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一个人喝茶盖碗容量

找到约122条结果 (用时 0.05 秒)

盖碗使用方法和选购技巧

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盖碗泡茶,盖碗也称“三才杯”暗含天地人和之意,用来冲泡乌龙茶。审评师在评审茶叶等级时,通常都用盖碗泡法。用盖碗冲泡茶,便于观色闻香,所以专业茶师都偏爱用盖碗泡法。

 

用盖碗泡茶,具有简便、易学、不吸味、导热快、实用、高雅而优美等优点。市场有售:五克、七克 、十克、等不同容量的盖碗,很容易就能根据自己所买的盖碗来定投茶量。

 

 

从 形制和功能的角度定 义 ,盖碗茶具需满足如下要求 :

 

口径及通高在 l0cm左右 ,容量在200ml左右;有碗 、盖两部 分组成的盖碗和碗 、盖 、托 三件组成的盖碗两式 ;在茶事活动中满足人们 冲泡 、品饮茶的功能需求。

 

「盖碗」原本是「个人」、「单次」使用的茶器,而且是「冲泡」与「饮用」功能合二为一,也就是将茶叶放入碗中,冲水后端给客人饮用。当然也可以将茶泡好后,只倒入茶汤,这时的「盖碗」就有如杯子一般。

 

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亦有其方便之处,如看得到茶汤,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期」,搭配盅、杯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茶器组合。

 

 

所以「盖碗茶法」可分为「个人使用」与「多人使用」两种方式。

 

个人使用

 

置茶:放入适量茶叶。盖碗一般的大小为140ml,若打算只冲泡一次,建议放2克至七克茶叶(即水量的1.5%)。可依个人的喜好稍做调整。

 

冲水:以适当温度的热水冲泡之。

 

计时:上述的茶水比例需要和不同茶叶浸泡时间一般为十秒至数分钟方得适当浓度。此后可慢慢饮用,不会浓度继续升高。

 

饮用:端出奉茶。打开碗盖,欣赏熏于盖底的香气,以盖子拨动茶汤,欣赏茶汤的颜色、茶叶舒展后的姿态,并使茶汤浓度均匀。将盖子斜盖碗上,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以滤掉茶渣,按住盖纽,端碗饮用。正式场合连托端起。

 

多人使用法

 

将「盖碗」作为「茶壶」使用时,就如同「小壶茶法」一般,仅是茶壶换成了盖碗。盖碗倒水、倒茶时的拿法是:将「碗盖」斜盖,留出一道缝隙,大小足以出水,但可滤掉茶渣。拇指、中指按住盖纽,快速倾倒碗身。

 

茶具的搭配与摆置方式同「小壶茶法」

 

从静态道动态:茶巾拿到茶盅的下方。将倒扣的杯子打开。若拟「烫杯」,将杯子拿到盖碗的前面排成一列,杯托留在奉茶盘上,若不拟「烫杯」,则只将杯子翻正。

 

盖碗通常附有杯托,不需要另备茶船。

 

备水:将盖碗的位置腾出,将水壶拿到这个地方加水。一切准备就绪,向客人行礼(或自行调整心情),表示就要开始泡茶了。

 

温碗:将碗温热,以免降低泡茶的水温,且可烘托茶香以利「闻香」。若不是这两项原因,「温碗」可以省略。

 

备茶:放置适量的茶叶于茶荷内。

 

识茶:持茶荷认识茶叶的状况,以利冲泡,且便于向客人介绍。

 

赏茶:让客人从外观上先了解所要品饮的茶叶。

 

温盅:以温碗的水温盅,若省略了温碗,温盅也可以省略。

 

置茶:将茶荷内的茶叶置入碗中。

 

闻香:不论有无「温碗」,都可以持碗欣赏茶叶冲泡之前的香气,自己先欣赏,再让客人欣赏。闻香时只取碗身与碗盖,欣赏后即行盖上盖子。

 

冲第一道茶:冲入所需温度的热水,冲水高度以盖子不浸到水为原则。

 

计时:冲完水,放回水壶,盖上碗盖,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没计时器时用心算。

 

