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中的微生物

找到约1,365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发酵与酶促概念的混淆及其后果

在中国茶叶界有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是混淆的。这种混淆虽然对各个茶类都有影响,但是在实践中影响最大或者说危害最大的是普洱茶界。

具体说是普洱茶的生茶。

这个严重混淆的就是:“发酵”与“酶促”。

发酵:指的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它属于外部作用。具体到茶叶中,就是微生物从外部作用于茶叶,让茶叶内部的物质产生分解。直观可见的就是长霉。

酶促:是指茶叶内部自带的酶对茶叶的作用,这作用主要也是要分解茶叶内的物质。但这是内部作用。这种作用甚至不需要外部条件(氧气)也能进行。

发酵和酶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

目前中国叶茶界将红茶定义为全发酵茶;乌龙茶定义为半发酵茶;黑茶、普洱熟茶定义为发酵茶;普洱生茶定义为后发酵茶。

这种定义就是标准的混淆。

红茶的红变和乌龙茶做青时的变化,主要由内部酶促完成的,并不是靠外部微生物作用。因此红茶不应该定义为全发酵茶,乌龙茶也不应该定义为半发酵茶,而应该定义为酶促茶。

黑茶和普洱茶熟茶主要靠微生物发酵完成,定义为发酵茶没问题。微生物作用的发酵需要一定湿度、温度、氧气条件。人们可以通过制造或中止这些条件来控制发酵过程,如:制作黑茶、渥堆熟茶、臭豆腐、腌肉等。渥堆熟茶的发酵过程就是依靠微生物作用(霉变)来分解茶叶的内含物质、释放茶叶的能量。在茶叶的苦涩物质被分解,汤色因氧化而变红的同时茶叶的香甜物质也会被分解释放。茶叶渥堆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作用要严格控制,不能产生有害物质。

普洱生茶后期变化如果要做到越存越香,越存越好,严格讲是要靠酶促来完成。但是在发酵和酶促两个概念被混淆的情况下,普洱生茶的后期变化被定义成了“后发酵”。

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普洱茶的仓储实践也就用“后发醋”来进行。因为要后发酵,就需要足够的水湿和氧气,“通风透气”保持足够的氧气和湿度成为仓储的必要条件。在足够的氧气和湿度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普洱茶,让其发酵。之前广东的湿仓茶就是标准的后发酵茶。但后来否定了湿仓,推广通风透气的“干仓”。通风透气的自然仓并不是真正的干仓。

“后发酵”和“干仓”是自相矛盾的。发酵是微生物作用,作用的表现是要长霉。但同时又要求“干仓”,不给长霉。不长霉就不发酵。不发酵的通风透气的自然干仓存放的茶叶,香气散失,但苦涩很难褪。这完全不符普洱茶的另一个定义性要求“越陈越香”。

至于自然干仓存放下汤色变红,那是氧化的原因。关于氧化的问题,这里先不讨论。

发酵与酶促的混淆,导致了“后发酵”的定义。后发酵的定义,导致了大量存储的苦苦等待后发酵的自然干仓茶。这些茶存几十年后红汤,苦涩不褪,香味散失。好喝吗?还有多少价值呢?

普洱茶更需要区分发酵与酶促,熟茶发酵,生茶避免发酵,依靠酶促来进行后期变化。


都说红茶“养胃”,是瞎忽悠还是有科学依据?

不管哪一类茶,由于其所含药理成分基本相同,防病的功效大致上也相同,根本不存在某类茶防治功能特别强的问题。

当然不同类的茶,因品种产地制作工艺上的差别,导致了茶性有所区别,比如我们常说的绿茶白茶性寒凉,岩茶平和,红茶性温,对不同体质的人所产生的作用也有所差别。

所谓茶性,指的是不同茶类和产品的内在性质,包括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

就茶的共性而言,无论青茶、红茶、白茶、绿茶,其内质主要成份的组成,如茶多酚、咖啡因等没有本质上区别,但因品种、产地、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成份比例有所差别,有个别物质经过后期工艺的手段进行了转化等,因而形成了茶的不同个性。

茶叶的药理功能主要是茶多酚、咖啡因起作用,除此之外,茶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也有一些辅助作用。

