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茶喝出小黑虫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洪普号】茶山味道第16期:一份迟到的春茶回顾


  时间飞逝,还记得是才上山。因为刚刚是在3月初的时候上了山,今年上山比较早是在2月27号上的山,在山上我整整呆了70天。

  70天,其实这种感受了嘛,其实真是因为爱或者是因为责任而前行。那回顾到今年的茶山,还记得是在3月初的时候,我汇报给团队的小伙伴,将今年的茶应该很棒。应该会比往年早上十天八天,但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的春茶比往年晚。

  今年是晚了差不多十天左右的时间。那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在我们预测当中就是在3月中旬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有芽头出来了,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就可以在20号(3月)左右可以开采了。可惜天干物燥,毕竟农业还是要看天吃饭。

  2019年这个年份了嘛,在这里要跟你说明的是什么?今年的年份就像是82年的拉菲,说明年份是非常优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我从事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没试过一个春茶,从头到尾四大产区没有下过一场雨的,我唯独遇到一次下雨是在易武街上,只下了半个钟头的雨。然后我就再也没有看到过雨了。

  那么根据茶山上的天气预报我们看得到的都是严重的干旱,那就意味着本来说是3月20号左右就应该有茶了,最可惜的是当芽头发出来以后,芽头是没有水分的,因为天干物燥,芽头刚刚冒出来就被烧死掉了,是被太阳烧干掉的,那就没有办法,迟迟到了4月中旬才有大量的茶出来。

  那么其实只有一波,也就说今年的茶山,受到这个糟糕状况影响最严重的是我们的茶农兄弟,特别像蛮砖、倚邦的,他们的产量是减少80%以上,那看到他们这种状态,其实当时我在山上,我还记得我问过他们,今年这样子那怎么办?

  茶农没说话,我知道他们对这样的事情无可奈何。后来我问他们要不要帮他们提价,他们也只能说,市场没有提,我们也不可能提,这样不是很好。因为这么多年,那最后还是没有茶。

  按照今年的总体的一个大环境,大家都清楚,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是不太乐观的,我们做生意的个个都清楚,最近这几年各行各业都不太好做。

  但是在茶山上,老天帮了他们,茶叶虽然减少了,所以变成什么了呢?有一部分山头的茶还是涨了,个别山头会涨,但是大部分基本上持平,因为今年的差行情不是太好。

  我最关心的是今年的春茶,品质是十年难得一遇的,因为它的生长周期拉长了,那内涵物质变得丰富了。今年最明显的就是我看到有茶友在购买评论中说到,冰岛坝歪的那款茶,偏苦偏重。这是因为茶叶中的内涵物质也好,它的这个果胶含量等这几方面都会加倍变多。

  所以你喝的时候此刻你可能会觉得,那嘴中的滋味怎么处理呢?这里告诉你一个实用小方法。第一,你可以投茶量减少一点;第二,出汤要快。

  那如果从收藏的角度来看,我们从长远的发展来说,当我们再回过头五年十年内,那你就会发现2019年是一个非常难得一遇的好年头。茶叶香、滋味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年头,当然对于我们喝茶人来说,对于我们能企业来说其实是件好事情。但是换一种角度,如果我们是茶农,那肯定是不太乐观、不太好的一件事情。

  那今年确实是没有办法,因为茶叶是农作物嘛,今年春茶也特别晚,今年春茶季上山的70天中,刚刚开始为了拍了纪录片。因为比较有空,所以不停的在寻找新的一些优秀的产区,生态非常棒的地方。当然也发现了少量的一些优质小产区。

  但是,其实到了中期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因为茶量没有出来,还有任务。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今天跟你讲的是,你跟我老洪可能素未谋面,你因为相信我,把钱交到我们这里。

  所以我们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你,所以非常的纠结,那纠结的是什么?如果是说十几年前我老洪上山了嘛,我跟我的小团队,我们上山两三张车绝对不会空车而下。而到了如今,基本我们上山,很多时候都是空车灰溜溜的空车。为什么呢?不是因为山上没有茶,而是我们对茶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我们希望有更好的茶交给熟悉我们爱我们的茶友。这样我们才能长长久久。

  其实上山收茶不难,难的是什么?难的是你要把胃喝到通为止,因为你所了解的就是说我们中国是一个市场,或者说地球是一个市场,但其实茶山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个小市场,很多时候我们是靠自己的老脸,这么多年经营下来的是一份感情。

  无论茶农也好或者是名山的也好,包括到一些名山的,到今天去可能有茶友说他去老班章,他喝不到老班章,又或者说是喝到的不对劲;又或者是说你想吃一餐饭都很难,在这里我们不是说老班章的茶农不好,而是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去。因为我记得那天我们上老班章的时候,那天是中午吧,应该是我2019年第三次去老班章,我们去老李叔家,那他的中午饭,你知道有多少桌吗?八桌人!

