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南平功夫红茶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16 秒)

政和大白茶的历史和发展

“莫忘故乡秋光好,早戴红花报春晖”。优美的歌词令人心潮澎湃,文思涌动,思绪万千!纵观政和茶历史,红色基因延绵不断,以红色为主基调,与政和大白茶品种密切相关的红色茶——政和功夫,为福建三大功夫之首;政和白茶是全国最早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之一。一方水土养了一方茶人。绿水青山掩映着政和茶悠久的历史,更有茉莉花茶墙内开花墙外香,万里飘香海内外,所有这些都得益于国优良种政和大白茶品种。政和大白茶品种历经悠悠岁月的赓续,成了“金叶”,该品种命名“国优”后,是何以世代相传且远播到国内多个省市的呢?

悠久的茶叶栽培史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政和县东平镇新口村牛头山考古发掘发现了2座南北朝墓葬,墓砖有“元嘉”“永明”年间铭文,出土器物有青瓷盅。2009—2012年底,境内发掘97座两晋及南北朝时期墓葬,在出土的320多件文物中又发现五盅盘及大量壶、杯、盏等器。这些盅、盏的出土说明早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从中原地区南迁入闽,落籍于政和县境内的士族们已有饮茶的习俗,说明当时不论是野生的或人工栽培的,茶叶已成为士族们生活中不可或缺之品,死后把茶叶与茶具作为随葬品带进坟墓也是常有的事。

唐末五代,人工栽培茶叶在政和已经很普遍。除了经济发展的因素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佛教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茶叶的种植。在我国,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佛教禅宗讲究“坐禅修行”排除杂念,专注一境,以达到“身心一致”,而茶洽好有提神养心之功效,故唐、五代寺院种茶、饮茶之风大盛。种茶、制茶一为供佛、二为待客、三是自奉,客观上促进了茶叶的发展。政和野生茶树遍布各乡镇,东平镇界溪村发现大叶种、小乔木野生茶树距今400多年。宝福寺、定风寺、清平寺、大报恩寺、资福寺、护国寺等寺院的周边,至今仍可见茶叶种植的痕迹。今天,村民仍对母树爱护有加,东平镇政府还在苏地村组织开采茶叶祭拜母树的仪式。

乾清坤宁宝塔上刻有茶诗

大白茶源起铁山镇

政和大白茶品种原产于政和县铁山镇。相传,清朝咸丰元年(1851),东城十余里的铁山镇农民魏春生的院中有1棵野生茶树,墙塌下来把茶树压倒,无意中压条繁殖衍生出大白茶新苗。

1965年,政和大白茶品种成为中国茶叶学会向全国推荐的21个茶树良种之一,1972年被评为中国茶树良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优良品种(编号GS 13005—1985)。政和大白茶品种主要分布在福建北部、东部茶区。至2006年,南平、三明、宁德等茶区种植面积逾5000 hm2。20世纪60年代以来,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省均有引种。

政和大白茶品种属小乔木型、晚生种、树姿直立、主干显、分枝稀。叶片近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尖渐尖,基部稍钝,叶缘略向背,通常为14 cm×6 cm,老纵叶脉明显,7~11对。芽叶肥壮、黄绿带紫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质量123 g;叶面光泽较弱、隆起,叶缘微波,叶质较脆,锯齿深而不匀。树株高大,树高1.5~2.0 m,幅宽1.0~1.5 m,分枝少,节间长。嫩枝红褐色,老枝灰白色。花型较大,雌蕊高于雄蕊,盛花期为11月中旬,花量多。一般开花不结果,或结少数单粒茶果。开花期较迟,开花强度中等,但花粉发芽率极低,在人工培养下仅1.02%,故有性繁殖能力弱。抗旱性较强,但抗寒性和抗病性较弱。种植在福安社口的政和大白茶品种经检测,其春茶一芽二叶茶多酚含量为13.5%,氨基酸含量5.9%,咖啡碱含量3.3%,水浸出物含量46.8%。

政和大白茶品种适制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红茶(政和工夫、红碎茶)、绿茶等多茶类,是政和白茶和政和工夫红茶产区的主栽品种之一。制白茶,外披茸毛,色白如银,汤清澈,香气清新,滋味甘醇。制成的政和工夫红茶是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政和大白茶品种所制作的不同茶类,茶品风味独特、溢彩芬香。政和大白茶制成的红碎茶外形颗粒细匀,乌黑油润;香气高,带甜香;汤色红深明亮;滋味浓强鲜;叶底红明亮。所制的炒青绿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碧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耐冲泡;制成的烘青绿茶条索壮实、色翠绿、白毫多、香气高、味浓厚,是窨制花茶的优质原料。

