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日本人的茶道

找到约24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道与茶艺

  温一壶热热的茶,在雨夜、在夏日的黄昏里,邀二、三好友,促膝品茗,自是中国人熟悉的待客或生活的一环。

  喝茶,是中国人在旧日农业社会中一种暇余的消遣习惯,因农业生活单纯、休闲时间多,喝茶不只能杀时间,更能藉此一家人团聚共叙联络感情,并且在闲谈中,或彼此切磋学术、或消除一日辛劳,真可谓一举数得。

  时代巨轮并未湮没茶香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是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品茶是一门相当高雅的艺术,喜爱喝茶的人,能从品茗中体会出“茶”所蕴含的风范与风格,并且视茶茗为心灵的享受。由于茶艺讲究和平、宁静,所以对忙碌紧张的现代人而言,无疑是一股纾解的力量。因之,虽然当今工商业发达、科技文明,但中国流传已久的饮茶习惯并未被时代所淘汰。

  虽然随西风东渐,外来的咖啡和可乐曾风光一时,但真金不怕火炼,历经长久的考验,“茶”终于又收复那片薪传已久的失土。而今,很多成功的企业家特辟品茗室招待客人,讲究气氛的家庭也常以茶代酒,可见茶的魅力非但未见稍减,更让人有种“倒吃甘蔗”及“好酒沉瓮底”的感觉。

  “茶”道出中国人的个性及胸襟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良药苦口”都是中国古老的至理名言,因之在跨跃入茶艺的门坎中,也可窥出中国人“吃若”及“耐劳”的民族习性。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品茗的意境,不只是陶醉在馥郁甘醇之中,更使人有如置身高空仙阁、顿觉尘念俱消,而在浸润茶艺的气氛间,并培养中国人谦冲的胸怀;中国历来的民族性也就在年代的累积中,由茶中孕育着一份恬然,与世无争,及洞悉透察人世的超脱物外的人生观。

  日本于茶艺中另辟蹊径

  擅于由模仿中汲取菁华、再变化改善的日本一向予人“短小精悍”的印象。无可讳言这个民族,是具有令人敬佩的精益求精精神及对事物认真严谨的态度。中国的茶在进入日本国度后,不仅被吸收,更且焕发出另-番新面貌,而以更精美的包装,赋予茶的新造境,而变成了日本人的茶道。

  重视茶道的日本人,将茶室视为崇高的地方,日本武士进入茶室,必须先卸下刀剑,一般茶室的门不是非常低矮,就是挂上门帘,武士进门必先低头,象征喝茶前,须先清心、静心,也可看出品茶端在于一心。唯有心定、心静,方能悟出高奥的茶道。

  茶虽然发源于中国,可是目今我们品茶的风气与学问,却远逊于日本。因为日本擅于钻研事物,所以只要他们执着于某一事,就会百分之百的投入精力;此点,我们可以从日本制的糖果见出端倪,一颗小小的糖果,日本人也会以最精细的糖衣包装。对于茶,日本很早就把它称之为“茶道”,喝茶成了修身养心性与学习礼仪之道。因此其国人饮茶风气甚为普遍,几乎家家户户无不饮茶。

  中国人的茶“艺”

  中国人称研究品茶的学问,及其方法或技术,谓之“茶艺”。

  由中国的文史,再到茶艺的连系中,我们可知“艺”的涵义甚广,凡文或武都可并容于中。中国对一切事物通常怀有相融相通的精神,这种兼容并蓄的宽阔胸襟,运用在茶品上,就成为博义的茶艺。

  既然茶的一切仪节统称为“艺”。就给了茶艺极度的自由,可不受任何太僵化的格局或形式所束缚,每个人可拥有他独特的品味、泡法;您品您的茶,我喝我的味道,个人可执守、浸润在自我-方的天地中,邀游在自己的心灵境界中。若幸能逢上知己,也可以敞开心屝,乐在其中,甘苦自尝。所以中国人的茶艺,没有-定的喝茶规则、标准,也没有一套奉为圭臬的经典可遵循。这种道地道地的中国风喝茶,正十足地表现了中国人的习性及民族风格。所谓的随缘、顺其自然,更表露无遗的表现在茶“艺”上。

  日本人的茶“道”