  整整八桌人,这是一个农户不是一个餐厅。他要煮八桌人的饭,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而且天天都这么多人,所以我们也得理解他们,所以我们要理解他们,就是说茶这个东西,如果你非专业人员在这里还是要说,那我建议你上山还是要注意,因为上山的嘛,老班章有大树小树,不是所有的老班章都是非常棒的。

  包括到今年我们也有退货的,怎么个退货法呢?就是被我们打回去的,今年打回去的货比去年的少,去年90多万,今年是变成了30多万。因为有些合作伙伴难免会有达不到我们的标准的,可能是作风问题也有可能是树林出了问题,就会被我们pass掉。

  那pass完以后呢,我还记得当时跟我们一起在山上的两位销售经理琴姐和娇姐,都感叹说老板你在山上原来也很不容易啊,因为打回去的时候人家肯定不开心啊,那货实在达不到我们的标准,那就会听到那种口气。

  难免会有因为一个市场,这么多人的供应商。我们所谓的供应商就是茶农,那包括我们不是说我们每一款茶,都是在自己的初制所里面,我们可以完全做掉,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为难免会遇到新的或者一些不太看好的山头,但是又是名山的。

  我们之后要做什么呢?为了能不想那么痛苦,经历过春茶之后真的人要崩溃的。在那种纠结的状态下的嘛,明年的新品会减少,或者一些老品也会被我减少。在做企业的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用减法,用减法,会让品质会更高。

  那今年的整个行情其实最后是比较紧张的,茶叶是比较缺的,有钱没用。上山收不到茶,是这种状态。包括我们初制所的员工也闲的,那其实一路的赶路,有些时候如果是说不换种心态吧,有些时候告诉自己不要一味的赶路。

  应该放开眼界,放过自己,多欣赏山上的美景,山上的美食。因为能看得到,其实人生确实是苦短,在那种环境下每一年我大致花费半年以上,今年拍完这个视频,可能过两天我又得上山。

  因为有些地块、有些初制所、有些活还是要去干。所以没有办法,我们不是一个跨国企业,也不是一个超大型的企业,我们是一个小众品牌。又或者说做一些给自己老友喝了茶,所以我更多的会放在品质上面。

  可能才有人会说老洪你为什么不去做营销?我也告诉我自己,我应该多花一些精力上,我应该多花一些精力上去,放在市场、放在公司。

  而不是应该天天在山上这种像个农民一样,那天我都说我自己真的手被抓成这样子,满手的抓满脚,因为山上的小黑虫,然后车也不洗,然后忽然间感觉自己,真的就是一个标准的农民。

  因为我的山上生活就是一双人字拖,那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因为爱,所以也透支过自己的身体,为了这份责任,到今天创业我还是会坚持,还是会在这个路上,因为不管怎么样,有你们。

  所以我还是会开心的,当然在山上的整个团队,我们有非常得力的帮手一直坚持在一线上面。

  所以茶叶不是一个标准品,我们需要用我们自身的标准,去衡量这饼茶到底值不值,才能作为我们洪普号的茶。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做得很好,也有人会说我们各种话吧,甚至也有人会说我们的一些讽刺的话吧,但是我觉得人作为自己不需要去看别人的,我做好我自己,而且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有我的底线,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所以很感谢今天你看的这一期春茶的回忆录,谢谢。

一群年轻茶人死磕到底,就是老江湖也动容丨惊蛰茶会

  2019年,3月6日,星期三,昆明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风光正好,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一声春雷,唤醒了茶山,也唤醒了万物,今天茶业复兴与吉普号来到了昆明钱王老街的品院,来一起品尝“吉茶王”,聊聊山头茶与茶王树。

