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玻璃泡茶师

找到约7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星球测评 | 腻烦了传统茶具?送你四种最新颖的泡茶大法,又酷又帅!


大家好,欢迎来到茶叶星球测评空间站,今天,我们来玩点不一样的~~

盖碗奶茶、煲仔奶咖,潮人们无所不用其极,各类器具纷纷被开发,So,你还在用传统的紫砂壶、盖碗、玻璃杯泡茶吗?

其实啊,还有很多很有趣也很有新意的泡茶方法,想知道吗?赶快往下看,性急的小伙伴可以直接戳视频观看~~



试试法压壶,孙俪也在用哦

最近孙俪用法压壶冲泡六堡茶的小视频广泛传播,的确,法压壶确实很适合用来冲泡黑茶比如六堡茶、熟普,孙俪泡茶很有想象力也不拘一格,堪称时尚泡茶达人了。

据说,这个造型的冲煮器具是1852年由两个法国人Mayer和Delforge发明,而我们熟知法压壶是1929年,一位马力金工匠人和一位商人共同得到了一份名为——“活塞过滤咖啡装置”的专利(专利中描述了一种与活动杆相连的金属罐,杆子底部有孔洞,上下各夹有一层法兰绒。手动拉动活动杆后,活动杆就在圆柱形容器中活动。“将拉杆按到底,”发明者写道,“过滤后的咖啡就留在了拉杆上方,清清爽爽。”)随后,一家米兰公司注册了法压壶的修改版本专利后,法压壶才渐渐被人熟知。

法压壶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实用,不仅可以泡咖啡还可以泡茶(听说,法压壶起初用作冲泡红茶,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冲茶器)

还有的小伙伴用它打奶泡、压果汁,请自动脑补画面~

当然,它也有难以克服的劣势 —— 难冲洗,滤网容易留有咖啡油脂,长时间会有油蛤味。(小技巧:用开水烫他,可以干掉一大批残留油脂)


冲泡方法:

1.温器

2.磨豆——茶叶不用研磨,可直接使用原叶茶

3.投粉——投茶(8-10g)

4.冲泡(冲泡咖啡时可用搅拌棒搅拌,搅拌后的咖啡粉容易浸出油脂;350ml-400ml)

5.浸泡(茶叶浸泡30秒)

6.按压、出汤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建议用茶:条索大(身材魁梧的)岩茶、单丛;深度发酵的黑茶(熟普、藏茶、六堡茶等)

PS:法压壶还可以打奶泡哦~绵密的奶泡超出你的想象,赶紧DIY一杯奶盖茶吧!喜欢甜食的小伙伴,记得加糖哦!


咖啡手冲壶泡茶,很有大师范儿

你能想到发明这种“滤泡式冲泡”方法的人是一位家庭主妇吗?她叫梅丽塔,德国人。100前的这项发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饮用咖啡的历史。梅丽塔喜欢喝现煮咖啡,但她是一位完美主义追求者,非常讨厌留在残留在齿缝间的咖啡渣。终有一天她突发奇想,在铜碗底部打了一个孔,从儿子的书包里拿出一张吸墨水纸放在上面,冲入热水,顿时醇香的咖啡便透过吸墨水纸滴入壶中。她就这样发明了能滤渣并保留醇正咖啡香的滤泡方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挑剔的人往往会创造出新东西,因为,她们挑剔)后来,她注册了“梅丽塔公司”,并用自己亲笔签名Melitta作为产品注册商标,直到现在。

故事讲完了,为什么在那么多咖啡器具中,手冲咖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常见的非重型设备咖啡器具:摩卡壶、法压壶、爱乐压、虹吸壶、比利时皇家咖啡壶、聪明杯、越南滴滤杯、冰滴咖啡、法兰绒咖啡、冷萃咖啡、爱尔兰咖啡

因为,手冲咖啡最大的特点——变化。

咖啡豆的研磨度、水温、粉水比、冲煮时间、闷蒸时间、萃取时间......每一项参数都会影响咖啡风味。所以要得到一杯无涩感,风味明显,回甘很强烈的咖啡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手冲咖啡的器具也有很多,比如:HarioV60、沙漏咖啡壶、卡里塔蛋糕滤杯。接下来,咱们试试用手冲壶冲茶叶~


冲泡方法:

1.叠滤纸、放滤纸

2.磨豆——把茶叶碾碎

3.温器:把滤杯、滤纸、分享壶,用热水温热;再把分享壶中的热水倒入杯中,温热杯子(是不是跟泡茶的步骤很像?)

4.放咖啡粉——放茶叶

5.冲泡:闷蒸20s+冲泡。细水流、稳定的、旋转注水,使每片茶叶都被浸润到(ps:冲咖啡可不是这样哦,emmmm,更难一些)

6.品饮:啜吸法(像喝粥一样,使茶汤快速雾化在口腔中,在“岩茶”那期分享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跳阅。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建议用茶:高香型茶叶,如单丛、祁门红茶或者是你的最爱,所以我选择了老寿眉,你也可以混一些花、果在茶叶内,或者放在分享壶中,也很美味哦!

各种配搭,等待你开发~PS:茶叶要碾碎哦!


妙用香槟杯泡茶,很是优雅!

除了咖啡器具,酒器也可以用来泡茶哦~

酒杯泡茶,首选身材担当——香槟杯。

香槟杯杯身与闻香杯相似可聚香、玻璃材质易观汤色,适合冲泡嫩度较高的茶,比如龙井、恩施玉露、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

冲泡方法:

1.温器

2.投茶(1g)

3.注水(水温85℃,7分满)

4.静止30秒后,即可品饮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最后,祭出星球boss神器:智能泡茶壶!

