,不仅可以让我们提神、明目、有力气、精神愉快,还可以减肥、增强思维的敏锐度等。那么宋代以后,关于茶功效的记载就更加深入了。像苏东坡的《茶说》、吴淑的《茶赋》、顾元庆的《茶谱》,包括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面都描写到茶的功效。

【查证1】:

已经有农业考古学者指出,《神农本草》里根本没有真正记载过神农“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语句[3],[4],[5],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关注的重点。

我认为这一段文字有以下两点主要问题:

1,企图在古文中寻找答案;

2,树立无关权威。

咱们先讨论第一个。文中引用了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一句“茶治脓血甚效”;华佗的一句“苦茶久食益思意”;陆羽的《茶经》以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文献的记载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的古代并没有科学思维,一般是基于个例的主观推测。古代医书中的记载本身就需要通过现代科学来验证。仅仅因为茶叶的功效在古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就得出它确有这些功效的结论,这样的论证并不可取。

至于第二点,如果引用张仲景、华佗、陆羽、李时珍等古人的理由是他们与医学相关的话,那么引用苏东坡、吴淑、顾元庆等文人的作品就不太能够理解了。就算是一位科学家,不管他的名气有多大,在他擅长的领域之外,都有可能犯常识性的错误。古代的这些文人虽然名气很大,但是都是与医学不相干的名人。如此树立无关权威,似乎透露着这么一个信息:让大家认为古代名人们都说喝茶有这些功效了,你还不信吗?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文人也只是文采好,对茶叶的功效怕是没有什么研究,文人的记载并不能证明茶叶就一定具有那些功效。

【原文2】:

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里面有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那么像日本种茶的鼻祖——荣西,“茶禅一味”是他提出来的。他在《吃茶养生记》里面讲到“茶者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也”。他觉得茶能够养生,能够延长我们的寿命。茶刚开始传到欧洲去时,它不是放在食品店、茶叶店里卖的。它是放到药房里卖的,它是作为一种药去卖的。

【查证2】:

这段论证原文比较散,我按顺序依次发表一下我的浅见:

1,本草纲目的例子,我的理解是,“火”会引起身体很多问题,茶叶能降火,所以茶有很多功效,是“万病之药”。上火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比较神秘且不能被定量的一个概念。为此我去查了一下中医对于火的描述。根据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学基础》关于热(火)邪的记载:凡致病具有燔灼、炎上、急迫基本特性的外邪,称为热(火)邪。热邪,又称温邪、温热之邪。热之极则为火。温、热、火邪三者仅程度不同,没有本质区别。然而热(火)邪只是中医学中致病“六淫”中的“一淫”。“六淫”中其他的致病因素还包括“风邪”、“寒邪”、“暑邪”、“湿邪”和“燥邪”[6]。茶叶能不能降火我不知道,不过就算能降火,那么茶叶是否也能治疗其余“五淫”引起的疾病呢?

2,日本荣西法师的例子也涉及树立无关权威。我们知道,哪怕是在当代,医学知识的更新换代都是非常快的。一名老医学专家的个人观点如果没有经得住同行审评,也是不能被科学界所认可的。日本荣西法师虽然有名,但是他个人对茶叶能够延长寿命的观点,也仅仅只是他个人的观点。并不能因为他有名,就用他说的话来论证茶叶能够延长人们寿命。

3,欧洲人把茶叶当药的例子。我不否认茶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能证明茶叶是“万病之药”,这过于夸大茶叶的功效。

【原文3】: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再次出现了研究茶的高潮,因为日本科学家最早揭示了茶里面的茶多酚能够抑制人体的癌细胞活性。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茶的科学家越来越多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林乾良教授总结了很多的文献,把茶的传统功效归结为让人少睡、安神、明目等24项。从这些总结来看,茶真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的疾病,这句话“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

【查证3】:

这段话其实已经不证自明了。林乾良教授总结了24项茶叶功效。我认为与其称“‘茶为万病之药’应该是非常正确的”,这24项就包含了人类所有的疾病了吗?我实在无法理解怎么就“非常正确”了,不如展开介绍林乾良教授总结的24项有限功效

【原文4】:

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像我们现在中外营养学家评的“十大健康长寿食品”、像中国的《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杂志都把茶作为最好的抗氧化食品或者营养食品去推荐。德国的《焦点》杂志把茶列为十大健康长寿食品。而且绿茶有神奇的功效,它能够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前列腺癌、能够减肥、能够燃烧脂肪。茶的这些功效在其他中外文献中都有论及。现在全世界对茶与健康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很多科学家在研究茶跟健康的关系,从1985年到今天世界上有茶与健康关系的文献数量越来越多。1985年只要三五篇,到2005年就有500多篇,现在有1000多篇。这表明全世界科学家都在关注茶的健康作用。