  惊蛰,古称“启蛰”,初候,桃始华。次候,仓庚鸣,末候,鹰化为鸠。惊蛰的花信主要有,桃花、杏花和蔷薇。《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罗安然: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二十四节气茶会之惊蛰茶会,这场茶会是由吉普号和茶业复兴共同举办,我们希望希望借助二十四节气茶会将品饮生活化,今天是惊蛰,万物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到了春天开始舒展,许多蛰伏在地下的虫子也因为一声惊雷,开始活动。惊蛰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很多地区将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惊蛰是万物复苏,乍暖还寒的时候,除了要注意防寒保暖,还要注意因气候干燥,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等情况,所以今天我们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份白茶煮梨。
  所有的生物通过一声惊雷惊醒,我们人也是需要一款非常有茶气的茶来唤醒我们的身体,今天我们的茶品是吉茶王中的老班章,我想只有老班章才能配得上平地一声雷这个霸气的气势吧,接下来我们就有请小黑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制作这款吉茶王的初衷。
  小黑:吉茶王是我们去年出的一款单品,我自己认为其实吉茶王主打的不是老班章,而是冰岛和薄荷塘,因为吉茶王用的是去年冰岛最大树,还有薄荷塘用的是薄荷塘一类树,今天的主题是惊蛰,一声雷响,对于春天万物复苏的意义,我们从细处去听,小草在土地里生发,然后虫子开始动起来,动物开始苏醒过来,这种细微的声音被古人形容为惊蛰,看出古人对春天到来的重视程度,春节大家一直在休息,到惊蛰开始,是我们一年之中最忙碌的季节,尤其对于茶行业来讲,因为春茶快要上市了。

  为什么我们去年要做吉茶王,其实就是我们要在山头茶当中给我们自己定义一个标杆,然后记住自己的标杆,对于这个山头来讲,它最标杆最为极致的标准在哪里,我们自己去做产品的时候,玩山头茶的时候,才能找到一个自己的标准。所以其实这就是我们想要做吉茶王这套东西的初衷。
  下面是茶艺师容容表演吉茶王的冲泡,与此同时,才子左一朗诵原创诗歌:

  《一杯好茶》

  一杯好茶

  不过千余米的海拔

  在林间山雾下

  是沧桑百年的风华


  班章的霸

  易武的滑

  婀娜摇曳是

  曼松初春的青芽

  或澜沧江边

  或哀牢山下

  那口中的香涩

  是承载见证的密码

  而后一览天下

  在杯中品味年华

  也许是布朗山巅

  也许是茶王树下

  夏去秋至

  冬逝春来

  百年也不过霎那

  生命在红土上进化

  历史在茶盏间升华

  只将意识留下

  再把一把手中紫砂

  再叹一句此中好茶

  静静聆听那一刹

  深邃而遥远的传达


  是百年前古道上嘶鸣的瘦马

  是这当下山岩间细泉的回答


  是六大古山的野花

  是七村八寨的古法

  但是说到底还是这

  一杯好茶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主题:

  喝山头茶在喝什么?

  山头茶一定要喝到极致吗?

  茶王树与非茶王差别大吗?

  制茶人在山头与价格之间如何寻求性价比?

  买茶人如何在春茶期间防止被忽悠?
  张大白:我毕竟还算是个茶叶的门外汉。我平时喝酒比较多,我们用喝酒的方式来讲茶,这款茶就是口感非常丰富,这里面蕴含了非常多的东西,现在嘴里开始回甘了。提到惊蛰的话,我想提一部电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东邪西毒》第一句台词就是:“六日惊蛰,有个人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找我喝酒。”,今天参加这个茶会之后,我希望以后每年惊蛰的时候,都会有人来找我喝茶。

  说到茶山,去年第一次去茶山,让我非常感慨,居然还能喝到有千年历史的古树,我觉得作为一个寿命只有几十年的人类来讲,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我觉得古树是有灵魂的,它和一般的茶叶不一样,甚至和我们吃的其他东西不一样。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杯酒人生》,它里面有一台词:“当他再喝这杯葡萄酒的时候,他会想到当年种下葡萄树的人,他是在怎样的阳光,怎样的雨露里把这个树种下的,种这棵树,呵护这个树的人,又有多少已经不在人间了。”我觉得无论是葡萄酒还是我们喝的茶,都有灵魂,这是古树茶和台地茶最大的不同。我也看过大片的台地茶,在我看来,它们每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最后山头茶的极致就是茶王,为什么选择茶王,除了人类最初的信仰之外,还有它赋予了这个山头的文明。有句古诗叫做:“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其实我觉得去了版纳一趟回来之后,我觉得应该改成:“山不在高,有茶则灵。”这是我的切身体会。
  小黑:喝山头茶在喝什么?就是文艺一点说,我们在喝茶山的风土,在喝这座茶山的历史,我们在喝茶山赋予到茶当中的那些细微的变化,但如果我说实在一点,从个人出发,我觉得好喝最重要,这是我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如果不好喝,不管它是来自名山的也好,数量稀缺的也罢,对我来说,它的价值不会太高。

