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茶界泰斗张天福爱国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你不知道的福建,报人与茶

一个是中国最古老最普通的饮品,衍生出的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一脉;一个是能够折射出一个国家文化精神的新闻工作者——当报人遇上茶,茶香滋养了报人精神,报人则将茶道精神演绎得分外瑰丽。笔下有乾坤,壶中见精神,报人笔端汹涌澎湃的不仅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翘盼。

福建是中国茶叶主产区(肖文凤 供图)

报与茶的渊源

19世纪末,世界茶叶格局发生了大洗牌,原本占据世界茶叶贸易总量80%以上的华茶,遭遇了英国人的阻击。他们一边向中国输入鸦片,一边想方设法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开辟新的茶叶基地。华茶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出口话语权就此丧失。

同样在19世纪末期,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作为舶来品,终于实现了中国化的过程,并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近现代史。

报人与茶的交集,可不是“一杯茶、一张报”那么简单,其间的玄妙之处早已注定——1872年,《申报》于上海创刊,其创始者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最初来中国原本是从事茶叶贸易,后来才转行办报。

《申报》创始者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最初来中国原本是从事茶叶贸易。

翻阅徐明新所著《福建新闻史》,发现作为我国茶叶主产区的福建,报与茶的渊源,同样匪浅。

大约在19世纪70年代初,福建出现了为茶叶贸易服务的《茶讯》(Tea Information)。1866年以后的二十年间,福州茶叶出口超过广州、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各国船只驶闽运茶叶遽呈争先恐后之状。”

《茶讯》由福州英商天祥洋行、德商禅臣洋行联合其他经营茶叶的洋行创办,主要刊载福建与外商的茶叶贸易市场行情,系周报,除刊登茶叶市场信息,有时也报道外国人关心的时事消息和地方新闻。

在中国茶文化久远漫长的发展史上,历代文人最先培养起对茶这种饮料的独特感觉。他们最先体会茶之神韵,同时不断丰富茶文化的内涵,引领茶文化的潮流。而报人不仅是文人知识分子,其职业还有特殊性——报刊作为面向大众的广泛性读物,除了传递新闻信息,在思想文化传播与教化方面的功能不言而喻,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有着重要作用。

时代洪流奔腾,报业与茶业都走上了奋发自强的道路。

功夫茶(肖文凤 供图)

茶香滋养报人精神

茶是绝佳的文化载体。一方面,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文人墨客皆以饮茶为雅趣。另一方面,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亦是普通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是最平凡朴素的日常。在不少报人的世界里,茶如影随形,称得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报业先驱、福建闽侯人林白水(1874—1926)的笔致如大江奔流,抨击时弊、为民请命,文风犀利,敢怒敢言,被誉为逢恶必顶的“独角兽”。

林白水(1874—1926年),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记者、报人、新闻工作者。(来源:中国记协网)

有一次他请朋友吃饭,发现口袋里没钱,他说道“给我一盏茶的工夫”,便伏案疾书,一篇千言文章就搞定了。他让仆人将文章送去报馆、要现钱,然后请朋友吃饭。一盏茶的工夫究竟是多长时间已无从考证,从其脱口而出中,可以推断喝茶是他平日里的习惯。

饮茶既可疗嗜睡,又令人常醒觉,因其味清、性俭,更是被赋予了正直、清廉以及智慧明觉的含义。

报人或三五好友点烟、沏茶、唇舌交锋,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下,一篇篇振聋发聩、激昂慷慨的文章见诸报端,成为唤醒民族灵魂、沸腾爱国情怀的利器;或独坐书斋,轻啜慢品一盏清茶,在平展夷畅的心境中以新闻记者的眼光来记录、洞察社会,用文字留下形象的社会真实。

茶叶可饮可食,茶香可浓可淡,但报人茶盏中荡漾的,是共通的家国情怀。

一张报纸,往大了说可以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细微处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出生于福建永安的邹韬奋(1895—1944)是近代中国著名的记者、出版家,由他主编的《生活周刊》及创办的生活书店、三联书店,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影响很大。

邹韬奋(1895—1944年),祖籍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委会沙塘村,1895年出生于福建永安。近代中国记者和出版家。(来源:光明日报)

《生活周刊》(来源:上海徐汇发布)

“求有裨益于社会上的一般人”是邹韬奋的办刊宗旨,受到裨益的,包括日后的“茶界泰斗”张天福。

张天福(1910—2017年),福州人。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茶业界普遍把张天福称为:“茶学界泰斗”。(来源:东南网)

