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中国茶文化趣谈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产业发展:大食物观视域下的中国茶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2022年3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树立大食物观的重要性。大食物观强调食物的多元功能和多维价值,不仅关注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关注食物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对“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作了具体部署。因此,应注重发展安全健康、文化赋能、多元融合的饮食观念,进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茶作为中国传统日常饮品和承载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民族符号,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产业体系。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茶产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产业结构、产品创新、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大食物观的指导下实现中国茶产业的创新发展,是全面做好“三茶统筹”这篇大文章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中国茶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1、茶品牌影响与茶产品创新有所欠缺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企销售规模普遍分布在0.4~6亿元之间,总资产超过10亿元的茶企业有12家,总体而言大型企业占比较小,中小微企业占比较大,导致茶叶生产经营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大国小茶”特征依然明显。另外,在茶叶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日渐多元的情况下,我国多数茶叶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过于单一,依旧以生产绿茶、红茶为主,新产品及深加工产品的设计研发能力明显不足,企业普遍存在“创新”就是换包装、“新品”就是改形状等情况。

大食物观指出,要将食物来源从耕地资源扩展到整个土地资源,开发多样化的食物品种,构建多样化的食物供应体系,对茶叶品牌建设和茶产品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茶产业应注重提高茶叶质量,丰富速溶茶、风味茶、功能茶等新型茶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茶不仅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文化和健康的载体。

2、茶生产现状与茶科技发展存在脱节

目前,全国30年以上老茶园面积为100万公顷左右,占茶园总面积的31%,且大部分茶区仍为分散的农户种植,集约化程度不高,茶叶生产过多依靠人工,在人工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用工荒问题持续显现。此外,我国茶叶加工方式也多为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产品规格质量不一致,批量少,生产效率低。智能化、集约化、清洁化、规模化的技术创新升级进展缓慢,产业化水平难以与国际接轨。

践行大食物观,不仅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茶叶作为丰富食物品类的重要来源,大食品观为茶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视野。要求结合茶叶生产现状,提高茶科技水平,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聚焦提质创新驱动,扩大国内外需求,构建高效、多元、可持续、有竞争力的现代茶业体系。

3、茶专业人才与茶行业需求不相匹配

21世纪以来,随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茶行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目前,全国开设茶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30余所,涉茶的中职、高职院校有70余所。然而,与我国茶园面积、茶叶产量、茶叶消费量和茶叶出口量相比,远远不能满足茶行业的需求,茶专业人才缺口明显。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平台,以及科技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很多茶叶科技成果不能及时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造成了科研投入和产业发展之间的脱节,也影响了科技创新对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人们的食物消费观已进入了更加关注营养、健康和环保的新阶段。在茶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茶艺、茶文化、茶审评等专业领域人才以外,还应注重消费者的饮食需求及对其健康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茶行业从业人员对科学饮茶和茶叶保健功效的认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茶科技创新和茶健康服务能力。

02

大食物观视野下中国茶产业的价值挖掘

1、大食物观与茶健康

大食物观强调了人们对于健康、多元、营养均衡的饮食需求,这与茶的功能和特点相契合。

中医有“药食同源”的说法,诸多史料记载表明,人类最初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现代科学研究也发现,茶叶的药用功能与其丰富的功效成分密不可分,其中已鉴定分离出700多种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茶多糖、茶皂素、维生素、芳香物质等。茶叶已被证明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焦虑、降脂减肥、抗菌消炎、提神醒脑、神经保护、增强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延缓皮肤老化等功效,是适合日常饮用的天然健康饮品,符合大食物观所倡导的健康饮食理念。

2、大食物观与茶文化

大食物观提倡多元化的饮食文化,这与中国茶的文化基因高度契合。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保护工作组在杭州发布了《迈向可持续发展新未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传承杭州宣言》,以及《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保护计划(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进一步聚焦该遗产项目未来的保护传承,并建立持续监测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及妥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彰显了大食物观背景下茶技艺和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大食物观与茶生态

大食物观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与茶产业的特点相符。

茶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一种绿色生态产业,不仅茶树生长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茶产业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茶树能够调节气候和水文,净化空气和水质,与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共同构成了茶园生态系统,维持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目前,我国已制定《生态茶园建设指南》《生态低碳茶生产技术规范》等文件,对生态茶园建设及生态低碳茶生产过程中的茶园环境管理、土壤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在“双碳”的战略目标之下,天然具有生态属性且产业基础较好的茶产业先行先试,是践行大食物观生态保护意义的重要举措。