  茶友:我们公司也一直做一定的山头茶,特别是以冰岛和昔归为茶区的山头。我自己总结了,山头茶一定要喝到极致吗?这个不一定,比如说老班章茶王树或者冰岛茶王树,就一定是最好喝吗?这个是不见得。茶王树和非茶王树的差别大吗?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讲,88万的冰岛茶王树,从它的口感上来说,和旁边茶树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那冰岛它为什么贵,第一,它的口感与众不同。它的香甜圆润,还有苦涩协调,生津回甘,迅猛,还有喉韵,这一块是很多茶区不具备,或者很多茶类不具备的,它的口感是一定是很让人记得住的,这是品质。

  第二,在于它的稀缺性。我想问一下大家,省外的茶有比冰岛贵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有。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几个,第一个,是广东潮安县,其中宋种一号已经死了,后续的还有一两棵曾经拍出的价格远远比这88万更高,甚至上百万,这是有据可查的。

  第二个,杭州龙井,号称乾隆御种的18棵茶树,这18棵茶树的价格也不是普通人能喝得起的,我亲眼去看过,18棵矮矮的树,从树林、树冠完全和冰岛没得比,但是它只有十几棵树,每年只能采个一二两茶叶,价格也是很高。第三个大家可能了解多一点,武夷山岩壁上的古树,这个价是天价,冰岛和班章我们有幸还能喝到,所以说茶叶它本身就贵。第三就是宣传推广市场炒作,这些都有一定的原因。这个是主要的三个原因,后面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因为时间也有限,以后再来分享。谢谢。

  罗安然:补充一点,在我们的分享评议环节中,会传看老班章的干茶,看了老班章的干茶之后,我们将会提供五款干茶,选择第几款是老班章,然后我们将会在选正确的人当中抽出一位送出我们今天的大奖——价值3999元的一整套吉茶王。
  茶友:在春节的时候,我的朋友圈看到了一条推送就是说回家过年喝茶,然后我点开那个视频,看到吉普号的代言人,非常有视觉识别形象的小黑,他做了这样的一个视频让我特别有感触,看到家里有很多的茶,但是都没有开封,很多的茶叶店也存了很多茶没有开封,没有被最终消费掉,确实它对整个行业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今天就来到了这里,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

  那么喝山头茶是在喝什么?其实一杯茶到我们嘴里,要经历很多的过程,原料,制作,存储,还有冲泡,要经历至少这四个步骤,它才最终能被我们喝到嘴里,能够尝到它的味道。在我看来它是当下的人喝普洱的一种味觉标杆。山头茶因为它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土壤等等,会让口感非常的好,所以我觉得山头茶喝的是普洱的味觉标杆。
  茶友:各位下午好,我觉得山头茶一定要喝到极致,这个极致不是说价格的极致,一定是口感或者其他的某种意义上的极致,人要有追求,包括做茶也好,或者是做其他的也好,一定要有极致精神。

  那么茶王树和非茶王树的差别大吗,我觉得这个差别是非常大的,不是说在口感的差别大,而是在你内心的感受的不同,因为你喝十块的钱和一万块钱的茶,肯定是心里感受是不一样,它给你心理上造成了不同于口感的差别,不然的话我们为什么去追寻茶王树。
  买茶人如何在春茶期间防止被忽悠,这个我觉得就目前而言的话,不被忽悠那是很难的,因为你很难去分辨这个茶,不像在座的很多是有一定的普洱茶的品鉴经验,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言,它是实际上是很难去分辨的,所以它需要一个从采摘到制作到消费的一个溯源的机制,如果这套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的话,很难不被忽悠。

  茶友:喝完这款茶我感觉到四个字:舌底鸣泉。就感觉到控制不住口水,从舌根下一直往外冒。

  回到主题,山头茶一定要喝到极致吗?首先是看消费水平,第二个就是兴趣爱好。第二茶王树与非茶王树的区别,应该区别不会太大,这是我个人观点。第三个,制茶人在山头与价格之间,如何寻求性价比。从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讲,制茶人首先要对这个山头非常的熟悉了解,比如冰岛里面性价比最高的东西,你得知道它茶树的一个特质,还有包括工艺等,在同样的价格你才可能找到最好的品质。

