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陆羽24茶器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杜育有什么神迹,陆羽在《茶经》里居然“拍了拍”五次?

陆羽撰写了开天辟地首部茶叶专著《茶经》,历代尊称“茶圣”,他取得成就是因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西晋的杜育就是陆羽上位“茶圣”之尊最重要的人梯。在《茶经》这部仅有7000余字的经典著作里,陆羽就连续提到他5次。杜育到底有什么神迹,被陆羽再三“拍了拍”呢?

杜育写有一篇《荈赋》(荈即茶),是历史上第一篇以茶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文中写到,初秋时节,人们成群结队在野外山岗的茶园里采茶,然后选用岷山之水煎茶,用越州茶具喝茶,这是一场现采、现煮、现饮的欢乐茶会。全篇文辞优美,赞颂了国家地沃物丰,生活美好的自豪。在文学史上,茶第一次作为主角闪耀,推手就是杜育。后人也纷纷将杜育与陆羽并提。宋代苏轼在《寄周安孺茶》诗中写道:“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宋代吴淑《茶赋》点赞道:“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也就是说,以茶为文最早的是杜育,可见《荈赋》在茶史上的地位。

据史载,杜育(?—311),字方叔,河南襄城人。幼年有神童之称,成年后“美风姿,有才藻”,时人号为“杜圣”,历任太守、右将军、国子祭酒(即最高学府主管,相当于教育部长)。西晋初年,皇后侄子贾谧组织了“金谷会”,会员24名,号称“二十四友”,经常在全国首富石崇的“金谷别墅”聚会,著名作家潘岳、左思、杜育等都是会员。这是一个在当时影响全国拥有权势、财富和舆论的团体组织。

《荈赋》这样写道:灵山惟岳,奇产所钟。瞻彼卷阿,实曰夕阳。厥生荈草,弥谷被岗。承丰壤之滋润,受甘露之霄降。月惟初秋,农功少休;结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择陶简,出自东瓯;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惟兹初成,沫沈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绩青霜,白黄若虚。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开篇“灵山惟岳,奇产所钟”就有高山出好茶的意思,“瞻彼卷阿,实曰夕阳”,远望蜿延的山坡在夕阳映照下,茶树满山遍谷“弥谷被岗”,阳光充足(夕阳)、土壤肥沃(丰壤)、雨泽露润(甘露)的宜茶环境,自然出产好茶,因而饮后有神清气爽、困除倦消的功效,“调神和内,倦解慵除”。

文中首次写到采摘秋茶、首次提到煎茶选水、首次选用陶瓷茶具,更让我们首次见证了当时煎茶“沫沉花浮”的茶汤特点和隆重的饮茶仪式。此文几乎搭建了陆羽《茶经》三卷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杜育之文已经反应了当时完整的从茶山、茶园到采茶、选水、选具、煮饮、品赏及其功效的茶事活动全过程,可惜的是此文散轶不全,现在流传的是辑录的残篇。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提到舀水或舀取茶汤的用具,“瓢,一曰牺杓,剖瓠为之,或刊木为之”,是用剖开的葫芦(瓠)制成。他引杜育《荈赋》句子:“酌之以匏”,并解说道:“匏,瓢也,口阔,胚薄,柄短。”杜育所谓的“酌之以匏,取式公刘”意思是饮茶的仪式很隆重,效仿先贤公刘的庆典以匏饮酒之法(公刘是古代周族先祖)。

宋《茶具图赞》中的瓢(胡员外,名惟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

陆羽对茶碗要求很高,推崇越州的青瓷。他在《茶经》“四之器”引杜育《荈赋》:“器泽陶简,出自东瓯”,并指出:“瓯,越州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杜育文中提到了最早的瓷器茶具,就是兴于魏晋盛于唐代的越州青瓷。陆羽欣赏越州瓷的青色“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更能衬托茶汤的颜色。

越窑青瓷茶碗

陆羽在《茶经》“五之煮”中连续两次提及杜育。陆羽煎茶选水的标准是“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引杜育文句“水则岷方之注,挹彼清流”为“山水上”注解,即泯山之地的清泉;煎茶要求“汤花”的色泽白色,描述汤花的术语就直接采用杜育文句“沫成华浮”中的“沫”和“花”(华)。《茶经》将汤花“沫饽”细分,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陆羽强调的汤花色泽复制了杜育文句——《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是也,即汤花白色如积雪,明亮如春花开。显然,陆羽“煎茶法”是杜育“煎茶法”的升级版,对汤花沫饽的要求也基本相同。