  日本人的茶道虽传自我国,然其“修身养性、正礼法、规习俗”的茶道思想,却比我们早订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曾败得落花流水的日本,如今辉煌的经济成就,除了让国际人士刮目相看外,更教人折服于他们的韧性与耐力。也不得不为他们的那股坚毅精神,及严谨的民族性所震撼。一般人对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很好奇,也一直摸不透是何种力量、权威,可让人摒除对生死的疑虑,而能在一念剎那之间,以利刃证明心中的那份坚持、执着。

  而日本人的这种武士道的个性,便完完全全地融入“茶”中。日本所谓“茶道”,就是把关乎茶的所有技术、泡法及仪节,订出一套完整划一的准则,一道道的手续,不容-丝的轻忽随便,喝茶到这种严谨的地步,已不是-种轻松的休闲方式,因此日本人的喝茶心情,与中国的喝茶心境自是大异其趣。

  “艺”、“道”揉合的新风貌

  无论是中国的茶艺、或日本的茶道,同样都对茶投入了相当的兴趣及精力,并以各自的特色、风格发挥出专属于自己的品味及格调。

  中国的茶艺,摄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自然豪爽、能容乃大。正如一个历尽风霜的老人,在看透无数历境后的超脱,自由放任,不受拘束,但也由于太奔逸而不易捉摸,自然显出漫大无当、难以循从之虞。

  而日本的茶道,除了十足地表现出日本人的拘谨,放不开的保守、认真外,当然也显示出,他们对事物严谨执守的民族习性。正如他们之所以有今日“经济王国”之冕,也就是得之于他们那种不服输的认真,而此点不正是我们该好自省思,学习之处?

  透过茶的“艺”与“道”,去推究中、日的性格、习性;使我们联想到中国古老的哲理“中庸”。若我们能从茶的反省中,走出了一条茶艺与茶道调和统整的路,既能保留发扬原有的优点,又能摒除己身的缺点,相信未来的中国,必定会有更好的明天。

  【摘自2018年第2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吕传彬(重庆)】

石一龙痛批“中国茶道”

这世上不存在类比论证。比如中国茶文化的历史镜像与公知。

但面对日本的“茶道”,我们台湾地区大多数人便显得尤其不自信,亦步亦趋地也搞出一套所谓的“中国茶道”,确实令人厌恶。

这不止在一个方面透露出中国人对中国茶文化的不自信。

我只说一句:“通常,外界认为茶文化源于中国,这是历史史实,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勿须以这些小道为其正名。”

所谓“茶道”乃东瀛人对中国茶文化一种艺术性的引申与扩张,这种“艺术性”引申外延的意义究竟几何?在我看来,并不重要。

诸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首创,世界其它地区的饮茶与种植茶叶的史实,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即便也有微量的印度、非洲等地区的起源说。但茶文化中国说似乎早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从时间坐标来看,有神农说、西周说、秦汉说、六朝说。从茶的功能性而言,有祭品说、药物说、食物说、同步说、交际说。

但依任何一种说法溯源,都无法将中国茶文化的本源与“茶道”二字勾连上什么关系。

从古人的视野,到现代人的茶桌上,茶的本质就是一种“饮品”,就是其饮用属性。尽管今天的茶被称为“国饮”,但它始终无法脱离“生活”的本体。

与理想主义的“琴棋书画诗酒花”相对应,“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被人们奉为“生活七事”。

茶以外的“茶道”,其实不过是一种繁琐而多余的茶事,一种与茶无关,或者附庸茶饮而出现的花样。日本的茶道如此,中国如今茶道与茶道培训更是丑态异常。

“茶道”在日本的最终形成,势必是结合了日本民族“物哀”的人生观念。这一点,早已与中国茶文化的初衷相去甚远。

十二世纪时,日本的荣西禅师最先把中国的饮茶习惯传入日本。在他的《吃茶养生记》下卷“吃茶法”中记载:“极热汤以服之,方寸匙二、三匙。多小(少)虽随意,但汤少好,其又随意……”说的就是宋代寺院的点茶法。

宋代特别是南宋,寺院众多且多在山地,因此种茶吃茶便是寺院禅修以外主要的修为一种。可以说,传统的中国茶文化肇始于寺院。

据我的一位朋友研究:寺茶主要用来供佛、待客、自饮和施茶。《蛮瓯志》记载:“觉林院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