  买茶人如何在春茶期间防止被忽悠,就像刚才前面这位朋友讲的,作为一个不是做茶的人来讲,很难不被忽悠,因为我们从各个渠道也看到,都说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正宗的,所以大家就会去认品牌,因为买品牌。可能是被骗成本最低的。
  茶友:大家下午好,我本身是一个家族传承的制茶人。我觉得山头茶喝什么这个话题,是根据个人的一种品饮爱好,重在一个体验感,无论是你是山头茶还是茶王树,还是说什么大红袍,或者什么西湖龙井等等,重在体验角度的不同。
  山头茶就是茶王树与非茶王树根有什么区别。其实我们家做过一些测试,拿茶王树与非茶王树做对比,说实话,如果不是行家,很难喝出两者口感上的差距。

  说到的就是买茶人如何在春茶期间防止被忽悠。我觉得专注是最好的,不管是山头茶,还是说多大的古树,多大的茶王,重在一种体验,自己觉得好就好,不管是一些小众品牌也好,大品牌也好,如果认准了,相信了,就坚持去品饮。

  在本期惊蛰茶会中,我们品尝到了茶气十足的老班章,还尝到了非常美味的白茶煮梨,聊了许多关于山头茶的一些话题,猜了老班章的干茶,大家反响热烈,踊跃发言,在万物复苏的节气中,我们本期沙龙圆满结束,我们下一场春分茶会再见。
  

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茶叶进化论第12期沙龙实录(二)

第一篇:易武茶区的坐标性品种与三大香型带(点击阅读);

第二篇: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

第三篇:易武绿芽茶的仓储周期问题;

第四篇:存普洱茶,追名山头还是追品质?

第五篇:小堆发酵、大堆发酵、茶叶进化论熟茶技术的区别是什么?

下文为第二篇,重点讨论东莞仓、昆明仓、香港仓、风味、白霜、“做仓”问题。

1

东莞仓的转化问题

诗云:下面,我们喝岁月知味 2011年东莞仓易武绿芽茶。我们先请郑总跟我们分享一下仓储这方面的情况,一会再请李扬老师接着聊仓储。

郑少烘:整体上,东莞仓储在一定时间里面整体转化速度是会比昆明高。我们也经常会讲在特定的时间段,茶外部环境的湿度可以超过75%。但是我在东莞做仓储的时候,是用一个波动的参数去控制它,因为我觉得不同的温度,它的微生物活跃程度,不同品种应该是有所差异的,这是我的经验之谈。我们在一年里面会控制一些时间点的湿度到50%。在梅雨天气、春天的一些时间段,我们可以把它做到75%,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我们产品的含水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数据。我觉得环境温度其实是个中间介质,最后还是要回到含水量去看问题。在广东的经验基本上都要达到12%,你保持一个星期,茶的白霜的密度就会上来。如果含水量在11%,保持一个监控下的比较长的时间,它就会形成一些比较醇厚的风味。然后过一个时间周期你可以再加上去,不断的波动里面,既有香气又有醇厚度,这是我在广东工作产生的个人经验。但在昆明做仓储,我觉得仓储整体来讲一直都比较平,它没有去做一些气候的变化,微生物基本生长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下,它的丰富度还是不够的。我自己喜欢存出风味比较丰富的老茶,这是我在仓储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今天跟大家分享了,我承认我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2

仓储与风味问题

李扬:其实就这个茶我也可以说两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我的视频。我前两天说文解字,给大家解了个字叫“風”。我说这个“風”是什么意思?看繁体字,那个框里面写了一个虫,在《说文解字》里写的是风动而虫生。其实古人早就看到只要有时间和环境,一个事物就会有自然变化。

我们今天说风直观想到的就是气流,大风吹,但是你想一想像痛风,麻风,中风,这个风跟刮风有什么关系呢?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黄帝内经》里说的,万病源于风,风乃六淫之首,百病之长,这个风是什么呢?我们经常说一个词叫风味,什么叫风味?比如广西做米粉,把米浆做成小条,拉成丝去晒干,它干燥过程会产生一个微微的发酵。闻着就有点那种发酵的气息,有点酸酸的感觉,这是很特别的一种味道,它就是要比不发酵的那种米粉显得更有风味,大家能接受这一点吗?

