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叶造假的多吗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揭秘六大茶类造假:滑石粉增光,铅铬绿染色

几百年前,茶叶是英国人的座上宾,但因为价格高昂,有不法商贩收集被人喝过的茶叶,用羊粪球和化学染剂重新染色后再卖出,被揭露时连皇室都大为震惊。

英国人作为一个不懂茶的外行,都能想到这么恶毒又狡猾的造假手法,而市场最火爆也是造假最猖獗的国内六大茶类,造假手法更是层出不穷。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揭秘六大茶类的造假手法。

绿茶:滑石粉增光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2005年06月27日,祁门县工商局查处一起绿茶中掺入“滑石粉”的案件。

2011年01月18日,松溪工商局查获20吨违法添加滑石粉的绿茶。

以上这些案件不是个例,绿茶里加入滑石粉,早已是某些茶厂心照不宣的潜规则,而滑石粉对人体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滑石粉,无臭无味,掺进绿茶里,不仅可以增加重量,还可以遮盖住发黑的叶底,能使劣质茶叶光彩耀人,品相直逼价位过万的高端绿茶。

但滑石粉是一种化工原料,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口腔溃烂,与烈性致癌物石棉密切相关,早在17年就登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三级致癌物清单!

好在这种危害极大的假茶,和正品有着很直观的差别。在泡好后观察茶汤,如果发现茶汤异常浑浊,且经久不散,就要小心滑石粉的风险了。

绿茶:色素染色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绿茶作为饮用人群最多的一种茶,一直是造假的重灾区,而向劣质绿茶中添加大量工业色素,就是黑心茶商们的惯用伎俩。

我们都知道绿茶的杀青工序,为的就是破坏茶叶中的多酚类氧化酶物质,使茶不容易被空气氧化,能保持原有的色泽。

但杀青对绿茶品质的要求很高,有些品质一般的绿茶,在杀青后就很难再保持原有的色泽,也卖不出好价钱,为了牟利,色素增色法的造假手法就应运而生了。

图片为了减低造假成本,不法分子最常用的是铅铬绿,这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工业用化学染剂,进入人体后,会对各类脏器和神经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损伤。

因为性质极其恶劣,危害极其严重,在19年的5月13日,国家市监总局就发布《茶叶中铅铬绿的测定》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公告,对市面上的染色茶进行严厉打击。

而色素染色的造假手法,在六大茶类中其实都屡见不鲜,而我们也有着对应的鉴别方法,那就是一看二滴三揉擦。

目前的染色造假,是将整片茶叶都浸没在化学染剂里,这势必会造成茶毫也沾染上色素,因此第一个关键点就是仔细观察绿茶上的茶毫,白色为正,绿色为假。

而第二种方式需要动手操作,在手上沾点水后,轻轻地揉擦一下茶叶,观察手上有没有色痕,当然也可以直接冲泡一探究竟,茶汤均匀为真,茶汤分层为假。

之前还有一位老前辈教了我白纸检验法,这里陆离也分享给大家:用筷子或吸管沾上泡好的茶汤,再将其滴在白纸上,重复3次后耐心等待,出现色块为假。

而以上这三种检测法,其实都算是土办法,如果真的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可以参考国家发布的《茶叶中美术绿(铅铬绿)的测定BJS201910》文件。

选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HPLC-ICP/MS)或离子色谱法(IC法)等科学方法,根据茶样中铬酸铅多少,测量茶叶中铅铬绿含量。

青茶:香精增香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安溪奇茗铁观音,花香醉人果香浓。很多喜爱青茶的茶友,都愿意为了一泡花果香气浓郁,清爽细腻的极品铁观音一掷千金,而专骗有钱人的香精茶,就悄然出现了。

虽然香精种类繁多,但只要是在茶叶上施加香精,那股只集中于一点的香气,就会显得不太自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有更厉害的造假手法。

