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红茶饮料配方

找到约7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低成本夏日神仙茶饮配方来啦

现在正值盛夏,往年这时候,小编都是每天外卖,疯狂实现冷饮自由。

然而现在可不比从前,茶饮们悄悄涨价,一杯冷饮动辄30元不说,还总是担心三分甜也会糖度爆表。

既然外面的茶饮贵还让人担心发胖,干脆就自己做低卡低成本饮料呀!

简单到难以置信的高颜值、低卡、快手夏日茶饮料配方来啦!

解腻甘露:冻柠茶

在港粤地区,冻柠茶一直是比较风靡的饮品。尤其在流过汗后、心情烦躁的时候,冻柠茶绝对就是那杯解救你于苦海之中的“甘露”。

一片片柠檬沐浴在冰爽的红茶里,酸甜解腻,喝了会上瘾,一整个夏天都停不下来!

其实自制冻柠茶非常简单,不需要额外添加任何工具,也能做出一杯比港式茶餐厅还要正宗的冻柠茶!

四步轻松制作冻柠茶

★所需材料:柠檬、黄冰糖、红茶包、盐、清水、冰块。

★制作步骤:

1、准备好食材,先用盐把柠檬表面搓洗一下,然后切片去籽。

2、把红茶包和黄冰糖放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煮,煮至变色浓稠后,盛出放凉备用。

3、柠檬片放入茶壶底部,压出汁,放入冰块。4、最后将晾凉的茶水倒入水壶中,即可饮用。

解锁宝藏茶饮:养乐多青柠茶

夏天到了,清爽口味的饮料特别受人青睐。绿茶&养乐多这对“神仙CP”,分分钟收服大家的味蕾。酸酸甜甜的养乐多,搭配上清凉透彻的绿茶。穿过层叠的冰块,别致的绿茶清香,悠悠地从舌尖传到心底~

这杯在茶饮店的明星产品,只要搭配好材料,简单到手残党就能做!

轻松Get养乐多神仙喝法

★所需材料:养乐多、青柠、绿茶包、薄荷叶、冰块 。

★制作步骤:

1、泡一杯杯绿茶,青柠切块备用 。

2、绿茶放凉后加入冰块。

3、加入青柠、养乐多和薄荷叶,搅拌均匀即可。

03

快手低卡饮料:抹茶苏打

炎炎夏日,一杯苏打水让人从内而外的清爽,光喝没有味道的苏打水有点乏味,又不想喝太多含糖巨高、毫无特色的肥宅快乐水?还不快来试试这款低卡无负担的抹茶苏打?

三种冲泡方式,玩转冷泡茶

★所需材料:苏打水、水、白糖、抹茶粉

★制作步骤:

1、抹茶粉与水冲泡成抹茶。

2、在玻璃杯中加入糖、冰块,先加入抹茶,再加入苏打水,可以看到美丽的层次。

04

三种冲泡方式,玩转冷泡茶

冷泡茶作为夏日消暑新玩法,解渴又消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茶都适合冷泡,主要是白茶、红茶类,像是白牡丹、栀子花红茶、寿眉和白毫银针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对于体质虚弱、不能吃生冷食物的人,冷泡茶刺激性较大,建议按需摄取。

此次,我们以白茶为例,筛选出3种冲泡方式——便携式冷泡法、视觉享受冷融法、连贯无bug加冰法。相信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

便携式解渴神器:常温水冲泡+冷藏

这种常规泡法,很适合户外活动的小伙伴,下午约了同事打球,上午泡了茶就丢进冰箱,下午运动的时候,就能大口大口感受清甜的茶汤了。

对于家庭来说也同样适用,只要换成家用大号玻璃壶,按照相应的茶水比例,一样能在家里享受清爽冷泡茶。

★所需材料:白茶、550ml常温矿泉水1瓶(或者运动水杯)。

★制作步骤:

1、将茶叶倒入水瓶内(条件允许可将茶叶投放进茶包袋,再放入水瓶内),茶叶量根据喜好添加,一般建议15g。

2、轻微摇晃瓶身,之后放进冰箱冷藏4—5小时即可。

冷融法:冰块+茶叶

冷融法耗时较长,对于户外携带怕是不太方便了,但这种美观有趣的方式,完全可以作为家庭会友的首选。

★所需材料:白茶(栀子花红茶、茉莉花茶同量)、适量冰块。

★制作步骤:

1、将冰块放入杯中。

2、茶叶放置在冰块之间,等到冰块融化后,就可品饮。

连贯无bug加冰法:泡好茶汤+冰块

这种简单实用的冷泡方法,不仅适用多种场所,而且亲民接地气,自有一份不争不抢的从容。难免觉得在办公室也能喝出“威士忌加冰”的氛围。

★所需材料:白茶、纯净水。

★制作步骤:

1、将茶叶倒入长筒玻璃瓶内,茶叶量根据喜好添加,一般建议5g。

2、将开水注入容器的1/3,等茶叶泡开后,再继续加热水到容量的8分即可。

3、静置等到茶水冷却。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知识大全、懂得这些就不是茶叶菜鸟啦!

不想做茶叶菜鸟的请往下看...

中国茶类的划分目前公认的划分,根据制造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即青茶)六大类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

一、基本茶类:

1、绿茶:

炒青绿茶(龙井、碧螺春等)

烘青绿茶(猴魁、安吉白茶等)

晒青绿茶(滇青、川青等)

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


2、红茶:

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金骏眉)

工夫红茶(滇红、祁红、闽红)

红碎茶 (叶茶、碎茶、片茶)


3、乌龙茶(青茶)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肉桂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黄金桂、本山等)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


4、白茶:

白芽茶(白毫银针等)

白叶茶(白牡丹、贡眉、寿眉)


5、黄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6、黑茶: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二、再加工茶类:

花茶(茉莉、珠兰、玫瑰花茶等)

紧压茶(黑砖、茯砖、方砖、饼茶)

萃取茶(速溶茶、浓缩茶等)

果味茶(荔枝红茶、柠檬红茶等)

药用保健茶(减肥茶、杜仲、菊花等)

含茶饮料(红茶饮料、绿茶饮料等)



什么是普洱茶?

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毛茶为原料,经人工后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紧茶和普洱散茶。

什么是生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直接压成饼、沱、砖,称为生饼、生沱、 生砖。不压制的就叫毛茶。

什么是熟茶?

云南生长的大叶种茶叶经过日凋(晒青)再经过发水渥堆最后压制成型,称为熟饼,熟沱、熟砖。

如何区分生熟普洱茶?

区分生熟普洱茶方法很多,一般从外观方面,生普洱年限10年以下颜色是墨绿色,熟普洱是深褐色,其次是闻气味,生普洱闻起来有股淡淡的清香,而熟普洱闻起来有股陈香味,最后是汤色,生普洱汤色是桔黄色,熟普洱是褐红色、暗栗色。

普洱茶属于哪类茶?

普洱茶属于黑茶类。

什么是春茶、夏茶和谷花茶?如何区分?

2-4月采收春茶,以清明节后15天内采收的春茶为上品,多采一芽一叶,芽蕊细而白;夏茶于5-7月采收,称雨水茶,如制作得当,茶质近似春茶;秋茶于8-10月采收,称谷花茶。相关文章可查看“什么是二水、三水茶和谷花茶?”

茶的制作过程和工艺方法是什么?

普洱茶分两种制作工艺方法,就是我们说的生茶和熟茶:

一生茶:传统制作过程:杀青---揉捻---晒干。

二熟茶:杀青-揉捻---干燥-增湿渥堆---干燥。

什么是晒青和烘青,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鲜茶叶采摘回家后经炒青、揉捻、摊凉在竹席上在太阳底下自然晒干称晒青毛茶,它可以长期存放。将鲜茶叶采摘回来后,用烘干机进行脱水干燥后出现高香味的茶叶称为烘青,它有保质期,不可长期存放。

普洱茶是如何分级的,等级高低有什么区别?

