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黑”越靓的普洱茶

互联网时代,“ 被黑 ”实在称得上是网络公民的“ 基操”,甚至对于依靠流量生存的人和事物来说,相比较“被黑”,它们更害怕“被遗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被黑”是被持续关注的必然现象之一。

普洱茶,从它在 21 世纪初重返大众的视野开始,似乎就自带“招黑”体质。过去二十年里,各种各样的舆论围绕着普洱茶铺陈开来,是名副其实的风浪迭起,然而普洱茶却用自己的特质回应了这一切。如今,普洱茶的蓬勃展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

当然,我们也不必被受害者思维所捆绑,从客观角度来说,普洱茶在整个中国茶界里多少有点显得格格不入,特立独行,更极端一点来说,它的存在提供了另一种茶的审美,拓展了人们对茶的认知的边界。所以,所谓“被黑”这样的表述似乎并不准确,它更像是一种不同观念之间的冲突,或者不够了解之下的误读。

“杀不死我的终将令我强大”,回头看看那些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的我们同样会引发思考。

2005 年:“猪圈发酵普洱茶”事件

事件始末:

2005 年 7 月 28 日,广东省的一家报纸《信息时报》刊登了一篇《猪圈里发酵速造“旧普洱茶”》的报道,报道称某报料人获取到的信息:四会市市郊的一个茶叶加工厂,曾经的猪圈现正发酵普洱茶,地面满是蛆虫,旁边是个臭水沟。并且还配上了报料人提供的图片。文中还爆出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洒水—晒干速成制作“普洱老茶”的现象。之后,此报道被官方证实为虚假新闻。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诸多老茶造假事件被爆出,“湿仓”茶的概念也出现在了市场上,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引发思考:

以“陈”为美、以“发酵”为纲的普洱茶,它注定不可能“坚壁清野”(余秋雨语),由此自然会带来一些不那么美妙的联想。而彼时大家对普洱茶的认识更为模糊和混乱,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就实属正常了。

但是透过这样的现象,我们也能看到普洱茶老茶的收藏、品饮从来都是普洱茶核心价值的一部分,至于如何实现老茶“越陈越香”?如何辨别何为“陈”何为“香”?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这样被抛到了更多消费者面前。对于到底如何仓储普洱茶,也引发了新的认知改变。这是至今都还在热议的普洱茶话题。

2007 年:“普洱茶崩盘”事件

事件始末:

2007 年年中时,普洱茶的价格经历了一次断崖式的下跌,从“凡是压成饼的”都能赚钱,变成了“堆在仓库里没人要”的赔钱货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整个市场陷入了崩盘的绝境,也让很多狂热的从业者瞬间清醒。彼时的舆论几乎是群起而攻之,否定了普洱茶最核心的价值,也给普洱茶贴上了“疯狂炒作”的标签,不得不说,这个“炒作”的标签时至今日仍旧没有被完全撕下。

这一次所谓的“崩盘”事件直接原因可能在于市场或者说资本敏锐地嗅到了普洱茶的金融属性,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将其无限放大,超过了市场的承接能力,进而导致崩盘。但是从另一个维度来说,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彼时的普洱茶本身还处于混乱之中,它没有标准,不知规范,在这样的混乱中,走到崩溃边缘实属正常。

引发思考:

“越陈越香”作为普洱茶的核心价值之一,其实早在百余年前就为人所认可。陈年普洱茶,根据年份不同会有不同幅度的升值,这在制茶的茶庄、买茶的消费者之间已达成了共识。现代的普洱茶经营者们在认识到这一核心价值之后,将现代金融学的概念套用在了普洱茶身上,因此我们现在会说普洱茶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那么如何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其核心价值、运用其金融属性才是真正值得所有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要让更多人认识和认同普洱茶的金融属性,就必须树立起过硬的行业规范。2008 年,普洱茶的第一份国家标准诞生——《GB/T22111-2008 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是从这份国标开始,我们对普洱茶的概念有了一些基本的明确和清晰。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也陆续出炉,涵盖了茶园种植管理、普洱茶加工、普洱茶仓储等许多方面。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当地政府、从业者都在努力完善普洱茶的标准体系。

2008~2012 年

普洱茶对健康带来负面影响的各种传闻

事件始末:

2008 年,普洱茶市场刚刚恢复平稳,还未走出低谷,“喝茶导致钙流失”的消息又开始广泛的传播。2012 年,一个自称“人体工程学教授”,名叫“李建军”的人,发微博称普洱茶中含有黄曲霉素,而黄曲霉素是致癌物,进而得出结论说普洱茶“致癌”。

