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界热点

找到约508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茶界资讯播报第八期: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综合产值破千亿

茶界资讯播报第八期: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综合产值破千亿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日前提供的数据和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云南省茶产业报告》显示,2020年,云南全省茶叶综合产值达1001.4亿元,实现“千亿云茶产业”目标。

  去年,云南省认真落实《关于推进云茶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云茶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稳面积、抓质量、强标准、重品牌、扩市场、促流通,深入推进云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绿色发展,为实现云茶高质量发展和“十四五”翻番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国白茶产量已超7万吨农业产值达75亿元

  日前从2021中国白茶大会上获悉,至2020年底,全国白茶产量已达到7.35万吨,农业产值75.2亿元。

  全国已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白茶;在流通消费市场中,白茶产品已高速跃迁为最受瞩目的热点品种,赢得了业内外的普遍关注。

  本期资讯播报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茶友网的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头条:【两会】“代表委员”说茶界热点,产能过剩怎么办?

正值全国两会,作为全国茶行业专业报纸,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基于深刻反映行业现状,前瞻谋划行业发展的媒体责任,特别采访了出席全国两会的茶界代表委员,就当前行业发展的三大热点——产能、茶旅、瓶颈进行了专访,各位代表委员发表真知灼见,茶周刊微信公众号将于近期分别刊出。

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回应

茶产业发展的产销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茶园面积不断增加,产能过剩危机日益积累。对此,各位代表、委员如何看?

周国富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发展茶产业是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民致富脱贫的一条重要途径,所以,凡适合种植茶叶的省市区的政府和农民都在大力鼓励和发展茶产业。虽然至今全国茶园面积超过四千多万亩,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估计茶园面积还会继续扩大。对这件事,众说纷纭。我认为,应以积极的态度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只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就应予理解和支持;一方面要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系统、科学地打通推动茶为国饮提升国人年人均茶消费水平,深化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增强国际茶市场话语权和竞争力三大途径,就能较好地缓解茶叶产销不均衡的问题,使茶业生产在地区发展、农民致富中充分发挥作用。

 

陈世强

全国政协委员

河南弘昌集团、信阳毛尖集团董事长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一、建设生态有机茶园,在茶园种植上要严格管理,确保茶叶的质量;

 

二、要延长茶产业链;

 

三、做好茶叶的市场营销,目前,中国市场最缺乏的就是有创新的茶叶营销;

 

四、开发茶叶工业化进程,提升茶叶附加值。

 

焦家良

全国政协委员

龙润集团、理想科技集团董事长

造成我国茶产业产能结构性过剩背后,是茶叶进口国对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的要求、茶叶深加工能力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因素。一是茶园面积大量发展引起的产能过剩和消费需求不平衡;二是名优茶的大力发展与茶资源高效利用、采摘劳力间不平衡。

 

我国茶类产品区域版块优势明显,区域茶原料优势应由各企业打造成区域品牌产品,进而转变为产业优势,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以科研创新推动产品转型升级,扩大内需市场。

 

中国茶产业应关注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和健康需求,加强茶叶基础科研和精深加工技术,满足消费者提高附加值和综合利用水平,利用科技驱动茶产业创新。提倡“茶为国饮”的茶文化,凝聚更大的消费群体,以贴近年轻人口味。

 

何一心

全国政协委员

福建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6年,我国茶叶产量达243万吨,出口、国内消费、深加工消耗后,剩余茶叶加收藏茶总量估计可达60万吨。加上中西部茶园大面积扩张,供远大于求使得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需把创新列为发展战略的首位,并提倡茶资源的跨界开发和全价利用,提高产业的效率和茶叶的质量,着力提升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呼吁给茶企减免税率,调动企业家的创业热情。

 

刘文新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信阳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我国茶企的现状是综合实力弱,龙头企业数量少,企业品牌影响力小。多数企业仍简单依靠初制加工品维持“小农经济型”的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较低,产品规格不一,生产零散、组织化程度较低,销售网络不健全,市场占有率不高,无法发挥规模化生产的效应,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整合,在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另外,区域品牌模式导致了品牌资源被共享,造成了市场的切割,制约了企业品牌建设的动力,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成长壮大。

 

建议调整以往分散化的企业扶持政策,确立相对集中的帮扶重点,有针对性的落实扶持有社会责任感的茶叶企业,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茶叶国家队”,将其定位为推动整个产业发展壮大的“火车头”。茶产业龙头承担着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茶农增收和促进区域茶叶经济发展的重任。所以在政策支持方面有重点、有目标、有层次的支持国家重点龙头茶企是非常有必要的。

