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本玉露茶怎么泡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悦品闽茶---九三学社福州青工委茶文化讲座

3月9日下午,在三坊七巷丁香苑由九三社员---厦门大学生态学博士,茶叶点评网创始人周萍为大家开展一场生动的茶文化讲座。为了丰富九三学社社员文化生活,通过“茶文化”讲座系统讲解各种茶的营养成分、药理功能及文化内涵,引领传播中华文化精粹,推崇健康的生活理念

周博士首先根据历史演变跟大家讲解了六大茶类基本常识:

最早的绿茶按杀青工艺分成“蒸青绿茶(恩施玉露-日本玉露)、炒青绿茶(龙井),也有按干燥工艺分成的烘青绿茶(福州花茶底坯)、晒青绿茶(生普)”。绿茶的茶多酚物质极为丰富,成为世界公认的抗辐射抗氧化饮品。


绿茶基础上增加七星灶闷黄工艺为黄茶,如君山银针、霍山黄芽,黄茶有祛湿健脾的功效。


我们看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里头讲茶马古道,绿茶经四川雅安一带进藏区或经水运,长途风吹日晒雨淋渥堆成了黑茶。现在大家了解到的安化黑茶、茯砖茶,为边销茶,为游牧民族提供维生素纤维素,而后演变为藏区人民喝的酥油茶。


福建茶区在历史上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在明朝朱元璋罢团倡散后,发展出多茶类,慢慢有了全发酵的红茶,以正山小种为代表;半发酵茶乌龙茶也叫青茶,以闽南铁观音和闽北岩茶为代表;以及不炒不揉微发酵的白茶,最大程度保留茶叶的本真及营养性。





大家对好茶都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在这里周博士分享了一个综合评定法:


一、不苦不涩:都说不苦不涩不是茶,但如果茶汤尾水是苦味的说明可能采摘太嫩或工艺不到位;而这里所说的涩是像吃生柿子的巴感,锁喉,咽口水困难。比如岩茶过发酵的不当工艺造成冷汤涩感。


二、有香有水:咽下茶汤会唇齿留香,口舌生津。香气高扬但滋味寡淡或者汤水滋味口感好而香气不足都不够完美。茶叶本身有700多种芳香物质,通过不同工艺演绎出不同的香型。如果担心自己买的茶是否加香精,你可以闻闻看叶底是否有酒精的刺鼻味。


三、耐泡:耐泡度说明茶园管理好,采嫩等级高以春茶居多,工艺精湛。


酸味有些是岩茶陈放一段时间出现的“武夷酸”,也有过发酵带来的像食醋般尖锐的酸。


麻感往往是采摘过老或白茶萎凋不到位,或是施肥太重造成的。



一、茶的有益成份

茶多酚---抗氧化---绿茶

茶黄素---保护心血管---红茶

黄酮---抗衰老---白茶

茶多糖---降血糖---老寿眉、熟普


二、茶的有害成份

农残---草甘膦、复合肥、菊酯类

工艺---蒽醌(炭焙)

重金属---制茶机具、土壤、沿路种植

黄曲霉素---存放受潮、人为做旧



三、如何辨别有害成份

最科学---实验室检测

最实用---望、闻、问、品

--干茶:油光发亮、摸着粘乎乎的,可能是打糖水,多为红茶或白茶做旧
      叶底:特肥厚、墨绿色,可能是复合肥用太多


--有霉味、湿仓存放、黄曲霉素

   有烟味、加工不当

   有香精味、人为添加


--酸嗖味:加工过程不当

   麻苦味:某些农药用过量



四、茶对人体的好处

1.延缓衰老。

2.抑制心血管疾病。

3.预防和抗癌。

4.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5.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美容护肤。

7.醒脑提神。

8.利尿解乏。

9.降脂助消化。

10.护齿明目。


五、健康人群怎么喝茶

一天喝几杯才算数?

