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书推荐

找到约456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外文茶书推荐:俄语版《茶道九章》

以下文章来源于茶道学研究 ,作者茶道君

最近收到一些粉丝的私信,随着我们普洱茶知识的英文翻译学习,很多粉丝开始想要自己看一些外文茶书,也想给身边的外国茶友推荐一些学茶的书籍,这不小编就来奉上学习书单啦~~

其中呢,就有很多来自我们大益茶道院出版的好书~

作为中国首家职业茶道研修机构,大益茶道院在成立之初,即以“继先师之绝学,弘人文之茶道,振华夏之茶风”为使命,致力成为中华茶道的开拓者、践行者与推广者。

为了让世界读懂中国茶道,更好地推广中国茶道文化,大益茶道院着力于编撰、出版茶道专著,并有计划地将自主版权的茶书翻译成英、日、韩、法、俄等多国语言,茶道院外籍专家更直接以外文写作茶书。到目前为止,已正式出版各类著作36种51本图书,其中中文版21种36本,外文正式出版物15种15本。具体为:
《中国茶道》中英文对照本;《大益普洱茶》韩文本;《大益八式》英、日、韩、法文四本译著本;《普洱茶品鉴》英、日、韩文三本译著本;《因茶遇见主》韩文本;《普洱茶大师系列》韩文版共四册;《茶道九章》俄文本。(敬请期待小编一一推荐~)

01《茶道九章》俄语版

推荐指数:★★★★★

大益茶道核心理论书籍《茶道九章》俄文版近期在莫斯科正式出版。这是《茶道九章》的第一部外文译作,也是大益茶道院第15本外文译著作,标志着大益茶道在“让世界读懂中国茶道”和茶道国际传播方面又迈出坚实一步。

《茶道九章》是当代中国最大茶道流派——大益茶道创始人吴远之先生对当代中国茶道理论体系建设的集中思考,是大益茶道系统性理论的集大成书籍。全书分为茶道溯源、茶道内涵、茶道宗师、茶道四要、茶道研修、仪礼规约、茶者修为、茶道培养以及茶道传播九大板块,每一板块代表茶者进阶的一个历程,层层递进。

作为当代茶道理论的建设者和茶道精神的践行者,吴远之先生笃信茶道是修养心灵、提升人格之良方,首倡“惜茶爱人”的人文茶道精神,率先提出了当代茶道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与实践方案,提出中国茶道未来发展之路,大力推动茶道职业化道路,大力推动中国茶道国际对话。

《茶道九章》中文版于2015年出版,销售近万本;2019年启动俄文翻译,中文底本在保留原版主体内容的基础上,重新融合调整,整体篇幅由12万字缩减为9万多字,行文逻辑层次更加清晰,文字精炼简洁。

同时,为适应俄罗斯读者阅读习惯,增强图书的可读性,书籍全部采用精装版装帧,内文采用128克铜版纸彩印,配有上百幅古典雅致的工笔风茶器、茶席插图,设计错落有致,富有留白之美。

《茶道九章》俄文版的出版,归根结蒂属于中俄茶道文化的传播,而两国茶文化渊源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

俄罗斯人与茶结缘,起始于16世纪中期葡荷英国推动的茶叶贸易。1689年《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恰克图条约》签订后,中俄之间“彼以皮来,我以茶往”的贸易迅速发展,大量茶叶进入俄罗斯,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茶仪、茶礼和茶俗。

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200年里,从中国福建至俄罗斯圣彼得堡,甚至形成了一条纵贯横跨亚欧大陆、全长1.3万公里的“万里茶道”。这是汉唐中国“丝绸之路”之后,明清时期兴起的史上最长陆上国际商路,见证了中俄盛极一时的茶叶贸易与文化交流。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将18世纪的“万里茶道”和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2019年3月,“万里茶道”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无疑,承载着中华茶道精神的《茶道九章》俄文版,正竭力以崭新的姿态,为当今俄语世界的茶友了解中国茶道和中国文化再添新瓦。