03

大食物观下的中国茶产业提升对策

大食物观强调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理念,旨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全方位理解大食物观要把全链路的供给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和生产主体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中国茶产业创新发展应把创新茶健康功能研究、创新茶文化多元发展、创新茶生态全链保护结合起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维度的健康饮茶需求,满足大众对彰显大食物观的茶文化情感和审美需求,实现茶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和高质量提升。

1、树立大资源观,加强深加工与绿色发展

大食物观体现了从传统“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从茶产业创新发展的维度,应从耕地资源向工业资源、产业资源、文化资源等多个维度拓展,宜茶则茶,全方位、多途径开发茶叶资源。

一方面,针对当前我国茶叶生产存在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以春季高档名优茶为主,夏秋茶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拓展多元化的茶叶深加工产品资源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如工业化液态茶饮料、茶叶糕点、茶叶蜜饯、茶调料、茶化妆品、茶洗涤用品等,并将茶叶深加工产品与本地特色茶、水果、食物、水等资源进行融合创新,逐步推动我国茶产业的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推进茶产业绿色发展,实现茶叶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例如,开展“茶-沼-畜”种养循环等多种技术模式以及有机肥替代试点,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展病虫全程绿色防控试点,提高茶叶质量;联合研发推广生态低碳茶技术体系,力求实现化学投入品减施高效、生产过程环境友好、茶叶产品优质安全、生态低碳价值有效转化。

2、树立大农业观,助力绿色高效茶叶生产

大食物观提倡“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要求农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管理,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以此为指导,应全面统筹茶叶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一方面加强茶叶的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建设,提高茶叶的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如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手段,培育优良的茶树品种,优化茶园管理,改进茶叶加工工艺;

另一方面加强茶叶的质量检测和监管技术的研究和实施,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如加强智慧茶园管理系统、数字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系统、茶叶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先进农业设备研究,构建区域性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形成相应的技术规程并进行区域示范和推广应用,进一步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3、树立大文化观,打造新模式与新业态

树立大食物观要着眼开拓更广阔的未来,进一步挖掘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丰富形式。

一方面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创新茶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载体,提升茶文化的软实力和吸引力。如以茶文化为基础,推动其与旅游、信息、健康、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融学习、体验、观光、娱乐、饮食、购物于一体的茶旅方案,以及茶文化主题民俗旅馆、茶文化博物馆、茶空间、茶叶文创产品展示园等,形成新的产业模式和业态,并借助茶文化视频课、茶事微电影、短视频等渠道推动传统茶文化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延伸茶文化创意产业链;

另一方面打造特色品牌,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去宣传推广中国茶叶。如“一带一路”沿线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亿多人口,存在着巨大的经贸合作空间,针对不同国家饮茶特色和宗教文化,抓紧“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传统制茶技艺的产业优化与升级,打造茶叶出口与技艺弘扬的新优势。

总之,大食物观指导下的中国茶产业创新发展路径,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载体,实现茶叶的多元功能和多维价值的有效路径。该路径通过整合茶产业资源,推动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有助于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做出持续贡献。

作者简介:

周继红

茶学博士、博士后,浙江大学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茶叶生物化学与人体健康。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美国“百人会英才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庄晚芳茶学发展基金优秀论文奖等荣誉。参与主讲浙江老年电视大学《茶文化趣谈》电视公开课、智慧树网视频公开课、超星尔雅视频公开课等;主编图书《第一次品绿茶就上手》《茶文化与茶健康:品茗通识》《中国茶文化与茶健康》等。比利时鲁汶大学孔子学院、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孔子学院、荷兰南方应用科技大学孔子学院客座老师。中央电视台CCTV1《开讲啦》栏目常驻青年代表,并参与录制CCTV10《健康之路》、浙江电视台《招考热线》等节目。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痴”杨多杰春城趣谈茶事 第二个“国际茶日”茶梗不断!

