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什么茶叶叶子是白的

找到约317条结果 (用时 0.023 秒)

【道听途说系列(七)】快来捡漏啦,白牡丹白茶便宜卖!你的牡丹,实为寿眉

白茶颜色

芽头大小

白毫分布

叶片颜色

茶梗长短

5个实用知识点

教你不再买错茶!

    文 | 小白


01



昨天讲的是做旧老白茶,在春茶季里面实在只能够说是调剂一下口味。


春茶季嘛,终究还是要围绕着春白茶来说的。


“道听途说系列”也已经过半,春茶季中最晚采摘的寿眉也已经采摘了好一段时间。


春白茶季最早上市的是白牡丹,那么关于白牡丹购买的那些套路,也是时候拿出来说一说了。


白茶的圈子就那么大,但凡有个消息,一两天的功夫就传遍了。


有便宜银针卖的消息,一出来就大杀四方,不少茶友都落入了陷阱。


但有的人吃亏吃的心甘情愿,小白也无权干涉。


就像是路上有一个大坑,小白都在边上立了警示牌,您还往下跳,那能有什么办法啊?


虽然有人不听规劝,但就算只有一个人愿意听,警示牌就有立着的意义。


今天小白便来立春茶季的第二个警示牌:便宜的白牡丹,购买的时候要格外的小心!


茶友们以为自己买到的是白牡丹,实际上极有可能是寿眉假扮的!




02

 


春寿眉和白牡丹的外观颜色极为相似,特别容易被搞混。


春寿眉与白毫银针,白牡丹一起生长在光照比较不强烈的的冬春季节。


受到的阳光雨露、季节变化、气温起伏都是极为相似的,相似的生长环境使得白牡丹与春寿眉的品相也非常的接近。


同为春季茶,春寿眉与白牡丹都属于绿色系的白茶。


从茶青开始便是鲜嫩的绿色,萎凋脱水之后,水分变少,叶片的颜色反而显得更加翠绿。


茶叶当中含有的叶绿素含量比较丰富,就外形来看是偏向于绿色系的小清新茶叶。


叶绿素溶于汤水之中,使得茶汤会表现出淡淡的青色,两者的汤水皆有此特点。




03



白牡丹与春寿眉的采摘期之间是相连的,并没有存在空白区,这也是导致两者极为相似的一个原因。


高山白牡丹的采摘时间在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


而高山春寿眉的采摘时间紧随其后,就在三级白牡丹快要结束的时候。


一些投机取巧,极爱蝇头小利的人,便会将品级比较高的春寿眉当做白牡丹进行售卖。


将寿眉当做是白牡丹售卖,并非是春白茶季才有的套路,在一年中的寻常时候也时常见到春寿眉充当牡丹在售卖的情况。


一些网络销售平台上面的牡丹饼便宜的不行,但一看图片就知道那不是牡丹饼,是寿眉充当成的。


看色泽,还有做旧的嫌疑。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茶友们在鉴茶时候的难度了,不但要鉴别老白茶是否做旧,还要鉴别是否是用寿眉滥竽充数为牡丹。




04



不想买到用寿眉充当的白牡丹很简单,只要分清寿眉与白牡丹的之间的区别就好了。


白牡丹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一二叶,寿眉的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四叶。