最近发现,老板出差再也不吐槽没茶喝了,感觉自己要失宠了~

暗暗观察中发现,老板竟然有“随身泡茶小秘”。

不仅会语音提示泡茶时间,还自带音乐,我不服气!我要一决高下!


“主人您好,我是您的泡茶小助手”小巧玲珑、随身携带、方便清洁,这样的小可爱我也好喜欢~但我不能怂!

通过和老板的深入探讨,发现这枚小可爱还式有提升空间的:比如玻璃材质的她在茶汤展现上欠佳,如果是景德镇的高岭土瓷器材质茶汤表现会更胜一筹。所以老板,也只是出差的时候会带上。。。

泡茶选择模式上没有黄茶,普洱茶也没有做生普、熟普的区分,要知道生普属绿茶、熟普属黑茶,在冲泡上不太相同哦~

所以,看来我的地位目前也并不会轻易被动摇的,哈哈哈!

难度指数:

趣味指数:

滋味指数: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泡茶基本步骤:

泡茶没那么难,掌握逻辑,勤加练习(手法),动脑思考(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容器大小、投茶量多少、出汤时间等等),你也可以泡出超级无敌好喝的茶!

泡茶的基本逻辑:温器、投茶、醒茶、冲泡、出汤、品饮

②咖啡器具大全:

视频中的小姐姐(艺凡)是持证(SCA)咖啡师哦,她曾写过一篇关于“咖啡器具”的文章,基本罗列了all咖啡器具,感兴趣的下伙伴可以点击跳阅“可能是最全的咖啡器具合集”。艺凡手动笔芯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中期茶与老茶 协调的智慧

一款好的中期茶或老茶口感特别协调,苦涩味经过时光的洗礼已转化得柔和,没有明显的苦涩味,更多的是甘甜,生津。如果是年份久远的老茶,还多了甜润顺滑的感觉,喝下去后身体会微微发汗,变暖。

在针对普洱中期茶与老茶(以下简称为中老茶)的话题讨论中有两类茶客特别容易针锋相对,僵持不下。一类是认为中老茶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显现出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本质,茶汤滋味醇厚,茶性温和对肠胃无刺激,对睡眠无影响,适宜任何体质的人饮用。另一类则认为中老茶大多出自珠三角沿海地区,带有某种特殊仓味,难以接受并强烈排斥。如何通过冲泡、品饮判断一款中老茶的品质,是这类群体最关注的话题。“市场中有部分不成熟的普洱茶消费群体对普洱中老茶有着很深的误解,也许是以前有过不愉快的品饮体验,或者被人误导,才会错误地认为霉味就是中老茶的味道,普洱茶通过一定时间的合理仓储,陈化与发酵后,很适合饮用。”东莞市春福润茶叶有限公司双陈普洱创始人陈永堂开门见山地说。

有着近二十年普洱茶仓储经验的陈永堂根据十几年的藏茶、泡茶、品茶经验,围绕普洱茶大叶种、紧压茶以及陈年的特点,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有理论体系,有实操指导的“普洱茶专业冲泡技术·双陈泡茶法”。从2007年开始,双陈普洱每年都会召集全国各地的经销商到东莞双陈普洱总部进行30~40天的内部培训与考核,包括普洱茶的年份审评、仓储审评、普洱茶冲泡、品鉴等内容。

选器与聚热量

清楚我们来意后陈永堂安排了一场茶会,一边喝茶一边细细解读双陈泡茶法。“双陈泡茶法只适合泡干净的茶,用紫砂壶冲泡会把茶优缺点表露无遗,茶稍微有一点不干净都能从茶汤中体现出来。”茶会开始前,陈永堂向我介绍道。

主泡师准备了一生一熟两款15年的中期茶,待铁壶烧好水,主泡师缓缓将沸水注入450ml的大紫砂壶中温壶片刻,紫砂壶均匀受热后倒出热水,投入干茶。“我们泡茶是为了把茶叶里的香、涩等滋味发挥到极致,冲泡中老期茶和新茶的最大区别在于聚热量,中期茶和老茶经过长时间存放和后发酵的程度,干茶纤维舒张比新茶难,因此冲泡时需要泡茶工具有更长的保温能力。我们用‘高低’理解水的温度,用‘多少’理解水的热量,在同一地区烧水,水的沸点和温度是相同的,但使用不同器皿烧水,水的散热量却不一样,比如用玻璃壶、陶壶、铁壶、银壶、铜壶等,实践证明使用铁壶、银壶、铜壶烧水能有效保持水温与热量,是比较理想的冲泡中老期茶的注水茶具。”陈永堂说。

茶具的选择对茶叶口感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起较大作用,冲泡普洱茶的最佳器皿首选宜兴紫砂壶,泡茶前要观察普洱茶的工艺、年份、茶叶等级,再选择适合的紫砂壶。而紫砂壶有大、小、高、扁之别,通常器形大(350ml以上),身筒高的紫砂壶壶壁较厚,聚热量会较高,适合冲泡年份久或等级高的普洱茶;壶身扁或壶口较大的紫砂壶,散热快适合冲泡中期普洱茶;器形小(250ml以下)的紫砂壶通常壶壁较薄,聚热量相对较低,适合冲泡新茶。“我们今晚就选择了身筒高,腹圆、容量大、聚热量高的紫砂壶。”说完陈永堂递给我一把紫砂壶,除了壶身较大外,壶壁厚实拿在手上很有分量。