普洱茶分一到十级。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梗多。是不是级别越高品质越好呢?不是,级别越高只代表茶菁很嫩,和品质并无多大关系。

什么是干仓、湿仓普洱,有何区别?

将普洱茶存放在相对湿度在80%以下的仓库里,让其缓慢自然陈化,转化为“陈香”品质,这种茶叶习惯称之为“干仓普洱茶”。而“湿仓普洱茶”是将普洱茶放入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湿仓库里,使其快速转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发生霉变的普洱茶,称为“湿仓普洱”。干仓陈化,才能越陈越香,有不良商家用湿仓茶冒充陈年干仓茶。

选购普洱茶应注意什么?

四大要决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杂味。

二是纯:辨其色;茶色如枣,不能黑如漆。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潮湿。

四是气:品其汤;口味温和,不可味杂陈。

六不要:不要以错误年代为标签,不要以伪造包装为依据,不要以深浅色为借口,不要以添加味道为假象,不要以树龄为考量。

如何存放普洱茶?

如果存放紧压茶,不要拆包装,如果是散茶建议最好存放在紫砂罐里,其次是环境要清洁卫生,无杂味、稳定的温度与湿度,不要见光。简单讲,就是“干燥通风无异味”。

什么是螃蟹脚?

螃蟹脚是一种寄生在树龄较高的乔木茶树上的寄生物,它的颜色是绿色,形状像螃蟹的两只钳。有股浓浓的梅子香,它含有多种有机物,营养价值很高,可做药用,治疗胃病、糖尿病效果显著。

普洱茶主要成份有哪些?

普洱茶主要含有氨基酸、生物碱、茶多酚、单宁、咖啡碱、色素、单糖、蛋白质、有机酸、脂质、维生素等成份。

普洱茶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普洱茶作用很多,降脂减肥、美容养颜、醒酒、防辐射抗衰老、护齿、明目,养胃护胃(熟茶)等。

什么是普洱茶的唛号?

7531举例:75代表的是75年的配方。这里一定要说明的是75的配方不代表是75年的茶哦。3代表这茶的平均等级,其级别的划分是按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就越高。最后1代表茶的出厂厂家。例如昆明茶厂1、勐海2、下关3、普洱4等。现在厂家编号有所改动,有出到9了。

普洱茶怎么冲泡?

普洱茶冲泡很讲究,一般来说,紫砂壶为上,紫砂壶能给普洱茶加分。而盖碗更便于鉴赏普洱茶,在办公室冲泡可以用飘逸杯。

普洱术语一览

显毫:茸毛含量特别多。

匀净: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紧实: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芽叶肥嫩身骨重。

清澈: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鲜艳: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深:茶汤颜色深。

浅:茶汤色浅似水。

明亮:茶汤清净透明。

混浊: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沉淀物: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高香:茶香高而持久。

纯正: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平正:较低,但无异杂气。

钝浊:滞钝不爽。

青味:似青草或青叶之气味。炒(蒸)菁不足,或发酵不足,均带青味。

高火: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气。

陈气:茶叶陈化的气息。

回甘: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浓厚: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醇厚: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浓醇: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醇正:清爽正常,略带甜。

醇和: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平和: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淡薄: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涩: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青涩:涩而带有生青味。

苦: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熟味: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肥厚: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开展: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鲜亮:鲜艳明亮。

暗杂: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焦斑: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霸气:指的是它的茶气足,苦涩虽重但回甘和生津也快。

内扉:压在茶饼正面内的那张小纸。一般印有生产厂家及生产厂家徽记。

内票:包在绵纸内的大一点的那张。一般印有该茶的介绍、生产厂家。

支飞:普洱饼茶一般7饼包为一筒,12筒包为一篮。称为一支。每支外面印有唛号、重量、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的那张纸。