一些不法商贩会更近一步,先人为制造一个放满挥发性香精的暗室,充分利用茶叶自身极强的吸附性,把茶叶放进去沾染香气,这种造假手法的检测难度很大。

有茶友看到这里,可能会后怕地直冒冷汗,觉得身边的茶叶都是假茶,但不用太过担心,不管是再能瞒天过海的手法,都无法改变假茶的本质,都有对应的鉴别方法。

鉴别香精茶的方法很简单,一直嗅!正品茶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而香精茶虽然也很香,但会有刻意的感觉,而且只能持续一段时间,因此多闻几次,就能发现端详。

但单靠嗅来识别香精茶,需要鉴别者本身的饮茶经验丰富,才能准确把握到那一丝不自然,因此还有很简单直接的冲泡鉴别法。

好茶不怕泡,劣茶多三泡。正品茶的香气需要在80℃以上的热水才能逐渐焕发,而市面上的大部分香精茶,用40℃的温水一冲就露馅了。

香精茶为了控制成本,一般都只舍得用比较便宜的脂溶性固体香精,这会导致茶汤浑浊,汤面上有时还会飘着一层薄薄的油脂。

此外,香精茶的香气是外在物质赋予的,这种茶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持久,和上面的糖炒茶一样,不超过3泡就会香气散尽,假茶属性暴露无遗。

红茶黄茶:糖炒增甜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如果问茶叶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什么,陆离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先苦后甜!茶性本苦,苦后回甘的特性,同样是很多老茶友酷爱饮茶的主因之一。

然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不法商人别出心裁地创造了糖炒增甜法,这种造假手段在红茶和黄茶中最常见,经过糖炒的劣质茶,回甘特好,品相也提高不少。

而且相较于前两种一泡就露馅的色素和滑石粉造假,糖炒增甜法不仅不怕泡,而且还不怕人试饮,这导致这两年的糖炒茶市场,越来越有滥觞的势头。

你以为自己喝的是茶汤,但其实就是一杯糖水,这种帽子戏法般的作假虽然很缺德,但和前两种催命造假法相比,颇有人畜无害的感觉,

辨别糖炒茶的办法也很简单,上手感受一下就能分辨地七七八八,因为挂了一层糖色,所以茶叶非常脆,一掰就断为假,延展性和弹性良好的为真。

也可以拿起一根茶叶放进嘴里尝一尝,正品茶都是泡好后的茶汤才有回甘,而糖炒茶连干茶都是甜的,自然也就露馅了。

但卖糖炒茶的小贩当然也知道这点,因此一般不会给你上下其手的机会,所以就要祭出另一种办法——多泡多喝。


糖炒茶,第一泡回甘惊为天人,第二泡回甘良好,但第三泡就没味了,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总之,一分价钱一分货,买的是几十块一斤的茶,还要求回甘极佳的茶友,要尤其小心这种专骗贪心人的糖炒茶。

白茶:发酵做旧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白茶界有一句火遍大江南北的俗语: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种珍贵的属性,造成了老白茶的火爆市场。

这其中危害最大的造假手法,当属用渥堆发酵的手法催化白茶。可能有茶友会感到奇怪,渥堆发酵不是普洱熟茶的专利吗?怎么用到白茶身上了。

这主要是因为渥堆发酵的强催化性,可以通过高温高湿的发酵环境,使白茶快速变老,达成人为做旧的目的。

目前来说,渥堆发酵只适用于云南大叶种普洱茶,而用在白茶身上,不仅会使茶叶内含物质丧失殆尽,有害物质也会大量析出。  


白茶:火烤做旧

危害指数:★★★★☆

鉴定难度:★★★★☆

白茶的年份老不老,外观和颜色是最直观的体现,这也是很多茶友判断年份的主要依据,但火烤这种造假手段,可以是正好打中了这种年份判断法的七寸。

白茶如果被高温烘烤过,外观会很像那么回事。但高温烘烤会极大的破坏茶叶里的活性酶等内含物质,使白茶丧失后期转化的可能,直接报废。

好在使用烘烤手法的假白茶,带有很明显的烟火气,手法低劣的还会有焦糊味,因此从鉴别难度上看,这种烘烤造假法不算高明。

针对外旧内新的拼配式做旧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叶底辨别。正品老白茶的叶底十分匀称自然,而做旧的白茶叶底,花色会比较斑杂。