根据国内多位专家的分析研究,在茶叶固形析出物中,影响成品茶品质和功效的主要成分,茶多酚含量在10%~25%之间,绿茶和白茶含量最多,武夷岩茶次之,红茶含量最少。

研究证明茶多酚具有收敛性,能刺激胃肠道反应,加速大肠蠕动,对胃有一定刺激,但红茶经过发酵,多酚类转化多,因此对人体肠胃刺激较小;另外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茶黄素、茶红素等还能促进人体消化;此外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以及其他丰富的营养元素,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

人体的肠道环境是很复杂的生态系统,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多达1013-1014个,各菌类之间相互拮抗、互相协作,维持着一个平衡状态。

秋冬季节随着气候变化,人体的新陈代谢进入缓慢期,随着昼夜、气温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体内微生物之间互相交换物质信息使肠道菌群发生变化,而红茶可以有效促进有益菌的生长,同时杀灭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使肠道菌群保持相对稳定。

2011年新西兰的一本药学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AntimicrobialAgents"(影响因子4.415(2013年))上发表了一篇名为《AntibacterialeffectsoftheaflavinandsynergywithepicatechinagainstclinicalisolatesofAcinetobacterbaumannii,and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的文章,其中就写到“茶黄素对临床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等8种病原菌的生长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儿茶素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MurakamiT等分别研究了茶籽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和单一皂甙对肠胃的保护作用。实验证明:从茶籽中提取的皂甙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被证明有抑制胃排空和促进肠胃转运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够像茶皂甙一样同时具有这两种功能。

综上总结,因工艺的变化,红茶中的茶多酚减少,亦或是经过转化,对胃的刺激性变小或是趋近于没有,转化出的新的物质对我们人体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以,红茶是对胃比较好,但不是养胃,在书中也仅仅是表明“暖胃”这两个明显的字眼。

多喝适应自己身体的茶,好处谈不上多大多明显,但没有坏处。

参考文献:

1.杜钰,袁海波等.红茶对胃肠道生理调节与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J].茶叶科学2017,37(1):10-16.

2.陈曦.肠道微生态与肠道疾病[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35-41.

3.聂少平,黄晓君.天然产物多糖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5,15(5):11-19.

4.金恩惠,吴媛媛,屠幼英.茶黄素抑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1,11(6):108-112.

5.王丽,许奇,徐顺,等.茶多酚对微生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7):1737-1741.

6.南强《武夷茶与养生》、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茶叶生物化学》、顾谦陆锦时叶宝存《茶叶化学》

7.赵盛云,姜巍,王垂杰.脾虚与胃黏膜屏障功能[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1):523-525.

【红茶俱乐部】形容红茶汤色的评语有哪些?

您好,这里是【BTC】红茶俱乐部(Black Tea Club)。关于红茶的常见问题,如品种、制造、审评、历史、文化等,我们力邀红茶专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予以详细解答。此外,我们还就一些红茶产业的热点问题,邀请广大红茶爱好者共同参与讨论互动,畅所欲言。

本周涉茶栏目  


 《百姓茶典》



《茶频道》是湖南广播电视台为满足万千茶友量身打造的专业频道。茶频道节目内容,兼具专业性、权威性、娱乐性。本土原创贴近、生动,全民参与、全民互动。以宣传推广茶文化为己任,融合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段,营造全屏细致慢生活。《百姓茶典》 一“本”专为老百姓日常饮茶,打造的“百科典籍”,旨在引导老百姓正确饮茶,倡导健康养生新生活。


茶道术语--锁喉


Q1

形容红茶汤色的评语有哪些?

A:红艳:红茶汤色鲜艳、红亮透明,碗沿呈金圈。多见于滇红和C.T.C茶或大多国外红茶。红亮:汤色红而透明。多见于上档红茶。玫瑰红:茶汤红似攻瑰花。金黄:有黄金般的光泽。常见于发酵轻的茶汤。粉红:红白相混。多用于加奶审评中发酵轻的红茶。姜黄:红茶茶汤中加入牛奶后呈现的一种淡黄色。多见于茶多酚和茶黄素含量较低的小叶种红碎茶加奶审评时表现的汤色。冷后浑:红茶茶汤冷却后形成的棕色乳浊状凝体。多见于优质大叶种红碎茶。因儿茶素含量高,当茶汤温度下降到16℃左右时,儿茶素与咖啡碱络合,即产生冷后浑。重新加热,茶汤会恢复红亮透明的原状。乳白:加入牛奶后,红茶茶汤呈乳白色。多见于滋味淡、质地较差的小叶种红碎茶。棕黄:汤色色泽浅棕带黄。多见于发酵程度轻的大叶种红碎茶。红碎茶在制作中萎凋和发酵轻,又经快速干燥,汤色和叶底大多呈棕黄色。红褐:汤色褐中泛红。多用于描述氧化过度的低档红茶。浅薄:汤色浅淡,茶汤中水溶性物质含量较少、浓度低。常用于低档红茶。暗红:颜色红而深暗。多用于发酵过重或含水率过高存放时间过长的红茶。

Q2

红碎茶揉切有哪些方法?其优缺点是什么?

