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苏东坡天台茶诗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西湖龙井茶人物志:西湖茶禅文化融合实践者


在杭州,传递真实西湖龙井茶,老底子的味道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杭州藉香居茶室曾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与《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相配,构成一副神韵绝妙的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美妙的诗句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赞不绝口。苏东坡对茶的功效也深信不疑,留下了“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诗句。

 

苏东坡与西湖有缘,被称为“西湖长”,他与西湖当时的不少高僧成为方外至交。北宋元祐四年(1089)七月,苏东坡第二次来到西湖,出任杭州知州。《苏轼文集》卷19中记录了他与诗僧道潜的一段佳话。

 

 

余谪居黄,参寥子不远数千里从余于东城,留期年。尝与同游武昌之西山,梦相与赋诗,有“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之句,语甚美,而不知其所谓。其后七年,余出守钱塘,参寥子在焉。明年,卜智果精舍居之。又明年,新居成,而余以寒食去郡,实来告行。舍下旧有泉,出石间,是月又凿石得泉,加冽。参寥子擷新茶,钻火煮泉而瀹之,笑曰:“是见于梦九年,卫公之为灵也久矣。”坐人皆怅然太息,有知命无求之意。乃名之参寥泉,为之铭曰:

“在天雨露,在地江湖。皆我四大,滋相所濡。伟哉参寥,弹指八极。退守斯泉,一谦四益。余晚闻道,梦幻是身。真即是梦,梦即是真。石泉槐火,九年而信。夫求何神,实弊汝神。”

——《参寥泉铭并叙》

 

寒食清明,石泉槐火,一炉西湖好茶,让苏东坡感叹自己前世就是西湖智果寺的寺僧。

 

当年秋天,苏东坡到葛岭宝严院游访,诗僧清顺(字怡然)以垂云新茶招待他。苏东坡以“大龙团”回赠,并赋诗《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以记此事,诗中云:“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从诗中看,当时的垂云新茶外形如“雀舌”,当属嫩芽散茶。

 

孤山

 

苏东坡又赋《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诗:“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烦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勤师”,即孤山报恩寺(旧名“报先”)僧人惠勤。两年前,苏东坡来任杭州通判,行前,恩师欧阳修一再叮嘱:到钱塘后务必代为向惠勤师致意。故东坡到杭后行装甫解的第二日,即往孤山拜访勤师。今番重九又来拜会,勤师同臻阇梨一样,馈以“酽茶”。而细数来,当天东坡游湖上诸佛舍,已饮茶“七盏”(泛指量多)了,因此而在孤山报恩院留诗“戏书”于壁。

 

苏东坡在他的西湖茶景诗作中,还为来自西湖南岸佛寺的一位擅长茶艺的僧人“谦师”留下形象“特写”,同时也为西湖茶史保存了南山地带产茶的历史信息。

 

元祐四年(1089)岁末,苏东坡作《送南屏谦师》诗,诗前加“小引”(一说是诗题)写道:“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十二月二十七日,闻轼游寿星寺,远来设茶。作此诗赠之。”

 

“寿星寺”在宝云寺东,谦师听说苏东坡将到此游览,特意专程“远来设茶”,可见这是一次十分认真的品茶雅集。苏东坡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有。

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苏堤

 

当时,苏东坡尚未疏浚西湖,苏堤自然也还未筑就。从南山到北山,最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是坐船渡湖。谦师“晓出”也就是一大清早过湖,看来心情极好,兴致极高。“来试点茶三昧手”,则说出了他心情好、兴致高的缘由——原来,谦师是一位点茶高手。“点茶”,即将茶碾磨成沫后用沸水冲点,以与“煮茶”相区别。这是当时品饮好茶的一种技艺。宋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茶之佳品(优质茶),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一般茶)也。”

 

今日里,谦师要到以出产宝云茶出名的北山,在“诗中敌手,茶中挚友”苏东坡以及僧友仲殊、清顺、道潜他们这边来一试“点茶三昧手”,可想而知真是难得的一展身手与绝技的好机缘呵。

 

“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说的是谦师作点茶演示时的茶具和茶汤。“兔毫斑”借瓷器的釉彩有“兔毫”般匀称细密的斑纹而极言茶具之精。“鹅儿酒”,即鹅黄酒,古人泛指好酒,苏东坡在这里借指谦师妙手所点茶汤的色泽非常悦目适口。

 

“东坡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为全诗作结,表明苏东坡对谦师精湛的点茶技艺由衷赞叹和钦佩之意。他认为,谦师点茶技艺之高明,应当记载到“续茶经”之中,完全可以“名不朽”。

 

西湖茶园

 

苏东坡的这些西湖茶诗,不但直接赞扬西湖南山、孤山佛寺的僧人们,通过常年饮茶习禅,掌握了点茶、饮茶的高超技艺,以致让苏东坡这样精于茶道的名流也激赏不已,而且还让人得见那一时期,从孤山、南屏山到南高峰、赤山埠、虎跑一带的佛寺,以茶待客礼仪的盛行,寺旁山麓林地也已栽培茶树以供需求。也许,它们正是引种自灵隐、天竺等西湖茶的最早产地。西湖诸佛寺到北宋,随着茶香氤氲和寺僧的茶艺精进,同样已经跻身于西湖“茶之风景”的行列。

整理自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西湖龙井茶人物志:传说龙井茶从天台引种到西湖的谢灵运