“有人问我难道用盖碗泡中老茶就不可以吗?我说不是,任何器皿都可以泡中老茶,但茶汤不均匀。我们用同一款中期茶做了无数次实验,用不同器皿冲泡茶汤滋味有很大差别。盖碗泡出来的茶汤爽口带甜,但茶汤的滋味少了很多,没有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汤层次感丰富,因为水注入进盖碗散热很快,茶叶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张水温就下降了,茶溶解于水的物质少了很多。冲泡中老期茶的要点在于水的保温时间和热量,这样才能把茶中物质释放出来。冲泡40年以上的普洱茶,正常冲泡后其实还没有把茶中滋味完全泡出,这时候用煮茶的方式把剩余物质释放,你想花了40年时间存放的茶,只泡不煮多可惜。”

生茶、熟茶的选器与投茶量

不少喜爱中老茶的茶客会通过自媒体分享一些使用不同器皿,冲泡不同年份普洱茶的感受,对选器颇有心得的陈永堂分享了冲泡中老期生茶与熟茶的茶器诀窍。在相同条件下云南建水紫陶冲泡30年以上的老茶,与紫砂壶没有太大分别,但冲泡20年以下的中期茶汤感就有很大差别,因为建水紫陶泥料密度大,透气性比紫砂壶弱,茶汤中会带有茶叶闷味。年份越久的熟茶,需要质地细腻的紫砂壶冲泡,因为紫砂壶透气,相对封闭。15年左右的熟茶,用正常40目的紫砂壶冲泡。15年以上的熟茶用50~60目的细腻紫砂壶,茶汤会特别柔滑。

双陈泡茶法有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特点:一、泡茶选250ml以上的大容量紫砂壶,保温性强利于茶叶的舒展和滋味的溶出;二、投茶量足,每100ml水投茶4g~5g,使茶汤滋味丰富、饱满;三、泡茶不用过滤网过滤茶渣,呈现普洱茶原滋原味,茶汤浓淡度由主泡师掌控。“双陈泡茶法不仅对泡茶器皿要求较高,同时对主泡师技术和经验有较高要求,他们需要通过专业的分析和判断,采用适合茶品的冲泡方法,将每一道茶发挥好。你看我们现在喝的茶汤颜色,陈红透亮没有杂质,这与普洱茶本身的品质,和泡茶师的冲泡方法都有关系。”他拿起茶桌上的公道杯,对着灯光晃了晃,汤色油亮干净。

整块起茶

由于普洱茶的紧压性质,我们通常会沿茶饼边缘将茶分层撬开,双陈泡茶法对于起茶很有讲究。陈永堂认为,一饼完整的普洱茶,茶饼饼面和里面的陈化度是不同的,撬茶时尽量保持茶块完整,在同一位置上取上、中、下三层茶,这样取茶泡出来的滋味才会系统,如果分层撬开,喝到的只是同年份表面陈化的滋味,没有喝到茶饼中层的味道。

双陈为此做过很多次试验,一饼茶同样的水温、时间、投茶量和冲泡手法,但撬茶的位置不同,冲泡出茶汤的滋味就会不同,“撬茶如同采样,采集回来的样板不准确,滋味肯定有差异。一饼茶表面易陈化,内部陈化较慢故里茶与面茶的滋味就会有区别,普洱茶经过多年陈化后人们都希望喝到其完整的滋味,而不只是普洱茶其中一部分的味道。找一个比较松或有孔、缝的地方开始,针尖向前不要出现左、右手交叉现象,避免刺伤。茶针向着前插入茶饼后向前暗力推进,推不动时即可轻轻撬起完整的薄片。”陈永堂一边说,一边演示。

假如遇到压得特别紧实的中老茶,冲泡之前一定要先用开水温透紫砂壶,再把整块茶放进壶内15分钟左右,让中老茶在有湿度、有温度的空间里慢慢苏醒。

软水泡茶

除了泡茶工具外,泡茶的水也是决定茶汤口感的重要因素,为了选取适合的水泡茶,陈永堂买了全套测量水质的仪器。每次有人介绍哪里的山泉水好,他都会带着仪器去取水。“试了很多水,中老期茶适合选用软水冲泡,特别是PH值7.3左右的水。PH值是水的酸碱度,软硬度指的是水里的矿物质含量。水里含有钙镁离子含量不同其软硬程度也不同,含钙量特别高的水冲泡出的茶汤不好喝,很粗糙,不绵口。判断一款水的钙镁离子含量可以看烧水的不锈钢壶,如果烧几次水壶中就出现壶垢,说明不适合泡茶。”

从苦、涩味中识茶

品茶汤的协调性

因普洱茶具备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人认为普洱茶新茶只是初制茶,还没有完全具备普洱茶的特点,因为普洱茶的意义在于合理仓储之中的陈化与后发酵,而普洱新生茶还没有进入到这个必要环节。

新生茶基本带有较为明显的苦涩味。运用仓储技术是否能加速普洱生茶苦、涩味的转化时间是很多业界人士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对此陈永堂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的经验,“这个问题我保留个人观点,多年的经验累积我认为无论在哪一个地方存茶,除了大气候对茶有影响,仓储技术有差别之外,普洱茶的苦味不会因为仓储环境而加速转化。比如在昆明存茶,由于大气候条件决定了空气中含氧量偏低转化较慢,和南方仓储出的普洱茶在香气、汤色上都有很大差别,但茶本身的苦味是没有分别的,普洱茶中苦的滋味只会随着时间的递增而慢慢降低,不会因为存茶的地点和仓储技术加速茶中的苦味减弱。”