陆羽第五次提到杜育是在《茶经》“七之事”中,他列举了唐代以前的名人饮茶史料就提到杜育之名,却不列他《荈赋》的有关文字,可能是文字已经前述的原因。

杜育煎茶取水“水则岷方之注”在岷山之地,也就是说这次现采、现煮、现饮的茶会活动标注的地图位置在川蜀,自然采摘、饮用的是蜀茶。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即指当地茶叶用当地的泉水煎茶得“水土之宜”为佳。

西晋流行蜀茶,当时的张载称蜀茶“芳荼冠六清,滋味播九区”,孙楚认证的“原产地证明”《出歌》有“姜桂茶荈出巴蜀”,所以当时的四川大妈在京城洛阳卖茶,应该也是蜀茶(《茶经》“七之事”傅咸条目)。西晋后三五百年的唐代,蜀茶仍旧流行,有“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杨晔《膳夫经手录》)之称。“蜀茶”与“越碗”在唐代曾经是标配,几乎与杜育在文中首倡的一脉相承。唐代孟郊有诗句“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蒙茗,蒙顶山茶),施肩吾《蜀茶词》“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煮茶部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里,人们的饮食习惯其实没有多少改变,只是因为人口增加,要求的食物品种更丰富、原料更高产而已,吃来喝去的米、面、肉类、蔬菜、饮料……几千年了人们至今仍旧这么消费,跟“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朝代更替几乎没有关系,茶叶喝了几千年,可能还要继续喝上几千年。西晋的茶叶史料少,是由于西晋仅50年历史(266—316),但是仅凭“二十四友”中张华、左思、杜育、刘琨的饮茶史料和前述的其他零星史料,就可以想见西晋时代,茶在中原上流社会受追捧的程度,也就是说中原饮茶不会因为西晋后的改朝换代而断绝,显然比一般认为的“中原流行饮茶是唐代禅教兴茶而起”其实已经早了几世纪。

来源:中国茶叶,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爱上湖北·荆楚文化漫游记,循《茶经》寻最初的春茶味道(下)

“山南,以峡州上。”这是陆羽在《茶经》中对湖北地区茶叶的高度评价。今天的荆楚文化漫游记,让我们跟随记者继续寻找关于茶的故事。

记者赵黎黎:“大家可以看到我旁边每家店铺门口,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装满干茶的纸箱,这里又被称作鄂西最大的绿茶交易集散地,聚集了近300家店铺,从这一筐鲜茶到成品干茶要经历哪些工序,我们今天去学习一下。”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这是第一步骤摊青,就是把它散失一部分水分。你摇,这么一摇它就……”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说的,就是炒青工艺。湖北非遗传承人栾礼周,是这项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手在300度高温的铁锅中抓、压、抛、抖,茶的香气慢慢绽开。

记者赵黎黎:“越炒颜色变得更鲜绿了,现在能闻到茶叶清香的味道,能摸到表面是湿湿润润的感觉。”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主要是靠你的手感,戴个手套感觉不出来温度了。”

记者赵黎黎:“现在颜色已经从鲜艳的绿色,变成有一点点深绿、墨绿色。”

经过七八分钟,第一轮炒青完成后,蒸发掉茶叶中50%的水分,在簸盘揉出茶汁,茶叶的味道才能尽情释放。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序”,制茶工艺需要近十项工序,每一步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茶味才能有精神而不黯淡。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我们现在是按照标准来做,色香味形都要达到,(制茶)是根据你这个人性格来的,不急不躁才能够做出好茶,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我们最长时间7天7夜不睡觉,每次做出来不断总结,工艺才能稳定下来。”

栾师傅说,触摸到茶的时候,是最心里最踏实的时候,达到精神与外物的统一,这也是茶里的美学与哲理。但要品尝到最初的春茶味道,我们还需要一样东西。

记者赵黎黎:“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面前陈列了几百种茶具,不同纹饰不同造型,也代表着饮茶文化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用古法手工制陶技艺,来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茶具。”

李家窑是湖北知名的制陶村,保存完好的千年龙窑,至今窑火依旧。

湖北蕲春手工制陶技艺匠人高全军:“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今天做一个禅定杯。”

湖北蕲春手工制陶技艺匠人高全军:“唐宋时期有茶碗,宋代就是建盏,明清以后开始有斗笠盏,现在各种异型斗笠盏也都有。不要着急,出来了!”