惊雷荚、萱草带、紫茸香,应该都是寺茶种类名称,这条记载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寺院茶礼的三个层次,表现出庄严、繁复、一丝不苟的仪式感。对于僧众,茶事非常重要,品茶的过程成为参禅悟道的必要途径之一。

在此基础上,品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大凡设有“茶堂”,并选派“茶头”,专门负责茶事活动。寺院时常举行由僧徒、香客、施主诸方人士参加的茶宴,寺僧创造的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以及衍生而出的斗茶活动由此走出寺院,在社会上开始流行。

朋友曾撰文指出:禅宗高僧习惯以语言机锋表达思想,使人开悟,茶也随手拈来,不时被用于妙语交接。《五灯会元》里面就有这样的例子,如“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更不消说著名的赵州从谂禅师“吃茶去”这一典型。

宋王朝鼓励三教融合,儒释道彼此影响渗透,文人官员与禅僧们的频繁往来成为当时文化风尚,大家来到寺院,品茗交流中体悟佛理,寻找出世之路径。

发展到今天,喝茶更趋向其本身固有的那种味道,即宁静、健康与生态。日本人从我们这里学会文字,只取偏旁来形成自己的文字;从我们这里学会去喝茶,然后抽取其中的仪式感来形成自己的“茶道”。而今,我们又把日本人的“茶道”奉为喝茶的“经典”主义,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孔子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以自全真性。”喝茶本是一件简单、随性,生活化的事,只需一把香茗(勿论黑白红绿,还是岩茶、普洱茶,只要是健康、生态、能喝的茶都是愉悦的),一把茶壶、一盏茶杯、一罐山泉,足矣!

有些人喝口茶还得像个老中医“望闻问切”,洋相百出。更有甚者,闻杯乱舞,故弄玄虚,错失泡茶的时机、水温等等,还俨然一副资深专家的模样,宣扬“茶道”之玄,高谈阔论,却一点儿也没有自己真正的体悟。

其实,完全没有看懂喝茶的本真。“茶道”的商机粉墨登场,混淆爱茶者的视听。我曾陆续发表关于批判茶艺与茶艺师的文章。其中就明确了我对喝茶的态度。

每当我目击诸多茶道馆中一些相貌不凡的少女,接连表演所谓的“茶道”、茶艺。我深感惋惜:一方面是惋惜好端端一泡茶,被她们表演到“人走茶凉”,口味全无;另一方面则是惋惜这些美丽少女,竟被这所谓的“茶道”羁绊得俗不可耐,疯疯癫癫。像个行走江湖的老巫婆,练就一套糊弄人的把戏,每次表演,总是念念有词,重复那些连自己都无法相信的陈词滥调。

台湾人搞起来的这套所谓“中国茶道”,实际上效仿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

从唐人陆羽《茶经》里,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早期茶文化的影子,即“喝茶的仪式感”。日本人将这种“喝茶的仪式感”加以提炼,深度艺术。其实作为一种茶文化的传播需要,这种提炼的艺术,我们可以接受与理解。

不仅仅是“茶道”。日本还有歌道、书道、花道、剑道、艺道、柔道、香道,与“茶道”共同组成“日本八道”,乃是延续中国古代的“六艺”。古代日本文化主要是是学习、吸收中国文化,所以其代表性文化均以道命名。

我们不但没有寻找渊源,删繁就简,反而在“茶道”二字上大作文章,甚至打着“中国”文化之名胡乱传销,甚至一些对茶痴迷到走火入魔的人,以钟表计算泡茶的时间,完全丧失传统中国“经验主义”的美德。

事实上,古往今来,喝茶的精神(真正的中国茶道)从未改变,喝茶喝的是这一份安逸,喝的舒服就是本真。

泡茶亦是如此,无论普洱、龙井、大红袍,还是岩茶、单枞、铁观音,你习惯怎么泡、怎么喝,怎么泡、怎么喝方便,你就怎么泡、怎么喝。简单自然,从心所欲就对了。

当然,因为茶特有的中国文化品质,我们在喝茶时,难免融入一些趣味和情怀。

我最早喝茶的记忆,就是父亲用洋铁皮口缸泡制的安徽绿茶,今天我热衷普洱茶,难免会有怀旧之慨。

而喝茶的情怀,便要从我的“诗心”讲述,我曾沉迷写诗,也有诸多发表。我喜欢简明自然的诗,而与喜欢的诗一样,我喝茶,也喜欢从简泡制,从简品饮。

如杜子美的“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白居易的“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苏东坡的“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简单而颇有深意。

