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年轻人茶

找到约4,294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如何打破茶叶消费固有认知,让年轻人愿意“买单”?

【兴茶网 资讯】工作中喝杯茶,与同事分享喝茶,送朋友做随手礼....我们都能想象出茶的各种消费体验场景,但是,真正让年轻人爱上茶,却并非易事,怎样抓住年轻消费群体,仍然是当下茶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得出的数据,全国约有四成人口属于80、90后。在中国新消费市场的风向标人群中,90后乃至95后正在成为推动消费的主力人群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的《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的预估,到2020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将扩大一半,未来5年消费市场将带来2.3万亿美元的增量。

而这个增量中的65%,都将是由90后以及00后带来的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年轻人就是五月天这首《倔强》里唱的那样,个性、放飞自我、与众不同。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这些年轻消费者,已经与他们的长辈大不相同。他们敢于表达也乐于享受生活,舍得花钱也愿意尝鲜,他们注重健康,也在更在意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已经有一些品牌提早嗅到这一趋势,茶叶年轻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未来将吸引更多品牌采取针对年轻消费者的行动。不少品牌茶企开始更加注重自己在网络、电视台的曝光率,面对时尚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的中国茶叶消费市场,不同的品牌或将做出更多差异化的选择

年轻化不是伪命题,是顺势而为

说到底,是不是年轻化,仍然取决于有没有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精准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且不让自己以为的消费定义与实际消费情景错位。从这个角度而言,年轻化并不是一个伪命题,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90后首选茶”、“时尚茶”,类似这样的定位才是真正的伪命题。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这很考验茶企对年轻消费人群的喝茶场景、产品创意、情感共鸣上的精准把握。无论是采用个性化的产品设计,还是与年轻人产生共鸣的营销打法,以及更时尚现代的茶空间体验,都能给消费者留下“年轻化”的印象。对于茶行业来说,年轻化不只是专注于从年龄上来判断的年轻人,还有那些拥有同样年轻心态的人。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总之,当你有足够年轻的产品时,品牌年轻化才会显得更加相得益彰。而这一切,离不开对消费者的深入了解。

年轻化不是品牌的一厢情愿,也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摒弃,而是品牌和年轻人的合谋,以满足越来越多的个性和需求。“年轻”的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包容且多元。所以,年轻化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

品牌尝试年轻化意识愈发强烈

近些年,品牌年轻化、产品年轻化的案例,可谓是层出不穷,一些各大品牌陆续启动品牌的更新与重塑,展现出强烈地抢占年轻用户的意图

比如,在七夕佳节,茅台推出了酒心巧克力和“七夕醉爱”,既利用了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有效拉近了茅台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

如今,我们还知道泸州老窖的“桃花醉”、国酒茅台的“悠蜜酒”……这些产品的文案、口感以及包装设计上,无一不是照着年轻人的喜好设计,他们的品牌形象也在尝试加入个性化、年轻化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百雀羚、回力的年轻化营销,也是做得非常成功这背后也是来自于对市场、对消费群体的深刻洞察

连瑞士手表品牌Swatch在年轻化上也大秀了一把,推出一款可支付的腕表,并配合产品打出了一套年轻化营销组合拳,凭借露出手腕就能付款这样的炫酷生活方式,俘获了目标群体的芳心。

这些品牌的行为,也给品牌茶企如何看待消费群体年轻化提供了有力例证——年轻化已成为众品牌的共同选择,品牌年轻化,就是品牌所追寻的方向

近年来,一些报告显示,茶叶大众市场消费主体人群更趋年轻化。一方面,80后、90后们经济实力上升、逐渐开始掌握消费话语权,涌入茶叶市场成为一股强劲的新势力,他们追求个性、也喜欢尝试新的方式。深谙此道的小罐茶、茶里、佳兆业茶业集团等一些品牌茶企也一直在用行动融入年轻人的茶饮生活方式。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产品、品牌年轻化已经成为众多茶企品牌的一道营销命题

小罐茶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小罐茶目前一半的用户是80、90后代表的年轻人,且女性群体对小罐茶的忠诚度很高。在他看来,中国茶必需变得加倍现代、时尚,才能首先吸引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他们才愿意进一步尝试。

茶叶消费群体面临年轻化趋势,凭什么让年轻人“买单”?

品牌年轻化绝不是盲目添加年轻元素那么简单,无论是从品牌形象的塑造、产品核心竞争力的研发,还是对年轻化趋势的把控,背后都需品牌茶企深入分析年轻消费心理,与年轻人打成一片。所以,最好的状态是,让喝茶成为年轻人的生活潮流

身边喝茶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茶文化是不是要在8090后断档?