 

俞学文

全国人大代表

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目前茶产业发展确实存在着茶园面积增加、消费需求不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我个人建议:

一、政府部门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引导和稳定茶园面积,改良茶树品种,提高单产,增加效益;

 

二、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茶农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转向“企业+基地+农户”带动农户发展的多种经济合作形式,生产消费者喝得起的生态、有机好茶;

 

三、茶叶深加工技术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它可以解决中低档茶出路、提升茶叶附加值、拓展茶叶应用领域、延伸茶叶产业链的重要途径;

 

四、宣传全民饮茶,号召全民“多喝茶、喝好茶”,让老百姓养成健康饮茶的习惯。

 

郑孝和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天方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年来国家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很大,但是政策偏重于前端茶园建设,茶园面积和茶产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而茶行业整体经营困难,茶叶滞销,库存积压严重,出现了产能过剩。另外,我国很多地方处在有名茶、无名牌的“有名无姓”时代,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茶企普遍规模较小,企业知名品牌较少,而且大多企业沿袭传统生产方式,缺少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

 

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加工由粗向精、深拓展,增强创品牌意识,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政府的茶产业扶持政策,要向产业链后端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壮大茶企实力,带动市场销售;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更新和改造生产设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奖励;鼓励从高产茶园向安全茶园、功能茶园、观光茶园转变,向茶叶的营养保健、安全健康、体验观光要效益;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做外销市场,抓住“一带一路”政策机遇,发展跨境电商,延伸茶叶产业链、扩大茶叶需求领域,向医药、保健品、茶饮料行业延伸,弘扬中华茶文化,倡导饮茶从年轻人开始,拉动人均消费量。

 

陈光辉

全国人大代表

安徽黄山市多维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卖好茶:茶叶市场价格要合理公道,不以次充好,不销售天价茶叶,让大部分人喝得起茶,老百姓喝不起茶,会影响我们茶产业的生产和发展,讲好茶:让消费者知道茶的好处益处,喝茶比喝垃圾饮料、碳酸饮料健康,喝茶从娃娃抓起。

 

像类似茶叶这样的健康产品国家有义务和责任规定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每天人均消费3-5克,每人年均消费1000克-2000克 ,国家要正确引导每个人必须为健康喝茶。

 

 

电商进化史:由2C到2B,茶界供应链电商应运而生

2018年,电商的2B模式成为热点。美团也在搞“B”计划,由“到家”到“到店”,用消费端逻辑重构供应链。这表明电商的底层逻辑发生巨大改变,由专注消费端的2C,转向2B与2C并重,以期最终形成“2B+2C”之产销闭环。那么,茶行业可以迎合电商最新发展趋势做些什么呢?

“千里分兵,却不能分进合击”的电商转型

目前行业的一个巨大的痛点是,掌握源头供应链的传统茶企很难走出去,而离消费市场最近的电商往往不掌握供应链,行业存在严重脱节的地方。

当然,传统企业与电商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的解决方案是:

传统茶企试图依托厂商一体化策略,通过跟经销商深度合作,纵深开发市场。这种招数在2016年之前非常奏效,代理商与加盟连锁店能快速有效开发终端市场。但2016年以后市场红利已经释放差不多了,除了头部行情外,茶企、茶商做市场很大程度上是在啃硬骨头,也就是投入大,效果却未必佳。如果不能用新型模式赋能给渠道与终端市场,沿用过去厂商一体化的老套路,传统茶企很难在新时代走得更远。

由此可见,掌握源头供应链的传统茶企要真正走出去,需要重构渠道(即重构2B供应链),赋能终端(要在消费场景塑造影响力,赋能2C)。用公示来表示就是:

传统茶企走出去=重构2B供应链+赋能2C

而电商企业试图用线上线下区隔,并向上打通供应链的方式来解决。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看到供应链与终端市场都被分而治之了,没有形成合力。做得好的电商,在2014年面临快速增长天花板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其将未来的增长极大都放在线下渠道上。这样一来,同时运营线上与线下的茶企就会面临纠结,传统经销商大都忌讳网络销售,为了维护传统渠道的利益,许多电商转型为以传统渠道为主,并对线上线下产品进行区隔。区隔虽然保护了传统经销商的利益,但是他们也很难享受到电商的红利。

转型升级中的电商,大都是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其所能掌握的资源不多,本来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结果在传统与线上不兼容的魔咒下,资源被进一步分散,传统与线上分别做的情况下,往往资源与精力有限,很难做好做精,遑论做大。

电商解决供应链短板的努力,最终使自己陷入了“千里分兵,却不能分进合击”之战略困局中去了。转型升级的电商,应该好好思考一下,电商一定是抢线下经销商的饭碗,而不是赋能给传统经销商?