过量造成体内钙、铁流失

最佳饮茶时间:24小时都在喝茶

多样化饮茶:我专情于一种茶



六、亚健康人群怎么喝茶

男士:抽烟饮酒的,喜欢喝重口味的;

          良好生活习惯的,喜欢文艺清新范;


女士:茶多酚永保青春

          乌龙茶苗条减脂

胃寒:天天喝菊花茶还喉咙痛

胃热:晨起口臭,手心发汗


七、特殊人群怎么喝茶

血脂高:三高首要病因,山楂茶,普洱熟茶。

血压高:主要在心态,隔代带娃心平气和,奶奶因为对孙子没有太多期望,只看到孩子成长,血压就正常了。

血糖高:粗枝大叶,粗老叶,比如老枞红茶的茶梗茶沫。



《中医体质的分类与判定》



八、最后,周博士给大家亮出金句---茗人茗言

看茶喝茶:什么茶怎么泡

看人饮茶:不同体质喝不同的茶

看时饮茶:人的身体状态是动态变化的

喝茶贴士:茶乃万病之药,真有病还是得吃药


根据生活习惯,南方人爱喝绿茶,北方人爱喝花茶,东南沿海一带的人爱喝乌龙茶,欧美人爱喝红茶,特别是调饮红茶。

根据季节,春饮绿茶,夏饮花茶,秋饮红茶,冬饮青茶

茶点搭配,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



九、茗茶鉴赏

:汤色明亮、浑浊

:香气纯正、异杂、持久性

:浓强、苦涩;啜茶与味蕾充分接触

:干茶嫩度、色泽;

叶底:匀整软亮、死沉


十、茗茶冲泡

绿茶与花茶,水温在85度左右,宜用留根法,建议用玻璃杯观赏性品饮;

周博士在这里向大伙展示了她家庭常用的玻璃壶与白瓷壶,她坦诚的说,年轻人很多拿不熟练盖碗的,容易烫手。我们要让8090通过简易好用的茶具或者是飘逸杯就能喝上好茶。所以周博士常说“好茶随便泡”,真到品鉴交流层次时再来讲究工夫泡法。


十一、喝茶的宜与忌



文末有彩蛋-----本次活动喝到的好茶


(一)2011年老白茶:煮茶壶里飘出诱人的棕叶香,透着甜醇的枣香。

常有人问我老白茶怎么判断是否做旧?看叶底,黑乎乎的,摸起来烂烂的;周博士介绍道:存茶首先要原料好,必须是春茶的原料,必须是工艺萎凋到位入口清甜的茶品才值得存放收藏。而仓储转化的环境必须干净干燥通风,杜绝一切不可控的因素。

老白茶的口感特色是甜醇,一路的甜到底,这是茶多糖物质转化的结果,经研究发现,老白茶随年份增长其黄酮物质含量日益增加;因此说老白茶有抗衰老抗氧化,三降三抗的功效。


(二)纯种大红袍奇丹:奇丹是唯一经DNA鉴定为六棵母树扦插培育的纯种大红袍,其氨基酸含量高因此回甘快而持久,细腻的桂花香在唇齿间漫延。


(三)慧苑水仙:慧苑坑是三坑两涧知名山场,“醇不过水仙”,杯中茶不仅滋味醇和更有着慧苑坑涧特有有枞味气息,青苔味糙米香木质味或浓或淡,随着每冲茶汤渐变,尾水还有淡淡的棕叶香。


(四)虎啸岩肉桂:“香不过肉桂”,周博士介绍说:“岩茶的香气分三种,品种香,如金观音金牡丹的甜花香;地域香,如竹窠肉桂特有的桅子花香;工艺香则要求有精湛的技艺,如水蜜桃香、花果香”。我们喝到的这泡肉桂就是本身的品质特征桂皮味辛辣感显著,汤水中有水蜜桃香与奶香。


(五)古早味铁观音:本着“传承茶文化的根与魂”初心创办的茶叶点评网,我们一直秉承“保护即将失传的制作技艺,挖掘濒临灭绝的茶树品种”,在安溪感德高山区用自己的所学专业实施自然农法管理茶园,五年不采摘利用生物酶改良土壤。一年只采一季,按传统工艺重发酵重摇青,不在空调房制茶,所出茶品无需冰箱保存,无需碳焙,可自然存放多年。难怪这款茶喝起来桂花香兰花香都那么细腻的香沉落水,叶底淡黄通透略有红镶边。茶汤金黄透亮滋味优美耐泡。

(六)水底香红茶一听这名字就可以感受到茶汤里丰富多变的香气。香能落水堪称“水底香”。香气馥郁不具象某种香,它是果香花香蜜香的融合,挂杯香更是幽长。滋味浓厚甜醇耐泡,久坐杯不显生涩。