喝茶,与人生一样,最重要的是喝了解渴,喝了健康,喝了肠胃舒适,喝了自己开心、欢喜。

所以,所谓茶道,其实是自己喝茶的某种体悟。这种生命体悟与喝茶人各自的经历、味蕾、经验、情绪息息相关。

有人说:“酒是一群人的落寞,茶却是一个人的狂欢。”其实,茶之道,亦是生活之道,无论怎样,都离不开随性、随心。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渐渐习惯于一个人在深夜长守一杯普洱茶,执一卷书,看人间繁华和落寞,“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或者,这是我认知的茶道吧。

茶业复兴:中国为什么没有日本式茶道 ?

  今天我们讲讲《茶之书》,这一次我下了功夫,想给大家带来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我估计日本作家冈仓天心写的《茶之书》,在茶书里头,其传播率仅次于陆羽的《茶经》。


  刚好我给新版本的《茶之书》写了序,我的朋友萧秋水买了一本《茶之书》,她告诉我”非常好看,《茶之书》根本不是讲茶的”。市面上的《茶之书》有很多译版,昨天我看了一下当当网文化榜和生活榜,我发现两个榜单排在前五位的就有一本是写茶的书,说明最近几年爱茶喝茶的人多了起来。


  (冈仓天心,1863-1913)


  有的人把《茶之书》买回去非常失望,三万字的书只有五千字左右讲茶,那这本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


  《茶之书》是讲东方式的审美,从我们的儒释道,讲到了空间、人,讲到了茶。


  有一个著名的茶梗要讲讲:很多人拿着《茶之书》的的日文版说,不懂日文就不要研究《茶之书》了,这就闹笑话了。其实冈仓天心写这本书不是用日文写的,而是用英文。我请教了很多人,都说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文字优美,甚至美国的高中教材都引用了《茶之书》的内容,他们从这本书不是学习认识茶叶,而是从这本书了解东方美学,这一点很了不起。


  他为什么用英文写呢?他不是写给日本人或者中国人看的,他是站在东方人的角度写给欧美人看的。整个行为过程都是围绕“为什么”这个问题,告诉欧美人我们日本不是他们认为的那个样子,就像我们一直说云南人不是穿着少数民族的衣服,骑着大象,牵着孔雀。冈仓天心选择茶作为切入点,告诉欧美人日本真正的情况,冈仓天心有三本非常著名的书,除了《茶之书》还有《觉醒之书》《理想之书》。


  二十世纪初期,欧美人是以武力征服东方,我在《茶叶战争》里谈到过,大英帝国把东方作为征服的对象,马克思说过一句很霸道的话:“他们不能再现自己,只能通过别人再现”,当年英国人入侵埃及的时候,只谈对埃及的认识,压根就不谈武力有多少。


  武力不重要,认知才重要。这是萨义德谈“东方学”的一个核心。也是后来许多学者反驳的核心。冈仓天心是较早反驳的人,而不是一味地投奔到西方的怀抱了。我们今天之所以会被打动,也与此有关。


  想想当年英国才上千人就把印度管理下来,为什么?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冈仓天心处在这样一种历史压力下,要对西方说什么?