烫杯:以「温盅」的水「烫杯」。若没温盅的水,先倒一些水入盅,再持盅烫杯,若无烫杯需要,甚或欲降低茶汤温度以利品茗,可不烫杯。

 

倒茶:待茶汤浸泡到所需浓度,持盖碗将茶汤倒入盅内。

 

备杯:若行「烫杯」,将烫杯的水倒掉,放回奉茶盘上,若未行「烫杯」,则直接进行下一个步骤。

 

分茶:持茶盅将茶分倒入杯。

 

端杯奉茶:端起奉茶盘,请客人自行端取杯子。自己的一杯等回座位后,放下奉茶盘,再行端取。

 

冲第二道茶:调整水温,冲入适量的热水于碗内。将计时器归零,重新计时。

持盅奉茶:把泡好的茶倒入盅内,将盅与茶巾放于奉茶盘,端奉茶盘,持茶盅将茶倒入客人的杯内。

 

去渣:泡到茶味变淡,持渣匙将碗盖内附着的茶叶清入碗内,再将碗内的茶叶清于排渣孔(或水盂)内,渣匙暂放茶巾上。

 

涮碗:倒半碗水,将渣匙清洗干净,擦干,放回茶巾盘上。倒掉碗内残渣,放回碗托上,盖上碗盖,提起碗身,沾干碗底,暂放于茶盅的上方。

 

归位:将碗托擦干,桌面水滴沾干,碗身放回碗托上。

 

清盅:将盅口滤网暂放茶巾上,倒入八分水于盅内,持盅将滤网的茶渣冲掉。滤网归位后持茶盅于客人杯内倒入半杯热水。客人品饮茗泉之美,也将杯子内的茶味冲洗干净。最后擦干盖置,关掉煮水器,计时器归零。(若不是继续以原来的茶具泡饮第二种茶,也不是为了表现茶道的完整性,可以省略「去渣」至「清盅」的动作。)

 

收杯:客人将杯子送回奉茶盘上,并向司茶或主人致谢。

 

 

许多新茶友在泡普洱茶的时候有的会选择盖碗来泡,此时若是选择的盖碗不合适,手法运用不当,不仅抛出的茶滋味不好,而且还会烫伤哦~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挑选盖碗和盖碗的使用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新人如何选购盖碗?

 

 

盖碗容量小,没把握好浸泡时间会泡浓。容量大,水倒太多会淡。所以购买时弄清楚盖碗的容量很重要。容量一般在130CC—145CC之间的盖碗最适合。

 

 

挑选盖碗时,除了容量,也要注意碗口和盖纽。

 

一宽口:碗身口与盖子边的距离宽,这样茶水不容易溢出烫到手。

 

二盖纽高:盖纽是凹进去的,盖纽离盖短,手指按在上面其实也烫。盖纽做的比较高容易拿放。

 

使用时注意事项:
  

1、用盖碗品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2、品饮时,揭开碗盖,先嗅其盖香,再闻茶香。

 

3、饮用时,手拿碗盖撩拨漂浮在茶汤中的茶叶,再饮用。

 

4、在闽南一些地区常以盖碗泡茶后再分茶,在北方地区通常用盖碗泡茶后就直接饮用。

 

盖碗泡茶洗茶有什么技巧?

 

洗茶时,注水得满,泡沫才会浮在碗口,然后用盖子把泡沫推到碗口边缘,再来回旋转,吸附在盖子上的泡沫就会顺着水流走了。

 

如果拿盖碗明显偏了,茶水也就会沿着斜的位置流水,这样极容易烫到手。而且在倒茶时被烫,不得不停下来,稍微停下来,没倒出来的茶水又会重新在盖碗里浸泡茶叶,这时口感就会有所改变。

 

盖碗倒茶手法:

 

 

拿盖碗的手势不偏不歪,手指放在口沿上,不要因为怕拿不稳而去捏着杯身。切记不可捏杯身,因为杯身很烫。然后沿着公道杯慢慢向下让茶水缓缓流出。茶水就不会触到手。

 

好了,看完了还是要亲身实践一番,按照方法多加练习,你也能称为用盖碗冲泡普洱茶的高手哦~

盖碗泡白茶,要想得出好茶味,这四点策略要讲求!