2020年5月21日,首个“国际茶日”举办,这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彰显了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

2021年5月21日,第二个“国际茶日”,新一代茶文化传播人杨多杰用他独有的特色,把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标志性著作《茶经》用新解和新读的方式,带到了云南,带到了西双版纳和昆明的茶友、书友之中。

”根红苗正“,硕士攻读历史文献学茶文献方向,师承多位茶届高师的茶文化学者杨多杰,是土生土长的80后北京人,这些年来,多杰老师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把“茶”讲得深入浅出,有趣好玩。他对于茶文化的传播,没有坐而论道,讲茶,没有停留于文献,而是走遍全国产茶大区,走入千千万万茶人、茶友,线上线下面对面探讨茶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不,应大益茶的邀请,在樊登读书云南运营中心、云南宁浚商贸有限公司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具体协调下,杨多杰老师在第二个“国际茶日”走入了云南、走入了大益,用其对于茶圣陆羽《茶经》的新解和新读,让茶香和书香完美融汇在一起。

5月21日,杨多杰老师在勐海大益茶厂作了第二个“国际茶日”《茶经新读》的第一场线下读书分享会。5月23日下午,杨多杰老师在昆明翠湖公园莲华禅院进行了第二个“国际茶日”第二场《茶经新读》线下茶友书友见面会,为昆明第二个“国际茶日”的活动划上了圆满句号。

5月23日下午是昆明今年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炎炎烈日和灼人气温并没有阻挡茶友和书友们参与活动的热情,顶着烈日早早来到翠湖公园湖心岛上的莲华禅院的茶友书友们,品味着主办方准备的醇厚的普洱茶,等待着多杰老师对茶圣陆羽《茶经》的新读。多杰老师的亮相的确与众不同,浓浓的京味中尽是“茶梗”,把一部三卷十章七千字的《茶经》,用笑声和掌声诠释得淋漓尽致。用茶友和书友们的话说,多杰老师的《茶经》新读,茶味浓于班章冰岛,笑声不弱DY诸神。从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到十之图,生涩的古文在多杰老师的新解之中,变得有料有趣,变得过耳不忘,走心入心。

多杰老师的《茶经新读》结合当下传统茶文化中的热点、难点、疑点,梳理和介绍关于鉴茶、泡茶、品茶中的各种门道和精髓、内涵和知识,纠正饮茶过程中的误区和错误方法,掺杂了各种有趣的茶人、茶事,让书友茶友们轻松汲取经典的智慧,悄然之间提高各自生活的品位。

在23日下午的活动现场,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邵婉芳教授在与杨多杰老师的对谈中分享了品鉴故宫百年普洱藏茶的感受,畅谈了对《茶经新读》的感受,掀起了互动现场的高潮。活动结束前,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常务副会长许琨向茶友和书友们介绍了普洱茶标准制定的花絮,揭示了普洱茶热度后面的种种艰辛与不易。

一本好书,传递的是价值和能量。好或者不好,取决于读者是否接受这一本书。活动现场排队等候多杰老师签名的长度,或许就能让你知道多杰老师写书的功力。据悉,活动主办方还将继续邀请多杰老师走入云南各个茶楼,继续传递茶文化的知识和价值。

来源:云南网(记者 林云东)

中国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趣谈世界茶叶饮用史

1919年,巴黎時髦的茶敘

“茶为国饮。”中国人喝茶喝了1000多年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欧洲商船到了中国,中国茶才进入西方,茶叶才传入西方,茶入西方的身份最先还是“毒药”,后来才成为大众健康饮品。

1890年英国木刻版画《公园里贵妇和小孩的茶饮 》

茶为何物:直叫人“以茶试毒”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有着悠久的茶叶饮用史。而茶作为商品的记载,到了西汉时才出现。

《僮约》一文,有两次提到茶,就是“脍鱼氰鳖,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茶,杨氏担荷”。《僮约》的作者王褒,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僮约》虽是消遣之作,但是它在不经意间为中国茶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烹荼尽具”就是煎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荼”意为到武阳(今彭山县双江镇)买回茶叶。

从茶史研究的角度,茶叶能够成为商品买卖,说明在西汉时,饮茶已经相当盛行。中国茶叶又是什么时候传到西方的?