“判断一款中老茶的品质,最重要的就是茶汤的协调性。”陈永堂说,“一款好的中老茶口感特别协调,苦涩味经过时光的洗礼已转化得柔和,没有明显的苦涩味,更多的是甘甜,生津。如果是年份久远的老茶,还多了甜润顺滑的感觉,喝下去后身体会微微发汗,变暖。因为每人味蕾敏感度不同,对苦涩味的感受有不同,有些茶喝下去后的苦涩感是停留在口腔和舌面很久散不去,有的茶虽然有苦涩感,但很快就转化为生津,甘甜。切记,茶汤中的涩感会转化为润滑,生津。苦味转化出的就是甘甜。”

陈永堂之前在西北喝到一泡普洱茶,从汤色判断最多4~6年的普洱茶,但茶叶中的涩感在口腔里转化得很快,他认为是30多年的老茶,带回东莞储存后每过一个月,茶汤味道就越往老茶转变,最后证实这一款茶是40多年的老普洱茶。“茶叶的涩感由存放空间的干燥度决定的,比如仓储空间的湿度常年低于60%,不利于涩感转化,就会呈现出汤感不够滑,不够润,涩感只能随着普洱茶的真实时间而慢慢转化。因此,这也是鉴别一款中老茶真正年份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普洱茶没有被消费者所熟知的年代,喝茶只讲究色、香、味三个要素,现在喝普洱茶多了一项色、香、味、气,但茶气是一种难以具象化的个人感受。

对于茶气,陈永堂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喝的每一种茶都有茶气,只是表现得明显与否,好比大家说绿茶有清香,普洱茶也有清香味,只是没有绿茶表现得那么强。同理普洱茶的茶气相对其他茶类很明显,如果一款中老茶具备色、香、味、气四个要素,我们就能判定这是一款好的中老茶。如果没有这几要素,那么可能是茶叶原料不好,或者存放出问题茶被放坏了。”

中期茶与老茶的时间轴

双陈普洱对于中老茶时间的界定,分两个概念,第一是成品茶,可以入口喝的茶,熟茶至少仓储3年以上,生茶仓储6年以上。陈永堂认为到了这个时间段普洱茶后发酵的特性才逐渐显现出来,否则还是普洱茶原料。他从口感协调性区分中期茶和老茶,将10年~25年之间的熟茶定义为中期熟茶,25年以上则是老熟茶。15年以上的生茶定义为中期茶,30年以上的生茶,归类于老茶,更稀有的则是印级茶和古董级的号级茶。

年份的综合审评

消费者怎样才能对一款中老茶的年份做出最基础判断是绝大多数茶友十分关心的问题。陈永堂在解答前把上一泡中期茶的叶底倒在白瓷盘里用茶夹铺开叶片说,“我们鉴定一款普洱中老茶的年份需要把多个元素综合在一起。第一、颜色,茶汤颜色越清透代表年份越久,颜色清透不是茶汤的深浅度,而是略带油光的透亮。第二、口感,之前谈到的口感协调性,排除仓储的问题茶汤口感越协调说明年份越久。第三、干茶,颜色向红褐色转变程度越高说明年份越长。第四、叶底,生茶:6年之内生茶的叶底基本呈现黄绿色;10年左右的生茶绿色渐渐褪去变成黄栗色;25年左右的生茶叶底呈现红褐色,红色多,褐色少。30年以上生茶叶底完全是红褐色。熟茶:5年以内的熟茶叶底大多为褐黑色,10年左右的熟茶黑色逐渐褪去呈现浅褐色。20年左右的熟茶成为褐红色,时间越往后,颜色越褐红。这四大元素综合在一起才能判断一款茶的年份。由于熟茶的饮用特性,还没有存到时间就会被消耗,所以市面上有年份的好熟茶特别难找,但我还是要提醒读者,熟茶同样可以用涩感来判断年份,由于熟茶是全发酵茶,涩感没有生茶那么明显,熟茶转变速度也比生茶快。最后大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年份越久的熟茶叶底越来越像老生茶,年份越久的生茶叶底就越来越像老熟茶,生与熟的殊途同归。

回顾普洱茶中老茶的出现你会发现有这样一种转变,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时普洱团茶重现于世,那个忙于解决温饱的年代金瓜贡茶背后的价值似乎没有在内地引起很大反响。时光一晃近60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与价值逐渐被茶客们认可,不少内地茶客从香港、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的茶人手中高价购买普洱号级茶、印级茶。当然,能喝到一泡天价老茶是件可遇不可求的事,于是不少仓储10年~30年的普洱中老茶消费市场逐渐从小众消费进入大众视野,中老茶的消费市场也随之热起来,部分茶客的注意力已从哪一座茶山,哪一棵茶树,转移到眼前这杯经过时光历练后成熟的茶汤之中,品味时间留下的味道。

原文刊载《普洱》杂志

2017年7月刊

作者|小妖楠

摄影|段兆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都在茶的世界里平行而过一一第十二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散记

旷达斋 录 原创作者:小小

"六悦河茶艺国际交流团"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都是"六悦河茶学堂"的老师与学员。沈和玉与"六悦河茶学堂"结缘已四年,是高级研修班的首批学员。她在广州创制了"小茶犊"品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次随团参加第十二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她写下了《我们都在茶的世界里平行而过》一文。这篇散记,以她独特的视角与眼光,看待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看待中日韩三国禅茶艺术的异同,看待韩国茶文化的现状,虽然是个人考察与体验,却有普遍的价值和启迪。文章有鲜活的经历,有深入的思考,有精彩的意趣,虽然文字较长,却引人入胜,颇有余味,值得一读。