政和大白茶品种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园地种植,宜在我国江南红茶、白茶和绿茶产区推广。在原产地政和县,其每亩单产干毛茶50~75 kg。上世纪80年代初,松溪县郑墩国营茶场的政和大白茶品种茶园每亩单产干毛茶曾达到300 kg。据松溪茶业部门调查,下岭小学的1.46亩实验茶园曾创下其产量最高纪录,亩产干毛茶310.5 kg。

随着政和白茶产业的发展,当地的茶叶企业也愈发重视政和大白茶品种的保护工作。政和康达茶业有限公司注重政和大白茶品种制作的每道工序,政和大白茶占其产品的30%,多次荣获金奖,公司还在基地茶园内立牌宣传呼吁保护政和大白茶品种。

保护政和大白茶的宣传牌

世发茶厂董事长魏思忠秉承传统制茶方法,用“九房林”注册政和大白茶系列产品的商标,主打“健康本色,茶语自然”将政和大白茶发扬光大,公司还拥有2项实用新型专利,所制的红、绿、白三大茶类产品多次荣获茶王奖,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远销日本。

世发茶厂多次喜获茶王

政和县茶文化传承企业锦屏遂应茶业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叶功园,携手乡亲建立茶叶基地600多亩,注册“遂应”商标,带领合作社的成员140多人走共同富裕之路。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叶氏后代叶之翔首用政和大白茶品种制作红茶,称工夫红茶,后改称政和功夫。1915年,“政和功夫”遂应仙岩红茶和“羊角笋”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2011年,叶功园选送的“遂应小种”红茶获得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茶文化金奖。

近年,政和县的茶企与茶人更加注重茶叶品质的提升,如茂旺公司、闽辉名茶公司、隆合茶业、瑞茗茶叶有限公司、云根茶业有限公司等都是政和大白茶产业的主力军。从政和茶厂、稻香茶场等成立到如今,政府搭台共同力推,政和大白茶百花齐放。路漫漫其修远兮,发展迅速的政和茶业必将取得更加骄人的辉煌。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福建人自带香气?

永远不要试图小瞧一个福建人

因为一旦走近

无论是谁都会不由自主发出一句

福建人的香不在于香水这种物理外挂

而是祖传秘方

福建人对茶,是爱爱爱不完

天天年年想——

泡TA

几乎每家,都有一片茶桌

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

毕竟福建实在是太能产茶了

引领中国茶产业

林烽/摄

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330万亩

毛茶产量44万吨

福建茶叶产量、单产、

茶树良种推广率、出口额增速

等指标都长期霸占全国第一

产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四大茶类

及再加工类的花茶

除绿茶外均是福建首创

据传,

爱喝下午茶的歪果仁口中的

“tea!tea!”

正源于闽南语的“茶”

茶多气粗的福建人

从原茶、奶茶到茶叶蛋

都有各种口味可供选择

以奶茶为例

对外省朋友来说

在福建点奶茶挑茶底

有点头疼

不信,来看菜单!

还有这些

“木梨馥、桂花酿、赤甘冻奶茶、

大红袍撞奶、梦初芝士云、青雾芝士云、

福芋观音奶茶、白芽奇兰奶茶、小种烤奶、

寿眉奶茶、人参乌龙奶茶、金骏眉奶茶……”

好山好水出好茶

从小在各种茶香中喂大的福建人

尊称一句人均香妃不为过

受品种、地域、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气味

相应的

不同的福建人也有不同的气味

今天带你

闻香识福建人

1

松烟香味福建人

一凑近就能闻到ta身上带着的淡淡松烟香,慢慢接近,闭上眼睛,仿佛有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散发着一丝墨香,一旁香烟袅袅,画上的松树真实得就像能闻到气味一般。有师长的严厉,更有文人墨客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这类福建人往往喜好武夷山传统的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被誉为红茶始祖,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带着天然薯香的福安坦洋工夫也是福建红茶代表。福建红茶主要产区有福安、武夷山、尤溪、大田、寿宁等县(市)。