100多年(1868—1872年)前,一个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在中国大地上进行过7次考察,他的足迹遍及当时18个行省的13个。在他的《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一书中,他把古代从东方向西方输送丝绸的通道称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代名词。之不过让人纳闷的是,在西方并没有中国茶的记载。

欧洲最早出现“茶”,是在1559年,威尼斯商人拉莫修撰写的《航海记》一书中,首次提到了茶叶,这与王褒的《僮约》相差了1500多年。在这1500多年的时间里,在西方的文献中找不到一个“茶”字,更说不上茶叶的交易和消费。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我们也看不到茶叶的只言片语。

1606年,荷兰人首次从茶叶输往欧洲。但在此后的100多年间,茶叶并没有成为输往欧洲的重要商品。1704年英国商船“根特”号在广州购买470担茶叶,价值14000两白银,只占其船货价值的11%,而所载丝绸则价值80000两,是茶叶价值的好几倍。

1716年,茶叶开始成为中英贸易的重要商品,两艘英国商船从广州携回3000担茶叶,价值35085镑,占总货值的80%。十八世纪二十年代后,欧洲茶叶消费迅速增长,茶叶贸易成为所有欧洲东方贸易公司盈利最大的项目,当时活跃在广州的法国商人罗伯特·康斯登说:“茶叶是驱使我们前往中国的主要动力,其他的商品只是为了点缀商品种类。”清代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在《中国见闻录》一书中写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

在品茗的历史中,俄国则比欧洲其他国家要幸运得多。1638年,一名叫斯特拉科夫的沙皇俄国使者受命前往蒙古拜见可汗,貂皮作为晋见礼。可汗向沙皇回赠200包中国茶叶。当时沙皇使者对茶叶一无所知,他将茶叶带回了圣彼得堡,沙皇命仆人沏茶请近臣品尝,入口有奇香。从此,俄罗斯人开始了其漫长的饮茶史。

18世纪,英国对茶叶等奢侈品征收重税,走私利润巨大,以致不少水手铤而走险。一位名叫罗伯特·特罗特曼的商贩,就因走私茶叶被打入死牢。

时至今日,不少史学家仍常常在徘徊于他的墓前,抄下墓碑上的铭文,上面留着罗伯特·特罗特曼临终前的一句话:

“一点儿茶叶,我偷的不多。上帝啊,我的血流得冤枉。一边是茶叶,一边是人血。想想,就因这杀死了一个无辜的兄弟!”

如果说英国的罗伯特·特罗特曼死得有些“冤”的话,那么瑞典的孪生兄弟“喝茶免死”就显得“搞笑”了。

1772年,瑞典一大臣向国王古斯塔夫三世报告,从遥远东方传过来一种神奇的树叶,说是可以作饮料,但人们担心饮用这些东西会被毒死。国王灵机一动,他让人把一对被判死刑的孪生兄弟押进皇宫,命令他们:“一人每天饮茶,一人每天饮咖啡,即可免去死罪。”60年后,饮咖啡者因病过世,再过了10多年,饮茶者无疾而终。随后,茶开始在瑞典流行。

1892年德国木刻版画《一杯中国茶》

茶从何来:红茶绿茶“另有种乎”?

从十六世纪西方接触茶算起,在三个多世纪中,茶叶一直被疑为有毒之物。1664年,东印度公司向英王进贡茶叶后,追求时髦的贵族妇女纷纷仿照王室试饮起来,可她们担心茶叶有毒,于是饮茶之后要喝白兰地“排毒”。

欧洲人开始饮用茶了,但在欧洲大地上依然找不到一株茶。

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欧洲人一直不解,原因是中国不允许欧洲商人进入内地,茶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他们不得而知。东方茶引起了西方人的极大好奇。1560年,葡萄牙人克鲁兹乔装打扮混入商人队伍中,他来往于中国贸易口岸和内地,历时4年,他才搞清了茶的来龙去脉。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入了《中国茶饮录》,这是欧洲第一本介绍中国茶的专著。

从克鲁兹开始,不少西方探险家打起了中国茶的主意。1848年,受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植物猎人”福琼来到中国考察。

福琼也经过了一番乔装打扮,穿上了中国衣服,弄了一条假辫子。后来,福琼在他《茶国之行》中详述了这次冒险经历。

在一家小旅店的花园内,他发现了一株从未曾发现的植物。他从容不迫地走进客栈,在一张桌边坐下,点了酒菜。吃完饭,福琼又慢条斯理点上中国烟斗,对店主说:“这些小树真漂亮,我从海边来,在那里看不到这些小树,给我一些种子吧。”善良的店主满足了他的请求。连哄带骗,福琼从江浙一带收集到了大量的茶树标本和种子。最后他将23892株茶树和大约17000粒茶种到了印度,并带回了8名中国茶工。