俄罗斯推广汉学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inology Russia)在俄罗斯社交平台Vkontakte上推荐此书

《茶文化的知与行》| 学茶也当知行合一,难得亲切的学茶书推荐给你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哲学思辨来学习茶,解读茶,是打开茶学大门的一种新颖的方式,对喝懂一道茶也有所助益。


有一本《茶文化的知与行》这样一本书,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沈冬梅是这样评价的:


不落一般茶书汇总既有知识的窠臼,而是从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理论出发,在归纳阐述茶文化知识的同时,以哲学的视角审视茶文化发展与活动中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作用,以及如果遵行“知行合一”以茶事磨炼修行可能达到的文化乃至人生境界。



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屠幼英由衷说到:


非常感慨孙先生能够把王阳明的思想理解的这么深刻和活学,把茶文化解读的通俗易懂。我特别感动的是孙先生用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语言表述出了这些年读万卷书的心得,文学作品,唯有用心才会打动人,震撼人心。



作者孙忠焕,本是个省部级干部,从领导岗位退休下来开始专注茶和茶文化研究,并把自己的所知所见,所习所思,撰笔成书,书中可见一个爱茶人士的成长和思考。



书中体系划分明确,思辨清晰,从茶的历史,茶的文化内涵,茶的演化和体系等多方面对茶文化细分剖解,对想要入门茶的新手来说,是一本全面易懂的工具书。



仅仅是关于茶文化涵义的解读,书中就从植物意义、饮品意义、药理意义、民俗意义、风雅意义、美学意义、媒介意义、哲学意义这样八个方面阐述,周到全面,从更广更有深的角度阐述,茶,到底是什么。



茶本是一片来自山野的树叶而已,是人类发现它以后,在不断被利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由人的关系的切入,茶因人而文明,茶在不断内化和道化其价值。使茶成为一个多义词,从而逐渐形成了茶文化。



「知行合一」这样一个新颖的切入点去对茶和茶文化做一个梳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也有全面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于想要触摸茶文化脉络,系统学习茶的人来说,是难得亲切又不生硬的书。

私房茶

喝了榕榕的私房茶,似意犹未尽,便再也难忘。

之前我喝过的普洱茶,大多是以山头或村寨命名驰名的,如冰岛、班章、易武,虽品质比价不同,也只是树龄芽叶的区别,味道回甘基本是一个路子,常品饮的人,一喝便知。

自然,就是这些名品也参差不齐,有大路货,也有私人订制,片堆的、单株的,百年古树和千年古树之别,纯料的和拼配的,品饮的和收藏级的,愈来愈弥足珍贵,能见识品尝一泡,那真是有福了。

至于更具个性特色的私房茶,也早已如雷贯耳了,但究竟起源于何时,像私家菜一样源缘流长,还是像私人订制一样,只是近年的事,我没有考详过,还真的不好说。寻茶的人,都有自己拿手的私房茶,收藏的人自不必说,就是过去也号称藏有别人没有或少有的私房茶,两种私房茶有关联,但似乎并不完全一样,前者更注重自己独特的创意,后者却强调体己珍贵。寻茶拼配的私房茶,是真正的高品质的拼配,像私家菜一样,配料是秘制的,神神秘秘,有别人学不来的特色。譬如我早年吃过的源于清光绪年的谭家菜,后来吃过的毛家菜,但近年私家菜馆遍地开花,难免鱼龙混珠,尝过后,大失所望。因此,推及到如雨后春笋四处冒出的私房茶,我想而怯步,不要说望了,从来都是敬而远之,不敢轻易品尝,怕名不附实,太过失望。还以为一切不过如此,走入误区,或干脆不走了。

在文人圈,我算一个茶人;在茶人圈,我大概还算一个文人。承蒙抬爱,我给一些寻来的私房茶起过名,释过意,自然也品尝过,其中的奥秘或者说诀窍,我是深深知晓的。说实话,真的不敢恭维,这种私房茶已加入太多的商业运作,变味是情理之中的,不足为凭。