  《茶之书》里他谈到了许多中国的事情,比如宋朝人对待茶的理念和唐朝的人不一样,不仅如此两个朝代的人,他们的生命观也不一样。中国人在1900S,对生活已经没有热情,而宋代的时候中国对生活充满了热情,有很多哲学思想家,很丰富的物质文明。今天我特别要说的是,为什么宋人会喜欢梅花,喜欢苦茶,就是与高度物质文明有关。


  冈仓天心说日本人为什么保留了文明,是因为他们成功抵御了蛮族(宋元)的入侵,保留了中华文明。


  那么宋明之学和唐朝有什么不同。唐朝人视为象征的东西,宋朝人在寻求的过程中更为现实。在宋代,人们认为天地不是世间万物反映出来的,而世间万物本身就是天地。涅槃掌握在我们手中,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让人感兴趣的是过程,最关键的还是经历完成的过程。


  在宋代人看来探寻生命的过程,本身就是令人神往,而不是非要得出一个结果。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体悟到了生命,体悟到了美。而不是一定要得出一个结论。这就说明人和自然是一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的,被赋予了意义。


  饮茶不是一种消遣行为,而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


  日式茶道网络图片


  我们今天谈到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在宋代,喝茶的时候都要在佛祖面前烧香拜佛,沐浴更衣。我以前举过一个例子,苏州有一个僧人,听说苏东坡要来了,就跑很远过去,沐浴更衣去给他泡茶,以佛祖的名义聚集在一起。苏东坡也在诗中表达了不仅仅在乎当时的环境,泡茶的姿势多么优美,而是在乎你为了给我泡茶跑了几百里路。很多人走了很远的路,等了很长的时间就是为了喝一杯茶,他把这种仪式感做得很足。


  说到仪式感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学校,上课班长一喊“起立“,大家就齐刷刷起来,一起喊“老师好”,这就是仪式感。在传统中国,仪式感非常重要,比教什么,学什么都重要,所以冈仓天心谈到,为什么中国人对茶道丧失信心,就是被蒙古人摧残,之后到了明代,我们把抹茶法丢了,而是选取直接泡茶的淹茶跑法。把宋代的那套礼仪丢了,到了清代又被满族人淡化了,到了他那个年代我们就彻底丢掉了那套礼仪,但这一点我不太同意。

  日式茶道网络图片


  他那个年代,他很有危机感,他是以中华文明的继承者自居的,其实大部分日本人都是如此,过去网络上流传一篇文章,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冈仓天心特别强调,日本人在抹茶的时候有个茶筅,看起来起就是就是一把刷子,我仔细比较过,宋代的茶筅和今天的日本用的很不一样,他更像一个木刷子,到了明代就演变成清理桌上的碎屑用的叫“竹帚”,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打茶粉。


  在明代有个著名的养生高手叫高濂,他写过一本书叫《遵生八笺》,里面写了很多养生学和大量的茶的内容。他和屠隆在为《茶笺》做注释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茶筅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所以制茶工具断代了,朱权发明了茶灶,把茶淹起来。形成了抹茶道和煎茶道的一系列东西,这些是冈仓天心的一个观念。


  他还有个立场,他认为日本的茶道和英国的下午茶很相仿,先生和女士们的下午茶很优雅,我们的茶道也很优雅。


  我前段时间谈到一个观点,中国茶东渐,在日本形成了茶道。它被视为宋代文明的遗留,茶西传后,就形成了英国的下午茶。下一讲,我讲麦克法兰的《茶叶帝国》,会专门讲下午茶。日本茶道与下午茶这二者完全不一样,日本茶道就是注重仪式感,造景、着装、插花、器皿;在英式茶,也讲究场地,但注重的是聊天的内容。


  我们做的茶业沙龙就是注重聊天,李乐骏的弘益大学堂就是注重的仪式,那种穿越感很强,我第一次见尚高德老师,就是在大茗府,他穿着宋代的衣服,带着全套的茶具,很有气场。


  我参加过许多不说话的茶会,这种形式很强的茶会叫“止语茶会”,很注重仪式感。像我这样的就喜欢和大家交流,就搞了沙龙这种开放式的茶会。每个人喜欢的不一样,我们可以选择日式或者英式。


  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明清以来中国茶遗产就是“工夫茶”,《茶经》让我们喝茶有序规范,“工夫茶”其实是延续了这种有序与规范。工夫茶本身就是纯中式的,它一直在发展,到现在全中国都在使用。


  3年前我去勐库,到茶山,当时那里很交通落后,茶农一直喝罐罐茶,今年我去他们就开始喝工夫茶了,他们就开始喝工夫茶了,学会用盖碗泡茶,全国各地都开始用工夫茶的泡法,工夫茶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今年大家还在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普洱茶。