 

 

回来两天了,首尔的阳光一直很明亮的在脑海里闪耀。路过一些城市的街景,总会被一些熟悉的味道勾起了回忆。仁川机场的海风,点燃了夜里繁忙的韩国城市。

 

一人独行,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

 

韩国也是一个不擅长英语的地方,因此带着中国式英语的我更加毫无作用,完全靠着手机百度翻译,让手机和手机沟通的方式达到集合地。

 

 

此次是余悦教授带领我们受邀参加第十二届国际禅茶文化节交流大会。

 

来到集合地多是中国,日本,以及韩国的茶人。这点其实不难理解,尽管全世界都在喝茶,但是把茶上升到“道”及其他的研究,目前全世界确实只有中日韩,上至千年都是可以梳理出脉络的。

 

我在集合会上的欢迎晚宴里,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老师,其中有日本的沧洋老师,韩国的崔会长,及我们国内几个茶界大咖,如余悦教授,寇丹老师,舒曼老师等。

 

他们大多都开始白发苍苍,研茶一生,著作无数,为茶在世界的流动和推进,努力了一生。

 

 

     

第二天是禅茶大会开幕式和论坛活动。开幕式上来自三国代表,用不同的仪式礼敬自家的禅茶老祖,现场一片庄重,令人感动。

 

我们都活在了现代,那些传统的礼仪只有在电视上看的到。在这样的传统仪式上,我们却有感同身受的触动,连空气和呼吸都是有质量的。仪式感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够很真实的透出一种本能的情感,这种情感是被环境催化出来的最直接的体现,因此也能够感动人。

 

白发苍苍的茶人,用着最传统的方式与上千年的茶人对话,那种时间和空间的流动如果不是在现场,其实是难以描述的。

 

  (摄于首尔博物馆)

 

(日本仓沢行洋教授与作者合影)

下午的论坛上,多是三国学者关于茶不同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因为多是韩文和日文,听着确实很是晦涩。茶是全世界喝的最多的饮品,能够深入研究的人却寥寥可数,我跟随余悦教授快四年了,在这个老学者的身上,总觉得文人是很孤独的,文化的提炼和传承太难了,更别说商业变现了。

 

(著名茶学专家余悦教授与作者合影)

 

第三天,首尔,雨天。这天正好是茶艺公演的日子。我的那几个优秀的同学们将会在今天代表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用演绎的方式传达他们对茶和对茶道的理解。

 

几年的同学情谊,我们的感情很好,日常里联系的不多,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平日里他们都是桃李芳华的老师,聚在一起,跟在余教授的身边,我们都像他的孩子一样,很是放开的热闹和搞怪。

 

  

韩国的啤酒加炸鸡,在严肃了一天后极力的勾引我们在午夜放纵。

 

大东门繁华似锦的免税店更加是我们这些女同学们的天堂,韩国就是化妆品的特产国,本土品牌品质很好,价格公道,比国内的要好很多。

 

在每人手上都有百万的韩币的基础上,我们都笑着是来为韩国的经济做贡献了。开开心心,吵吵闹闹的,像孩子一般的过了我们在首尔的第三天。

 

 

只睡了几小时的女孩们一早冒雨到首尔剧院准备公演。

 

这次公演是三国的代表团同台交流。肩负为国争光的使命,在国内已经是茶人榜样的,授课无数的女孩们多少有些紧张。

 

 

公演在韩国的剧院,是出售门票的,购买门票来观看的人还是挺多的。对于这点其实我觉得很感动,学茶的路其实很辛苦,茶道的演绎是需要时刻精进的,不仅仅是肢体动作,还有必须是知晓历史文化,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真正的茶艺,不是几句“高山流水”,“韩信点兵”就可以说明的。每一个动作不是为了取悦看的人,更多是为了见自己。门票其实不贵,但是这是一种对艺术的尊重。

 

茶艺,其实是一门艺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公演的节目都很好,也很成功。中国和日本的茶道其实分别很大中国的茶道趋于日常,体现了“和”还有“雅”,日本的茶道趋于自我,体现了“寂”和“清”而韩国的茶道,比较接近日本的,但是又有一些本土文化的影子,相对于日本茶道,会热闹一点和随性一点。

 

 

 

夜晚里来到首尔传灯寺参加韩国茶人安排的以茶礼佛的仪式,众人诵经后,看完韩国资格最深的茶师在宝殿为三宝奉茶后,我偷偷的溜到小院,和韩国茶人喝起了茶,那天夜里月亮很清洁,我在那里遇见了我的“偶像”,一个银发满头的日本茶人,在她身上觉得一个人一生做好一件茶事也很不错。顿时之间为以后不需要再考虑要不要转行而感到心安。

 

 

这几年的茶行情并不好,身边很多朋友都转行了,那时候我也动摇过是不是该换一个相对来钱比较快的行业。茶人其实还真的满穷的,饿不死,吃不饱,就是乐得自在。

 

 

在赶了5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凌晨3点到了第二会场釜山弘法寺参加百家茶会。

 

 

谈不上是不是因为上辈子来过这里,清晨望向窗台的那一眼,我就爱上了这里。林落的小村庄,远远的被黄色的杏树,红红的枫叶树包围着,远方的山,就像不小心被颜料打翻泼染了一般。阳光特别好,穿过矮矮的房子,很光明的样子。耳边传来了许多孩子的笑声,我纳闷的一看,原来这里是一个户外的游乐园。