(七)茉莉花茶:茉莉--莫离,茉莉花茶自古以来称为爱情茶,三月上等绿茶静静等待七月伏花开放,一层花一层茶睡一次曰“窨”,最好的花茶天香九窨,见茶不见花,茶引花香,花增茶味,是花成全了茶,茶骨子里透着花香。福州有个民谣“闽江口边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连约会都这么浪漫,就让我们沉醉在冰糖甜的花茶里吧。

防治蛀牙的“氟”,在茶叶中是怎么分布的?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蛀牙,学名叫“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你可别小看了这种病。它的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口腔主要的常见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不过,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或许能稍微宽心一些,那就是喝茶有助于预防龋齿。这源于茶叶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叫做“氟”。今天小懂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东东。

1、氟不参与人体代谢,至今还未发现机体的某项生化过程必须有氟参加,故氟是否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目前尚有争论。

2、茶园海拔高度越低,土壤粘粒含量越丰富,游离氢氧化铁铝含量越多,其水溶性氟和交换性氟含量也越多,相关系数高达0.9683~0.9722。

3、有研究报道称,凡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pH值高的土壤,氟含量也比较丰富。

4、氟能促进茶树生长,被认为是茶树生长的有益元素,至于氟是不是茶树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5、茶树体内含氟量分布特点是叶子>花果>茎杆>根系,就叶子来讲,老叶含氟量最高,其次是成熟叶,嫩叶含量最低;茎杆含氟量是嫩茎高于老茎;根系的含氟量是细根高于粗根。

6、茶叶的含氟量差异极大,卫生部曾经测定过817只茶样,最低的2.1PPm,最高的达1175PPm,平均含量211.7PPm,各种名优茶的含氟量低于中低档茶,最高含氟量的为四川雅安的南路边茶。

7、研究显示,不同茶类,氟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绿茶<花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以绿茶的氟含量最低,平均为67.53±69.45mg/kg;黑茶最高,平均为296.14±246.07mg/kg。

8、茶叶氟的泡出率一般达到80%以上,也有少数茶,如日本玉露茶、番茶、釜茶,其泡罐只有40%或更少。

9、我国大部分地区饮水的水源是属于低氟标准。正常人体内含氟约为2.6g,低氟地区饮用水含0.5PPm以下时,龋齿病的发病率达60%~70%有的高达90%。

10、测定结果表明茶叶中游离氟含量比梧桐叶高2~3倍,比桑叶高3~6倍,比小白菜高5~8倍,比大葱高13~20倍,所以饮茶是一种安全的补氟和防龋齿病的方法。

11、我国规定每人每天允许氟的摄入量为1.5-4毫克。适量的氟可以预防龋齿,但含量太高也有害,反过来造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粗老茶叶中的氟含量比较高,大量饮用这类茶,尤其是长时间熬煮,有可能导致过度摄入氟元素。如果茶叶中的氟含量过高,那么如果每天泡10克含高氟的茶叶,就会有可能超过标准。

当然,这只是对长期大量饮用高氟茶的一种风险提醒,大量的测定数据表明,大部分茶叶的氟含量,一般情况下不至于造成对健康的危害。

参考资料:

《茶叶化学》,顾谦、陆锦时、叶宝存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伤胃,毁茶?老茶人“嫌弃”的冷泡茶还能喝吗?

冷泡茶就是最配夏天的,

用冷泡茶单挑夏天,有人反对吗?

“喝茶不烫嘴不如喝凉水”,

冷泡茶伤胃,毁茶?

喝冷泡茶算对传统茶的“背叛”吗?

冷泡茶目前在我们国内还属于“非主流”,但既然存在就是有些道理的,有人说一到夏天就推广冷泡茶,一为卖茶,二为跟风,三为博流量,还有是单纯的觉得好喝。

那么,

冷泡茶有什么优劣?

如何把握泡茶时间?

想喝冷泡茶又想养生怎么做?

冷泡茶的

前世今生

冷泡法似乎是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流行起来,事实上,在我国的湘西、云南等地很早就有凉水泡茶的传统。

“冷水泡茶慢慢浓”,这句民谚既道出了冷泡茶的精髓,也充满着生活的哲理。

唐朝 |

最早的记载的是唐朝人喝的饮子,其实很像我们现在经常喝的凉茶,纯植物熬制,解暑降温。

考“饮子”一名,或简称“饮”,最多见于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用果品、香料、药材熬制的“饮子”饮品,品类繁多。

宋朝 |

千年前的大宋朝,盛夏可以品尝到冷饮,丰富程度不输当今网红奶茶店的菜单。

有一种“熟水”最吸引人,是宋人把水烧开,倒进瓶子里,然后把用来泡制熟水的紫苏、豆蔻、丁香、桂花等香料投进瓶中,把瓶口密封好,放置几个小时或几天就可以喝了,听起来像不像最近流行的冷泡茶?