【查证4】:

这一段开头虽然说了“现代医学又证明了整个论断”。但是下文的例子中没有一个是现代医学的相关的。中国的《大众医学》,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以及德国的《焦点》都不是科学界广泛认可的现代医学领域权威期刊。而且就算这些杂志的报道是可信的,他们也仅仅刊登了茶叶的有限功效,而并不是把茶叶报道为“万病之药”。比如:美国的《时代周刊》和《时代》报道了绿茶的抗氧化功效。德国的《焦点》杂志报道了长寿。《大众医学》2003年评了一个“十大健康食品”里面都有茶叶”就更有意思了。按照这个逻辑是不是当年同样被评为“十大健康食品”的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酸奶;海鱼;番茄;黑木耳、松蘑等菌菇类;胡萝卜;荞麦(燕麦);禽蛋蛋白[7]都能被称为“万病之药”了?

原文段落最后提到了研究茶叶的论文越来越多,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意识到,随着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大部分研究领域的论文都会只增不减,研究茶叶的论文多了,并不代表茶叶就是“万病之药”。茶叶的功效是一个客观实在。有什么效果就是什么效果,这与发表论文的数量有什么关系呢?

【原文5】:

第二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下茶为什么可以叫做“万病之药”。它的功效成分很多,茶里面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对人体的身体功能有很多的好处,所以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这个茶树长成以后,你把叶片采下来以后,可以作为一个药物去使用。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我们知道食品有六大营养素,现在有人把茶多酚提高到这个高度了,表示茶的功效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非常大。现代医学有一个学说叫做“自由基病因学”,它可以解释“茶为万病之药”的说法。

【查证5】:

“有人把茶树叫做合成珍稀化合物的天然工厂”,“有人甚至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如果王教授是写散文,我没意见。但如果是严肃的论证,这种“有人”实在太不严肃了,你至少应该告诉我们到底是什么人吧?否则我们如何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某个茶叶厂的厂长呢?某人有比较新颖的观点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可以,但是不管是谁提出的科学观点,都必须经过科学界的同行审评才能被广泛认可。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某一个国际权威机构和国家级组织把茶树叫做合成珍惜化合物的天然工厂,也没有把茶里面的茶多酚叫做“第七营养素”。这怕只是“某人”的一厢情愿。

自由基病因学也检索不到,所有的词条均来自于王岳飞教授本人。因此,自由基病因学也并不是广泛认可的一个理论。只怕是故意创造听上去高大上的词汇提升所谓的可信度。

科学精神证据为王

其实这本书的第五、六、七章充斥着大量类似的论述。时间有限,就不一一列举了。写在最后,我觉得科普文不能因为读者是小白,就丢失了科学精神和论证的逻辑。作为科研工作者所创作的科普文更应该摆事实讲证据,否则不仅起不到科普的效果,反而愚弄了大众,岂不贻笑大方。

参考信源:

[1]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808052/

[2]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901ZJU181-1206695831

[3]林乾良.神农得茶之说不可信[J].中国茶叶,2013,35(06):37-38.

[4]陈椽.《“神农得茶解毒”考评》读后反思[J].农业考古,1994(04):187-189.

[5]周树斌.“神农得茶解毒”考评[J].农业考古,1991(02):196-200.

[6]谢宁.中医学基础.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四版),2016,p190

[7]http://unn.peopledaily.com.cn/GB/14739/22118/2216932.html

寻迹:开卷寻“普洱” 书中品“茶韵”

普洱茶,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献茶给武王。唐朝时,唐吏樊绰所著《蛮书》卷七所云:“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这是最早明确记载普洱茶的文献,不过,当时未有“普洱茶”之名。到了元朝,有一地名用少数民族语言曰“步日”或“步耳”,后来写成汉字,称之为“普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明代万历年间谢肇淛在其著《滇略》中提到“普茶”,此为“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中亦有“普洱茶出云南普洱”的记载。清朝阮福《普洱茶记》:“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1949年以后,普洱茶又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当今的规模和形态。