1

今天来聊聊白茶的冲泡。

泡茶,看起来是件很简单的事,投茶加水,两下就轻松搞定了。

殊不知,茶要想泡得好喝,里面的学问可不少。

这不,同一款白茶,张三能泡出清香鲜润的风味,李四这泡出来,却是又苦又涩,让人难以入口。


因为泡茶手法的不同,导致滋味天差地别,这是常有的事。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泡茶虽是小事,但将小事做好,做到极致,同样不容易,要讲求不少策略。

平日里用盖碗泡白茶,诀窍不外乎四大点,投茶精准、用好水泡、快速出汤、彻底沥干等。

下面且来细看,这些冲泡方式,如何影响白茶的滋味。


2

策略一:投茶精准!

盖碗冲泡白茶,第一大要诀,在于投茶量要精准。

冲泡白茶,投茶过少,发挥不出其最佳优势;投茶过多,滋味浓重不说,还会造成浪费。

因此,投茶精准,不多不少,才是正道。

盖碗冲泡白茶,最为常用的投茶比例,是110ml标准大小的白瓷盖碗,搭配上5克干茶。

在白茶的冲泡界中,这一茶水比例,是个绝佳的搭配,无论是散茶饼茶、春茶秋茶、新茶老茶,都能适用。

在具体的泡茶过程中,投茶量上的把握,若是单从视觉上无法把握,不妨借助下精准的家庭克称,做好投茶上的讲究!

冲泡白茶,尤其是秋寿眉散茶,梗粗,叶大,体积蓬松,是其最直观的视觉体验。


这样一来,在投茶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在视觉上造成错觉,将其投入盖碗内,蓬松的寿眉散茶,一下子就能占满整个盖碗的空间,但其实,重量却没有多少。

是以,冲泡白茶,若想精准把握投茶量,得出最佳的茶水比例,要以克称上显示的数据,作为依据。

不大不小,容量标准的110ml盖碗,需要搭配上5克干茶,在泡茶注水时,将注水线恰好控制在碗沿以下,即可。

用盖碗泡白茶,在茶器的选择上,以大小容量标准为宜,更为方便投茶量的把握。

当盖碗容量大小改变时,投茶过程中,相应的茶水比例,要适时调整。

在冲泡白茶的过程中,标准容量的盖碗,更能符合大多数人的喝茶需求。

盖碗容量过小,泡出来的茶汤不便于分饮;盖碗容易过大,在泡茶过程中,抓握提携不便,易有烫伤的风险。

是以,冲泡白茶,若想得出好茶味,选好适合的盖碗,精准的控制投茶量,是关键的第一步!


3

策略二:泡茶用好水!

水是茶之母,泡好茶,用好水,这个道理,人人都知晓。

但,在具体的泡茶喝茶过程中,却有不少人爱偷懒。

水嘛,烧开沸腾之后,杀菌又消毒,拿来泡茶有什么不行。

于是乎,就习惯了直接拧开水龙头,接自来水泡茶。

殊不知,水质的好坏,对于茶汤风味呈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差不多就好的态度泡茶,得出来的必然是马马虎虎的茶味,这样的做法,实在太辜负好茶了。

出厂经过氯气消毒的自来水,不可避免的带出氯气味,再经过层层管网送达千家万户,老化锈蚀的管道,对于水味的最终呈现,带来负面影响。

方便快捷的自来水,是不适合拿来泡茶的,尤其是北方部分地区的自来水,水质偏硬,更不宜拿来泡茶,容易泡出涩味。


现代生活中,泡好一杯茶,适宜选用市面上大部分的矿泉水和纯净水,水体清洁透彻,风味清甜,能给最终白茶风味的呈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白茶冲泡,在用水的问题上,除了要注重水质带来的影响,还不可忽视,泡茶用水的水温。

盖碗冲泡白茶,该用多少度的水温呢?