针对人为揉捻的催熟式做旧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茶汤辨别。正品老白茶都是不炒不揉,自然呈现的。

因此汤色上会从黄到红,呈现出淡黄、浅黄、橙黄、橙红、直至酒红色的由浅及深的特点。


而由于揉捻会使白茶的内含物质充分析出,因此做旧过的的白茶,反而是头几泡的颜色最深,到后来会越来越浅,这点和正品正好相反。

此外,随着工艺进步,近几年白茶的压制成饼逐渐普及,因此网络上那些动辄十年以上的老白茶饼,因为时间对不上,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为假货了。

这时有茶友可能就要较真了,万一是陈化几十年的散放老白茶,去年才找厂家压的饼呢?放心,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微乎其微,就算真有,卖家也会拿出其他证据。

杜绝假茶的根本方法

“江浙等处以柳叶作茶,好在柳叶无害于人……竟与新茶无二……用花青取其色有青艳;用柏校汁取其味清香;用青负肚漂云腥臭,取其味苦。”——清代《镜花缘》

“鬻伪茶一斤,杖一百,二十斤以上腰斩弃市”——太平兴国四年禁令

“凡买卖假茶,一律便按律科罪。”——明代《明会典》

茶叶造假自古就有,在以后也会一直持续下去,而陆离始终认为,茶是文化,也是饮品,没有安全保障,任何茶道、茶艺都是空中楼阁。茶品安全,就是一切的基础。

而保证消费者的品饮安全,需要国家加大执法力度,需要茶企发展防伪技术,更需要正在看这篇文章的茶友,从自身做起,不贪小便宜,在正规渠道购茶饮茶。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叶价值的秘密:茶,玩的是圈子!出了圈子,不过一堆叶子

茶叶,玩的是圈子。

圈子之内,物有所值。出了圈子,一堆叶子。

01、茶叶再好,玩的是圈子

茶友说:他遇到一个神奇的人。

一位卖老茶的说:他的老茶,是大师签过名的,有钱也买不到。

每周给茶友发几条消息,360度无死角证明他的老茶真,喝他的老茶才是有品位,说白了就是希望茶友赶紧入手。这让茶友很反感。


于是,茶友问老杨:你愿意花9万块钱买一饼90年代的茶吗?

老杨果断地说:喝过90年代的老茶,汤感厚,喉韵深,体感强。说实在的,老茶的品质比名山古树茶好,但要花9万块买一饼茶,不愿意。真假难辨,而且太贵了。

与其花9万块买一饼来历不明的老茶,还不如存点喜欢的名山茶。尤其是树龄大,海拔高,工艺好的茶。

茶客说:我也这么觉得,可人家我说没品味,不懂货。普洱茶越陈越香,老茶记录了一个时代,不可复制。但是,喝老茶的人,真的比喝拉菲、罗曼尼康帝的人牛气吗?未必吧。

老杨只能说一句:对于爱茶的人来说,茶还真比拉菲牛气。但对于爱葡萄酒的人来说,又是另一番情景,

2021年1月,入门不久,就遇到个尴尬的事:一瓶大拉菲和一饼正宗老班章,大多数人选拉菲。但茶人觉得,破葡萄水水怎么配跟茶比?