2

兰花香福建人

这类福建人带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虽然并不浓烈,却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像空谷中站立思考的诗人,又像是穿着淡蓝衣裙的民国女学生。有时素雅,有时高洁,有时孤寂。他们往往爱喝以大红袍、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

福建的乌龙茶分为闽北和闽南两大板块,闽南乌龙茶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主要产区有安溪、华安、大田、漳平、平和、南靖、诏安、长泰、永春、仙游等县(市、区)。闽北乌龙茶以武夷岩茶为代表,主要产区有武夷山、建瓯、建阳、邵武、沙县、泰宁等。

3

药香味福建人

药香味福建人是刚从中药房走出来的老中医,却又不同于普通中药香。他们自带高大上光环,闭上眼仿佛能想象出他坐在古典六方扶手椅上,一手摇着蒲扇,一手拿着茶杯的场景,四四方方的厅里,摆着各式各样的木家具散发着岁月特有的味道,正如历经沧桑的老白茶一般醇厚。

福建白茶以福鼎白茶为代表,主要产区有福鼎、福安、柘荣、政和、松溪、建阳等县(市、区)。

4

茉莉花香福建人

茉莉花香是活泼的福建少女所特有的味道,他们身边的空气中透着一丝甜蜜,甜而不妖,清风徐来,这股孩童特有的活力旋即随风而去,远远地欢快地四散开去。

茉莉花茶的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产区有福州市部分县(市、区)和福安市、福鼎市、蕉城区。

对于福建人而言,茶不仅是一种需要,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闽中茶品天下高”,福建几乎县县产佳茗,城城有茶香,是中国茶最早走出国门、影响世界的地方。

2019年,福建40个茶叶主产县农民涉茶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安溪、武夷山、福鼎等重点产茶大县收入占比超过50%。

茶帮助了很多福建人找到了脱贫之路。

下党乡探索创新了中国第一个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项目。“只卖茶园不卖茶”的扶贫新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全国12则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之一。到2017年,下党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2500多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3.3万元,带动全村3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全国两会期间

两位来自福建茶产区的全国人大代表

也正为自己家乡的茶叶带货。

雷金玉

全国人大代表、福安市坂中畲族乡

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大家熟知的福建三大工夫红茶之一——坦洋工夫的发源地,就在我的家乡福安。

早年,坦洋工夫红茶通过船运输往欧洲,成为英国皇室下午茶的宠儿。一道茶味穿越百年,一个品牌造福一方。如今,百年坦洋工夫,富民再显真功夫。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引导广大农户做强做优茶产业,营造生态绿色茶园,推动茶旅融合,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复兴坦洋工夫品牌,让老茶乡飘出了新茶香。

这片神奇的叶子,绿了山头,富了农家,美了乡村。

古朴的坦洋村

黄蕾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

我的家乡南平是知名的茶产地,是制茶技艺、茶文化的重要传播中心之一,有武夷岩茶、白茶等多种茶叶品种。武夷山大红袍既是茶树名,也是武夷岩茶商品名和品牌名。

目前,“武夷岩茶”已列入农业农村部首批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名单;“武夷山大红袍”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名列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100+100”产品清单。

茶产业是南平市的优势支柱产业,武夷山市现有茶山面积14.8万亩,涉茶人数12万余人,年产茶叶1万多吨。

黄国平/摄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泡茶

请饮一杯胡建水,人生一笑素赢家

来源: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茶道杂志,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茶饮频推消费新体验

近年来,新茶饮市场发展迅速,各企业致力于用高品质茶叶、牛奶、水果等原料持续推出优质、健康的创新产品,并通过品牌联名等活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茶饮体验。为了保障原料品质,部分企业深入供应链上游,对原材料的供应、运输等全流程设置了严格的品质标准和要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消费升级。

新式茶饮不断被推出

根据艾媒咨询及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测算,2022年新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元,同比增长5.1%;在门店数量方面,2022年全国约有45万家门店。市场规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新茶饮行业持续进行优质消费产品与服务供给,推动产品迭代与创新。

新茶饮企业建立的”鸭屎香“生态茶园

产品上新是新茶饮品牌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多元、丰富的新产品能够不断刷新消费者的认知、满足消费者需求,收获话题和人气。公开资料显示,部分新茶饮头部品牌几乎“周周上新”,如推出季节限定款、活动限定款产品,或是进行旧产品升级、口味改良、原材料升级等。