说说我做茶遇到的那些尴尬事。

1:新客进店。

水滚茶靓,欢快畅谈,最后客户说:你们老板在不在,我问问他。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哪里懂茶叶。

我:……  我的搭档出去了,您问他也是一样的答复呢。

 

2:发朋友圈。

XX普洱新上市,数量有限,老饕赶紧下手。

不一会儿接到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电话:你是不是微信被盗了,居然发起朋友圈卖茶叶?

我:...... 是我,我改行做茶叶了。

 

3:去产地收茶。

茶农:你真让你爸妈省心,我们这边好多年轻人嫌做茶没意思,宁愿去打工,也不回来帮忙。

我:......你们家孩子真好,等玩够就回来就继承家业了。



芳村茶叶市场这边好多比我小的茶老板也开店好几年了,为什么还给r人一种年轻人要摒弃中国茶文化的错觉呢?

我想这个问题用可得性偏见(Availability heuristic)来解释这种现象最合适不过。

可得性偏见指人们进行预测和决策时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够凭想象构造而得到的信息,导致赋予那些易见的、容易记起的信息以过大的比重, 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决策陷阱。

举个简单例子:

全球茶叶人均消费量最高的是哪个国家?A中国 B土耳其

毫无疑问,我猜很大一部分人选中国。那还用说?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4000多年的饮用史,全世界茶叶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当然是我们中国人在茶叶上消费最多了。

然而真相是:土耳其。

 


几年前欧睿国际(Euromonitor)统计的数据,中国每年消费的茶叶量是16亿磅,位居世界第一;不过,中国人并不是喝茶喝得最多的人。如果按人均每年的茶叶消费量来看,中国的名次远远退后于其他国家。世界上每年人均茶叶消费量最高的国家是土耳其,每年人均消费量是6.961磅;排名第二的是爱尔兰,每年人均消费量是4.831磅;第三是英国,每年人均消费量是4.281磅。中国每年的人均茶叶消费量是1.248磅,排名第十九位。

 


虽然是几年前的数据,但是人的消费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扭转,几年之内,可以缩小差距,如果想要有非常大的改变,不太现实。

大多数人之所以会选中国,除了我们拥有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之外,茶叶还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国外的。

特别是欧洲国家,给我们的印象日常饮品是咖啡。去过土耳其旅游的人就会发现,大街小巷的店铺摊位,都会出售茶叶,现场煮现场喝,茶具颇有特(如下图),茶叶真的是渗透到他们生活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可得性偏见给我们带来的误判。

同样茶文化不但在8090这两代人没有断档,除了接手父母辈的产业外还有很多新人进圈,包括我自己。

这几年借着互联网的东风,很多8090后做起了线上销售,像某马茶叶,就是年轻人在网上做起的品牌。

还有这两年兴起的直播带货,自媒体带货,芳村茶叶市场搞带货的全是年轻人,甚至还有95后。

 


茶文化给到人们在8090后断档的错觉,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们对茶商的固化印象。

我们认为,做茶的人大多成熟稳重,儒雅淡定,觉得8090后轻浮不靠谱。,其实90年出生的人,今年也30岁了,早就到了承担顶梁柱角色的时候,现实不允许绝大部分8090后任性了。

2:受社交软件影响。

看社交软件的各种分享各种晒,晒车晒旅游晒饭局晒奶茶,晒喝茶做茶的就是不多见。从而给到大众的印象:年轻人真不怎么喝茶,更谈不上做茶了。

 

作为一个做茶7年的85后,我深有感触。

茶叶没有被8090后不接受,茶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不断学习。

这个过程非常枯燥,能坚持下去的人要么是出于兴趣,要么出于生计。

一部分茶商为了自身利益故弄玄虚五花八门的知识充斥市面,良莠不齐。导致茶圈比较封闭,行外的人难以融入。

将茶文化传承下去,我们需要一个强硬的领导者,一种不到长城心不死的核心精神。

很多前辈觉得8090后胡搅蛮缠做茶叶,我觉得也不失为一种传承的方式啊,不是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我)

 

 

 

cctv17:年轻人新潮饮茶方式带动新消费

年轻人新潮饮茶方式带动新消费

近年来,纯茶、冷泡茶,或是含有茶成分的奶盖茶、混合茶等“新中式饮品”逐渐进入年轻人的视线之中。这些新中式茶饮需求量增大背后,体现了年轻人饮用需求的变化。

变换产品的形态模式,更加贴近年轻人,促进茶产业年轻化,也不失为传统茶饮转型的一个方向。

找到约4,21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