答案是烧到沸腾的100摄氏度沸水!这可能会让不少茶友感到意外,在但实际泡茶过程中,好茶不怕开水烫,要想得出好茶味,就得用到高温的沸水。

品质好,内质丰富的白茶,在泡茶过程中,高温的沸水,更能激发其内质物,带来更为丰富的茶香和滋味。

品质好的白茶,并不怕沸水带来的冲击,恰恰相反,需要借助沸水的作用,更能绽放其光彩。

就拿看似细嫩娇弱的白毫银针来说,全由单独芽头制成的银针,其内在是层层的笋状结构,被一层层白毫覆盖保护着,坚不可摧。

是以,若非用高温的沸水,其最深处的内质,根本无法激发。

品质好的白茶,若用不温不热的水来说,得出来的茶味,平平无奇,实在并非其最好的状态!


4

策略三:快速出汤!

盖碗冲泡白茶,要想得出好茶味,出汤的速度一定要快,速战速决,兵贵神速!

内质丰富的白茶,在用盖碗冲泡的过程中,在前期冲泡的时候,最忌闷泡。

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闷在其中,久久不倒出茶汤。

在这过程中,内质丰富的白茶,茶氨酸、茶多酚、咖啡碱,纷纷大量析出溶入茶汤中,造成茶汤滋味浓重苦涩不堪。

用这样闷泡的手法泡白茶,内质物再丰厚的好茶,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可能还没泡上五六冲,滋味就已经变寡淡,变不耐泡了。

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叹息。

冲泡白茶的一大策略,是出汤速度要快,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旋即就可将茶汤倾倒出汤,出汤的时间,以控制在五秒内为宜。


内质丰富的白茶,快出水,不用担心没滋味,反而能得出更好的茶味,清润甘香。

这样快出水的方式,一杯茶汤里,茶多酚咖啡碱比例适中,口感能呈现绝佳的状态。

冲泡白茶,尤其是好的白茶,在前期冲泡的时候,都适用这样快出水的方式。

在经过六七冲快出水泡茶后,茶友们可以根据茶汤汤色变化和个人喝茶口味,适当的延缓出汤时间。

盖碗冲泡白茶,要想掌握快出水这一窍诀,不妨用一用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术,一手注水,另一手出汤,两不耽误,快速将茶汤倒出!

自古的兵家战法,都极为推崇,速战速决,以速度取胜。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泡白茶,也是这样。

若为了保持最好的茶汤滋味状态,并且让白茶更为耐泡,在泡茶出汤速度上,可要多用些策略!


5

策略四:出汤彻底!

盖碗冲泡白茶,在一冲冲的泡茶,细细品味一款白茶,清浅浓淡不同的风味变化,十分美妙。

在泡茶过程中,掌握好出汤速度的节奏,能有条不紊的将其内质物均匀释放,得出清润甘香的滋味。

冲泡白茶,若想得出好茶味,除了出汤速度要快之外,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茶汤要彻底沥干。

盖碗泡白茶,策略和兵家战术是一样的,快狠准是关键,不能拖泥带水,会带来无穷后患。

冲泡白茶,倒出茶汤的过程中,不仅要快,更要快,盖碗内不能残留茶汤。


若是盖碗的底部,留下不少茶汤,没有彻底的沥干。

这部分的茶汤,在盖碗内长时间的闷泡下,会变得浓重苦涩不堪。

随着下一轮的注水出汤,这部分苦涩的茶汤,兑入其中,会破坏下一冲的茶汤滋味。

小小的细节没有做好,就能破坏整体大局,因小失大,实在是不应该!

在用盖碗泡白茶时,出汤时,将杯盖倾斜出适合的开口大小,对准公道杯,快速倒出茶汤。

为了确保将茶汤彻底沥干,可以重复几遍出汤动作,确保盖碗内,能够滴水不剩!

盖碗泡白茶,出汤要又快又好,将这套泡茶功夫练到家,自然不愁泡不出好茶味!


6

盖碗冲泡白茶,要想得出好滋味,需要讲究不少策略。

就像兵家战法中,在一场战役中,要想取胜,得靠不少谋略。

简单的泡茶,与行兵布阵,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策略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兵法要点中,用兵入神,兵不在多而在精。

在泡茶上,投茶也是如此,投茶量要精准,更获得更好的茶味回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兵打仗,后勤得要跟上。

在泡茶中,泡好茶,用好水,水质和水温,都不可忽略,有备而无患!