福琼的中国之行还为西方人解开了一个迷团:长期以来,他们一直以为有绿茶树和红茶树之分,而福琼告诉西方人,绿茶和红茶的区别,在于制茶工艺的不同。起初受到了公众的嘲笑,他请印度茶工在英国公众面前手工制茶,亲自验证后才得到了认可。

福琼的中国之行,无疑是世界茶史上重要的分水岭。不久,在印度的阿萨姆邦和锡金,茶园陆续涌现。到十九世纪下半叶,茶叶成了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从1854至1929年的75年间,英国的茶叶进口上升了837%,随后,“立顿”红茶在全球飘红,至今依然占据世界茶叶第一品牌位置。相对应的是,中国的茶叶国际贸易量的急剧滑落。

1901年荷兰发行的明信片《请品中国茶》

食而不化:探秘藏茶“个中滋味”

面对茶叶这片神奇的“绿色黄金”,19世纪下半叶,英国商界迫切要求打开中国西南门户,目光放在了西藏茶叶消费市场上。又一个英国人来到了中国,他的目标就是川藏茶马古道,寻找一条在中国和印度之间更短更直接的茶叶贸易通道。

这个英国人叫唐古柏,1867年,唐古柏也进行了一番乔装打扮,他计划考察路线是成都—雅安—康定—巴塘—印度。由于受到中国政府的抵制,他走到巴塘受阻,只得沿路返回。虽然考察没有成功,但他发现了藏茶。在他的《蓄辫着袍的英国贸易先锋游记——溯长江而上的探索之旅》一书中写道:

“在进入通往打箭炉的峡口处,我们超过了一队将近200人的从雅州运茶到打箭炉的队伍。在路上我已经发现过有着数百人的长长的运输茶叶的背夫。在陡峭的二郎山山峰脚下的大渡河岸边的羊肠小道上,长长的运输队伍的侧影看上去犹如一道风景线。”

唐古柏考察的路线,正是古已有之的川藏茶马古道。清同治年间,从雅安入藏的茶叶数量达110000引(1引=100斤)。这上千万斤的茶叶入藏,全靠人力背运至康定后,再由马驮入藏。

茶叶是藏族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因而也是川藏贸易最重要的商品。唐古柏设法从客栈老板那里打听到藏茶的制作过程,他对茶叶的产地、采摘、工序、单价、销售分别作了详尽的描写,为印茶仿制雅安藏茶提供了精确的参考数据。

唐古柏认为,在印度阿萨姆邦布拉马普特拉河谷的坡地上种植的茶叶,就能够取代中国内地的茶叶而占领西藏的市场。一旦印度茶叶入藏,印度茶叶在与雅安茶叶的竞争中可轻易获胜。

尽管印茶较雅安藏茶低廉,但印茶并不受西藏人民欢迎,因为印茶在“口感”上也不被西藏人所接受。从1870年后,英印政府不断地派人雅安、打箭炉一带考察川茶种植和藏茶贸易。唐古柏考察的价值在于向官方提供了有关雅安边茶入藏的详细情况和相关数据。但在生产加工上,还缺乏“技术”支撑。

1905年,又一个叫哈奇森的英国人出现在雅安街头。他以雅安为中心,考察茶山(蒙顶山)、茶路(茶马古道)、茶城(雅安、打箭炉)、茶人(吴理真)、茶事(莲花山会)等。在他的笔下,蒙顶山茶产区的概况和历史、管理和税收、生产和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内容全部囊括,他们还考证了吴理真的生平和皇茶园七株茶树的来历,哈奇森称吴理真是“雅州茶行业的守护神”。

哈奇森的《供应西藏的印度砖茶:四川任务报告》考察报告,为印茶入藏提供了茶树栽培及砖茶生产加工技术依据。时至今日,印度茶业依然重视当年文献资料的价值,2013年,印度一出版社重印了此书,并公开发行。

在史海中打捞碎片,还原中国茶走向世界的过往,为我们打开了一道“认识自己”的独特窗口。这对于中国茶的复兴,以及以茶文化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

(本文作者为雅安日报社记者高富华)

来源:茗边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