  冈仓天心提到,100年前近代中国茶不过是一个很美味的饮品而已,与人生理念毫无关系,中国长久以来苦难深重,已经剥夺了对生命探寻的意义,他们变得暮气沉沉,注重实际不再拥有崇高的境界,失去了诗人与古人,青春与活力的想象。他批评说,失去了唐代的浪漫色彩,宋代的礼仪也没有了,变得暮气沉沉庸俗。


  他这个例子就和我们当下很像,每天忙的蝇营狗苟,忙着赚钱,连坐下来喝一杯茶的工夫都没有。想想不是很可悲么?我经常在机场宾馆厅,遇到那些家财万贯,却低头匆忙吃方便面的人,难免感慨。


  《茶之书》第一部分谈到,人情之饮,日本人为了改造禅茶一味,说茶树是达摩累了,眼皮里面长出来的,那个时候中国早就有茶了,他把茶史缩短了一大截。吴觉农在日本留学就说“你把我们中国茶史缩短了很多。”


  冈仓天心最著名的一句话说“茶道是什么?,茶道就是对残缺的崇拜,”他在书中说“在我们明知不完美的生命当中,对完美的温柔试探”这句话很美。


  今天为什么很多人去日本学茶道,因为学怎么样做止语茶会就相对容易,二是我们需要仪式感,需要这样的美感。


  第二部分谈的是茶的流派;第三个部分是禅与茶。


  第四章讲茶室,怎么样来布置茶室,来自维摩诘,他说学佛不一定要剃度出家,三个榻榻米,虽然小,但可以容纳一个人,也可以容纳十万人。我现在看,就不奇怪了。比如我们的茶业复兴,一年也来了2000多个人。


  我们每个人表面看起来要做一个大师,我们渴望优雅,但要如何面对最世俗的生活?我们每天起来就要刷牙洗脸上班。冈仓天心就说,他们每天到茶室,源于对茶的热爱,就要把茶室每一个角落清理整齐,每个器皿也要洗的干干净净。清扫是门艺术。艺术欣赏就是建一个空间,空间很小,但是干净整洁,他们在茶室挂画,并欣赏它。

  京都待庵茶室,千利休设计网络图片


  他举例说明我们到了一个小的茶室,不要烦,要和它发生关系,学会欣赏艺术,他举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的例子,书中写到“终有一天,伯牙来到古琴面前,他伸出一只手抚摸琴身,仿佛骑士在安抚野马一般,随后伯牙拨动琴弦,开口唱起世纪自然高山流水,霎那间梧桐木的所有都涌现出来,又一次春天的香檀气息在枝叶间留恋,又一次四溅的瀑布沿着峡谷纷纷落下,对着含苞待放的花朵展开笑颜,转眼间又听见恍恍惚惚的夏日之声,虫叫、蝉鸣,细雨朦朦······一个琴声里面把四季景物做了一个再现。”


  我们喝茶也是如此,春天喝茶是什么感觉、夏天又是怎样,四季带来的不同感觉,艺术层面我们来和他发生关系,很大层面和我们的情操有很大关系。茶从一开始作为药饮的植物,慢慢的变成了和儒释道相关的,那是我们的认知行为导致的,因为我们听得懂它是这样的,我们才会有这样的艺术欣赏,


  茶道本身培养了我们卓越的鉴赏力,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了精神境界。所以说,每个人的习惯和经历都会形成一种特定的认知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大师。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为最终目的做铺垫的,茶也是、花草都是。


  第六部分花道,他也谈到我们如何在花道中提我们的鉴赏力。


  第七部分,也是我谈的最多的一个部分,茶道大师千利休之死,很多读者在读到这一部分都哭了,丰臣秀吉把千利休赐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人没有日本人的茶道?