古今有关普洱茶的书籍,说多可多,说少可少。说多,是因为在很多关于茶叶的书中都可翻到普洱茶的影子,涉及普洱茶的历史、科普、理论等方方面面;说少,是因为系统而又全面地介绍普洱茶的书籍可谓少之又少,作者仅查阅到肖时英的《我们亲历的云南茶》、邓时海的《普洱茶》、徐凤龙的《普洱溯源》、金刚的《普洱茶典汇》等,屈指可数。本文作者翻查了近百本有关普洱茶的书籍,将从普洱茶之历史篇、科普篇、文学篇三个部分对有关普洱茶的书籍进行一个粗略的收集与整理,书名不会面面俱到,只提几本作者认为有代表性的作为参考,或者说,做一个抛砖引玉,让读者对普洱茶书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旨在让读者从书籍中寻味不一样的普洱茶韵味,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普洱茶之历史篇

普洱茶,作为世界知名的茶饮种类,它的兴起与发展,是众多历史学家的研究课题。与此同时,谈到普洱茶的历史,首先印入脑海的可能是“普洱府”和“茶马古道”。可以这样说,普洱茶将“茶、城、道”三者完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书写了一段关于茶的历史长歌。


《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

在杨凯、刘燕所著的《从大清到中茶,最真实的普洱茶》一书中,以普洱茶的历史为线轴,依照内容分为清代普洱茶史、现代普洱茶杂录、当代普洱茶断想三个章节,时间跨度从清朝到当今,重点讲述了清代至20世纪末,上下横跨数百年历史的普洱茶领域的方方面面,自成一家。作者以纸质文献为基础,以实地考察和口述实录为辅佐,将枯燥、支离、混乱的文本梳理为清晰的信史,并用照片和采访增强故事的可信度,使其不失鲜活与真实,引领了普洱茶文化历史领域图书的新气象。

《茶马古道与牵牛花》

凌文锋的《茶马古道与牵牛花》,选取茶马古道同西南地区的文脉化这一主题,主要以滇藏地区自然生态、茶叶贸易与三个地区的文化交流为对象,试图在分析普洱茶等物资的生产、消费、运输、管理过程中,探讨以普洱茶为代表的物资交流带来的历史表征和文化认同,分析茶马古道“历史何以造成了现在”,或者说文脉化给云南等西南地区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

李旭在《茶马古道——从横断山脉到青藏高原》著作中,对因普洱茶而产生的茶马古道定义、历史缘由、线路、运载主体、区域间综合环境调适和资源互补、城镇与人口流动、文化传播交流和精神价值、意义等进行了清晰深入的探究,以交互流动往来的“交通线”“通道”或“走廊”来动态地、整体地贯穿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文化带这一区域,多方面、多角度地解读茶马古道,并将人文精神贯注其间,以熔铸对茶马古道的人文和审美理解,将学识与阅历、感情合一,并以生动的文笔畅述,令人耳目一新。

普洱茶之科技篇

普洱茶以原产地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两大系列,即直接再加工为成品储存陈化的生普洱和以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为成品的熟普洱。无论生普或是熟普,其成品都持续在自然陈化,随着储存年份的增长,后发酵程度不断深化,茶的品质、香气、口感也会不断变化,形成在一定时限内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和风韵。同时,普洱茶是公认的难以搞明白的茶。因长期以来,关于普洱茶的科普知识,如养护与初制知识、生产与制作知识都聚集在云南各地,而大量的销售、收藏与品饮知识却大都在大湾区一带。只有搞懂了品饮、仓储、交易模式等普洱茶的科技知识,才算真正意义上了解了普洱茶。因此,关于普洱茶的科普书籍,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洱熟茶教科书》

《普洱熟茶教科书》是一本关于普洱熟茶的教科书、说明书、百科全书,用简单的语言清楚明白地描述了有关普洱熟茶的各种知识。这也是一本每个人都看得懂的普洱熟茶书。此书意欲告诉读者熟茶和生茶的关系是什么?从茶马古道的红汤茶到现代食品发酵工程的熟茶,都经历了什么?熟茶的品鉴与购买和红茶、绿茶有什么不同?作者将带着读者走茶山、跑市场,探寻制茶厂和制茶人,用生动有趣的文字和原产地的第一手图片,让大家从入门到专业,了解关于熟茶的一切。

《普洱茶收藏指南》

周重林的《普洱茶收藏指南》进行了一次打通各环节的尝试,本书作者走访了普洱茶上下游数十位资深人士,许多业界大佬首度开口,涉猎面广,内容精彩纷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收藏级茶书。这本书从专业市场收藏家的角度出发,以普洱茶收藏市场发展为基础,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叙述了普洱茶收藏要点,不仅涵盖普洱茶品质鉴别、储存干货,还包括专业市场茶商以及收藏家在普洱茶收藏方面的宝贵经验,对于喜欢普洱茶文化、想学习收藏普洱茶的朋友而言,是一本很好的案头工具书。