我再举个例子,就像在昆明我们吃个米线,现在餐厅里面给你吃的都是没有发酵的这种水米线,就没有以前的那种好吃的。以前的那种酸浆米线也是有过微微的发酵,于是体现出了风味。

所以什么是风味?风味就是风的味,就是微生物活动产生的一些特别的味道,而茶在仓储转化当中为什么会转化出风味?其实它也跟里面微生物的活动是有关系的。

刚刚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这个我要解构一下。郑总刚才说到一点,含水量如果达到12%就会开始出现白霜,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看相关的数据,去看一些其他人的表达?我看到更多的表达是含水量超过14%才开始出现白霜。这个差异从哪来的?微生物在茶饼当中要生长,含水量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跟茶饼的含糖量有关,跟这个茶饼的儿茶素含量也有关,也就是说它的阻力、动力以及环境都跟茶饼后期风味形成有关系。为什么岁月知味的数据在12%这里,是因为易武茶的含糖量更高,而形成阻力的儿茶素含量更低,所以纯易武茶要比其它茶转化更快,另外一方面来说也更容易发霉,你仓储的用心程度,去把控数据的精确度就需要更高一点。

其实,同理我们可以延展开来,存越好的茶,越需要在数据上根据实际条件做一定程度的微调,不然的话你就会面临这个茶长白点、结白霜的问题。但话说到这里,我又想多说一句,其实普洱茶是一个发酵茶,它偶尔出现一些白点,出现一些所谓金花白霜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多么的可怕。这也就是我们文化中为什么不直接叫它发霉,而是在过往的经验当中,把这些微生物的痕迹叫做金花,白霜的原因。把它换成一个让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名字,让更多人可以去相对平和地去看待(普洱茶)。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有时候我们喝到一些很老的港仓茶,其实是非常好的,但是它表层就是有一层白霜。有些新茶客一看到这个就觉得不好看,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惧怕微生物的教育有关。但是,你想一想什么发酵食品里头没有微生物参与,火腿,腐乳等等,这其实是发酵食品的一个共性。

目前,这些结霜的茶,其实在以往的老茶圈内基本上是被接受的,而且它的转化度往往更好。但就今天的公域商业而言,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容易接受,迫于无奈,我们需要存茶时把含水量控得非常准,把微生物的活动压制在一个肉眼看不出来的区间。

所以今天的仓储挑战难度,其实比以前香港老茶存茶要求是要高一些的,但是我们可以把视野更放开一点,去看一看曾经的人在喝什么。这一点,我想请沈老师说一说给别人喝这种香港茶仓的一些经验。

沈京华:我拿我香港仓储的76年的7452,85年的8592小票给李扬老师喝过,也是得到李扬老师的高度评价,我是特别喜欢喝这样的茶,因为它更滑顺更滋养人。我怎么说服我的客人呢?我刚开始给他们喝的时候,他没看见白霜,我会明白地告诉他们这是湿仓的,你们喝不喝,大部分人都不喝。后来我不说就给他们喝,就问他们好不好喝。他们就说好喝。这样子慢慢的他们就接受了。实际上,人的身体是会选择茶的口感滋味和它的风味的。

我以前一直是在南京,然后是2020年回昆明。这两款茶我都喝了。如果说我一直在南京的话,我可能会喜欢第二款,就是郑总的11年的这款茶,它已经有转化度了,它的发酵度明显在里面了,易武茶的气息也非常明显。但是在昆明三年以后我变了,我更喜欢第一款茶了,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地域的问题。比如说我在广东去找茶,在广东好喝的很,我拿到昆明来马上不好喝,实际上就是李扬老师讲的风味的原因,是因为地域的原因造成的。所以说,这两款茶来比较,如果你只比较它的变化都是ok的,我们不比它的好和坏,树龄的大和小,因为仓储情况不一样,它的风味不一样,每个人吃的东西不一样,我们的饮食不一样,所以造就我们对茶它会有不同的喜好。

3

仓储中的白霜问题

诗云:还有茶友来分享吗?

茶友:刚刚李扬老师提到一个名词叫白霜,像我们在广东存放普洱茶的时候,有时候茶饼上会出现一些白点,或者叫白霜。我想请教李扬老师,怎么去分辨?

李扬: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做一个定义,什么是白霜?那么单向来看只要茶饼上有白白的一层,我们都可以叫它白霜,但这个白霜背后的所指是统一的一个东西吗?不是的。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它会指不同的东西。

我刚才说的白霜是跟金花并列的,我显然指的就是微生物活动的痕迹,是一些菌丝。但是事实上白霜有多种情况,包括笋壳粉末、绵纸屑、菌丝,还有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有机酸结晶,尤其是没食子酸结晶,这个东西并不少见。大家在很多果脯上都看得到,比如说话梅、柿饼、葡萄干,表面往往会有一层(白霜),你去舔一下,是酸的,那就是一层没食子酸结晶。

有活性的茶通过长时间的存放,也会存出这么一层有机酸结晶。这个东西我就不重点说功效了,可以去查一查,有一些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另外,从经验上来说,如果老茶有这种白霜,往往会非常好喝,说明它的有效转化程度是很深的。

真实的情况往往是多种白霜类型并存,那种七八十年代的有白霜的茶,我们拿着放大镜仔细去看,会发现什么?它既有这种有机酸结晶形成的白霜,也确实有一些菌丝残留在上面。其实对于品鉴端来说,好喝才是硬道理。原理的话,我刚才已经讲清楚了。

4

仓储的转化问题

诗云:在东莞喝跟在昆明喝有什么不一样,有茶友跟我们分享吗?