  刚刚我们谈到了茶道,著名学者孙机写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他94年写过一篇文章,他说中国为什么没有日本茶道,是因为中国和日本历史背景不一样,对茶的看法不一样。他把中国茶理解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物质关系,他把茶理解为一个物质,不把喝茶当作一个宗教行为,他还举例,茶神陆羽,在唐代生意好的时候被人供奉,生意不好的时候被当成茶宠浇开水,他就举例茶神天天被浇开水,在日本看来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实在是太实际了。


  孙机的学生叫扬之水,她谈到我们今年的雅生活,琴棋书画诗酒茶不是从哪里来的,而是原本我们就有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的雅生活就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罗胖振宇提出的消费升级,就是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升级为琴棋书画诗酒茶。


  中国第一种雅生活是读书,有钱的人才买的起书,读书闷了就有了抚琴、最后有了棋、所以有钱人读得起书、懂音乐、智商高、有才、加上一壶茶,中国古代的生活就形成了,到了晚清茶馆变成了青楼,现在茶馆变成了打麻将的场所,所以现在我们要从恢复传统,很多人谈把茶馆恢复就是恢复东方美学,我也是这样认为。


  冈仓天心的《茶之书》为什么那么火,他其实谈的是一种文化的消失,刺激了东方也刺激了西方,告诉西方人我们曾经有很多好东西,我们才是文明人。西方国家最优雅,绅士淑女诞生地英国,不也在下午茶里找到文明落脚点么?


  那中国为什么没有茶道,是因为文明的丢失,从蒙古的入侵到满族入关,打乱了秩序。人民的生活不安稳,就不可能有心思坐下来喝茶,到了明代“茶筅”都消失了,文化传统丢了。

  侘寂风格的茶碗,16世纪网络图片


  现代,很多人随口就谈“匠人之心”、谈工艺,有用吗?我们读《茶之书》,其实很冒险,里面文字优美,但我们也会不安,在东方美学看来,茶已经不是一种饮料而是一种东方文明,过去我们对这本书的褒贬就是在这里。


  今天我们谈的第二个问题,我们中国为什么会有日本茶道,我们谈“茶文化”,日本人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钱钟书说日本茶道是,“东洋人弄的茶道太小家子气,”比如茶道就是喝叶子的沫子,钱钟书喜欢立顿的袋泡茶,回到中国喝不到,就和杨绛就喝滇红和安徽红茶拼配出来的红茶,说到拼配是从英国人在印度种茶搭配各种调料制作出英式红茶,而很多人所谓的正山、纯料所指的拼配就不是一个概念。


  梁实秋写《喝茶》,开篇就写我不善品茶,不懂《茶经》,不懂道,整个贯穿其中,最后谈到工夫茶中的火炉距离七步,他很怕说错,小心翼翼。周作人有篇文章谈吃茶,说徐志摩谈到日本茶道,茶道就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他读过《茶之书》这本书,还为这本书写了序言,序言就讲30年代出过《茶之书》,他为了写序言把冈仓天心的三本书都细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为什么中国没有茶道呢?因为中国人对道和禅没有深入了解,所以没有宗教阻碍了茶道的诞生,茶道是宗教的行为,所以中国人太世俗了。


  中国没有阶级,而茶道这样的风雅之事在日本高端的阶层才有,受到禅的影响,表面看周作人的这种观点说的通,千利休就是为丰田秀吉泡好茶,就出名了。更早的,荣西和尚也是用茶治好了将军的病,但在中国也难道不是这样,陆羽写《茶经》难道不是得到了权贵的支持才得以推广?宋代更是,连皇帝都参与了茶推广,所有的精致都是士大夫的玩法,那为什么到了民国这些风雅之事就没有了,人们开始喝袋泡茶,周作人喝茶都被人骂,大家可以参考我们的著作《民国茶范》,所以我觉得不成立。


  茶的第一个属性就是药理,第二个是通灵,第三个是心境,所有人喝了都很愉快,最后才是饮品。民国时期的人,钱钟书、周作人都去留过学,同期的冈仓天心用英文写《茶之书》宣扬茶道,铃木大拙向西方人宣扬禅宗,著名的苹果之父乔布斯就是铃木大拙的信徒,家里只有台灯,铃木大拙的存在注主义影响了很多西方人,所以这两个日本人很了不起,还有我的偶像村上春树,他是当下对世界影响很大的日本人。这三个日本人一个谈茶、一个谈禅,一个写小说,而我们没有这样的人物。


  100年前懂英文的日本人积极的向西方介绍东方的文化,这三个人对话西方,我们也对话西方,但中国似乎从西方搬来的更多,忘记了输出。现在,难道我们不该反省反省?现在谈一带一路,也许是说茶最好的时机。


  来源:茶业复兴

找到约23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