类似言论一出,消费者自然是大为震动。喝普洱茶究竟是对健康有利还是不利?这其实是一个亟待科学界回答的问题。当时在普洱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开启了“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建立了“没有围墙的研究院”,集结了国内外的各类专家学者,重点进行普洱茶的功效研究。其中的领军人物是为很多人熟知的盛军博士,盛军教授的团队后来对喝普洱茶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大量的实验数据表明:喝茶不仅不会导致钙流失,反而还会增强骨密度。

其实验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药物学杂志《药物学前沿(Frontiers inPharmacology)》上,在本刊上也曾发表过《喝茶有利于防止老年骨质疏松》一文(见 2011 年 1 月刊)。至于黄曲霉素的问题,CCTV 新闻频道在《东方时空·真相调查 》中播出了 12 分钟的采访报道证实“ 普洱茶致癌 ”的说法不成立。本刊也组织了一大批专家学者,针对该事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和辟谣。

引发思考:

对于普洱茶健康功效的关注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早在 1979 年,“销法沱”就有了一份权威的健康实验报告,只不过当时的国内对此并不了解。普洱茶是典型的经验走在科研前面的产业,当普洱茶在现代复兴时,科研领域尚未将注意力投射在普洱茶上,且科学研究并非一朝一夕,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科研成果,并逐渐为社会所认知。所以,在普洱茶科研领域,一方面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大有可为。

这件事还引发了一个思考,那就是普洱茶如果要经历十余年甚至数十年的仓储过程,其保存的环境就非常重要了,否则难免造成各种污染,导致茶叶变质或者品质低劣。从此之后,大家也逐渐认识了“莞藏普洱”,在东莞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开始了自己的仓储研

究和实践,还有云南知名普洱茶品牌也延伸产业链至仓储环节,打造自己的仓储体系,不仅在广东东莞,还在云南本地研究原产地仓储。

2013 年:天价古树普洱茶

事件始末:

实际上,2013-2014 年普洱茶的发展可谓欣欣向荣,而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正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古树茶”概念。知名山头或村寨叠加了古树茶的概念,让当年个别产区的新茶价格“破万”,这个数字的出现让许多消费者深受触动,这件事也被许多媒体广泛传播和热炒,当时 CCTV 财经频道连续播出《聚焦普洱茶暴涨》《爆炒老班章》等专题报道,其他媒体也群起而效仿之,这样一来,普洱茶自然再次被推向了风口浪尖。

仅就极为特殊的个别产区进行过分突出的报道只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引发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给产业带来损害。当时本刊也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名为《 央视又说茶,普洱再发笑 》,希望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到普洱茶其实很平价的,而绝非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

引发思考:

古树茶概念的出现和广泛认知,可以说是给普洱茶展开另一片新的发展领域。古树茶以独一无二的特性成为普洱茶生态价值的优秀代言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普洱茶,尝试饮用普洱茶。当然我们不是说古树茶本身是被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人们对普洱茶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细化所带来的开拓。

如今,普洱茶市场上有古树茶、有纯料茶,也有技术含量极高的拼配茶,更有不同风味口感、不同产区的熟茶等,在各自的细分领域深耕钻研,已经成为了很多品牌、企业的自我定位和认识,普洱茶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2017 年:方舟子事件

事件始末:

2017 年盛夏,黄曲霉素再次回到了消费者的视野。8 月 1 日,“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其个人公众平台发表了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文章,提出:“普洱茶中容易污染黄曲霉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等各种真菌毒素。这些毒素中最著名的是黄曲霉素,它是最强烈的致癌物之一。那么长期喝普洱茶,是不是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呢?”

此言论本身并没有太多新意,但是因为方舟子本人是网络名人,又藉由移动互联网及各自媒体平台的放大器效应,本次事件传播更为广泛,引起的讨论也更多,波及面更广,对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对此,茶界的学者们也纷纷响应,包括陈宗懋、陈君石院士在内的专家学者发文表示喝普洱茶绝不会致癌。本刊也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发声,撰文指出,黄曲霉素污染食物的事件不能与普洱茶强行捆绑。而且茶叶含有的多种杀菌物质本身就是不适宜黄曲霉生长,茶叶产品中检出黄曲霉素或来源于二次污染,或与检测方法有关,纯属误伤。

引发思考:

迎来互联网时代或者说在拥抱互联网方面,普洱茶可以说是跑在前面。无论是大量关于普洱茶的讨论在网路上广泛传播,还是在疫情出现时积极运用直播、短视频等工具,又或者在近几年主动规范直播生态,这些都展现出普洱茶开放包容的状态。