《普洱藏茶》

《普洱藏茶》一书是历年来详实完整的普洱茶教科宝典。本书希望能透过传递品茶、识茶、藏茶的正确观念,从生熟、外观、树种、年份、包装与制作方法等,辨识各种不同品项目,如老茶与手作、生普与熟普、乔木茶与台地茶等的判别,到深入茶乡,寻访野生茶树与茶区、茶厂,一步一脚印地引领读者进入普洱茶迷人的世界,并培养正确的藏茶方式与观念,以及如何理想的品饮与冲泡方法等,帮助普洱爱好者和收藏者识别各种不同品项,收藏到自己中意的普洱茶。作者通过自己的收藏和走访,拍摄了大量的高清普洱茶饼图片,以纪录片式的写作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普洱收藏的知识,是一本集人文情怀和实用的茶科普图书。

普洱茶之文学篇

“普洱茶名遍天下”后,古今诗人及文学家,用诗词、小说、随笔等抒发着对普洱茶的情感,赞美着普洱茶对人们在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有益作用,涉及种茶、采茶、制茶、烤茶、品茶、茶艺、茶道等方面内容。比如,普洱茶诗因有其艺术特色而被人们传扬吟唱,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而且具有史料研究价值。清化道光《普洱府志》卷之十九艺文志中载有清代诗人吟咏“茶庵鸟道”的诗六首。其一,清代宁洱教谕杨溥七律《茶爬鸟道》诗曰:峙岖道仄乌难飞,得得寻芳上翠微。一径寒云连石栈,半天清磬隔松扉。螺盘侧髻峰岚合,羊入回肠屐迹稀。扫壁题诗投笔去,马蹄催处送斜晖。

《红楼梦》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亦有对普洱茶的描述——宝玉忙笑道“:妈妈说的是。我每日都睡的早,妈妈每日进来可都是我不知道的,已经睡了。今儿因吃了面,怕停住食,所以多顽一会子。”林之孝家的又向袭人等笑说:“该沏些个普洱茶吃。”由此可见,古代时期贵族养尊处优,饮食珍馐无所不及,需要助于消化的饮料。而普洱茶正具有这种特性,于是普洱茶等大叶种茶品逐渐开始深得贵族们的赏识,遂以饮普洱茶为时尚。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云南普洱茶终于在北京城中名声大振,士庶皆为之倾倒。

《大美可追:余秋雨的文化美学》

《大美可追:余秋雨的文化美学》一书中,有专门的一章《普洱茶与生态美学》,称普洱茶也是一种美学,乃是一种纯粹的生态美学,从茶的口感、快感、美感三个阶段细致而又恰当地介绍了普洱茶特有的生态美。书中说:“普洱茶比其他茶种更有效地渗入了我们的生态系统。她从何处获得渗入之力?得自于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因此切莫小看了这么一杯不起眼的普洱茶,它居然是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命系统的磨合点。因此,它的不太美的外表下,蕴藏着一种大美学。这也就是说,普洱茶对人类生命系统的介入,虽然特别有效,却又特别温和。它体现了一种柔性的生态美学。”

《茶人三部曲》

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是我国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长篇小说。虽然小说讲述的是绿茶之都杭州,茶人茶商参与华茶的兴衰起落的过程,展示了民族、家庭以及个人命运的错综复杂、跌宕起伏,勾画出了近代至当代中国茶人的命运长卷。但是,书中也多次提到了有关普洱茶的一些内容。比如,“寄客见了说‘:此茶出自云南,名叫普洱沱茶,当年我反袁世凯时到过云南,那里的人都爱喝这个。比起我们这里的龙井,那可是豪放得多了。’”“说是当年三国,孔明带兵七擒孟获到了南糯山。此时兵疲马乏,水土不服……诸葛亮一看不行,就拿自己手里的那条拐杖,插在南糯山的石头寨上,立刻,就生出了一株大茶树来。士兵们采了那茶树叶子煮了喝茶,又能打仗了。从此以后,长那株大茶树的小山,就被叫作孔明山了。孔明山附近的那六座山如今都成了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了。”

作者:于飞 胡雪英 卢磊 李超 子涵  宁洱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普洱日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178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