一场战役中,兵贵神速,能速战速决,最好,不可恋战。

在泡茶上也是如此,泡茶的功夫,是为快不破,又快又快,将茶汤快速彻底倒出,方才是其最好的利用方式!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泡茶,是要讲策略的!

掌握这几点,玩转盖碗泡茶,好喝还不烫手!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盖碗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且也使用普遍的茶具之一,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清朝的京师。盖碗上有盖,下有托,中间有碗,这是古人取天、地、人之意,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古时人们是直接使用盖碗喝茶,而现在的人用盖碗大都是泡茶。无论是把它作为品茶器、还是泡茶器,都主要在于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现代茶器中,盖碗被称为“万能茶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茶馆、茶店,还有各大茶会、活动上,十有八九使用盖碗进行泡茶。

为什么盖碗相较于其他茶器,更受欢迎呢?

01

便于控制出水速度和浓淡

使用盖碗泡茶,可以随时根据口味控制出汤时间来调节浓淡。像绿茶这种比较鲜嫩一点的茶,很容易闷坏,使得口感苦涩。另外,如果使用盖碗喝茶,可以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

02

便于观察

以杯泡茶,不利于调节茶汤浓淡,以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而盖碗虽然不能有助于提高茶的味道,但是能最真实的表现茶的优缺点。用盖碗泡茶,一打开茶盖就可以观察到茶叶整个由紧缩到舒展的过程,闻其盖香就是闻茶之味。所以一般斗茶、评茶都是用的盖碗。

03

适宜泡所有茶类

瓷质盖碗的表面施釉,高温烧结,致密度高,不容易沾染气味,能够保持原汁原味。所以普遍来讲,盖碗适合用来泡任何茶。这一点是盖碗远超其他茶器的最大优势。

盖碗虽好,但盖碗要拿得美丽、泡出好茶汤,那就是一门学问了。一些茶友在日常操作时,会出现出水不畅的情况,还容易烫手。

那么,在选择和使用盖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容量

盖碗容量小,没把握好浸泡时间会泡浓;容量大,水倒太多会淡。因此在盖碗容量的选择上,要因人而异,适度为佳。如果是女性,手比较小,需要小巧的茶具,一般选用100-120ml最合适。如果是男性,一般喝茶量大,也偏好大一点的盖碗,300ml也就差不多了,相对150ml也是比较合适的。

材质

不同材质的盖碗重量不同,挑选一把适量的盖碗会让出汤更方便。一般白瓷薄胎盖碗拿在手上不会太沉重,观汤色也更好。而泥料较厚的盖碗,应该慎重入手。泥料厚的盖碗,除了散热慢之外,用起来也较重手。握在手上时,手感厚实,且“身材”略笨重,异常烫手,还容易手酸。

外观

许多人挑选盖碗时,会首看“颜值”——花纹图案。但泡茶时,茶为君,器为臣。盖碗作为茶器,最重要的是为泡好一杯茶而服务。在挑选盖碗时,除了看颜值,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茶碗、茶盖、茶船等器形方面的细节差异,例如茶碗的高矮宽窄,碗沿的距离等。这些小细节不仅会影响盖碗的美观,更关乎闻茶香、烫不烫手等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更推荐茶友们使用宽碗沿的盖碗。碗沿宽,弧度大,不仅有助于散热,还能让茶汤顺着碗沿乖乖流进公道杯里。

用法

盖碗的优势之一,就在于灵活。可以根据不同茶叶的条索或条形大小,来相应地调整盖碗开口的大小。比如,遇到一些条索或条形粗大的茶,开口便可以大一些;而遇到较碎,或细小的茶叶,开口便可以控制得小一些,防止叶片掉落。出汤的时候,手腕应该要翻转130度左右,而手肘则与身体平行。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下,才能保证瀑布状出水,一气呵成,且出水的位置处于大拇指和中指之间,不会烫伤左右的手指。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2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