A:揉切是区别各种制法的工序。由于揉切的机械不同,工艺技术亦相应不同,其产品的外形、内质亦有差别。①转子揉切法:转子揉切法的切碎是采用卧式转子机完成的:萎凋叶经过揉捻,卷紧成条后投入转子机进茶口,由螺旋推进器推至切碎区,通过挤压、绞切切碎,再从机尾排出。采用转子揉切法茶叶在转子机中的时间短,绞切挤压力大,颗粒较平切紧结,尾茶较少,一般为6%~10%,经济效益较高。②C.T.C机揉切法:C.T.C机的主要工作部件是一对相向运动、速比为1/10的三角棱齿辊,茶坯通过喂料辊进入两辊相交的切线位置上,由于茶叶被强力压入齿辊之间的微小间隙,加之齿辊上的三角棱齿作用,茶叶被高速搓撕碾碎成为颗粒,茶叶表皮被撕,叶肉裸露,茶汁外溢,细胞组织受扭曲或损伤,揉切作用强烈而快速,为发酵创造条件。因揉切时间短,瞬间升高的叶温在敞开的输送带上即可散失,因而经3次C.T.C机切碎的在制品仍保持鲜绿色。

Q3

何为红茶清饮法,有何好处?

A:以茶汤中是否添加其他调味品来分,红茶的泡饮可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种。我国大多数地方饮红茶采用“清饮法”,即茶汤中不加任何调味品,使茶叶发挥固有的香味。清饮时,一杯好茶在手,静品默赏,细评慢饮,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所以中国人多喜欢清饮,特别是名特优茶,一定要清饮才能领略其独特风味,享受到饮茶奇趣。



工夫红茶也是很多资深茶友的最爱。著名的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祁门工夫、滇红工夫等,缓缓斟饮,细细品啜,在徐徐体味和欣赏之中,吃出茶的醇味,领会饮茶真趣,使自己心情欢愉超然自得,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Q4

茶叶拼配的目的有哪些?

A:在传统大宗茶的精制加工工艺中,毛茶必须经过筛分、轧切、风选、拣剔和干燥等精制工艺的处理,才能分出各种大小、长短、粗细和轻重不同的筛号茶,通常我们称它为半成品茶,这些筛号茶或半成品茶经拼配后即成为各级成品茶。通常在茶叶拼配过程中,半成品茶拼配是根据成品茶的质量要求,选取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半成品筛号茶进行拼合;最终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或半成品茶的品质达到取长补短、相互调剂的作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品茶的经济价值,提高茶叶精制加工的经济效益。



茶叶通过拼配达到以下目的:一是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二是合理选用原料,提升经济价值;三是正确定级取料,提高精制率;四是稳定生产秩序;五是降低消耗,以获取最好的经济效益。

Q5

土壤中的微生物主要有哪些,重要吗?

A:茶园土壤中生物组成数量最多的是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等都有广泛的分布,其中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茶树生长有显著作用的为固氮菌、氮化细菌和纤维分解菌,它们的种群数量均很丰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形成、植株营养的转化起着重要作用。土壤的物理、化学环境影响着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的分布,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又反过来影响土壤理化环境,土壤越熟化,有机质越丰富,土层微生物数量越多,土壤的氮素含量也增多,土壤微生物可以作为茶园土壤肥力的一项生物指标。


▲位于永泰县的有机永泰红茶生产基地

鸣谢:本文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红茶俱乐部简介


“红茶俱乐部”是在中华茶人联谊会福建茶人之家、福建电视艺术家协会、福建省绿色家园环境友好中心、福建光彩事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元泰茶业有限公司、福建武夷山正山茶业有限公司的共同参与下,2007年3月7日于福州成立。这是一个由众多红茶爱好者及一些企业和个人共同发起的民间非营利性交流团体。俱乐部意在为会员以及广大的红茶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引导健康时尚的现代消费方式,传播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为众多喜欢红茶和推广红茶的人士营造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沟通氛围,积极推动我国红茶事业的发展。

找到约1,340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