乔木型茶树:有明显的主干,分枝部位高,通常树高在3~5米以上。

灌木型茶树:没有明显主干,分枝较密,多近地面处,树冠短小,通常为1.5~3米。

半乔木型茶树:在树高和分枝上都介于乔木型茶树与灌木型茶树之间。

明前茶:在清明节前采摘的春茶。

雨前茶:在谷雨节前采摘的春茶。

山头:大家也一定有看到说这茶是班章的,或者易武的,或者景迈的等等,这些都是指茶叶原料的出产山头。

茶头:在渥堆的过程中,因为果胶含量比较多,所以凝在一起。不是茶头都好喝。茶头很耐泡,泡个30来泡没问题。一般来说茶头最好用煮的,可以把果胶慢慢的煮开来。

撒面:简单讲就是为使茶饼、茶砖、沱等的卖相更漂亮而在表面上撒上一层等级较高的茶叶原料;一般除了散茶,只要制成形的普洱茶多半都有撒面。如果内部是8级料,撒面是6级料,那这饼茶的平均料就是7级了。不过有撒面不代表就是不好!

紫芽茶:紫芽茶是由于叶片长时间受紫外线照射,花青素含量过高产生的变异。芽叶一般呈紫色。

一口料:是指茶饼的原料不分面、心、底料,里外一致。但要说明的是一口料不一定是纯料。

茶膏:以前是进贡给皇帝喝的。最古老的制作方法就是一直熬煮茶叶,然后再加入特定的物质使茶汤凝固成膏状。饮用时从茶膏上刮下少许,然后用热水化开即可!

【茶知识】茶饮料科学选购,认准配料表和“茶多酚”含量

近年来,市售茶饮料高举“健康牌”,称其含有茶多酚、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已然成为饮料市场的“主角”之一。然而通过走访市场调查发现,不少茶饮料名目混乱,外包装标注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时应仔细阅读产品标签,辨别茶饮料类型。


茶饮料分类

根据茶饮料同家标准(GB/T 21733-2008)的规定,茶饮料按产品风味分为茶饮料(茶汤)、调味茶饮料、复(混)合茶饮料及茶浓缩液四类。茶饮料(茶汤)分为红茶饮料、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花茶饮料及其他茶饮料。调味茶饮料分为果汁茶饮料、果昧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及其他调味茶饮料。

1.茶饮料(茶汤)

 茶饮料(茶汤)(tea beverage)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体饮料,可添加少量的食糖和(或)甜昧剂。产品中茶多酚含量≧300 mg/kg,咖啡因含量≧40 mg/kg。

2.调味茶饮料

调味茶饮料(flavored tea beverage)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果汁(或食用果味香精)或乳(或乳制品)或二氧化碳、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酸味剂、香精等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包括果汁茶饮料、果味茶饮料、奶茶饮料、奶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及其他调味茶饮料。

3.复(混)合茶饮料 

复(混)合茶饮料(blended tea beverage)是以茶叶和植(谷)物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干燥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具有茶与植(谷)物混合风味的液体饮料。产品中茶多酚含量≥150 mg/kg,咖啡因含量≥325 mg/kg。

4.茶浓缩液

茶浓缩液(concentrated tea beverage)采用物理方法从茶叶水提取液中除去一定比例的水分经加工制成,加水复原后具有原茶汁应有风味的液态制品。产品按标签标注的稀释倍数稀释后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含量应符合同类产品的规定。


茶饮料的几大真相

真相一 茶饮料里没含多少茶 

在仔细阅读一些茶饮料产品的配料表发现,市面上不少茶饮料其实是一种只能称之为“调味茶饮料”的产品,相比部分产品未标注茶多酚含量的茶饮料,这种标法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而且相比茶汤饮料,市售“调味茶饮料”产品占多数。茶多酚含量若不达标,则只能被归为“调味茶饮料”。对于添加特殊果汁的茶饮料,因口味原因原果汁含量无法达到5%要求时,可归属于果味茶饮料,并可在标签上标示果汁含量。