在南京读书期间,张天福成为《生活周刊》的忠实读者,思想上深受其鼓舞和影响。他有一本伴随一生的《生活日记》,这是《生活周刊》对经常订阅杂志的读者的馈赠,封面上烙印着他“立己立人,强国强种”的座右铭。

张天福和他发明的揉茶机(武夷山融媒体中心 供图)

沿着自己订立的座右铭,张老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恢复和发展福建茶叶作出了重要贡献,晚年则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

彼此滋养、互相成就,算得上报与茶之间的一段佳话了。

邓拓,(1912-1966年),福州人,当代杰出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即便在文中写道“白开水最好喝”,但不得不承认,他以前也喜欢喝茶,并且很讲究品茶。(来源:福州新闻网)

邓拓主编的《晋察冀日报》(来源:福州新闻网)

浮沉煎熬是必然

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老祖宗造此字,抑或是告诉人们“人生如茶,茶如人生”的道理吧。

人在草木间(福建嵛山岛采茶时节)。供图:徐新民

人们常说,茶有三次“生命”:第一次来自茶农,第二次来自制茶师,第三次来自茶艺师。

其实,这也是茶所经历的三次“磨难”。茶树,在自然中,栉风沐雨,砥砺风霜,还有杂草、病虫害的侵袭。采下后,或晒,或揉,或摇,或碰,或炒,或焙,历经磨难,从一片树叶变成一枚茶叶。或煮,或煎,或泡,浮浮沉沉,接受沸水的洗礼,重新丰盈饱满,鲜妍的色泽,沁人的芬芳,甘醇的滋味,茶的新生。

茶叶晒青(王震潭 供图)

都说浮生若茶。人生的际遇亦如茶,只有历尽浮沉与煎熬,才能沁出醇厚的茶味。

林清玄曾任台湾《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但此刻,我们更愿意称他为:一个很懂得“品茶品味品人生”的作家。

林清玄(1953—2019年),祖籍漳州,中国台湾当代作家、散文家(来源:搜狐网)

从3岁开始,林清玄就得到了茶香的浸染。他的祖籍是福建漳州,一个盛行饮工夫茶的地方。先祖自明末渡海迁台,到他已是第13代。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饮茶是闽、台两地的生活日常,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稀松平常。林清玄家中院子里有一张石桌,上有一把铸铁大茶壶,下面还有炉子。父亲和邻里乡亲耕作归来,常常围桌而坐,一人端一只小茶壶,对着壶嘴啜吸茶汤,酣畅淋漓。

啜完茶,茶壶通常不会收起来,放着次日母亲来整理。年幼的林清玄,觉得大人们围在一起喝茶,有说有笑,茶壶里一定是好东西,便等大人们走了以后,把壶里剩下的茶汤吸干净。好奇也好,偶然也好,他与茶的缘分就此结下,纵贯于他60余载的人生。

生活,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有人品尝到的是甜蜜,有人品尝到的是苦涩。“每天的生活就像一杯茶,大部分人的茶叶和茶具都很相近,然而善泡者泡出来的茶更有清香的滋味,善饮者饮到更细腻的消息。”在林清玄清新幽远、空灵流动的笔下,不只是满溢的茶香,还有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一杯清茶慰岁月,偷得安闲做诗文。(武夷山融媒体中心 供图)

走过兵荒马乱,当我们回首报人与茶的往事时,是多么庆幸拥有了如今的淡定从容。今日的中国正借助报人、媒体,将茶和茶文化分享至全世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养分,提供一个可以深刻思考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维持和谐友善关系的有效途径。正有道是:“一杯清茶慰岁月,偷得安闲做诗文。”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学名师拾遗, 茗牵先贤一生

《茶学名师拾遗》作者王镇恒先生

王镇恒,1930年9月30日出生于浙江温州市永昌镇新城村的一个医生家庭。青少年时代,他便立志献身科学事业。2020年10月19日,王镇恒先生被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共同评为“杰出中华茶人(终身成就)”奖。2021年6月30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岁。

1950年,王镇恒同时报考清华、南京、齐鲁、复旦大学,但由于生长在茶乡,耳濡目染,对茶叶发生兴趣,遂进入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学习。1952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安徽省农业厅工作。适逢六安实验茶场筹建,王镇恒遂被派去茶场担任技术员。凭着对茶叶事业的执著追求,他不畏艰苦,跋山涉水,对六安地区的茶业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在参加茶园管理和茶叶生产实践的同时,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总结群众经验,撰写了《六安地区茶树栽培技术经验》。