 

 

收拾片刻来到了弘法寺,来不及理会行李,我们直接就往有茶席的地方跑去。有足球场差不多大的草坪上,各国茶人都已经摆上了茶席,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千利休的百人茶会。

 

 

大家席地而坐,在不同的茶席流动。我特别喜欢日韩的茶器和茶点心,各式的点心很精小可爱,承在纯黑色或者纯白色的器皿上,就静静的都有一种美感,让人不舍食用。

 

说做茶需要一颗玲珑的心,这份心思需要很细很细,需要心平气和时候的认真聚神,需要心无旁骛的不计付出,需要虔诚的用意表白。

 

 

在小小的茶点心里可窥一斑。在韩国,不论是被接待的顶级茶会上,还是我们自己点茶,茶点的精致都如影随形。这样一种精致感让人很着迷。

 

韩国是一个喜欢彩色的国家,在他们的茶器里倒是可以看出一二,他们会把很绚烂的颜色用在木漆的茶杯上,让喝茶变得很快乐也很年轻。

 

也有一些久远感觉的陶土做的茶具,说真的,我比较不能欣赏他们的拙朴,相较之下,作为中国人还是比较骄傲,我们的瓷器文明真的远在世界水平之上。中国的茶多数是六大茶类的工夫茶,日本多是抹茶,而韩国倒是多了一些花草茶。一开始我对这个有些不大清晰,但是在后面多少知晓一些。

 

 

茶会延续到下午才结束。韩国茶会南会长为我们安排了与釜山最有影响力的一个茶会组织做交流。

 

我们享受了总统都没有机会享受到的最高级的茶道礼遇,为我们煮茶的是韩国最有名的茶艺老师,为我们奉茶的也是当地的老师们。

 

在场除了我不是老师之外,我们的女孩们也都是国内顶级的茶艺老师,所以即便是语言不通,也丝毫不影响大家的交流。

 


 

韩国的白浚老师早期在中国学习了两年的茶道,通过了高级茶艺师以及高级茶评师的资格。茶室里有一个奖牌,上面写着“中道第一”,他问我是不是“中国的茶道第一”的意思,我和他说,中和道是要分开理解的,在中国,“中”代表了“中正平等”的思想,“道”应该指的是茶道。茶道应该在中国是儒道释三种哲学思想的载体和体现。

 

 

对于这个观点,后面在釜山女子大学的茶博物馆里就得到的证实。

 

 

这个茶会组织在当地是以推广茶道为主的培训机构,老板非常有钱,在釜山有很多产业,包括我们当天入住的酒店,及吃饭的酒店都是她的产业,她开设这个培训机构收费并不高,一节课大概就是百元左右人民币。这在韩国基本就是保本维持日常的收费。

 

 

韩国的茶道和花道都是贵族活动,玩的成本很高,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的。老板是个中年妇女,非常谦虚,她知道余悦教授在国内的影响力后,非常尊敬,更说自己每年都会到浙江大学学习和交流。

 

有时候,人做点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其实还是很幸福的。


 

 

釜山临着海边,这里的海水和天空一样都是干净而且湛蓝的,国内的靠近岸边的海很多都被圈养起来做养耗场了,但是这里没有,海就是海,海鱼就是海鱼。我们去了釜山的海东龙宫,和国内的大部分禅寺一样,有观音,有大雄宝殿,有弥勒佛,其实在这些很传统的地方,满是中国文化的影子。

 

 

想到这点同行的蔡同学就一路在寻找,不断的在证实韩国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实蔡同学应该去景福宫走一走,他们的皇帝着装是中式的,圣旨,仪轨记录,全部都是汉字,哈哈。只是可惜,韩国废除了汉字,启用了现在毫无美感的韩国文字,可能也是为了彰显他们独立自由的强烈意志吧。

 

这几天试着去听懂他们的韩语,我是潮州人,发现有些发音和我们潮汕话很接近,难怪有记录说,潮州话是目前最接近唐朝语言的方言,程同学念念不休的是自己在韩国多呆一个月,估计都能听懂韩语了。

 

 

釜山有个“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茶馆,据说这个茶馆在韩国都是很有名气的,来打卡的人不少。

 

 

茶馆位于建筑的二楼,一部分区域是榻榻米的,一部分是茶桌的,一些外国人大多喜欢靠着茶桌,每一个茶桌都挨着落地窗户,窗户外面就是一片没有边际的大海,海面上时不时会有鸟飞过,那个感觉就像看着韩剧一样,每个人都是主角。

 

 

临着海边是一条典型的韩国公路,我觉得韩国的公路确实很有意思,都是盘山而去,要比国内的陡峭一些,韩国地方不大,很多房屋都是开发山坡而建,路面指示很粗大明显,但是非常干净,我自觉像我我这样车技的人在韩国开车和停车都是很挑战的事情。

 

 

我们包了最大的榻榻米的那家,也包下了最好的风景,除了漂亮开阔的海平面,还有各个角度穿梭而来的阳光,那时候才真正明白什么是“时光”的意思。都说美好都是用来虚度的,我们愿意放下一切,和有趣的朋友们一起虚度时光。

 

 

这次我们可爱的师母因为担心余教授的身体,也一同前行,一路上呵护备至,二人甜蜜有余,相敬如宾,让我们小辈们都非常的羡慕。正好那天是二老结婚四十周年日,我们这些小年轻都非常的兴奋,平日治学严谨的余伯伯当场就给师母很有爱的单膝奉茶,那个感觉犹如求婚模样,只是把戒指换成了一杯清茶。师母的脸上既是幸福也有一些羞涩,我觉得当时候的空气都是甜的。婚姻四十年,还能如此甜蜜和彼此理解,让我们深受感动。