其实当时的朝廷有专门成立“冰井务”研制降温解暑的冷食品。“冰茶”就是宋代的一种夏季饮品,专家推测冰茶可能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用散茶和冰混合而制;另一种是将散茶研磨成茶粉,再加冰融合,泡制成“冰茶”。

元朝 |

进入元朝,市面上出现了一款叫做“渴水”的饮品,那时,蒙古人西征,来到了中亚,喝到一款酸酸甜甜的水果饮品,他们觉得非常解渴非常好喝,于是把这款饮品和里木树都带回了中原。

明清 |

到了明清时代,藏冰业已经很发达了,冰块也很便宜了。

果汁,是从明代开始的,他们把果蔬型饮料叫做“渴水”,在《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明代著作中,“渴水”即为饮料名称,相当于今天的稀释类果蔬饮料——橙汁、椰奶等。

饮子发展到今天,依然流行,其“化身”之一就是当今的新茶饮和冷泡茶。

泡什么?

怎么泡?

(附冲泡法则)

如今的冷泡茶,是指用冷水将茶叶浸润,在室温下放置3~4小时后制成的饮品,也可放冰箱冷藏,简单方便。

⚪️绿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喜欢清香爽口:安吉白,碧螺春,舒城兰花,六安瓜片等

火工香太重的炒青绿茶不推荐。

喜欢鲜醇甘甜:恩施玉露,日本煎茶,日本玉露

⚪️黄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推荐黄芽茶,黄小茶

⚪️白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4-6h

推荐银针高等级牡丹,年份太久的白茶不推荐

⚪️乌龙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焙火太重的岩茶,冻顶乌⻰不推荐

▪️台湾高山茶,清香型闽南乌⻰茶, 凤凰单丛茶推荐。

▪️东方美人茶,蜜香红乌⻰冷泡,香气非常有特色。

⚪️红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鲜甜高香的红茶冷泡更好喝

▪️ 大吉岭,锡兰等国外高香红茶,蜜香红茶等非常推荐

⚪️黑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6-8h

▪️紧压的茶需热水舒展茶叶,口感大多一般,不推荐

▪️年份比较新的生普刺激性较强,不推荐

⚪️花茶

茶水比:1:100-1: 150

时间:3-6h

⚠️温度统一0℃-5℃,建议直接用冷藏过的水冲泡,拿出冰箱后,最好将茶叶与水分开哦。

花茶冷泡超级香,茉莉花,桂花,栀子花,柚花等窨制的茶都非常推荐。

冷泡茶到底

能不能喝?

(健康顾问:梅之凌/福建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执业中医师、《伤寒论》讲师)

/影响睡眠吗?

茶叶所含的咖啡因具有一定的提神效果,因此很多人晚上喝了茶都会失眠。而将绿茶在冷水中浸泡4-8小时,对身体有益的儿茶素能被泡出,但是咖啡因只有不到1/2,这样的做法可以降低咖啡因的释放,对睡眠的影响较低。

/冷泡茶看体质?

冷泡茶对于体质不同的人,影响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肺胃热盛的体质,喝冷泡茶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有些益处。但对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冷泡茶就要少喝。

有些人脾胃阳气不足,但又没有到虚寒严重的程度,也是可以适量饮用的。

/怎么判断自己的体感?

主要判断标准还是自己的体感。如果喝了冷泡茶之后,胃痛,拉肚子,那就不要喝了。喝了冷泡茶,没有不舒服,是可以适量饮用的。

/几点适合喝?

一般来说,下午三点以后到晚上九点喝冷泡茶的影响比较小。

/喝冷泡茶不适怎么办?

如果喝了冷泡茶,会吐很多稀稀的口水,可以煮些生姜红枣水喝,生姜多放一些。

说了这么多冷泡茶知识,其实我们喜欢冷泡茶,除了喜欢它的冰凉爽口,也喜欢“凉水泡茶”体现的“慢活主义”。

以“凉水泡茶”蕴含的哲理对待工作和生活,是一种大智慧,更是一种大从容。我们既要有“开水泡茶”的冲劲,也要有“凉水泡茶”的心境。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