黄曲霉素只是一个代表,未来恐怕还会有其他“有害物质”出现在各种舆论之中,所以,对普洱茶来说,打造和完善自身的科研体系,形成具有科学实证支撑的理论体系,从经验走向科学,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9 年:茶王树之危

事件始末:

早在 2018、2019 年,茶圈就流传着一个说法:“ 老班章的茶王树要被人看死了。”这么说,乍一看似乎有些夸张或者玩笑的意味,但是其实它背后也有一定的道理。与此同时,老班章等知名村寨的茶王树一边拍出高价,一边在长势上出现颓态。老班章茶王树是云南众多村寨茶王树的一个缩影,还有在 90 年代谢世的 800 年树龄南糯山茶王树以及2017 年仙逝的易武落水洞茶王树等等,其实它们的生存状况反映的是云南众多古茶树的现状。

引发思考:

固然生命都有蓬勃与萧索,但是,我们仍然希望能够运用科技的力量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让它们的美好生命尽量延长。从“打卡之地”到“ 茶王竞拍 ”再到“ 保护性开采 ”或者“ 暂停采摘”的过程,其实也是行业对云南古树茶资源逐步深入认识的一个过程。

古树茶是云南茶产业的顶尖资源,过去普洱茶从业者更多的是简单地发现和运用这些资源,而不会去思考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因此也才会出现所谓“看死”古茶树的说法。一方面过多人的到访,会将茶树周围的土壤被踩踏得过于紧实,会导致茶树周围的植被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也会带来过度采摘的问题,都不利于茶树的生存。

所幸的是很多科研工作者和从业者,包括茶农自己都已经认识到了保护古茶树资源的重要性。2023 年 3 月 1 日,《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实施。4 月 1 日,《 古茶树 》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这些规范文件的出台可以说是在古茶树资源的认识、保护和运用上都迈出了一大步,堪称云南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2020 年至今:东莞藏茶“暴雷”

事件始末:

这件事实难以找到一个开始或者终结,因为它几乎是年年都在发生的事情。“ 东莞藏茶 40 万吨”“东莞茶叶交易额数十亿元 ”等,在众多消费者眼中,东莞藏茶之都的称号是实至名归,但是,对于更多消费者来说并不清楚这个庞大的二级市场如何运转着,他们往往看见的是“东莞数吨茶叶被水淹”“东莞 XX 藏家暴雷,数百人倾家荡产”“XX 品牌新茶价格上涨百倍”等一些耸人听闻的新闻。这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比较远,但是却容易造成一种普洱茶市场危险而混乱的印象,让人不由得敬而远之。

引发思考:

在普洱茶复兴之处,东莞人以精明的商业头脑认识到了普洱茶仓储的价值,因此其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全国普洱茶收藏、仓储最为集中的地方。正是基于非常庞大的体量,东莞也涌现出了大量的仓储品牌,提出了先进的仓储理念,他们的做法可以说是用自身的实践为“越陈越香”写下了强有力的背书。而如果消费者只看到其体量大的一面,只看到其交易量大的一面,只看到其老茶价格翻番的一面,就容易形成片面的认知,还可能导致误解,将普洱茶的金融属性无限放大,最终也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2023 年:国际标准茶叶分类争议

事件始末:

2023 年 4 月 18 日,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 ISO 20715:2023《茶叶分类》正式颁布。这一标准中,将普洱茶分为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前者归类为绿茶,后者归类为黑茶。

此事件一出,引发了普洱茶界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例如,云南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何青元就始终坚持认为普洱茶应该为“ 第七类茶 ”,而不是强行把其

归入现有的六大茶类之中。而且也有不少协会机构组织多次论坛会议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本刊也在 6 月刊中推出“特别策划 ”,邀请了茶科技、茶文化领域的多位资深专家和资深茶媒体人,各抒己见,共同发声。

引发思考:

如果将普洱生茶归为绿茶类,最大的问题是否定了微生物参与的后发酵过程,消解了普洱茶“ 越陈越香 ”的核心价值,也否定了微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所以才会导致普洱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者、爱好者都反应强烈。绿茶所追求和肯定的,恰恰是普洱生茶所避免和反对的,那么如何能将二者简单的混为一类,难道仅从有青绿色的外观或者有名称相同的初制工艺?

由这件事,我们也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 绿茶思维 ”。在我们看来,绿茶思维最严重的问题是出发点和本位的问题。作为中国茶中特立独行的一份子普洱茶,争取更大的话语权为自己正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23年7月刊

文 | 越山 图 | 朱力 [ 除署名外 ]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