晾坯、修坯、上釉,入窑烧制两天两夜。随着斧子一层层敲击,层层茶器逐渐映入眼帘,由于落灰、开片程度不同,古法柴窑烧制的器具,每一次都会不同,每一盏都独一无二,这也是古法茶器的美学价值。

记者赵黎黎:“经过45个小时柴窑烧制后,我的茶杯成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好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表面褐色和青色相间,是一个禅定杯,还能听到叮叮的声音,特别清脆,在表面形成碎片的斑驳感,我给它起名叫春日森林,非常有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力的感觉。”

带着古法制成的茶叶、茶器,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终点站——天门。用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之法,品尝最初的春茶味道。

记者赵黎黎:“我们有句古话叫烹茶调弄别有天,一而统之二十四,讲的是陆羽把茶器归纳为24种。”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鲁鸣皋:“早在5000多年前,茶的饮用方式最开始是祭祀来用的,后来把它作为煮粥、做菜肴,陆羽在茶经里总结了唐和唐以前的饮用方式,叫煎茶法,所以喝一碗茶是很不容易的,他提出‘精行俭德’,每一个茶室活动都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一丝不苟,煮茶的风炉一般用铜或者铁的材质,用银太奢侈了,通过很简朴的茶具培育我们良好的品德。”

“精行俭德”是陆羽从茶里总结出的精神追求,而他的一生也是以此为志。他曾在《六羡歌》里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鲁鸣皋:“陆羽把茶作为一种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层面,赋予了茶特别的意义,精行俭德之人就是说,要有纯正的行为,简朴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是《茶经》里面最精髓的东西。”

历经三地的寻茶之旅,本以为寻得最初的味道,需要最上乘的茶叶,最古朴的茶器,直到最后才发现,最初的味道,其实追寻的是“精行俭德”至善至美的心境。先贤以典籍为灯,照亮文化之路,今人借典籍作舟,畅游文明之河。

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器分类以及经典的杯型

“茶滋于水,水籍乎器,汤成于水,四者相顾,缺一则废。”爱茶之人,对于茶器总少不了痴迷。人们自古就把茶器列为饮茶品茗的必要艺术条件,可以映衬其色,馥郁其香,发挥其味,从而得到色、香、味俱佳的茶汤,让人充分领略茗茶的芳香,感受饮茶的意趣。

陶土茶具

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兴紫砂茶具,早在北宋初期就已崛起,成为别树一帜的优秀茶具,明代大为流行。

紫砂壶和一般的陶器不同,其里外都不敷釉,采用当地的紫泥、红泥、团山泥抟制焙烧而成。

由于成陶火温高,烧结密致,胎质细腻,既不渗漏,又有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还能汲附茶汁,蕴蓄茶味;且传热不快,不致烫手;若热天盛茶,不易酸馊;即使冷热剧变,也不会破裂;如有必要,甚至还可直接放在炉灶上煨炖。

瓷器茶具

我国茶具最早以陶器为主。瓷器发明之后,陶质茶具就逐渐为瓷器茶具所代替。瓷器茶具又可分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

1.白瓷茶具

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

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

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

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其它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门的茶具也各具特色。

2.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晋代开始发展,那时青瓷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最流行的一种叫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宋朝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达到了鼎盛时期,生产各类青瓷器,包括茶壶、茶碗、茶盏、茶杯、茶盘等,瓯江两岸盛况空前,群窑林立,烟火相望,运输船舶往返如梭,一派繁荣的景象。

3.黑瓷茶具

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

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

4.彩瓷茶具

彩瓷茶具顾名思义是运用彩绘瓷器制作而成的茶具,彩瓷技法多样,因而彩瓷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釉下彩、釉上彩及釉中彩、青花、新彩、粉彩、珐琅彩等茶具丰富多样,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

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它的特点是: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5.玲珑瓷茶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盛行于明代,器物成型后在坯上镂雕透空花纹,再用釉将透雕花纹填平,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以釉烧成,烧后镂花处得以墁平花纹清晰可见,具有玲珑剔透、精巧细腻的特色,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

玲珑瓷茶具即为运用玲珑瓷制作而成的茶具。

玲珑瓷往往与青花相匹配,而有青花玲珑瓷,而在创新技法上,将玲珑眼与青花图案进行有效结合,与一般的规则对称的玲珑眼相比,更灵活而有趣味。

景梅文化瓷青花玲珑瓷的创作就是这样,将玲珑镂雕与青花山水、花鸟、图案相融合,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效果。