茶与酒,玩的是圈子。你的茶或酒再好,在认可其价值的圈子里,都是好货。

但出了圈子,纵然真的好,别人不认,那也不过是一瓶破葡萄水水,或者一堆草。名庄酒,金融茶、老茶、中期茶,山头古树茶,无一例外,都是如此。

你认为的好茶,在自己的圈子里,一饼茶10万,只要爱茶的人有10万,并且愿意为之买单,这饼茶就值10万。

但出了圈子,未必是好茶。这一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02、江湖依旧在,难坑江湖人

普洱茶圈,台地茶、山头茶,中期茶,老茶,熟茶,全都融在普洱茶的江湖里。

然而,各类茶叶又相互嫌弃,都觉得自己才是好茶,其它的茶都不行。


比如,卖熟茶的喜欢到处宣扬:生茶不能喝。

卖老茶的觉得:老茶才是稀缺和品质的代表,喝老茶才是真正的有品味。

卖中期茶的觉得:新茶刺激性太强,应该少喝。老茶水太深,会被坑。中期茶刚刚好,喝着舒服,价格便宜。

卖山头茶的觉得:中期茶质量参差不齐,老茶造假严重,山头茶才是当下普洱茶的标杆。

卖金融茶的觉得:你们都没实力,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茶。没底蕴,没流通能力,金融茶能卖几百万吗?你们骂我,是因为你们都在羡慕我。

此时,中期茶、山头茶一起开火:就是你金融茶把普洱茶圈弄得乌烟瘴气,芳村玩不下去了,你还怎么嘚瑟?老茶也是这么觉得的,对吧。

老茶叹了一口气:那是你们的争端,与我无关。老夫很少出现在江湖,只是江湖一直有老夫的传说。

看着普洱茶家几个败家子为争市场怼得这么厉害,六大茶类都目瞪口呆,绿茶最积极的跳了出来:你个边销茶,有什么好吵的。老娘纵横茶界几百年,都没你这么嚣张。

红茶突然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声:纵横茶界几百年?有本事你卖到发达国家去啊!

此时,刚被联合利华卖掉的立顿,拿出小手帕擦了一滴汗,感叹一句:真是搞不懂这些玩文化的茶叶。

骤然间,各大茶类团结一致,一起回头说道:你也配叫茶?

这就是,茶叶的江湖。


03、茶,真的好,还是自我感觉良好

几乎每个做茶的人,都觉得自己的茶叶是茶圈翘楚,行业顶级。

殊不知,茶老板觉得自己的茶叶好,那也仅仅是自我感觉良好。至于茶客认不认,是另一回事。

茶老板觉得自己的茶好,只是,很多茶,茶客却不买账了。

茶客,越来越理性

试想,20年前,大师何其风光,大师一张嘴,后面就有一众茶人吹捧鼓掌。十年前,编个好故事,茶叶就能卖得好。

如今,大师的故事没有人听了,老茶的故事已经成了传说,山头茶的故事也被假名山古树淹没了。

总之,不管卖茶的怎么说,茶客就是不迷信,只相信自己的嘴。

入口的东西,自己喝着好、价格也能接受,才是好茶。至于茶叶的故事,越来越没人喝了。

变化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

这种市场变化,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老茶的故事,江湖大师的故事,山头秘境的故事,越来越没人信了。

写在最后:

喝茶,喝自己喜欢的茶。

选自己所爱的茶,而不是被茶带着节奏走。

今天这个塘又火了,明天那个寨又成了潮流。今天一饼这个寨,明天一饼那个塘,茶叶买了一大堆,每一饼都不一样,却没找到一个真爱。

只在乎一心喝到最好最流行的茶这个结果,忽略了喝茶是个过程。往回一想,虽算不上得失,仿佛缺少了什么,又说不出少了点什么。


喝茶,无非图个乐

茶,一杯休闲娱乐的健康饮料。

而爱茶的人,对茶,有他们自己的执著。

开始喝茶,比水有味。喝着喝着,说不出为什么喜欢,就彻底迷上了,一日不喝,心有空缺。

渐渐地,执着于茶的风味,踏遍三山五岳,走进云南深山,只求一盏佳茗。茶叶越喝越贵,品质越来越挑,却仿佛失去了最初爱茶时、那纯粹的快乐。

后来,终于明白了:市场,永远在创造、追捧新的东西。人这辈子,好茶永远是寻不完的。

那就,与自己和解吧!只喝一些适合自己口味的茶。

身边卖茶的人,也不必太多,有两三个值得信任的,也就够了。

重新找回爱茶的纯粹,喝茶,也变得简单了。

生活时有忙碌,但每天最期待的,就是回到家中,一个人,一壶茶。

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待茶叶冲泡出来,未品已嗅茶香,感佩自己的泡茶功力着实了得。一杯下肚,生津解渴,三杯五杯,喉韵体感皆出。

一泡茶的时间,身体通透,精神愉悦。因为喝到喜欢的茶,对明天,仿佛又充满了期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岁月有交替,唯一不变的是:每天都爱茶、喝茶。


一天天捧起茶杯,多少如诗的岁月,生命的喧嚣与骚动,都在有茶相伴的日子里,远去了。

也终究明白了:人生,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喝茶,一路追逐,终归淡然。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3.15,茶叶如何辨真假?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3.15打假日,我们也来说说假茶的事。

说起茶叶造假的开端,还得从宋徽宗赵佶谈起了。宋徽宗时期,北宋贡院做出了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性的茶叶——龙团胜雪,可以说是将做茶的技艺发展到极致。

据传制作这样一片茶饼,进贡给皇室,光人工成本就高达数万钱,而一壶泡好的茶则价值40万钱,换做现在视角来看,一壶茶差不多要12万人民币的样子。所以说中国历代的皇帝真是玩奢侈品的爷。

当然看到贡茶如此值钱,总有人会抑制不住人性中的贪欲,就开始做假茶,还被送到皇帝那里。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这样写道:“比又有贪利之民,购求外焙已采之芽,假以制造……”。

被皇帝知道是假茶,大家都知道的结果,欺君之罪可是大罪,如果东窗事发,等待他的可就只有死刑了。所以希望大家做人做茶还是要以诚信为本。

但当今茶行业中,我们还是会遇到以下一些茶叶做假情况。

以次充好,冒充著名产地的茶叶。比如,以一些武夷山周边的茶叶按照金骏眉的工艺加工,冒充桐木关产地的金骏眉,以高价进行销售。温州地区的乌牛早冒充西湖龙井;云南做的白茶冒充福鼎白茶;很多产区的普洱冒充冰岛老班章;牛栏坑、马头岩的肉桂也不知生产地域有多广泛。

新茶做旧,编造茶年龄。这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老白茶做假了,为了使茶叶看上去有一定的年份,加工工艺中会让白茶发酵程度变的高一些,这样茶汤的颜色看起来就会更深,以欺骗消费者。同样年份做假的还有普洱茶。

台地茶冒充古树茶。我们知道相对于小树茶来说茶树年龄越大,制作出来的茶叶就越温和,口感也更丰富,所以,就有一些商家用小树茶忽悠消费者是老树茶或者古树茶。

添加香精、糖精,提高茶叶香气和甜度。这种做法一般出现在红茶和乌龙茶中比较多。谁叫香甜的东西总是叫人难以拒绝呢!

储存不当,发霉的茶充当熟普。因为熟普是按照黑茶工艺做的,中间有一道工序叫做渥堆发酵,属于微生物发酵,会喝到一种菌香味。所以,就有人忽悠说熟茶就是有霉味的。霉味和菌香能一样吗?

最后劝大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茶都有益健康,只有喝对茶才有益健康。购茶需辨真伪,所以提醒大家购茶要谨慎,切不可图便宜,买了假茶。

也不必舍弃喝茶习惯,因为在之后的文章里,会陆续和大家分享辨别茶叶真假的一些方法。

找到约88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