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界泰斗张天福

找到约237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关门弟子朱芳女士:秉承师命,以创新致敬传承

如今,在这个全民饮茶的时代,无论你爱不爱喝茶,当提及龙叙堂这个品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印象。从龙叙堂历时三年的寻茶之旅、中国首个名山茶品牌成立、再到品牌连锁店的十店齐开,龙叙堂一路势如破竹,轰动整个茶界。而作为龙叙堂创始人,朱芳这个名字不胫而走。

云图片

图:朱芳女士与恩师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切合影

1978年,朱芳女士出生福建福州的一户书香世家,她自幼天资聪颖、别具慧眼,加之深受家族文化氛围的熏陶,使其十岁便能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成为当地出类拔萃的才女。

朱芳对中国茶文化情有独钟。她在福建师范大学数学系攻读期间,不仅于2003年以优质成绩获得学位,并在毕业前潜心研读数百部茶文化书籍,游历全国各大核心茶产地二十余处。

云图片

图:龙叙堂品牌创始人朱芳女士

2004年,朱芳女士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三明某校教师。在三明因茶结缘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一道组织茶事活动、参加茶文化节,使她心中那份对中国茶文化的热爱愈演愈烈。

朱芳对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十分敬仰。在职教期间,经朋友介绍与张老相识,朱芳在数次请教张老茶知识的同时,使其决定辞去现有教师工作,一如反顾的跟随张老学习茶文化。

云图片

图:朱芳女士受邀参加龙叙堂连锁店开业仪式 (右一)

2006年,朱芳正式拜入张天福先生门下,并荣幸成为其关门弟子。朱芳承蒙恩师的悉心授教和指点迷津,开始夜以继日、孜孜不倦的深入研习中国茶史、茶文化及茶叶知识。

2012年,朱芳女士创建以茶叶批发贸易为主的福建武夷红茶业有限公司,企业以其核心茶产区的品质和有口皆碑的质量,使其在全国各地拥有多家加盟店和合作商。

云图片

图:龙叙堂品牌创始人朱芳女士(右三)

2014年,朱芳探望103岁高龄的张天福先生时,与她讲述了一段李瑞河创立茶叶品牌的故事,张老言近旨远的说道:制茶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品牌,这样才能做大做强。

朱芳女士谨记恩师教诲,经过多年在全国各大茶产区的实践与考察,于2019年在故乡福州创立中国名山茶品牌龙叙堂。朱芳秉承师命,致力于将龙叙堂打造成能让世人更懂茶、更爱茶的茶品牌。

云图片

图:万佛寺广霖大师(右三)赠字于朱芳女士(右二)

“让世人更懂茶、让世人更爱茶”,是朱芳女士茶事业的座右铭,亦是龙叙堂的创立初衷,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将全力打造“名山茶·龙叙堂”的品牌形象,将继续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标准化和流程化的体系,以创新致敬传承,为中国茶的国际化发展持续赋能。

传成老树白茶:纪念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诞辰110周年

       茶界泰斗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诞辰110周年

  2019年9月16日(农历8月18日)

  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诞辰110周年

  张老为中国茶业发展贡献一生

  他因胸怀天下,得以从容走过人生百年,更培育出“俭清和静”的国茶精神,当之无愧的茶界传奇!

  茶寿

  108岁,张老用一生的寿数写完一个圆满的“茶”字,中华人雅称的“茶寿”。

  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地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80、90岁称为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人们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

  茶寿指108岁,“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108岁。

  张老曾说:“经常喝茶可以长寿,我就是活标本,从青年到老年,我没有一天不喝茶、谈茶、研究茶。一只脚进了茶界就再也拔不出来,能够兴茶富民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他用毕生精力总结中国茶道四字真言:“俭清和静”!这四个字是他晚年对中国茶礼的理解和概括,如今已经被茶界广泛推崇。

  “俭清和静”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行和处世哲学:茶尚俭,勤俭朴素;茶贵清,清正廉明;茶导和,和衷共济;茶致静,宁静致远!

  弃医从茶:“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

  1910年,张天福出生于上海一户福州籍的名医家庭。翌年,父母带着他迁回故乡福州,并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张天福经历过“九一八”事变,参加过抗日宣传活动。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看到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吃,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叶衰败不堪,决心报考农校,振兴祖国的农业茶业。张天福从小天资聪颖。1929年,他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后,20岁便以第一名成绩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深造。从此,他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天福1932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的80多年里致力于茶叶教育、生产、科研和茶文化传播工作。他见证了100年来中国茶叶的兴衰,并且直接参与了复兴中国茶叶的伟大历史进程,被尊称为中国“茶学界泰斗”。

  张天福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辉煌,可他却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我的一生,永远是学生,愿在有生之年,同大家一起,立足于解决福建茶叶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要深入实践,从源头创新、打基础做起,望能群策群力做出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张老如是说道。

  一生事茶:奔腾不息的“中国心”

  1935年,他在福建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并创办了福安茶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茶业技术骨干。

  上世纪30年代初,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张天福满怀理想来到当时的福州协和大学任教并开始筹办茶叶改良农场。中国一直是沿用古老的用脚揉捻茶叶的制茶方法,张天福曾看到日本报纸上刊载中国茶农头上拖着长辫,裸着上身,赤脚揉茶的照片,加以嘲弄。愤怒之极,张天福立志改变这种被嘲笑的落后生产方式。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适合茶农和小型茶叶加工企业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机,改变了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