1956年,安徽农业院茶叶专业修科改制为本科,王镇恒调入安徽农学院茶叶系从事茶树栽培学的教学工作。在执教的同时,他积极开展茶树栽培、解剖、生态、生理的研究。他崇尚科学精神,不顾条件艰苦和酷暑严寒,常常是晚上干、假日干,夜以继日、不知疲倦,不仅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成果,还以身作则,以对待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影响和教育青年学生。1976年4月,应摩洛哥王国邀请,王镇恒赴摩洛哥王国实地考察,对种茶可能性进行论证。经考察、论证,认为摩洛哥王国某些地区可以种茶。后来果然种茶成功,从而纠正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专家关于摩洛哥不能种茶的错误结论,于1984年被英国科技中心授予“世界农业科技名人”称号。他先后赴日本、韩国、英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讲学、访问,进行学术交流,也曾接待过法国、日本、英国、德国、摩洛哥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茶叶界同行,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

2019年是中国现代高等茶业教育创办80年,作为我国茶学教育的嫡传者,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将举办以“薪火相传八十载,生生不息兴华茶”为主题的系列纪念活动。90高龄的王镇恒先生得悉消息后,欣然题写了“发扬优良学风,培养茶业人才”贺词,并将我国茶学教育五位主要创办者的奋斗史编集成《茶学名师拾遗》。

20世纪,中国建立了完整的茶学教育体系,涌现出了一大批献身茶学教育的名师和教育家,吴觉农、王泽农、 陈椽、庄晚芳、张天福就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在茶学教育的讲坛上,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为茶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做出巨大贡献。《茶学名师拾遗》 通过对五位名师的深情回忆,勾勒出他们献身茶学科教事业、践行茶人精神的高尚情怀。他们是全体茶人学习的楷模,永远激励着我们为中国茶业事业不懈奋斗!相信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复旦大学部分师生在吴南轩代校长带领下,辗转西迁到重庆北碚继续办学。1939年底 ,时任中国茶叶公司协理吴觉农向复旦大学教务长孙寒冰建议创办茶叶专业。次年,由中国茶叶公司资助经费在复旦大学创办茶叶组和茶叶研究室,设四年制茶叶本科和两年制茶叶专修科,吴觉农先生担任首任茶叶组和研究室负责人,这是中国高等茶学教育的肇始。

吴觉农先生

1938年,王泽农先生协助李亮恭筹建复旦大学农学院,后来又参与茶叶组创建工作。1946年, 复旦大学回迁上海,王泽农先生出任复旦大学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主任。历任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大学农学院、安徽农学院教授,创立茶叶生物化学学科课程体系。

王泽农先生

1940年,陈椽先生赴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讲授茶叶课程。抗日战争胜利后,受聘到复旦大学农学院任教。1949年后, 先后担任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主任、安徽大学和安徽农学院茶叶专修科主任、安徽农学院茶业系主任。在制茶学、茶叶经济学、茶史学等多学科有开拓性贡献。

陈椽先生

1938年,庄晚芳先生在福建省福安农校讲授茶叶课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复旦大学农学院,安徽大学农学院,华中农学院和浙江农业大学从事茶学教育,是茶树栽培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庄晚芳先生

1935年8月,张天福先生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延聘李联标、庄晚芳等执教,培养出吴振铎等优秀茶叶人才。

张天福先生

著名的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茶界泰斗”,“世界杰出茶人贡献”奖,享年108岁。1942—1946年,张天福应聘到福建协和大学任教,他仍利用教学机会,积极收集茶叶资料,编写教材,搞好茶业教学工作。1946年后,他又回到崇安接收全国茶叶研究所,成立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崇安茶叶试验场,继续从事茶业科研,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王镇恒先生不仅热情倡导“爱国、奉献、团结、创新”的茶人精神,而且努力实践茶人精神,他不愧为茶人精神的学习典范,不愧为“服务三农”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学习王老爱国奉献、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学习王老的为振兴中华茶业、献身茶学教育事业、艰苦探索精神;学习王老的认真做事、低调做人的敬业精神;学习王老对工作热情负责、对业务精益求精、对茶叶事业无私奉献的茶人精神。我们茶界为有王镇恒先生这样的茶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为失去王镇恒先生这样的茶人而感到万分伤心和悲痛。

来源:茶贵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