每年采茶季节,那么多的寻茶着从四面八方涌入,怀捶着不同的梦,性格品行又千差万别,做出不同的茶,原也在情理之中。真正的好茶并不多,源于各自的局限。

我没遇见,并不等于不存在。我向来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私房茶还是有的,只是机缘未到罢了。像从前,或者说几十年里,我一直喝茶店里的大路普洱茶,且多是熟茶,生茶尝过几泡,购卖过两提金瓜,又苦又麻又涩,一直丢在博古架底层,说是养着,但我疑惑,养到猴年马月,恐怕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霉味。但那时孤陋寡闻,还以为所有的生普洱都是那样的味道。先入为主,以至于好多年里与其它的生普洱佳品失之交臂。直到去年喝了高家寻茶珍藏的一些极品,譬如千年冰岛、帮骂、懂过、大户赛等,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天地,仿佛訇然中开,别有洞天。原来普洱茶的世界如此五彩缤纷。那味道,那汤色,甚至条形色泽,无不令我着迷。甚至有一种冲动,随着他们踏遍千山万水寻茶去,然后沉静下来,写两部茶书,一部是寻茶记,一部是品茶录。后因种种缘故,雄心未果,但对于真正的私家茶,或者说自成特色的私房茶,我还是很神往的,渴望一尝。

机缘总是眷顾有心人的,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但那确实是一个偶然。

素女会微友桂发了篇茶文,图文并茂,描写素女会杭州分会举办的品茶会,其中品鉴的茶品生普四君子引起我的关注,这款以梅兰竹菊命名的茶饼,很雅意别致,小巧玲珑,大有君子之风,对茶汤色味道她们也推崇备至,说绝对值得一品,还留下供茶人也事素女会员榕榕的微信联系方式。出于对素女会的信任,对桂的敬重,因为我知道那是一群超凡脱俗的女孩子,穿麻衣汉服,玩琴棋书画,对茶尤其钟爱,有很高的鉴赏力,我就加了榕榕的微信,谈茶论道,她说,你是桂的朋友,品味自是高雅,末了爽快地提出先寄一点样品,尝过再说。这也正是我乐于接受的方式。几天后,快递送来了样茶,果然不同凡响,单那清利大方的牛皮纸包装就是我喜欢的,中间留有玻璃纸透明天窗,里边的茶看得清清楚楚。我先泡了2013年四君子散茶,清香绵柔,回甘恬淡,绵里不乏刚劲,的确蕴含着明显的君子之道,若梅,若兰,若竹,若菊,和我喝过的任何一款生普洱都不一样,是典型的私房茶。放下茶杯,我就联系榕榕,速寄一套四君子茶饼,她又向我推荐了一款老白茶,就是月光白,是那父亲亲手秘制的,那香气,那甘甜,一言难尽。月光白我品过,是有种月光清辉的韵味,但榕榕居缘茶的这款老白茶自是不同,撬饼时就闻见四溢的花香,和我喜欢的帮骂老坨茶浓郁的香气很相似,但不仅仅是玫瑰味,还多了其它的花香,冲泡时香气更浓,多了些水润。汤色绝美,酒红透亮,初入口有古树滇红的滋味,细品有些微老熟茶的味道,但回味时多了古树生茶的清爽甘甜。一连几天,都是老白茶,喝了就放不下,每一次的品饮,体味都不同,汤色由红到金黄淡黄,愈来愈甘爽,香气时隐时现,一直弥留在齿唇上。和榕榕谈起品饮老白茶的感受,她也对这款茶情有独钟,相当自负,感叹道,若是再存放一半年,会更好喝的。这我信,也想象得出,其汤色口感与现在自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现在就已经很够味了,完全可跟我喝的陈化三年的生茶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及。她问我,那两款私房茶尝了没有,是今年春天的拼配茶,香气很特别,口味虽重,但感觉特别舒服。等寄那提老白茶时顺便赠你一饼尝尝。其实上次寄赠的样茶中就有私房茶,是散茶。撬了一小块,泡满了壶,的确如榕榕所言,是别一味道,那种浑厚甘醇非其它茶可比。更重要的是,她们居缘茶的私房茶,性比价相当高,与其他茶店比,真正是物超所值,出乎我的意料,尽管我知道茶的水痕深,但还是特高兴。喝到真正的好茶本身已是一种福气,遇到实价,那更求之不得了。