  风雨沧桑近百年,在张天福超然旷达的外表里,跳动着一颗奔腾不息的“中国心”。张天福身陷逆境中,依然坚守在茶叶生产的岗位上,几乎走遍福建全省所有的茶区,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总结、研究和考证等资料。亲自示范推广高标准新茶园的建立——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他退职不退休,四处奔波在省内外主持茶王赛评审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宣扬茶文化,独尊“以茶为国饮”,提倡“中国茶礼”,为的是国人养生健身,牵挂的是中华民族素质的增强。

  中国茶礼:“俭、清、和、静”

  张天福综合中国茶圣唐朝陆羽《茶经》所提的“茶最益精行俭德之人”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所提的“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认为这四个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行和处世哲学。“俭清和静”这四个字是他晚年对中国茶礼的理解和概括,如今已经被茶界广泛推崇。

  虽已百岁高龄,却仍然忙得不亦乐乎:他无数次被聘请担任全国、全省各种名优茶鉴评会主评。评茶时,他绝对不会第一个发言,因为他的意见会影响别人的评价。他曾说:“那样对参加比赛的人不公平。”热衷于推广茶文化、呼吁茶叶产业化。张老每日在家中接待访客,处理天南海北茶友的电话、信件,虽不常去茶山、茶市,可关于茶叶的最新动向他却能娓娓道来。直到晚上,他才有一点时间坐下来写写东西,把与茶有关的经验和感悟用文字留下来。

  健康之道:晨起饮清茶一杯

  为了中国的茶叶,张天福一生都在积极奔走。正如他在百岁华诞庆典上的发言中,谦虚地说:时至今天,张老仍然坚持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接着进早膳,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

  对于茶与长寿的关系,张老笑说:“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这样。”作为“万病之药”,张老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喝一大杯茶,加上平日从全国各地来的茶友,不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山间茶农,张老都用清茶迎客。常年下来,张老一天差不多要喝茶百盅,而且品种多样。

  此外,他依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配以些许水果。同时,他也强调自己总结的养生学“一足五忘”,即知足常乐,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张天福简历

  1910年8月18日 生于上海

  1911年 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

  1916-1922年 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

  1923-1927年 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

  1928年 转学于上海持志中学

  1929—1930年 在福建协和大学学习,并毕业

  1930—1932年 福建协和大学助教

  1934—1935年 赴日本与中国台湾省考察茶业

  1935—1939年 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校长兼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改良场场长

  1940—1942年 福建示范茶厂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

  1942—1946年 福建协和大学副教授、教授兼附属高级职业学院校长

  1949—1950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崇安茶厂厂长

  1950—1952年 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

  1952—1956年 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茶叶科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

  1956—1957年 福建省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1980—1981年 退休、因病修养

  1982—1989年 福建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主持乌龙茶作青工艺与设备研究

  1989—2017年 福建省茶叶学会名誉会长

  2017年6月4日 仙逝,享年108岁

  张天福先生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

  他创办福建省第一所茶校和第一个茶业改良场。

  他设计、创造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

  他率先引进日本萎调机、揉捻机、解块机、干燥机等全套制造红茶的机械设备,让制茶业从人工制茶过渡到机械制茶。

  他在培养出来的茶叶专业人才为中国茶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文章来源:

  茶界泰斗《纪念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诞辰110周年》

缅怀茶界泰斗张天福:茶人精神,匠心永存

茶界泰斗张天福(1910-2017),1910年8月18日生于上海,是中国杰出的茶学家与教育家。张老经历了一百年来的国事与茶事,见证了这个国家从支离破碎到崛起复兴。用整整一个世纪的坚持,为我国茶业的发展推波助澜,更演绎了“坚持就是成就非凡的标准”,见证并直接参与了复兴中国茶叶的伟大历史进程,用一片树叶实现强国民梦,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辉煌,是“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被尊称为中国“茶界泰斗”。

事茶、爱茶、敬茶

他希望一片叶子可以实现自己的实业救国理想,引入科技,开创茶叶教育。把茶所承载的家国之梦,从20世纪带到21世纪。几乎在每一个年代,他都知道国人需要什么以及需要什么样的茶。

设计、创造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把中国茶业从农业时代带到半机械时代,有效提升了国茶的生产效率。率先引进日本萎调机、揉捻机、解块机、干燥机等,全套制造红茶的机械设备,自此,中国茶业迈入机械制茶时代!

古稀之年,他提出“俭、清、和、静”的国茶精神,为茶文化的兴起注入动力。期颐之际,依旧醉心于茶叶,亲手种植有机茶园,亲创“张天福”有机茶品牌。他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茶叶。作为后辈,我们崇敬他,更把这份事业,视为己之福,茶之福,2017年6月4日在茶香中于福州辞世。

108岁,他早已是传奇!

如茶人生,传奇一生

◉张老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

◉他创办福建省第一所茶校和第一个茶业改良场。

◉他设计、创造中国第一台手推揉茶机,结束了中国茶农千百年来用脚揉茶的历史。

◉他率先引进日本萎调机、揉捻机、解块机、干燥机等全套制造红茶的机械设备,让制茶业从人工制茶过渡到机械制茶。

◉他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以及茶文化的倡导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中国有机茶的先驱奠基人,亲自示范推广高标准新茶园的建立创新《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为中国有机茶发展的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

◉亲创有机茶品牌,为茶叶品牌化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引了正确的方向。

守护生态健康茶,做好茶业传承人

风雨沧桑近百年,在张天福超然旷达的外表里,跳动着一颗为茶奔腾不息的赤诚之心。108岁,他用一生的寿数写完一个圆满的“茶”字,中华人雅称的“茶寿”。张老为茶文化所做的贡献将被历史铭记。

作为时代的新茶人,我们接过张老的接力棒,立志做好茶业传承人。从源头守护每一杯好茶,铭记张老“让更多国人喝到真正有机茶”的梦想,缅怀致敬,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为中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彩!

找到约228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