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湖北·荆楚文化漫游记,循《茶经》寻最初的春茶味道(下)

“山南,以峡州上。”这是陆羽在《茶经》中对湖北地区茶叶的高度评价。今天的荆楚文化漫游记,让我们跟随记者继续寻找关于茶的故事。

记者赵黎黎:“大家可以看到我旁边每家店铺门口,已经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装满干茶的纸箱,这里又被称作鄂西最大的绿茶交易集散地,聚集了近300家店铺,从这一筐鲜茶到成品干茶要经历哪些工序,我们今天去学习一下。”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这是第一步骤摊青,就是把它散失一部分水分。你摇,这么一摇它就……”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写道:“生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说的,就是炒青工艺。湖北非遗传承人栾礼周,是这项技艺的第八代传承人。手在300度高温的铁锅中抓、压、抛、抖,茶的香气慢慢绽开。

记者赵黎黎:“越炒颜色变得更鲜绿了,现在能闻到茶叶清香的味道,能摸到表面是湿湿润润的感觉。”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主要是靠你的手感,戴个手套感觉不出来温度了。”

记者赵黎黎:“现在颜色已经从鲜艳的绿色,变成有一点点深绿、墨绿色。”

经过七八分钟,第一轮炒青完成后,蒸发掉茶叶中50%的水分,在簸盘揉出茶汁,茶叶的味道才能尽情释放。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序”,制茶工艺需要近十项工序,每一步都要做到一丝不苟,茶味才能有精神而不黯淡。

湖北省非遗传承人栾礼周:“我们现在是按照标准来做,色香味形都要达到,(制茶)是根据你这个人性格来的,不急不躁才能够做出好茶,你怎么对它,它就怎么对你,我们最长时间7天7夜不睡觉,每次做出来不断总结,工艺才能稳定下来。”

栾师傅说,触摸到茶的时候,是最心里最踏实的时候,达到精神与外物的统一,这也是茶里的美学与哲理。但要品尝到最初的春茶味道,我们还需要一样东西。

记者赵黎黎:“大家可以看到我们面前陈列了几百种茶具,不同纹饰不同造型,也代表着饮茶文化的变化,今天我们来用古法手工制陶技艺,来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茶具。”

李家窑是湖北知名的制陶村,保存完好的千年龙窑,至今窑火依旧。

湖北蕲春手工制陶技艺匠人高全军:“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今天做一个禅定杯。”

湖北蕲春手工制陶技艺匠人高全军:“唐宋时期有茶碗,宋代就是建盏,明清以后开始有斗笠盏,现在各种异型斗笠盏也都有。不要着急,出来了!”

晾坯、修坯、上釉,入窑烧制两天两夜。随着斧子一层层敲击,层层茶器逐渐映入眼帘,由于落灰、开片程度不同,古法柴窑烧制的器具,每一次都会不同,每一盏都独一无二,这也是古法茶器的美学价值。

记者赵黎黎:“经过45个小时柴窑烧制后,我的茶杯成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完好的,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表面褐色和青色相间,是一个禅定杯,还能听到叮叮的声音,特别清脆,在表面形成碎片的斑驳感,我给它起名叫春日森林,非常有春天万物生长生命力的感觉。”

带着古法制成的茶叶、茶器,我们来到了此行的终点站——天门。用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之法,品尝最初的春茶味道。

记者赵黎黎:“我们有句古话叫烹茶调弄别有天,一而统之二十四,讲的是陆羽把茶器归纳为24种。”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鲁鸣皋:“早在5000多年前,茶的饮用方式最开始是祭祀来用的,后来把它作为煮粥、做菜肴,陆羽在茶经里总结了唐和唐以前的饮用方式,叫煎茶法,所以喝一碗茶是很不容易的,他提出‘精行俭德’,每一个茶室活动都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来,一丝不苟,煮茶的风炉一般用铜或者铁的材质,用银太奢侈了,通过很简朴的茶具培育我们良好的品德。”

“精行俭德”是陆羽从茶里总结出的精神追求,而他的一生也是以此为志。他曾在《六羡歌》里写道: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天门市陆羽研究会副会长鲁鸣皋:“陆羽把茶作为一种物质生活,上升到精神层面,赋予了茶特别的意义,精行俭德之人就是说,要有纯正的行为,简朴的思想,良好的品德,是《茶经》里面最精髓的东西。”

历经三地的寻茶之旅,本以为寻得最初的味道,需要最上乘的茶叶,最古朴的茶器,直到最后才发现,最初的味道,其实追寻的是“精行俭德”至善至美的心境。先贤以典籍为灯,照亮文化之路,今人借典籍作舟,畅游文明之河。

来源: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