采摘标准的不同不仅仅在于叶片的多少,而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各个细节中的。


一是芽头的不同,白牡丹的芽头还算是丰满,虽然不至于像是白毫银针那样胖乎乎的样子,但芽头的大小与饱满度还是颇有富态的。




白茶的采摘时间越长,叶子越宽阔,展开。


而芽头的大小则是与生长的时间成反比,白茶的生长时间越长,则芽头越小。


春寿眉作为采摘时间比较长的白茶种类,芽头是三种白茶品级当中最小,也是最为单薄的。




05



二是,白毫的分布区域与数量的多少。


白牡丹的白毫不但是在芽头上有,环绕着芽头生长的那两片的叶子背面也布满了绒绒的白毫。


且分布非常密集,像是地毯一样厚实。


至于茶梗上也是有一定程度的白毫覆盖,并不会完全裸露出茶梗的肌理。



春寿眉的白毫,咱们这里讨论的是品级稍微高一些的春寿眉哈。


春寿眉的白毫在芽头上其实就已经比较薄一些,但看起来并不会有太大的区别。


就像是有的人发量太多,去理发店稍稍打薄一些的程度。


较大的两个叶子的背面一般来说是没有白毫覆盖的,但是作为显微镜女孩,仔细的找一找还是会发现有一些零星的白毫,散落在叶背。


茶梗上几乎是没有白毫的,但是就小白家2018的春寿眉来说,其实也是有稀稀疏疏的白毫在稍微刷一下存在感的。


而这款2018春寿眉的特点也是,品级堪比白牡丹。


像小白家这样的老实人还是有的,春寿眉的品质就算是无限接近于白牡丹,也应该当做寿眉来售卖才对。




06



三是,叶子的大小形状上面。


白牡丹的叶子与真正的牡丹花的叶子反而不像,牡丹花的叶子是圆润的,与牡丹花开富贵的寓意很是贴切。


白茶当中的白牡丹更似柔弱的姑娘家家,它的叶片是窄而长的,像是柳叶儿一般。



寿眉的叶子则更为宽阔一些,圆润一些。


这么一说,白牡丹与春寿眉的外貌有些像是男孩的两个阶段。


白牡丹是青春期的大男孩,个子不断向上拔高,于是看起来瘦瘦高高的。


春寿眉则是步入婚姻的男人,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担当、还有自己的小日子。


有了幸福,幸福肥也是避免不了的,个子不再长高,横向发展就变得圆润了。



最后一点,在梗的长度上也体现为白牡丹的梗稍短些,春寿眉的梗更长些。


白牡丹的梗只稍稍在叶子的下面一些,像是穿着裙子的南方姑娘。


而春寿眉的梗会比叶子还要长上许多,像是手长脚长的北方姑娘,穿上一条剪裁适当的牛仔裤,帅气十足。




07



白牡丹与春寿眉确实有些相像,但绝对不至于是双胞胎的程度。


颜色上虽然都是绿色,却也有一定区别,白牡丹由于白毫数量较多,颜色会偏白一些。


春寿眉由于裸露的叶片较多,生长周期长,所以绿色会更加浓重一些。


不只是颜色,芽头大小、白毫分布、叶片形状和茶梗大小都是有区别的,茶友们细心观察就能够很明显的区分出来啦。


遇到价格便宜的白牡丹一定不要冲动购物,可以结合文章的五个知识点,鉴别一下是否真的属于牡丹品级再下手哦!

这些茶叶名字,居然能凑成一桌动物园!

研究茶叶名字,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有通俗易懂派,也有诗情画意派,让人一听到茶叶名字,便能给它联想出一个故事。

茶叶的命名方式,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的因为产地命名,有的因为外观命名,有些奇特的茶叶名字,总会使到茶客一脸茫然,这些茶到底是什么茶?这些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这样一类茶,他们竟然和动物有联系,让茶叶多了几分调皮和灵性,下面一探究竟。

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山。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弹簧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遂川三宝之一。

相传清朝有个木商叫梁为镒,在路上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后流落到南京,与一财主千金杨氏结为夫妇。刚巧杨氏精于制茶,之后夫妻二人返回梁为镒故乡,并带回了一些茶叶种籽,两人就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产出的茶叶就叫“狗牯脑茶”。  


狗牯脑茶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1915年,狗牯脑茶获得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从此,蜚声海内外;时隔一个世纪后,2015年,狗牯脑茶再次出征海外,荣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金奖。

2、鸭屎香

鸭屎香,近几年新茶饮的宠儿,频频被网络刷屏。

鸭屎香凤凰单丛,又叫乌叶单丛,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是珍贵名丛之一,干茶条索紧卷,呈乌褐色,有光泽,滋味醇厚,花香馥郁持久,回甘强,而且比“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更耐泡,可冲10泡以上。


相传原来由一位茶农当初从乌岽引进,种在“鸭屎土”(黄壤)的茶园里,当地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大为叫好,称赞此茶好,纷纷问是何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后来“鸭屎香”的别名便流传开来。

略显遗憾的是,在2014年的5月,凤凰单丛茶“鸭屎香”已经更名为“银花香”,官方理由是原名难登大雅之堂,会使好茶者品饮时有所顾忌,私以为“银花香”之名泯然众人矣。

3、马骝搣

广东人看港剧时偶尔听到这三个字,但是不熟悉粤语的人,必然一头雾水,恐怕连普通话都不知道怎么读。

猴子用粤语称为“马骝”,“搣”既是采摘的意思,马骝搣(miè)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猴子採]。

马骝搣没有确切到一款茶,是形容极品的铁观音。它的茶树生长在高山峭壁,采摘时用绳子吊往岩石上,就像猴子般,身手敏捷,采摘过程十分艰巨,所以也特别稀有珍贵。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些品质优异的茶叶生于峭壁之上,人们难以采摘,故训练猴子(马骝)采摘。

马骝搣茶叶香气芬芳鲜嫩,持久不散,性质顺和;茶汤碧绿带黄,香气清幽脱俗,入口温厚醇滑,甘饴润喉,令人心境舒畅。

4、白鸡冠

白鸡冠和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并称“武夷山四大名枞”,因产量稀少,一直蒙着一层“犹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面纱。

在武夷山的茶树中,叶子多为墨绿色,爆出的茶芽直,光洁明亮没有绒毛,而唯独白鸡冠茶的叶子是淡绿色的,绿中显白,芽儿弯曲且毛绒绒的,形态就像白锦鸡头上的鸡冠,故名白鸡冠。

白鸡冠茶色泽米黄呈乳白,汤色橙黄明亮,入口齿颊留香,神清目朗,其功若神。

5、太平猴魁

在茶界,有一种茶,见过的人都会过目不忘。它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乡一带。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传说,猴子为了报恩,登猴坑采茶叶,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茶叶冲泡以后很好喝,称得上是茶中魁首,于是把这种茶叶命名为“猴魁”。

太平猴魁天生“异相”,不以“小嫩”为美,身长达5-7厘米;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除此之外,动物派的茶叶还有很多,比如雀舌、毛蟹茶、乌牛早等,新奇又有趣。你听到过什么有意思的茶名让你印象深刻呢?