潘治宇:我经常昆明、广州两地跑,所以我喝两地仓储茶的机会是比较多的。10年前,我最关心地域的问题,现在没那么在意了,我更在意的是什么?泡茶的水温带来的差异会更大。第二个就是说抛开五感,视、听、味、触、嗅,如果是纯粹去表达茶汤,如果说我们把茶叶拿到广东转化好以后,再拿回到昆明来,其实不用放太长时间,基本上一个星期,如果天气干燥的话,3天到4天它的香气就会提上来。理论上,我一直觉得可能在广州仓储放好以后,到昆明来提香就变得很好喝。私人藏茶可以这么玩,但是如果我们是经营者,从商业逻辑来看,这可能不太能够去决定产业走向。仓储这个问题,我之前跟李扬老师也讨论过,我更喜欢转化深一点的茶叶,昆明的可能就太慢了。然后李扬老师说了,如果你不在意汤色的话,昆明也会转化。对,如果我不在意汤色的话也会转化,但是我觉得没必要。每个地方的人都会说自己这儿的仓好,就像米饭、面条一样。

今天的主题是易武绿芽茶。我更喜欢把它叫做绿芽种。我跟李扬老师有个很大的争论,就是说他喜欢的绿芽茶跟我喜欢的绿芽茶就不是同一个绿芽茶,他喜欢的是很纯的绿芽茶,我喜欢的是绿芽茶跟勐腊茶杂交的,没有那么纯的。所以我觉得风味的不同展现出的更多元素反而是我们这个行业更关注的,就是喝茶喝到现在,已经不是说我要喝昆明仓,喝广东仓,我觉得哪里的仓库都有好的茶叶。最主要的底层逻辑是我们这个品种选对,工艺选对,到了后陈化的阶段上面,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温湿度展现出来的不同的风味,而我们要做的是接纳这个风味,而不是排斥风味。

5

做仓问题

诗云:刚刚有一位茶友想跟郑总和李扬老师提个问题,是关于仓储这个方面的,来小马哥。

小马哥:郑总、李扬老师你们好,我之前和深圳富华公司李总有过接触。当时没有民营企业,更多是国营,中间有一个环节是做仓,把云南的茶叶拉进去深圳。我想问一下是不是有这个环节或者这个环节大概是什么样子?

郑少烘:这个事情我大概知道,九十年代时代,省公司在深圳富华公司有自己的仓库,从昆明拉到深圳的茶叶就放在这个仓库里。我去参观的时候,了解到不同楼层的仓库里温湿是有不同的,有些仓库温度高,放上一个周期,就转到温度低些、通风好些的仓库去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再销售。但这个是传统国营厂的货品,如果用同样的速度环境拿来存放易武茶,就容易白霜长得太多,给人一种湿仓茶的感觉。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易武茶它的白霜长过了非常难退。我在许多城市作了对比实验。广东清远一家公司找我们采购了一批礼品。他们在仓库里放了别的茶叶。过段时间反馈说你们的茶叶发霉了。我说我们的茶在我们仓库是不会发霉的,他说是真的发霉了,然后拍了照片,肯定是(微生物)长过了。为什么说我们别的茶没有这样的情况,是吧?这就是一个很实际的例子,所以你讲深圳富华公司当时做仓就是这个样子。以前在香港一些茶庄来广东做生意的有两种做法:一个是收购你的茶,你放了几年的茶,他们就统一采购回去做仓,二是他把做仓的茶退一下仓再拿回来给各个茶商卖,他们叫上路茶(音),深圳富华公司的仓储就类似香港老茶仓的做法。

诗云:感谢郑总带给我们的分享。我们第一款茶和第二款茶喝得差不多了,关于仓储方面也有蛮多的干货。下面,我们开始喝第三款茶。这款茶是郑总从东莞带过来的2008年的易武绿芽茶。接下来的主题是关于易武茶的转化。