 

 

这个世界上,能走到一起很容易,能相守一生的减半,能够不陷于日常柴米油盐的琐碎里磨去耐性,能够保持浪漫的没有多少。我在二老身上看到了夫妻之间的那种理解尊重还有成全,这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点。

 

靠着釜山海边吃了一顿不错的海鲜汤泡菜饭,稍微安慰了下我们的肠胃。回国后的龚同学第一时间就是上称,发现自己8天瘦了5斤,直叫说她妈妈都不认得她了,这点怪不得她,我们在韩国七天,每天基本都是泡茶和泡饭,为此我们总是强烈想念“肉,肉,肉”。韩国的饮食挺有意思,家家户户都有泡菜缸,简直无泡菜不欢。他们说是因为韩国一入冬就寒冷,泡菜是储粮。

 

 

我觉得韩国的饮食精神非常好,对待吃饭这个事情非常的认真。所以大街小巷上最多就是吃饭的地方,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泡菜加泡饭。

 

回国给儿子带了一个韩国的铁碗,上面有个“福”字,就是想提醒自己,只有好好的对待吃饭这个事情,才能好好的生活,吃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sdfd

 

最感动的一餐应该是我们来到河东郡第一个做出茶的地方,山上的师父知道我们过来,特意下山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午餐,那一天我们集体感恩,颗粒不剩的把饭菜都吃完了。

 

我想以后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爱的人再这个地方,这里的路是被金黄色的杏树交织着延伸的,这里的窗户推开,就像一幅画,一探头就是满树橘红色的柿子果,这里门前还有一棵很古老的杏树,在雨天里安静伫立,和后山的茶树,古瓦的茶室,罗列整齐的泡菜缸,成了一副可以让人安静下来的画面。

 

 

制茶师拿出韩国的茶和我们交流,包括他们的工艺,还有种植的情况。我们像往时一样用玻璃壶对茶进行品鉴,据说这里出产的茶在韩国是最顶级的,一斤售价韩币100万。

 

我们喝着这个茶,觉得像国内的红茶,但是又少了红茶的甜香,茶的味道不浓,汤色红艳。茶师说那不是红茶,是他们当地的茶,这个茶喝了不会影响睡眠,然后对肠胃很好。具体名字我也叫不上来,看叶底像普洱熟茶渥堆打不开的样子。

 

 

不明所以之下,为了感恩这份交流,我们的蔡同学花了80万韩币把2斤的茶买了下来准备回国做研究,我想有机会要和他蹭点做分享才行。

 

我们的行程很紧凑,下午到了釜山绿茶研究中心。

 

河东郡在韩国是很重要的产茶地区,这里海拔不高,但是因为临着海,气候很适合茶叶生长,只是可惜了,所谓高山出好茶,没有海拔,倒是有些先天不足。在这个山清水秀地方,研究中心很干净明亮,充满时尚感。研究中心的主任和我们介绍了韩国茶叶的来源,还有茶叶在韩国的种植和推送情况。

 

 

我在这里感触很深的是,韩国的茶叶开始于唐朝887年,从中国带来的茶树种子培植的,他们对《茶经》的研究很深刻,甚至制茶采茶,都是按照《茶经》的每一条来做的。另一个感触很深的是大韩国果然是化妆品的特产国,他们对茶叶的深开发,很多用于日用化妆品,为此我们一行十几个女孩子,把他们研究中心的茶叶提取的面膜,面霜全部清空了。

 

我也在此看到了茶叶未来更大的深挖掘的空间。国内很多从事茶生意的人都在卖茶的事情上打圈,或者在颐养自己的心性上乐此不彼,也有一些面临发展瓶颈,其实我想说,是因为他们懂茶的太少,眼界还不够宽广。

 

 

在研究中心为我们泡茶的是韩国最好的泡茶师,有点像我们的评茶师,白天喝着不够过瘾,晚上邀请我们去他家继续交流。

 

 

那天晚上我亲爱的程同学奉献出了一泡82年的老岩茶,狠狠的慰藉了一下我们对茶的渴望。通过和茶师的交流,其实他们现在主要的茶有三种,绿茶,红茶,还有白茶。绿茶方面他们很崇尚中国的龙井茶,看来我们的龙井真的是盛名在外,而红茶方面他们偏轻发酵的工艺,我们一开始觉得他们对红茶的工艺掌握不充分,后面才知道他们也可以做出中国红茶的味道,只是他们本土更喜欢印度红茶的口感。

 

 

所以有时候我们真的不能带着大国的骄傲去看待一些事情,茶也有水土之分,不同的国家的饮用习惯决定了茶的最后口感走向,保持中正之心是多么不容易啊。

 

 

 

而由此也知道了为什么他们韩国也会风行花茶,我想也是受西方文化对韩国影响的原因。韩国是发达的国家,世界各地往来的人很多,不同的口味习惯,必定导向了这里的市场和品类。

 

这点也让我重新思考我们目前做的茶包的未来产品系列。我们会不会也对市场,对消费者还不足够的了解。

 

 

紧接着我们去了河东郡很大的一个茶店参观,那里分成了几部分,分别有中国的瓷器和韩国本土瓷器,有韩国的本土的散茶,还有就是比较时尚便捷的茶包系列。

 