漆器茶具

漆器茶具始于清代,主要产于福建福州一带。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

采割天然漆树液汁进行炼制,掺进所需色料,制成绚丽夺目的器件,这是我国先人的创造发明之一。

福州生产的漆器茶具多姿多彩,有宝砂闪光、金丝玛瑙、釉变金丝、仿古瓷、雕填、高雕和嵌白银等品种,特别是创造了红如宝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艺以后,更加鲜丽夺目,逗人喜爱。

玻璃茶具

玻璃,古人称之为流璃或琉璃,实是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矿物质。

用这种材料制成的茶具,能给人以色泽鲜艳,光彩照人之感。我国的琉璃制作技术虽然起步较早,但直到唐代,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西方琉璃器的不断传入,我国才开始烧制琉璃茶具。琉璃茶具唐代已经起步,在当时堪称珍贵之物。

金属茶具

金属用具是指由金、银、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器具。

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日用器具之一,早在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纪前的1500年间,青铜器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世80年代中期,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的一套由唐僖宗供奉的鎏金茶具,可谓是金属茶具中罕见的稀世珍宝。但从宋代开始,古人对金属茶具褒贬不一。

特别是从明代开始,随着茶类的创新,饮茶方法的改变,以及陶瓷茶具的兴起,才使包括银质器具在内的金属茶具逐渐消失,尤其是用锡、铁、铅等金属制作的茶具,用它们来煮水泡茶,被认为会使"茶味走样",以致很少有人使用。

但用金属制成贮茶器具,如锡瓶、锡罐等,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金属贮茶器具的密闭性要比纸、竹、木、瓷、陶等好,具有较好的防潮、避光性能,这样更有利于散茶的保藏。

因此,用锡制作的贮茶器具,至今仍流行于世。锡罐多制成小口长颈,盖为筒状,比较密封,因此对防潮、防氧化、防光、防异味都有较好的效果。

唐代时皇宫饮用顾渚茶,金沙泉,便以银瓶盛水,直送长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但单造价较昂贵,一般老百姓无法使用。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以坚固耐用,图案清新,轻便耐腐蚀而著称。

它起源于古代埃及,以后传入欧洲。明代景泰年间,我国创制了珐琅镶嵌工艺品景泰蓝茶具。我国真正开始生产搪瓷茶具,是本世纪初的事,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在众多的搪瓷茶具中,洁白、细腻、光亮,可与瓷器媲美的仿瓷茶杯;饰有网眼或彩色加网眼,且层次清晰,有较强艺术感的网眼花茶杯;式样轻巧,造型独特的鼓形茶杯和蝶形茶杯;能起保温作用,且携带方便的保温茶杯,以及可作放置茶壶、茶杯用的加彩搪瓷茶盘,受到不少茶人的欢迎。

但搪瓷茶具传热快,易烫手,放在茶几上,会烫坏桌面,加之"身价"较低,所以,使用时受到一定限制,一般不作居家待客之用。

竹木茶具

隋唐以前,我国饮茶虽渐次推广开来,但属粗放饮茶。当时的饮茶器具,除陶瓷器外,民间多用竹木制作而成。

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开列的28种茶具,多数是用竹木制作的。这种茶具,来源广,制作方便,对茶无污染,对人体又无害,因此,自古至今,一直受到茶人的欢迎。

但缺点是不能长时间使用,无法长久保存,失却文物价值。

只是到了清代,在四川出现了一种竹编茶具,它既是一种工艺品,又富有实用价值,主要品种有茶杯、茶盅、茶托、茶壶、茶盘等,多为成套制作。

竹编茶具由内胎和外套组成,内胎多为陶瓷类饮茶器具,外套用精选慈竹,经劈、启、揉、匀等多道工序,制成粗细如发的柔软竹丝,经烤色、染色,再按茶具内胎形状、大小编织嵌合,使之成为整体如一的茶具。

这种茶具,不但色调和谐,美观大方,而且能保护内胎,减少损坏;同时,泡茶后不易烫手,并富含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多数人购置竹编茶具,不在其用,而重在摆设和收藏。

经典的杯型

宋代黑釉茶盏

▲盏:饮茶用器。敞口、斜身、深腹、圈足,体略小。宋代有黑、白、酱、青、白和青白釉茶盏,以黑釉为贵。

事实上,从宋朝开始,盏成为喝茶的专用器具,也意味着喝茶这件事开始从生活层面进入到了精神享受层面。

永乐青花压手杯

▲压手杯:口平坦而外撇,腹壁近于竖直,自下腹壁内收,圈足。握于手中时,微微外撇的口沿正好压合于手缘,体积大小适中,分量轻重适度,稳贴合手,故称“压手杯”。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敞口杯:

口略往外撇,腹微敛,滚圆圈足。胎薄,胎质细润,这个形状也是最常用和最常见的,茶汤入口的圆润度高于上一个,但比较真实和正常,聚香和聚味的程度高于上一个,总体感觉比较自然和真实。

▲“折腰”杯:

是用作屈身事人的典故,出自于《晋书`陶潜传》。在此以后,“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为有骨气的代称。折腰杯高度大小适中,聚香,聚味,也贴合手部曲线。

▲六方杯:

任何一个喜欢收藏汝窑口杯之人,应该对六方是没有免疫力的。形状大小适中,杯型耐看,六方形,造型挺拔,线面清爽,棱角分明,施以汝釉,用起来更加圆润。六棱流直而上翘,方中带曲。

▲莲瓣杯:

施以汝釉,区别于撇口杯杯型是杯口点缀的小小莲瓣,宛如新生。古朴典雅、光润有度、实用大方。杯体开片如鱼鳞、蝉翼状,久用之后,茶色会上着于裂纹处,形成变幻莫测、美丽绝伦的花纹。

▲斗笠杯:

斗笠杯造型如蓑翁之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其怡然自得之美,线条简洁优雅,烧成难度高,于简洁中见大智,尤显珍贵。

▲圆融杯:

肚子略外鼓,口径略内收,但也比较真实和正常,但其聚香和聚味的效果明显更好一些,综合口感是最好的。这个杯子好,大肚能容。

▲方斗杯:流行于明代嘉靖时期的一种杯式,因形似方斗而得名。古时制作方形器,不似圆器那样能利用陶车的旋转,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艺比较特殊,需要将坯泥制成片状粘接而成。

由于工艺复杂,技术局限,嘉靖时期方斗杯多不规整。清康熙时期,出现一种提梁式方斗杯。杯内有一横梁,将两侧内壁连接起来,由此加强了方斗杯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使器形十分规整。

鸡缸杯

敞口,浅腹,卧足。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一只杯子好几亿哦!

雍正胭脂卧足杯

▲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雍正审美的代表作!

▲铃铛杯:

也称仰钟杯、金钟杯、磐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由此而得名。明成化、嘉靖、万历时期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发展到了清康熙、雍正时则有青花、五彩等。这种杯子目前在市场上也是最多见的了。

▲马蹄杯:

流行于明清。敞口,斜削腹,内凹底小平底,官窑器底大多有年款,形状倒置似马蹄。明代以回青、洒蓝、孔雀蓝、白釉等品种为常见。清代雍正年间较为流行,多作斗彩,以腹部饰四团花者为常见。

▲孔明碗:

由两只碗粘合而成,两碗间中空,外碗底心有一孔,故称孔明碗,亦称诸葛碗。始于北宋龙泉窑,明代景德镇有烧制。现在隔热杯的结构就是从这来的。

花神杯

源自康熙时期的“十二花神杯”型,原是画花卉,后根据这种杯型,陶瓷工艺师傅用各种釉水制瓷,并画出各式的纹路。杯壁上的花纹皆是手绘师一笔一划在素胚上画出来,属于釉下彩。花纹清晰,简约大气。

高足碗

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大的叫碗,小的叫杯。

爵杯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卧足杯

卧足杯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杯式,因杯底无圈足,呈内凹的卧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种。

罗汉杯

创作灵感来源于传统罗汉缸,以佛教十八罗汉为主题,采用纯手工拉坯制作,并独创性地将粉彩工艺手法与釉下五彩工艺相结合,使之既具有粉彩细膩,粉润、柔和的画面效果,又具有釉下五彩晶莹光亮、润泽饱满的水份感以及安全无毒、永不褪色的特性。因而是集观赏、收藏与实用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宫碗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茶杯,自品茗伊始,自甘成为配角,或形单影只,或成双成对,环绕在壶与茶器周边,或因如是“不起眼”而身处于茶器中的细微末节。然而,杯小却藏无尽之美,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的用器!

小小的茶杯,蕴含着无穷的奥秘。

它是不可或缺的茶器之一,赋予品茗之时的美感与趣味,是与我们生活最贴近之用器,茶杯与茶汤的交融,藏无尽之美,让爱茶之人在把玩杯器之时,别有一番兴味。

来源:泽青茶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