回想我的品茶历程,几十年恍若烟云,但近年还是清晰的,每一次特别的品饮,都历历在目。心底,不免有些疑惑,真正的好私房茶多了去,但如此公道的茶价茶人就不多见了,也许很多,只是我没有遇到。短短的十几天,我心甘情愿地够了三提茶,这在我是前所未有的,倘若说开始还是出于对素女会的信任,之后完全是自我感觉了,很舒畅。有一家普洱老店,我常常散步过去,或观赏茶器,或坐下品几杯,店主也是位寻茶人,每年春天都要到云南茶山转一转,寻些普通古树茶,压成茶饼茶砖,也算精细,店主人厚道,茶价也适中,但他也承认,就是这样的价格和价值,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榕榕的居缘茶,从茶品而言,无疑要高一个档次,但茶价却是这家店主无法向背的,除了批发和零售的关系,似乎还有许多我所不知的原因。在店主的店里,我看见两册精美的宣传册,是有名的雨林古茶坊的,茶品及包装,的确美到极致,看一看就沉醉了,不要说收藏。但那天价,真的让人望而生畏,起码像我这样的茶人,或者说爱茶人,连买的想法都不敢有。自然,店主也不敢代理,他坦言,真是好茶,千年古树茶,可代理不起。尽管他的店里也有几千一个茶盏的镇店之宝。

交往久了,偶尔也谈起她的居缘茶,也谈起她和雨林古茶坊的缘源。榕榕的语气是平静的,所以做不了土豪茶,只能辛苦些做私房茶,凭品质和价位籯得老客户的信任,一边做茶生意,一边玩茶,大概是遗传基因或氛围影响,她本身也是个嗜茶的女孩,遇见好茶就不想错过,坐下来忘记一切来静心品饮。自然和许多素女会的会员一样,很雅韵,茶只是其中的一项爱好。她南宁的居缘茶店,也已走过七个春秋。她店名就很有意思,居,缘于茶,有了茶缘,就居而慢品。她是湖南人,祖辈以茶为生,为了寻茶,千里迢迢追寻到云南,他哥哥已娶了傣族姑娘,成了地道的普洱茶农,经营着自己的茶庄。她姑姑的女儿在做普洱茶中结识了台湾茶商,已远嫁到台湾高山茶园,就是她自己也选定以茶为事业,终其一生了。

知道这些后,我就有些释然,在这样的茶世家里,深受茶的熏陶,有超然的茶理念,做别一样的私房茶,游走于寻茶人和茶人及茶商之间,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是很自然的事情。

今秋,明年春天,榕榕的居缘茶庄,又会寻见推出什么样的私房茶呢?午后,静享着她的私房茶,我常常这样想,思绪就不免飘远,飘到遥远的古茶林,仿佛看见一个姑娘,舒伸纤纤玉手,舞蹈般摘茶叶,音乐水一样飘起,起伏弥漫。那姑娘很像茶人榕榕,笑意盈盈,阳光灿烂。

我还是要说,由衷地说,榕榕的私房茶,素女会茶人品鉴后竖起大拇指说好,细想想,又岂是一个好字了得。里边的确蕴含着很朴素而又深奥的茶禅义理。一茶一味,禅茶一味。好茶是吃出来的,吃茶去。

【摘自2016年6月1日《吃茶去》杂志;静子(山西大同),作者系山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

找到约445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