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

 

天下西湖三十六,全国湖泊风景名胜区有二十多个,其中也有产茶的,唯有杭州西湖产茶最著名。龙井茶依傍钱塘江,受惠于西湖山水,才有其非凡的品质,钱塘江以南地域也产龙井茶,但是“橘逾淮而北为枳”,那就不是“西湖龙井”了。

 

佛教文化在西湖起源早,影响大,积淀丰厚,对茶在西湖的引种、栽培起到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白居易、赵抃、苏轼、徐渭、袁宏道、张岱、袁枚、吴昌硕、马一浮、梁实秋、汪曾祺、陈从周等众多历代爱茶的文人雅士,接踵集聚于西子湖畔,都因为湖光山色之间还有龙井茶而停住脚步,放缓节奏,品茶咏赞,或诗文酬唱,或绘画作书,他们赋予龙井茶丰富的精神文化。

 

 

谢灵运

 

(一)谢灵运——传说天台引种西湖

 

灵隐、天竺二寺茶树的来历,有传说是大诗人谢灵运从浙江天台引种过来的。

 

谢灵运年少时,曾被寄养在钱塘(故县治在灵隐附近)的杜明师家中。北宋晏殊在《舆地志》中记述说,有一晚,杜明师梦遇有贤人自东南相访。次日,灵运便来到灵隐山中了。

人们因此将飞来峰上杜明师梦会贤人的一处亭子,命名为“梦谢亭”。巧合的是,陆羽在他撰写的《灵隐天竺二寺记》中说:梦谢亭一名客儿亭,在灵隐山间。

 

灵隐

 

浙江天台华顶山上,至今有辟自汉代名道葛玄的茶圃。苏东坡的西湖茶诗名篇《送南屏谦师》的诗中说到:“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在?”“天台乳花”,借煮茶之沫而指谢灵运当年在灵隐时曾常常饮用的“天台白乳茶”。

 

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有待探讨,不过近年在浙江大学留学的韩国茶学博士生李恩京,运用生物遗传学和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韩国双溪寺茶和浙江天台茶、西湖龙井茶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在茶树的外表形态如性状结构、叶片形状和对生数等方面,还是从相对更具稳定可靠性的茶籽和花粉的显微结构及遗传性状等方面,三者之间都惊人的一致和相似。

这说明韩国茶起源于浙江天台山的历史记载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可佐证灵隐、天竺二寺茶与天台山茶的亲缘关系。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1]  ),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END


整理自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西湖龙井茶人物志:传说龙井茶从天台引种到西湖的谢灵运



古西湖多茶客,湖山有幸结茶缘。西湖山水、龙井绿茶与历代湖畔爱茶人,这三大组合,在中国任何一地都难再复制。

 

天下西湖三十六,全国湖泊风景名胜区有二十多个,其中也有产茶的,唯有杭州西湖产茶最著名。龙井茶依傍钱塘江,受惠于西湖山水,才有其非凡的品质,钱塘江以南地域也产龙井茶,但是“橘逾淮而北为枳”,那就不是“西湖龙井”了。

 

佛教文化在西湖起源早,影响大,积淀丰厚,对茶在西湖的引种、栽培起到开风气之先的重要作用。白居易、赵抃、苏轼、徐渭、袁宏道、张岱、袁枚、吴昌硕、马一浮、梁实秋、汪曾祺、陈从周等众多历代爱茶的文人雅士,接踵集聚于西子湖畔,都因为湖光山色之间还有龙井茶而停住脚步,放缓节奏,品茶咏赞,或诗文酬唱,或绘画作书,他们赋予龙井茶丰富的精神文化。

 

 

谢灵运

 

(一)谢灵运——传说天台引种西湖

 

灵隐、天竺二寺茶树的来历,有传说是大诗人谢灵运从浙江天台引种过来的。

 

谢灵运年少时,曾被寄养在钱塘(故县治在灵隐附近)的杜明师家中。北宋晏殊在《舆地志》中记述说,有一晚,杜明师梦遇有贤人自东南相访。次日,灵运便来到灵隐山中了。

人们因此将飞来峰上杜明师梦会贤人的一处亭子,命名为“梦谢亭”。巧合的是,陆羽在他撰写的《灵隐天竺二寺记》中说:梦谢亭一名客儿亭,在灵隐山间。

 

灵隐

 

浙江天台华顶山上,至今有辟自汉代名道葛玄的茶圃。苏东坡的西湖茶诗名篇《送南屏谦师》的诗中说到:“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安在?”“天台乳花”,借煮茶之沫而指谢灵运当年在灵隐时曾常常饮用的“天台白乳茶”。

 

这个传说是否可信?有待探讨,不过近年在浙江大学留学的韩国茶学博士生李恩京,运用生物遗传学和比较形态学的方法,对韩国双溪寺茶和浙江天台茶、西湖龙井茶进行比较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无论在茶树的外表形态如性状结构、叶片形状和对生数等方面,还是从相对更具稳定可靠性的茶籽和花粉的显微结构及遗传性状等方面,三者之间都惊人的一致和相似。

这说明韩国茶起源于浙江天台山的历史记载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可佐证灵隐、天竺二寺茶与天台山茶的亲缘关系。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1]  ),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END


整理自网络,如因内容、图片问题,我们会及时更正或作删除处理。

找到约2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