来源:茶悦世界,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这些茶叶名字,居然能凑成一桌动物园!

研究茶叶名字,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有通俗易懂派,也有诗情画意派,让人一听到茶叶名字,便能给它联想出一个故事。

茶叶的命名方式,也是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的因为产地命名,有的因为外观命名,有些奇特的茶叶名字,总会使到茶客一脸茫然,这些茶到底是什么茶?这些茶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有这样一类茶,他们竟然和动物有联系,让茶叶多了几分调皮和灵性,下面一探究竟。

狗牯脑产于江西省遂川县狗牯脑山。狗牯脑山矗立于罗霄山脉南麓支系群山之中,山中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弹簧年云雾缭绕,四时清泉不绝,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的名茶产地,遂川三宝之一。

相传清朝有个木商叫梁为镒,在路上突遇洪水,木材全部冲失。后流落到南京,与一财主千金杨氏结为夫妇。刚巧杨氏精于制茶,之后夫妻二人返回梁为镒故乡,并带回了一些茶叶种籽,两人就在当地的狗牯脑山上,开垦小面积茶园种植,自制茶叶,产出的茶叶就叫“狗牯脑茶”。

狗牯脑茶条索匀整纤细,颜色碧中微露黛绿,表面覆盖一层细软嫩的白绒毫,莹润生辉。茶水清澄而略呈金黄,喝后清凉芳醇,香甜沁入肺腑,口中甘味经久不去。

1915年,狗牯脑茶获得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金奖,从此,蜚声海内外;时隔一个世纪后,2015年,狗牯脑茶再次出征海外,荣获意大利米兰世博会金奖。

鸭屎香,近几年新茶饮的宠儿,频频被网络刷屏。

鸭屎香凤凰单丛,又叫乌叶单丛,产于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属半发酵的乌龙茶类,是珍贵名丛之一,干茶条索紧卷,呈乌褐色,有光泽,滋味醇厚,花香馥郁持久,回甘强,而且比“七泡有余香”的铁观音更耐泡,可冲10泡以上。

相传原来由一位茶农当初从乌岽引进,种在“鸭屎土”(黄壤)的茶园里,当地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大为叫好,称赞此茶好,纷纷问是何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后来“鸭屎香”的别名便流传开来。

略显遗憾的是,在2014年的5月,凤凰单丛茶“鸭屎香”已经更名为“银花香”,官方理由是原名难登大雅之堂,会使好茶者品饮时有所顾忌,私以为“银花香”之名泯然众人矣。

广东人看港剧时偶尔听到这三个字,但是不熟悉粤语的人,必然一头雾水,恐怕连普通话都不知道怎么读。

猴子用粤语称为“马骝”,“搣”既是采摘的意思,马骝搣(miè)从字面上可以理解为[猴子採]。

马骝搣没有确切到一款茶,是形容极品的铁观音。它的茶树生长在高山峭壁,采摘时用绳子吊往岩石上,就像猴子般,身手敏捷,采摘过程十分艰巨,所以也特别稀有珍贵。

还有另一种说法,一些品质优异的茶叶生于峭壁之上,人们难以采摘,故训练猴子(马骝)采摘。

马骝搣茶叶香气芬芳鲜嫩,持久不散,性质顺和;茶汤碧绿带黄,香气清幽脱俗,入口温厚醇滑,甘饴润喉,令人心境舒畅。

白鸡冠和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并称“武夷山四大名枞”,因产量稀少,一直蒙着一层“犹在深闺人未识”的神秘面纱。

在武夷山的茶树中,叶子多为墨绿色,爆出的茶芽直,光洁明亮没有绒毛,而唯独白鸡冠茶的叶子是淡绿色的,绿中显白,芽儿弯曲且毛绒绒的,形态就像白锦鸡头上的鸡冠,故名白鸡冠。

白鸡冠茶色泽米黄呈乳白,汤色橙黄明亮,入口齿颊留香,神清目朗,其功若神。

在茶界,有一种茶,见过的人都会过目不忘。它就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尖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创制于1900年,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乡一带。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传说,猴子为了报恩,登猴坑采茶叶,后来人们发现这种茶叶冲泡以后很好喝,称得上是茶中魁首,于是把这种茶叶命名为“猴魁”。

太平猴魁天生“异相”,不以“小嫩”为美,身长达5-7厘米;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有“头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的意境。

除此之外,动物派的茶叶还有很多,比如雀舌、毛蟹茶、乌牛早等,新奇又有趣。你听到过什么有意思的茶名让你印象深刻呢?

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0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