这个店我非常喜欢,产品的陈列和休息的空间做了很好的分割,留出了足够的体验空间,广州的树德生活馆的感觉和这个店有些像,不过这个店给人感觉很温暖亲切,这或许和店员及采用的空间设计有关,而树德生活馆的感觉会高冷一些,少了一些人情味道。

 

 

正好那天下着雨,路边的杏叶随风飘落了满街,室内的茶是温暖的,音乐也是柔和的,我们在这里的体验感很棒。来这里的年轻人也非常多,并不如他们想的年轻人只喜欢喝咖啡,我看到的是年轻人对茶和对健康的一种正向的态度。在那里售卖的多数是茶包,各式味道的茶包,明亮,细致,品质,快乐,这些都是我能体会到的。这些体验也让我很兴奋。

 

 

 

夜里我们到河东郡的跳蚤市场疯狂购物

 

  

很快大家都到了归程,我决定在首尔多呆两天。首尔这个城市,我和你匆匆一瞥,并不知道你的魅力在哪里。于是送完老师们,一个人背包开始自己的晃荡。

 

时间不是很多的情况下,我选择了仁寺洞和景福宫。据说仁寺洞在韩国是保留本土文化很好的地方,有点类似广州的永庆坊,是文艺打卡的地方。其实商业的部分都雷同,但是我对他们文化的装点特别喜欢,那些小房子的门口都种满了鲜花,许多有个性的陈列。

 

 

受益最大的是在这里走进韩国茶饮界最大的品牌店OSULLOC,因为国内做茶包的品牌并不多,在这店里我看到了很多茶包经营的精彩之处。店的生意特别好,有本土的也有国外的,都很喜欢选购茶叶。不管是店里的购物气氛,还是产品陈列,展示,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另一个地方就是深埋在闹街里深巷的一家茶馆,去的多数是当地人。茶馆像日本的那种小庭院,种满了植物,暖色的榻榻米,让人很容易就放松。环境的舒适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饮茶单上,我看到了很多古时候以茶为药的茶方,譬如覆盆子茶等。

 

 

 那天下雨后有些冷,走了近8个小时,人非常疲惫,看到茶单上有个“肉桂”,大致的韩文里有“姜”的字样,就点了这个,按例上茶都配有点心。茶用大碗装着,闻着有一股子的姜味道,上面浮着杏仁,喝着有些辛辣,茶谈不上好喝,但是身体却瞬间暖和,人马上松弛下来,头也没有那么痛。我估计里面应该是姜,桂皮还有杏仁。真的非常棒。


 

 

走完仁寺洞,一看景福宫就在附近,勉强自己再把景福宫给走了,也算是来韩国打卡了。景福宫真的很小,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故宫。我了无兴趣的走了一圈,最喜欢的是宫墙上满是“万寿”的图案,黄色的,很喜庆高贵,而最后惊艳则是最后面的一片杏树林。秋天的韩国啊,如果让人流连忘返的,我想就是火红的枫叶和黄到纯粹的杏树叶了,风一吹,我们就跟着也浪漫起来。人有时候懂浪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浪漫总是与多情在一起,这份多情,是对自己以及对天地。心情愉悦的不得了。

 

 

 

满满的美,满满的丰收,满满的思考,满满的情谊,满满的反省。和其他几个老师都是老朋友了。

 

新朋友里,我最喜欢的就是和我同叫“小小”的小小姐,大家调侃我们说我是小小,那个是小小姐,小小姐是一个极为温和又可爱的女人,长的小巧,但是很可爱,说话总是细声软语的,非常温和,我和小小姐都有帽子情结,在韩国每一处有卖帽子的,我们都会上前选帽子。

 

 

小小姐说话不多,后面才知道她的儿子在澳门读大学了。最后一个晚上,

我和小小姐一个房间,我们聊起很多人生往事,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小小姐经历了太多事情,将自己的骄傲磨成了温和,将不甘心变成了平淡接受。重新认识自己,开始学化妆,学瑜伽,学茶道,学一个人旅行。

 

很多时候,不需要自己去经历所有,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是可以相互照亮的,譬如这位小小姐就把我照亮了,女人,不管任何时候,都应该好好的爱自己和接受自己,人生可以没有长度,但是人生不能没有深度。

 

这次行程就像在人生里涂上了一笔有关彩色,有山影,有灵魂。

 

回国后第二天,著名主持人李咏走了,隔天金庸走了。很多人都在怀念自己已逝去的青春。而我最好的年华,最美的青春,都在这个世界里,和茶平行而走,毫无休止的继续。

 

很认真的记录这一路,更是不断的在拷问自己,有些东西,永远都无法放弃,譬如心中所爱。忘记掉所有的伟大吧,把微小的事情全力以赴的做好,于是我们便可以安住了当下,忘记了迷茫和焦虑。

 

借此文,记录和祝福我们的朋友们。

 

 

背后石碑韩文的意思是"心想事成"                                        

 

2018年10月30日,写于广州,沈和玉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看她的故事。

 

 

 

▼往期精彩回顾▼

 

 

 

 

 

 

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在韩国举行,六悦河茶艺国际交流团展现风采,载誉归来!

 

 

 

 

 

 

题画诗的价值

静逸:文人画逸品中的另一极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小编:暖阳

 

 

 

END

 

余悦教授

著名茶文化专家、

民俗研究专家,

“中国茶文化学”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

“悦读茶书会”倡导者与推动者。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

《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总主笔、

全国《茶艺师》培训鉴定教材主编,

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

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悦读茶书会

悦读茶书,悦读好书,悦读社会,悦读世界。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找到约69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