目前出现在各超市货架上的茶饮料主要有康师傅、统一、王老吉、三得利、雀巢、达利园等多个品牌,多采用玻璃瓶、PET塑料瓶等包装形式。大部分产品都在标签上标注了茶多酚含量,但有几款产品未标注。除了未标注茶多酚含量的情况外,一些产品标注的是茶叶含量,如统一的一款产品标注的是“茶叶添加量≥3.5克/升”。

目前市场上茶饮料制作工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茶叶自然抽出工艺,尽可能多地提取出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等有益健康的营养素。这还算是好一点的,但是茶叶的品质大家自己把握。市面上两款主打“原叶”、“100%茶叶”概念的产品茶多酚含量均低于国标,只能将其归类为调味茶饮料,其他品牌的茶饮料更不必多说。而另一类呢,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使利润最大化,使用茶渣、茶粉或浓缩液来加入香精色素进行简单的勾兑,茶叶的成分已经少得可怜。更有甚者,一些小厂家生产的产品甚至连一点茶叶成分都没有,完全是香精香料勾兑出来的。

据悉,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茶饮料国标对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没有相关规定,因此,企业在标签上的标注也显得较为随意。


真相二 有些茶饮料热量高过可乐 

很多正在减肥的朋友在挑选饮料时,会有意避开碳酸饮料和果汁,选择听起来很健康的茶饮料。但现实是,很多茶饮料的热量已经高过了能量饮料,甚至比减肥天敌可乐的热量还高!下图左边是现在市面上很畅销的某同学系列茶饮料,右边是可口可乐,大家可比对营养成分表。

再说一款市面上很经典的饮料——冰红茶,每100ml碳水化合物含量为9.2g,每瓶500ml就是46g,一瓶下去等于多吃了1.7碗饭。有调查称,饮用者在摄取足够能量的条件下,若仍每日饮用一瓶这样的饮料,一年后至少增重4-9公斤,正减肥的朋友可要当心!

真相三 喝茶还是喝添加剂 

还是拿上图左边某同学系列茶饮料的配料表举例,它的配料表中显示的添加剂至少就有六种,其实这也是众多茶饮料的“标配”,主要分为甜味剂(如甜菊糖、安赛蜜、果葡糖浆等),酸味剂(柠檬酸、苹果酸、柠檬酸钠等),稳定剂(六偏磷酸钠、抗坏血酸钠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添加剂主要用于保鲜、防腐,使液体色泽亮丽,所以这些茶饮料的保质期才能达到12个月。但因为有些添加剂本身带有苦涩味,在配方时生产商往往会加入大量的糖分调节口味。  


茶饮料的科学选购

我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伴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红茶、绿茶、茉莉花茶等各种口感、方便快捷的茶饮料,纷纷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然而,当下对于众多注重养生的消费者来说,选购茶饮料不再那么随性,而是加入了健康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原副理事长赵法伋表示,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占茶叶干物质的15%至30%,主要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酚酸类等物质,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有解毒和抗辐射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人体,清除体内过剩的自由基;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总体免疫能力和自身调理功能;具有调节血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以及降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作用;对重金属有吸附作用,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以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尽管茶多酚具有重要功能,但目前中国茶饮料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饮料消费群体年龄偏小,以青少年为主,他们更加注重口感而非健康。不过赵法伋认为,随着消费升级,我国消费者很快也会把对口味的重视转移到健康上,届时,茶多酚含量将是消费者挑选茶饮料的重要指标。
  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茶饮料时最好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合格茶饮料的茶汤应均匀适中,液体透明,不结块,不分层,无发黑现象,不应有沉淀物,口感应为原茶味,滋味甜醇适度,带有纯正茶香味,无杂异气味。

消费者可根据标签标注类型选购自己所喜欢的产品,尽量选择低糖产品,淡茶型饮料应标明“淡茶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味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      

找到约7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