按照传统模式,线下经销商开发终端其实非常乏力,而迎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电商则是开发消费端零售之利器。如果电商能在消费场景方面赋能给传统经销商商,也就是电商平台做影响力,让经销商去赚钱,这样一来经销商肯定会积极拥抱互联网的。

图为罗逻思维向俊仲号订制的商级商务茶——合卷雪茹型普洱茶。2019,“一支雪茄茶”之创意品牌将引领茶叶消费新风尚。异业联盟,大V赋能,值得期待……

茶界供应链电商:用消费端逻辑及互联网技术重构B端

由此,我们提出了“茶界供应链电商”新模式:

电商转型升级的重心,将由直接做零售的2C,转向服务经销商的2B,以电商过去扎根消费端对消费市场的深度理解,用消费端的逻辑与互联网的技术手段重构传统供应链。针对传统的供应链跟消费市场严重脱节,用消费端的逻辑及互联网的技术手段重构供应链,让消费与供给无缝对接,让经销商拿到适销对路的好产品,这就极大增加了有效开发市场的效率。

在组织好供应链的同时,供应链电商还积极营造消费端的话语权,让拿到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产品的经销商,能快速切入各种优质消费场景,高频有效开发客户。这就是供应链电商的消费场景赋能。

概言之,茶界供应链电商的模式为:以服务2B为核心,重构供应链+消费场景赋能。其公式为:

供应链电商=服务2B+赋能2C

“一支雪茄茶”: IP品牌差异化重构供应链的启示

“一支雪茄茶”,就是茶界首家供应链电商天道缘,与云南普洱茶核心产区南涧县龙头茶企俊仲号联手打造的全新IP化品牌。其很好地诠释了供应链电商重构供应链,并赋能新型消费场景之逻辑。

因“俊仲号”创始人汪俊仲先生亦是一位忠实的雪茄客,2015年春带领其研发团队,取云南勐库冰岛阳面山(正山)300年以上古树标准一芽二叶明前春茶,其芽硕大肥厚、白毫突显“灰白如雪”,再经手工采摘、初制后,高温蒸制,纯手工揉、搓成圆条状,最后取其古茶树径上的完整鲜嫩大叶包裹——“卷如茄”,雪茄型普洱茶由此诞生了。此茶经粗壮、厚实的大叶包裹,不但锁住了明前春茶特有的幽香,又增加了古茶的厚重,使其更独特耐泡、滋味隽永、香气醇厚。此次研发成果奠定了普洱茶新的里程碑,亦使“俊仲号”十年如一日坚持创新理念得到再次升华!

作为俊仲号重要的渠道合作伙伴,天道缘掌门人邱江非常看好“雪茄型普洱茶”的市场前景。其认为雪茄这个著名的嗜好品文化注入普洱茶中,能跳出传统茶的窠臼,用全新的消费逻辑重构消费场景与供应链,能很方便地将茶融进烟酒与礼品渠道,以异业联盟的形式进行跨界渠道开发。

雪茄普洱茶,在普洱茶这个原产地名茶领域中创牌,用“雪茄”这个嗜好品社群中的著名符号,为传统普洱茶重新注入文化灵魂,“雪茄普洱茶”是世界第一款首创的雪茄与茶深度结合现象级产品,无疑是一个极具原创价值的IP。有雪茄文化进行IP赋能后,“雪茄普洱茶”就能很方便进入烟酒茶等嗜好品社群圈子,低成本高效快速地切入各种高级商务礼品消费场景,借助烟酒与礼品渠道的异业联盟,加上大V传播光环加持,形成优质消费场景与粉丝互动的叠加效应,最终打造成高度社交化的高级商务定制品牌。

当前茶界经销商面临的困局是,产品同质化、渠道同质化、文化传播同质化,经销商卖货难,也很难找到足够多的消费者。

“一支雪茄茶”这个高级商务茶品牌,其重构供应链是从差异化出发的,用不同于传统的产品,异业联盟带来的跨界渠道整合,雪茄文化跳出了传统茶文化同质化宣传老套路,无疑能让消费者耳目一新,能极大地方便经销商开发客户,以解决其卖茶难,消费者开发乏力之问题。

在此种意义上,“一支雪茄茶”打造IP化品牌之努力,可以在赋能消费场景,重构供应链方面,给茶界广大从业者带来一些有镜鉴意义的启示!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48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