6

香港仓的另一种做法

李扬:我先说一下,刚才小马哥这个问题我再延展一下。我觉得有时候我们在问问题,在求答案的时候,最好有一个框架,就是有些东西它是有相关性,有些东西它是有因果性,这是两回事。

一款茶含多少糖苷类物质决定它后期陈化潜力有多大,这是可以通过机理说明的,这叫因果性。但我们刚才探讨的所有的东西,绝大部分说的是相关性。比如说深圳富华公司曾经怎么存茶,然后他后来卖得好不好,这些就只是相关性。

就以港仓这种存茶的方式来说,港仓也并不是一概而论,只有一种存法。现在有人妖魔化港仓,认为那就是一堆茶丢进去仓库,发霉了也不管,过段时间拿出来退仓,把霉退掉了以后来卖,这叫港仓。不是这样的,港仓也有存得非常好的。比如说邹家驹先生在《漫话普洱茶》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姚计存茶》。这篇文章是值得解读的,我们直接去读,包括我第一次读,我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后来我突然搞懂了他的核心细节——姚计这个老人他存茶是怎么存的。他退休之后,整天就在仓库里面待着。他在仓库里面干嘛?不断把他的茶翻去倒来。怎么翻,以什么规律去翻呢?任何一个仓库它都有偏潮湿的地方,也都有偏干燥的地方。茶在偏潮湿的地方放了两天,感觉好像要开始长菌了,就把它放到干燥的地方待两天。在干燥的地方放的比较久的茶,感觉菌不活动了,就赶紧去把它搬到偏潮湿的地方。所以这个老头整天在仓库里面就不停地翻去倒来翻去倒来。这个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茶饼上的微生物始终维持在一个微活跃的状态,就好像有又好像没有的状态。所以姚计存茶存出来的茶是实实在在的好茶,那里的很多茶,现在拿过来看,上面就是结着一层没食子酸的结晶。这才叫仓储技术,是吧?

所以仓储一定是要花功夫,因为只有花功夫我们才可能在具体的存茶过程当中发现原来易武茶要这么存,勐海茶要这么存,存了5年之后的茶要这么存,存了10年之后的茶要这么存,它必须要有具体的一个观测,具体的手感,才能够真正把茶存好。当然,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精力,不像姚计能够随时在仓库里面呆着,也可以借助科技设备,做一个相对保守的存放,把含水量稍微偏低一点点,但是我是绝对不支持那种纯干仓,过度干仓的。接下来我们请郑总分享一下您的仓储经验。

7

东莞仓经验分享

郑少烘:其实基本上我们前面讲的,其实更多是经验,还有投入的管理的过程。比如说你的儿茶素含量低的,含糖量高的,茶叶(的含水量)肯定就要偏干一点。比如说易武茶,特别是蜜香带产的茶,我们做过一些检测,这个地方含糖量高一点。仓储湿度就要更低一些,更细点说,如果说不同村寨的茶,仓储的含水量,麻黑要更低一些,同庆河可以比麻黑高一点,天门山又可以比同庆河高一点。还有第二个就是刚才讲的(茶)放了一定的时间段,儿茶素含量降下来了,还有它有些物质转化了,其实就应该换去更干燥一点的地方。比如说刚才李扬老师说是五年,我觉得四五年是合适的。就是我们存茶的时候,你要追求有效率,要追求风味,就是要去到一个周期。我建议就是要相对的仓储里面放的茶的密度要大一点,就是大仓储茶放得满一点。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离墙离地这些都是很容易能做得到,这是一个共识。实际上一定要转仓,比如在广东,我的仓库向西晒这面有两层是要多做一堵墙的。但是我有一两层比较高,太阳晒得好,我就不做,为什么?比如说我的有些茶需要藏的温度更高一点,我就不用去做加温的设备,我就把这些需要高温的茶把它腾了上去。我现在这个仓库有好多层,周边又是空旷的,我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周围的环境去做调节。其实,最关键就是温湿度、时间段,还有量不足的迹象,要把这个道理搞清楚。李扬老师刚才讲因果关系的背后,我觉得是剖析的很清晰的,其实主要是在应用的过程之中,你在里面形成一些自己的认知。我觉得仓储可能是一个很需要个人直接去感受的过程。

这个储存过程之中,我这么多年其实一直在做调整,以前觉得这个做法很好,其实还是有调整的空间的。那就是说(含水量)偶尔高一点其实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它只是个参数,它是可以修正的。仓储,大家很害怕存坏了,害怕存出来的茶说你湿仓,怕市场对你有诟病。总体来说,大家可能是太过于谨慎了。

来源:茶叶进化论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