随着行业蓬勃发展和竞争加剧,新茶饮市场已显现出细分品类趋势,其中果茶品类受欢迎度较高,多数品牌都推出了水果类茶饮。除了葡萄、桃子、草莓等常见水果外,部分新茶饮企业还尝试使用桑葚、石榴、柿子、李子、青提、橄榄、杨桃、蓝莓等水果作为原料,为消费者带来特色茶饮产品,推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茶叶作为新茶饮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杯饮品的口感和品质。随着产品不断迭代,以红茶、绿茶、乌龙茶为主的传统茶基底逐渐呈现细分化趋势。例如,从小众“破圈”到成为爆款单品的潮汕单枞“鸭屎香”,让行业看到了小众茶叶的创新想象力和市场潜力;以山茶花为茶底的系列饮品备受关注,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山茶花元素饮品。此外,狗牯脑茶、水金龟、半天妖、碎银子、六堡茶、新玉花茶、青观音、白芽奇兰等也被茶饮品牌开发制作成奶茶或果茶。在品类覆盖上,新茶饮茶原料逐渐从以红茶、乌龙茶为主,逐步拓展至传统六大茶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均有涉及。

跨界合作丰富消费体验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尝试推出联名产品和活动,一次次为消费者带来惊喜。例如,2022年6月,喜茶联合电视剧《梦华录》出品方推出联名活动,以剧中“紫苏饮子、茶百戏”等饮食文化、茶文化为基础,推出两款新产品。2022年春节,奈雪的茶将非遗文化与茶饮相结合,以“手握虎杯,如虎添威”为主题,将非遗彩绘剪纸作品呈现在饮品杯上,推出“CUP美术馆”之“非遗在今天”。通过跨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借助双方原有的品牌认知产生新的化学反应,进一步扩展新茶饮品牌用户群体,提升销量。

除了推出高品质产品,新茶饮品牌还通过品牌内容创造、门店空间设计等形式,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购物体验。2022年,多个品牌充分结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IP推出品牌活动,打造中式门店空间,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中式消费体验,同时也以崭新的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部分新茶饮品牌还创新推出了文创产品,通过出售本子、徽章、盲盒、茶杯、衬衫、挎包等周边产品,增加品牌厚度,品牌独有的文化属性成为年轻人愿意穿在身上、背在身上来表达自己的文化符号。

艾媒咨询认为,不同于过往单一的现制饮品,新茶饮联名产品色彩丰富、颜值高,通过独特的设计包装承载国风文化、二次元文化等,为用户带来新鲜感和分享欲,具备潮流属性。同时,新茶饮品牌在店面设计上也花费了不少功夫,极力打造适宜聚会、交谈的“第三空间”,社交属性明显。

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新茶饮品牌通过联名可以更好地贴合年轻消费者的兴趣点,由于联名涉及到产品和配方创新,也使得品牌不断创新升级。

标准推动产业供应链发展

新茶饮包含奶茶、果茶等多类产品,新茶饮持续创新研发以各地农产品为原料的茶饮新品,通过品牌效应及采购规模,帮助原料产地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智研咨询及编制组数据估算,2022年新茶饮行业采购上游茶叶原料超过20万吨,直接带动茶产业一产增值超100亿元。

在原料需求不断扩大的同时,上游散户生产分散经营和下游原料标准化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新茶饮品牌也开始反向渗透茶原料供应链,持续对茶叶、水果种植、加工等环节进行严格要求,通过自建和甄选基地、搭建全链路品控体系等方式,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标准,推动农业产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如喜茶制定了《示范基地种植管理规定》,对基地的日常管理提出了近20条管理要求;奈雪的茶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福建南平建瓯均已建立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茶原料品质升级进一步加快。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富桥认为,在消费端,新茶饮通过更便捷、更年轻的产品,让越来越多年轻人了解茶、爱上茶;在供应端,新茶饮通过原料开发、标准制定,推动上游生产体系迭代升级。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尹军峰指出,新茶饮让中国茶上游的技术、产品和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推动了行业升级,也为传统中国茶做了消费者培育,吸引消费者来喝茶,通过融合传统茶饮的方式培育消费者喝中国茶。从这个角度来讲,新茶饮对“茶文化”的贡献非常大。

来源:中国消费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